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2024-04-14

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精选18篇)

篇1: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滥杀

无辜了:

1.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为什么呢?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

2.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

3.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你,写作业去。” 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

4.就事论事的原则,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的原则。

5.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等你爸回来

收拾你。

二.陪读

紧密式陪读,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

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松散式陪读,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可能吗?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

三.表扬

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表扬。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识教育以后说: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

四.监督

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以前讲过坚持21天,就可以使量变到质变,孩子学习不好,习惯没有形成,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能坚持21天学生也能坚持21天。

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会导致学习习惯的失败,知子者,莫若父也。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将这四招融汇起来使用,不能只批评不表扬,也不能只表扬不监督。

篇2: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良好的习惯能弥补智商的不足

一、教育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粗心是因为不熟练。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把三加二写成六,因为三级二等于五太熟练了。我们会把吃饭的筷子送到眼睛里吗。不会,因为这个习惯动作太熟练了。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用粗心掩盖不熟练,就为下次错误找到借口,埋下了隐患。

那么怎么克服孩子的粗心呢

1、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平时容易出错的粗心题进行收集、归类,进行强化练习。过一段时间,我们再拿出来看看。直到看见开头几个字就知道这道题的最后答案是什么为之。

2、训练孩子“快速一次对”的习惯

很多人认为错了改正就行了,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但我和家长说的是家长要要求孩子不能总是错后改正。要训练一次对。一道题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作业里是对的。但考试成了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平常作业是慢慢想出来的,而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紧张制约,容易出错。二是做作业是可以翻书的,考试不能翻书。翻过书做过的作业往往并不是很扎实,考试时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做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所以要教育孩子平常把练习当考试。怎样就算是平常练习当考试了。三点标准:定时,脱离书本,独立完成。考试的时候才能避免错误。这就能避免很多的所谓的粗心。

二、要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有好多家长以自己工作经历就想当然地认为计划制定了也用不上。那么学生的计划为什么用不上?因为计划不切实际没有可行性。所以和孩子做计划要注意三点:

1、计划要紧扣教材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同期同步。

2、与孩子自己的基础相吻合。不能提自己做不到的要求。要考虑自己的能完成多少,就制定多少的任务量

3、要考虑自己的自由时间的多少,不能成为紧箍咒,丧失信心。

计划制定完成,要坚决执行,不能给自己找不实施的借口。

另外我认为制定计划的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整体的目标,对所学知识能分条块,有大框架的把握。也就是说计划能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俯视学习内容。

三、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要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一道题我不这样做,还能不能用别的方法做。老师和同学他们是顺思路思考,我能不能你思路逆推。一旦提出问题,要自己独立解决,解决不了在求助别人帮助

四、要培养抓紧时间的习惯

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是磨磨蹭蹭。杜绝磨蹭办法

一是明确任务,减少犹豫。拖拉是因为不能确定下面该干什么,我是做数学呢,还是背英语呢。结果这样一考虑,五分钟过去了。所以在做事情之前首先是确定做什么,然后不受干扰,抓紧时间完成 二是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一个学生,在每天同一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天天如此,就成为本能。比图说说,每天回家是数学,语文,英语,课外阅读,天天如此就成为情不自禁的习惯,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家庭要创造孩子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不在家请客,不在家打麻将,不在家没完没了的看电视。

三是专心致志,有效劳动。有人说,我每天学习就是会。做作业的时候就是会不由自主想别的事情,怎么办?我建议学习时候养成标注习惯。比如手里拿支笔,一边阅读,一边标注重点,看着笔尖,定然能集中注意力,减少无效劳动。

五、善于整理学习资料

学生期间有很多测验,单元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等,这些试题都是老师精心挑选过的。都是知识的重点,平时随意乱扔实在是浪费。多以压迫养成学生的收集资料的习惯,[ ]那么哪些资料值得收集呢

一是教科书,教科书上肯定有知识的重点和老师平常补充的要点,总复习时候比较方便

二是练习题,老师平时重点评奖的练习题或老师自己收集的例题要收集,你考的不好的哪些练习册的试卷要收集,考的不好说明只是存在断点,所以复习时候要注意

三是考试题,大的考试题都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学习的重点。这时最精炼的复习材料

