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诗歌

2024-04-12

秋风诗歌(共14篇)

篇1:秋风诗歌

秋风秋水秋雨诗歌

吹散满山的色彩,点裰从土地到流云的所有美好情怀。

总有吹之不去的思绪,秋墨一点山峦尽多红,燃烧原野内心的渴望。

秋苇摇曵,故乡在不远处招手。

经年风霜,唯有离情别景难忘。

秋风嘱托流云带来你的消息,旧貌新颜几度沧桑向往不曾改变。

最初的风吹开心扉,文字深处的家园厚重,夕阳下的老屋屹立,任风雨来去。

秋风微凉,梦仍温暖。

我们的故事在秋天飞扬。

寻找者从不会放下理想。

苇聆听风的呢喃微语,季节已无秘密可守,白桦林带走一个少年的憧憬。

风翻开手中所捧之书,好时光重新回来,泪水中带着微笑,岁月之花绽放。

那一双风中的眼睛,穿越时光与爱相逢,不问轮回光阴,不计前生后世,只有真挚的依恋令人常常怀念。

秋风四起,蝉的歌声珍藏大地,远处风扬旗帜猎猎,爱之季节收获爱,用心于大地的人才有资格祈福!

秋风微凉,远走的人不再迷失方向!

秋风中,昨日时光清晰再现!

秋风托举我的目光越发高远,天空湛蓝,寄托云朵的情怀悄然,不为人所知。

更多的风聚集,只为一个人的到来,伟大之外,简单的快乐必不可少,谁是幸运者,众神皆沉默。

秋风遍洒请谏,万物精心打扮,赶赴最美季节的盛宴。

这秋天的盛宴,光荣归于大地,幸福属于辛勤劳作的人们。

秋风中,愉快的歌声唱彻中华九州!

秋水不过一个眼神,便让你沉醉在江南的水墨画里,阿娇纤手摇星星样的小舟,穿越月亮之上的拱桥,

水波在天地间轻漾,你的样子让烟火怒放。

秋水中有你简单而干净的笑容,天使降临大地,喜庆的火把点亮整个原野,夜空如此灿烂,我们的心如此辉煌。

秋水中往事悠然,伙伴们的笑声在童谣响起时,牵我返回童年的乡村路上。

怎会忘记,秋水里深情的眸光,透过时光的爱真实而朴素。

秋水长,秋风凉,秋雨惹人怜。

秋水一泓,盛容天地之间的挚真情怀,你的身影让我一步一步接近美。

鸿雁飞过,家乡在远方的天空下。

秋水微寒,一笔轻挥写意的消瘦,午后菊在风中舞,长发飘逸,纸上风景终觉太浅,抵不过水牛在池塘的一声哞叫。

秋水近,风过秋千荡,当初的记忆随风滑落,午夜灯下翻书,一卷金黄沉甸甸,你的容颜依旧。

秋水凉,秋歌起,秋月悬在故乡的老树上。

秋水临别,远山空瘦,喜悦的泪水流淌,那些红叶托举仰望。

一尾时光的鱼流入岁月之河,风中的承诺可曾记得,牵手相依看夕阳。

秋水中的相遇,山岗上的花灿烂,总有一段时间让你无法忘怀。

秋水浅浅,你的眉间轻含愁,为这离别的琴声悠悠,山峦空静。

秋水长长,来时路上尘烟扬,我们的美好时光必在记忆中永恒。

秋水多情,圆一个枫叶样红灿灿的梦。

秋雨滋润内心干涸的土地,淋落挂在树梢的忧伤,转身之后季节温暖。

云在天边游,流浪的风带落叶回家,大地在丰收之后向天空祈福。

秋雨的韵律,手抚古琴,一曲就让时光在黄金的季节绚丽多姿。

秋雨浸润,午后一盏茶香,竹在风中起舞。

秋雨洗净尘埃,一路的沧桑,向晚的`老树沉入往事的梦中安静入睡。

秋雨斜飞,目光抵达之处,我的等待不再虚耗时间。

伫守秋雨的身影无比迷人。

秋雨中的天空晶莹,许多的深蓝,攀爬云层之上的歌声自由飞翔。

松林在山谷肃静,等待一个声音的回归,雄鹰掠过天空,仰望的盛大包容整个天空。

风在原野上奔跑,唱歌的雨格外惹人爱怜,风雨过后,期待的心怦然而动。

秋站在最美的山岗。

秋水中伊人的眸光给我力量,时光不老,思念不忘,生命如此美丽。

秋风站在原野,俏生生地歌唱,吹走忧郁留下的一丝丝遗憾。

秋雨洗礼,大地干净,你的心如此圣洁。

这金黄的季节,一切都充满力量。

仰望,这布满黄金的天空。

俯视,土壤孕育伟大的种子。

这是我们的秋天,思念插上翅膀的秋天,带我们走向故乡的秋天。

这是世界的秋天,远离硝烟的秋天,白鸽子衔橄榄枝飞过的秋天。

篇2:秋风诗歌

(一)

吾是秋风尔是诗,萧萧落叶叹迷离。

长亭倦客闲愁遣,闺苑佳人别绪辞。

几许清欢吟旧梦,一笺小字蕴新枝。

拾来菊韵西窗绣,借得丹枫入墨池。

(二)

西窗研墨赋新词,吾是秋风尔是诗。

去燕楼空何处觅,归鸿梦断了无期。

庭中静洒幽幽月,心底纷萦细细丝。

欲问婵娟情几许,波澜笔下有谁知?

