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驼文言文翻译注释

2024-04-24

治驼文言文翻译注释(共9篇)

篇1:治驼文言文翻译注释

治驼文言文翻译

治驼

昔有医人 ,自诩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重点字解释

1.媒:自我宣扬

2.延:请

3.鸣:告发

4.诩:夸耀

5.矢:箭

6.业:职业

7.昔:以前

8.使:让

9.但:但是

10.索:要

11.直:笔直

12 .以:用

13.置:安放

14.于:在

15.践:践踏

16.亦:也

17.欲:想要

18.为:做

19.异:不同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我吹嘘能治驼背,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铁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医治,保管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的.话,就让医生给他治驼背。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践踏它。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申冤,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我只管治人驼,不管人的死活!”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呢?

寓意

一、办事如果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

二、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

三、一定要分清轻重,不能本末倒置 。

四、讽刺了在社会上有像治驼人草菅人命的现象,具有警示的现实意义。

篇2:治驼文言文翻译注释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于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xi)焉。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另一个版本: 昔有医人,自诩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重点字解释

篇3: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刍议

一.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疑惑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了语文教学效果, 阻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常识方面存在漏洞。例如《隆中对》一篇, 对文章背景的注释中, 指出记述了从220年到280年间的历史事实, 但实际上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事件并不仅限于220到280年这60年时间, 这就是历史常识上的不严谨。

二是注释的准确性存在质疑。例如在《马说》这篇文章中, 对“策之不以其道”中“策”字的注释, 教材中是“用鞭子打”。但很明显, 这里将“用鞭子打”带入到文章当中其意义并不通顺, 这就说明将“策”翻译成“用鞭子打”是错误的, 应该将其引申意义注释出来, 即“驱使”或是“驾驭”, 这样文章就能通顺进行翻译, 让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三是教材注释存在回避性问题, 有的字词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释义, 导致学生在答题或是翻译句子时出现错误。例如, 《桃花源记》中对“豁然开朗”一词的注释是“由幽暗狭窄突然变开阔明亮的样子”, 但对于“豁然”一词, 课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注释来, 而在解题或是考试过程中, 却会出现对“豁然”一词字义的考察, 由于课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注释,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豁然”的真正意义, 导致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多种答案, 这就是课文注释的回避性造成的。

二.面对文言文注释问题的对策

古人云,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要让学生在吸吮书本的芳香、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吸取营养时,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针对文言文注释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法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材的编写上, 编写人员应该更加严谨, 深入研究文言文原著。编写人员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 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文章中每个字词的解释都要经过多方查阅, 明确文章中各个字词的含义, 决不可得过且过。对于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注释问题, 编写人员应该向专业人士求助, 或是查阅文言文方面的词典, 以保证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同时, 在编写注释时, 编写人员还应该预测到可能会出现争议的地方, 并对其进行明确, 以减少争议的产生, 保证注释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 对于注释中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持有怀疑精神, 并且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 对于注释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反映, 并且积极探讨注释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更要以严谨的教学素养, 学会对教材进行再拓展与运用, 使教材真正成为适合本地学校、教师与自己学生更易看得懂、学得通的好书, 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目的。

篇4: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一、当注不注

1.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按:课本的这一句没有注释,但在实际运用中“数”是个多音字,有多达4种读音,意义纷繁复杂。而且汉语里也有“数目”一词,读为“数(shù)目”或者“数(cù)目”。其中“数(shù)目”是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如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由督办官绅,逐日考核所收数目,按月榜示通衢。”还有“事实”之义,如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数(cù)目”则是细目的意思,谓眼睛细小,如《周礼·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孙诒让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不过,课本《鸿门宴》的“数目”,应为“屡次以目示意”之义。“数”应读作“shuò”,“屡次”义。一个有如此多义项的词语,课本却没有任何注释,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明所以。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傍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

