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2024-04-16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共9篇)

篇1: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

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

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

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

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

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

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

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

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

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

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

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

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

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

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

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

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

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

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

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的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该看到,经济调

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各级政府已

经较为熟悉,调控和应用的能力较强;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职能还较为薄弱。如何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地

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各级

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社会管理,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种社会组织

涌现、多种所有制发展、“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对社会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包括

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

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

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

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

慈善事业相互配合、互相衔接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在全社

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整合社会管理

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

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快公共服

务体制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人,引入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机制。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迅

速上升。为什么日益富裕的社会,反而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以前我们讳言这样的问题。

然而,世界经验表明,从贫穷迈向富裕阶段,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时期。世界发展进程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后,在人均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即意味着该国社会进人

复杂多变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结构激烈变动、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人们的政治

参与要求增大,与上述四大现象相伴,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非常容

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管理失控、社会伦理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频

繁发生。各国的历史表明,这个阶段是一个“坎”,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一种情况,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迈过这道“坎”,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另一种情况,没能顺利越过这道

坎,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好面对如何顺利跨过这道坎。中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

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到3000美元。我国正好进入各种社会矛盾频繁发生、各种社会风险不断出现的时期。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

待遇、就业再就业等等。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而

且,这种利益矛盾有时会通过群体性矛盾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

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保证我国社会顺利越过复杂多变时期的这道“坎”,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抓紧建立健全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建群众利益正常渠道诉求机

制。通过这套机制,为社会提供一条反映情况、消解怨气、化解矛盾的通道,通过这套机制,推动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

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会始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自然的以及来自国际的风险,必须时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

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经常进行社会风险情况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等级、发生时间和区域及时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体制

和机制。

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表现为社会关系融洽、社会活动有条不紊、社会机体运转灵活、社会秩序

井然有序,说到底,表现为社会政治的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在历史上,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

代,都是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得以致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就

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在当代中国,要依靠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顺乎

民意、体现民心的政策,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自家的长治久安,保持社

会政治长期稳定。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广大群众在经济发

展中得到实惠,在发展中化解各类矛盾。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第三,发挥党

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第四,依法规范社会行为,通过舆论、宣传、教育

和引导,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

益矛盾。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欢迎阅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篇2: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十五”以来,我市科技创新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加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主要目标,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全社会研发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技术优势未能充分转变为产

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自主创新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必须下大力气突破创新合作机制、创新扩散机制、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和创新风险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释放我市科技教育的巨大潜能,让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鼓励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

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体制,地方留成部分财政回补企业。对高科技产业化阶段的财税减免方式应该由单一的税收减免向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运用转变;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等可以按一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对专利、非专利技术转让予以减免税优惠。

由于创新产品周期短、更新快、投资风险大,中小企业无论是财政支持、创新信贷,还是社会融资都非常困难。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促进技术流动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已成当务之急。应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的政策环境,把吸引风险投资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鼓励海内外投资者在我市进行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科技经费应采取多种形式与风险投资匹配投入,调动社会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为风险投资与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业资本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应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投融资结合在一起,把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建立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和监管制度,提高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应从制度入手,提高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公平性和投入产

出效率,充分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加强对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过程监控,避免有的单位虚报项目、虚列开支,造成财政提供的科技经费被挤占、挪用、浪费。应建立政

府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项目评审论证结果公示制度,避免评审过程中发生腐败现象。加强政府资

助的科技创新资金审计监督,不仅应审计资金使用过程的合理性,而且应按照社会回报、市场认同标准监督资金使用的效率。对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使用的评价应着重看其是否能转化为生产力,是否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公共财政提供的科技经费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政府资金投入的公平性,提高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产出效率。

三、保护创新者利益,建立合理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目前科技成果的评估一般都是科技部门或一组科技专家说了算,成果评估往往都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证,而不是实行社会回报、市场认同标准的实践检验机制,大量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

生产力。科技成果奖励存在着掌握权力的领导冠名在前,完成实际工作的科技人员排名在后的现象。由于评

估奖

励的不公正,创新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严重挫伤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

激励。应形成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着重看其是否

能转化为生产力,是否能实现产业化,是否能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并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场效益,同时又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尊重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劳动,反对弄虚

作假的腐败现象,让科技成果的真正创造者获得创新激励和社会承认,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和

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新技术、专利和品牌的转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和扩散。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特别应重视政府科技计划资助的研发成果的转化、技术扩散和利用。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共享技术研究力量,扶持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联

