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2024-04-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篇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为此,首先要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通过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并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像“三吏”、“三别”、《春望》等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很容易激起同学们的感情共鸣。

课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其次,要理解诗句大意。

理解的东西才能深刻的记者它。虽然本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毕竟是文言文,一些文言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很有解释的必要。至于诗句大意,学生能意译即可。

再次,在诵读中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诗歌的情感,最终是靠反复的诵读得以实现的。尽管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给予了具体的点拨,但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较低(普通话也很不规范),本诗情感的把握还是通过诗句意思的翻译,以及老师的解读来实现的。

对于诗歌的鉴赏,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为缺少方法,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鉴赏的角度不能向中心思想倾斜。虽然点到了典型的动词,却又不能明白诗歌中叙事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思路很偏颇。

另外,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尽管课件做得很朴素,还是由很多学生只顾看画面,而忘记了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啊。丰富了课堂教学,却忽悠了学生思维,实在得不偿失。

教学过程中,以诵读鉴赏为主,又穿插杜甫的一些其他诗作,使整节课书声朗朗,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学习本课从背景入手,解释为辅,诵读为主,鉴赏为最终目的,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还没能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不是很好,诵读水平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还不够合理。

20xx年3月18日

篇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

(3)感受作者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深味叙事,体悟抒情。欣赏叙事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教学方法:

品析鉴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以“咯血”打比方借以说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风。李白咯血,逆风也会腥膻十万里(借以说明其浪漫主义诗风);李商隐咯血,用白色的丝绢接着,洇开的是意象(借以说明李商隐的朦胧);杜甫咯血吐出的应该是血块,因为他心中承载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让我们感受“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

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为鉴赏作铺垫。

杜甫简介(由一学生回忆,其余学生作补充,主要是了解他个人的经历,识记重要作品)。

写作背景介绍: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琅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漂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杜甫一家只好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诗体介绍: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以铺陈、记述为主。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4. 学生齐读,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以及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三、寄意遥深“草堂凤”

1. 聚焦叙事,感知诗意。

预设提问: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

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尝试拟写小标题。

学生交流。预设性生成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提问:

(1)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是何用意?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故作老态?

(3)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请联系语境设想,诗人会叹息什么?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还是别有深意?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揣摩关键词语,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生成:

(1)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画面,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看着茅草漫天飞舞,无从捡拾,诗人是多么揪心。

(2)不是故作老态,而是身经流离之苦的心理反应。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3)由上一节诗歌可知,他在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由“群童抱茅”得出,孩子一为戏耍,二为家里御寒出力。可见周围人的生活与诗人一样寒苦,所以诗人在叹息周围人的苦。人民为何而苦?所以这叹息中也有对时世的哀怨。

(4)由“丧乱”一句可以看出,这一切遭遇皆由战乱引起。“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由此看出,诗歌写的是诗人一人的遭遇,更是深广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5)“寒士”应该指的是像自己一样受寒挨冻的人,比如包括“群童”在内的所有人,但不包括诗人自己。注意运用“瞻前顾后”法理解诗句,后面的“吾庐”有相关提示。

3. 教师作过渡总结。

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又何尝不是当时无数百姓的悲惨遭遇呢?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四、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体悟情感。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只是客观的叙述,没有抒发情感,这就是“不着情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体察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并交流。

2. 聚焦抒情,感受胸怀。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会情感的转变。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个性表达,激情交流。

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写一段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五、“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创造性地还原诗歌,深化想象和移情。

六、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

篇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到“歌行体”诗歌的魅力,为以后学习歌行体诗歌引路。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加上我们今天将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共四首诗歌,之后初中阶段将不再学习杜甫的诗歌。这四首诗歌中,除了《望岳》抒发了作者满腔的豪情,远大的抱负外,其它三首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完这首诗,我们将对杜甫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小结,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他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歌行体”。

2、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法学法: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却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歌行体

1.老师简介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2.齐读课文,看看文章语句有何特点。

句子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二字句(“呜呼”)和九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

句中“号、茅、郊、梢、坳”压ao的韵;“力、息”压i的韵;“色、黑(hè)”压e的韵;“铁、裂、绝”压ie的韵;“间、颜”压ian的韵;“屋、足”压u的韵,用韵自由。

3.歌行体的诗歌,一般情况下韵律的变化,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韵脚的变化给课文分层。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 期盼大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课文语句,说说杜甫生活的情境给你的感受。

