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2024-04-12

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共6篇)

篇1: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从我国男女退休年龄差异看平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王竹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男女平等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男女平等的内涵是男女两性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他要求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我们之所以要反复强调男女平等,制定保护妇女的政策法规,说明我们的社会男女还存在许多的不平等。纵观几千年中华古国的文明史不难发现,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机会的待遇。近几年来反应越来越强烈的男女退休不同龄的问题也仅仅只是男女不平等的内容之一。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妇女权益保护法修订专案组”也对男女同龄退休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虽无任何实质性进展,但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男女同龄退休问题的大讨论。为此,笔者就我国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而导致的男女不平等及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作如下思考。

一、从男女退休年龄差异看平等权利的体现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78年6月2 日国发[1978]10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男女退休年龄差别居全世界之首。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立法之初制定的看来是照顾和保护妇女的措施并不领情,这项“保护性措施,”真的保护了妇女的利益了吗?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2006年的“三八”节前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份《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建议书》,从法理角度对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违反我国最根本大法的《宪

法》进行分析时就明确表示:退休年龄规定实施的客观效果与立法初衷相悖[1]。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实施的客观效果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2]。

也就是说,女比男早退休侵犯了女性的宪法权利,那应该就是侵犯了女性的平等权利。应该承认,从人的尊严角度,男女平等。[3] 然而立法时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不宜长期从事繁重工作而给予女性早退休的特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职业女性的关怀。但是时代的变迁使这项保护性制度演变成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导致女性无法实现在经济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性平等的宪法权利。

因为立法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职业女性多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工人以体力劳动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涌现出大量民营企业,企业有用人自主权,尤其是自1986年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退休年龄制度难以落实;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正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成为职业女性的主要工作方式。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授权单位以岗位决定所聘人员的身份,从而使干部、工人的身份难以区分。如今这项“保护性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主要表现有以下4个方面:

1.男女受教育水平相同,却因退休年龄的不同,人为地造成了职业生涯缩短,女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随之降低,严重地影响了女性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晋升;

2.工龄短,缴费期间也短,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相对较少,使养老金随之减少,造成在经济利益上的男女不平等;

3.在家务负担最轻、工作经验丰富,身体状况稳定时被迫退休,造成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4.早退休必定工龄短,与工龄挂钩的公积金、各类保险等福利待遇也受到影响。

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利益冲突的各方相融,宪法的平等原则得到贯彻,社会成员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得到普遍尊重,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公正的社会就不会和谐,假如允许这种不和谐的状况继续存在,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酿成社会动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深得民心,而在退休年龄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受到不公正对待,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男女退休也应当逐渐与国际接轨

按照“入世”时的承诺,立法应当逐渐与国际接轨。目前,规定男女相同退休年龄的国家约占60%,规定男女差别退休年龄的国家约占40%。我国男女之间的退休年龄差距堪称世界之最。世界性趋势是逐渐将男女退休年龄拉平,并给当事人选择余地。例如,英国将男65岁、女60岁统一为65岁;澳大利亚将男女分别为65岁、63岁统一为65岁。

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退休高峰期到来,养老基金压力越来越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同。据专家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1995年9月4日,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欢迎仪式上,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8月28日,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8月29日,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明确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表明了中国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坚定决心。

可见,我国政府对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决心,消除在退休年龄中的性别歧视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应该确立弹性退休制度,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为60周岁,允许在特定情形下,经过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提前5年退休,领取非全额养老保险金,个别岗位经过批准适当延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性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男女同龄退休的必要性探讨

1978年制定的男高女低的退休政策,显然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促进女性发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适时制定和实行男女管理人员同龄退休的政策十分必要。

1、有效地运用女性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女性管理人员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学历女性专业人才(硕士、博士),国家对她们的培养周期长,人力资本投资高于一般人。对于大多数高学历女性管理、技术人员来说,50岁左右精力旺盛,经验丰富,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仅因为是女性就让她们提前离开工作岗位,不仅有违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也造成了女性人才资源的极

大浪费。不仅如此,早退休还意味着国家要提前支付女管理人员的退休养老金,从而进一步降低女性劳动的投入产出比率。这种并非女性情愿的制度安排,也不利于减缓国家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

2、退休年龄的平等也就是男女两性的事业发展机会的平等。目前的女比男提早退休的政策,意味着女性必须早成才。而事实上,与男性相比,女干部、女专业技术人员在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和岗位晋升等方面的机会极少,从而制约了优秀女性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目前女性参与企业改革及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有直接关系。这既不利于调动女性参与企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三个文明程度的提高。

