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2024-05-17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通用6篇)

篇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相关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

为了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对开题报告制定以下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①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

②技术攻关研究专题;

③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所在企业目前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际调查,进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后,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

二、工程硕士在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后,要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两部分。文献阅读和选题工作一般从全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

三、写“文献综述”以前,要大量阅读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通过阅读文献,要掌握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沿。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内容包括: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前沿问题、发展趋势等,要对文献涉及的主要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和述评。所阅读的`文献目录要在附录中一一列出。

“文献综述”完成后,交导师评阅。导师要写出评语,导师认为综述报告不合格,要继续阅读文献,重新撰写。

四、在文献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3、拟解决的生产实际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4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措施;

5、预期达到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经费概算;

五、工程硕士完成“开题报告”后,交给导师审阅通过后,确定开题报告会议的时间和邀请的专家名单。

开题报告会议可以由导师主持,可设一秘书记录、整理会议材料。与会专家和其他参加人员可以提问、质询。报告会议后,工程硕士本人和其他与会人员退场,与会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导师介绍工程硕士“文献综述”撰写情况,与会专家对选题进行评议、讨论,秘书汇总与会专家的评议和意见。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开题情况评分,按 “合格”本和“不合格”评分。最后,填写专家意见和评分,与会专家要签名。

六、 开题报告评为“不合格”者,可在一个月内再作一次。第二次仍为“不合格”者取消做论文的资格,按结业处理。

篇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一、选题及目的

撰写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首先要有选题。选题就是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有几种来源,要么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专业经验,要么来自文献阅读,要么来自于老师的建议。

选题还会涉及选题的大小、选题的范围。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视研究队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强弱来确定。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以缩小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可以缩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缩小为“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选题由大到小的变化。

选题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选择了一项研究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通常选题意义或研究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学术意义,第二是理论价值,第三是实践价值,第四是个体目的,第五是知识发展。任何一项选题都可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设定其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这些目的,这要视选题大小、范围和类型而定。在选题意义上,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论文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找到一些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验证一个假设。

二、概念和理论框架

从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中可以明确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但一项研究是否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还取决于这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或范式。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还须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将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连,而且研究目的与框架共同对研究问题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论框架呢?这是因为一个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解答。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为了发展或验证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论、假设、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研究问题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直截了当的。一个研究问题可能需要多个理论,不同的理论可能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可以用多种理论来回答。另外,观察什么与如何观察是由该问题或选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来驱动的。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理论框架?概念或理论从哪里来?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构建概念或理论框架?如何在研究设计中应用概念或理论框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实还与研究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开题报告都会有研究的假设,或者说,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设,然后去找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一个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强则数学成绩就高,这就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问题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篇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教育博士(Ed.D.)是20 世纪20 年代发端于美国教育学科领域的专业博士学位,20 世纪90 年代传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后备受重视,并逐步在这些国家获得快速发展。2008 年12 月30 日,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我国的15 所大学于2010 年正式开始招生。但是,目前Ed.D. 教育对于我国来说仍是一项处于试办与探索的新型学位教育,其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Ed.D. 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国际比较研究。该研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产生背景与历史发展研究。运用历史法,对Ed.D. 教育的渊源进行了回顾。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相对于学术型博士学位教育来说,其历史并不长,是一种年轻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就Ed.D. 教育的产生背景来说,其动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和教育实践领域对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由此可见,满足社会实践领域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Ed.D. 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的根本依据。

第二部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招生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着手构建比较框架,对这些国家的Ed.D. 教育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比较与分析,以探寻和提炼Ed.D. 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部分,我国Ed.D. 教育发展与改进策略研究。当前我国Ed.D. 教育还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进一步发展我国Ed.D. 教育时,应该充分借鉴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实施Ed.D. 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基于如上对于美、澳、英三国Ed.D. 教育的比较分析与最新改革动向的阐述,该研究就如何推动我国Ed.D. 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法。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为政策性文献,课题组成员搜集到的关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Ed.D.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报告。第二类为研究性文献,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大约500 余篇关于Ed.D. 教育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尤其关注了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例如Shulman, Maxwell, Lee, Perry等等)的经典研究结论。这为研究各国的Ed.D.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类为实践性文献,主要指专业组织或大学的网站发布的关于Ed.D. 教育的资料。

2. 历史法。历史法是指运用史料,通过对某一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搜集与整理,进而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以此揭示其发展的一些规律。该研究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Ed.D. 教育发展的轨迹,以动态的思维审视各国的Ed.D. 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背景、实践措施、成效与问题等,这有助于从纵向上总结和把握Ed.D. 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3. 比较法。这种研究方法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该课题着重从Ed.D. 教育的关键要素出发,对对象国加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它们的个性和共性经验,提炼关于Ed.D. 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4. 实地考察法。为了获得“零次文献”,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实地考察法。课题主持人与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先后去往英国的诺丁汉、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格拉斯哥等大学,对它们的Ed.D. 教育进行了全面考察,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5. 个案分析法:本研究在对对象国的Ed.D. 教育作一般、宏观层面研究的同时,也关注一些微观层面的个案解析,即以对象国的某些大学的Ed.D. 教育为个案,通过对其理论探讨、目标定位、招生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与教学、导师队伍、毕业环节、评价标准等的具体各项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更加全面、透彻地探索它们的Ed.D. 教育的特点。

二、研究结论

第一,Ed.D. 教育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发展历史长短不一,其在各国兴起后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从而形成了教育学科领域的两种博士学位并行发展的局面。现代专业博士学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产生于20 世纪初的美国,虽然只有短暂的90 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形成了一些不同于Ph.D. 教育的特征,其实践性强、学制灵活等优势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获得了迅速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是教育领域首开现代专业博士学位之先河。1921 年美国授予了世界上第一个Ed.D. 学位。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之后,Ed.D. 教育又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生根开花,并随后被爱尔兰等国家所采纳。Ed.D. 教育在这些国家诞生之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其博士学位制度,尤其是专业博士学位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Ed.D. 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美、英、澳等国的Ed.D. 教育的产生具有多方面动因,包括社会对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博士生教育多样化、大学理念对服务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日趋重视、大学在知识创造中地位的变化等众多因素。其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和教育实践领域对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

第三,美、英、澳等国Ed.D. 的培养目标总体定位相同,但在Ed.D. 的职前学位与职后学位性质归属上存在一定差异。美、澳、英三国都将Ed.D. 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为教育实践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实践研究和反思能力的“专家型”“反思型”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管理者,即“研究型专业人员”(Researching Professionals)。Ed.D. 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显然与Ph.D. 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Ed.D. 主要以“实践性”为价值取向,而Ph.D. 则主要以“学术性”为价值取向。Ph.D. 强调培养“专业型研究人员”(Professional Researchers),从而为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造就能够从事原创性学术研究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促进教育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发展Ed.D. 时在总体上都是遵循这种逻辑,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这些国家的Ed.D. 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一定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对Ed.D. 的职前学位与职后学位性质归属上。在英国和澳大利亚,Ed.D. 教育主要作为在职(In-service)学位教育项目来实施,而在美国主要作为职前学位教育来实施。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各国Ed.D. 培养目标可以看出,随着Ed.D. 从第一代迈向第二代,其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澳大利亚为例,以“课程+ 学位论文”为主要操作模式的第一代Ed.D.,其培养目标实际上模仿了Ph.D. ,即突出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导致Ed.D. 偏离了自己的预定目标。2000 年以后问世的基于“混合课程模型”的第二代Ed.D. 项目则鲜明地强调要为造就“研究型专业人士”而努力。相对于第一代Ed.D. 的培养目标来说,第二代Ed.D. 项目的目标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更加重视研究和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其二,更为重视促进博士生的个人专业发展;其三,充分注重这些目标在实践中的落实。

