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024-04-25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精选6篇)

篇1: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阶段性小结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A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初步理解含义,会讲解,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B 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 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篇2: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府店镇缑山中学

李丽霞

二零一三年十月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分析学生家庭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3、明确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家庭责任感缺失对孩子及家庭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教具准备:毛巾或眼罩,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家长与孩子互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与探讨,我和你们的孩子一样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二、看小品:《网络悲情游戏》

刚才的小品暴露出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小品中的家长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是那么软弱、无奈,时而唠叨时而恳求,不顾自己的心脏病无微不至地甚至是低声下气地照料着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可怕的冷漠!实在令人伤心。实际上,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三、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心呢?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赶紧上床睡觉,这些玩具妈妈来帮你收拾。” 镜头二:“宝贝别动,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孩子不小心弄撒了水,妈妈正自己拿抹布对要擦桌子的儿子说。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他们的责任意识被逐渐抹杀或淡化了。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孩子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忘了叫孩子,不怨孩子;孩子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孩子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孩子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感,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感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四、小结: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义重大。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在家庭生活中62%的家长包揽了许多本应该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情,59%的孩子不愿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有73%的孩子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家庭责任感。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观,必然将影响到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还是从整个人类的未来着眼,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势在必行,时不可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呢?

五、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一)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需要所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家校联合的力度。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同时,还要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来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有哪些好的方法呢?比如: “当好小家,管好大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活动,让孩子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更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培养“我爱我家”的家庭责任感。

(二)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家庭义务。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积极引导他们经常想一想、说一说“父母辛劳的一天”,体会父母的艰辛,想一想:我应为家里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引发孩子的家庭责任行为。

(三)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毅力的源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会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我们要让孩子把对家庭负责任看成是一件“我要做的事”、“我愿做的事”。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家情感,引发孩子的家庭责任行为。

(四)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行为上加以巩固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构建主要通过实践行为来完成。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需要从行为上加以不断地巩固。

1、要从平时做起。从平时做起,就是要从家中最经常的事做起。比如可以开展 “小鬼当家”活动,要求孩子每天记家庭日记帐,了解家中一天的收入和支出,使孩子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家中的每一件事,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一位孩子曾在他的体验日记中写道:“当奶奶看到我用„当家‟一月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几十元钱为她买来生日蛋糕时,热泪盈眶。而我也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这一切都能使孩子亲身体会到做家长的辛苦和尽职的快乐。

2、要在困难时表现。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这正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绝好时机。作为家长我们应敞开心扉,向孩子讲一讲家长的苦恼、家事的烦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引导孩子思考: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孩子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

六、“盲行”游戏

孩子为家长蒙上眼睛,小心搀扶家长到提前布置的场地“体验人生路”,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在行走过程中,不能用语言交流,只能以动作暗示。

七、总结(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

篇3: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的调查与培养

1 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的调查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将娄底卫生学校2008届高护专业的3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 包括学生的自我责任、集体责任、家庭责任3个方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打“√”选择答案, 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364份, 回收有效问卷317份, 有效回收率达87.1%。

1.2 调查内容及结果

(1) 学生对问题“对自己的将来是否有打算?要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的选择情况:选择“早有目标, 并朝着目标努力奋斗”者67人 (占21.1%) , 选择“偶尔想想但并不明确”者126人 (占39.8%) , 选择“没有想过, 过一天算一天”者124人 (占39.1%) 。

(2) 学生对问题“当教室卫生很糟糕时, 你将采取何种态度?”的选择情况:选择“主动打扫”者55人 (占17.4%) , 选择“感到不安, 但教师没安排, 不会主动打扫”者205人 (占64.7%) , 选择“视而不见”者57人 (占17.9%) 。

(3) 学生对问题“你知道爸妈的生日吗?你将有何表示”的选择情况:选择“知道, 会买个小礼物或打个电话问候”者93人 (占29.3%) , 选择“知道, 但到具体那一天时就忘记了”者96人 (占30.3%) , 选择“不知道”者128人 (占40.4%) 。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对自我、对集体、对家庭的责任感是比较缺乏的。

2 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原因剖析

2.1 从家庭教育来看, 溺爱削弱了他们的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绝大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且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被关爱的网紧紧地包裹着, 什么事都是父母一手安排。久而久之, 他们就习以为常, 把父母的辛苦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这样使他们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人格, 慢慢地淡化了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责任感。

2.2 对自我过分关注, 造成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80后”的学生, 由于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 缺乏磨炼, 意志薄弱, 克服困难的能力差, 以自我为中心, 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要求高而多, 对自己要求低而少, 他们的权力意识强而义务感和责任感相对较弱。