(三)

几度残红泪伴谁,芦花飘雪水之湄。

君吟宋雨伊吟月,吾是秋风尔是诗。

风扫凄迷红万叶,诗吟旖旎绿千枝。

闲情月下篱边探,撷朵芳魂枕梦之。

(四)

匆匆来去有无期,欲寄鸿书终是迟。

东阁吟来书一纸,西窗赋句画千姿。

君描梅菊伊描竹,吾是秋风尔是诗。

但得知音同筑梦,挥豪化韵舞东篱。

(五)

九月寒霜正入时,群芳凋尽菊疏篱。

雕栏独倚因谁守,雅韵还吟为信迟。

娇蕊开来花似锦,梧桐叶落也相知。

篇3:秋风诗歌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 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 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 “远之”又岂能“学之”, “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 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 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篇4:秋风诗歌

“仙”使人羡慕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远远望去心生幻想;而“圣”却长驻人间,精神给养穿越千年,华夏子民在这种心忧天下、济世情怀的精神感召下不止一次团结凝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感叹的神话。但“圣人”也作为一种虽不似“仙人”之远,却遥不可及的形象永远定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居陋室、衣食无着的杜甫竟悲悯天下、兼怀苍生,这种胸襟、这种情怀岂是常人所能具备的,一句“圣人”更把杜甫定义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敬”有时会让我们“远之”,“远之”又岂能“学之”,“学之”的目标又岂能只定义为会背会写,如此这样又怎能成为自己血脉之中的永恒。传统文化要继承精华,其精华也绝不等同于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呢?我一直在思考。

那我们就要重新分析、感受“诗圣”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到他不是高不可攀,他不是一个标签符号,他是有温度的。

了解感受杜甫的“诗圣”形象,必须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近百年的和平安详被“安史之乱”的铁蹄踏得一去不复返,民生凋敝,百姓疾苦,世风日下,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杜甫的诗记录着这段历史,虽不是每首都以史叙述,但在诗作中处处饱含历史的影子,本诗也不例外,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更能体会杜甫的“圣人”形象。

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懂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的疑问,我也有。

尽管我所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进行每日一诗的诗词积累,他们已经背过了几百首诗篇;尽管我曾经用专题的形式给他们讲过唐、宋、明的历史与文化,讲过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经历思想与作品,但他们一定懂吗?

他们终究是要明白的,所以,我要讲。

在保持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目标设置的“诗歌的理解背诵”的基础上,我准备重点让学生能体会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中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杜诗作为“诗史”所记录的时代沧桑。

2.如何真正体会杜甫在本诗中表现的“圣人”情怀。从而意识到“圣人”和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也具有趋向“圣人”情怀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时代不同,对一个人定义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人的道德要求,从善求真追美的愿望是相同的,这是亘古万年也不会变的“道”,不会变的“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杜甫能够始终如一的贯穿这种“道”,推己及人,以死明志,身体力行,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作为“常人”是应该敬仰的。

基于此,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引(导入)——读(熟)——知(人论世)——析(词句)——品(思想)——迁(课外)──背(全诗)”的基础上,我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贯穿全课。

在整体设计上我以“三读”贯穿本课,“三读”每次读都要读“通”。

“一读”读“通顺”,读通字音、停顿、语速、语调。本环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最后找学生范读或教师范读。范读的目的不仅是读通顺,更重要的是为“二读”做一个铺垫。“二读”也要通,但是要“通情”。通情才有可能达理,只有晓通情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整个课堂环节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通情”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关于杜甫的生活经历,关于杜诗的4个创作阶段,关于安史之乱背景的前后,一定要用各种形式加以渗透。我所教学生由于已有教师专题讲座做基础,在此环节上比较容易掌握。

垂垂老矣的杜甫在四川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一间小小茅屋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穿连全篇: “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结合文中诗句词语进行品析。)

这是一个多维的问题,认识程度可以不同,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略知一二,每个人又都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你需要准备的。但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品析诗句谈感悟,不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学生会说:“为了房屋被秋风而破而伤感,此点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是读一个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学生还会说:“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学生也可能会说:“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想起这些,诗人暗自流泪。”

提到这几点时教师需进一步引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小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我们的诗中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老人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杜诗中痛斥时政,揭示现实的诗作屡见不鲜,学生可迁移举例。

《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战争的破坏。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尽兵役的苛酷。

《羌村》中“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写尽战争的惨烈。

杜诗中用一腔热血高呼天下已任,也用一双冷眼看时代万世沧桑,这就是史诗般的杜诗,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年老体弱的老者又能怎样呢?他的眼泪难道不是为自己而流吗?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而流吗?“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充满了多少感伤,又有多少无限的温情,有的学生肯定会说到这一点。这就是学生心里想但又不敢提及的话题。“圣人”在他们的眼里心中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为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说,怕一说就错。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神化了、放大了、完美了我们心中的“人”的形象,理解圣人、学习圣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搬下神坛,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圣人首先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喜怒的“常人”。