按:“行人”“寡妇”课本均无注,这就容易给文言知识尚不成系统的中学生造成误解,以为“行人”便是路人,“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子。其实“行人”在古汉语中一般指经商、出使、从军等出门在外之人,如《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述例子中的“行人”都是指出门远行之人。与“行人”相对的“寡妇”,也不是指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如《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字面理解,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并非作者本意。

二、注释欠当

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吾日三省吾身。”注:“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按:古汉语中的数字“三”常表示“多次,再三”之意,如《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时,三过其门而不入”中的“三”就是泛指,而非确指。但曾子所说的“三省吾身”,从后文来看,正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此处的“三”就不应解释为“多次”。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三思而行”。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听到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这里的“三思”与“再”相对而言,因此也宜把“三”理解为确指。

4.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要,通‘邀’,邀请。”

按:“要”表示“邀请”时,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是“腰”的古字,篆文字形的中间象人的躯干,两旁以双手叉腰之形强调腰部,构形之义十分明显。《墨子·兼爱中》有“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曹植《责躬》诗有“冠我玄冕,要我朱绂”。后来“要”引申出“阻拦、约束”之义,如《孟子·公孙丑下》:“(孟仲子)使数人要于路。”《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后又由“阻拦、约束”引申出“邀请、欢迎”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庾信《吹台山铭》诗:“比花依树,登榭要春。”

5.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课本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篆文字形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右边是一只手,表示聚土培植。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本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

三、注释错误

6.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按: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这个解释看上去文从字顺、毫无问题。可是下文“无丝竹之乱耳”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调琴却无琴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引用了晋代陶渊明的典故。《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可见,“素琴”就是没有弦和徽的琴。陶渊明抚无弦之琴,有如“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是谓“琴者所以在音,得音而忘琴”,表达的是一种陶情冶性的雅趣。这种寄托情志的追求,与《陋室铭》作者安平乐道、洁身自好的隐逸情趣不谋而合。且只有在陋室抚弄无弦的琴,才能做到“无丝竹之乱耳”矣。

7.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按:“恨”有愤恨的意思。但是“恨”本义为“怨”,《说文》:“恨,怨也。”在古汉语中“恨”一般是“遗憾”义,如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刘禹锡《三阁辞》之一:“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前者的“痛恨”是“痛心和感到遗憾”义。后者的“恨事”是指“遗憾的事”。从《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内容看,无论是焦仲卿不违母命休妻,还是刘兰芝听从兄意再嫁,二人的行为都是守礼的。他们的殉情只是为了既遵从封建伦理,又忠于爱情婚姻。对于他们不能长相厮守的遗憾痛苦之情,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如“心中常苦悲”“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等等。所以他们谈不上对焦母、刘兄的“愤恨”。这里的“恨恨”只能理解为“遗憾、伤心、悲痛”的意思,是为情而“恨”。

篇5:《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奂山1山市2,邑3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4。孙公子禹年5与同人6饮7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8,高插青冥9,相顾10惊疑11,念12近中13无此禅院14。无何15,见宫殿数16十所,碧瓦飞甍17,始悟18为山市。未几19,高垣睥睨20,连亘21六七里,居然城郭22矣。中有楼若者23,堂若者24,坊若者25,历历在目26,以27亿万计28。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29,城市依稀30而已。既而31风定天清32,一切乌有33;惟34危楼35一座,直接36霄汉37。楼五架,窗扉38皆39洞开40;一行有五点明41处,楼外天也。层层42指数,楼愈43高,则明愈少;数至44八层,裁如星点45。又其46上,则黯然缥缈47,不可计其48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49,或50凭51或立,不一状52。逾时53,楼渐低,可见其54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55,倏忽56如拳如豆57,遂58不可见。又闻59有早行者60,见山上人烟市肆61,与世无别62,故63又名64“鬼市”云。

词句注释

1.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2.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3.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4.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5.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6.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人

7.饮:喝酒。

8.孤塔耸起: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孤,孤零零。耸,耸立。

9.青冥:青色的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10.相顾:互相看。

11.惊疑:惊奇,疑惑。

12.念:想。

13.近中:近处

14.禅院: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5.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16.数:几。