(1)“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把诗人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栖身之所给损坏了。

(2)布衾冷似铁,那是因为棉絮破旧,并且孩子还把被里蹬破了,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可见作者当时生活境况的悲惨。

(3)屋漏偏逢连夜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困了没有一席之地可以休息,阴冷的长夜要一分一秒地熬过,可怜,可叹。

3.在动荡的时代,在阴雨难眠的长夜里,作者会想些什么?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4.朗读诗的最后一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联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火连绵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杜甫博大的襟怀,崇高的品德,让人叹服。

四、拓展

1.回顾已学习过的杜甫的诗歌,整体上把握杜甫诗歌的特点。

教师简介杜甫一生的创作历程: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

②困居长安时期

③战乱流离时期

④漂泊西南时期

我们学过的《望岳》是杜甫少年壮游时期的作品,《春望》《石壕吏》是他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今天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结合这些作品谈谈杜甫给你的印象。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促使杜诗诗风发生转变,趋近现实主义。其诗诗风沉郁顿挫,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忧国忧民是他作品的主旋律。

2.补充杜甫的《登岳阳楼》,进一步体会其诗歌特点。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结: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因此他的作品才会深深地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五、有感情地朗读

六、板书设计(略)

篇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西郊浣花溪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栖身。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二、杜甫:

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其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三、原文译文:

1、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多层茅草。茅草飞渡过江水洒落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飞得低的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一群顽童欺负我人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公然抱着茅草跑入竹林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回来后倚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黑云墨色一般,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已用)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屋顶漏水,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雨淋茅屋好似麻线不断。自从战乱(多年)很少得到安眠,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宽敞的大屋千万间,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都喜欢!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唉!什么时候人间才能耸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唯我屋破受冻而死也心甘!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⑺呼不得:喝止不住。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四、诗内容:

一段: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二段: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三段: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四段: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诗意:古诗明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实言战乱之堪苦。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诗色:

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韵脚-号-茅-郊-梢-坳;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描写:文句似描写又宛如叙述(1-3段),末端抒发感怀(4段)。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知识拓展:

1、通假字: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2、古今义:

三重茅—三,古义:概述,表示多数。今义:数词,表示确数。

何由彻—彻,古义:到天亮。今义:彻底。

安得广厦—安,古义:如何。今义:安全。

向昏黑—向,古义:渐近。今义:方向。

3、一词多义:“安得广厦”与“安如山”—安,疑问代词,如何;形容词,安稳。

4、词类活用:

踏里裂—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风雨不动—名词作动词,风吹雨打

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习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4、看情况补拾拓展,因材施教,因实施教。

部署作业:

篇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通过诵读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把握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杜甫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艺术。

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把握杜诗的特点及感受杜甫的济世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船逆流而上回到1200多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有一座最简陋、最普通的茅屋,然而就在这草堂内顽强地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被后世尊为中国“诗圣”的杜甫就在这里栖居。然而上苍却连这一点点的怜悯也不肯给他,面对茅草纷飞和群童抢夺,瘦骨嶙峋的诗人唇焦口燥、倚杖叹息之余,却由“吾庐独破”推及到“天下寒士”,他那颗博大的爱国爱民的心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响。

(二)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你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听录音并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三幅画面:

1、秋风破屋2、顽童抱茅3、寒雨淋屋

(三)研读

过渡语:一场狂风无情地卷走了诗人辛辛苦苦盖起来的茅草,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场景的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怒号、卷、飞、洒、挂、飘等

2、体会这些动词的含义,如怒号、卷表现出什么呢?换作“猛烈”、“吹”好吗?为什么?

3、本段哪些字词应该读重音,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怒号”、“卷”“三”等应该读重音,突出秋风猛烈、声势大、破坏性强,语速稍快。教师请个别同学读,评议,再全班读,背诵。

过渡语:天灾又遭人欺,一群顽童“趁风打劫”,把茅草抱到竹林里去了,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有什么表现呢?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

1、学生听朗读并思考。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作者叹息什么呢?教师出示资料一:唐朝的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民不聊生,战乱之苦。

3、本段要读出作者怎样一种心情?无可奈何,痛心不以。呼――不――得自――叹――息。学生齐读、背诵。

过渡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课文第三段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雨大?