我会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本诗诗句分析诗人的常人情感:

“唇焦口躁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多么真实的写照,多么愤怒无奈的老者,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常人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多么慈爱的老者,多么体贴入微的父亲,这不就是生活,是可怜可爱的父母之心吗?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多么可怜的弱者,多么感伤愁苦对生活一筹莫展的凡人。

迁移曾学过的古诗体味杜甫的真挚深情;

《望岳》中“家书抵万金”对亲人的思念。

《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个男人对爱妻的眷恋。

杜甫是一个真情实意、有肉有血的人,是具有常人心态、常人情怀的人,是一个细腻的将常人本色挖掘深入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与杜甫一样,是个常人。易中天在《品人录》中将人分为5个层次:大公无私的是神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公私兼备的是不坏的人;先私后公的人不是坏人;但损公肥私的人一定是坏人。生活中第1种神人和第5种坏人都是极品,大多数还在二三四层上徘徊,大部分人都是凡人、常人,但我们可以将常人情怀无限延展,力争将常人美德发展到极至,学会爱,懂得真,追求美,我们在常人上也就跃上了几个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杜甫的常人情怀接轨。

如此分析,如此懂得,师生都不会感觉杜甫作为“圣”的遥不可及,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与圣人平起平坐的自我优越感。所以,我们马上要分析,无限接近绝不等同于达到,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还是人,而不是“圣”。

真正的圣人情怀,广阔之心正是在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横空出世,如洪钟叩击着人心,灵魂。推已及人,舍生忘死,死而无憾,九死无悔,这非大胸襟大气魄不可,如果前者分析已拉近杜甫与常人的 距离,那么这一句我们却看到了常人和圣人的差距。常人是小人生,圣人是大境界。

学生不会说,也会想杜甫是为写而写,还是真正我手诉我心。这一点可以探讨,但不能怀疑,杜甫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包括他舍生忘死,推已及人的胸襟不够怀疑。我们看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纵观杜甫的一生,他这样说,一直这样说,他的眼泪为自己流,但更为天下苍生而流,“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关马戎山北,凭轩涕泗流”。在生命的钟声即将停止时,诗人仍在表述自己不变的衷肠,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呢?

解决了学生的所有困惑,教师要适时总结。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可以将人之常情做到极致,追真求善,即使做不到圣人境界,我们也要提升自我做人的品格。心中永远有敬仰的圣人蓝天,脚下踏着常人的土地,让心灵永远有一方洁净的栖息地,让自己永远执著的努力。

这才是经典要告知我们的人生智慧,读至此,学生才完成第三读,通达,通达人生,通达生活,学生起立挚情齐读,反复诵读结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E-mail:lili79928@163.com

篇5:秋风谣诗歌

一阵秋风一阵凉

黄叶纷纷归黄土

悠悠白云呀

你可知道

这是我心头时刻的`企盼

没有风吹,没有雨打

静静地安眠,静静地想

浮生千变,终于一幻

慢慢地,慢慢地消失

一阵秋风一阵凉

枝头萧萧日稀疏

匆匆雁儿呀

已渐渐远去 远去

那是多么遥远的梦

梦有多美,就有多苦

日日嗟叹,不如追寻

化做浮尘 渺小却能游四方

一阵秋风一阵凉

枯木瑟瑟西风烈

彤彤残日呀

层层叠叠,层层叠叠

那是我心中火热的情感

夜要来临,夜要来临

一切都要熄灭,一切都要熄灭

篇6:《秋风》诗歌

不要虚伪的名利场和雾霾封锁的世界

更不要别人恩赐的安逸和享受

那和“温水煮青蛙”没有什么区别

爱我,就送我一季秋风吧

我将挽着长长的风带,掠过莽莽苍苍的原野

用初秋的凉意,驱散膨胀、再膨胀的狂热

让绿色的生命繁茂、拔节、抽穗……蓬蓬勃勃

用中秋的强劲,吹高蔚蓝的天空

让遍地都是金色的成熟、丰收的喜悦

用晚秋的萧瑟,吹落遮蔽的叶子

让生命经历冬浴,锤炼躯体、肌肉和骨骼

在一季秋风中,我要站成一棵参天的大树

用我庞大的根系、结实的躯干、葱茏的绿色

还有凋落的叶子,守护我深爱的山河

我将抓住最猛烈的那阵秋风

放飞心底久蕴的一首歌

与大地唱和(chàng hè),与高山唱和,与海洋唱和

如果,我的愿景不能实现,那么

就让秋风再萧瑟一些、再猛烈一些!不怕刮得惊心动魄

淹没一切虚伪的矫柔造作,冲破雾锁的牢笼

让我裸露,让我涅槃,让我的灵魂

化成一缕秋风,点燃生命的火种

呼唤阳光,呼唤雨露,装点愿景中的秋色

篇7:秋风秋雨诗歌

谁,打捞一汪秋水

愁绪,萦绕心头

又是谁的前身,撒下一抹暖阳

点亮了视野,迎来春风沿途,一番热情

岁月,仅是一盏灯

照亮了世界,照亮了一片天空,指引着一个方向

岁月里,设计了一路走来悠悠漫长

耐心等待,打磨铸造心间的喜乐哀伤

岁月,或许是一个期盼,一个等待

等待一树繁花

等待一件事成功

等待一个人回头

期盼,等待命运逆转

期盼,等待,到头来,一分一秒钟的落定

太多的“或许”,寄予一种希望

太多的“或许”,也许是一个变相的借口

太多的“或许”,或许已经违背了初哀

是谁的誓言,逐水随风

惟有扶伤的`,一路走来的这个秋

一汪秋水的打捞,一抹红尘的转世

篇8:秋风的手

何其准确的手!