17.碧瓦飞甍(méng):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屋檐。

18.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19.未几: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20.高垣睥睨(pì 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城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亦称女墙。

21.连亘(gèn):接连不断。

22.居然城郭: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内城。郭:外城。城郭:城市。

23.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若:像。者:的。

24.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25.坊若者: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26.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7.以:用。

28.计:计算。

29.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30.依稀:隐隐约约。

31.既而:不久。

32.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33.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34.惟:只有

35.危楼:高楼。危,高。

36.直接:连接。

37.霄汉:云霄与天河。

38.窗扉:窗户。

39.皆:都。

40.洞开:敞开,像洞一样地

41.层层:一层一层。

42.愈:越,更。

43.明:光亮。

44.至:到。

45.裁如星点: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46.又其:再往。

47.黯然缥缈: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48.其:它,指“危楼”。

49.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50.或:有的。

51.凭:靠着。

52.不一状:形态不一。状,形状。

53.逾时:过了一会儿。

54.其:代词,他(它)。

55.舍:房屋。

56.倏忽:突然。

57.豆:豆粒。

58.遂:终于。

59.闻:听见。

60.行者:赶路的人。行,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61.人烟市肆:人家和集市。人烟,人家。市肆,集市。肆,店铺。

62.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世,尘世。

63.故:所以。

64.名:称。

作品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白话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创作背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形貌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形貌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突然望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呈现了隐约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由于此处基础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凶猛的诧异、疑惑的情感,既是对怪僻的山市景致一种陪衬,又是传染读者的一种前言。作者在描写的进程中融入了这种情感,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奥秘。文中陪伴着惊异的情感颠簸,层层睁开形貌,使山市的每一风景,每一次幻化都给人以新颖的感受。接着,“孤塔”旁又呈现了数十所绮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白“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伴侣由“惊疑”而“悟”.陪伴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神色,齐集精力抚玩可贵一见的山市异景。

作品鉴赏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艺术手法

悬念起笔

本文开篇就点明“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引起读者极大兴趣,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可是作者笔锋一转“然数年恒不一见”,又给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氛,读者的好奇心被强烈的激发了。

融情入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描写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描写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忽然看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强烈的惊奇、迷惑的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景色一种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一种媒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这种情绪,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惊异的情绪波动,层层展开描写,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变幻都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接着,“孤塔”旁又出现了数十所华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了“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朋友由“惊疑”而“悟”。伴随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观赏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

由粗及细,详略得当

例如文中写城郭,仅仅是“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的九个字,以虚代实,以略代详,粗线条勾勒了城市的规模和轮廓,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具体事物,一概不做细描,只以“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我们虽不知其详细,却能够产生无限的遐想,那城市是多么的繁荣。紧接着,作者对“危楼”的描述却是实写、细写。作者不仅摹写出楼的高大、雄伟以及它简明的结构,并且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写出楼上各色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韵。如果说,前面是以粗、虚、略的笔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写起来气势飞动的话,那么后面则是以细、实、详的笔墨,具体描绘了山市中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这样的描写,我们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

动静互变

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2]族,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贡生。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概述图中的蒲松龄像为清朱湘麟绘,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藏。

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篇6:义犬文言文翻译注释

潞安府某甲,他父亲因事被拘禁监狱里,快要死了。他把家中钱财搜罗净尽,凑了百两银子,准备用来到郡里托人情。他骑上骡子出门,家中养的小黑狗就跟着他。某甲就呵斥驱赶它,让它退了回去。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赶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地。某甲半路下骡,用石头砸它,那狗才跑开。某甲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地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某甲发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呜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某甲认为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骑着骡子调转头来追着驱赶它。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天已近傍晚了。等他一按腰间的钱袋,银子丢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来,魂都吓没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他早早起来,在城门口等候开了城门走出城来,在来时经过的路上仔细寻找。他又想,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蚂蚁,丢失的银子哪有还在的`道理。他犹犹豫豫地来到来时下骡的地方,见到那狗已经死在草丛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银子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某甲被这狗的义气感动了,买了棺材把它埋葬了。人们都称那坟为“义犬冢”。

