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

2024-04-09

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精选8篇)

篇1: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

《审计案例研究》模拟题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2、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3、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4、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审计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5、审计人员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上为了判断企业长期投资业务的管理情况,因此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1.从哪些迹象可以发现企业存在出租出借账号问题?

2.如果审计人员在审查申泽公司的所得税金额时,发现该公司采用的计税标准是27%的税率。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违背了税法的哪项规定?董平应如何提出审计调整意见?

三、综合案例分析题

1、[资料]某合资企业中方通过当地甲公司对该合资企业投资。验资时,审计人员审查有关投入资本的记录为:

甲公司垫付合资企业原材料采购货款10万元。借记“原材料”,贷记“其他应付款——甲公司”。(相关内容见平时作业)

设计目的:帮助学员掌握和理解验资业务的注意事项。

练习要求:思考验资过程中该注意的常见的舞弊问题。

2、如果本案例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数据,若银行对账单中,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未达账项234000元经与银行日记账核对后已于1月3日收妥,那么是否还应调整企业12月31日银行存款数?

四、问答

1.货币资金的关键控制点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对银行存款进行函证? 当银行存款余额为零时是否还需要向其开户行发函?

篇2: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

案例二

(一)资料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2008至2009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2008年2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80万股,支付价款283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发生交易费用4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08年3月份发生的耗费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l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3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印花税0.5万元。

3.2008年4月16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取得价款30万元,该交易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专利权系2006年4月18日购入,买价70万元,相关费用2万元。该专利权的摊销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4.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l00万元,加工A材料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万元;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下降,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为110万元。假定A材料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2009年3月20日,股东大会批准了董事会2008利润分配预案,宣告向投资者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2008年2月8日,甲公司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2708万元

B.2704万元

C.2830万元

D.2834万元

答案:B

57.2008年3月甲公司期间费用总额为:

A.50.5万元

B.50万元

C.100.5万元

D.30万元

答案:A

58.2008年4月16日,甲公司转让专利权形成的净损失为:

A.12万元

B.13.2万元

C.13.5万元

D.14.7万元

答案:D

解析:(70+2)×3/5-30×(1-5%)=14.7

59.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审计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2030/A.-10万元

B.0

C.10万元

D.12万元

答案:D

60.2009年3月20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引起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变动的有:

A.“货币资金”项目减少60万元

B.“未分配利润”项目年初余额减少60万元

C.“应付股利”项目增加60万元

D.“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余额减少60万元

篇3:审计案例教学定位研究

关键词:定位,案例教学模式,审计主体,审计客体

一、审计案例教学定位界定

(一) 审计案例教学定位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竞争程度日益激烈、竞争手段逐渐向品牌打造、人才积累等高端迈进, 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我国自1999年实施扩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 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学校间的强强联合随处可见, 人才、生源的抢夺无处不在, 同时不同程度地伴随着一些新矛盾的产生, 如高校扩招、规模扩大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 社会对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矛盾等。尤为突出的是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这属于供需矛盾问题, 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 人才输出单位对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和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具有相同的原理, 且现在的市场是品牌的竞争, 不同类比的货物、不同的品牌之间都在竞争。所以, 各高校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解决供需矛盾就必须引进竞争战略的思想, 需要对办学理念、乃至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定位。

(二) 审计案例教学定位的界定“定位”观念最初归于商业营销范畴, 源于杰克·特劳特1969年的《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

道》论文中的商业“定位 (Positioning) ”观念, 1972年以《定位时代》论文开创了定位理论, 2001年定位理论压倒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 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杰克·特劳特根据军事中“选择决战地点”的概念提出定位观念, 用以界定企业经营要创造的外部成果, 企业内部运营规划相应成为“如何驱动军队抵达”去创建定位。具体是指企业必须在外部市场竞争中界定能被顾客心智接受的定位, 回过头来引领内部运营, 才能使企业产生的成果 (产品和服务) 被顾客接受而转化为业绩。“定位的实质不是指有更好的产品可以销售, 而是需要获得顾客更好的认知 (杰克·特劳特, 2007) 。”所以, 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企业将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配置各项活动, 而且还决定各项活动之间如何关联, 形成战略配称。现阶段, “定位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它的营销专业范围, 成为一种广义的、普遍的成功之道 (卢泰宏, 2002) 。”