1、教师读,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分析“麻”字的含义。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3、从本段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杜甫家境的贫寒,“布衾多年冷似铁”中“铁”的含义。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遭受战乱之苦,“自经丧乱少睡眠”中“丧乱”杜甫回家的时候,他的一个孩子已经饿死了,妻子抱着饿死的孩子,这是“丧”,另外“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乱”。“自经丧乱”,自从经历了丧乱以后,他就常常是长夜难眠。

4、带着无限的悲情和渴望战乱的结束读这一段。

过渡语:长夜漫漫,战乱不断,诗人无法睡眠,他在想什么呢?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他期盼战争快点结束,他期盼普天下还有和他一样遭受战乱的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2、你读出作者怎样一种情怀?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3、小结: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4、有感情背诵最后一段,注意“千万”“大庇”“俱欢颜”“安如山”“死亦足”等词的感情。

(三)拓展

1、杜甫其它诗歌中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诗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同上)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

2、古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的《病起书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篇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万里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而杜甫的茅屋却在凄冷秋风中破损。

1、“茅屋”——

为什么写“茅屋”?

围绕茅屋写了哪些事?

忍能、公然、欺我、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

(可疑的是“倚”杖,为什么是“倚”?)

质疑:

那些气愤和无奈,应该怎样理解呢?

孩子只是顽皮,诗人为何要与一群孩子较劲?

(茅屋,是诗人赖以活命的居所;

是一个纵然残破,却可能给他最多温暖的家;

下文“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应证;

作为侧面,家境的破败人生的不幸可见一斑)

2、“所破”——

“所破”的,仅仅是一个茅屋吗?

1、茅屋破损

2、身体老迈

3、家境破败

4、国家残破

5、一个个家庭破碎

(注意“寒士”与“丧乱”的联系——

丧乱之后,多少寒士在饥寒交迫中生存)

“破”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怎样的一颗心;“忧”天下)

质疑:

为何不写天下,却写——

我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我的遭遇就是千万人的遭遇)

小结:

正因为有着切身的体会:

我才会推己及人地——

大庇天下贫寒之士

冻死了也无怨无悔

只要他们能够——

“俱欢颜”、“安如山”。

3、“秋风”——

为什么是“秋风”?

课文中的“秋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风雨相联——阴冷黑暗的时代、衰颓败落的国势)

解读:

“风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时代的风雨。

“安如山”的.也不仅是房屋,更是和平安定的环境。

“风雨”是现实,“安如山”是诗人遥不可及的理想。

——即使“吾庐独破”、牺牲自我也换不来它的实现。

诗人心有深深的无奈和叹息;表现在怎样的字眼里?

(再读体会)——

“安得”,“呜呼”;“呼不得”,“自叹息”,“老无力”等等。

(“老无力”,岂止是身体上的老无力,还有无以拯救苍生的无力)

小结:

其中,藏了多少渴望、多少无奈,又藏了多少悲愁!

阴冷的风雨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道永世不灭的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了一颗一颗善良、仁爱的心。

教学后记:

篇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 品味语言, 感知人物形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体会杜甫的诗风。

(4)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的思想感情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2) 引导学生深刻体味叙事文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可能从视觉、听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采用画面导读、比较阅读、检测评价等步骤,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色。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以“信念和成功”的话题导入。

2. 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多媒体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 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为鉴赏作铺垫: (1) 杜甫简介。 (由一位学生回忆, 其余学生补充, 主要是了解杜甫个人经历, 识记重要作品。) (2) 写作背景介绍。

(3) 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此时寓居西南, 面对风雨中飘摇的草屋, 不禁忧己忧人……请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诗歌。

(4) 教师范读诗歌, 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5) 学生齐读, 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 以及由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3. 寄意遥深“草堂风”

(1) 聚焦叙事, 感知诗意。 (1) 预设提问:首先, 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 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其次, 学生朗读诗歌, 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 并为前三节诗拟小标题。最后, 学生交流。 (2) 预设性生成:第一节, 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节, 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 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节, 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1) 预设提问: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 是何用意?“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 为什么用一个“老”字, 是否故作老态?第二节中有“归来倚仗自叹息”, 请联系语境设想, 诗人会叹息什么?“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 还是别有深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2)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 揣摩关键词语, 深层解读诗意。