篇7:义犬文言文翻译注释

义犬文言文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

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义犬文言文翻译

潞安府某甲,他父亲因事被拘禁监狱里,快要死了。他把家中钱财搜罗净尽,凑了百两银子,准备用来到郡里托人情。他骑上骡子出门,家中养的小黑狗就跟着他。某甲就呵斥驱赶它,让它退了回去。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赶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地。某甲半路下骡,用石头砸它,那狗才跑开。某甲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地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某甲发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呜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某甲认为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骑着骡子调转头来追着驱赶它。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天已近傍晚了。等他一按腰间的钱袋,银子丢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来,魂都吓没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他早早起来,在城门口等候开了城门走出城来,在来时经过的路上仔细寻找。他又想,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蚂蚁,丢失的银子哪有还在的道理。他犹犹豫豫地来到来时下骡的地方,见到那狗已经死在草丛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银子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某甲被这狗的义气感动了,买了棺材把它埋葬了。人们都称那坟为“义犬冢”。

义犬文言文字词注析:

[1]潞安:县名。

[2]郡关:州府。

[3]说:通关节、说人情。

[4]既:已经。

[5]则:就。

[6]以:相当于“把”“拿”“将”。

[7]去:离开。

[8]乃:才。

[9]扫腰橐:扫,清理;腰橐,钱袋。

[10亡:丢失。

[11涔涔:汗流不止。

[12候关:守候城门开放。

篇8:中学人教版文言文注释质疑

一.注释不合古义

指由于忽略了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 注释不符合文言文中字词的古代意义。这种情况在文言释义中最容易出现, 也最不容易察觉。如:在高中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 有“王好战, 请以战喻”[1]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 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 晓也。”可见, 先秦时代, “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 “喻”表示“比喻”之义, 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 还未出现“比喻”义, 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又如《马说》 (《语文》八年级下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教材给出的注释为:“它叫,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意思是说马鸣叫而人听不懂它鸣叫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翻译有失欠缺。从结构上看,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话的结构相同, 语势连贯, 属于排比句。三句话的动作的发出者应该相同, 都是指人。“策”、“食”、“鸣”这三个动词都是由人发出的动作;这三个动词的宾语“之”都是代词, 代指千里马。“鸣”不应译为“鸣叫”, 而应该译为“呼喊”, 是人对马发出的指令。在古代“鸣”就有“呼喊”、“呼唤”[3]的义项。如:《玉篇·鸟部》:“鸣, 声相命也。”将“鸣”释意为“用言语发出命令”。所以这里的“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为“呼喊马也不能使马通晓他的意思”较为合适。这样翻译才能使三句话语义通达, 语势连贯。教材中的注释从结构上看破坏了这三句话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因而是不恰当的。

二.注释不合语法

指注释虽然看似正确, 却并不符合古汉语语法。如:《曹刿论战》 (《语文》九年级下册)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一鼓作气”课本注为:“第一次击鼓 (能够) 振作 (士兵们) 的勇气。作, 振作。”“作”的本义是“起来”。如:《论语·先进》:“ (曾皙) 舍瑟而作。”“振作”是“作”的引申义, 它同“起来”用法一样, 最初应为不及物动词。“作气”不是“振作勇气”, 而是“使勇气振作”。“一鼓作气”即一鼓气“作”, 这与后面的二鼓气“衰”, 三鼓气“竭”结构相同。

