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的诗歌

2024-05-13

秋风的诗歌(共14篇)

篇1:秋风的诗歌

秋风的优美诗歌

秋风

黄了很久的心事

秋风里,慢慢收割

堆不起的落叶,一次又一次坍塌

秋风又起时,父母矮下去

我们住过的老屋,高举

满院的喇叭花,花里盛满

老时光,甚至传出回忆里的喁喁细语

捧起菊花,捧不起悲伤

我坐在你空余前尘过往的墓地

对举的酒杯,已听不到啜饮

但我还能再一次为你拂去

秋风吹来的那些琐屑

篇2:秋风的诗歌

秋姑娘

天初亮

好清凉

风微凉

秋姑娘

似我娘

扇我凉

沁心凉

心舒畅

春雨秋水

晨风清,秋意晓。

雨迷濛,春不遥。

如春雨,若秋水。

泥泞潮,草漫摇。

花独俏,难奈笑。

若君存,如君渺。

竹影茅林

如诗,如画

如梦,如真

君怡,卿悦

似春,若秋

君似春竹

卿若秋桐

茅居竹檐

雨滴曲鸣

林间幽处

伞下孤影

君处何地

经年等待

苇摇荻舞

苇摇影

荻舞盈

风吻醒

秋悄映

夜澜静

思绪萦

心若净

天渐晴

灯火栏栅处

灯火栏栅处

那人不在凭栏处

月娇羞

云掩影

人躲潜

渐无声

子规啼

南雁鸣

不如远去

不如远去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一雨晓凉

一人明心

篇3:秋风的诗歌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 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 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 “远之”又岂能“学之”, “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 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 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篇4:秋风的诗歌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远之”又岂能“学之”,“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 “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 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E-mail:lili79928@163.com

篇5:秋风里,你已走远的诗歌

依然,一片撕心的呐喊

一双双流泪的眼

潮湿了,黄河两岸

年轻的生命

为什么,就这样

被无情的火焰摧残

秋风吹落的尘

落在,在无数人的心坎

泛滥成,沉痛的念

揪心,揪心的疼

诉不出秋日的.伤感

一片片纷飞落叶,如何

才能把幸福走完

秋风里,掩不住的呐喊

又怎么能留得住

脚步,远去的孤单

雨过天晴的蓝天下

永远定格着,英雄的笑脸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勇敢的战士

年轻潇洒的,消防兵

愿你们,一路走好

篇6:秋风冬雪爱情诗歌

北方的秋,总走得那么迟,

迟的它看到了冬雪的洁白;

北方的冬,总来得那么早,

早的它感受到了秋风的.苍劲。

我在想,

是冬雪感动于秋风的苦苦等候,

还是秋风不舍于冬雪的深情挽留。

但结果似乎已不重要,

因为它们已然相遇,

这便是最好的答案。

秋风陪伴着冬雪,

飘舞苍空,洒落大地。

我不知道,

是秋风护送着冬雪,

还是冬雪不舍于秋风,

但我想,

那一刻,它们是幸福的,

秋风邂逅了冬雪的温柔,

而冬雪,偶遇了秋风的长情

秋叶纷纷,凋零了谁的落寞;

雪花飘飘,苍白了谁的寂寥。

我只知道,这个场景,

万物苍茫,一片凄凉!

我,只身一人,

在秋风中毅然前行,

只留下背影,

我在追求什么呢?

我,自己也不知道,

或许是陪着秋风一起等候它的冬雪吧!

篇7:秋风词诗歌

秋风凉,秋风凄

凄凉似漫游撕碎的信笺

小小的信封,装不下满心的想念

更装不下这整个秋天的凉风

它只能容得下几百多个字

只能说句,我想你了……

清晨,一个人行走在冷风里

伴着残风,落叶,轻轻作响

你看,它们在风中泪流作别

彷佛,我也看见了你在远方

挺值的背影,在那里站哨

每当闭眼,你留给我的.