合体;通过政策引导,发展集研究开发、技术扩散功能于一身的专业技术公司;发展研究开

发的外包创新服务,建立创新网络。对一些企业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的行业,应充分发挥行业性或区域性科研机构的作用,吸收相关中小企业参与,组成行业性技术中心或联合体,为中小企业服务。

利用开放的条件实现自主创新,扩大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

合作与交流。把在技术引

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设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大学积极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

篇3:从活动入手加强数学学科建设

一读书学习, 提升内涵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良好的专业素养, 才能不仅传授知识, 更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所以, 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 读书, 加强积淀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我校几年前就提出的号召老师多读书、读好书的口号。每个学期, 我校要求每位老师至少读一至两本书, 并要写出读书随笔, 要有真实感受, 要有感而发。至于读什么书, 学校不限制, 但是给老师们推荐书目。各个学科的主抓领导每学期要给本学科的老师至少推荐一本专业书籍。我们数学组老师, 先后读过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吴正宪老师的《吴正宪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老师的《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文化学》等书。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加, 老师们自身积淀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2. 研读课标, 明确方向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 是老师们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依据。对课标的学习,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 多种方法。首先, 是自学。我们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本学科课标及课标解读, 要求老师们结合教学, 详细阅读学习课标, 把握本学段、本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详读教学建议及教学评价建议。其次, 是年级组学习。每次教研之前, 组长都会带领组员结合本次教研内容, 在课标中找到相关章节, 进行深入学习。最后, 还要参加学校层面统一组织的学习及测试。

3. 多种形式, 开阔眼界

在学习教材、课标之外, 为了让老师开阔眼界, 了解更多的信息, 我们扩展学习渠道, 借助电教教材, 播放、学习了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及讲座。如:学习了华应龙老师的《莫比乌丝圈》、美国二年级小学数学课《除法》、刘德武老师的《可能性》、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中的学问》等。

二行动反思, 提升能力

一般来说, 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监控能力”三项内容。

1.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环节着手——科学制订教学目标。一节课如果没有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 其课堂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做的。

第一, 整体把握教学体系和内容, 全面解读教材。对教材的通览与理解, 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每学期, 除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分析外, 我校还要组织教师利用集体备课精读教材, 研读教材。并且对于教学设计的撰写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教师备课, 先要备全册教材, 单元教材, 然后再备本课教材。

第二, 准确定位教学标准。在详读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细读课程标准, 结合本年级的相关内容学习课标。

第三, 在进一步做好前者各项工作的基础上, 要求老师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但, 教师往往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到位、不准确。教学目标过大, 过空, 不具体, 不细化。基于这种情况, 我校在学校论坛组织了专题研讨, “如何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请老师们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自己的想法。而且在2010年秋季学期, 我们也以此问题做为学校校本教研的总问题, 让每一个教研组都在具体的课例中进行研究。

2. 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日常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而每学期的校本教研又是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加速器。我校每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 而且每位教师又都是活动的主角。每次的一课多上或同课异构活动的参与者是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在这样的上课、观课、议课活动中, 每位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重视学生活动, 关注学生发展

在加强数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 更要通过学科课堂教学和学科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学科能力。我校通过点面结合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口算比赛、讲数学故事比赛、数学小报展评、演数学实践活动小品等活动, 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机会,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数学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培养,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 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交流中发现问题、提高能力,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个能够得到培养的空间和环境。如:在数学实践活动《生豆芽》和《栽蒜苗》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培养;在《滴水实验》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实的实验精神;在《一次性筷子》活动中, 则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准确、细心计算, 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外, 每年的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期间, 数学老师还要把学生做过的数学实践活动排成小品, 以小品的形式展示活动过程中的故事与精彩瞬间。

2. 讲数学故事比赛

“讲数学故事”是两个层面的活动。一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 我校要求教师为其讲数学故事, 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二是开展全校学生参与的讲数学故事比赛活动, 学生讲的数学故事必须是原创作品, 只供参加比赛。这项活动虽然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但学生在创作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却要思考故事背景、数学内容, 还要对故事的雏形进行深加工, 使其内容精彩、有新意, 最后还要成文。可以说, 要创作一个好的数学故事, 必须具备数学、作文等基本功。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在数学学科建设方面, 我们只是刚刚起步, 简单摸索、尝试了一些方法, 还不成熟。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 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篇4: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组长王瑞生、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出席会议,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主持大会。