第四,美、英、澳等国在Ed.D. 的入学标准和程序要求上存在着差异,但总体上都体现出越来越注重博士生入学前的实践经验的特点。虽然这三个国家的Ed.D. 项目在入学标准要求上存在差异,但归结起来它们都关注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一,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应的教育背景,即使有些大学允许持有学士学位获得者入学,但对学士学习阶段的学习成绩的要求较高。其二,申请人要关注并对教育领域有兴趣;第三,申请人要具备学习和发展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潜质。鉴于Ed.D. 教育对实践性的强调,英国、澳大利亚在招生标准中明确提出入学者必须具备3—4 年的相关工作经历,美国的一些大学虽然在职前Ed.D. 学位教育中没有提出这个入学要求,但从入学者的自然情况来看,他们大都具有若干年的工作经历。在近年来的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中,参与CPED项目的大学已经明确规定,Ed.D. 教育的申请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前备实践经验,这是培养反思型实践者的基本前提。

第五,在Ed.D. 教育的专业设置上,美、英、澳等国的Ed.D. 教育都倾向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领域,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高校管理、中小学管理)、课程与教学、大学具体学科教学、(中小学)学科教育、心理辅导、早期儿童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学生事务管理)、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对外英语教学、教师发展与领导、人力资源开发、视觉研究等众多专业和方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专业领域对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专业领域为Ed.D. 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六,美、英、澳等国的Ed.D. 培养方式一般多采用部分时间制、弹性学制等方式。近年来的改革强调Ed.D. 应当走出模仿Ph.D. 的传统套路,群组学习、导师组集体指导、双导师制等成为Ed.D. 培养方式革新的主流趋势,这既遵循了成人学习的规律,缓解工学矛盾,也有助于凸显Ed.D. 教育的实践性特色。

第七,美、英、澳等国的Ed.D. 教育在课程设置、培养环节、毕业论文要求与答辩上提出了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通常情况下,这些国家的Ed.D. 课程设置主要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培养环节通常包括课程学习、候选人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等环节。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在传统的学位论文基础上,近年来这些国家又不断创新,推出诸如行动研究论文、小组合作研究论文、论文包等替代样式,以便将Ed.D. 教育与Ph.D. 教育区别开来。

第八,美、英、澳等国的Ed.D.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共性问题,并引发关于Ed.D. 教育的持续论争。这些国家的Ed.D. 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Ed.D. 教育与Ph.D. 教育的趋同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培养目标、入学标准、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学位论文及其评价标准等没有根本区别。由于趋同问题的存在,Ed.D. 教育和Ph.D. 教育的发展都受到了消极影响。因此趋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Ed.D. 教育特色与质量的质疑,并进而就其改革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改革论争。论争中产生了三种主要的改革意见,其一是要求废除现有的Ed.D.;其二是保留Ed.D. 但对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其三是在既有的Ed.D. 之外,重新设立一种新的、真正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争的结果是要求继续保留Ed.D.,但是对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第九,美国近年来加快了Ed.D. 教育改革的步伐,美国卡内基金组织于2007年发起了一项“重塑教育博士的卡内基行动”(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CPED),它引领美国50 多所大学对传统的Ed.D. 项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CPED项目的改革主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培养学者型实践者(Scholarly Practitioner),构建实践实验室(Laboratories of Practice),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Signature Pedagogy)和革新毕业论文(Capstone)。这场改革目前仍在进行,但是来自于项目成员机构、教师、Ed.D. 学生、项目赞助单位等的反馈信息表明,改革已经初显成效,这表现在厘清了Ed.D. 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全新的培养模式,拓宽了Ed.D. 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凸显了Ed.D. 的实践价值与特色,等等。

三、对策与建议

基于如上对于美、澳、英三国Ed.D. 教育经验与问题的比较分析,我们就如何推动我国Ed.D. 教育发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一)审时度势,适时扩大我国的Ed.D. 教育的规模

从美、英、澳等国Ed.D. 教育产生背景与历史发展考察中可以看出,Ed.D. 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动力之一是教育实践领域对高层次人次的需求。就这一点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校长专业化等提出了强烈诉求。教师、校长和各类教育管理人员等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程度。这在客观上要求当下的博士生教育应当适当扩大面向教育实践领域招生的教育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况且,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发展,以及教育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扩大教育博士的招生规模也显得尤为迫切。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博士招生规模来看,全国仍只有15 所大学获批招收教育博士,每年教育博士的招生数量相当有限,与教育实践领域对博士层次的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同时,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博士发展规模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也显得规模偏小和发展滞后。因此,建议我国在试办教育博士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经验,并适时适度扩大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规模,以回应社会和教育实践领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诉求,促进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二)明确Ed.D. 的培养目标,并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培养目标无论对于哪一种学位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规定了一种学位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要素。对于Ed.D. 来说,其产生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专业实践的强烈需要,因此,专业性(Professionalaity)、应用研究性、实践性应当成为制定Ed.D. 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也应当成为Ed.D. 区别于Ph.D. 的基本依据。我国在制定Ed.D. 培养目标时应当明确这一点。在确立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目标时,我们认为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目标:第一,要强调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第二,要强调解决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产出与教育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第三,要重视对博士生在职专业发展的促进。当然,仅仅从理论上对Ed.D. 的培养目标进行规定还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在Ed.D. 的各个培养环节及其实践中将之加以落实。

(三)确立科学的Ed.D. 教育入学标准

总体来看,美、澳、英三国对Ed.D. 教育的入学标准不外乎这么几方面:其一,已有学位和学术背景;其二,工作经历与经验;其三,个人兴趣。目前各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第一标准即学术标准要求过严,以至于与Ph.D. 入学标准十分相似。

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与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不同,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与审视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来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和生产与教育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因此,如果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要做到对专业领域中的实践问题有深刻的领会、理解、反思和批判,并能针对问题的实质提出切实的解决策略,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我国开设Ed.D. 教育时,需要对申请者提出相关工作经历要求。根据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我们认为要求申请者具有3—4 年的工作经验较为适当。如果时间短于3 年,则对教育领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此外,还应该要求这一经验必须与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其它方面的经历虽然或多或少也会促进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但远没有与教育相关的工作经验所起的作用大,而且在我国博士教育资源还十分缺乏的今天,要求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排除一些只是为了取得博士学位而不想从事与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这可以提高Ed.D. 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为了甄选具有潜力的候选人,在要求具有硕士学位或本科成绩良好以上并修读过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的前提下,对教育博士申请者实施入学考试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会杜绝权力、人情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公平性。但针对在职人员的考试如果采取哲学博士的考试方式,其效度和信度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建议采取联考加面试的方式,即借鉴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联考方式,考试中适当降低对外语的要求,突出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并结合面试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人选。