(三) 审计案例教学定位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大院校在本科阶段除专门的财经院校以外, 大都不单独设置审计学专业, 仅在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中增加了审计研究方向, 审计课程仅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而已。而审计案例课程是近年来新增加的一门专门进行审计案例分析的专业选修课程, 该课程的设置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 目的是通过接近现实的案例资料的研究、采用现代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因审计案例教学在课程的设置方式、案例课程开展的客观环境、任课教师资质以及现有的案例教学资料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现已实施的案例教学仅仅处于案例教学模式的尝试阶段, 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 还需要在以上各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因此, 对于该课程的定位研究, 首先必须明确财会类专业的培养要创造的外部成果是什么, 即目标是什么, 提供怎样的人才产品才是市场最青睐的, 这就需要了解人才需求方的心智, 了解他们的想法;其次, 通过采用反映自身属性和特点的培养方式来提供差异化的人才产品, 即根据市场目标的定位来进行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的重新定位, 来赢得人才需求方的想法, 获得人才需求方的更好认知。

二、财会类专业市场目标定位分析

(一) 财会类专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

据教育部教育计划司的统计资料, 1999年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学生560多万, 而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就有53万人, 换言之, 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 就有1名学会计专业 (信息时报, 2004年) 。随着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财会类学生人数进一步大幅增长, 其就业问题在高校就业的供需矛盾中显得尤为突出。据了解, 目前不仅会计专业大学生找工作不易, 整个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也相当低迷, 会计专业也成了大多数地区人才库中存量最大的专业, 在劳动力聚集地区的职位需求排行前10位中早已没有会计类职位, 普通财会人员供大于求的状况日益严重。由此可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 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会计学专业也出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专业人才供给的各高校均开设了会计学专业, 加上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的扩招政策进一步加速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集聚, 而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却加速了社会对普通会计职位需求的大幅萎缩, 使得国内大量普通财会人员始终在低端市场中徘徊。虽然普通财会人员聚集的低端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现象, 但从财会的高端市场看, 市场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主要体现在国际性、专业性的高级财会人才十分匮乏, 尤其是涉外会计、高级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甚至出现高薪难觅的现象, 以致很多外企在这些高级职位上聘请的都是外国和港台人士。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层次财会人员和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缺口会越来越明显, 国内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等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财会界游戏规则的高级人才, 但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人才不足。

(二) 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分析

通过财会类高端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 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于:一是进入公司或企业。对于会计师来讲, 未来最好的发展就是“会计师参与企业管理”, 所谓的“出头”就是成为财务经理, 而财务经理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 要求在掌握基本财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来参与公司的筹资、投资、内部稽核以及资产重组等复杂业务。二是选择从事财务理论研究工作。这就需要依靠敏锐的思维和分析、归纳等能力来发现现有理论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 要求知识面更加开阔、职业判断更加准确和职业道德更加高, 进行财务审计、非审计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的评估业务。四是选择从事公务员服务业务, 基本上是代表政府机构从事非盈利性事业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业务。除此之外, 目前进入我国的外企越来越多, 走出国门的内企也越来越多, 业务的日益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中国的会计、审计准则之外, 还要对国外财会领域的运作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当了解, 熟悉海外主要的融资市场, 熟悉一些主要国家的财务准则和制度。并且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容,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在金融领域中财务人员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 财会类高端市场虽然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缺口, 财会人员的就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均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更多的是会运用、运用好所学知识, 还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个人品格;具备一定的管理者素质和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主动性;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由此可见, 高校应该按照市场的供需规律来重新审视目前财会类人才市场的现状, 对财会类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逐步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通才型”高端财会人才市场迈进。