3、退休年龄一致才能达到男女经济利益平等。退休后的待遇与工龄密切相关,女性比男性退休早,意味着工龄短、工资低,退休金也必然比男性少。而根据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工作满35年的,退休金才能按基本工资的88%计发,与同时毕业参加工作的男性相比,女性实际上很难获得满额退休金。此外,退休年龄差异还会对住房公积金、各类保险等福利待遇的发放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规定男女同龄退休,将有利于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妇女享有同男性平等的经济权益,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地发展。

4、男女同年龄退休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问题。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适时进行政策调整,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既是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的体现,也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将有利于优化国家决策和管理人员的人才结构,促进政府及企业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进程。

四、男女同龄退休的可行性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工作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大大改变。50年前确定退休年龄男女有别政策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即便是国家干部,劳动条件也比较艰苦,加之传统劳动方式对性别分工的制约,计划生育措施的乏力造成多胎生育,较多地影响了女性的工作和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已大大改变,女性与男性接受教育水平相同,科技带来的工作模式的改变,许多领域已不再对男女体力上的要求有明显区分,有些职

业还胜于男性,而其工作职责的履行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与男性拉开差距,生育观念的改变更使女性的精力和身体状况极大提高,这在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别中体现得极为典型。

2、实行男女平等的退休政策符合国际发展趋势。退休政策的性别平等,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十分重视的性别平等问题。在以权利为基础、发展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很多国家退休政策趋向性别平等。据美国社会保障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障--1999》资料统计:1999年,全世界165个国家中,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地区)有98国,占60%;不同的67国,占40%的。165个国家平均退休年龄,男性为60.5岁,女性为58.6岁,两性差距不到2岁。我国退休年龄男性为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工人为50岁,是世界上两性退休年龄差距最大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从维护女性工作权利和男女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利益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实行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政策,不仅是担心对女性劳动权利的不平等,还担心对男性享有养老金保障的不平等。他们的实践证明,两性同龄退休既有利于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也有利于男女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权益,是男女两性都欢迎的事情。

3、推迟女性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无关。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是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看,目前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工作人员的女性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很低,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6%。而且,在这部分人中,还有一些是工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因此,推迟女公务员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政策不会对国家总体就业形势造成影响。大多数国营企业中工作的女性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以牺牲女性退休年龄来减少就业压力,不如降低男性退休年龄来缓解来得更为明显。在男性占领导地位的决策层会作如此考虑吗?

六、对企业男女管理人员同龄退休的政策建议

男女退休年龄问题既是“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也是“劳动力市场性别制度”问题。男女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公正性,取决于男女退休年龄是否真实体现了男女两性的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体现男女两性的劳动效率和经济利益。笔者以为以下两个建议并不过份:

第一,将男女平等实行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一条基本原则。为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鉴于

女管理、技术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男女同龄退休,将女性公务员及企业管理岗位女员工的退休年龄推迟到60岁,并无需区分职务。使所有女性员工都享有这个应有的权利,从而为女管理人员的发展开辟更加畅通的渠道,促进女性人才的健康成长。

第二,为尊重个人选择,可允许男女员工按一定条件提前退休,标准和养老金待遇坚持男女平等。为尊重劳动者的意愿和选择权利,男女管理人员都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工作状况选择是否提前退休。《国家公务员法》可规定以工龄和年龄同时作为计发退休金的标准,对达到一定年龄和工作年限的男女公务员,允许其提前退休。但无论是退休标准和退休金待遇都应以男女平等为原则,以维护男女管理、技术人员经济利益的平等。

总之,男女两性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只有实现男女平等,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男女平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提高各级决策者和领导干部对男女平等、两性和谐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承担起实现性别公正与平等的社会责任,把性别平等和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追求,在经济组织内营造平等、和谐、有序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

[1]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对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建议书》。

[2]《中华人民共和中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3]我国立法中反复强调男女平等暗示着这样一个现实:男女在获得机会和财富方面是不平等的。正因为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才会不断地强调男女应该平等。而产法的目的是矫正事实上存在的男女不平等。

篇2: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9个方面、6项原则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 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

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篇3: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任何一栋大厦的构建都离不开脚下坚固的基石, 而《新乡土中国》一书的理论基石就是“城乡融合”。该书中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点之一的城乡融合, 即不断缩小乃至完全消灭城乡对立的过程和状态。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 而不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具体形态。城乡对立一方面表现为发展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即地区差别。为解决城乡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人们提出了城乡融合理论。