(3) 教师作过渡总结: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 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 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 也是当时无数百姓惨遭战乱流离之苦。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4. 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 体悟情感。 (1)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 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 只是客观的叙述, 没有抒发情感, 这就是“不着情字, 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 体察诗人的情感。 (2) 学生思考并交流。 (3) 教师作过渡总结:“痛”是一个不易接近的词语, 痛感是一种人类本能抗拒的感觉。庸人被痛苦淹没, 懦夫被痛苦遗忘。只有不屈服于现实的人才会把痛苦悉心咀嚼, 超越痛苦, 升华痛苦。

(2) 聚焦抒情, 感受胸怀。 (1)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体会情感的转变。 (2)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 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师生达成共识:前三句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 后两句则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教师总结:自己甘愿忍受屋破寒冻的困境甚至绝境, 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寒士得广厦、享温暖, 这就是“诗圣”杜甫的情怀, 杜甫就是人民的诗人。不求享桂冠, 但求长相忆, 有“国家不幸诗家幸”, 也有“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自己的不幸置之度外, 唯愿天下人幸运, 这是怎样的胸怀和境界啊!

(3) 个性表达, 激情交流。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为题写一段表达感悟, 力求精彩, 先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

5.“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 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创造性地还原诗歌, 深化想象和移情。

教师稍作提示:要在原文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具体描绘三幅图景, 特别要具体描绘杜甫这个人物形象, 写出他在各种情境下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诗歌最后的抒情要具体写出他的理想, 写他实现理想后的心理活动。

6. 课堂总结

(略) 。

7. 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杜甫的诗歌学生已经接触了《春望》、《石壕吏》等, 对其诗风已有所了解。如何引领他们更好地解读杜甫诗作, 欣赏其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是笔者本设计的着眼点。

篇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二年(759)雪花飘飞的寒冬,杜甫挈妇将雏,越过秦岭巴山来到远离战争烽火的成都,寄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在众多亲朋故旧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简陋的草堂,这是他聊避风雨的“安居工程”,相当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总算暂时结束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东漂西泊的生活。在蜗居成都草堂的几年中,杜甫存留至今的诗作有240余首,其中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这一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的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5句,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为中间13句,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6句,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的是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200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验收。郭沫若当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实在颇为冤枉。“罥”(juan),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雨之烈。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的:本来已经遭到天灾了,还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出场过:“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信也。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偶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5句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此前的诗句多为七字句与偶数句,最后一部分却变为长短参差的单句,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结果,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激情与呼唤。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以前为百姓苍生就曾经这样祈愿过,而现在他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庇护他们,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真是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试问今日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达到了杜甫所树立的标高?

杜甫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写《题杜甫画像》,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首诗:“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杜甫如果活到房价居高难下的今天,不知会有何感想?

篇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

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已及人,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篇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以及相应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 每一节课中,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篇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作者: 樊传斌

师:老师能教你们感到十分的高兴,但是老师更想知道的是你们的心情?你来说说看。生:我很好奇。

师:好奇,很期待,我们再请位同学。生:我也是十分好奇,充满了期待。

师:好,看来我们各位同学带着这种期待的心态来上这节课,很好。学习语文就应该有这样,期待的心态。特别是学习诗歌,又特别是学习古诗,有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后人一致推崇的伟大诗人的经典之作。而我们今天有幸学习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读题目。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再大声一点。

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是谁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了? 生:杜甫。

师:杜甫,假如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家的茅屋,你会怎么样? 生:我要略带一些悲伤,因为我家的茅屋被吹破了。师:你来读一下。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好,有点感情,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你来。生:我也会觉得一些悲伤。师:读一遍。

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我们第二位同学声音更加低沉,那我们应该用低沉之音来读,还是带一种悲壮之音来读?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课前大家已经读熟了吧?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诗歌来读一读。在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方面,第一,读准字音;第二把握好节奏。来,哪位同学?来这位女生。我们听,然后结合这两个要求来检查自己的预习。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好,谢谢,旁边的同学说说看。

生:我觉得读的感情是有一点的,但是字音有一点不是很对。师:你来纠正一下。

生:比如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现”。师:现,她说的很正确。应该读现,有两个地方我应该注意,第一“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夜;第二处地方是最后一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吾。好请坐。但是这位女生读的不容易,因为这首诗有很多生僻的词,多音字,和句子变化的地方。你看。这么多多音字,这么多生僻字,但是她读的很准确,结构,她也把握的很好。来,让我们来齐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让大家齐读,这就是齐读,把握杜甫的心绪,很好。但是这首诗要有气势,要很好的表达这种特别的诗歌,必须理解它的意思,下面再读诗歌,注意要求。【出示PPT】要求是什么?自己读读。