三.注释不合语境

指注释不符合特定的上下文或特殊的情景。如:“吾恂恂而起, 视其缶, 而吾蛇尚存, 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语文》九年级下册) 教材注释为:“恂恂, 小心谨慎的样子。”乍看起来, 这一注释也无不妥, 如若结合当时的情境详加揣摩, 这个注释并不十分恰切。这篇文章描述的是蒋氏冒着生命的危险捕蛇, 是为“当其租入”, 也就是说他有了捕蛇这个差事之后, 就不用再为缴纳粮食而作难。悍吏的侵扰只是针对纳粮户, 对他不构成威胁。他所担心的是能否捕到蛇, 捕到的蛇是否会跑掉, 最后能否完成“岁赋其二”的任务。因此, 在这这种情境下, 悍吏的侵扰只能引起他对蛇是否存在的担心, “恂恂”正是对蒋氏提心吊胆心态的描写。等他看到“吾蛇尚存”的时候, “则弛然而卧”。“弛然”义为“放心的样子”, 正好与“恂恂”一词形成对照。悍吏侵扰时, 引起他对蛇是否存在的担心, 等看到蛇尚存时, 就又放心地躺下。这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前后呼应。所以, “恂恂”应理解为“担心的样子”才符合情境。而且“恂”、“恂恂”在古代就有“担心”这一义项。如:《玉篇·心部》:“恂, 慄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恂, 恐貌。”《庄子·徐无鬼》:“众狙见之, 恂然弃而走。”成玄英注:“恂, 怖惧。”

四.注释不合逻辑

指注释违背了事物的常理, 或和上下文自相矛盾。如:《山市》 (《语文》七年级上册) 中:“奂山山市, 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年恒不一见。”教材对 “数年恒不一见”的注释为:“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注释中虽然没有单独为“见”作注, 但很显然是把“见”释为“看见”了。这个注释粗看起来也无不妥, 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问题。“见”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读音:jiàn或xiàn。读jiàn时基本义为“看见”;读xiàn时同“现”, 义为“出现”[4]。依据对文章的理解“见”在该文中应该读成xiàn, 意思为“出现”。“然数年恒不一见”这句话省略了主语, 属于承前省略, 省略的主语为“奂山山市”, 说奂山山市这种海市蜃楼现象很多年都不出现一次。如果把“见”理解为“看见”, 则主语应该是人。这种理解使句子更换了主语, 割裂了句子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句义也与原文不符。

又如:苏洵《六国论》 (高中必修3)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互丧”课本注释为:“彼此 (都) 灭亡。互, 交互, 由此及彼, 由彼及此。”这条注释自相矛盾。“彼此 (都) 灭亡”是把“互”视为主语;更何况, 六国怎么会“由此及彼, 由彼及此”地灭亡?六国灭亡是有先后的, 不可能出现“交互”灭亡的情形。我们认为, 文中的“互”应该译为“先后都”。“互”的这种用法, 古代的文献中不乏其例。如:《贞观政要·卷九》:“贞观二十二年, 军旅亟动, 宫室互兴。”“宫室互兴”, 指的是:宫室虽在不同时间开工, 但先后都在兴建。再说, 兴建宫室不可能也没必要同时动工, 总得有个先后。因此, 我们也可以推断“六国互丧”应释为:“六国先后都灭亡了。”这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注释。

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 因为古代汉语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我们应该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 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教与学, 实事求是, 不可不懂装懂。只有教材编写者、教师和学生的全面配合, 中学文言文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此, 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以及专家在编撰文言文注释方面能够精益求精, 广泛的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 使得中学文言文注释更加合理恰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 1-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 1963.

篇9:人教版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关键词]人教版 文言文注释 素琴 泯然 得无 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03

“译事三难:信、达、雅。” [1]严复先生在百年前翻译《天演论》的时候就曾在《译例言》中有此慨叹。“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翻译作品内容忠实原文,方谓为“信”;文辞流畅,谓为“达”;文采摇曳,谓为“雅”。其实,外文翻译如是,古文翻译亦如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人教版教科书的文言文注释,其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以及提高语文能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课下注释亦并非无不可商之处。

以下就教学中出现的对教科书注释的质疑,整理出有待商榷的文言文注释四例,以供参考。

“素琴”为何物?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刘禹锡的《陋室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一句。在课本注释中,其对“素琴”的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显然,编者在对“素”一字的解释上,择取了有关“素”的“质朴无饰”的含义,体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品行,乍看也可算文从字顺。然而如此一来,一旦联系下文,不合情理的情况便出现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下一句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课本接着对有关“丝竹”的解释为“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既然陋室中没有奏乐的声音搅扰,又如何弹琴呢?这不是不合情理么?是不是注释出了问题?