早在1847年,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就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 这里的“城乡融合”就是指城乡一体化。他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城市脱离乡村而独立出来,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必将从分离发展到融合并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尤其是乡村发展落后, 又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根本障碍。以武义县为例, 武义是传统农业县, 而农业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 武义逐渐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于该县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 创办了工业园区, 引发了“洼地效应”、“鲶鱼效应”和“蛟龙效应”, 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城乡融合还体现在在城乡平等发展的基础上, 城市经济大力保护和支持农村经济, 使二者协调增长与发展。农村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以现代化农业经济为特征的综合农工商一体化经济模式, 建立起以自由经济、法制经济、规模经济和效益经济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 城乡双向交流日趋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农村和城市人口的文化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普及;城市和农村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形成统一的就业、失业与福利、劳动保护、医疗保险等制度。

从社会进程上看, 城乡融合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它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的光辉思想, 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城乡融合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和谐社会是城乡融合的结果。书中从政治服务、教育优先、下山脱贫、村务监督与文化活力五个方面, 以具体的、鲜活的事例, 很好地阐述了“和谐”一词的意义, 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谐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范本。促进城乡融合, 运用和谐共赢的理念, 通过政策统筹和体制创新,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 深化城乡对接互融, 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 推进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一体化。正如徐教授在书中所说, 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从分离、对立、互动中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 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结果。

在《新乡土中国》一书中, 城乡融合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三种模式来实现:第一, 优先发展乡村社区模式。要缩小城乡差别, 消灭城乡对立, 应当优先发展落后的乡村, 使乡村接近城市。第二,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可把城市和乡村放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全面规划城乡的协调发展。第三, 重点发展城市社区模式。不能脱离农村建设发展城市, 而应以城市发展来影响、带动与促进乡村的发展, 从而缩小城乡差别。城市的支持和反哺至关重要, 而农村的自立、自强也不可或缺。融入城市的主动与否, 决定着农村发展的强弱和快慢。农村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不能够只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 应主动接受城市的辐射延伸, 主动对接城市的优势资源, 在融入城市中谋求新的发展和飞跃。

篇4:从政府网站生态化看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基础设施及自然资源处于正常状态、社会能源保证充足、政府各司其职、企业与公众可获取政府的相关服务。它提示我们,真正的生产力内涵不仅体现在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上,更重要的是要和自然相互和谐、协调发展,建立起与自身和谐的世界。而且,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基础层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化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化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存在的基础。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是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当代,人们把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和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加表明了“生态化”的理念是科学发展重要思想的内容。

政府网站是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把生态化的理念用于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首先,政府网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重要载体,它的存在和作用已成为社会和公众的重要需求,是信息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其次,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它的生命及生命力的强弱与系统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离开系统环境无法生存。再者,政府网站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它的生态结构是技术系统与非技术系统的组合,两者的融合构成了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政府网站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对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去年,中国青年报做了个调查,其结果是:网民对政府网站不满意度超过60%。 问题在那里呢?如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我国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环境是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为技术系统的支持能力比较强,非技术系统的支持能力相对比较弱,政府网站呈现技术功能强,服务效能弱的现象。例如:政府网站都设置了信息发布功能、交流互动功能和网上办事功能,这些用技术手段实现的应用功能,体现出技术系统环境的强力。但是,当公众使用这些技术功能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办理事务的时候,却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内容陈旧、互动缺少响应、办事不方便的状况比较普遍,政府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体现出非技术系统环境建设的滞后。技术系统环境建设与非技术系统环境建设的不和谐,造成了政府网站应用效果不和谐,直接影响了公众的满意度。再做进一步分析,政府网站建设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目前,非技术环境的现实条件很不适应政府网站发展的需要,例如:政府网站的组织形态还没有形成,政府网站工作系统处于松散和不稳定状态;政府网站日常运行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或预算不足,运行经费没有保障;网上政府服务未列入政府工作业绩考核,政府服务资源不能主动供给;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观念对电子化的服务理念缺乏主动的响应,政府服务资源的梳理和整合遇到重组与协同的阻力;所述问题还不是非技术环境条件的全部,越基层的政府网站问题越多,条件越差,而基层政府网站恰是为公众提供网上服务的主体,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我国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出现不平衡的原因,除了大环境条件外,还有,我国政府网站前期建设是以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建设,其建设者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他们对非技术系统的关注程度不高,或者说没有赋予他们这方面的职能,缺乏对非技术系统的研究。笔者提出建设“生态政府网站”的概念,是希望引起政府网站管理者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提升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不能只从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更需要在完善政府信息内容和服务资源供给上下工夫。加强对政府网站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网站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是保障政府网站的绩效,提高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篇5: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就是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近六十年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飞跃, 我们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这一原理还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我国现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这就决定了我国现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大的系统, 必须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体各种权利的实现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会有先有后,但在所有这些权利中,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最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着成为了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一些成员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发展需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独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间的协调。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此外,和谐社会系统观还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促进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还要下大力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篇6:从哲学视角看和谐社会