三、审计案例教学的定位分析

(一) 审计案例教学模式定位

人才产品最需要的是真实的内在, 高校的一线教学环节如企业的生产一线, 对于所加工的产品要进行全方位地监控,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来组织教学环节的所有工作。需要结合目标市场的定位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积极、主动地采用新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基本都是狭义的概念, 即由教师正式地事先布置案例资料供学生们自行阅读和理解,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以总结而告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案例教学, 不论针对什么课程, 基本均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狭义的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 适合于班级规模小, 学生层次齐、且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好、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资质高, 案例素材综合的情形。所以, 该模式的起点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较高的, 要达到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的难度也很大。广义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事先对教学资源按照教学目的和进度划分相应地层次, 然后逐一开展。如可以将审计案例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其中初级层次应该着重训练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中级层次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检索和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 一般需要教师给出专题型或典型型案例资料, 通过学生自己进一步查阅文献来进行分析, 激发学生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高级层次的训练应该才是狭义案例教学所进行的内容, 需要综合性、完整性的案例来支撑教学内容, 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计课程的内容相对财会类其他课程来讲, 一是说教性、规范性内容较多, 使得教师在教学技术上的把握难度较大;二是课程内容综合性极强且涉及面较广, 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不仅是知道甚至是精确, 不仅掌握财务基础知识和基本审计理论, 还对法律、金融、国际事务等均有所知;三是审计业务的处理还需敏锐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尚品格的支撑;四是审计业务的锻炼需要很多的实践活动。对于审计课程尤其是审计案例课程来说, 更多需要的是“职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模式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人数相对工商管理大类中的市场营销、管理工程等专业来讲, 学生较多, 而且财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等均有一定的局限。所以, 从现有的审计案例教学主体、客体的状况来看, 对于审计案例的教学更应定位于广义案例教学模式, 来逐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审计案例主体的定位

审计案例主体的定位主要以下方面: (1) 组织者的定位。现行的教学环节中, 由于审计课程安排的特殊性, 绝大多数审计教师是从会计教师中发展而来的, 一方面相关知识面较窄, 缺乏管理、金融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缺乏实战经验, 很少亲历审计一线, 缺乏感性认识。在案例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一场辩论赛的主持者, 更强调教师的组织、实践等综合性能力。因此,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案例课程的教师, 必须具备以下资质:一是知识面宽广。除财务、审计知识以外, 还有法律、管理、金融、经济学等知识, 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我国CPA考试的各科目的相关知识, 并随时做到知识结构的更新。二是综合能力强。作为一名合格的审计教师, 必须具备一定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能力, 该能力不仅涵盖了基本的职业判断和财务分析能力之外, 还包括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等综合性分析能力,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三是组织能力强。在模拟审计业务案例讨论中, 教师充当主任 (主审) 会计师的角色, 带领自己的讨论团队对案例资料保质保量地完成分析, 同时着重强调激发各讨论团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 挖掘其潜力一直深入到案例的精髓, 并进行案例的延伸。四是具有实战经验。指导教师具备实战经验, 最大的优势是涉及到具体业务时能够灵活自如地处理, 不会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各种规范, 如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因为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会有不同的设计格式, 没有参加过具体审计业务的教师有可能会设计得比较呆板, 千篇一律;相反, 有实战经验的教师的设计会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 风格会有所不同, 比较灵活。另外, 还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讨论气氛, 引领讨论者真正感受审计业务的开展。 (2) 讨论者的定位。现行的审计案例教学中, 由于单位班级的增加和班级人数的上升, 学生实质上并没有真正领会案例教学的意图, 并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转“被动”为“主动”, 最终造成对案例素材的理解不够透彻, 课堂讨论不激烈, 不能全方位积极主动参与, 最后由教师点评而草草结束等问题的出现。因此, 在广义案例教学模式逐渐推进的过程中, 对审计案例主体讨论者的定位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讨论者数量上的定位。参加讨论的人员尽量不要太多, 以免杂乱无章。二是对讨论者的素质要求。树立远大目标, 清晰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 即了解财会人才市场的心智;根据目标对自己重新定位, 发现自己的优、劣势, 在开放式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案例教学模式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对待教师提供的案例素材, 并尽可能多角度补充材料;善于表达自己、挖掘自己的各方潜力;要做好每个案例讨论的总结, 包括案例资料所反应知识和思想的总结, 以及自身能力提升的总结。