中央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国务院国资委各厅局负责人、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和先进职工标兵代表共计7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央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和班组建设工作

不断走向深入

国务院国资委在2003年正式挂牌成立,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班组建设工作,当年11月,即在宝钢集团组织召开了中央企业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现场推进会,全面启动了中央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和班组建设工作。2004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决定在中央企业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要求“以班组为单位,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强化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自主管理,提高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2006年中央企业工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提出了班组管理与建设的三年工作目标,明确要求中央企业用三年左右时间,把班组长普遍培训一遍。同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班组建设表彰推进会,隆重表彰中央企业998个学习型红旗班组和104个学习型标杆班组。2007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优秀班组长赴比利时学习考察,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企业班组长为主要成员组团出国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从此,国务院国资委每年都选派中央企业优秀班组长赴国外学习考察。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在清华大学举办首期中央企业优秀班组长培训班;2009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同年,国资委与清华大学开发实施了“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认证远程培训项目”。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职工队伍建设。

国资委在职工素质工程和班组建设工作方面建章立制、培育典型、狠抓培训的同时,制定了职工技能大赛管理办法,先后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信息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举办了36个工种决赛。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共有1 682.7万人次参加了各类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127.7万人晋升职业资格,其中,56 702人通过技能竞赛晋升职业资格,20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678人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中央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多工种、多层次、多渠道的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了一线职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

伴随着中央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和班组建设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健增长。2009年末,129家中央企业拥有国有资本及权益为62 930.9亿元,比2003年增加3.4万亿元,年均递增13.7%;中央企业在2009年实际上交税金总额11 474.8亿元(含石油特别收益金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比2003年增加7 911.7亿元,六年间年均增加1 318.6亿元,年均递增21.5%。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210 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在美国《财富》杂志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的中央企业有30家,比2003年增加24家。

大力培养“六型”班组

和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

“几年来,通过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指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不仅是中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抓起,才能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中央企业管理水平,必须把加强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最终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加快转变中央企业发展方式,必须培养“六型”班组和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大力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现代班组,大力培育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性的职工队伍;构建和谐中央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在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和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2010年6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业人才发展总的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人才规模合理增长,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重点培养造就100名左右战略企业家,复合型党群工作者达到95%以上,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从目前的3.4万人增加到8万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从目前的5.4%提高到9%以上;国际化人才在目前0.75万人的基础上翻两番;人才使用效能显著增强,对企业发展贡献度大幅提高,实现人均营业收入翻一番、累计有效专利翻两番。

如何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呢?

篇5: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望着校园里天真烂漫、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们当老师的多么希望他们品学兼优,立志成才。但是,由于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成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相吻合的,七年级和八年级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矫正,心理和法制教育,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九年级思想品德讲述的是责任与使命,国情、国策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进取,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想品德课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搭设了有利的平台。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在老师的潜移默化和循循善诱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第一,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立足于课本知识,结合新课标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将思想道德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去。尤其在一些重点章节,更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上课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联系实际,举出实例,讲的有理有据,让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情愿的接受老师的观点,真正做到端正态度,转变思想,提高道德水平。

第二,教师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比如,教师可利用课堂大讨论,开辩论会和法制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感染,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效应。因为,学生之间,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是最默契的。他们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释放他们内心的压抑和不良情绪,使其心理平衡;又可以在相互辩论中取长补短,达到共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有意识地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诲,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刻反省自己,改正错误。

第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模范和榜样,讲述他们动人的事迹,让学生心领神会,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自觉向先进人物学习。张晓同学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面对命运的不幸,用坚强的肩膀,超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成就了自身的价值,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如此感人的榜样就在身边,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大力宣传和学习张晓同学感人事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只要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态度端正了,才能培养明确的学习目的,顽强的学习意志,强烈的学习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形成内在的动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老师多采取激励措施,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坚定信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篇6:从创新入手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注重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能量级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的资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上下左右、广大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即企业的经营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我们说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我们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二是导向力。导向力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三是激励力。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以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四是约束力。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常常发挥着一种软约束作用,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

力,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纽带力。维系发展要有两种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只有一个纽带不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力量。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它营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源自全体员工内心的精神和调动全体智慧的力量。