是背影,是站哨端庄的背影

是远方,是遥不可及的远方

是思念,是想见不能见的念

远方的背影,随风的想念……

秋风凉,我心亦是凉

秋风凄,我心更是凄

秋风啊……你快吹吧,走吧

你吹乱了我的发丝,我的头绪

就让一首老歌,作别秋天的凉风

诗,和远方

都不是我心之所向

我只要你,在我身边

篇8:秋风的手

何其准确的手!

那是秋风游荡的时刻,

那是秋风的手……

立冬之前, 秋风游荡着, 匆匆赶往每一棵树, 就像是一个摘棉花的农妇, 急着去摘掉最后的叶片, 仿佛她要是不摘干净, 冬天就会埋怨她怠惰。

她是那种手脚利索但是性子有些急躁的农妇, 她一点儿也不衰老, 相反, 她的精力总是显得非常充沛。她应该大约三十岁多一点, 还应该是一个北方农妇, 她的手指掠过丛林, 叶片纷纷飘落。

这时, 大地上的一切成熟事物的芬芳正在天地间浓郁地弥漫着, 闻起来像是秋天肉体散发出的气息, 像是那农妇身上的气味, 非常健康, 非常饱满, 夸示着无穷无尽的生育力, 但是也含着这位厉害女人的一股凉意。

秋风这个女人啊, 有多么好啊。

对每一棵树, 她都采取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北方式作法, 泼辣得近乎粗暴;但是对于有些独悬空枝的叶子, 她却表现出细腻、顽皮的态度, 她有足够的耐心和丰富的情感, 手指轻盈极了, 似有无限留恋。她轻轻弹拨着那叶片, 似乎舍不得让它坠落, 但她无意间叹一口气时, 叶片落了。

繁华一季, 终归于凋谢。

那个美好农妇的手指间并不含有一丝伤感, 她自己不懂得什么悲凉。一切都是自然的、准确的, 一切都恰到好处, 包括凋谢和败落, 都是至美至善。

一切的一切在于, 真正是繁华过了。

此刻, 千“金”散尽, 夫何如哉!

何其美妙的时刻,

何其准确的手!

那是秋风游荡的时刻,

那是秋风的手……

篇9:秋风:儒者的战争

那时,秋风还未到不惑之年。他正在向学者转型,但一只脚仍踩在媒体里。他撰写的时评文章,是许多年轻人关于民主、法治的启蒙。他的锐利、洞察力,还有极具表达力的文字,令许多人大呼过瘾。那些年,他是一个高产写手,一周写六七篇稿子,甚至有過一天写三篇时评文章的超人纪录。

秋风说,现在学界里有人对他批评指责,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年在媒体里趟过。在仍然讲究所谓正统的学术圈里,这确实是一个不成文的偏见。不过,围绕秋风的争议远不止这些。这位长期研究“自由主义”“宪政”等问题的学人,自从加上一个定语“儒家”,就引来无休止的追问与质疑。

去年夏天,秋风带领青年学子在孔庙行跪拜大礼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让争议更是达到了高潮。“一个鼓吹民主的学者,居然公然向封建专制跪拜。”有评论如是说。而此间秋风在网上与各路人马打起口水仗的盛况,也一时令人瞠目结舌。

甚至一位与秋风相熟多年的同事,也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发来短信:“你说,秋风这是怎么了?”

如今坐在记者面前的秋风,仍是一头标志性的白头发。他身着青色中式布衫,脚踏黑色布鞋,肩上挎着一个布包。秋风从不穿西服,但以前穿中式衣衫的时候也不太多。只是从近几年开始,他显然在刻意凸显自己的儒者身份,于是穿中装甚至汉服便成为修身常行的一部分。当然,他自己也觉得中式衣服“舒服极了”。

熟悉秋风的人知道,他性格直率;自负,但并不傲慢。与秋风合作过的编辑知道,他是一个极好沟通的作者,对编者的要求和修改有超乎一般学者的包容与忍耐。

这和许多人眼里那个咄咄逼人的秋风是有一定距离的。

问道以寻根

今年4月的一天,秋风被北大人文高等研究院邀请去参加一个关于《易经》的研讨会。面对在座诸位儒学、经学大家们,秋风谈起他是如何从《易经》中读出治国之道和秩序构建之道:

“我们从屯卦开始,基本上是一个建国的方案,建立一个政治秩序的一套完整的路线图。我们看物质始生也,其实这个就是一个类似于某种假设的一种自然状态,这个时候政治秩序还没有产生。接下来一卦是蒙。蒙卦就是开蒙之道,我这个还专门写了一篇解读的文章,就是《中国式的启蒙观念》,里面阐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启蒙之道。这个国家、这个政治体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人,而人必须要开蒙才能进入到政治生活去……”

近两年来,秋风在学术上主要是做这一研究——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发掘、提炼思想根源,为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之道寻找凭据和依托。这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以自由主义起家”的学者,秋风选择这个路径,而且打算一条路走到底,这个决定背后的初衷其实并不复杂。

在他看来,当今中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其实是处在一个“无根”状态。“中国引入现代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已经100多年了,但我们任何一个学科,任何原创性的东西都没有提出来过,没有任何创造力。我觉得这其实是非常可悲的一个状态。”秋风说,“为什么?因为我们都使用了一套跟我们自己文明脱节的概念和方式。比如,我们去看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所有这些学科里使用的概念和我们思考问题的概念完全没有任何联系。这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你只跟在别人的后面跑,但永远都超不过他,由此导致人文与社会科学与社会的脱节,实际上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扰乱性因素。”所以,他认为,中国当今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应该回到它的本源上去,这个本源就是经学。

也就是说,秋风想要解决的是一个“自由主义”“民主法治”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问题。他用“儒家宪政”来概括自己的追求。这个词并非他所创造,却被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悉。秋风有很多同道,他的事业也有很多支持者。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在为秋风的讲座作开场白时说:“这些工作必须有人去做。”

但反对秋风的人和支持他的人一样多,甚至更多。从经学本源上寻找治理秩序理念,秋风有时候会走得很远,甚至会颠覆经典几百上千年来的解读。所以,秋风的反对者不仅包括儒家的批判者,更有来自于国学、儒学阵营的同仁。在北大高研院的研讨会上,秋风对“履”卦别具一格的解释,既非历史解读,也非文本解读,而似乎是将自己的逻辑和理念注入周易这一卦中,让周易来说他的话,当场招致几位学者的质疑。其中一位研究易经的权威专家,毫不掩饰地批评他“过度诠释”“过度发挥”,甚至严厉指称,“你这样做,不但不是在推广《易经》,而且还毁了《易经》!”

秋风解释称,他这是对《易经》进行政治哲学的解读。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中国社会治理和精神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也有许多人质疑,秋风近几年从哈耶克追随者的道路上急转,奔向儒家宪政,是不是太急于创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太想建功立业了?

“我就是想建功立业。试问哪个有追求的学者不想建功立业呢?”面对这个问题,秋风是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态度。而对于哈耶克,他从未觉得自己背叛过,他们同为保守主义者,同为古典自由主义者,在心灵深处,他仍将哈耶克视为学术和思想上的灵魂伴侣。

至于儒家精神,秋风说,这一直是在他血液里的。

儒者的自觉

秋风生于上世纪60年代,家在陕西关中农村,本名姚中秋。父亲是一位农民,念过高中,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之一。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在中国乡村古来有之,于是,在父亲的督促之下,1984年秋风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像那个年代众多大学生一样,秋风也受当时反传统思潮的影响,“胡乱看了许多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的书籍”。但他没赶上那个年代的大事件,将近毕业之时,一场大病让他不得不休学,回到关中老家休养。

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一次重大的挫折。在命运无常和死亡焦虑中,他开始用另外的角度思索人生,这时他读了好些佛经和古书。虽然多年以后,这些书的名字他都记不住了,但传统经典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迹。

记得那年冬天,天灰蒙蒙的,每天要早起煲汤药。虽然想起前途备感凄凉,但回到家人身边,回到乡村,他看到以前没有发现的温情。“那个普通的乡村,也都保存了很多朴实的传统,即使是文革也没有给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生存环境中,那种传统给贫苦的农民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东西。”