(三) 审计案例客体的定位

案例客体在整个案例教学当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好的、恰如其分的案例客体才能真正显现案例组织者教师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和讨论者学生的辨析、知识应用等能力, 进而诠释案例教学模式。目前现有的审计案例过多集中于国外案例的引入、经典性案例和篇幅较长的综合性案例, 且案例素材更多地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进行描述、过多地强调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执业道德, 对审计案例的“失真性”、时滞性、变更性以及讨论结果的分散性等独有特性考虑较少。所以, 不适合于广义审计案例教学的推广, 需要重新定位。 (1) 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是指篇幅较小、内容简洁的案例, 主要针对审计业务中的关键内容而准备。微型案例的优势是涉及面较小, 仅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的, 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而是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核心要点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旨在明确如何应用知识要点。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微型案例的撰写、编制和遴选要求较高, 一定要和基础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在简短的案例中要反映出教师的意图。如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内容的讲解, 仅按照审计准则进行说教性地讲述, 不会给学生留下任何影响, 反而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是对于将要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来讲, 高尚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底线。在设计该案例时, 应注重突出:通过简单明了的实例反映出职业道德的范畴;反映出如果不遵守职业道德会带来什么结果。 (2) 拓展型案例。拓展型案例也称为中型案例, 相对典型案例来讲, 内容上更加丰富一些, 出现跨章节相关联内容;字数上更多, 内容上更加完善。通过拓展型案例的实施, 主要是起到一定的融会贯通的作用, 将所学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相连接, 增强学生的记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联想能力, 有利于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 进一步提升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的培养。从审计实务的角度来看, 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审计效率的提升。 (3) 综合型案例。综合型案例篇幅较长、内容安排较多、涉及面较广, 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考验。该种案例因所涉内容多, 尤其是对企业介绍性的内容会很多, 一般情况下撰写难度较大, 很容易出现重点不突出;再加之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 以及不太重视等情况的存在, 案例的冗长使得他们无法理解, 抓不住重点, 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因此, 综合型案例撰写的要求会较高, 需要撰写人员具有相当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是尽可能地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案例的描述, 二是案例涉及内容尽量与探讨焦点或案例设计目标有较高的相关度。正因为综合型案例的以上特征, 建议这种案例在教学安排中尽量少一些, 时间上相应推迟, 当然作为最后综合测评的依据是最好的。

(四) 审计案例推广技术的定位

首先, 审计案例教学应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专题到综合的教学原则;其次, 为了保证学生对审计基础知识的记忆, 在课程设置上要与《审计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 但教学时间上应一前一后, 即基础理论的讲述在前, 案例在后;第三, 任课教师最好是同一位教师, 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从而安排合理的案例资料;第四, 在教学方式上, 既可以采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行组织, 或者两者兼之的方式, 当然如果课时允许, 最好是学生自行组织的方式来进行, 这样更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综合型能力的提高;第五, 案例的讨论方式尽可能地采用“打排球或打乒乓球”的讨论方式, 一定避免“打保龄球”的讨论方式, 即各组之间对问题的讨论不应像打保龄球式地孤立地进行, 而是像打打排球或打乒乓球的方式一组一组将案例的讨论连续不断地传递下去, 避免用简单地同意来传“球”, 而是要说出为什么同意或将问题进一步延伸, 最好用不同意来挑战对方。只有这样的案例讨论方式才能真正与培养目标相切合、符合案例教学模式, 同时才会尽可能地留给讨论组更多的时间, 有利于讨论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最后, 案例素材尽可能地由任课教师亲手组织撰写和遴选,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才会很好地把握案例意图, 控制好案例讨论的节奏。同时在撰写案例时, 应先提出案例的研究目的, 指明学生通过该案例的研究需要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等;再提出待思考的问题, 目的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比逐行一头扎进一大堆数据中寻找出路更有效率;然后才是案例的实体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4: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

【關键词】案例模拟教学法 ; 超声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1-02

案例-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动态的教学结构,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案例模拟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1.案例模拟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案例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从主导到主体,把该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教育方面,其教学模式则变成病例-模拟,同时激发了教学与学习的积极能动性,有利于改变现在被动式学习的教学现状,不仅促使学生掌握了超声理论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深刻的认识到超声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案例模拟教学方法应用于超声教学过程中,把超声诊断的疾病病例和超声诊断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应用于教学中,教师负责教授,学生负责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最总在课堂的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由此实现教学目的。该种教学方法富于启发性、趣味性、实践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与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有所区别,案例模拟教学法不仅仅是通过例子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案例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既包含有教师讲授环节,又包含有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通过案例模拟教学法来进行超声病例与理论的教学与操作,一方面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超声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以及提高对超声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案例模拟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通过案例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关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利用所选择的案例来促使学生进入工作的模拟场景,扮演现实工作中的角色,让学生真实地体会真实工作中操作的感受,促进了学生思考与决策能力的提高,举一反三的主动探索所遇到的学习问题,由此可见该中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将效果的提高具有着明显的作用。