二、从创新入手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是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成为时代的趋势和特征。科技创新促使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商品中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科技文化教育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工艺流程对员工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发展要求企业界更加重视商品消费的心理成分和审美要求,服务创新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创新入手,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一是创新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上升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变成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包括知识、技术、体制、制度等各个方面,然而创新作为一种理念融于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处于改革和发展机遇期的像中铁隧道集团这样的国内大型建筑企业来说,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将是意义无穷、功用无穷的。二是速度文化。知识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速度就是一切”。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而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所以说,在未来建筑市场的竞争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三是学习文化。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经济条件下,最

成功的企业将是个人学习力和组织学习力都很强的“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现代企业只有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惟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四是服务文化。当代建筑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服务竞争在建筑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强化服务理念,实现“服务增值”。质量概念,不仅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从中铁隧道集团来说,企业形象从根本上说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服务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同业主的关系问题。只有每个工程项目达到业主满意了,我们才能不断辐射延伸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篇7: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青冈县农委张德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其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必须围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来进行。

一、减少农村,富裕农民

国外经验证明,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强国,必然伴随着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农村的大面积消失。韩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推出“新村运动”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而到90年代“新村运动”完成后,农村人口只占到10%左右。原有的农村已有70%消亡,绝大多数的农民变成了“市民”。同样,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末,每年城镇化率提高0.7个百分点,而本世纪初的几年内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安排,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比现在提高近3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5年内现有的农村将至少有50%要走向消亡。这就决定了我们建设新农村、富裕农民,必须以减少农村,减少农民作为一个基本前提。一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劳动力转移,既可推进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又可有效减少农民,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达到减少农村富裕农民的目的。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少数人多种地,多数人少种地或不种地”的思 1

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步伐,准确地把握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趋势和发展规律。2005年,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7.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4%,创收2.1亿元。二要科学调整和优化农村布局。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各试点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村庄长远发展趋势,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新农村建设布局。要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思路,加快推进小城镇、城郊村、镇中村以及中心村的社区化建设和改造,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对现有基础设施好、具有产业和资源发展优势,以及主要道路周边的村镇进行优先、重点建设和改造。结合我县实际,按照“道路铺建标准化,人畜饮水安全化,能源建设新型化,房屋住宅规范化,信息覆盖网络化,村屯植树层次化,环境卫生整洁化,文体生活多元化,医疗卫生合作化,社会保障人本化”标准,对32个试点乡村应加大投入力度,快速推进。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对一些人口过少、距离过近以及紧邻城镇的村庄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集中。特别是对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严重萎缩并从趋势上即将消亡的村庄不做规划和投入,引导农民自觉向中心村或小城镇集中,把旧村作为农业作业点或放牧点管理。三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在这个转化进程中,我们应坚持城乡互动、以城促乡,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制定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打破城乡差别和身份界限,降低城市准入门槛,积极创造便利条件,赋予农民市民待遇,引导相当数量的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就业、创业、子女就学、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方面,赋予进城农民平等待遇。深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使进城农民公平地享受原有的合作医疗和义务教育补助等基本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进城创业,在工商、财税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并在其创业初期减免有关税费。

二、繁荣经济,富裕农民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基础,而不能完全依靠外力推动。把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地抓下去,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农民经济实力。通过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而绝不能单纯地依靠外界的扶持和投入。近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做强做大玉米、畜牧、特色绿色、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和建设玉米工业城目标,举全县之力加快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使县域经济总量明显扩张,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是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依靠构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群体促进农民增收。我县立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全力大上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玉米产业实现了集群式发展,畜牧产业实现了链条式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实现了规模式发展,林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玉米产业为例,近两年,共开发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糠醛、秸秆饲料、玉米皮编织等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14个,总投资达14.76亿元。投资近5亿元的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项目历经10个月的建设,于4月4日一次试车成功并顺利投产,龙凤玉米公司成为亚洲单厂加工玉米最大企业。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的不断引进和开发建设,使玉米粒、芯、秆、皮得到转化增值。二是实施产业带动战略,着眼深

挖产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相对集中、高质高效的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源头”,打造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升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种植业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和设施化并重,2005年喜获大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亿斤,比上年增长17.4%,农民仅此一项增收8000多万元。畜牧业突出龙头牵动和科技支撑,发展无公害畜产品,饲养总量不断扩张。今年,高标准辟建了饲养种狐、貉2万只,商品狐、貉20万只的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绿色产业借助现代营销手段,采取定位市场开发、专项加工开发、内在提质开发等手段,依托现有产品资源,叫响了尽美牌绿色淀粉、麦芽糊精、味精,赛美牌有机葵花、乳多宝牌奶粉、香瑞牌香瓜种子、冈青鑫牌粘豆包等产品知名度。林业坚持走深挖潜力,放活机制,全民动员,全面绿化的路子,探索并建立了民营造林和林木管护新机制,在造林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2005年高标准造林3.9万亩,今年达到