四是其他资料,学生差异不是在课堂上,二是在课外。课外我们对自己的学习困惑要收集起来,不断地反刍。

六、要经常与人交流学习

篇3: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做一个“示范型”家长

一个用心的有责任感的家长, 应该知道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和在孩子面前的示范作用是何等重要, 更知道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 父母不错, 孩子就错不了;父母用心, 孩子就有心;父母示范了, 孩子就养成了。父母的示范作用, 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1、爱学习方面的示范。学习和读书, 是一个人的终身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是否喜爱读书和学习, 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就, 特别是孩子在家的读书活动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恰当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读书活动读书, 如:孩子看书类别的正确选择把握, 定期给孩子作读书思考指导, 给孩子订适合孩子发展的书等等。

2、好修养方面的示范。俗话说, 跟什么人, 就学什么人。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修养就是孩子的第一手教材。在家这个社会里, 父母、亲朋等的相互影响倍加重要, 特别是家长的示范作用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成就产生影响, 决定孩子一生成功关键的因素如美好的品质、良好的修养、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体魄等等素质尤为重要。

3、爱孩子方面的示范。真心关爱孩子, 孩子就会健康的成长, 父母做出榜样, 孩子也会感恩。有的家长忙于工作, 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有的是时间, 但是没有把关心孩子放下心上;有的家长有时间也用心, 但是就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来关注和帮助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家长再忙也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心上, 而且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

二、做一个“教练型”家长

(一)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也就要求家长要懂得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加强在家的家校联系。家长要经常联系老师 (或者到校了解)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同时针对情况采取必要的教育和学习措施。我常常把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告诉老师, 与老师共同探讨并联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通过联系和交流, 注重了家校教育的结合, 杜绝了家校教育的脱节现象。二是加强在家的学习掌控。无论怎么忙, 家长也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抽背和读写任务, 定期查看孩子的作业情况和每次考试试卷, 认真分析孩子的出错原因, 向孩子解说错在何处, 为什么错了, 然后给孩子详细讲解没有掌握和出错的知识点, 并及时与孩子的学科教师联系。三是加强在家的学习辅导。根据孩子学校的教材, 家长每学期都可以再给孩子买一两本教辅资料, 让孩子在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完成教辅资料, 对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 并进行一系列的考量。2、制定适应孩子的学习计划。恰当的在家学习计划能减少孩子学习在家的盲目性, 使孩子能有效地开展在家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每隔一段时间 (一般半期) ,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制定、更新《在家学习生活目标和计划》, 系统安排孩子周一至周五, 周六至周日在家里的学习生活, 使孩子有计划地高效地开展在家学习, 同时还要注意对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即使家长不在家或者暂时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习, 孩子也能按计划有效地开展在家学习, 真正实现了对孩子在家学习的有效掌控。

3、确定适合孩子的学习目标。

恰当的在家学习目标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根据孩子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 家长应该定期调整孩子在家的学习目标, 把班上成绩和表现好的同学确定为他的学习目标, 经常有意的把他们进行对比, 引导孩子与他们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孩子自己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同时家长要适时帮助孩子分析不足的原因, 以便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 克服困难, 树立信心, 更好地投入学习。实践下来, 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可以和朋友们一较长短。他们既是最好的朋友, 又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在家一样, 在校一体, 真正实现了家校合一的教育模式。

4、树立适合孩子的学习理想。

没有理想, 就没有动力和希望;没有理想, 就没有视野和想象;没有理想, 就没有成功和方向。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知识和阅历, 以及生活的实践和思考, 在家有意启发孩子的思维, 引导孩子理性思考并树立他的人生理想, 从孩子的志趣和爱好的角度, 以及终身发展的层面启发他树立适合他的人生理想, 激励他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和成长。理想高远, 孩子就动力十足;理想深远, 孩子就信心十足;理想致远, 孩子就创造成功。

