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2024-04-11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精选14篇)

篇1: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临近八月,八月啊,让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我最爱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每当我读到这首诗,就不由自主的惋惜和唉叹,我爱这首诗,我更敬佩杜甫。

农历八月,秋高气爽,狂风像在咆哮,在怒嚎,我那破茅屋上的茅草也被卷去三重,茅草飞着,伴着风撒在了江郊,飞高的茅草挂在了树木的枝头,飞低的茅草飘转着,沉在了草塘深处……

村南的一群孩子欺负我年老多病,怎么忍心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为盗贼?当面夺去我手上的茅草毫无顾忌地跑到了竹林深处,口干舌燥的`我如何开口?只好倚靠着拐杖独自叹息……不过一会儿风停了下来,但云呈现出笔墨色,深秋天空阴沉了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好似一块铁板,孩子睡眠姿势不好,把被子给蹬破了。下雨茅屋漏水,连床头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但房顶依旧像麻线一样下个不停,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我的睡眠极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子,赠给天下像我这般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颜开欢笑,什么时候眼前突然出现这栋房子,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不足惜!

看到这,我不禁为杜甫而悲叹,是的,像杜甫这般怀才不遇的诗人确实不止他一个,但像他这样失去年轻气盛的青春变得老无所依,一贫如洗时,却还心怀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个呢?

我爱这首诗,我很佩服和赞叹杜甫!

篇2: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简介】

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格律】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注释】

1.挂罥:悬挂。

2.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3.入竹去:跑进竹林。

4.俄倾:不久,顷刻之间。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5.布衾:棉被。

6.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了;恶卧,睡相不好。7.雨脚如麻:形容漏进屋子里的雨水密集。8.丧乱:指安史之乱。

9.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

10.大庇: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11.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12.秋高:秋深。13.突兀:高耸的样子.14.向:将近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赏析1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赏析2

这首诗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遗迹】 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提到的茅屋。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近四年。

篇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 品味语言, 感知人物形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体会杜甫的诗风。

(4)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的思想感情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2) 引导学生深刻体味叙事文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可能从视觉、听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采用画面导读、比较阅读、检测评价等步骤,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色。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以“信念和成功”的话题导入。

2. 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多媒体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 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为鉴赏作铺垫: (1) 杜甫简介。 (由一位学生回忆, 其余学生补充, 主要是了解杜甫个人经历, 识记重要作品。) (2) 写作背景介绍。

(3) 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此时寓居西南, 面对风雨中飘摇的草屋, 不禁忧己忧人……请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诗歌。

(4) 教师范读诗歌, 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5) 学生齐读, 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 以及由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3. 寄意遥深“草堂风”

(1) 聚焦叙事, 感知诗意。 (1) 预设提问:首先, 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 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其次, 学生朗读诗歌, 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 并为前三节诗拟小标题。最后, 学生交流。 (2) 预设性生成:第一节, 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节, 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 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节, 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1) 预设提问: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 是何用意?“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 为什么用一个“老”字, 是否故作老态?第二节中有“归来倚仗自叹息”, 请联系语境设想, 诗人会叹息什么?“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 还是别有深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2)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 揣摩关键词语, 深层解读诗意。

(3) 教师作过渡总结: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 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 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 也是当时无数百姓惨遭战乱流离之苦。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4. 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 体悟情感。 (1)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 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 只是客观的叙述, 没有抒发情感, 这就是“不着情字, 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 体察诗人的情感。 (2) 学生思考并交流。 (3) 教师作过渡总结:“痛”是一个不易接近的词语, 痛感是一种人类本能抗拒的感觉。庸人被痛苦淹没, 懦夫被痛苦遗忘。只有不屈服于现实的人才会把痛苦悉心咀嚼, 超越痛苦, 升华痛苦。

(2) 聚焦抒情, 感受胸怀。 (1)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体会情感的转变。 (2)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 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师生达成共识:前三句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 后两句则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教师总结:自己甘愿忍受屋破寒冻的困境甚至绝境, 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寒士得广厦、享温暖, 这就是“诗圣”杜甫的情怀, 杜甫就是人民的诗人。不求享桂冠, 但求长相忆, 有“国家不幸诗家幸”, 也有“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自己的不幸置之度外, 唯愿天下人幸运, 这是怎样的胸怀和境界啊!