1989年秋天,秋风病愈返回京城。他考上了人民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钻研一个相当生僻的专业:中国史学史。为此,他在中国大陆以外寻找学术资源,最后找到了身在臺湾的钱穆先生的著作,并将这位国学大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每天,秋风从人民大学坐公共汽车到国家图书馆,在港台图书阅览室里,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了一年时间,基本把钱穆先生的著作都读完了。后来撰写了硕士论文,标题是《钱穆历史文化思想评述》。

日后,秋风又认真读过许多传统经典和一些国学大家的著述,陈寅恪、钱钟书、周作人的学问和思想都对他有过深刻启发,但在整个求学过程,尤其是国学和国史领域,钱穆的影响无人可替代。钱穆曾写下对中国历史“同情与敬意”五个字,其内涵颠覆中国大陆多年以来“封建专制”的中国史史观,对秋风影响巨大而深远。

大学毕业后,秋风留在北京度过好几年“颠沛流离”的北漂生活。先是在机关里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性格不适合那里,就辞职下海跟着朋友做生意。生意没做成,也就不了了之。1995年的时候,秋风受朋友邀约,进了一家杂志当文化记者,但没多久这个摊子也散了,接着他又辗转于几家媒体,最后落脚于一家报纸,当夜班编辑。

这份工作给秋风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安定的生活,他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阅读。多少是受了知识精英圈子当时的风潮影响,加上天生的亲近感和价值倾向,他那几年系统地读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和奥地利学派的论著,大学时曾经读过的哈耶克,此时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导师。

1997年,历史学者朱学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自由主义浮出水面》。这篇堪称中国“自由主义宣言”的文章,当时激励了许多人。秋风也读得心潮澎湃,“既然自由主义已经浮出水面,那我就去游游泳吧!”

秋风开始专注于时评,针砭时弊,由此成名,一步步成就他在公共议题上的影响力。新世纪到来之时,他也辞去了在报纸的职务,作为自由撰稿人给媒体写时评。此时,虽然阵地还在媒体,但他心中早已立誓成为一位独立学者。

秋风说,大概是从2002年开始,他便开始有了儒者的自觉。人们发现他有时会穿上中式服装,开始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儒家学者组织的活动。这个时候,他的文章里还没有多少儒家式的措辞和思维,只是,与他合作多年的编辑多少读得出文字背后的一些意味,将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分子”。

对于外界指称的“思想转变”,秋风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实质转变,更多是一直潜藏着的儒学基因开始显性作用了。这是思想上的一种自觉,一种精进,还有部分原因也许亦是年龄使然,“到了这个年纪了。”

直至近几年,秋风开始高调宣示自己的儒者身份,大张旗鼓地带领弟子拜孔子、穿汉服,凡事必称儒。于是引来众人侧目。

治学与修身

如今的秋风,印证了人红是非多那句老话。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非议越多他越红。

秋风有许多职务—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由茅于轼等经济学家发起成立的天则所,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专注于支持和推进经济学理论和前沿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作为理事长,秋风需要负责内部管理和与企业家之间的协调沟通。

弘道书院则是一所推广儒家文化的平台,秋风在此牵头举办了多次儒家修身营和文化体验营。去年他率领一众年轻人跪拜孔子,就是弘道举行的活动。秋风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推广,能够让儒家参与社区的建设,让儒家价值进入社区,在社区里有一个有形的存在,比如建立一个礼乐中心,社区居民可以在此研读经典,婚丧嫁娶的仪式可在此进行。“就是具有某种宗教性的职能,但它又不是宗教场所。”

而在北航,秋风教本科生两门课,一门是《中国文明文化史》,一门是《论语研读》,一周各两个课时。接下来,他将在北航招收博士生。

在学术方面,秋风有一个庞大的计划,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个工作是解经,也就是重新诠释中国传统经典。“我的理想是接续汉代的经学传统,通过解经来理解中国之道。”秋风说,他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这个读书小组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汇通中西。我们会依据传统的注、疏,但同时还会利用西学知识,用现代的科学人文知识来解读这个经文。”