那是秋风游荡的时刻,

那是秋风的手……

立冬之前, 秋风游荡着, 匆匆赶往每一棵树, 就像是一个摘棉花的农妇, 急着去摘掉最后的叶片, 仿佛她要是不摘干净, 冬天就会埋怨她怠惰。

她是那种手脚利索但是性子有些急躁的农妇, 她一点儿也不衰老, 相反, 她的精力总是显得非常充沛。她应该大约三十岁多一点, 还应该是一个北方农妇, 她的手指掠过丛林, 叶片纷纷飘落。

这时, 大地上的一切成熟事物的芬芳正在天地间浓郁地弥漫着, 闻起来像是秋天肉体散发出的气息, 像是那农妇身上的气味, 非常健康, 非常饱满, 夸示着无穷无尽的生育力, 但是也含着这位厉害女人的一股凉意。

秋风这个女人啊, 有多么好啊。

对每一棵树, 她都采取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北方式作法, 泼辣得近乎粗暴;但是对于有些独悬空枝的叶子, 她却表现出细腻、顽皮的态度, 她有足够的耐心和丰富的情感, 手指轻盈极了, 似有无限留恋。她轻轻弹拨着那叶片, 似乎舍不得让它坠落, 但她无意间叹一口气时, 叶片落了。

繁华一季, 终归于凋谢。

那个美好农妇的手指间并不含有一丝伤感, 她自己不懂得什么悲凉。一切都是自然的、准确的, 一切都恰到好处, 包括凋谢和败落, 都是至美至善。

一切的一切在于, 真正是繁华过了。

此刻, 千“金”散尽, 夫何如哉!

何其美妙的时刻,

何其准确的手!

那是秋风游荡的时刻,

那是秋风的手……

篇9:秋风怀故人

车子直向八宝山驶去。我坐在车里,心里说:“君培!这是我最后一次看你了!”——时在一九九三年三月二日下午。这是参加冯至逝世后的告别礼。

车的速似乎缓了下来,一拐弯,停了。这前面便是八宝山。见人已到了很多。我在客簿上题了名,取一朵白纸花佩在胸左,随长队缓缓走进礼堂。堂中花圈布满。躯体躺在不甚高的床上,覆以鲜明的国旗。面色几如生时一样红润,头发颇长,头部微微偏向右方,仍似生前一样安详,和蔼。我随大众在一边作了三鞠躬,向前走,转过到左方,见到亲属站在一旁,我便依外国习惯合掌致敬,未尝一一握手,从容走出礼堂了。于是将白花从襟上摘下,置于原处一大筐中。遇了好几位熟识,皆只点点头,没有说话。忍住了眼泪,其实也说不出话。时友人有将一束稿件托我看的,接过了插在袋里,也无话。

这仿佛是旧习俗,凡吊丧,主人不哭,客人是不应当哭的。哭朋友是人之常情;但古礼是“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即是大致过了一年多,墓上的草出现陈根,便应停止哀伤了。冯至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的交谊始于一九三一年,算来已有六十多年了。中间或离或合,最后一期是自一九七九年以后,我一直在北京,便时常相见。逝去了这位老友,多次我忍住了恸哭,只默默在深静的心思中,祝他永久安息!安息!安息!

时流迅速,“小祥”又过了。有朋友多次催促我写点文字纪念他。但多次将心思稍稍集中,提起笔,想了想,不免黯然神伤,又将笔搁下了。事实上,他深明中国旧社会和新环境,年龄比我大几岁,而我多年生活在国外,与现代社会颇觉隔膜了。多事只合请问他。曾有颇关时代的文字,初稿便请他看过,他不惮烦将我的文字细加推敲,指出必要修改之处。年来又有些疑义,想到倘和他一商量,必然妥善;但他逝去了。

这期间,我见到新出的两本书:一,《冯至传》,周棉撰(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三)。二,《我与冯至》,即其夫人姚可教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入乎《名人之侣回忆丛书》之列,一九九四)。这两本书内容充实,皆是可资为根据之书。前者之文字或者可减少一些,似乎还应编入一《著述总目》。后出则如我所知,皆系“实录”,然文采高华,无溢美,无愧辞。所记之地多我所曾到,所记教授多是我亦曾听其讲课的,虽事过六十多年,因叙述生动,遂感到亲切。可惜此回忆录是自一九二八年写到一九六五年止。最后这二十几年还未曾写。诚希望后来这部叙述能够完成。夫人年高,身边有两位同其贤明亦复文采翩翩的女公子,可以口授,记录下来便是好文章。不得已,我还可以任校对之役,正如往年一样,几大部稿件详细看过。

有了这两本书,冯至的学术与事功,大致读者已可明了,不必友人更加辞费了。虽然,仍有些事及其前因后果,亦较有关系的,如我所知,我以为毋妨发表,或者尚有助于今后对此诗人及其创作之较明确的了解。