5、施加适合孩子的学习压力。

没有压力, 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需要压力, 但也需要减轻压力, 孩子更是如此, 他们太年轻太脆弱, 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 如果老师家长不适时施加压力, 他们就会松懈, 就会放弃, 就会失败;如果施加的压力过大, 他们就会被压趴, 就不得不放弃, 结果甚至比失败更令人遗憾。因此, 教育的孩子成败, 就看对他们施加的压力是不是“适度”。针对孩子在家的松懈和懒散, 家长要适时施加一定压力, 甚至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判断孩子的持续力的周期, 定期对他们打压和敲警钟;同时, 针对孩子学习压力大、功课多、性格脆弱等因素, 家长要采取降低考试目标, 定期小朋友聚会, 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灵活实施学习计划、陪孩子锻炼身体、娱乐游玩等方法减轻压力, 使孩子在家能张弛有度, 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6、借助平台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借助平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增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借势促行, 这是很多家长在家教育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去年, 由于孩子母亲在外地外企工作, 而我到郊县挂职, 我很担心孩子的成长。那一年, 我采取了每天早上上学、下午放学、晚上睡觉前给孩子打电话, 每周回家一次陪孩子, 每周与老师联系等措施来陪护孩子。尤为可贵的是, 我选择了在孩子10岁生日的时候, 把孩子一到四年级的作文收集起来, 略加修改编辑成册出版了《闪亮的童心》一书, 送给孩子的每个同学、老师、学校和他的长辈们、朋友们, 并且还给他办了隆重的生日派对。这样, 孩子的同学、老师、学校领导甚至我的朋友等都成了他的读者。我借助这个外来的平台, 成功地增强了他的信心, 使他顺利的度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父母同时不在身边的困难的时期, 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和成长任务。

(二)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习惯。

家长在家要启发孩子体谅父母的难处, 强调和要求孩子必须学会自理, 培养和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但首先是家长要提要求, 做示范, 大胆锻炼孩子。平时在家我就注重对孩子的自理的要求:煮饭、洗衣、扫地等给他示范, 提醒他用水用电用气和防火防盗安全, 教他认人识路以及如何躲避自然伤害, 还要求他自己外出购物和缴费, 自己组织同学聚会和交流等。在我们工作忙或者不家的时候, 他就能自己做饭、洗衣、扫地、洗碗和学习, 还经常组织同学们学习、锻炼、开展户外活动等交流, 闲下来的时候就独自跑解放碑新华书店看书等。现在, 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 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近来我每天早上6:30起床, 6:40出门去上班, 他一个人还在睡觉, 我7:25分给他打电话, 他就自己起床洗刷, 吃饭, 然后上学, 已经成为习惯。

(三)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习惯。

在家里对孩子的培养中,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耳闻目睹的天文地理、环球时政、人情世故等事情, 以及为人处事、品德意志、性格思想、安全健康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启发, 启发孩子独立认识、辨析和思考问题, 培养孩子对生活实践的反思能力, 以及独立思考、处理和驾驭问题的习惯能力, 这种习惯和能力, 将对孩子的一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培养孩子团体合作习惯。

家长在家里还要注重孩子的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培养, 要求和启发孩子要珍惜和维护集体荣誉, 团结同学, 合作学习和成长。特别是孩子所出的小团体, 对团体成员的上学放学、锻炼身体、生日聚会、外出活动、学习讨论等, 都要提出明确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求。例如我家孩子的朋友们中期考试都失误了, 我就激励他们, 要团结队伍, 互相鼓励, 相互竞争, 共同进步, 在后面的月考中, 他们都进步多了。

(五) 培养孩子良好个性习惯。

在对孩子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 家长也要强调对孩子个性的培养, 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 以及孩子志趣的选择。在实践中重点强调孩子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等习惯的培养,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仪、爱校爱家等意识的培养, 以及健康诚信、多智感恩、忠诚宽容、勤劳善良等品性的培养, 使他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德习惯, 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个性基础。

篇4: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但是回家后,又是另一个情况,不按老师布置说的去做,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配合起来,严格要求,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使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前预习 认真书写 认真审题 自觉检查

一、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督促孩子预习。通过预习,孩子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实际预习中,家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实际,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求孩子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相关的习题,以加深理解,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孩子按时完成预习,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孩子加以约束,与教师取得联系,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让教师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才能使孩子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严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这样下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上下功夫:

1、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对孩子书写进步适时表扬,鼓励孩子要写好,与以前写的进行比较,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业越来越整洁美观,就会坚持下去。

2、规范格式。数学的有些知识有着严格的书写要求,只有将它做的规范才能称得上掌握。例如:简单的直线用尺子画、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等。在培养严谨的同时领悟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往往随便看一遍就直接去做。那么要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就要下功夫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的正确与否。我发现在学校时学生写的认真,但是家庭作业写的就潦草,不认真。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也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字迹潦草,家长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孩子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孩子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检查,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教给孩子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检验作为孩子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3]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篇5: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篇6:家长教孩子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父母自己先对学习感兴趣