另外一个计划是述史。按他的想法,就是通过解经的方式,从尧舜开始,还原古代中国整个社会治理秩序和封建制。这将由他一个人完成,预计十卷本的量,可能要写一辈子。

第三个工作,则是根据上述两方面研究,讨论观念和制度,以及两者如何互动从而塑造了人们生存的秩序,从而构思现代中国的治理之道,学以致用。

除了抱怨时间不够用以外,秋风对自己雄心勃勃的各种计划充满信心。这是一个精力极其充沛的人,每天被各种学术研讨会、跨界交流会、上课、读书、写字、唱戏塞得满满的,还能抽出时间和精力上微博,甚至在那儿拉开阵仗与人吵架。

说起吵架,秋风脸上突然露出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网上那些人的言语太粗鄙了,而我也没有达到圣贤境界。我是个性情比较强烈的人,在那种情况下就选择了一个比较激烈的回应方式。”秋风说。他承认,发火之后也会感到后悔,“所以经常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出现了这么一个帖子之后,我很激烈地回应,然后过了两分钟我又把它删掉了。”

谩骂攻击,确实是近几年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许多人对待异见的方式。秋风深知其害,却又不免卷入其中。

此时的秋风,对批评早已习以为常。在北大的研讨会上,尽管在座儒生同仁严厉批评,但秋风始终面带微笑,甚至时而颌首。

秋风说,他对自己的立场与理论充满信心。

秋风

本名姚中秋,60年代生于陕西关中,独立学者。早年研究集中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近年来学术研究集中于儒家义理及其现代运用、中国治理秩序演变之历史。

秋风的著作

秋风主要著作有《立宪的技艺》《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卷《天下》、第二卷《封建》《中国变革之道:当代中国的治理秩序及其变革方略》《重新发现儒家》《为什么是市场》《政府的本分》《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等。

篇10:《秋风》诗歌

一宿天台得侣俦,公明遗皿草堂留。

宝盆含瑞开金甲,书案无尘托素秋。

昼拟薛笺相比洁,夜吹芦管为怜幽。

尘埃已定今看淡,不叹浮生梦里游。

【用曹雪芹《红楼梦》韵】

《画菊》

梦卧东篱不觉狂,丹青醉笔绘秋香。

欲添花色求明月,为嵌金边盗夕阳。

雅态勾来枝带露,高标染就叶盈霜。

已成犹恐无神韵,更遣徐熙度忖量。

【用曹雪芹《红楼梦》韵】

《簪菊》

村野金秋百事忙,闲来争拟寿阳妆。

登高落帽休传笑,嗜酒插头何是狂?