3.5万亩。三是实施市场联动战略,注重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运用市场化手段,活化流通建市场。坚持“整合分散、完善原有、加快新建”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农副产品市场进行全方位整合,城乡联手共建,逐步形成地方特色浓、辐射范围广、拉动作用强的商品市场体系。我县葵花市场整合后,年交易量达4万吨。同时,要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入手,加快发展事业站所牵头型、能人引带型、村级组织中介型、龙头企业牵动型、乡村干部领办型、供销社改制型、农机股份合作型等“七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三、提高素质,富裕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近

篇8:从五方面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 它凝结在制度中、体现在行为上、展现在环境里, 并一直伴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凝炼、不断升华。企业文化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 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目标选择正确, 才能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 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二是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 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方向;三是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 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 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和激发出来, 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迸发出来, 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那么, 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呢?

一、让员工参与、认同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凝聚文化, 在文化氛围中管理企业”, 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员工积极参与并认同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当提到企业文化建设时, 往往有些员工认为那是高层的事、领导的事, 把企业文化局限于高层文化、形象文化, 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 也并非只是形象文化, 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只有得到大家参与和认同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 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在竞争的环境中, 我们不仅应该教育员工, 培训员工, 也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通过企业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 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 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激励, 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 不断进取。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 首先要征求员工的意见, 企业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 共同探讨企业的文化。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并广泛进行宣传, 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 自己怎样做才能把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用共同的愿景目标凝聚员工

共同愿景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鼓励成员,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员工为共同愿景坚定前进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文化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 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确立共同目标凝聚员工思想, 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全体员工就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个目标即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 也是对员工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努力, 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 概括、总结、提炼而后得到确立, 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 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畅通沟通渠道, 使企业理念成为员工的行动

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 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 企业内刊、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等阵地。领导与中层、领导与员工、中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沟通渠道要畅通, 要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 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员工不能认同企业文化, 企业就会形成内耗, 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力量, 但由于方向不一致, 导致企业的合力很小, 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很脆弱。从长远来看, 只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 立于不败之地。

四、共同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有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 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能激发员工的潜力, 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智慧, 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 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 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中的人表现出来, 因此, 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是否体现了人的价值, 已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企业文化, 就是要建设一种环境, 使企业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文化氛围, 培养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 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在宣传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 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学习培训内容的同时, 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召开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开展主题征文和演讲等, 引导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 做到人人皆知, 入脑入心, 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体系。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具有企业特色的爱心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诚信文化、执行力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载体, 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主体作用, 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提炼、总结、宣传和贯彻工作, 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在文化管理中提升管理效能, 使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实践, 以共同的价值凝聚人心, 扎实推进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本文从五方面入手, 对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简要阐述, 并对其中部分情况做了详实说明。

篇9:建设法治政府从何处入手

两起事件虽然一为地方政府所为,一为中央部委所为,但性质是一样的,即都是在滥用政府的权力和法律。搞了这么多年的法治建设,之所以进展不大,甚至在某个时候或某个问题上还有回潮,与我们错误地理解法治政府的含义及未能正确处理法治精神与中国本土法治资源有关。

从法治的基本含义看,是以法治理,法是社会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最高原则。因此,法治政府也就是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政府,即“政府由法律产生,政府由法律控制,政府依法管理,政府对法律负责”。由此,法治政府强调公民权利本位、政府责任本位,提倡“公民自治”,尊重个人自由,进行“权力制约”,因而,它也是人民民主的政府,做到这些,就能够实现有效治理。

不过,与西方先有法治社会、后有法治政府不同,中国是先提出并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以法治政府来带动法治社会。因而,如果说西方的法治道路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中国的法治道路则大体属于“政府推进型”或“政党推进型”。这是中国法治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的“法治政府”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下,适应本土法治资源的政府。