(2)案例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把所学习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案例模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案例模拟教学发注重的不是是否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二是注重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考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总而言之案例模拟比教学法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案例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案例模拟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促使学生主动打开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锻炼了学生处于信息不全面、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所注重的是正确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维方式。通过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二、案例模拟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讲解与自学

在教师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认真讲解所需要掌握的超声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超声解剖知识、仪器操作知识、检查的方法以及特殊疾病、常发性疾病的超声检查诊断方法等等,务必让学生熟练掌握必须的系统的超声检查知识。在学生方面,因为超生诊断的知识丰富复杂,涉及到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其他疾病的诊断,而关于超声诊断的课堂学时比较有限,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丰富的超声诊断知识,成为教学成功的主要难题之一。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前应当对教材进行通读,尤其重点了解重点难点知识,同时带着实践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起读书,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病例的提出

在提出病例之前,应当首先对病例进行精选,所选出来的病例应当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例如,在各种肝硬化疾病中,门脉性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在采用案例模拟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中,所举的例子包括了:第一,肝疾病:门脉性肝硬化、肝内血管瘤、脂肪肝、肝囊肿、肝内钙化灶等等;第二,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充满型、胆囊炎等等;第三,肾疾病:肾结石、肾积水输尿管结石等等;第四,膀胱疾病:膀胱结石、膀胱内实性占位等等;第五,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宫内早孕、宫内单胎妊娠活胎、前置胎盘以及胎儿脐带绕颈等等。通过上述几大类的典型病理来进行案例模拟教学,涉及到了超声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其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掌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3.采样与编辑

根据所选定的病例急性样品采集,要求病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图像必须清晰,并编辑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4.模拟操作环节

分组进行操作实践,学生之间相互模拟操作,主要操作环节包括了两个阶段:首先,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模拟操作,把正常的器官的影像打出来,然后对同一层面影响的病例进行对比与鉴别,让学生对超声影像进行诊断,不仅培养了其超声诊断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操作能力与素质。

在操作过程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是,由于超声设备有限,并不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上机操作,同时也很难让学生们看完所有的病理声像图,所以在操作的时候应当偏重学习正常的声像图,在掌握正常器官的声像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掌握病理声像图。endprint

5.总结与归纳

对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多数学生经过课件的学习、模拟操作以及教师的讲解,对正常器官的声像图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够正确的给予回答。此外,学生通过相互模拟操作可以正确打出正常器官的影像,并在调出机存病理影像之后迅速准确的找到病灶,但是难以对具体的部位进行描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学习与操作时间中存在客观的不符合性;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生们比较偏重于对于病例的声像图的学习,但是没有注意到超声检查体位以及检查技术对于检查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完全熟练的掌握了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首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的时间操作的机会,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来锻炼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强化超声诊断检查的操作技术;其二,巩固学生的超声诊断理论知识基础,从分了解超声检查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了检查中所采取的体位、扫查切面、正常声像图与非正常声像图之间的区别等等,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都熟练的掌握,方可在操作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同时对操作时间的体会心的进行总结归纳,对同学们之间相互模拟以及交流的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实现模拟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

6.考核与评估

分阶段对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从而对案例模拟教学方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随机抽取案例模拟教学法中的病例进行考试,从中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案例模拟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提倡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于具有典型性的常见病例,在理论知识教授以及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操作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性,促进了学生实践的顺利完成。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坚实的基础,对操作时间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是哪里莫教学法的关键所在,考核与评估有效的巩固和发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超声诊断知识实现质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同时在教学组诗形式方面,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家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體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培养了学生探索性思维,更提高了学生超声诊断操作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现志,李江全,郁晓维. 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函授. 2002(01)

[2]莫小亮,徐红,欧奇志,赵芳芳,曾雅畅. 模拟教学法与妇产科见习[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S1)

[3]郭大英.内科护理教学中场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7)