(3) 个性表达, 激情交流。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为题写一段表达感悟, 力求精彩, 先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

5.“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 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创造性地还原诗歌, 深化想象和移情。

教师稍作提示:要在原文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具体描绘三幅图景, 特别要具体描绘杜甫这个人物形象, 写出他在各种情境下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诗歌最后的抒情要具体写出他的理想, 写他实现理想后的心理活动。

6. 课堂总结

(略) 。

7. 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杜甫的诗歌学生已经接触了《春望》、《石壕吏》等, 对其诗风已有所了解。如何引领他们更好地解读杜甫诗作, 欣赏其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是笔者本设计的着眼点。

篇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二年(759)雪花飘飞的寒冬,杜甫挈妇将雏,越过秦岭巴山来到远离战争烽火的成都,寄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在众多亲朋故旧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简陋的草堂,这是他聊避风雨的“安居工程”,相当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总算暂时结束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东漂西泊的生活。在蜗居成都草堂的几年中,杜甫存留至今的诗作有240余首,其中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这一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的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5句,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为中间13句,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6句,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的是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200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验收。郭沫若当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实在颇为冤枉。“罥”(juan),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雨之烈。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的:本来已经遭到天灾了,还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出场过:“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信也。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偶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5句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此前的诗句多为七字句与偶数句,最后一部分却变为长短参差的单句,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结果,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激情与呼唤。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以前为百姓苍生就曾经这样祈愿过,而现在他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庇护他们,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真是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试问今日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达到了杜甫所树立的标高?

杜甫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写《题杜甫画像》,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首诗:“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杜甫如果活到房价居高难下的今天,不知会有何感想?

篇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诗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离到四川成都,由于得到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来,即杜甫草堂。

茅屋刚盖起来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一家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写的景象。

全诗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下者飘转沈塘坳。首句点题,开门见山地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头两句,诗人就具体交待了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倾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

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体铺叙茅草被狂风吹得满天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风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写顽童抢草的情景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叹息。

屋上的茅草,被风卷走,挂在树梢,跌落在塘坳,诗人本希望能拣回来一点以备修补房屋。但是从村上来了一群顽童,看主人年老力衰,就把撒落在地面上的茅草,一捆捆地抱走,主人呼喊他们也不听。忍能、面对、公然描摹出了顽童的无所顾忌、大摇大摆地调皮情态。唇焦、口燥、呼不得,将当时诗人焦急,费尽口舌的呵斥、劝阻都细致形象地记录下来。最后诗人只好回到家中,精疲力竭地靠在拐杖上叹息。倚杖与老无力紧紧相扣,表现出了诗人的未老先衰,自叹息又使人深感诗人的孤寂、不幸。

诗人笔下的顽童固然可恶,并当面呼他们为盗贼, 但是诗人在思想感情上并没有把他们置于敌对的地位而加以认真地谴责,相反却将他们的顽皮、幼稚的神情表现得活泼可爱。

第三段从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风定屋漏雨来之夜,愁迫难眠的情景。

这段头两句先描绘风息云浓,渐近黑夜,大雨袭临之势,交待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俄顷点明时间的短暂,漠漠、昏黑渲染出大雨前阴霾浓暗的气氛。三、四句接着从天气恶变写到破屋的情形:一床盖过多年的粗布被子,棉花已经干硬不能御寒,以致盖在身上冷似铁。被里子已经单薄得无筋力了,所以孩子在睡梦中一蹬就破。这种对布衾的细腻描绘,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困苦图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夜棉被本已冷似铁, 然又遭屋漏雨淋,床上几乎无干处,其景象就可想而知。因此诗人瞻前顾后,从眼前的一切回想到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真是愁苦不堪,彻夜难眠,怎不希望天快亮啊!