(四)规定符合Ed.D. 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式

综合美、澳、英三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情,我们认为在发展我国Ed.D. 教育时,应考虑专业博士学位的特点,突出专业情境和实际问题,主要采取部分时间制为好,这样既方便了在职人员的工作,也有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境和专业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但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应借鉴国际Ed.D. 教育项目经验和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经验,实行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对集中学习的时间必须做出明确规定和严格考核,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来校集中学习。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分散学习进行辅导和提供信息资源,并以网络为平台促进学习团队的交流和互动。在导师的构成上,宜借鉴国外经验,选择不同学科方向的专家以及来自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导师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合作指导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

(五)设置具有Ed.D. 特色的课程

基于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目标,我们认为,在我国实施Ed.D. 教育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些课程模块:

第一,研究方法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这部分课程的实施主要采用讲授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国外的课程考核办法一般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该类课程后,提交5,000 字左右的论文或做一个应用性的课题研究(Project)。我国一些大学的Ed.D. 项目中也设置了这类课程。一些大学还进一步把Ed.D. 的研究方法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论,其设想是通过三个研究(定量,定性,案例),向学生展现教育研究的不同过程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运用,即把博士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各个环节分解成若干环节,在两年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学习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若干门教育理论类课程,以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养成从多角度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前沿问题,等等。这类课程主要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提交作业后,即记入学分。

第三,实务课程。这类课程应该直接针对实践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式可采取专题研讨的方式。

(六)突出Ed.D. 学位论文的特色要求

由上可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实施Ed.D. 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即Ed.D. 学生的毕业论文过于学术化,以至于与哲学博士的毕业论文非常相似的问题,这不仅使Ed.D. 项目很难实现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的预定培养目标,而且也使其失去特色和存在合法性。为此,美国和澳大利亚一些大学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例如行动研究博士论文、小组合作研究博士论文、论文包等。

不难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对Ed.D. 毕业论文的改革探索,是在其国内Ed.D. 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且截至目前,新的Ed.D. 学位论文改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通过跟踪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Ed.D. 处于初创时期,目前还不宜采取直接取消Ed.D. 学位论文的做法。考虑到我国的学术文化传统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Ed.D. 必须争取社会认同的问题,Ed.D. 需要暂时保留毕业论文,并坚持高质量的要求,否则容易导致标准降低、质量下滑、声誉不佳,但它必须在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字数要求等方面体现Ed.D. 教育的特点。未来等到时机成熟时,对Ed.D. 学位论文进行形式上的改革也将成为必然。

(七)设计科学有效的Ed.D. 教育评价标准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在很长的时期内,Ed.D. 教育一直缺少自己的评价标准,而套用Ph.D. 的评价标准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问题。研究者已经指出,借用Ph.D. 的标准来评判专业性博士学位的水准,或片面追求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可比性,不利于专业博士学位克服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专业博士学位最终应确定自身特殊的、公认的标准。如果Ed.D. 在学术水准上与Ph.D. 无法比拟,同时又无自己的特色,那么,这种Ed.D. 就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在发展Ed.D. 教育时,应该严格恪守“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原则,建立并严格执行Ed.D. 教育自己的评价标准。

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Ed.D. 教育发展过程中,反对和抨击Ed.D. 教育的声音始终存在,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一些Ed.D. 项目本身没有办出特色,另一方面也在于很多人是按照Ph.D. 的学术标准来评价Ed.D. 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Ed.D. 教育的内外对于Ed.D. 都缺乏科学明确、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2007 年以来的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发起的CPED改革,正在建构和完善Ed.D. 教育的评价标准,我国应当对此予以充分关注和研究,以便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来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Ed.D. 教育评价标准。

(八)建构完善的Ed.D. 教育研究与改革机制

从美国近年来的Ed.D. 教育改革经验来看,CPED项目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顶层设计、众多成员的广泛参与、全方位的Ed.D. 教育改革措施、广泛的社会支持等机制,引领Ed.D. 教育从第二代迈向第三代,使Ed.D. 教育的培养目标、招生标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队伍、毕业论文、评价标准都逐步朝向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澳大利亚近年来的Ed.D. 教育改革也有类似的经验,政府、大学、业界、各类教育专业协会等形成了联动机制,不断就Ed.D. 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进行论争,并由此形成符合多个利益主体需求的Ed.D. 教育改革方案,推动其Ed.D. 教育在短短的20 多年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篇4: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谢文兰.粤北仁化中学国化教学实施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

篇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附主要参考文献,可加页)

1 选题目的

选择林业投融资作为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出于对福建必须加快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建设由于融资渠道狭窄造成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考。

从投资市场发育的程度来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投资机制至少应有如下特征:①有足够数量的自由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目的明确,投资行为不受其它投资者行为的影响;②具有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较为成熟的投资方式与投资工具;③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节、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修订有关参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金不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需求不足,二是投资来源不足,而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并不属于上述两点原因的任何一种,而是没有利用好资金,没有建立有效的剩余资金向林业投资转化的渠道,即造成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短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金利用效率的问题,这里涉及如何从林业建设的性质、政府的长远发展目标、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林业的最佳融资模式;二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较少,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相当薄弱。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鉴投融资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针对福建林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狭窄,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全社会资金的所有供给主体或融资来源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林业产业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通过对公共财政投入和银行融资等方式的研究和创新,构建福建林业融资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即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根据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不同功能和地位,实现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真正建立能够合理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要的福建林业融资体系。

2 选题意义

2.1理论意义

林业资金运行的研究是福建林业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下,通过林业不同性质生产过程中资金来源、使用管理的研究对促进福建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的产出离不开对林业的投入,处在转型期的福建林业,其发展过程受到多方面影响,从传统林业转向现代林业,从低效林业转向高效林业,从单目标林业转向多目标林业,从资源依赖性林业转向产业型林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

2.2 现实意义

大量的历史归纳和历史演绎都表明,福建林业的现代成长是一种投资增长过程或资本积累过程。在全国范围来看,林业投资不足是造成林业发展滞缓和经济低水平运行的重要原因,福建林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投资不足的制约。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一环的林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福建经济发展中政府应予以重点关注的产业部门,而林业无论是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其增长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为其提供动力源泉。林业是全社会的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必须有大量的投入,如果继续延续非市场化体制的发展道路,则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随着福建财政主导型经济向金融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政府财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宽松,仅仅依赖政府财政,将很难满足福建林业建设的融资需要。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国有林业的发展,各种经济成份进入林业领域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未能充分享受国民待遇,林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也影响了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福建林业的积极性。深化福建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继续提高林业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林业供给的同时,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林业投入机制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福建林业建设的现实选择。因此,分析和研究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林业投融资体制、模式及其有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福建林业投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林业的投融资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构建相应的财政体系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先后经历了“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公共选择”的兴衰,矛盾的焦点从干预与反干预转向在承认的前提下,讨论干预的程度,并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弥补市场失灵而言。