[4]张洁.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31)

篇5:审计师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

(一)资料

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抽查记账凭证时发现,部分记账凭证上的审核与编制为同一人。经进一步了解,财会部门未建立表、账、证之间的定期核对制度。

2.审计人员抽取了不同月份的`若干张客户订货单,检查销售业务的授权审批情况。

3.审计人员对财会部门编制的应收账款明细表进行了复算,并与应收账款总账和报表进行了核对。

4.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根据回函内容,编制了应收账款函证汇总分析表。

5.审计人员对银行存款业务进行审计时,对支出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业务逐项审查;对支出金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随机抽取20%的业务进行审查;对支出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随机抽取l%的业务进行审查。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1.“资料l”中,违反相关内部控制要求的控制活动有:

A.业务授权控制

B.职责分工控制

C.凭证与记录控制

D.实物控制

2.“资料2”中,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测试属于:

A.余额测试 B.业务测试

C.功能测试 D.实质性测试

3.“资料3”中,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取证方法有:

A.检查 B.计算

C.观察 D.分析性复核

4.“资料4”中,审计人员编制的应收账款函证汇总分析表按来源进行分类应该属于:

A.实物证据 B.口头证据

C.亲历证据 D.环境证据

5.“资料5”中,审计人员采取的样本选取方法有:

A.简单随机选样法

B.系统选样法

C.分层选样法

D.非随机选样法

【答案】

篇6:审计案例研究-论述题

销售与收款循环

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业务循环的重要环节。企业利润形成的基础是销售收入,款项的及时收回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与资金周转的重要方面。

1.从审计内容角度分析

销售收入的认定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真实与否,众多的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在销售收入的虚记和应收款项的高估上。营业收入的虚记与应收账款的高估密切相关。审计时应注意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评估,分析可能在营业收入上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控制测试发现可能形成风险的环节及其风险水平,同时寻找销售虚记和应收款高估的证据。

2.从审计计划角度分析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着重注意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重要性水平的控制测试,发现所存在的各种虚记和高估问题,并对它们作出评价。

3.从审计程序角度分析

(1)注册会计师应关注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

(2)在对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注册会计师可以评价一下被审计单位在该循环的内部控制情况。

(3)无论控制测试的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对一些关键的项目做进一步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从审计报告角度分析

(1)如果经审计未发现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重大错报等,可考虑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若发现错报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但不影响财务报表总体等,可出现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如果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等,应考虑出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若错报巨大,使财务报表不再公允,被审计单位又拒绝进行了调整,必须出现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存货监盘程序

在生产与费用业务循环审计中,存货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存货审计是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加以完成的。在存货的实质性测试中,把握好存货监盘的程序显得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上的存货金额及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所以,审计人员对存货实施监盘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审计内容。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存货监盘应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性程序:

1.2.应做好盘点前的计划工作 加强盘点过程的监督工作 有效的存货盘点工作,必须建立在事前周密的计划上。具体来讲,审计人员应考虑好监盘时间、监盘的样本量和项目选取等问题。

进行盘点时,审计人员不能离开现场,同时应把握盘点的进度。对有关人员所实施的盘点清查要实行全过程监控,不能只看其结果而不观察其过程,对一些重要的盘点环节还要细看,必要时要求其放慢速度或重复操作,演示其过程或者要求其解释盘点的结果,也可以对有关盘点结果进行复核和清点。

3.重视盘点工作结束后的记录工作

在盘点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应严格执行记录程序,特别对盘点出现的结果和差异要如实记录在案,并执行有关手续,填具有关的表格,写明盘点的实际数额,并签字为证。

4.其他注意事项

在观察盘点和抽点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有无代人保存和来料加工的存货,有无未做账务处理而置于(或寄存)他处的存货,这些存货是否正确列示于存货盘点表中。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注意观察存货的残次情况,确定其对损益的影响。对于企业存放或寄销在外地的存货地应纳入盘点的范围。

审计报告类型的判断

一、判断内容

注册会计师在外勤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便进入到了审计报告工作阶段。在撰写审计报告时,拟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类型,是写好审计报告的关键。其中,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代表何种类型审计报告的必要手段和过程。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已确定了审计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和重要性水平限额,随着可能错报总额的增加,财务报表可能被严重错报的风险也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审计风险处在一个可接受水平,那么就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风险不能接受,那么他应追加实施额外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或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必要调整,以使重要错报的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并进而得出恰当的审计意见。此外,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发表何种类型审计报告时,对以下情况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1)报告期内企业发生的主要关联交易事项;