查找相关资料之后,可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笔者在拜读过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的论文后,亲自翻阅了论文中有关典籍的原文,同样在《宋书·陶潜传》中发现有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的记载。[2]笔者继而查阅《晋书》,又在《隐逸传·陶潜》发现其中亦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从这两部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晋代陶渊明常常在酒酣兴起时弹抚弦琴以寄隐逸情志,也体现了陶渊明的雅趣。“无弦琴并非无音之琴,而是能够发出超乎具体声音之外的‘大音。”[4]

晋代的素琴是如此,唐代的素琴是否就果真无弦呢?笔者发现人们有关人教版对“素琴”为“不加装饰的琴”的注释之质疑在网络上的讨论也相当热烈,一些网友的见解亦言之成理。为免有失偏颇,笔者亲自翻阅了众人所提及的相关唐诗原文,果然发现,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一诗中曾写道:“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5]而与《陋室铭》作者刘禹锡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诗人李益与白居易,李益亦曾诗云:“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6]白居易与刘禹锡更是同龄人,亦曾吟道:“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7]由此可见,在刘禹锡生活的唐代,诗人们已多用“素琴”来表示无弦琴。

那么,将《陋室铭》中的“素琴”解释为“无弦琴”,如此释义是否有据可依呢?《康熙字典》中对“素”一字的解释中,即有一则“素,空也”[8]的注释。而参照《诗·魏风》,其中便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9]一句,意思是“那些君子(即贵族)啊,不要空吃闲饭啊”,此句中的“素”即为“空”义。若将“空”的注释放在《陋室铭》的注释上,则“素琴”义为“空琴”,然则何谓“空琴”呢?与生活中的“空碗”“空盘”“空瓶”一样,“空琴”即为只有琴身,而无琴弦的琴。外儒内道的刘禹锡在官场失意后,隐居陋室,借“素琴”这一意趣,寄托了自己远离案牍、安贫乐道的澹泊心境。

“泯然”是“完全”的意思吗?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选取的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有“泯然众人矣”一句,课本对“泯然”的注释是“完全”。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注释曾给笔者带来过解说的困扰。学生质疑:“‘泯然两个字,哪个字有‘完全的意思?”然而翻阅各类书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人教版中给出的“完全”这一注释都难以做到有据可依。经过一番查找,笔者发现“泯然”应另有注释。

晚唐文学家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侯元》有“元因拜谢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一句。[10]清代著作家、刊刻家阮元在其《小沧浪笔谈》中也曾写道:“生平著述数万言,所藏金石文字及宋栞善本不下千种,皆泯然无存。”[11]从这两篇文章中可见,“泯然”就曾有“消失”之意。

那么,“泯”一字究竟具体为何义呢?《尔雅·解诂》中就曾有“泯,尽也”。[12]可见,“泯”字曾有“尽”义。而“尽”与“消失”是为近义。再看“然”字,《广韵》释为“如也”。[13]在《诗经·邺风》中有“惠然肯来”,而在《礼记·檀弓》中也有“贸贸然来”[14]一句。可见,所谓“如也”,在释义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起到表状态的作用。这样一来,“泯然”一词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失的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社科)》之“通过国学教育提升我省优秀运动员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态”。结合《伤仲永》的原文,为了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可以在翻译时将表状态的“然”字隐去不译,直接将“泯然众人矣”译为“消失(在)普通人中间了”,意为方仲永成年后不再如年幼时天资聪颖、文才出众了,已经沦为不起眼的普通人,丢进人堆就找不着了。