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四位同学来分别说说诗歌四小节分别说了什么?第一小节?谁先来?大家来听听他讲的是不是准确,完整。第二等四位同学说晚了以后啊,还要请同学们说说,哪一个画面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

生:第一段说的是秋天的风卷了杜甫茅屋上的茅草,使得它到处飞舞。师:具体的描绘一下。

生:茅草飞过了江面,落在了郊岸上面,然后缠绕在了高高的树梢上,然后飞的低的就是漂浮旋转着落入了水塘里。

师:看来这位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用简洁的语句。生:风卷茅草。

师:风卷茅草。好请坐。来这位男生你来。

生:南村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无力,忍心如此面对着我当盗贼,公然抱着茅草到竹林里去,我叫的口燥也叫不回来,只能回到屋边,拄着拐杖叹息。

师:刚才的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生:驱逐盗草。

师:驱逐盗草。好,再请一位同学。哪位同学?来这一组。

生:我觉得第三节主要讲了他家里的情况,比如说他的儿子,他房子的破裂,晚上睡觉雨都打进来了,生活非常艰苦,受苦受冻。师:比较概括,用一个字说一下。

生:比如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个娇儿恶卧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再比如说“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因为当时安史之乱,由于局势混乱,所以睡不好觉,一直是长夜沾湿到天亮。师:那么这一小节我们怎么来概括。生:用文中的“长夜沾湿”。师:长夜沾湿。非常好,第四段。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杜甫扩大的胸怀,他自己受冻,在这样的处境还能想到天下的百姓,这种博大的精神只有这种博大的人才有。师:那么用文中的话概括。

生:这里是幻想,所以不能像前面一样概括景致一般,所以,“表达心愿”。

师:“表达心愿”。非常准确,这四个小节哪一个情景让你留下了印象最深的情景。最能说出作者的心情,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一组,来说一说。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二节,我觉得它里面用了对比的方法。他从自己的无力和孩子的霸道。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当时的那种无力和软弱吧。

师:对这一段作者形象的理解,带有想象很好。我们再请,这一组。

生:我喜欢的是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体现了作者一种伟大的一种抱负,现在住的是一种艰苦的环境,是茅草屋,但是,心系着天下的寒士,表达了一种胸襟。师:你头脑中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情景。生:一个伟大的胸襟。

师:这个伟大是指?唤起你的一种具体的词语概括。是高大的形象吗? 生:忧国忧民,比较沧桑的胸襟。

师:忧国忧民,能不能在说具体一点。用我们直观的印象。生:身材怎么样?

师:身材消瘦。我们再自由的把诗歌放声读一读。开始。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好,刚才我们大家又把诗歌自由地朗读了一遍。如果我们一边读一遍思考使诗歌丰满,走向深刻。现在我们再读一遍,找一找诗中有没有背景提出来? 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和老师来交流一下,你来读一读。

生:据我所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40多岁,人到中年,诗中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是真的大吗?

师:好,你真会思考,第二个问题。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为什么不把布衾比作冰而是比作铁。他用意何在。师:冰字是吧? 生:铁字,师:为什么不用冰?是吧?这个问题也很有价值。还有吗?

生:正如诗歌所说,杜甫一向心胸开阔,为什么把偷他茅草的孩子叫做盗贼呢? 师: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把偷他茅草的孩子叫做盗贼呢?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之所以说他老,可以从下面这点说明。“长夜沾湿”说明经常忧愁,如果他一直忧愁的话就显的十分衰老,应该说是内心压抑所形成的老态。师:心里面有苦楚,还有吗?你来说。

生:就刚才那位同学我接下去说,虽然当时的局势十分险恶,杜甫有时忧国忧民的人,可能不光是当时的局势,可能内心显得悲哀,可能心态上使得他显得老。

师:好,说的不错我们诗歌是个性化的,诗歌往往写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而且诗歌语言简练,所以读诗往往使人陷入迷惘。但是,刚像同学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理念,诗文非常近,这样就容易理解,无疑走到大道,打开一扇大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歌中有没有暗示出什么?哪个词语。生:“丧乱”

师:“丧乱”这个词语,“丧乱”指的是?

