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文言文翻译

2022-09-06

第一篇:愚溪诗序文言文翻译

《愚溪诗序》教学反思

《愚溪诗序》的教学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依然还在回味着这节课:优点:

1、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因此,本课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快乐学习。

2、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在设计教案时,每一个环节都思考学生可能会说些什么,教师该怎样引导。所以,教师避免了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极具精彩的点拨。也得到了双向性的良好效果: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获得知识与体验,教师也在学生的发言中学到了不少新鲜的东西。

3、注重在探究中生成,使预设与生成相统一。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生生、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中,使学生最终达到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认识。

缺点:

1、 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是很深入;方法点拨还不是很明显;教态还不够完善,应再抬头挺胸;教学过程应关注全体,而不是仅提问眼前的局部学生;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还可更明确。

2、 侧重于言,在主题及手法上有所忽略。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思中求进,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学美感熏陶的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对一些语文悟性不够强的学生还应个别引导。

第二篇:高二语文《愚溪诗序》教案 人教版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愚溪诗序》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

2.领会作者托物兴辞,以“愚”自称的寓意。

3.鉴赏课文以“愚”经纬文章,写景善于布局的艺术特点。

4.体会作者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5.作者在文中以“愚”名溪,以“愚”自命,均深有寄托,理解这种托物兴辞的写法,体会作者写这篇诗序的真意,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介绍柳宗元概况,回忆学过的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黔之驴》《江雪》《小石潭记》《种树郭橐驼传》,我们读过的《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等都是他永州时期的作品,《愚溪诗序》也写于他任永州司马时。

二、题解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本文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八愚诗》的序,即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永州是柳宗元被贬谪、流放的地方。柳宗元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年。

三、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磁带。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谪(zhé)潇水上 犹龂龂(yín yín)然

不可以不更(gēng)也 遂负土累(lěi)石

塞(sāi)其隘(ài) 智者乐(yào)也

又峻急多坻(chí)石 幽邃(suì)浅狭

不能兴(xīng)云雨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点名朗读,齐读)

四、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段,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溉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而 这条溪水,又是那么幽深浅狭,对人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称它为“愚溪”。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

1 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者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自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已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容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结构提纲

名溪之因:

鉴万类

(3)

(转折)

(溪)

无以利世

清莹秀澈

溪与八景

名“愚”

(1)(2)

(对照)

(5)

通名为“愚”

(引子)

名己之因:

漱涤万物

(4)

(转折)

(己)

确为“真愚”

牢笼百态

第二课时

一、读朗课文

二、口译全文

1、注意活用的词语

名(名→动,用……命名)之以其能

今予家(名→动,安家)是溪

合流屈曲而南(名→动,向南流)

无以利(名→动,对……有好处)世

虽辱(使动,使……受辱)而愚(形→动,用“愚”字称呼)之

予得专(形→动,专有)而名(名→动,命名)焉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一)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②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③爱是溪,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⑤不可以不更也

(二)

①愚 泉凡六十穴 ②遂负土累石,塞其隘

③嘉木异石错置

④以予故,咸以辱焉

(三)

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③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④而适类于予 ⑤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对照)

(四)

①宁武子“邦无道则愚” ②颜子“终日不违如愚” ③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予得专而名焉

(五)

①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 ②能使愚者喜笑眷慕 ③超鸿蒙,混希夷 ④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三、分析课文

1、愚溪以前称为染(冉)溪,其原由是什么?

答:一是因为“冉氏曾经居住于此;二是因为溪水可以染布料。

2、作者为什么称为愚溪?

答:古有愚公谷,我也因为愚钝触犯天威而获罪,故以此命名。

3从作者的解说来看,“愚溪”的特点怎样?

答:其流甚下,峻急多坻石,幽邃浅狭。

4、“愚溪”命名的理由是什么?

答: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

5、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愚?什么是假愚?