于此,当记起五四运动时期,诗人十五、六岁,其新体诗写作,始于此时,一随新文化运动同发展。其在北京大学本科入德文系,则在十九岁(一九二三)。其时《新青年》和《新教育》两杂志风靡全国,鲁迅之写小说也盛于此时。求新学自然当学外国语,一般只是英语和法语,先于此期是日语,后于此期方是德语。凡深造的机会,是往其所学习的语文之国。时潮时变,学法语的往法国留学,一时“勤工俭学”运动风靡南北,但后下多归失败。学英语的,企慕考清华大学借庚款留美,后下可算成功。学日语的,其源更早,多自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闻前在辛亥革命时期,已有一千三百多人。——诗人处于北方,是各派新潮的源头,有所抉择。其时风气已微偏向北欧了,鲁迅兄弟已致力于提倡北欧文学。诗人自然受到影响。其时留学德国还没有官费,或未尝有此远图。其所以独选修德文,乃是步其令叔冯文潜先生的后尘。冯文潜早年是留学德国的,后来是南开大学的名教授。正如蒋复璁之往德国学图书馆学,是其令叔蒋百里先生的指引,蒋百里是军事学家,早年成其学于德国的。

于此,往事又当稍回溯:周氏兄弟之提倡北欧文学,尽人皆知是间接取自日本。第一次欧战时北洋政府还闹过“对德宣战”的问题。鲁迅讥笑过“公理战胜”的牌坊。大致第一次欧战德国失败,在中国还有人不忘其科技,工业,医学,以及军事之高明,知道其战争无甚“公理”可说。第二次欧战就不然了。知识分子皆不同情于德国纳粹党之所为,除了罗家伦赶忙促编译馆翻译出《我的奋斗》,在国民党中又成立了“蓝衣社”,模拟法西斯蒂之所为。这时乃遭鲁迅的呵斥了。但日耳曼这民族的科、技、工、医等,原有其卓立于世界之优点,在中国从初颇享盛誉,一时也难有取代。而留学德国的,从初也是在这些学术范围之内。人数亦复不多。

论此少数学工、医、科、技等人物,学成后归国又有其主观条件的限制,即皆属专业,未曾如留学他国者人多,专业人才而外,犹多通才。那么,学军事的,回国入军队;学医学的,入医院或单独挂牌行医;学科学的,入实验室;学工技的,入工厂;如此之类,各有其活动范围。较少为普通人所知,不能如学社会科学的人士,以广大社会为其工场,以书籍笔墨纸张为工具,其学较易普及一般民众;尤以入教育界者,可以造就许多后起人士,因此声光较为辉赫。如鲁迅之弃去医学而从事文学,正是看明了这一点。

这无形之间,应当成为德国留学的一派了,诚然,但如一盘散沙,没有组织,不能成其为一派,因为人数少,活动范围小,各自奔前程,闻有“留德同学会”,却不闻其有何工作。或者终因人数太少,后来又扩大为“德、奥、瑞同学会”,也寥寥无几人,亦不闻有何工作。在抗战时又合并为“欧美同学会”,在昆明还挂了一招牌,也不闻做了什么事。亦未尝闻开过什么会,发出过什么通报。

虽然,没有团结,没有组织,仍不能否定这事实:确有一班曾往德国受过高等教育,有过深造的人,散在各界。没有成派,但总有些立身处世之节度,待人接物之作风,或正或反,有形或无形,是受了德国文教之薰陶,亦原本于我国固有的教育,彼此同似,隐约成了一流。这里无庸分判曰清流或浊流,总之是社会上的某一流人物,或可称为中坚分子。其风格一向是崇朴实,不尚华靡;行直道,不尚乖巧;守忠诚,没有变诈;通物理,亦近人情。考其缘由,是中国和德国的美德传统,异地同符。以质地论,多如浑金璞玉,亦无用于炫耀辉煌。其弊则有不免流于平凡或鄙俗,但鄙俗未尝贻害。当然,人生不齐,也有少数不肖分子杂出其间,在教育界打着“蔡先生”(孑民)的旗帜,纵横捭阖,后来多作了大官。其官运固然亨通,但在南方多诋为“学阀”。则可算“异人”了,于古当属纵横家者流。但究竟其中还没有出汉奸或“财阀”,不妨稍作平恕之论。至若这一流中坚人物,仍当属古之儒家,还有点近于“逸民”,未尝作官,终其身为学者,亦非全然默默无闻,似乎皆能守其专长,深造自得,亦复乐天知命。计自抗日战争时止,可推宗白华,陈寅恪,冯文潜,张贵永,赵伯昂……诸学者。此外还有短期往德国“取经”的,如成仿吾,朱自清,贺麟,李石岑……诸人物,尚不在此列。

能保持本国传统美德,又能挹取德国文教之菁华,治学深固,成就大,事功圆满者,本世纪中,冯至算得一个。于此推其当入儒家者流者,还有一义,因其言行中,绝无任何佛教,道教,或耶教,或道学家的点染。毕生诲人不倦,直到门墙桃李满天下,一贯是传统儒家精神。自知或不自知其品德已甚崇高,人望亦复增上。凡人稍与接触,即感觉其学养深纯,温和,诚笃。这些风度在其他学者可见,但冯至不单是学者亦是诗人。闻其新诗创作,中间灵气回旋,甚为时人所爱读。其诗好,由于性情真。诗人是性情中人,其于朋友,也是以真性情相见。从来没有机械之事。

