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2024-05-0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通用12篇)

篇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周口市第九初级中学 李仲达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

[4][5]

篇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蔡店一中 辛灿锋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情导课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诗圣是谁?请你简介一下。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3、时代背景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 4、文体介绍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二、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1、要求: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明了大意 2、字词积累 怒号 挂 I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飘 转 俄 顷 广 厦 见 此屋 三、阅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想想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你能复述本诗的内容吗? 四、理清思路 1、从内容上: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破漏雨――大庇寒博士 2、从情感上:焦急的心态――无奈的心情――凄苦的心境――博大的心胸 3、从各层判断一下你读到的诗人形象: 无可奈何心情痛苦之人 湿寒交迫内心凄苦之人 胸怀博大忧国忧民之人 五、朗读指导 (一)、咬准动词节奏稍快――狂风袭人的紧张。 (二)、有缓有急――气愤和无奈 (三)、读出层次――暗淡沉重忧虑 (四)、激昂向上――献身与祝愿 六、品读探究 1、高声诵读、领会美点(好句、好词)。 2、读出韵味,用心领悟,找出全文主旨句。 七、交流研讨 1、、这首诗的前三段以 为主,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寓情于 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这句诗的意思? 3、、最后一段,诗人直抒心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5、.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6、时空回访 假如,年迈的杜甫现在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八、课堂小结 现实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事 自己 群童抢茅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忧思不绝 理想 广厦千万间 大庇寒士 雨 黑夜屋内人 天下寒士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篇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

(3)感受作者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深味叙事,体悟抒情。欣赏叙事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教学方法:

品析鉴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以“咯血”打比方借以说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风。李白咯血,逆风也会腥膻十万里(借以说明其浪漫主义诗风);李商隐咯血,用白色的丝绢接着,洇开的是意象(借以说明李商隐的朦胧);杜甫咯血吐出的应该是血块,因为他心中承载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让我们感受“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

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为鉴赏作铺垫。

杜甫简介(由一学生回忆,其余学生作补充,主要是了解他个人的经历,识记重要作品)。

写作背景介绍: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琅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漂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杜甫一家只好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诗体介绍: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以铺陈、记述为主。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4. 学生齐读,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以及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三、寄意遥深“草堂凤”

1. 聚焦叙事,感知诗意。

预设提问: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

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尝试拟写小标题。

学生交流。预设性生成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提问:

(1)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是何用意?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故作老态?

(3)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请联系语境设想,诗人会叹息什么?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还是别有深意?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揣摩关键词语,深层解读诗意。

预设生成:

(1)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画面,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看着茅草漫天飞舞,无从捡拾,诗人是多么揪心。

(2)不是故作老态,而是身经流离之苦的心理反应。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3)由上一节诗歌可知,他在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由“群童抱茅”得出,孩子一为戏耍,二为家里御寒出力。可见周围人的生活与诗人一样寒苦,所以诗人在叹息周围人的苦。人民为何而苦?所以这叹息中也有对时世的哀怨。

(4)由“丧乱”一句可以看出,这一切遭遇皆由战乱引起。“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由此看出,诗歌写的是诗人一人的遭遇,更是深广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5)“寒士”应该指的是像自己一样受寒挨冻的人,比如包括“群童”在内的所有人,但不包括诗人自己。注意运用“瞻前顾后”法理解诗句,后面的“吾庐”有相关提示。

3. 教师作过渡总结。

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又何尝不是当时无数百姓的悲惨遭遇呢?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四、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体悟情感。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只是客观的叙述,没有抒发情感,这就是“不着情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体察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并交流。

2. 聚焦抒情,感受胸怀。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会情感的转变。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个性表达,激情交流。

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写一段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五、“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创造性地还原诗歌,深化想象和移情。

六、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

篇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到“歌行体”诗歌的魅力,为以后学习歌行体诗歌引路。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加上我们今天将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共四首诗歌,之后初中阶段将不再学习杜甫的诗歌。这四首诗歌中,除了《望岳》抒发了作者满腔的豪情,远大的抱负外,其它三首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完这首诗,我们将对杜甫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小结,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他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歌行体”。

2、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法学法: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却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歌行体

1.老师简介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2.齐读课文,看看文章语句有何特点。

句子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二字句(“呜呼”)和九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