(2)报告期内企业各类业务合同是否正常进行,有无重大合同纠纷发生;

审计案例研究论述题

(3)报告期内企业有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4)报告期内企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有无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5)报告期内企业有无托管、承包其他企业或其他企业托管、承包租赁本企业资产事项;

(6)报告期内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情况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等。

二、判断标准

由于审计意见的类型有四种: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因此审计报告的类型也有四种: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相关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在承办业务的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执业道德,或者出于故意而不做充分披露,出具了不实报告导致审计报告的使用者遭受损失,依法由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所承担的责任。

我国注册会计师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样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保证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或发现违法行为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在审计中,CPA不应当,也不能对防止被审计单位违法行为负责。但是,CPA应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违法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的重大影响,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1、如果认为违反法规行为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恰当反映。

2、如果因被审计单位阻挠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是否发生或可能发生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规行为,且没有采取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补救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责任的对策和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措施:

1.2.3.4.5.6.7.8.9.增强执业独立性、保持职业谨慎管、强化执行监督;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 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谨慎选择合伙人; 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 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提取风险基金和购买责任保险; 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控制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审计质量合格与否的衡量标准是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目的正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能够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质量控制政策是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质量控制程序是反映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方法。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合理制定和运用两个层次和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

一、全面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而采取的控制政策与程序包括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监控等七个方面内容。

二、各审计项目和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1.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指在执行具体审计项目时,负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助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序,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控制好审计质量。

2.准备阶段: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客户基本情况,与客户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

3.实施阶段:项目审计人员须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查其会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收集充分与恰当的审计证据,以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

篇7: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案例研究

工管5班

js0844549

黄薇

一、公司简介

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冷鲜肉、冷冻肉、以及以猪肉为主的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集团总部设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拥有多处冷鲜肉、冷冻肉生产基地及深加工肉制品生产基地。集团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其独有的技术方法,研制出一系列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产品。基于肉制品业务的经验,集团于1997年开展冷鲜肉和冷冻肉业务。2002、2003年,冷鲜肉、冷冻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中国大陆第二名、第三名。低温肉制品,自2002年至2004年,其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大型零售商销售首位。对某集团而言,企业的迅速壮大是成功的标志,但更是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家迅速发展中的企业,集团深刻意识到专业化管理对于企业壮大的重要性。因此,集团时刻致力于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某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风险管理文化

1.存在的问题。某集团虽然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实质仍是一中国民营企业,该企业按照香港的《上市规则》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法治”的规章制度,但其“人治”的色彩非常浓厚。内部控制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力较弱。

2.对策建议。在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全公司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一次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进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存在的问题。在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里,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机构。董事会下既没有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也没有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由其他部门(如总经办、审计部、投资发展部)根据需要分散承担,由于风险管理职责不明确,缺少对各种风险的整合管理。

2.对策建议。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风险管理资源。明确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立风险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除一至两个专职人员外,其他人员可暂由其他部门派人兼任。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三)风险识别、评估、排序

1.存在的问题。现在进行重点管理的十三种风险,还是一年前管理层通过讨论识别、评估确认的,一年来没有重新进行识别、评估、排序。而一年来公司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识别的风险范围是否充分、评估排序是否恰当,亟需进行重新审视。

2.对策建议。在进行风险管理宣传的同时,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发动公司所有员工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识别,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筛选出主要风险后,在管理层范围内对这些风险进行打分,评估重要性后排序。而对于识别出来的机会,管理层要考虑如何加以充分利用。

(四)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

1.存在的问题。公司现有的针对十三种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几乎全部可归结为抑制与控制策略,以期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频率,缩小损失程度。这十三种风险范围之外的风险可以说是采取了风险接受策略。而对于风险规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利用策略则极少采用。在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显得比较保守,缺乏灵活性。而对于机会,则没有明确的策略进行利用。

2.对策建议。在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重新识别、评估后,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抑制与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利用等策略上灵活选择,可通过保险、契约、合同、金融工具等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要对机会加以利用,并反映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制定上。