香染罗身君有德,蕊开潘鬓客遗霜。

多情寄与南山月,一醉东篱宿道旁。

【注:步曹雪芹《红楼梦》韵】

★ 秋风词诗歌

★ 秋风起,思乡浓诗歌

★ 《秋风起》这首诗歌欣赏

★ 闻雁 秋风引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 秋风秋雨作文

★ 关于秋风的作文

★ 秋风起初三作文

★ 话题作文秋风

★ 秋风作文750字

篇11:秋风诗歌

漫过草尖,漫过玉米叶

漫过一道道山,毛茸茸的脊梁

触摸一粒粒露珠慌乱的心跳

侧耳倾听,高粱地

传来你临近熟悉的“沙沙”脚步声……

秋风,牵着一条河的思绪行走

浪花翻滚,冲刷记忆河床

一根琴弦弹不尽流水韵律

“叮咚”如呼唤,沿河水鸟

记下了一程弯弯曲曲湿漉漉的追寻

瓦蓝的天,高过瞭望

一只大雁穿行,像插入秋天的

一枚喧响书签

罗列的高粱未红,齐腰的大豆

隐藏起傍晚羞涩的青月亮

当秋风翻阅那片厚实的`玉米田

青纱帐骚动,一根根玉米棒

立马儿裹紧了圣洁的处女身

秋天的胸脯起伏如山梁

秋天的内涵

被一条秋风举过山巅的红纱巾看破

远方有云彩招手

近处十万木槿花和我蓦然的回眸

篇12:《秋风》诗歌

亦或命运的多舛,

终归相忘,

不论陆地、江湖。

冷风迎秋,

笑语述思愁,

若堪残花偏折柳,

草木皆羞,

风情土,

染尘流,

断然不似秋风晚,

便要多情筑心头,

堪堪奈何你,

一叶秋,

一夜秋。

扫落叶而去,

舒服的,

细如微风割喉。

臣服在沉淀的季节,

是一种解释,

字里行间的长短,

是对岁月的,

念头,

便干了这杯陈年老酒,

与其纠结于世界,

不如麻痹纠结的思想,

豁然开朗,

归宿竟是流浪,

浪迹天涯的那种,

流浪。

不是需要猛然惊醒的梦,

只需要优美的做下去,

篇13:古道秋风

一条河在原上出现,这是一道裂谷。河流经过了许多岁月,现在变得细小舒缓。旋着的叶子,旋到这里忽而栽下,会同浑黄的野草顺着河谷跑。

再往前走,便见到了凌厉而险峻的古道。这是一片猛然凸起的山峡,由于时间的久远,无法理解古道为何不设在我们来时的山原地带。山石是那么坚硬,能够感到那是一种硬性的穿越,两边狭窄之处,必是经过了人力的凿斫。不规整的峡谷间,出现了深深的车辙,那是铁轮碾压的痕迹,并不是归顺地统一在一处,最深的车辙两边,仍有辙印交错,说明通过时的紧张与慌乱。这么多、这么深的印记,令人惊心。

四周全是茅草,有的能够叫上名字,更多的叫不出名字。长长的白芦,随着风乱摇,如群舞的小妖。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乱草,这条古道,早就找到了。我们找了位当地人做向导。他是石壕村来的,对,就是杜甫写《石壕吏》的石壕村。从村子到这里的路上,还都是大片的黄土地。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麦种已经播进了土地的内部,再一场秋雨扫过,它们就会钻出地面,将大地绣满莹莹的锦缎。

田地四周有树,高高低低。纷乱浓密的地方,就是村庄。在豫西这片地方,你会惊奇地发现,顺着山原排下来,竟然有那么多的柿子树。从地坑院出来,与地面齐平的屋顶上已经有人在晒柿子,从高空往下看,会以为是晾晒的一床床红被子。田野里的柿子树,雾气缠绕其间,越是靠近,越能看到一串串小灯笼似的红柿子。早晨的太阳,顺着山原升起,光线一层层打在上面,那些树就一层层地绚烂。

这些田地和山村,不知接纳了多少漫漫古道的旅人。

秋风吹拂,荒草摇动。古道从黄河与小秦岭之间逶迤而出,一直朝向了西部更为深远的山谷。这段古道就是崤函古道,过去苍莽四百里,连接着洛阳与长安。唐太宗曾有诗:“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崤”就是崤山,秦岭末端的绝险之地,“函”是函谷关,就在前面。这么一想,眼前立时旌旗猎猎,车轮滚滚,人吼马啸,风烟弥漫。如此,骑牛的老子,是从这里衣袂飘飘地走向函谷关的吗?满腹经纶的老子,走了一路,或许是看破了,悟透了,所以经过这里,在函谷关一气写下了《道德经》,那是另一条闪现着风、阳光与高山的古道。想必,秦始皇东巡的车辇,一次次隆隆驶过这个山峡,可以想见坐在车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没有信心十足的理由,谁也不会冒如此风险和艰难去长途跋涉。还有诗人杜甫,在一个纷乱的年月,暮投石壕村,经历了“有吏夜捉人”的事件,也是穿过这条古道,磕磕绊绊,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

多少人物、多少朝代过去,只剩下了累累痕迹。

有人在那些草里忙着采集、照相,欢闹着,追逐着,他们或许很少看到这么荒凉的地方,这么原始的所在。也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

晨阳的淡黄光线里,起伏的原上渐渐托出一个人影,走得近了,看清是一个女孩,手里拉着箱子。而后又有一辆农用车慢慢爬上来,车上依旧是年轻人。一定是农忙之后,外出打工的农家孩子。