父母要经常读书、读杂志、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向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经常谈论令你感兴趣的事情,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到哪些新知识。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己就会被感染。

篇7: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做事专心,不懂就问的习惯

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让他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在他走进自己房间准备学习时,可以轻轻的跟进去看看他准备做什么,问问孩子,了解清楚以后,轻轻地关上门去干自己的事,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时尽量在家不要大声喧哗,到处走动,看电视尽量关小声音,以免影响到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或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去辅导一下,或建议他去查字典或上网查找,教给孩子一个解决困难的办法。

篇8: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只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 才能使其智力更好地发展。

1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根源

1.1 家长对孩子缺少真正的关心

“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这么晚回家?跟谁出去了, 男的女的?”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和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父母很少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怀, 对孩子学习外的精神生活不闻不问, 而且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单纯从自身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

1.2 家庭关系的影响

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 则会影响孩子成长, 使其出现孤独、冷漠、粗暴、说谎等不良行为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曾对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8~14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广泛调查, 结果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的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和要求大同小异。使孩子感到幸福的并不是家庭的贫富程度, 而是使孩子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这个小集体并得到家人的关怀, 孩子最不满意的是父母吵架。

1.3 网吧的危害

互联网进入我国后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 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网吧像一个美丽陷阱, 使许多孩子丧失意志、无心学习、前途废弃。据调查, 学生上网80%以上是玩游戏, 15%左右是交友聊天, 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极少。有13%以上的男生很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 严重影响学习。

2 对策

2.1 尊重和鼓励

孩子有其独立人格, 是有思想、有行动的个体。作为家长, 不能凌驾于孩子之上, 应尊重与鼓励他们,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允许孩子根据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鼓励孩子自己作决策。阿姆斯特郎小时候曾说:“我要跳到月球上!”他的妈妈说:“好, 不要忘记回来!”妈妈保护了他的异想天开, 保护了他的创造热情, 用尊重和鼓励使他最终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的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孩子一旦对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倾向它、注意它, 并且积极主动地探求它。因此, 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增强教育效果。

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 只有尊重这一规律, 给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 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动性, 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2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要从小事抓起, 从平时抓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时期刘备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的话, 意在告诫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 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 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犯错误往往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小时偷针, 大了偷金”“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讲得正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 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 日积月累, 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最终跃进犯罪的深渊。所以父母要从平时抓起, 注意并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做到防微杜渐。

2.3 培养吃苦精神

由于社会的发展, 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 父母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 以至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严格要求他们, 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2.4 学会欣赏他人,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往往不懂得欣赏他人, 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为此, 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正确看待自己, 以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2.5 正确认识网络

篇9: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开始走上相对正确的路,当然需要智慧,更需要家长的自律。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与孩子互相伤害的时间,因为路走对了,大人和孩子才可以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徐乐文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有福气的人,生了—个从小就有上进心、让自己省心的儿子。

徐乐文入学时比同龄孩子小两岁,学习成绩却一直在前面,硕博直读时,导师看他学习能力强,建议他提前一年毕业。乐文妈妈说,不用急,慢慢来就行啊。

乐文妈妈这样说,在外人看来是谦虚、低调,但另一方面,因为乐意为孩子付出,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并不觉得辛苦和委屈。乐文妈妈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为人处事大气,上学时不与同学争执,婚后也不与丈夫争执,节省了很多情绪和时间,用来做应该做的事。

因为从小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长大,乐文妈妈知道,她的父母是想看书而没有书看。她上了大学,来到城里,就抓紧一切机会看书学习。是啊,天天看电视,是无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的。在书里,她看到:语言的学习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只是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选择合适的工具……她把这些话都抄在本子上,记在心里。

她来自农村,但她并不过度迷信乡村的朴实,她也看到了乡村的局限性。每次回忆起爷爷讲的故事,她都会笑出声来。爷爷说:“住在京城里的大官肯定很幸福,还不天天吃花生米、喝香油?”因为没有见识和也没读过书,穷尽想象力,也只能想到所谓的好日子就是吃花生米、喝香油。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天天吃花生米喝香油并不舒服,也不幸福,可是由于没有读书,没有经历,想象力就受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谓的想象力,一则受限,二则可笑。