观其平生的文学创作,实很丰富了。其“主要著译目录”,不见于周棉所撰之《传》,而见于《冯至学术精华录》,收入鲍霁所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名家自选学术精华丛书》为第二种(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八)。这书他曾赠我一本,不知为何他说自己对这本书颇不满意。或者是谦虚之辞。稍前则有《冯至选集》,分二卷,第一卷包括诗,梦幻剧,历史故事;第二卷收录散文,杂文,文艺杂论,凡五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五)——这两种皆可供读者赏析。至若我个人所特别欣赏的,多在他的短篇和中篇散文。叙事抒情,多明漪芊绵,沉着闲雅,与古文章家欧阳修为近。读之使人感发,往往恻然有隐。在其去世前半年还写了几篇回忆录,发表于上海《文汇报》之《读书周报》,这些,或者还有其他散文,为上述两种所未能收,将来希望能有结集出版。——又还有一《冯至生平著作一览表》,见于其亲自题签的《十四行集》德文翻译华文对照本,是一九八三年他在北京德国使馆受勋时分赠。似乎在国内流行不广,不知为什么他对这本书的译文又不满意,这是他亲自向我说的。我也检校过其译文,觉得没有什么大差距,仍可算正确译本。严格言之,任何诗皆是不能用另一种文字或文体传达的,其不满也无足怪。当然,原作之所诉与者本非西人,但他的作品时表一种广大的世界观,诉与者是大众或可说全人类,他自己一向明显有此自觉,因为寻常所治之学,属于西方,未曾严格存东洋西洋界画的成见。

推原言之,这仍是儒家精神,总有“放诸四海而皆准”之意。这便非一般雕章琢句的旧诗人可比了。惜乎其在旧体诗的写作比较少,其研究却又很深。写作少,自然机杼欠熟,许多情意未能表达出来,感到声韵格律等的桎梏;以同时代的一位旧体诗人如沈尹默相比,未能有其名篇佳句在青年中传诵一时。或者在沈尹默的作品中,世界观的表现又较少了。

冯至对于旧诗的研究深,则可见于其所著《杜甫传》。《杜甫传》是一本近代不可多得的书。看来至少费时三年,取材广博,而力求出之简洁,引录不多,已将杜诗之菁华及其时代社会背景完全摄入了。这作风是取法西儒,如他的老师宫多尔夫之写歌德。但冯著之本旨,亦有在于揭出唐代社会的真实面,如杜甫所写,即所以映现在当时国民党治下人民的牺牲痛苦为何如。——正如陈援庵先生撰《清初僧诤记》,乃有感于当时国民党中人明争暗斗而为;是同一动机。——其处理材料,是合乎科学的。没有什么“想当然耳”之事。如郭沫若之写杜甫之死,乃由于食腐牛肉中毒云云,竟是臆断了。可以说,郭著《李白与杜甫》一书,主旨另有所在,性质完全不同,不并论。

《杜甫传》冯至赠了我一本,上题:

早年感慨恕中晚,/壮步流离爱少陵,/心力此生多浪费,/何曾一语创新声。

梵澄兄存念

(署名)一九八○年六月一日

又题:书是三十年前旧作,/诗是十年前旧诗,

持赠四十年前故人,/益增今日之惭愧。

在前四句我以为是谦虚,在其白话诗中新声何曾少?在下四句则增惭愧的倒是我,我对着他平生的文学创作以及事功之伟大,应当深深惭愧。

此外还有一事,亦应提起。同在少年时,他时常和我谈起中国画家的南宗北派。那时只能听他说,我这方面的知识浅。因为他有一位舅父,是画家,自幼耳濡目染,得了许多学识。大致未尝继续深求。早几年我又和他谈及国画,他却不谈了,我说他当年如何向我夸夸其谈,他却逊谢不遑。——大致这位诗人,对造形艺术的鉴赏,是有眼力的,所以研究西方木刻等,也通行无阻。

这些渊源以及许多其他故实,若一一搜集起来,可以写成一小册子。他还有一小团体好友,如杨晦,顾随……诸名家。总之,一个诗人的成就,必是一时代中曾受多方面的影响,而他所加于人的影响也极大。必定还有追念他的人不少。我终觉得他平生无恨事,是一完整人格的圆成,既圆满成就,也无须朋友多说什么了。然而我希望有更多关于他的著作出现。

篇10:秋风诗歌

我爱你

夏天悄悄地走了

秋天轻轻地来了

秋风陪伴秋天

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秋风抚摸我的脸

我嗅到了爽爽的秋的味道

秋风抚摸湖面

湖水皱起了眉头

波浪碰撞出咚咚的声音

秋风抚摸着青山

树叶红遍

果香飘飘

秋风抚摸稻田

金黄的稻穗儿把头儿弯弯

秋风秋风

我爱你

我要在秋天里

四处游玩

我要在温暖的秋风里

快快长大

关于秋天的作文:秋风是什么颜色的作文50字

秋风是什么颜色的

秋风一吹,

就把稻谷染黄了。

秋风是黄色的吗?