(1)关于公益性森林资金来源

西方经济理论在研究公益性森林经营资金来源时,主要有两大派别。一部分是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主张利用税收来实现森林资源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以解决投入问题。他认为在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具有外部型的活动因从市场交换中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受到抑制,这种外部型的消除只有通过国家干预,以财政税收凡是给与补偿,才能维系其活动的持续。这种通过财政机制,以经济手段补偿或征税方式解决外部经济性的方式被统称为庇古税。旧福利经济学进一步认为,通过财政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税,解决生态效益生产中所需的资金投入是最佳选择。即通过政府财政的积累和再分配替代具有外部型的生态林业的生产基金积累机制。

而另一派别的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市场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经济的外部性,有代表性的是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依照这一理论,如果森林资源的权属明确,则森林资源的培育可以获得额外的赔偿,森林环境资源的受益者有义务对所获得的良好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即在产权明确,森林生态效益量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生产成本的密布,保证资金通过市场形成投入与补偿的完整循环。

(2)关于社会资金对林业的投入

随着社会林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对社会资金投入林业进行探讨。马来西亚林业部官员福克斯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要在林业企业中扩大社会公众的持股比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格雷林在分析林业扶持问题时指出,世界多数国家在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进行造林的,政府都给与扶持:如果个人进行造林活动,社会收益大于个人;如果个人进行造林,社会和个人得益相同,而社会支出的费用低于个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对其活动的外在性损失给与补偿,个人将不会进行投资。那么,林业整体上的发展就会受阻,增加林业资源总量、调解两大需求的目的就会落空。

(3)关于新的林业发展途径

由于对林业的要求增多,很多国家的林业都发生了亏损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探求新的林业发展途径。德国哥廷根大学伯拉贝得尔教授主张:“社会应该与林主就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和支付报酬方面达成协议,以使林主感到有利可图,使他们为了林业的多种效益理所当然地去保护森林,培育森林。”他反对对个体林主实行国家资助补贴的方法,认为:“这种资助体系越大,就会越快地陷入计划经济,再分配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欧共体原森林司司长胡迈尔认为:“扶持林业就是要为改进森林生产率而努力,并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做到降低成本、财政独立,从而能自我补偿、自我完善”。这些都为林业财政体系的新走向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的作用日益强大,新凯恩斯主义开始在西方居于主流,他们从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调整、协调市场失灵以及劳动、信贷、商品等方面出发,论证了市场处于非均衡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提出的“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混和经济”,为林业投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点。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阿玛彻((Amacher)在其《林业税制设计》一文中指出“应在充分考虑林业资本流动性、森林权属、林业与非林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林业税制设计,财政应该支持并在预算收入上加以体现”。

日本学者康登认为“社会支持林业发展可以通过投入货币或者自愿劳动来实现,两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是个人偏好不同”。

法国的巴塞尔达在《政府对林业投资改革》一文中,阐述了“除了传统的造林、更新、伐区道路、改造等林业投资外,当前还必须考虑社会的环境需求。“取消专门的政府林业基金预算项目,建立财政补助金制度”。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大学教授sinko的观点是“造林以及私有林管护应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出资,取代全部造林成本由财政负担的做法。州预算在林业上主要用于管理、计划、以及林业服务,政府在林业方面的扶持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葡萄牙的Carvalho的观点则是“公共资金来源不稳定,而造林和更新的速度不足以使林业具有竞争力,也不足以弥补每年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增加财政对私有林业的扶持是一个长期趋势。”

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政府对林业十分重视,率先制定、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林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作为重要措施,实施分类经营改革,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于开始启动天保工程,并逐步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尤其是向西北重点林区倾斜。并相继开展了林价、林业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税费等课题的研究,但这些是立足于林业本身的、比较侧重于单项研究,没有以客观的角度去调整林业财政的整体运作与机制。

李周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中,将现阶段筹集和利用林业资金的状况概括为三难:(l)林业部门吸引资金难;(2)林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收敛于新的生产始点难;(3)林业资金形成有效投资难。研究林业资金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转变,由林业的自我设计观上升为林业的社会设计观;要根据现实的经济环境,探寻能够实行的优惠政策和办法;要将研究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转移到资金运行机制上。

陈玲芳、金德凌在其《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一文中指出,应确立公共财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生态林业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属于公共物品,理所当然是公共财政要努力确保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投资原则,确立公共财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大对重点林区和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田明华在其《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制度创新对推进商品林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进行必要的制度变革,减少投资商品林建设的社会成本,或者降低投资商品林经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提高商品林投资的回报率,就会增加该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陈晓倩在其《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一文中,认为生态林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投入货币资本,“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其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但生态林业建设全部依赖于财政的思想不可取”。

吴素珊在其《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文中指出,应探索构建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模式,探索符合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建立林木保险机制,降低贷款风险,推动林业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市场,引导林木资产的规范流转与信用建设,促进林业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张桦在其《信托在林业投资中的应用一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公有制商品林的投资者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还局限于单纯的资金注人,在解决其资金需求的同时,要求一种投资运行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实践的发展和要求是领先于理论的研究和制度的安排的,因此应对林业投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林业的投入来源、财政对林业的扶持范围等方面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林业予以扶持却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通过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提高各种补助标准,设立林业专项资金,实行税费减免、低息及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促进林业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国内关于“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侧重于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的研究,他们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投融资体制演进的历史、取向、效率及条件等等;二是对林业投融资渠道的研究多局限于从林业本身挖潜,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但是,己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就是,往往只是侧重对某一种融资方式和行为的探讨,而缺乏对融资行为的通盘、全局考虑,而且对于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这也是是林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4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J].地方财政,2008(9):28

[2] 王雍君.发达国家政府财政管理体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3-8

[3] 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

[4] 陈晓倩,陈建成.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8(2):26

[5] 马峻,郑康彬.西方财政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5-36

[6] 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6-407

[7] 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11

[8] 李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J].林业经济,2002(3):4-6

[9] 陈玲芳,金德凌.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39-43

[10] 秦涛,环玉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林业投融资机制[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 21-24

[11] 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147

[12] 吴素珊,李建明.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5):54-56

[13]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67-168

[1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15] 张泰峰,Eric Reader博士.公共财政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28

[16] 樊远翔.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J].西南师范大学,2009(5):2-4

[17] 包庆丰,张建成等.试论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实施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J].林业经济问题,2008(2):92-94

[18] 周生贤.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95-205

[19] 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5-30

[20] 师伟杰,邵树云;森林资源管护经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227-235

[21] 雍文涛.林业分工论,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35

[22] 石峰,李智勇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林发展模式及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9-81