所以她明白:想让孩子学得好,学得相对轻松,就不能让孩子一味玩耍,学习的确辛苦,可是不学习的孩子更辛苦。

行万里路毕竟是有局限的,所以读万卷书十分重要,乐文妈妈经常带乐文去书店,家里最多的也是孩子读的书。而且从乐文两岁起,她就一直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孩子小时候对爸爸妈妈,尤其对妈妈天然地依恋,无论读什么,孩子都爱听。乐文上小学时,已经能够快速阅读没有图画书的故事了。

当别的孩子5分钟还坐不住时,乐文能够一坐一上午也不嫌枯燥;当一些孩子不停地问“玩什么,有什么玩的”时,乐文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能看半天;当别的同学还借助拼音读数学应用题时,因为他读题没有障碍,秒杀答案。

乐文妈拿出当年自己读书的劲头来培养孩子。她并不觉得辛苦,而是觉得乐趣多多,她惊奇于孩子的理解力和看问题的角度,越发觉得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

因为乐文一直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即使是考得不好,相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好成绩。其实成绩的好坏对于乐文来说并不太重要,考好了,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考不好,因为努力了,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没有做对的题让他更有动力。

如果考不好,乐文妈的反应是什么?她从不放大糟糕的事,凡事都用一生的眼光来衡量。快高考时,乐文一直拉肚子,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一直没有睡好。妈妈对乐文说:“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相比较来说,你在学习上一直比较顺利,但也得大气,尽人事听天命,一考定终身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这个时代多元而且机会多,不用担心什么。”

篇10: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有明显不同,小学讲的很细、很透,而初中有时候一节课要讲好几个知识点,学生不容易完全接受,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孩子预习后,便会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容易有的放矢地听课和做笔记,这对孩子学好数学会很有益的。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提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是保持他们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您可以装作一无所知,让孩子给您讲讲数学新课,必要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为什么。在给您讲明白的同时,孩子自然也明白了新学的知识,还会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3、替孩子编本数学错题集

聪明的孩子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以后能及时发现并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把错题积累起来,不断翻看,力求不在同一地方犯两次错很有必要。编本错题集并不难,将错题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家长也能大有作为。

4、成为孩子做作业时的“监督计时员”

篇11: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许多家庭里,孩子一写完作业,把笔一扔,直接把本子推给父母,请其帮忙检查与订正。以致累死父母,害惨孩子。此刻,父母一定要狠下心来,督促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先让其看看题目是否做对,因为小孩经常上题做到了下道题目,甚至做错页数;然后,让小孩检查错别字或是否抄错题目或数字;接着一道题目一道题目看着作业本再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或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如果是数学计算题可以验证一下答案;最后要把作业、课本和学习用品收拾好放到书包里,别丢三落四,养成良好习惯。

二、预留检查时间,做好督促落实

由于是一年级小孩子,对检查作业不太熟练,有时时间过紧,孩子会出现马虎应付了事,甚至会造成磨蹭拖拉现象,此时不但不能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反而促使小孩厌学,得不偿失。因此,家长在孩子作业前就要与其协定作业时为多少,再用多少时间完成检查。家长一开始要全程参与,到了一个月左右,就改为让孩子自己独自完成,家长在完成后落实检查其效率与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指导与调整。

三、学会放手,耐心对待

开始阶段,家长不仅让孩子明白检查作业的意义,还应该与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其逐渐建立起检查作业的习惯与信心。中期阶段,先让孩子自己发现,如发现不了,再点明错误之处让其改正。后期阶段,只指明有错误,让其独自全部发现改正为止。这样一步步由帮到扶,由扶到放,直至完全放手,形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当然,孩子形成这种习惯需经过比较漫长的时间,甚至会出现反复,这些十分考验家长们的耐心,为了孩子在自我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我发现并进行修正”的严格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家长一定要坚持到底,耐着性子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成才。

★ 家长是否应该帮孩子检查作业?赶紧来看看

★ 检查作业工作总结

★ 孩子的自控力很差,家长应该怎么做?

★ 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找到生活乐趣的心得

★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家长可以这样做!