第四段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篇末,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诗人在破屋湿床之上,彻夜难眠,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广大穷苦人民的苦难,并且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从中升华出宁愿牺牲自己而能普济天下穷人的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多么富于浪漫而有气魄的想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又是何等地激情奔泻!这几句豪言壮语正是诗人伟大理想与高尚品质的集中体现。

这首诗,通俗流畅,广为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从白天、傍晚、夜里、直到第二天早晨,所见所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精心选择了风卷屋茅、顽童抱茅、倚杖叹息、孩儿蹬被、屋湿无干处等场面和细节,进行具体形象地描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当时所经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整个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思想更富有现实意义。

篇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扩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扩写

八月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大风'呼呼','呼呼'的猛刮.几阵风灌进了我的茅屋里,我抬头一看,原来风将我屋顶上的茅草卷走了.我起身套上衣服急忙往外跑去,茅草飞过了江,洒满了对岸的江边,有的高高的挂在树梢上随风摇摆,有的`低低的飘落在水洼中呜咽徘徊.

叹息着我准备回家,可是路过竹林的时候看见了几堆茅草被竹子挡住没有被吹走,我弯腰去捡.南边村里的几个小孩正在林中玩耍.他们欺负我这个年老体弱又无力的老人,竟然忍心当起了'盗贼'!当面抢走了我的茅草,一眨眼就跑进了竹林里.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能够阻止他们.我只得裹紧破蓑衣垂头伤气的往家中走去,回家后我斜依着手杖看着在风雨中飘摇的茅草屋,独自叹息不已.

一会儿,风停住了,云彩却变成了黑灰色.这秋季的白天越来越短了.天空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了.我饿着肚子瑟瑟发抖,没办法带着全家人只能钻进了被窝里.可是这床用粗布做的棉被因为用了太多年,从原来的暖和舒适变成了硬邦邦,冷冰冰的了,就象铁一样.娇弱的孩子由于睡相不好将被里也给蹬破了.床头因为屋檐漏雨没有了一块地方是干的.密集的雨象麻线一样没完没了......自从战乱开始,我已经很少可以睡上整夜的觉了.哎!这漫漫长夜又湿又冷的,叫我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我望着漆黑的雨夜痛苦的呻吟,不禁陷入了冥想中......

'但愿能有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子,让他庇护天下所有的穷苦人,让破衣烂杉的寒士们天天都能笑逐言开,快快乐乐的.大屋子坚固无比,任何程度的风吹雨打也不能动摇它分毫,稳固如泰山一般.'

我不禁东想西想了起来.啊!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的出现了这样一座高楼,人们欢呼雀跃,高兴劲无法形容.惟独我的茅草屋依旧是被大风吹的破烂不堪,东倒西歪.

忽然我感觉激灵了一下,从冥想中惊醒,原来一滴雨串进了我的破烂的衣服领子里.幻想中的情景多好啊!看寒士们开怀我感动的都想哭出声来.想象若能变为现实叫我受冻致死我也心甘情愿啊

篇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仿余映潮老师的四读法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变其四步为朗读译读说读背读

一.朗读

1.听读(录音机或老师读)注意字音、节奏、拖音。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3.学生个读,老师指导.

4.齐读.

二.译读

1.因时间关系,一组一段,讨论准备译读.(没要求学生压韵)

2.两个学生一个吟读,一个译文,全班交流.

三.说读

1.学生自己揣摩诗歌,用“我读懂了这句......”说话。

2.学生质疑,“对这首诗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提问,其余学生解答。

(说明:说读这个环节就是老师完成板书的环节了.要自己灵活掌握)

四.背读

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背诵,这里略.

篇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

(3)感受作者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深味叙事,体悟抒情。欣赏叙事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教学方法:

品析鉴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以“咯血”打比方借以说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风。李白咯血,逆风也会腥膻十万里(借以说明其浪漫主义诗风);李商隐咯血,用白色的丝绢接着,洇开的是意象(借以说明李商隐的朦胧);杜甫咯血吐出的应该是血块,因为他心中承载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让我们感受“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

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为鉴赏作铺垫。

杜甫简介(由一学生回忆,其余学生作补充,主要是了解他个人的经历,识记重要作品)。

写作背景介绍: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琅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漂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杜甫一家只好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诗体介绍: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以铺陈、记述为主。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4. 学生齐读,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以及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三、寄意遥深“草堂凤”

1. 聚焦叙事,感知诗意。

预设提问: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

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尝试拟写小标题。

学生交流。预设性生成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提问:

(1)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是何用意?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故作老态?