[23] 林风鸣.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8-130

[24] 苏宗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分析[J].绿色中国,2008(6):26-30

[25] 陈晓倩.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D].博士论文,2007: 29-33

[26] 孔凡斌.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45

[27] 颜玲.对推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式融资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5(4):77-80

[28] 周湘英.完善信贷服务机制促进林业融资发展[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4):87-100

[29] 赵秀英.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127-140

[30] 胡秋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4(5):236-255

[31] 朱小毛,周修权.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还贷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9(31):65-67

[32] 郭秀妹.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资金成本管理浅析.林业经济问题,2008(24):363-366

[33] 魏远竹.资金投入一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第一启动力[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9-10

[34] 董辉.论我国林业世行贷款项目的“报账制”[J].林业经济.2009(9): 35-37

姜喜山.借鉴世行项目实施经验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J].林业经济,2008(8):19-21

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预期进展,可加页)

1 研究目标

文章对林业投融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其主要研究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提出完善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和福建林业商业性信贷政策的思路对策

针对开展林木资产抵押工作起步慢、落实难的问题,提出福建林木资产抵押管理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如何通过推广福建林业小额信贷模式,解决其资金缺乏问题,以促进集体和个体社会林业的飞越发展。

(2)设计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

研究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框架, 并试图了解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应根据投资对象不同采用的不同组织形式,从而使福建上午不同林业主体都有机会通过创新的融资方式取得资金。

(3)试图构建现阶段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研究如何做福建国有林业资产证券化的SPV,将拟证券化的资产无偿划转给福建林业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以达到真实出售的目的,实现风险隔离。前提条件是不会造成福建国有资产流失,实际资产仍留在原企业,由原企业管理运营。

2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研究了林业投融资依托的基本理论,然后借助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投入政策的特点和共性;在借鉴国外林业投入政策的基础上,对福建林业投入的来源渠道、林业财政投入和产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对国内外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能够适应福建林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架构,建议采取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进一步拓宽林业的投融资渠道,保障福建林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的基本内容、构成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和福建林业商业性信贷政策的对策建议,指出推广福建林业小额信贷是调动林业建设的主要主体——广大林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产业投资基金一般组织形式、交易方式、退出途径的分析,结合福建林业产业投资的特点,选择出适合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框架。

文章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林业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目前福建实施林业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现阶段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构想。

文章拟采取的写作框架如下: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林业投融资相关理论

2.1 投融资内涵

2.2 制度变迁理论

2.3 公共物品理论

2.4 森林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2.5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6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福建林业的贷款融资

3.1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

3.1.1 福建林业贴息政策的基本内容

3.1.2 福建林业贴息贷款的`构成

3.1.3 福建林业贴息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 福建商业银行的林业贷款

3.2.1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的贷款项目

3.2.2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贷款政策特征

3.2.3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3.3 福建林业信贷政策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投入保障

4.1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政策扶持

4.1.1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政策扶持范围

4.1.2 福建林业的轻税赋政策

4.1.3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投入保障的规划布局

4.1.4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投入保障的重点

4.2 财政补贴福建林业保险的设想

4.2.1 林业保险的特点

4.2.2 福建林业保险发展现状

4.2.3 财政补贴对福建林业保险的方案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

5.1 资产证券化概述

5.1.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含义

5.1.2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运作过程

5.1.3 资产证券化融资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区别

5.1.4 资产证券化在福建的发展

5.2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5.3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设计

5.3.1 设计的基本原则

5.3.2 资产化证券组成要素

5.3.3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流程

5.3.4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行业性风险

5.3.5 福建政府法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5.3.6 福建法律环境的障碍

5.4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和建议

5.4.1 完善福建政府支持体系

5.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方法如下所示。

(1)宏观和微观结合法

本论文以福建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前提,并紧密结合微观的实际情况,以使研究建立在行之有效的基础上。

(2)定性和定量结合法

全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并结合规范性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方法。尽量让规范研究站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避免价值判断的主观片面性,并且尽量让实证分析客观、真实、全面,并反映对象的本质。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采取图、表等方式。定量分析可以提高准确性、科学性,定性分析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系统。两者相结合,才一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3)系统性和重点性结合法

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全部归结到文章中来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既要限定研究的体系,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问题研究。在此,文章的研究以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福建林业资金投入的历史,制度障碍的分析,提出制度创新内容及制度变迁方式,对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宽福建林业融资渠道进行了重点研究。

4预期进展

(1)20XX年11月——20XX年2月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阶段,包括查阅统计年鉴获取统计数据、深入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取有利于课题研究的二手及一手资料;

(2)20XX年2月——20XX年6月

呈交初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所获取的一手及二手资料整理、分析,结合已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课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3)20XX年6月——20XX年8月

对课题研究思路(包括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度修正,重新进行必要的资料搜集和调研,并对与课题相关但缺乏的知识进行全面性的充实;

(4)20XX年8月——20XX年9月

呈交系统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资料搜集以及对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在实现形式上的严格推敲、反复论证形成此研究成果;

(5)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研究成果的完善阶段,在已呈交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若干有待深化和需要修正的研究内容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最终形成完整且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基础(包括与本论文有关的工作积累、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研究条件、存在问题与解决的途径与措施)

鉴于笔者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跟林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笔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福建省当前的一些林业制度以及相关林业投融资问题的运作机制。现实生活中,笔者也参与了一些林业投融资活动,对于林业投融资问题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笔者在过去两年的专业学习中,已经对于本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独立解决一般的科研任务;并且本研究依赖于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研究所,具有较为强大的研究基础,能够保证所作研究《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制定合适的调查方法以确保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林农对于政策性保险的意愿?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来处理此问题:①认真做好调研准备工作,实地调研之前所需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设定合适的调查对象、选取适合于调查结果的有关变量和模型;②调查过程中随机应变,由于林农普遍存在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必须尽量让林农对问卷所涉及问题作出合理、准确的回答;③调查结束后对数据信息重新进行评估,实际调查数据跟理想的调查数据往往存在偏差,必须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以确保,并筛选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四、经费预算

20XX年11月——20XX年2月 800元 调查资料费

20XX年2月——20XX年6月 5000元 实地调研费

篇6: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姓名____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

(一)文献综述(2500-3500字)

1、本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部、委级项目,省、市、区级项目,学校级项目和自选项目等)及项目名称。

2、本课题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近期学术发展前沿等情况的分析。

3、前人在本课题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选题报告(2500-3500字)

1、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学术和应用价值,选题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3、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结果。

4、本课题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5、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工作方法,所需的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

6、本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论文工作计划包括文献选读、科研调查、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实验阶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各项工作阶段的进度计划。

三、本报告要求填写清晰、表述准确。

四、开题报告中文字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参考文献的书写按照《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

五、开题报告会在学院范围内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各硕士点要成立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百分制,考核成绩由评议小组集体产生,组长需当场向研究生公布考核成绩和专家意见。