2.3 社会消极因素误导了他们的人生观, 削弱了他们的责任心[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违法乱纪、不法商贩惟利是图的负面现象, 面对这些现象, 大多数人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缺乏正义感和社会公德心, 表现出麻木和冷漠。所有这些无不时时影响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由于得不到正面指导和纠正, 学生把这种丑陋的社会现象认为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观, 从而削弱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的方法

学生的责任感是其学习知识的动力, 也是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的催化剂。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责任感, 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摸索,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3.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

3.1.1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 并分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父母有时应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不妨向孩子倾诉一下成年人的苦恼、家庭的琐事、工作的困惑和压力, 让孩子由衷地滋生出要替父母分担家庭责任重担的愿望, 这种责任感的产生会让他们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减少依赖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这种来自家庭的责任感, 才可能会演变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1.2 更换家长角色, 加强孝心教育

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笔者都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让其与学生更换角色, 同时也对学生提出要求, 即返校后写出尝试当家长的体会, 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解父母, 从而激发他们的孝心, 增强他们对家庭和自身的责任感。

3.2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地

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 虽然我们从未忽视过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但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教育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 为祖国富强而学, 为人类进步而学, 讲一些大话、空话, 没有说服力, 过分地强调远程目标, 学生觉得遥不可及, 茫然而不知所措, 因此,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 必须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2.1 班主任、任课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居于师生关系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言行举止, 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 在责任感教育方面, 教师应做出表率, 以身作则。例如上课提前几分钟站到教室门口, 调整心态, 注重仪表;检查学生自习, 发现地上有纸屑、果皮时, 随手拾起扔到垃圾篓里;及时批改作业, 认真备好每堂课等。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更能感化学生,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2.2 大小活动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 我们要将“爱我中华”、“我与祖国同命运”的演讲、春游等大型活动与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型活动, 如“律己日”、“孝敬日”、“弯弯腰, 让一让”等有机结合起来, 以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3],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得到锻炼, 获得成功, 从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2.3 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们应该给每名学生锻炼的机会, 让其轮流当班干部, 将班级里的各项工作责任到人, 班主任从中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给予指导并定期总结。那些平日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若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细微进步, 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 以增强其自豪感, 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 自己也能当好一名班干部, 从而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3.2.4正面引导, 淡化社会负面效应, 弘扬社会责任感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虽然社会上存在丑陋、消极的一面, 但主流是好的, 国民素质在不断提高, 人们具备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崇尚文明、崇尚高贵的品质, 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全面观察社会,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社会责任感。

加强学生责任感教育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代能担当时代重任人才的保证。

摘要: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自我责任感3个方面的调查, 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责任心普遍缺乏。现剖析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原因, 并针对具体情况, 提出几种培养其责任感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自我责任感,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刘英, 米芳林.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6, 21 (6) :580~581.

[2]钱涣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篇4:家庭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若干途径

什么是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责任的自觉态度。当他认识到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责任感,是指一个人自觉地把承担的事情当作分内应做的并竭尽全力去完成的一种心态,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一种人格品质。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性

责任感是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个责任感强的人是一个崇尚理性并以此指导自己行为的人;一个责任感强的人又是一个感情丰富、极具同情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责任感强的人往往是一个为实现崇高目标而不懈追求的人。他的创造力会不断地迸发出来,可以说责任感是一个人的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

责任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些孩子智力本来并不低,但是成年后,却无所作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责任感;有些孩子与正常孩子的智力并无异样,但由于有强烈的责任感,成年以后往往成就斐然。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很迫切的。责任感是人唯一可以发觉内心的需要并启动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钥匙。告诉孩子应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有麻烦,需要他人的援助,同样,别人遇到问题,自己也要主动地能够提供帮助。比如:上车时,要主动地为老人让座,把自己的铅笔主动借给邻桌同学,给游客指路等等。孩子帮助别人,从受助者的感激中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提高责任感。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地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约合现在人民币100元)。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后,而父亲则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给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往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家长忽视责任感教育。这并非说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相反的是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技能等方面,却经常忽略对孩子的人格和责任的培养。比如:许多父母常对孩子说,你这次考试如果前进了几名,就奖励你几元。其实,这应该是培养孩子们劳有所获,努力进取就会得到的概念。但如果家长不全面地认识这个做法的话,结果会导致孩子们全然没有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任务,“参与意识”过强,总爱帮孩子干这干那,结果孩子学习的“主体意识”明显淡化,学业成绩日趋下降。其实有很多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解决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家长们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误区就可以解决。