秋风一吹,

就把高粱染红了。

秋风是红色的吗?

秋风一吹,

把棉花染白了。

秋风是白色的吗?

秋风还是蓝色的,

秋高气爽,

瓦蓝的天空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

啊,秋风,

请你告诉我:

你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秋风是什么味道的作文50字

秋风一吹,

就把香蕉吹香了。

秋风,你是香的吗?

秋风一吹,

就把梨子吹甜了。

秋风,你是甜的吗?

秋风一吹,

就把橘子吹酸了。

秋风,你是酸的吗?

啊,秋风,

请你告诉我,

篇11:《秋风》诗歌

吹着山泉的温柔,

死潭浊而转清,

一只鹰雀出脱了烟囱。

我登上高山之巅,发现了新大陆,

那东方的夏季海洋,

海浪的阳面呈夏,阴面呈秋,

一声也听不到大雁的凄凉。

仿佛西藏的雪山放在吐鲁番上,

爱人质朴的气息让我沉醉,

我好像是沐浴在万花丛中,

不担心他在萧索里,风筝般飞走。

落叶上书写着《秋声赋》,

我一个一个点数远去的悲伤,

倏忽稀释了,由历史更替的自然,

万家炊烟,与天合一。

篇12:秋风赞现代诗歌

袒露胸怀,

接受从川道里吹过来的秋风,

青纱帐的欢笑点燃了我歌唱的激情,

温馨的夜里隐藏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高梁大豆是不是还在谈爱说情?

秋风啊秋风,

孕育着多少团团圆圆的好梦,

那是收获是喜悦,

那是农民脸上的笑容——

袒露胸怀,

接受从山岗上吹过来的秋风,

果园里的吵闹打破了我酣然的宁静,

清新的早晨谱写了多少优美的旋律,

苹果鸭梨是不是仍在倾诉心声?

秋风啊秋风,

荡涤着多少红红火火的风情,

那是硕果的祝福,

那是丹江人脸上的笑容——

袒露胸怀,

接受从库区吹过来的秋风,

丹江人的豪爽激活了我脆弱的神经,

清润的空气里飘荡着古典式的.传说,

丹江的朝霞把妹子的圆脸染红!

秋风啊秋风,

摇响了多少心旷神怡的风铃,

那是爱情的幸福,

篇13:古道秋风

一条河在原上出现,这是一道裂谷。河流经过了许多岁月,现在变得细小舒缓。旋着的叶子,旋到这里忽而栽下,会同浑黄的野草顺着河谷跑。

再往前走,便见到了凌厉而险峻的古道。这是一片猛然凸起的山峡,由于时间的久远,无法理解古道为何不设在我们来时的山原地带。山石是那么坚硬,能够感到那是一种硬性的穿越,两边狭窄之处,必是经过了人力的凿斫。不规整的峡谷间,出现了深深的车辙,那是铁轮碾压的痕迹,并不是归顺地统一在一处,最深的车辙两边,仍有辙印交错,说明通过时的紧张与慌乱。这么多、这么深的印记,令人惊心。

四周全是茅草,有的能够叫上名字,更多的叫不出名字。长长的白芦,随着风乱摇,如群舞的小妖。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乱草,这条古道,早就找到了。我们找了位当地人做向导。他是石壕村来的,对,就是杜甫写《石壕吏》的石壕村。从村子到这里的路上,还都是大片的黄土地。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麦种已经播进了土地的内部,再一场秋雨扫过,它们就会钻出地面,将大地绣满莹莹的锦缎。

田地四周有树,高高低低。纷乱浓密的地方,就是村庄。在豫西这片地方,你会惊奇地发现,顺着山原排下来,竟然有那么多的柿子树。从地坑院出来,与地面齐平的屋顶上已经有人在晒柿子,从高空往下看,会以为是晾晒的一床床红被子。田野里的柿子树,雾气缠绕其间,越是靠近,越能看到一串串小灯笼似的红柿子。早晨的太阳,顺着山原升起,光线一层层打在上面,那些树就一层层地绚烂。

这些田地和山村,不知接纳了多少漫漫古道的旅人。

秋风吹拂,荒草摇动。古道从黄河与小秦岭之间逶迤而出,一直朝向了西部更为深远的山谷。这段古道就是崤函古道,过去苍莽四百里,连接着洛阳与长安。唐太宗曾有诗:“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崤”就是崤山,秦岭末端的绝险之地,“函”是函谷关,就在前面。这么一想,眼前立时旌旗猎猎,车轮滚滚,人吼马啸,风烟弥漫。如此,骑牛的老子,是从这里衣袂飘飘地走向函谷关的吗?满腹经纶的老子,走了一路,或许是看破了,悟透了,所以经过这里,在函谷关一气写下了《道德经》,那是另一条闪现着风、阳光与高山的古道。想必,秦始皇东巡的车辇,一次次隆隆驶过这个山峡,可以想见坐在车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没有信心十足的理由,谁也不会冒如此风险和艰难去长途跋涉。还有诗人杜甫,在一个纷乱的年月,暮投石壕村,经历了“有吏夜捉人”的事件,也是穿过这条古道,磕磕绊绊,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