(3)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请联系语境设想,诗人会叹息什么?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还是别有深意?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揣摩关键词语,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生成:

(1)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画面,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看着茅草漫天飞舞,无从捡拾,诗人是多么揪心。

(2)不是故作老态,而是身经流离之苦的心理反应。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3)由上一节诗歌可知,他在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由“群童抱茅”得出,孩子一为戏耍,二为家里御寒出力。可见周围人的生活与诗人一样寒苦,所以诗人在叹息周围人的苦。人民为何而苦?所以这叹息中也有对时世的哀怨。

(4)由“丧乱”一句可以看出,这一切遭遇皆由战乱引起。“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由此看出,诗歌写的是诗人一人的遭遇,更是深广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5)“寒士”应该指的是像自己一样受寒挨冻的人,比如包括“群童”在内的所有人,但不包括诗人自己。注意运用“瞻前顾后”法理解诗句,后面的“吾庐”有相关提示。

3. 教师作过渡总结。

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又何尝不是当时无数百姓的悲惨遭遇呢?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四、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体悟情感。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只是客观的叙述,没有抒发情感,这就是“不着情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体察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并交流。

2. 聚焦抒情,感受胸怀。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会情感的转变。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个性表达,激情交流。

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写一段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五、“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创造性地还原诗歌,深化想象和移情。

六、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

篇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漂至北京为稻粱谋最初六年,厚厚六本日历,盖得过线装《全唐诗》的篇幅了。然而,却搬了九次家。说乔迁之喜是大大地美化了,实际是被八位房东以不同的外交辞令驱逐了。我总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总是要借别人的房子住。寄人篱下的酸甜苦辣我这辈子算是尝遍了,闭着眼睛也能给《雾都孤儿》写部续集。单位是管出书的清水衙门,穷得连集体宿舍都没有,只恩赐我一张堆满书稿的办公桌。我特意溜到书库看了看,发现积压滞销的旧书快从门缝漫出来了,已无立锥之地。我投奔唯一的远房亲戚,痛说革命家史,以图续接本是同根生的血缘之情,结果见我准备长住下去,亲戚急得快成仇人了,整天摔碗砸盆,杀鸡给猴看。写诗的猴子只得另择生路。又在三里河一位豪爽的朋友屋里搭了张行军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只回去睡个觉,尽量缩小目标。时间一长,生怕把友谊磨薄,生怕豪爽的朋友也变得狭隘了,数数兜里攒的稿酬也快够了,便主动去东郊的麦子店租了间农民房。朋友果然喜笑颜开地帮我运送了一趟行李。我在新居以酒报答他在我落难关头的拔刀相助,他频频举杯:“好好干,前途无量!”

说是新居,其实是二十世纪末中国破得不能再破的住宅了。估计是唐山大地震时期构筑的简易棚,后来覆盖一层油毡作屋顶,和稀泥砌起了四堵红砖墙壁。只有六平方米,只有一扇通风的窗户。幸好另外还有门,没叫我爬窗口进出。苦夏真苦,黑色的七月,我在闷热的小屋里拼命摇铁扇公主的道具,运筹于蚊帐,夜不成寐。真恨不得用高射炮把那些吸血的飞行员赶尽杀绝。我没出国就知道非洲是怎么回事了。

火红的年代,我一边在台灯下爬格子,一边担心下辈子该蜕变成煮熟的螃蟹模样。苦命的保尔,我也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至于冬天则别开生面,我一下子给装进六平方米的大冰箱了,也许能保鲜,但血液需要循环啊。我买了条削价处理的电热毯,一回家就直奔主题钻进被窝里,像孕妇坐月子,狼外婆来也不开门。我很感谢无名氏发明的电热毯——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使貧寒书生饱享雪夜闭门读书之乐趣。又担心伪劣产品不可靠,电源短路,使我的远大前程胎死腹中,在烈火中永生。临睡前总蓦然回首拔下插头。结果没到半夜就梦见北极了,我像艘迷路的破冰船傻傻地问:“谁把我推醒了?”