句中“号、茅、郊、梢、坳”压ao的韵;“力、息”压i的韵;“色、黑(hè)”压e的韵;“铁、裂、绝”压ie的韵;“间、颜”压ian的韵;“屋、足”压u的韵,用韵自由。

3.歌行体的诗歌,一般情况下韵律的变化,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韵脚的变化给课文分层。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 期盼大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课文语句,说说杜甫生活的情境给你的感受。

(1)“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把诗人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栖身之所给损坏了。

(2)布衾冷似铁,那是因为棉絮破旧,并且孩子还把被里蹬破了,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可见作者当时生活境况的悲惨。

(3)屋漏偏逢连夜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困了没有一席之地可以休息,阴冷的长夜要一分一秒地熬过,可怜,可叹。

3.在动荡的时代,在阴雨难眠的长夜里,作者会想些什么?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4.朗读诗的最后一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联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火连绵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杜甫博大的襟怀,崇高的品德,让人叹服。

四、拓展

1.回顾已学习过的杜甫的诗歌,整体上把握杜甫诗歌的特点。

教师简介杜甫一生的创作历程: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

②困居长安时期

③战乱流离时期

④漂泊西南时期

我们学过的《望岳》是杜甫少年壮游时期的作品,《春望》《石壕吏》是他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今天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结合这些作品谈谈杜甫给你的印象。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促使杜诗诗风发生转变,趋近现实主义。其诗诗风沉郁顿挫,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忧国忧民是他作品的主旋律。

2.补充杜甫的《登岳阳楼》,进一步体会其诗歌特点。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结: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因此他的作品才会深深地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五、有感情地朗读

六、板书设计(略)

篇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

2.了解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

3.初步感知

(1)播放【音频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挂I(juàn)塘(táng)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

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庇(bì)突兀(wù)

可参考【知识总汇】

(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结合注释,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参考: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三、重点探究

【精品课件】

(一)探究诗歌内容和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运用诵读法,逐节探究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逐节理解步骤:①五个字概括诗节内容――②一个词概括诗人情感、心境――③哪些词语表达情感最形象――④应该怎样诵读――⑤尝试诵读――⑥师生点评。

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

[第一节]

1.概括内容:秋风破茅屋。

2.情感:凄惨。

3.如何读出这种惨烈的境况,诗人悲痛的心情?

参考:抓住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怒号”“卷”“三重茅”重读。对于茅草的命运,诗人的心情是关切的,心随飘转的茅草而动。

4.背景点拨:草屋的来之不易(安史之乱中流亡颠沛,流落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完成,草屋的破败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活)。

5.找同学诵读,学生大声诵读,注意体会情感。

6.播放【影视课文】第一节,体会感悟。

[第二节]

1.概括内容:群童抱茅去(力求与第一节押韵)。

2.情感:无奈。

3.如何读出这种无奈的情绪?

参考:放缓语气;“自叹息”加重并延长。

4.此时的杜甫四十几岁,何以至此(老无力、倚杖)?

参考:生活的困顿,内心的悲伤。

5.诗人在叹息什么?

参考:一叹息天公无情毁屋;二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三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6.学生齐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情感。

7.播放【影视课文】第二节,体会感悟。

[第三节]

1.概括内容:丧乱长夜苦(长夜难眠苦)。

2.情感:哀伤、悲戚。

3.如何读出这种悲戚之感?

参考:重读“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重读并延长“长夜何由彻”。

4.自行诵读体会。

5.理解质疑:为何冷似铁,而非冷似冰?

参考:“铁”一是很凉、很硬(天寒冷),二是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6.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屋破漏雨所致么?

参考:不是,是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背景点拨: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倍还多,可谓民不聊生。

8.播放【影视课文】第三节,体会感悟。

[第四节]

1.概括内容:广厦庇寒士(受冻死亦足)。

2.情感:激昂(心潮澎湃,美好愿望)。

3.如何读出这种情感?