“得无”与“大概”是一回事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取了《岳阳楼记》这一名篇,在第二自然段末尾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教科书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编者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对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现代汉语词典》对“大概”的解释意为“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15]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估计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而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中,表估计作用的“大概”一词之后的句子,一般不以问号结尾。编者在做注释的时候,一边选取了“大概”这一表估计的词,一边使用了问号表反问,就显得句式不通了。

其次,“得无”是否就与“大概”画等号呢?我们只要查找相关书籍,便可知晓“得无”一词在古代是一个常用词。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为了说服态度强硬的赵太后同意将溺爱的长安君“出质于齐”,以求取齐国兵援。触龙面见时,开始先是拐弯抹角,聊起了家常:“日饮食得无衰乎?”[16]意思是“(太后因为长安君的事烦心)每天的饮食有没有减少啊?”其从饮食谈起,最终因势利导,以柔克刚。这里的“得无”与“乎”呼应,表揣测。

明代崔铣在《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中写道:“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可以翻译为“你们(家)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生活贫困吧?”[17]

《聊斋志异·促织》中主人公成名后拿着妻子从驼背巫处求来的纸条思忖“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8]这里的“得无”同样可以翻译成“莫非”,意思即为“(这字条)莫非是告诉我捉虫子的地方?”

从这些前文中便可见,“得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莫非”“是不是”“有没有”等词,通常在句中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将以上释义放在《岳阳楼记》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一样可以说得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是不是有所不同呢?”除此以外,将“得无异乎”翻译为“恐怕有所不同吧?”“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莫非有所不同吧?”皆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既充分表现出了范仲淹对迁客与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猜测,又忠实于原文。

“固”究竟为何义?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对《陈涉世家》的“固以怪之矣”的解释是“自然就诧怪这事了。以,通‘已”。

“自然”一词连接“就”,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然而,若是结合接下来的“以”字,便可发现注释的不妥当之处。因为若将“已”,即“已经”的注解嵌进原句译文中,便会出现“自然已经诧怪这事了”如此拗口且晦涩的翻译。编者可能也意识到了此语句不同的情况,于是将“已”替换为“就”。然而,无论是“以”字或是“已”字,在工具书中,皆看不到“就”的注解。因此,笔者认为“固”字译为“自然”是不恰当的。

首先,我们看“自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自然”一词在语法上的作用一般有两种——“副词。当然”,“连词。表示转折”。考虑到“固以怪之矣”中“固”与下一词“以”(即“已”“已经”)在意思上的衔接,“固”翻译替换为“当然”或是表转折关系都是不妥的。

之后,笔者发现《康熙字典》对“固”字有“‘本然之词”的解释。所谓“本然”,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本来”。

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便有“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19]一句,其中的“固”义即“本来”。放到句子中,便是天下各国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却还不施行仁政,这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

无独有偶,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辞官回乡,面对齐王的挽留时,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这里的“固”便是“本来”的意思,意即“(辞官回乡)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之前)不敢请求罢了”。

可见,在古文翻译中,“固”也常常被解释为“本来”。如此,将“本来”的注释镶入“固以怪之矣”,便可呈现出“本来便已经诧怪这事了”的含义。这样无论从语法上,还是意思上,都更为贴切。

[ 参 考 文 献 ]

[1][英]赫胥黎.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南朝]沈约.宋书(卷九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唐]房玄龄.晋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李剑锋.陶渊明无弦琴意蕴易学新解[J].周易研究,2008(5).

[5]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唐]李益.李益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唐]白居易.白居易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8]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9]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唐]皇甫枚.三水小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1][清]阮元.小沧浪笔谈[M].台湾:广文书局,1970.

[12]胡奇光,方环海.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北宋]陈彭年,丘雍.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元]陈澔.礼记集说[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明]崔铣.洹词(卷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战国]孟子.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德孝风”催开“和谐花”下一篇:黄麓师范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