多少人物、多少朝代过去,只剩下了累累痕迹。

有人在那些草里忙着采集、照相,欢闹着,追逐着,他们或许很少看到这么荒凉的地方,这么原始的所在。也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

晨阳的淡黄光线里,起伏的原上渐渐托出一个人影,走得近了,看清是一个女孩,手里拉着箱子。而后又有一辆农用车慢慢爬上来,车上依旧是年轻人。一定是农忙之后,外出打工的农家孩子。

太阳越升越高,雾气全消,眼前一片辽阔。攀上古道边上的山峰,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群山。头发和衣衫掀动,心襟也被风吹荡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1月6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王剑冰的游记散文是“在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之间诗意穿行”(秦宗梁)。这里所谓的诗意,是指由语言和意境等共同构建的诗美的境界。

作者追求情理交融的诗性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充满哲思。如“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一句中,作者用叠词“起起伏伏”状写黄土地的地貌;用“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一组排比状写农民的劳作;不仅写出了黄土地的特点,而且使人联想到黄土地的贫瘠和农民的艰辛。又如“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四字一句,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美,使人不禁心生怀古的幽情。

作者描绘了高原“罕奇的景象”,向读者展现了山原上狂风肆虐,山峡里古道纵横,古道中白芦(茅草)摇曳,荒原上麦地起伏,山原上柿树绚烂等画面。意境幽远开阔,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复杂的时空交错中实现了动态平衡。文章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留下了较多空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作品有了无限的张力。

读有所思

1.作者在文中说:“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作者描绘这些“罕奇的景象”有何用意?

篇14:秋风香鱼逐波来

说香鱼离不开九龙江。九龙江位于闽南侨乡南靖县境内,宛如一条飘逸的绸带,盘绕于群山间,风光秀丽,美不胜收。香鱼就“出生”于九龙江中。到九龙江,若不看不尝闻名海内外的“香鱼”,当是一憾事。

去年秋天的那一次九龙江之行,香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好的回忆。初识它,是在九龙江畔的一家小饭馆。当时小饭馆的玻璃水箱里放了许多香鱼,年轻貌美的女老板指着水箱中活蹦乱跳的鱼儿对我说:“活的,全是活的!刚从江中捕上来不久。”好奇心驱使我对香鱼想看个究竟。只见它们长约20cm左右,有的长达30cm,体长而侧扁,鳞圆而细小、色白;头小,鳃盖后方具一卵形橙色斑纹,吻端下弯;脂鳍与臀鳍后基相对;尾部分叉尖细窄长,形似凤尾;全态优美可人。

掏腰包“请客”者是我的一位同学、当地的水产权威。他告诉我:香鱼是我国珍贵的经济鱼类,因脊背上有一条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香味而得名,在世界上十分稀罕,被国际市场誉为“淡水鱼之王”。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但朝鲜和日本的香鱼已濒临绝迹。中国的香鱼也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南靖境内的九龙江水域,该水域香鱼久负盛名。乾隆八年(1743年)编的《南境县志》载:“香鱼,为炸甚佳,出马坪,南溪者尤美。”光绪三年(1877年)编的《漳州府志》言其:“出南靖山溪间,为炸甚佳。”

在同学正津津有味地高谈阔论时,忽有一阵奇香飘进鼻中,我寻香看去,原来是烹好的香鱼菜正由服务员端进。一放到桌上,我便迫不及待地先下了筷子,人口品尝后,顿感肉质细嫩,肉味醇厚,唇齿生香,鲜美异常,回味无穷。大家边吃边聊,从一位同桌的、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记者朋友之口得知:香鱼的食法很多,油炸、熏焙、清炖、做汤皆可,特点是香美可口,尤以油炸或熏焙最佳,油炸或熏焙后的香鱼,其体内的香脂会渗到体表,香味四溢,我们所吃的即是油炸品。另有一吃法,即“香鱼煮线面”,是闽南漳州一带有名的佳肴,亦奇香无比,风味别具。香鱼还是当地作为宴请宾客的上等佳肴,同时能滋补药用,当地百姓把它作为产妇的营养品或用以治病。

在闽南之行即将结束之际,我在当地一份报纸上又了解到了关于香鱼的其他一些知识、逸闻或情况;

香鱼是一种溯河性鱼类,鲜活者有浓郁的香味,同时它最讨厌浊水,只生活在清澈溪涧里。南靖地处九龙江西溪上游,境内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河水清澈,是香鱼最理想的生存“家园”。

香鱼,在海内外曾引起极大关注。台湾人民喜欢香鱼,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部众从九龙江带香鱼到台湾繁殖,故称香鱼为“国姓鱼”。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1878-1936年)曾诗云:

“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蓄淳绿玻璃。

香鱼上钩刚三寸,斗酒双柑去听鹂。”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风诗歌】相关文章:

秋风的诗歌05-13

被秋风包裹的金色优秀诗歌04-21

用秋风造句04-11

讲述秋风作文04-23

于秋风作文04-24

秋天秋风作文05-01

凛冽秋风的作文04-14

过眼秋风高三作文04-15

于秋风的作文04-16

秋风的味道作文04-27

上一篇:冷热水机组下一篇:营造和谐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