参考:语气:激昂、悲壮;重读“俱欢颜”“安如山”;重读加延长“受冻”“死”“亦足”。

4.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乐)。

可参考【影视课文】(无声配乐版)、【微教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赏析》

5.播放【影视课文】第四节,体会感悟。

(二)探究诗人的形象。

请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将杜甫放在诗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对杜甫身体、容貌、神态等等的联想。

可以用“在面前,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方式表述。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杜甫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参考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

四、课堂总结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

可参考【微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点》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传墙报。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茅屋凄惨

群童抱茅去无奈

丧乱长夜苦哀伤忧国忧民

广厦庇寒士愿望

篇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子美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除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g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在飘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三、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讲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诗人好不容易盖起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与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屋上层层茅草,怎能不让诗人心焦?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而是飞过江去分散撒在江郊,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茅草一层一层卷了起来。而他面对大风破屋的焦灼与怨恨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的可以收回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诗人也曾追逐,也曾呼喊,但终因年迈无力而无法赶上。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果不是贫困,诗人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群童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并不值钱的茅草。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茅屋盖得不够结实,因而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了家中。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态炎凉便可想而知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十分深广。

“俄顷”两句用饱蘸浓墨之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两句不仅是布被又旧又破,更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并不冷,可是由于被子毫无保暖功能,再加上屋破漏雨,真是凄风苦雨寒彻骨。诗人彻夜难眠,既盼雨停,又盼天亮,处境相当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处境艰难哀叹声声,而是由个人的处境联想到了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地过度到了诗歌的结尾。

篇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丁文)

教学目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的音形义/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难点:创作背景

过程:一节课

步骤:

一导入

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现在大家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生:(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二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茅屋”---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

问: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

生:在安史之乱的社会**中写下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生:《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生:《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痛诉上战争给诗人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篇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

(2) 品味语言, 感知人物形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体会杜甫的诗风。

(4)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的思想感情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2) 引导学生深刻体味叙事文中蓄势和陡转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可能从视觉、听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采用画面导读、比较阅读、检测评价等步骤,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色。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以“信念和成功”的话题导入。

2. 诵读感知先有情

(1) 教学蓄势。多媒体播放《唐之韵》杜甫片段, 指导学生配合乐曲朗读。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为鉴赏作铺垫: (1) 杜甫简介。 (由一位学生回忆, 其余学生补充, 主要是了解杜甫个人经历, 识记重要作品。) (2) 写作背景介绍。

(3) 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此时寓居西南, 面对风雨中飘摇的草屋, 不禁忧己忧人……请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诗歌。

(4) 教师范读诗歌, 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情。

(5) 学生齐读, 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读音和句读, 以及由句式的参差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

3. 寄意遥深“草堂风”

(1) 聚焦叙事, 感知诗意。 (1) 预设提问:首先, 从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 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怀的作品。请概括诗歌所写之事。其次, 学生朗读诗歌, 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节诗的意思, 并为前三节诗拟小标题。最后, 学生交流。 (2) 预设性生成:第一节, 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节, 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 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节, 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小标题: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2) 悟读课文, 深层解读诗意。 (1) 预设提问: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 是何用意?“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 为什么用一个“老”字, 是否故作老态?第二节中有“归来倚仗自叹息”, 请联系语境设想, 诗人会叹息什么?“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深思:“长夜”是指具体的茅飞雨淋、难以入眠的夜晚, 还是别有深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里的“寒士”包括诗人自己吗? (2)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加强语境意识, 揣摩关键词语, 深层解读诗意。

(3) 教师作过渡总结:杜甫由一人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 由风卷茅屋延伸到屋漏遭雨, 由一次秋日的风卷茅屋延伸到战乱后的无数不眠之夜。这既是诗人的一己遭遇, 也是当时无数百姓惨遭战乱流离之苦。无怪乎他的诗歌被人盛赞为“诗史”。

4. 忧思沉郁杜甫情

(1) 聚焦叙事, 体悟情感。 (1) 预设提问:前三节诗, 诗人为我们介绍了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的凄苦遭遇, 只是客观的叙述, 没有抒发情感, 这就是“不着情字, 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请展开合理的想象, 体察诗人的情感。 (2) 学生思考并交流。 (3) 教师作过渡总结:“痛”是一个不易接近的词语, 痛感是一种人类本能抗拒的感觉。庸人被痛苦淹没, 懦夫被痛苦遗忘。只有不屈服于现实的人才会把痛苦悉心咀嚼, 超越痛苦, 升华痛苦。

(2) 聚焦抒情, 感受胸怀。 (1) 师生共同品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体会情感的转变。 (2) 学生示范读这一节, 其余学生体会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3) 师生达成共识:前三句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 后两句则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教师总结:自己甘愿忍受屋破寒冻的困境甚至绝境, 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寒士得广厦、享温暖, 这就是“诗圣”杜甫的情怀, 杜甫就是人民的诗人。不求享桂冠, 但求长相忆, 有“国家不幸诗家幸”, 也有“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自己的不幸置之度外, 唯愿天下人幸运, 这是怎样的胸怀和境界啊!