答:所谓“真愚”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所谓“假愚”是富于睿智的“大智若愚”。

6、作者在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对比与反语手法,用古人的“愚”来反衬我的“愚”,正话反说,词兼褒贬,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7、作者通篇以一个“愚”字,将人与溪联系在一起,这样写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答:是因为二者有着很相投的“癖性”——愚溪“清莹秀澈,锵鸣金石”;愚则“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8、作者对溪等事物虽“咸以愚辱焉”,但真是在贬斥它们吗?全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答:并非真贬,实际是在借物抒怀,表现个人内心对仕途沉溺的愤懑不平而寄情山水的无奈之意。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手法。

四、诵读鉴赏

1、 托物起兴,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刻画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古文观止》评此文:“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借愚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然,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水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同作者一们的遭遇吗?欣赏愚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 写景关于布局

本文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景,把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着作者自萧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扰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新,叙事井然。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经典说课稿《愚溪诗序》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愚溪诗序》。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

【教材分析】

《愚溪诗序》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是继续学习中国古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它们是《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赤壁赋》。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欣赏古代散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愚溪诗序》作者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继承了屈原以来“不平则鸣”的创作传统,强调“文者以明道”。他的这篇文章忽而写景,忽而写情,忽而议论,全文用自嘲的笔法凭27个愚字连缀成文,表达了孤愤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起兴的艺术特色。就本文而言,它既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又有较强的思想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特色上,进而理解作者的心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古代散文诵读、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领会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以“愚”自称的深刻含意 (“愚”字是课文的题眼,抓住了“愚”,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掌握夹叙夹议,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为了将读写更好地结合,积累写作方法) 难点:注意作者如何正话反说的。(时代的原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 体会文中用典的深刻含意。(典故人物历时较久远,用在文中是为了衬托作者) 【教学教法】

在本文的学习上,采用“自学——互学——研讨”的步骤来学习。自学是指先结合注解初读,涉及到注解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自行查阅工具书;互学是指这篇文本哪些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句式是需要注意的,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交流互动

来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要随时点拨。研讨即围绕学生自学、互学中的发现,重点研讨疑难问题,感悟文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学出深度,品出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介绍有关柳宗元的知识,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

2、由学生简介“序”的文体特点,教师补充。

明确:序,文体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在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共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后虽无集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这就是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

(二)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味。比如对于反复出现的“愚”字,要借助适当的停顿,显出情味。在读的同时,把重点的字词、句式标出来以便交流。

(三)展开互学

通过自学,有部分知识理解了,有部分知识不太了解,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确定本文的重点的字词句。

(1)通假字 知与智,纪与记

(2)古今异义 阳:指山之南、水之北。笼:文中文指包括概括。凡:总共。 (3)词类活用 姓:名词动用,取姓、取名。家:名词动用,安家。愚:意动用法,以之为愚。

(4)特殊句式 寂寥而莫我知也(宾语前置);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被动句);适类于予(状语后置)。

(四)研读。

1、围绕文题中的“愚”,梳理文章脉络。本文以“愚”字相贯通,愚字成了内容凝聚的焦眯,体式建构的支点。

2、研读讨论转笔内容,参悟“愚”深层次的含义及表达感情。

问:你认为“愚溪”真的“愚”吗?作者真的“愚”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研讨。明确:溪不愚且很美,作者不愚且是才华横溢。

3、研读类比手法,体味艺术之妙。

问:既是愤激在心,为何不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要借“愚溪”来发挥呢? 明确:因为溪与已物我合一,溪水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无以利世”故显得“愚”;作者“我”虽然才华横溢,但“不合于俗”,抱负无以施展,也是“无以利世”,同样“愚”,以溪类比,写溪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有了溪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志变直为曲,化枯为腴,有了无限的想象窨,有了耐人寻味的意趣,这比直言既多了哲理,更多了妙趣。这正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突出特色。

4、通过研读,畅谈你的感想。

问:对柳宗无心中的愤激,你怎样看?结合当,说说“不合于俗“的内涵。 这一道开放性思考题,重要培养学生学生的理性思维,正确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明确:

宁可被排挤,也不曲已逢迎,不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节操,这是柳宗元,也是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文人共的美好的品质,应该加以弘扬。

既要才华横溢,又要广有亲和力,善于与时俱进,多方合作,和谐相处,唯有综合能力高强的人,才能真正担当大任,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完成济世的美好愿望。高尚不等于高傲,独立不是孤立,仅以悲情演绎崇高还不够,这里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在合作互补的当今社会,不合于众,就是自动淘汰。健全的人格比单一的才能更重。当然,合众不是曲已,而是参与和互补共赢。

【总结】

1、本文体现了“序“的哪些特点?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背景、“八愚”的来历和作品价值。

2、本文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明确:以溪自比,借溪发挥、托溪言志。曲尽愤激。 【布置作业】