因此,在中国建设法治政府,需要考虑本土资源、本土文化特别是政治文化,即所谓法治的中国化,但这势必与法治精神发生矛盾甚至冲突。众所周知,中国的政治文化突出的是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一向强调为了集体利益和荣誉,可以牺牲也应该牺牲个人利益。如宪法中 “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城市拆迁条例的“公共利益”等规定,就是立法中集体主义的表现。显然,这与法治政府所倡导的“公民自治”,尊重个人自由是有矛盾的。如何看待并处理这个矛盾?传统的做法是先集体后个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而现代的立法精神,则一般是先保障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再保障集体利益。笔者认为,当“公有财产”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自由发生碰撞时,我们还是应该向现代文明、现代立法精神看齐。原因很简单,个人的自由和权益是天赋之权利,是不能被集体利益剥夺的;换言之,在人的基本权益方面,传统价值和本土色彩还是少点为好。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发达国家,法律在涉及公共利益时,一般都用列举法明确列出来,即使宪法也不例外;但中国的法律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则较为含糊、笼统,导致法律在实施时,需要相关部门制订一个实施细则,从而为官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打开方便之门。我们看到,有时候在中国真正发挥治理作用的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法律,而是对法律的再解释——即实施细则或者干脆是各部门制订的内部条例、规则和红头文件,它们被政府部门作为执法依据,而正式法律则被束之高阁。

目前的问题是,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只要政府或者官员个人需要,就是公共利益;只要事情披上了公共利益的外衣,有些官员就可以胡来,这在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开发商看中了哪块地,他去运作政府,政府说为了公共利益得收购。本来按市场价3万一亩,但政府可能出3000一亩强行收购,然后转手以10万一亩卖给市场,由此引起暴力拆迁和农民的反抗。

那么,个人权益优先是否就可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当然也不是。当两者发生冲突,确实需要个人让渡其权益时就必须让渡,否则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共建设,但前提是政府需要有合理补偿。

另一方面,要限制官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严格依法行政,也涉及所依之“法”为何法的问题。如果政府行政依据的都是各部门制订的内部之“法”,而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那么,这样的依“法”行政就必然把部门和行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普通群众的利益则会被忽略甚至损害。就像铁道部刚修订的退票新规一样,维护的是铁路利益而不是普通旅客的权益。

有鉴于此,依法行政的法律应仅限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各级部门制订的各种内部规定不得作为执法依据,这是不得突破的底线。

除了要妥善处理法治政府的本土特色与法治精神的关系外,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政府法制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二是行政执法体制不够完善、程序不够规范,执法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很好地实现立法目的;三是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立法化倾向明显;四是包括民间在内,社会普遍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全面的法治理念,没有树立起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等。

上述问题在基层更加突出。县乡两级基层政府主要与百姓打交道,基层事务的繁杂,政绩的需要加上百姓自身的法治素质不高,都会使得一些官员习惯于借助行政权力去开展工作、达成目标,而不愿依法行事,吴忠市的跨区抓捕就是权力滥用的典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要使官员不敢乱用权,谁乱用权,谁就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因此,我们也可把上述几个问题简化成一个问题,即对官员的权力监督问题,法治政府归根到底是要监督和约束政府及其官员过大的权力。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政府改革,特别是大力削减政府职责。如果政府权力无边,职责太多,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肯定会导致政府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权责不对称。这样的政府即使做到依法行政,也是行政效能低下,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人想摆个小摊解决生计问题,但如果要盖很多章,跑许多部门才能拿到执照,即使政府部门依法办事,不卡不要,也有可能错过市场机会。把本属于社会和市场的职责还给社会和市场,才能尽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当然,政府也不是越小越好,但像当前这样肯定是不好的。

其次,权力行使必须公开。确保公众充分的知情权,才能有效监督和约束政府。国务院在2007年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执行情况不尽理想。假如政府出台政策,事先不征求公众特别是行政对象的意见,事后也不向社会解释,一般老百姓可能都不知晓该政策的存在,那么如何让他去监督政府、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网络发达,从技术上说,不存在政务公开的难题,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目前国务院的信息公开条例法律位阶还不高,应该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从程序上强制政府的行政要公开。

第三,鼓励公众充分参与政府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单有公开而排斥民众对立法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则不能很好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或不被损害。特别在目前群体分化的情况下,不同群体影响政府政策的能力和渠道不一,更应保障普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使他们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还须有严格的问责。官员在权力行使中如果破坏法制而得不到相应惩戒和制裁,那么所谓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法治国家就是一句空话。这方面,需尽快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审查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审查监督, 从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权益受害方给予补偿救济的法律制度。我国在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方面,还很不完善,应该将立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政治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公民个人或组织的监督与审判机关的司法审查整合在一块,共同构成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

(作者系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聚苯板屋面保温施工下一篇:北李官社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