★ 关于小学生作业检查汇报材料

★ 检查作业小学生作文

★ 检查作业作文450字

篇12: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篇13: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从生活习惯入手, 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例如, 要让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孩子一旦有了规律的作息习惯, 不仅对身体发育有利, 更有利于使孩子形成不磨蹭、珍惜时间的观念。要让孩子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 并与孩子就当天学校学习内容或参与活动进行交流, 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注, 也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 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心理学指出, 注意的稳定性是人的心理活动以同样的强度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征。能够长时间地将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 是良好学习习惯品质的表现, 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而人的注意又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 有研究表明, 7~10岁的孩子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 所以要抓住孩子这注意力集中的20分钟, 使孩子有效地学习。例如, 在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有充足的光线和新鲜的空气, 屋内要收拾整洁, 桌面不堆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即使是学习资料, 与当前正在学习内容无关或当前学习用不着的也尽量不要放置。孩子学习时还要给孩子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习时, 不要边玩边学习或边吃东西边学习, 以增加注意的集中。孩子有了专心学习或做事的习惯, 会为他以后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是学生的基本功。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孩子作业的正确率, 而且对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少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对一年级孩子来说, 不仅要写好汉字, 还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这是一项特殊又非常重要的习惯。作为家长, 要提醒孩子书写时做好“一拳、一寸、一尺”, 即身体与书桌间距一拳, 手握笔处距笔尖一寸, 眼睛与书桌面距离一尺。这对保护孩子视力和孩子身体发育及孩子自制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 使之成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 家长也要和老师一样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赞扬是很敏感的, 例如, 当孩子把字写得规范、漂亮了, 不忘对孩子加以赞赏, 告诉孩子:“宝贝, 今天你的字写得真好!”也可以把孩子写得好的作业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这样孩子不仅会非常开心非常骄傲, 由此也会大大加强孩子书写认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情, 我们家长都进行一个简短的表扬, 让孩子感到好的行为可以受到表扬这种感觉真好。只要不断地进行暗示, 孩子就有一种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自主愿望, 这样就会不断固化孩子的行为, 孩子慢慢地就会主动养成好的各种习惯。

有人曾说:“家庭是孩子练习游泳的水池。一旦孩子掌握了要领, 整个海洋都将是他的舞台。”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最终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家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只要常抓不懈、不断规范, 孩子的良好行为就能得到巩固, 使之由外部支配内化为自觉行为, 最终成为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摘要: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 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第一, 从生活习惯入手, 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第二, 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 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第三, 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第四, 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 使之成为习惯。

篇14: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家长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注意: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我两岁半的儿子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我从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他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给孩子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不久,儿子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相同的信息重复地传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1)家长不要总是去说教,唠叨只会让孩子反感。

(2)家长注意言传身教。首先家长要有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带动孩子;其次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希望他有这们的习惯就成了。

(3)家长在日常谈论中多说一些有好的行为习惯的人有怎样好的结果等例子。

三、要善于纠正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灵活处理,忌墨守成规;设身处地,忌专横高压;恩威并重,忌言行偏;行为指导,忌唠叨罗嗦;鼓励为主,忌负面强加;宽严互渗,忌情感失控;坚定立场,忌迁就退让;具体明确,忌抽象模糊。

篇15: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主动认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

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

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

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及时复习的习惯

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口语交际的习惯

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

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篇16: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孩子的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很不容易,正如俗话所说:“习惯成自然”。

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要他们认真写几分钟还可以,要他们认真听上十几分钟,半节课还真不容易,他们好动、好问、模仿性强。这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几点:

一、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确学习与玩儿的关系。

玩儿和学对孩子们来说同等重要。一个玩儿不好的孩子,肯定学习也没有激情。平时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对玩儿的渴望,如果家长过度关注学习,一张嘴便是学啊学,时间久了,家长的话便会让孩子感觉到厌烦。很多家长忽略了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在为谁学习?学习好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是啊,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作业也需要自己去完成,所以,每次放学后,儿子都能够自己支配时间,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什么时间玩?基本上是他自己定出来的,效果很好。

二、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构建时间意识。

我们经常强调时间效率,效率从哪里来?就是从时间中来。所以在这里建议家长要充分引导孩子关注你家墙上挂的钟表,或者闹钟。如果孩子对时间认识还存在问题的话,一定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间。当孩子在写作业的前后都关注着时间后,就很容易计算出时间成本,通过时间的对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今天比昨天在完成作业方面有进步,家长也同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肯定。不要整晚上消耗时间一直在写作业,那样孩子家长都会很累。