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柳宗元的诗歌和散文,写一篇《我所认识的柳宗元》。

第四篇: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面试之高中语文经典说课稿“愚溪诗序”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面试之高中语文经典说

课稿“愚溪诗序”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愚溪诗序》。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

【教材分析】

《愚溪诗序》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是继续学习中国古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它们是《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赤壁赋》。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欣赏古代散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愚溪诗序》作者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继承了屈原以来“不平则鸣”的创作传统,强调“文者以明道”。他的这篇文章忽而写景,忽而写情,忽而议论,全文用自嘲的笔法凭27个愚字连缀成文,表达了孤愤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起兴的艺术特色。就本文而言,它既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又有较强的思想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特色上,进而理解作者的心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古代散文诵读、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领会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以“愚”自称的深刻含意 (“愚”字是课文的题眼,抓住了“愚”,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掌握夹叙夹议,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为了将读写更好地结合,积累写作方法) 难点:注意作者如何正话反说的。(时代的原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 体会文中用典的深刻含意。(典故人物历时较久远,用在文中是为了衬托作者) 【教学教法】

在本文的学习上,采用“自学——互学——研讨”的步骤来学习。自学是指先结合注解初读,涉及到注解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自行查阅工具书;互学是指这篇文本哪些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句式是需要注意的,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来解决。解决不了的,老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师要随时点拨。研讨即围绕学生自学、互学中的发现,重点研讨疑难问题,感悟文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学出深度,品出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介绍有关柳宗元的知识,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

2、由学生简介“序”的文体特点,教师补充。

明确:序,文体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在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共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后虽无集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这就是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

(二)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味。比如对于反复出现的“愚”字,要借助适当的停顿,显出情味。在读的同时,把重点的字词、句式标出来以便交流。

(三)展开互学

通过自学,有部分知识理解了,有部分知识不太了解,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确定本文的重点的字词句。

(1)通假字 知与智,纪与记

(2)古今异义 阳:指山之南、水之北。笼:文中文指包括概括。凡:总共。

(3)词类活用 姓:名词动用,取姓、取名。家:名词动用,安家。愚:意动用法,以之为愚。

(4)特殊句式 寂寥而莫我知也(宾语前置);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被动句);适类于予(状语后置)。

(四)研读。

1、围绕文题中的“愚”,梳理文章脉络。本文以“愚”字相贯通,愚字成了内容凝聚的焦眯,体式建构的支点。

2、研读讨论转笔内容,参悟“愚”深层次的含义及表达感情。

问:你认为“愚溪”真的“愚”吗?作者真的“愚”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研讨。明确:溪不愚且很美,作者不愚且是才华横溢。

3、研读类比手法,体味艺术之妙。

问:既是愤激在心,为何不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要借“愚溪”来发挥呢?

中公教师吉林分校

明确:因为溪与已物我合一,溪水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无以利世”故显得“愚”;作者“我”虽然才华横溢,但“不合于俗”,抱负无以施展,也是“无以利世”,同样“愚”,以溪类比,写溪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有了溪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志变直为曲,化枯为腴,有了无限的想象窨,有了耐人寻味的意趣,这比直言既多了哲理,更多了妙趣。这正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突出特色。

4、通过研读,畅谈你的感想。

问:对柳宗无心中的愤激,你怎样看?结合当,说说“不合于俗“的内涵。 这一道开放性思考题,重要培养学生学生的理性思维,正确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明确:

宁可被排挤,也不曲已逢迎,不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节操,这是柳宗元,也是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文人共的美好的品质,应该加以弘扬。

既要才华横溢,又要广有亲和力,善于与时俱进,多方合作,和谐相处,唯有综合能力高强的人,才能真正担当大任,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完成济世的美好愿望。高尚不等于高傲,独立不是孤立,仅以悲情演绎崇高还不够,这里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在合作互补的当今社会,不合于众,就是自动淘汰。健全的人格比单一的才能更重。当然,合众不是曲已,而是参与和互补共赢。

【总结】

1、本文体现了“序“的哪些特点?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背景、“八愚”的来历和作品价值。

2、本文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明确:以溪自比,借溪发挥、托溪言志。曲尽愤激。 【布置作业】

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柳宗元的诗歌和散文,写一篇《我所认识的柳宗元》。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省教师考试网

第五篇: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

于园是张岱所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陶庵梦忆》。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磥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译文: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就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假山。堂屋前面就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全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上一篇:银行员工一句话心语下一篇:医学实习生教学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