(3) 个性表达, 激情交流。教师创设谈话情境:请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为题写一段表达感悟, 力求精彩, 先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

5.“二度再造”入诗境

“唐诗素描”, 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创造性地还原诗歌, 深化想象和移情。

教师稍作提示:要在原文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具体描绘三幅图景, 特别要具体描绘杜甫这个人物形象, 写出他在各种情境下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诗歌最后的抒情要具体写出他的理想, 写他实现理想后的心理活动。

6. 课堂总结

(略) 。

7. 布置作业

(1) 探究思考:“群童”在作者的笔下真的是“盗贼”吗?这个情节和作者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

(2) 背诵诗歌。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杜甫的诗歌学生已经接触了《春望》、《石壕吏》等, 对其诗风已有所了解。如何引领他们更好地解读杜甫诗作, 欣赏其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是笔者本设计的着眼点。

篇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二年(759)雪花飘飞的寒冬,杜甫挈妇将雏,越过秦岭巴山来到远离战争烽火的成都,寄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在众多亲朋故旧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简陋的草堂,这是他聊避风雨的“安居工程”,相当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总算暂时结束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东漂西泊的生活。在蜗居成都草堂的几年中,杜甫存留至今的诗作有240余首,其中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这一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的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5句,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为中间13句,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6句,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的是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200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验收。郭沫若当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实在颇为冤枉。“罥”(juan),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雨之烈。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的:本来已经遭到天灾了,还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出场过:“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信也。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偶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5句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此前的诗句多为七字句与偶数句,最后一部分却变为长短参差的单句,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结果,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激情与呼唤。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以前为百姓苍生就曾经这样祈愿过,而现在他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庇护他们,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真是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试问今日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达到了杜甫所树立的标高?

杜甫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写《题杜甫画像》,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首诗:“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杜甫如果活到房价居高难下的今天,不知会有何感想?

篇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教案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进一步体会杜甫诗叙事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难点:杜甫诗作的叙事精炼,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三、欣赏图片

四、读课文

五、理解赏析第一节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秋风卷茅板书

六、理解赏析第二节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群童抱茅 板书

七、理解赏析第三节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板书

八、理解赏析第四节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九、小结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十、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十一、诗文积累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

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59

汤集九年制学校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是诗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加含蓄,跳跃性也更强,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就不易读懂,更不要说能领悟到包含在每个画面后的忧患之情了,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本文,还要借助网站资源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

2.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诵读 体味 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web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富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明】:用《昭君怨》做背景音乐,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凄美、哀怨的的氛围。

二、作者追踪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三、草堂听雨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

2.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3.齐读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和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把握读音,感知内容。

四、品味探究

A、研读赏析第一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是如何描写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换“掀”吧,似乎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要想既写出风的迅猛,还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的字,“卷”字更形象、更有力。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秋风破屋)B、研读赏析第二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当看到茅屋被秋风所吹毁后,诗人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一群儿童抱走了,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5、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

(群童抱茅)C、研读赏析第三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茅屋被吹破后,诗人最怕的是什么?

2、看看第三诗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大家赏析一下.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3、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好呢?(夜雨湿屋)

D、研读赏析第四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2、漫漫长夜,诗人在想些什么呢? 讨论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呢?(祈求广厦)

4、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五、拓宽训练

1、谁能再说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明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前苏联〕别林斯基

2、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忧国忧民的名句吗?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篇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示资料

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具体见“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比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分析: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分析: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分析: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⑤⑥让学生描述: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讨论: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设计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⑶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练习设计

(一)、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七、教后记:

上一篇:《忘记伤痕》读后感下一篇:挥手自兹去记叙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