考核成绩60分及以上的研究生可开展后续论文撰写工作。

六、考核成绩为“60”以下的研究生,须在导师和学院同意的基础上提交“重新开题申请”,在开题结束后的1个月内由学院重新组织开题报告会,考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论文撰写工作,仍未通过者不得申请硕士学位。

七、开题报告会结束后,本报告由学院留存,考核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

文献综述

本课题来源为自选项目,项目名称为: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年龄与技术创新。关于高管年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年龄越大的管理者越倾向于规避风险,越不利于采取技术创新决策。Barker和Mueller(2002)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管逐渐地把工作重点放在职业安全之上,倾向于进行风险规避的公司决策,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战略决策,因此高管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Bantel和Jackson(1989)以及Dechow和Sloan(1991)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另一方面也有少部分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高管年龄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例如Flood

et

al.(1997)认为年龄大的高管对于企业承担的风险具有更加明智、广泛和清晰的认识,在考虑企业分担风险方面更加深谋远虑,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大的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反而更强。

2、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大部分学者认为高管团队的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这是因为高管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其认知复杂性就越高,探索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制定的决策就越完备,越有利于接受新的思想,提高对创新行为的接受意向。Carmen

et

al.(2005)认为受教育水平更高的管理者能够产生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他们对创新的态度更加积极和开放,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管理者主要依靠熟练运用惯例来履行职责,因而更愿意维持现状。Wally和Baum(1994)以及Bantel和Jackson(1989)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也有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的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不显著,例如Daellenbach

et

al.(1999)的研究发现高管的教育程度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还有学者认为高管团队的教育水平越高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例如Flood

et

al.(1997)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平均教育程度低的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比竞争对手要快,这是因为是教育程度越高导致了团队内出现更多的无效分析,而在外部环境不好时,教育程度越高的高管越愿意回避风险。

3、教育专业与技术创新。由于高管团队教育专业背景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决策中不同的认知模式和社会心理,因而对技术创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Barker和Mueller(2002)的研究发现科学和工程类的学位教育显著地对应着较高的研发投资,MBA专业教育与研发投资没有关系,法律专业教育则与研发投资存在负向的显著关系。也有实证研究不支持高管教育专业与技术创新之间有关系,比如Kimberly和Evanisko(1981)以医院的管理者为对象,对行政管理和非行政管理学位教育的高管进行比较分析,没有发现专业差别对组织创新行为的显著性影响。

4、职业背景与技术创新。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构成了其情感、偏好和认知的一部分,随着高管从事某一职业时间的延长,其会在感知、处理信息的方式上慢慢地适应该职业的工作需要,越来越会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决策。Thomas

et

al.(1991)的研究发现,在计算机行业,在研发等方面开支相对较高的奉行市场和产品创新战略的企业一般都为具有营销、销售和研发等职能背景的高管所领导;而在研发等开支处于行业排名末端,奉行效率导向战略的企业中高管一般具有生产、流程开发和财务等职能背景。Barker和Mueller(2002)以及Daellenbach

et

al.(1999)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观点。

5、任期与技术创新。关于高管团队任期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管的任期越长,他们就越会专注于用自己的方式经营公司,从而会丧失对组织创新的兴趣和对工作的新鲜感,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决策。与之相反,任期短的高管将更加愿意冒风险去进行技术创新,因为他们急于用一些成果来证明自己是胜任的。Thomas

et

al.(1991)的研究发现强调产品和市场创新的企业高管团队的任期都较短。Boeker(1997)对67家半导体产业公司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高管任期与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以及投入与收益存在时滞的特征,因此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与战略决策者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有着密切关系。Allen(1981)认为随着任期的延长,公司高管的知识水平、社会经验和经营阅历都会有大幅度提高,高管越能预期到技术创新能为其自身带来的好处,就会越倾向于技术创新。Barker和Mueller(2002)实证研究支持了高管任期与研发投资正相关的结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外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了对我国学者研究的借鉴意义(江岩和张体勤,2008);二是实证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第一,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例如刘运国和刘雯(2007)以及文芳(2007)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李华晶和张玉利(2006)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对研发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的影响;第二,研究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例如陈忠卫和常极(2009)研究了高管团队人员特征变量异质性与集体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例如谢凤华等(2008)以及古家军和胡蓓(2008)研究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新的R&D绩效、生产制造绩效、创新过程绩效以及营销绩效的影响;第四,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例如江岩(2008)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异质性与高管团队行为凝合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并验证了高管团队行为凝合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第五,基于情境变量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吴家喜和吴贵生(2008)基于环境不确定性这一情境变量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能力和技术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偏好于理论分析,而国外学者大都选择实证调研。

在技术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许庆瑞(2005)认为技术能力对于企业财务创新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技术能力从低层次到高层

次不断演变,包括技术的识别、选择、监控、吸收、利用、改进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当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对财务绩效的提高会有质的影响。Kuen-Hung

Tsai(2004)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能为企业在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业务规模、所有制结构、R&D投资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能力高的企业能取得更高的财务绩效。Lau(2004)以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台湾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以R&D支出、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作为衡量技术能力的指标,研究得出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

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进一步引进创新战略作为中间变量,研究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创新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和合作水平将创新战略分为率先创新型、模仿创新型、自主创新型和协作创新型。通过研究得出:技术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率先创新型战略和自主创新型战略,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模仿创新型战略和协作创新型战略;不同类型的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徐亮(2009)关于创新战略选择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战略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并且采取协作创新型战略比竞争创新型战略能取得更高的创新绩效。赵修卫(2007)按照企业技术创新的地位将创新战略分为:领先型创新战略、追随型创新战略、模仿型创新战略和创新综合型战略。领先的创新战略是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企业继续进行研究和开发,在科技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追随型的战略是以同行业中领先企业的技术模式为导向,扩大技术创新活动,并在同一方向上进行自己的创新活动;模仿型创新战略是企业内部不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而是通过外部购买技术专利或模仿行为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综合型创新战略的是指企业依靠极强的整合能力,将现有市场中有潜力的技术或产品集成在一起,实现自身独特的技术能力。

在技术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谢卫和朱恒源(1999)总结了结构主义的学派的研究进展,认为经济体制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而必要的结构性变化不足,从宏观上会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障碍,从微观上会制约单一经济个体的盈利实现。王宗润(2001)从系统的角度来讨论企业的技术结构,认为技术要素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企业的技术结构,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反映了企业的投入产出机制,因而会影响企业的绩效。

技术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技术创新的发展,就形成了企业特定的技术创新结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产品创新是创新结构的核心,而工艺创新最终要体现在产品的创新上。魏江(2002)认为,技术创新结构是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其功能的基本机制,由于技术创新的构成的要素以及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其创新绩效的实现也不同。丁宝军和朱桂龙(2008)认为R&D投资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强度的重要的指标,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Cassianan和Reinhilde(2006)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变量来衡量技术创新结构在不同行业的比较情况,他将创新结构划分为创新集中度、创新连贯性和创新规范性等,以界定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情况。并且将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结构对比研究,因为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绩效实现受双方实力的相互制约。