太阳越升越高,雾气全消,眼前一片辽阔。攀上古道边上的山峰,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群山。头发和衣衫掀动,心襟也被风吹荡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1月6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王剑冰的游记散文是“在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之间诗意穿行”(秦宗梁)。这里所谓的诗意,是指由语言和意境等共同构建的诗美的境界。

作者追求情理交融的诗性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充满哲思。如“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一句中,作者用叠词“起起伏伏”状写黄土地的地貌;用“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一组排比状写农民的劳作;不仅写出了黄土地的特点,而且使人联想到黄土地的贫瘠和农民的艰辛。又如“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四字一句,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美,使人不禁心生怀古的幽情。

作者描绘了高原“罕奇的景象”,向读者展现了山原上狂风肆虐,山峡里古道纵横,古道中白芦(茅草)摇曳,荒原上麦地起伏,山原上柿树绚烂等画面。意境幽远开阔,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复杂的时空交错中实现了动态平衡。文章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留下了较多空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作品有了无限的张力。

读有所思

1.作者在文中说:“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作者描绘这些“罕奇的景象”有何用意?

篇14:秋风:追求自由的精神

七岁的姚中秋站在村口,张望着什么。

关中平原的蒲城,冬天很有些冷。他在等“他们” 。

“他们”一来,他就得飞奔回家中,告诉家人停止手中的工作,把编到一半的芦苇席子藏好。

“他们”不许农民从事副业,因为那是资本主义尾巴,抓到就要割掉。

“当时的自己,就像现在的小摊贩一样。”他笑着告诉记者。

30多年以后回头看,“站岗”的童年经验,竟然在无形中影响到他若干年后的学术研究,“对计划经济、市场管制深恶痛绝”。

没见面之前,读署名“秋风”的文章,会以为作者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学者,忧国且忧民。继而在网上搜到他的照片,仍是表情严肃,双目瞥向斜前方,带着一丝不屑。

结果……发现他相当爱笑。

“周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好像也没什么人……”就笑开了。

“作品?好象我没有特别满意的…… ”便又笑了。

“秋风有变”?

姚中秋同学从小就不服管,这样的学生自然不讨老师喜欢,不过,自称“就没信过教材”的他,1984 年倒是顺利地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在人大一待就是7 年,同一楼道的新闻系男生整天逍遥作乐,他却迷上了哈耶克,并在后来惊喜地发现,哈耶克的自由理论,和农民很朴素很本能想要干一些事的精神,有契合之处。

“他们想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孩子,这不是自由散漫,这是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很直接地理解 —— 我本来就该这么做,离自然法、人的一些自然权利反而更近。所以基层民主乃至中国的改革,会从农村开始。”

这自然是日后的思索。在此之前,他先进了北京的“正阳门管理处”,看管文物,“住在前门楼子上,其实就是看城门的”。

接着去了某机关,难以忍受,又下海经商,山穷水尽,终于在1995 年成为《首都经济新闻》(现《北京商报》)的一名夜班编辑,编编稿,写写评论,“秋风”这一笔名就是那时候开始见诸报端的。

到了1999 年,知识界掀起了“学人办网站”的热潮,秋风便也参与其中。

6 年间,“秋风”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也让他结识了不少志趣相同的朋友。他现在名片上印的是“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这其实只是挂名。

在知识分子圈子中,他是“独立学者”;在陕西老家,乡亲不太理解一个“没有单位”的人,他便说自己供职于北京某周刊(该刊的社评由他撰写)。

给四份报刊开专栏,时常接到其他编辑的求救电话,平均每周写五六篇评论,秋风在媒体保持着高曝光率。

“很多知识分子,当他想影响公共事务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上书,而现代政治已经是公共性的事务,媒体有很大影响。政府政策要获得正当性,必须对民众通过公共舆论反映出来的诉求作出回应,这不一定是民主,但至少是个公共的事情。”他说。