生活中,有些孩子受到一点委屈,便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有的孩子竟然对自己行凶——自杀。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极端的想法或做法呢?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这是孩子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那么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长大以后责任感也就自然会有。其实不然。孩子就像一株幼小的树苗,只顾一心地呵护和关爱是不够的,小时候不去修理多余的“侧枝”和摘除染病的“叶子”,待“树”长大后,树已定型,就像孩子的心理已经形成某种定势,要改变孩子根深蒂固的观念是非常难的。

家庭中孩子责任感培养的现状调查

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个问题,家长对孩子的照顾过多,束缚过多,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由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都由家长包揽了。笔者对自己所教班级的45位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一点。

表一:家长问卷

孩子在家中固定承担一两项家务活:26%

家务事,父母或长辈全承包了:54%

有空闲就做,没时间就算了:23%

总能主动提出为家中服务的:12%

能记住家中大事情或长辈生日的:10%

表二:学生问卷

自己的衣物(如内裤、袜子、手绢、书包等)主要应由:A.自己洗:28% B.父母洗:68% C.谁有空谁洗:4%

自己的学习用具和第二天上课的书本主要由:A.自己整理:60% B.父母整理:40% C.谁有空谁整理:0%

自己的房间、衣柜主要由:A.自己整理:15% B.父母整理:83% C.谁有空谁整理:2%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的优越条件,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另外,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高,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怕影响孩子学习,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从而也丧失了对孩子们进行日常的责任感的培养的最好机会。

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言传身教 父母与孩子制订一个《家庭公约》。“孩子需要父母做些什么”“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父母能够做些什么”,列出父母、孩子分别要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只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家长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激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家长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将自己完成一项工作或克服一个困难后心理获得的愉悦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感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有始有终 从日常小事做起,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订出可行的计划,如让幼儿期的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等;让上小学的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适当做一些小家务等等。家长还应注意指导、督促检查,坚持严格要求,帮助孩子把事情做好,教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学会负责 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行为承担后果。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孩子做得对、做得好应得到适当地奖励;做错了,给予合理的惩罚,他就会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父母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家长不应替他承担一切。教育孩子应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使孩子有些不情愿,也必须这样做。

学会关心 要教育孩子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家庭,家长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关心家里的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家庭生活的磨炼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上升为对家庭、对父母的负责。

参与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人或集体做些有益的事情。作为班中一员要主动为集体打扫卫生;作为班干部要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爸爸、妈妈或同学、老师的肯定评价,在他产生满足和愉快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责任感。

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积极参加社区的卫生、绿化劳动,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做好值日工作等。在反复体验成就感的过程中,自信的种子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牢固的个人品质,同时他们也获得了良好的愉快的情趣体验。

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责任感是十分强烈的,他可以感受和勇于承担压力,有能力将这些压力正确地转化为动力,从而感受很多成功的喜悦,也会为自己骄傲,坚实地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北京市史家小学)

篇5: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根据上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共同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特与你签订责任书如下:

一、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家庭有责任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三至四次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经常教育学生遵章守纪。

二、学校与家长要加强联系,互通情报,对违反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的学生,学校、家庭要互相配合,共同教育,使其改正。

三、家长要严格履行监护义务,恶劣天气、危险路段要按时接送。

四、千重要、万重要,生命最重要。为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监考成长,学生必须自觉严格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不准私自下塘下河洗澡。

2、不晚电、玩火、玩鞭炮;不玩、带、藏危险性物品。

3、不准攀爬树、墙、栏杆、屋顶等高处,不做危险性活动。

4、不坐超载车,不骑多人自行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5、不随便外宿,不进“两室一厅”不擅自离校、逃学、旷课。

6、不与社会无业人员混在一起,不入帮派、不惹事生非、不打架斗殴。

五、学生要珍视生命,关爱家庭,对社会和自己的生命负责,若不遵守以上各条安全规定以及其它的相关安全行为而引发的一切事故,责任和后果自负,且要收到学校校纪校规的处理。

此责任状一式两份,学生(家长)及学校各存一份。学校所存一份每学年初由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字,由学校保存。

篇6: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研究课题的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的过程

研究课题的方法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课题成果调查。

2、文献资料法:网上查阅资料、阅读家庭教育书籍。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方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践。

4、经验总结法:编写家教论文,分析家教个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调查收集资料,建立各项档案,科学制定方案。

2、剖析家长素养,走访特殊家庭,关注留守儿童。

3、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学员联系卡,定期培训家教理念。

4、自愿征订教材,家长自修学习。

5、家校密切互动,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

六、研究课题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8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班主任下一篇:塑胶模具维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