三、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一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说不出来,家长又观察不到,而老师因为面对全班很多孩子,也不可能一一去关照,这就会无形中让孩子出现了学习上的失控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必须要明确责任人了,那就是我们家长,因为孩子和家长是一对一的关系,家长必须要彻底检查一下,孩子每一门功课是否能课上听得懂,课下能独立完成作业,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是不能读懂题?还是不会运算?还是识读存在困难?还是写字方面存在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去关注。在明确原因后,家长就要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大胆的去解决不会的难题,一一攻破。

四、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谈到纠正孩子的写字问题非常困难,为什么困难呢?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得当,而孩子的自控能力又不强。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写字习惯和不良坐姿。一是对坐姿的纠正,要和孩子一起约定,用最简短的话来提醒孩子,比如:挺胸抬头!二是对执笔的纠正,采用让孩子手心里握东西,呈现中空状态,这样孩子的手在执笔时就不容易变形,比如可以给孩子找来一颗乒乓球,或者小鸡蛋,或者适当大小的桃子、李子等,来辅助孩子纠正错误的执笔。

五、家长要从亲子沟通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来报怨,说自己就是按着三步曲来做了,可是孩子不愿意配合,有时甚至根本不听我的安排,怎么办啊?其实,有这样问题的家长忽略了一层非常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家长没有很好地解决亲子沟通关系。你想不管你有再好的办法,如果孩子不愿意听你讲,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家长必须要从亲子沟通方面下手,学会倾听孩子说,巧妙回答孩子问,适时鼓励孩子保持自信,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就是一个与他平等的听众,在聆听。使孩子感到他的地位和你是平等的,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与孩子沟通就会很融洽。

篇17: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如何教学习方法

1.固定读书时间: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读书,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和增强阅读能力。

2.建立学习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要学习的科目、学习时间、学习目标等,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目标和计划。

3.激发学习兴趣: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学习内容,如故事书、图画书、科普知识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鼓励主动学习:鼓励孩子主动提问、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等,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督促检查作业: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6.多读多写:多让孩子阅读和写作,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7.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细心观察等,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篇18: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 提前预习的习惯。

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 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 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专心致志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 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在课堂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可是很多学生上课易走神, 做小动作, 四十分钟的课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迫在眉睫。

3. 善于提问、不懂就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可以在课堂上问, 也可以课下问;可以向老师提问, 也可以同学之间提问, 或者不耻下问。在你提问的同时, 说明你思考了某个问题。经常学有所思, 思有所想, 日积月累, 必能积累一定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认识或见解。

4. 按时按量按质地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形式, 也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新知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作业的严格要求, 从中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学生一遇到稍微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目就不写了, 宁愿留着空白, 就等着老师去讲解正确答案。时间一长, 也就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

5. 自主阅读和积累的习惯。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靠阅读, 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 课外阅读显得更为重要。书本中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 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 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6. 质疑的习惯。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质疑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 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 在质疑中,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二、良好习惯培养之我思

1. 制定养成计划。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 要发言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 规范字要写好, 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定好后, 教师应严格督促, 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并反复训练。渐渐地, 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 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 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 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2. 培养从小开始。

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就抓起。大家都知道,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可塑性大。学生在年龄小时, 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易于巩固, 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 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 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 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 可往往是改了又犯, 犯了又改,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才能彻底改掉, 或许有的人就总是改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可以孩子多玩, 到了高年级, 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 甚至幼儿园起, 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 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3. 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 他们的榜样是老师, 是同学, 是家长。向榜样学习, 可以促进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 可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工整, 遵守纪律的学生, 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 形成习惯。而对高年级的学生, 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 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发展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低年级起, 就得从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 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等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 如阅读习惯, 独立思考习惯, 勇于创新习惯等。培养学生的习惯, 有了一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序”,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 促进相互配合。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的形成, 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 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除了学校外, 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的家长也要密切联合起来, 配合老师的工作,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 家长要经常督促学生的行为, 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地沟通, 互相配合, 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上一篇:小学生积极向上的故事下一篇:家庭读书座右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