“我还是希望讨论怎么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正确地’这个限定词很重要,比如说,出了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骂政府不干好事,接下来就是希望政府把这件事管起来,这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要考虑如何限制这个政府的权力……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只是一线之隔。”

秋风的研究方向是奥地利经济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不同,这个学派关心的不是人的行为,而是交易的制度环境、规则,是否能保证每个人自由地交换。

所以,2001 年前后,秋风的研究范式“很自然地”从经济理论转向了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

“你有了一个稳定的分析框架,碰到问题,马上就能看到症结在哪儿——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症结”,这或许是他时评高产的原因,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几家出版社希望将其作品结集出版,最后都不了了之。

“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完全是指向宪政和法治的。”

他的转向一度被人冠以“秋风有变”之名。他自己则说,要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已超出了经济学的能力。

他批评那些信奉自由市场,以弗里德曼信徒自居的经济学人,他们拿着西方理论比照中国现实,可以得出“中国的市场比美国还要自由”的结论;

他们把增长体制理所当然地视作自由体制,似乎推进政治民主、增进劳工权利就是在妨碍这种增长体制……

他们“食洋不化”了吗?

“知识分子通常总是最固执的人,他的观念有时会变成一种本能的东西,变成一个信仰,比生命更重要。”

“市场化就有这个好处,饿不着”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媒体上关于他的纪念文章连篇累牍。秋风的评语相当别致:王小波、李银河他们那是“愤青的自由主义”。

在他看来,王小波的价值是启蒙,但他的自由主义,还是继承了欧陆(而非英美)的传统,过于反传统反权威,强调一种怀疑和反叛的常识。

“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全盘破坏,导致文化空虚,结果各种极端意识形态趁虚而入。”

他更欣赏已过世的李慎之先生。“你可以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老一輩人待人接物的那种气质,这跟士大夫的文化精神是相关联的。”

“这在我们现在 60多岁的知识分子身上看不到,当然他们学问可能也很好,但他们没有这种精神气质,毕竟是在粗鄙的文化环境生长起来的……包括新儒家,也不行。” 他又笑了起来。

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儒,与英国式的自由主义在气质上是一致的,“黄宗羲或者顾炎武,若在当代,肯定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秋风的儿子8 岁了,他希望他接受一些传统的教育,但计划总是不能实施,“他不感兴趣”。

他有时还试图把一些不同于教材的想法告诉儿子,但这会导致家庭冲突—— 妻子担心影响孩子在学校的机会。

于是他只好偶尔简单地对儿子说,“某某某是个坏人。”“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反正这是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儿。”

至于他自己,生活得挺满意,“想说的话基本也都能说”。

万一哪天说不了了,“我去开个小饭馆总可以吧,陕西面食我都会做,可以卖个包子什么的。市场化就有这个好处,你饿不着。”他第N次笑了。

秋风答记者

人物周刊:你对现状满意吗?

秋风:基本上算满意吧。

过去就一直想过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读读书,有一点业余爱好,写一点文章。

人物周刊:对你今天的成绩,你有何心得体会要和他人分享?

秋风:(笑)没有什么心得。

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有一个大体上的目标,不要放弃,想尽办法接近它。

人物周刊:对你父母那代人和他们的时代,你了解吗?有没有代沟?

秋风:我对父母还是满了解的,我认为我能理解农民的生活,而且我十分尊敬他们追求自由的本能。

我和父母基本没有什么代沟,我尽可能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

人物周刊:在你的专长领域之外,你对这个时代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秋风:(笑)真的很难回答。

我觉得最大的改变还是,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规则、习俗、惯例被遗忘得太快了,这样对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不是一个好事情。20 世纪灌输的东西,从政治思想到文化教育,有太多批判性。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幸福吗?有没有不安?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秋风:还算可以吧。对个人来说没什么担心,但对未来总是有一点点担心,具体来说,就担心哪天天下大乱。

一个正常的社会总是稳定的,而现在有一些不稳定因素。

人物周刊:你怎么理解责任?你怎么看责任、权利和个人自由?

秋风:其实履行责任就在获得自由。

上一篇:电子信息工程就业方向是什么下一篇:2011年曲靖事业单位考试时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