生:安史之乱指的的是唐朝和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叫做安禄山的,他为了抢夺皇位,而发生的一次病变,当时杜甫正在成都的草房,他听到这件事感到非常气氛。所以“自经丧乱少睡眠”。

师:好,说的很好。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反抗朝廷的战争,这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沉重的打击,使唐朝从此走向分裂,我们说两件事情,一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多倍,一元钱的三四倍才能买到一斤米,杜甫创作的诗在这个时期,我们一起看看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出示PPT】杜甫是安史之乱的经历者,同时更是受害者,因此他丢了官,失了意,坐了牢,冒死出逃之后又无以为生,只得忍气吞声,忍痛割爱,不远千里举家从中原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一个叫浣纱溪的地方暂住下来,即使要盖一个简陋的草屋他也是东街西凑,费劲周折不容易才盖起了一个勉强遮风避雨的的茅屋,一阵狂风又把这居所给毁了,面对吹掉的茅屋,面对风起,茅屋飞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儿忍冻挨饿,那种难堪,那种无奈。以前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豪迈的语气。满怀理想,满怀才情。却不能面对如此的境况,何等无奈。正是在这穷困潦倒的艰苦环境下,长夜难眠,老泪纵横,沾着自己的血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说到这里,我们再想想,为什么自己的茅草被孩童偷走,杜甫要骂他们盗贼。为什么布衾又冷又硬像铁一般,茅草在我们眼中分文不值钱,但是在当时的杜甫眼中?你来说说?

生:他的处境非常悲惨,好不容易筹集来的茅草觉得非常珍贵所以自己的茅草被孩童偷走,杜甫要骂他们盗贼。

师:生活条件者十分的艰苦,所以布衾又冷又硬,如果用“冰”只有冷,“铁”还有硬,多年未洗,那么老师在这补充一点,大家在翻译“娇儿”的时候怎么理解?“娇”我们组一个词,什么? 生:娇贵。

师:娇惯儿?杜甫有条件娇惯儿吗? 生:娇柔,娇弱

师:娇柔,娇弱。也很到位。还有吗? 生:娇瘦。

师:娇瘦。很形象。能不能叫娇气?小孩有条件娇气吗? 师:我可怜的娇儿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样表达了杜甫对儿子的一种爱吧。师:是一种爱。

生: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指对儿子的爱意,而且面对着儿子恶卧踏里裂心里十分心疼。自己又无能为力,可以看出对自己的的愧疚和对世俗的厌恶。

师:你走进了一个中年父亲的心里,在这里杜甫百感交织,那是这样,假如我们自家的茅屋被狂风暴雨吹跨,我们的心里又会怎么样。我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我们先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深入其境,请大家想我们现在就是杜甫,我们住在一个十来平米简陋的茅屋,白天是风大作,茅草飞飏,茅屋飘摇,晚上又是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家老小在漆黑茫茫的黑夜中,苦苦的煎熬着,这时候,一件最可怕的事实,请大家自己理解,谁来说说看。生:我渴望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由一个温暖的家,不要有风雨。

师:那就是安得广厦好几间,大庇全家俱欢颜。合理吗?但是此时此刻,杜甫心里又想到了什么?那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他想到了自己吗? 生:没有。师:想到什么? 生:天下。

师:对自己屋破,可他却想到的是? 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虽然自家破坏惨烈。但是他心里想的仍然是?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师:虽然自己是穷困潦倒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他心里想的还是?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不错,为了天下百姓俱欢颜,竟然发出了如此的呼号。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就是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的人奉为至理名言。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亦兼济天下”。所以我们称为他为“诗圣”。难道他创作了1400多首诗,难道就是他的艺术水平,他的至尊境界,你来说说。生:他有博大的胸怀,还有一个仁心。

师:他有博大的胸怀,还有一个仁心。我们学到这里,我们在回到诗里,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诗。我们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诗。老师读完之后,我会做一个点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甚至可以说说你的主意。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对大家对我的鼓励我说声谢谢,但是我更想知道同学们对我指出的不足。谁来?