痛定思痛,值得夸耀的是:我毕竟是一位在陋屋住过的诗人,学不会李白醉卧长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精神胜利法,至少也忠实地继承了杜甫苦大仇深的现实主义传统。可即使陋屋,也无法高枕无忧。公安局在去唯一一座公共厕所的必经之路上贴出告示,说这一带属拆迁区,推土机下星期一将准时抵临,望民众提前搬迁云云。房东很高兴,他们去住半年过渡房,即改调为楼房了。他第一次弯腰钻进我狭小的门框,做我的思想工作,劝我另择高枝。措手不及,我一上班即翻出通讯录,挨个给有印象或没印象的朋友们打电话,求他们拉兄弟一把。那一天,所有朋友办公桌上的电话都一个接一个相继响起来,他们也一个接一个在遥远的地方表态,或爱莫能助,或深表同情,或兔死狐悲,或搁下话筒即帮忙改拨其他号码……居然还有两位与我同是天涯沦落人,正准备四处寄发十万火急的鸡毛信呢——我也是他们求援名单上的人。我只得在电话里拍拍他和她的肩膀:“好自为之吧。”

那一星期天昏地暗,我就像被十面埋伏重重围困的小国之君,盼星星盼月亮般翘望救兵消息,而又对睡马路牙子上的亡国奴命运充满恐惧。好歹人还有尊严呢,诗人也是人嘛。每个失望的电话都给我一次打击,四面楚歌中,卧薪尝胆的诗人弱不禁风。我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不顾领导脸色和办公楼管理条例,睡办公室。但办公室的回旋之地仅够打一张地铺,抱膝而眠、琴棋书画全无用。我环顾四壁,准备变卖家产、轻装上阵。城区每逢拆迁,收破烂的就像苍蝇般冒出来了。一台旧黑白电视,他只出价五十元;而一堆衣裤,他按每条四角收购(算批发价?)。大敌当前,我没心思讨价还价,只图赢得身轻如燕,咬牙跺脚大吐血,全便宜这帮破烂王了。我的家当只剩下铁饭碗和换洗衣裳了,刚好装一蛇皮口袋。

我在办公室度过了近乎曝光的一个冬天。那是一种没有秘密可言的公开化的私生活,同事来得早会正赶上我手忙脚乱叠被子。又在东城板厂胡同的书库度过一个春天和夏天。剩余的秋天、冬天又靠其他地方打发。我生命算盘上的春夏秋冬,被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拨来拨去,倒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长期搬迁的生活使我养成习惯:不购置多余的家具,不添加仅仅起装饰作用的物品,甚至,连女朋友都不想找。对于两袖清风的流浪汉,爱情都是奢侈的,会使生活负重、心灵负债。

篇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深入探究

1.诗歌第一段中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请说明理由。为何几根茅草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2.诗人写这首诗时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为什么他说自己已经“老无力”?真的是指年纪大了吗?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4.把被子比喻为“铁”好在什么地方?孩子为什么会“恶卧”呢?你从“娇儿”一词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5.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是作秀还是真情流露?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诗人的为人,读诗人的内心,读诗人的思想,读诗人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人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篇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2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

(3)赏析性地读——:

1.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2.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小结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五、布置作业(依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1. 熟读成诵

2. 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办一份纪念他为主题的手抄报。

六、说板书

本着简洁明朗,体现作者与教学的思路,反映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 忧国忧民

篇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

教材分析: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的用词;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杜甫的精神、情怀。

教学设想: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入 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命运坎坷。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识,初步感受诗人感情。 1、激发学习兴趣;

2、为阅读教学准备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识。

二、

向 1、范读课文;

2、明确学习重点:

细节描写

朗读训练

思想意义

3、解析“学习重点”,导入下一教学环节。

听读;

注意字词读音;

整体感知全诗。 1、使学生了解全诗概貌;

2、加强阅读目标定向。

三、

味 1、辅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重音、动词;

2、提问:

“怒号”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卷”换成“吹”、“刮”行不行?