(五)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

1.存在的问题。公司目前没有专职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对风险管理的监控依赖于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日报、月报系统,而在日报、月报内容中并无专门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报告。内部审计系统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偏重于财务审计、舞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而对于风险管理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全面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高级管理层则没有对风险管理进行专门的监控与检查。

2.对策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可结合例行审计、任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工作一并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在日报、月报系统中增加对各单位风险管理状况自查报告的内容。高级管理层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

(六)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

1.存在的问题。公司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师,缺少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而沟通与咨询存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这也是风险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2.对策建议。公司公开招聘风险管理师,或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估和建议专项报告,培训风险管理人员;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开辟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

三、结语

篇8:审计案例研究模拟试题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包括审计基本理论与审计实务。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普遍感觉审计学课程难教, 尤其是审计基本理论, 而学生则普遍反映难学、枯燥, 其主要原因有:

(一) 审计基本理论的内容条块分割, 逻辑性不强

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如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等条文多, 而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等, 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强, 需要掌握的东西零星分散, 不系统。课程内容条块分割, 逻辑性不强, 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以报表或账户为线索的会计课程,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系统把握。

(二) 审计基本理论概念多、内容深

审计基本理论概念太多, 有时概念之间又相互交叉渗透。审计基本理论涵盖的内容不仅广而且深, 如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把握, 对审计重要性高低的评估和对可接受审计风险大小的确认、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等, 无不含有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不少审计概念和理论是从英文翻译而来, 其语言表述不太符合中文习惯, 更难理解。

(三) 审计基本理论内容比较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教材中审计基本理论, 多是说理性的, 很多内容是职业道德、审计准则的条文, 内容枯燥、晦涩难懂, 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二、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审计案例的意义

通过案例学习财经类课程是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审计案例应用于审计基本理论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审计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局面, 给枯燥的理论增加了鲜活的背景和情节, 使审计理论变得生动、易于理解, 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及参与兴趣,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思维潜能, 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 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审计基本理论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众多, 内容宽泛, 主要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选择典型审计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可以使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相互渗透, 有助于学生将已学的各科基本理论融会贯通, 起到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的效果。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审计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 提高认知及感悟的能力, 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审计基本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有案情、有场景, 使学生身临其境, 认真研究案例, 充分发表意见, 积极参与辩论, 不断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四)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建立教学案例库的过程中, 教师深入审计实际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案例, 根据案例案情及教学要求进行分析、筛选、改编和更新, 使之典型化和系统化, 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 在案例讨论中灵活指挥, 从而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审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审计案例

根据多年的审计教学和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 笔者在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 按照教学内容精心搜集和编写了若干审计案例 (见表1) , 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 真实案例

这一类审计案例主要用于教师课堂介绍、学生参与讨论。笔者选择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 例如,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科龙起诉德勤的案例等。真实的历史事件、生动的场景, 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探究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故事, 使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加深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还选择了张洪涛猝死的案例、河北邯郸农行被盗的案例、贪污犯胡建军的案例等。这些案例虽算不上经典, 但曾引起媒体轰动或发生在我们身边, 能引起学生对审计理论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 虚构案例

这一类案例主要用于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这些虚构案例紧扣教学内容,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将琐碎的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化。虚构案例运用恰当, 能说明和解释理论, 具有代表性,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掌握相关知识。

四、应用审计案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审计案例教学是一种直观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为优秀。笔者的体会是, 要实施好这种教学, 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 注意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和课堂讲授教学之间的关系

审计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提高学生以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个别到一般, 但它并不能取代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根据审计基本理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这两种教学应该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 以发挥各自优势。

(二) 注意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讲授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审计案例教学中, 教师精心准备丰富、适用的案例资料, 组织和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将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和审计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一是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二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 提高教学效率, 确保案例教学时间, 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 对学生建立案例学习考评制度

审计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 特别是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 客观地考核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 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积极进取。

摘要: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审计案例的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阐述了应用审计案例的意义, 结合教学经验列示主要审计案例, 最后提出应用审计案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审计基本理论,审计案例,审计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小惠.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 2010 (4) .

[2]、殷文玲.《审计学》案例教学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3) .

上一篇:丑事一桩600字作文下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