生:我觉得老师读的相当好的,第三节老师读到裂的时候非常有感情,体现出晚上很艰苦,第二节“归来倚仗自叹息”老师更富有感情让我们有着一种悲伤的心情。师:她说出了老师读古诗的变化。

生:老师的面部表情特别多,度出了杜甫的内心思想。到第四节“安得广厦千万间”老师的声音的又提起来了,最后一句的重复更是内心的高潮。表现了壮烈的情怀,表现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态。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前面三节讲的是环境凄凉,后面一节抒发感想。应该怎么样“扬”在结束之前我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让我们站起来读好不好?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篇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最近,观摩了三节以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题的同质异构课。在为授课教师们喝彩的同时,我也对初中诗歌教学产生了一些质疑。

一、常见诗歌教学模式

1.“温水煮蛙”,显示了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在诗歌教学的课堂里,也大量存有此类现象,这是一种逐渐向负面转化的现象。例如,在这三节课中,就有一位教师的课堂以课文的背诵为主线,让学生反复诵读,达到熟背,在此基础上稍微涉及诗歌内容。当学生在课堂上熟练背诵课文时,观摩教师发出啧啧赞叹声。但这些称赞声无法引起我的共鸣,相反痛惜感却倍增。因为,鉴赏变成了背诵,至于诗歌的韵味以及内蕴的忧国忧民情怀,教者很少涉及。更因为,不仅是一个教师在误导诗歌学习的方向,发出赞叹的教师都是他的“伙伴”。当诗歌教学沦落至此时,我们是否有一种穿越到私塾时的幻觉?

2.“提纲挈领”式。作为一首深受称道的经典的古体诗,在现今的课堂上却不能引起学生关注,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悲哀之处何在?我在另一课堂里寻找到了端倪。这位老师以叙事的视角切入,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 环境,接着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 “仁心”与“大爱”———在自身穷困潦倒之时,一心希冀天下寒士都能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广厦里“欢颜”,哪怕“吾庐独破受冻死”。不能不说这位教师的精明,他能读到这首诗最精锐、最核心的东西。 但问题也就出在此处,教师能轻易圈定的却不能为学生瞬间、准确接受。教师的课堂很精彩,但是凸显的也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不是属于学生学习的学堂。这种提纲挈领式的做法难以高效,反而会消减学生的诗歌学习热情。

3.“蜻蜓点水”式。诗歌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它是短小、含蓄的,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教师对初中生读诗要有相应的指导。但是,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竟有教师大度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鉴赏。 另一位老师就是这样操作的。他以明代徐师的“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作为切入点。这一切入点可谓高妙,是一般教师难以想到的。但之后让学生围绕“放情” 展开文本内容的搜索,以及之后小组交流、组间的展示,则是流于表面。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呆滞、 表述不清,甚或有偏离要旨的情况。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浮在表面上,只有开头部分蜻蜓点水式的指引,之后却没有给予学生“四两拨千斤”式的点拨。

二、我的诗歌教学观

实际上,就杜甫的这首诗而言,表面上是一种叙事性的诗歌, 但其中蕴含着真挚、深沉而丰富的情感,而且也不乏抒情的语句。 只有完全融入诗歌,鉴赏才成为可能,教学也才有效益。这就要求对诗歌文本进行细化咀嚼。

1.激荡性灵,放飞诗情。阅读诗歌的前提就是尽快使得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状态,这有点类似于比赛前的热身。经过预热,比赛的状态容易找出来。仍然以这首诗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杜甫的《春望》诗歌声像展播开始课堂教学,让学生近距离领略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激荡出与诗人类似的感怀与性灵。当学生带着这种状态进入文本空间时,将更能理会诗圣不顾自身冷暖、安危, 虑及天下寒士的激越情怀。当然, 类似的方法会有很多,但必须以有效降低课堂学习缺失率为底线,真正感化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2.咀嚼文本,融入诗境。文本是学生诗歌阅读的首要依据,诗歌的内容、诗人创作的主旨都浓缩其中。诗歌学习必须以诵读为基础,细细品读语句,在细嚼慢品中融入诗境。鉴赏杜甫的这首诗, 需要咀嚼到他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之窘境与对天下寒士之真关爱,需要咀嚼“南村群童”之无视 “我”之冷漠与我对天下苍生之热忱,需要在对这两组情境的对比中,融入诗人通过语言和情感架构起的诗境中,领会诗人及其作品人民性之要义。

篇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远之”又岂能“学之”,“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 “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 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E-mail:lili79928@163.com

上一篇:行规定长春市人民警察巡察暂下一篇:让人感觉心累的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