(一)辩证的和谐

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非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辩证的和谐。

1、民主与法制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既讲民主又讲法制,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就会使民主失去正确的方向;只讲法制不讲民主,就会使法制变成个人专制,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制和谐统一的社会。

2、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没有效率,即不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公平和平等都是空话”。和谐社会也不可不讲公平,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平,就会缺乏效率。

3、发展与秩序的和谐统一。经济的停滞、社会的贫穷不仅不能带来和谐,而且会导致动荡,和谐社会必然以经济与发展为基石。但社会没有稳定的秩序,也不可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和谐社会既要讲发展又要讲秩序,形成发展和稳定良性互动,达至和谐统一。

4、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人不仅在生产与生存的意义上依赖于自然,而且在更初始的意义上,人就是自然界的产物。和谐社会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二)积极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自觉、双赢、可持续的积极和谐。积极的和谐是指人们自觉地对世界积极改造,使具有不同特性的矛盾各方和谐共处的一种良性竞争态,与表面一团和气但却相互争斗的消极和谐相对。

自觉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们设定的理想目标,人们按照这个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从事社会活动,因此,“和谐”状态并不会自己主动呈现,需对社会发展方式、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等进行理性选择和自觉创造才能达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种自觉和谐。

共赢和谐。社会有机体内各要素如协调运作就能达到共赢,如彼此冲突、尖锐对抗,就会停滞不前。和谐社会里,矛盾各方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商定如何共同发展;发生冲突时通过多方对话,相互理性地协商,形成化解矛盾冲突的和谐氛围。

可持续和谐。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可持续的,人们积极转化各种矛盾、化解各种冲突,使已有和谐持续地更好地发展,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更高层次的和谐中寻求新的意义上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

(三)动态平衡的和谐

积极的和谐追求的是动态平衡的和谐,在发展中多种因素密切配合,矛盾双方或诸方相互协调达到平衡。

和谐社会的和谐具有动态性,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种“变化”不是杂乱的,是人类自觉协调矛盾的有序发展,保持社会内部各矛盾因素之间的张力,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是发展与平衡的统一。

(四)实践的人的和谐

人的和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追求和谐离不开人的实践;其二是追求的最终和谐是人的和谐。

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的实践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实践得以实现的,在人与自然之间,人是主动积极的一方,通过人的积极的实践,人与自然实现和谐。至于人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则更明显的是通过人的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离开人的实践,所有的和谐都不可能实现。

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只能在个人全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人的和谐是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意味着造就和谐的人,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切和谐都被打上人的烙印,最终归结为人的和谐。

二、从哲学视角对和谐社会进行诠释,思考和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理论指

导,在构建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马恩曾断言,生产力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和谐转化各种社会矛盾提供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如果减慢发展速度,可能使某些正在显露的社会矛盾暂时退隐,使某些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暂时缓和,但最终只能造成社会矛盾的“积蓄”效应,使和谐转化矛盾的工作陷入更大的被动乃至成为死结。所以,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原则,

第二,坚持和谐转化利益矛盾的原则。为了某种利益,各利益主体会会发生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矛盾本质上就是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得到合理调节,各类社会矛盾就都可以进行有效化解。能否和谐转化利益矛盾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一,如果利益矛盾得到和谐转化,各利益主体间形成一股合力,达到共同发展,社会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其二,如果利益矛盾没有得到和谐转化,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就会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由于经济利益矛盾可以上升为政治、文化利益矛盾,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从经济关系入手,坚持以和谐转化各种利益矛盾为中心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坚持动态平衡原则。组成动态平衡态势的各因素也是组成社会的各因素,当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动态平衡态势体系时,就会构成一种聚张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少不了这种聚张力。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发展的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停滞不前,和谐社会就实现不了。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消除各方面的不平衡以维护和推动动态平衡态势,并使之由一个较低形式向一个较高形式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解决以保持社会诸要素动态平衡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矛盾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中。

第四,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矛盾各方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不可能形成和谐。矛盾各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达到共赢,互惠互利并非平均主义,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必然带来不和谐。因此,必须消除或缓解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间的不满和抵触,避免相互间的恶性互动,一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增进不能损害另一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

上一篇:崇尔寄宿制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读雨来有感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