三、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于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有一定的区别,值得我们去比较和思考。

Moser(1985)定义技术发展活动的范围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设计、原型发展与制造等。他列出了13个常用的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1)成果的品质;2)个别单位的目标实现程度;3)即时完成的工作;4)个别单位的收益;5)个别单位的盈利能力;6)超出预算的频率:7)成果接受率;8)项目批准率:9)专利或出版物的数量:10)技术报告数量;11)项目完成率;13)专业奖项或荣誉。此外,他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得了124份研发管理者的回复结果。这些研发管理者通常以李克特七点尺度评估这13个指标的使用。研究发现,最常用的标准为:1)创新成果的品质;2)研发单位的目标达成率;3)即时完成工作数目。另外较重要的有研究效率、研究成果被采用比率、方案完成比率。但从Moser的发现可以看出,研发绩效评价最常用的标准仍然是主观的总体看法。

Cooper(1985)整合了Collier和Hopkins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获得以下八个绩效指标:1)过去三年中开发的新产品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2)新产品毛利率;3)过去三年中产品的成功率;4)过去三年中新产品开发计划目标达成程度;5)过去三年中产品失败和停止比例;6)开发计划对于利润增加的重要性;7)计划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功程度;8)计划整体的成功程度。

赖士葆(1998)将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分为以下四类:1)财务类指标:如成本/费用、利润、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等,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绝对数量或相对百分比,评估期间也可因项目而异;2)战略影响类指标:包括维护现有市场、进入新市场、扩张产品线、多元化经营、市场占有率、技术独占性、企业竞争优势等;3)主观判断类指标:由管理者的满意程度,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的等主观判断指标组成;4)预设目标达成率/内部控制类指标:即预先设定目标的达成程度、进度、预算、产品质量等。前三种类型的指标通常是偏向于结果的评价,而第四类指标兼具结果和过程的评价。

吴思华(2000)认为创新应该是对企业整体运营有影响的行为,根据创新水平和影响的层面大致可分为: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战略创新。其评价指标如下:1)产品创新指标:包括专利许可数量、产品开发和功能设计的技术能力、新产品推出或商品化的速度、对顾客需求特性或市场趋势的把握;2)流程创新指标:包括流程与产品质量、快速生产的流程弹性、降低生产成本的制造能力;3)组织创新指标:包括从事国际性销售的经验和能力、建立和加强的国际品牌的经验和能力、配置和管理国际分销渠道的经验和能力;4)战略创新指标:包括产品定位、新用途、价值链活动的重组。

杜荣瑞、蒋明晃和林佩琪(2005)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在创新绩效的评价上的差异。研究发现,采取积极性创新战略的企业与采取防御性创新战略的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更重视学习和成长层面、内部流程层面的指标,特别重视财务层面指标,在顾客层面指标重视程度上没有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市场地位、技术条件、总体战略等,灵活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技术创新评价方法,才能发挥评价工作对于创新活动的反馈和指导作用。

选题报告(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

研究背景及意义

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具备了必要的创新活力和机制,才能迅速预见未来市场竞争的主题,了解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因此,研究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因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有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论较多关注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而从实践角度考虑,在实施技术创新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高管团队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运用他们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来判断是否以及什么时候实施技术创新、采取何种技术创新模式,以及实施后如何进行管理等。不管是战略决策还是执行中的日常决策与管理,高管团队势必将其本身的认知以及不断更新的积累不自觉地运用其中。而管理者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通常可以通过其年龄、教育程度、背景等人口特征来反映,因此,高管团队的人口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和执行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拟基于高阶理论,探讨研究企业高管团队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技术创新,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创新绩效的实现,衡量创新的绩效应注重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结合,而财务方面的绩效的实现是创新活动的直接目标和根本动力。本文将研究范围界定于企业高管团队特征和技术创新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将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定位于财务层面,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以构建的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为基础,对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企业高管团队特征对技术创新结果的影响。

文章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2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2.3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评价

3.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3.2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研究假设

4.2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3变量的选取

4.4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5.2相关性分析

5.3回归分析

5.4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研究结论

6.2建议

6.3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研究假设

1、高管团队平均年龄方面的假设

年龄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理者的阅历、认知水平和风险承担倾向的代表,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一般而言,高层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大,通常会比较保守,更愿意维持企业的现状,制定企业战略时也有意规避风险。年轻的管理者更容易接受改变战略,更愿意尝试新的冒险行动。Bantel和Jackson(1989)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大,越不愿意采用进取的企业战略。换而言之,由于“稳定”的倾向,年长的管理者所作出的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必定是经过更为严格的考虑和论证的,决策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能更高。一方面,年长的管理者比年轻的管理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各方接触,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而从关系网络的质量上来说,其所建立的关系网络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比起年轻管理者的新关系网络更加可靠。信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时运用的信息越多、信息质量越高,决策的质量就越高,企业的绩效就越好,因此,年长的管理者利用丰富的关系网络获取更加可靠的信息能够做出更为准确的技术创新实施决策,获得更好的企业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的事实为企业带来了一个变化的制度环境,再加上技术创新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高管团队需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虽然年轻的高管在适应能力方面可能胜过年长的高管,但在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年长的高管人员的管理经验显得更为重要。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正相关。

2、高管团队平均教育背景方面的假设

高管团队教育背景主要是指高管团队平均的受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管理者社会资本的形成。Lin&Fu等(2001)的研究显示,教育年限与社会资本和社会地位正相关。一方面,高学历人员能够较容易获得比较高的职位,高的职位能够使得他们更有机会接触到外部有利的网络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对于高学历,尤其是名校毕业的高学历管理者来说,同窗、老师也是一笔非常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可以以此为中心点,层层向外开拓出不同领域的社会资本。同时,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存在重要影响。Bantel和Jackson(1989)的实证研究表明,团队成员的教育程度越高,更接受创新,教育程度高的团队所领导的银行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高管团队迅速地做出决策。一支高效的高管团队必须要具备各个领域的专家型的人物,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利用自身的学识、技能快速判断,进行取舍。教育水平与高管团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关。教育是人们获取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一个较为正规的途径。一般认为,教育水平越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越强,对问题的掌控能力越成熟。教育水平高的团队可以切实抓住问题的本质,围绕本质展开对策的讨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并付诸实施。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高管团队平均教育背景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正相关。

3、高管团队平均技术背景方面的假设

技术背景指的是高管团队成员在进入高管团队前和进入高管团队后所经历的职业历程中是否参与过与技术有关的工作。具有技术背景的人对技术创新战略技术方面的问题的解决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对技术创新战略的推进过程比非技术背景的高管要清晰得多,对资源配置等问题也更具专业性。就对技术创新战略的掌控力来看,拥有技术背景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具有技术背景的高层管理者对技术创新战略的热忱往往还包含着其本身的技术理想,也就是说他更希一望技术创新能够成功。这样一来,从客观上,这类高管的目标就与所有者趋于一致,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高管团队平均技术背景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正相关。