3、引导想象:

后三句中描绘的景象;

诗人当时的模样。 1、学生朗读;

2、回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的凶猛气势;“卷”字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3、想象、表述、概括。 使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描绘的生动,并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并辅导;

2、第二节写什么?

3、“归来倚杖自叹息”,“叹”的是什么?

4、评价诗人的“叹息”。 1、朗读;

2、概括:“群童抱茅”

3、讨论回答:“叹”的是:天公无情毁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 抓住诗人之“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难点。

1、范读第三小节。

2、字词辅导:

俄顷、向、黑

布衾、恶卧、彻

3、提问:

“铁”换成“石”行不行?“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小节写什么? 1、参照注释理解字词;

2、答问:

“铁”字说明被子的硬、冷、脏,且押韵;

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3、齐读这一小节;概括:“长夜沾湿” 本节难理解词语较多,且又富有表现力,是以把它们作为使学生理解诗人长夜难眠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1、提问:为何还要写第四小节?

2、分析:本节大意;

展示同一题旨的诗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万里裘,裹盖四周垠。天下无饥寒,温暖皆如春。”……

评价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提问:第四小节怎样概括? 1、答问: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齐读这一小节;

3、概括:“推己及人” 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将教学导向深入,提升“这一节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潜在探究热情,为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做铺垫。

四、

结 1、设疑:

第四小节的`用韵、诗句的长短、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

歌行体的特点;思想意义。 思考、答问:

第一小节押“ao”韵,后三节换韵;前三节以七言为主,第四节变为长句;前三节叙述,第四节抒情。 分析后进行整合,使学生了解文体常识并对全诗产生完整的印象。

五、

伸 1、课内练习:

选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2课外作业上:

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

将这首诗改写成文。 1、答问;

2、课外作业建议分组完成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1、巩固、拓展;

2、试图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飞跃。

备课小结:

篇13: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 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 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 “远之”又岂能“学之”, “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 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 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篇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到“歌行体”诗歌的魅力,为以后学习歌行体诗歌引路。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加上我们今天将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共四首诗歌,之后初中阶段将不再学习杜甫的诗歌。这四首诗歌中,除了《望岳》抒发了作者满腔的豪情,远大的抱负外,其它三首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完这首诗,我们将对杜甫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小结,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他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歌行体”。

2、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法学法: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却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歌行体

1.老师简介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2.齐读课文,看看文章语句有何特点。

句子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二字句(“呜呼”)和九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

句中“号、茅、郊、梢、坳”压ao的韵;“力、息”压i的韵;“色、黑(hè)”压e的韵;“铁、裂、绝”压ie的韵;“间、颜”压ian的韵;“屋、足”压u的韵,用韵自由。

3.歌行体的诗歌,一般情况下韵律的变化,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韵脚的变化给课文分层。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 期盼大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课文语句,说说杜甫生活的情境给你的感受。

(1)“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把诗人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栖身之所给损坏了。

(2)布衾冷似铁,那是因为棉絮破旧,并且孩子还把被里蹬破了,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可见作者当时生活境况的悲惨。

(3)屋漏偏逢连夜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困了没有一席之地可以休息,阴冷的长夜要一分一秒地熬过,可怜,可叹。

3.在动荡的时代,在阴雨难眠的长夜里,作者会想些什么?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4.朗读诗的最后一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联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火连绵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杜甫博大的襟怀,崇高的品德,让人叹服。

四、拓展

1.回顾已学习过的杜甫的诗歌,整体上把握杜甫诗歌的特点。

教师简介杜甫一生的创作历程: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

②困居长安时期

③战乱流离时期

④漂泊西南时期

我们学过的《望岳》是杜甫少年壮游时期的作品,《春望》《石壕吏》是他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今天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结合这些作品谈谈杜甫给你的印象。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促使杜诗诗风发生转变,趋近现实主义。其诗诗风沉郁顿挫,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忧国忧民是他作品的主旋律。

2.补充杜甫的《登岳阳楼》,进一步体会其诗歌特点。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结: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因此他的作品才会深深地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五、有感情地朗读

六、板书设计(略)

上一篇:中观社区第一季度总结下一篇:兖州市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