4、高管团队平均任期方面的假设

任期短的管理者存在证明自己的压力,因此,其在做出决策时可能产生自利的动机而不顾公司整体的风险水平,导致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质量下降,而任期长的管理者在做出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摒弃了表现自己的冲动,更多地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质量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高管团队任期对技术创新财务绩效的作用也体现在任期对高管团队整体决策有效性的贡献上。团队的平均任期越长,沟通与磨合会越多,有利于减少内部冲突维持高管团队的稳定,有利于增强高管团队的凝聚力,越容易产生相同的认知和决策方式。Michel和Hambrick指出,更长的团队任期会增加团队的整合程度和共享相同价值判断的机会。随着任期的加长,团队各成员之间已经彼此了解了相关人际关系以及进行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因此,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然而,任期越长是否就真的意味着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越高呢?如前所述,任期长的管理者在企业内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任,证明自己的压力较小。但过长的任期可能会使得高管团队在做出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后降低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因为其在企业中已经建立了一种威信,即使项目失败也基本不会威胁到其地位。另一方面,如果长期的任职并没有能够为高管带来感情上的归依和物质上的激励,那么可能会出现懈怠的现象,高管人员渐渐缺乏激情,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就有可能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高管团队成员平均任期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呈倒U型。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案

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等媒体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以及国泰安CSMAR数据库。

本文选取深、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为2006-2012年,并根据需要,对样本进行了筛选:①剔除ST和PT类公司;②剔除研发信息缺失的企业;③剔除高管简历介绍不详细的公司;④剔除不具备连续完整财务数据的公司。

3、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1)技术创新财务绩效指标

①技术创新盈利能力(EC)

获取收益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目标,也是企业财务目标的体现。所有的财务活动盈利增长的实质,都可体现为收益的相对增加大于投入的相对增加。本文对于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盈利的评价并不限定于特定项目,或者特定所有项目的回报情况,而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的总体盈利相结合,构建一个能反映技术创新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之过程性指标。借鉴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在描述企业创新活动时用研发支出变化比例,评价总体盈利时用总资产收益率变化比例,两者的商即可反映出创新活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技术创新盈利能力=ROA变动率/研发支出变动率

②技术创新经营效率(OE)

技术创新的各项投入影响到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含有高技术含量的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经营效率比较高。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通常用资产周转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技术创新经营效率增长的实质,可体现为资产周转率的相对提高大于研发投入的相对增加。与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指标类似,本文拟构建一个反映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之过程性指标,具体指标为:技术创新经营效率=资产周转率变动率/研发支出变动率

③技术创新成长能力(GC)

技术创新的产出结果可归结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反映着企业未来资产的增长潜力和整体的竞争实力。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通常用收入增长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长能力。技术创新成长能力增长的实质,可体现为企业收入增长率的相对增加大于研发投入的相对增加。与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指标类似,本文拟构建一个反映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之过程性指标,具体指标为:技术创新成长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率/研发支出变动率

④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FS)

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一定财务风险的,其根源在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现金流的不稳定性。评价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财务风险应综合考虑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资本市场汇率和利率、预期通胀水平、企业的资金流是否充足等。根据资产转移假说,股东为了实现其财富最大化,往往在净现金流等值的项目之间选择资产报酬率标准差较大的项目,例如符合其长期利益的技术创新投入,但债权人的预期回报并不因此而提高,这无疑是将风险较高的技术创新资产从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占负债的比例越大,一方面因为预期现金流不能回收而加大到期偿债风险,另一方面债权人也会为了保护自身债权价值而提高利率,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占负债比例能一定程度上用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稳健性。具体指标为: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平均研发支出/平均负债

(2)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一项投资活动的成本支出,不仅影响着当期的收益,同时也影响着以后期间的收益情况。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回报的滞后性,单一项目的投入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而是深刻地影响着以后的财务绩效。所以,本文将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短期

技术创新盈利能力(ECS)

本年ROA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技术创新经营效率(OES)

本年资产周转率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技术创新成长能力(GCS)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FS)

本年平均研发支出/本年平均负债

长期

技术创新盈利能力(ECL)

09-12年ROA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技术创新经营效率(OEL)

09-12年资产周转率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技术创新成长能力(GCL)

09-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4、变量选取

变量名称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

技术创新盈利能力(EC)

短期:本年ROA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长期:09-12年ROA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技术创新经营效率(OE)

短期:本年资产周转率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长期:09-12年资产周转率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技术创新成长能力(GC)

短期: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率/本年研发支出变动率

长期:09-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率的平均值/06-09年研发支出变动率的平均值

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FS)

本年平均研发支出/本年平均负债

解释变量

年龄(AGE)

高管团队人员的平均年龄

教育背景(EB)

高管团队的个人的教育水平按其学历分别赋值:1一中专及中专以下,2一大专,3一本科,4一硕士,5一博士。最后取团队平均值。

技术背景(TB)

具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以及在以往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从事过与技术有关的工作的高管人员,被赋值为1,否则为0,最后取团队平均值。

任期(TEN)

高管成员进入团队到样本期为止任职期限均值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SIZE)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资产负债率(LEV)

总资产/总负债

企业年龄(F)

已成立时间跨度

市场化程度(REG)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中各省区市场化水平综合评分

变量(YEAR)

以2006年为基准设置虚拟变量

5、回归模型

以上模型中,技术创新财务绩效(TP)分别用技术创新盈利能力(EC)、技术创新经营效率(OE)、技术创新成长能力(GC)和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FS)代入。

研究创新点

1、现有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仅停留在反映创新活动的结果层面,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单纯的投入或产出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本文将对技术创新的评价定位于财务层面,因为财务业绩上的提高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构建了由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技术创新经营效率、技术创新成长能力和技术创新财务稳健性组成的技术创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虽然研究得出的指标体系科学性和系统性还有待完善,但指标提出的思路值得借鉴。

2、创新性的进行了企业高管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更为准确地度量了高管团队特征对于技术创新成果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为公司通过改善高管团队,进以提高技术创新的财务绩效为目标的战略提供了指导方向。

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姓名

性别

院、系

商学院

导师姓名、职称

专业

财务管理

制订日期

论文题目

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工作内容

起止日期

备注

文献调研阶段

确定论文选题

完成文献阅读与搜集

完成撰写选题报告

完成指导老师审阅选题报告

完成修改选题报告

完成对文献进行系统筛选、整理

完成撰写文献综述

完成形成开题报告

完成论文完成阶段

数据搜集与处理

正开始

数据描述性统计与模型回归

未开始

论文初稿

未开始

指导老师审阅初稿

修改论文,中期检查

完善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3,近五年的文献应不少于1/2)

指导教师意见:

(选题的合理性、深度、广度;文献综述是否覆盖本课题的主要方面;报告的逻辑性;工作安排是否合理、紧凑等)

(必填)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开题报告会记录:

记录人(签字):

评议组意见:

评议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考核成绩

评议组成员(出席开题报告会)职称及职务

姓名

职称

上一篇:机电工程系团总支十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干事联谊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