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

2024-05-21

小学体育(共9篇)

篇1: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摘 要: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

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

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2]李永灿.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和应用[J].体育教学.2005.4.[3]张捷临.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析[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0.1.[4]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5]梁龙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篇2:小学体育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摘 要: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情境教学。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

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

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篇3:小学体育开拓终身体育的基本对策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进学习的动机,动机支配需要一定的行为。学生对所教的技术动作如果不想学,这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课堂内容太简单了,学生感到没意思,所以就不想学习,这样更不要提什么终身体育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各项活动本身就有竞赛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合理利用好这种有利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兴趣和成功是缺一不可的,兴趣再浓,老是完成不了,久而久之的也会失去信心,进而变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是对课堂要有明确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为达到目标而设计的清晰的思路,三是做好评价环节,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持小学生的兴趣程度。教师要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爱上体育课,才有可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孩子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体育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去了解、认识、懂得终身体育的意义,这样就能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加强,从而达到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另外还要教会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授之以渔,小学体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对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指导,因为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如果不能合理地运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不但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而且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和孩子们强调体育卫生常识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强调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和体育锻炼怎样促使人体生理变化的特点,并且要和孩子们解释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准备活动和最后整理活动的科学依据。

篇4: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它对于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体育素养的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体育课堂的教学,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

1.提高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和爱好对于小学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而且,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小学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要想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提升小学学生的体育素养,首先应当从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兴趣入手。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课程,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多做实际示范才能体现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比如说许多技术性、高难度的体育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所以许多体育教师都削弱了实践的教学,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难点,小学体育教师就应当积极开发全新的科学措施来辅助教学。比如说,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新型高效的多媒体技术来克服这一教学障碍。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体育教科书中的《篮球的操作技巧》教学为例,由于篮球的操作技巧中包含了“运球”“投篮”“防守”等多种技巧,小学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这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体育动作视频教程,做成多媒体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给学生观看和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而且多媒体课件采用的图片、视频、PPT等技术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给小学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小学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让小学体育教学变得更为科学高效。

2.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师生互动

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操作教学为主,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加强体育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学生加强对于操作技巧的了解和操作技能培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加强体育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第一,营造活跃轻松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体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气氛对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兴趣和热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小学学生在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的紧张心情和压力得以放松与抚平,提高小学学生的体育学习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堂操作技巧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二,充分尊重小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始终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平等互助”的科学教育理念,创设平等互助的小学体育课堂师生互动条件,充分尊重小学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权。比如说小学体育教师在给小学学生讲解《篮球的投射技巧》这一体育课程的教学点时,体育教师应当在做好示范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学习的方式自行进行的投射训练,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旁进行辅助、讲解,从而达到既强化了小学学生的投射技能学习,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

3.优化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小学学生的体育素养,强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就应当积极优化和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我国现代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都是男女混合教学,而从生理学、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基础等多方面角度上来说,男学生和女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基础是不同的。而传统的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采取的是统一教学方式来对小学学生进行技巧的操作教学,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一些体育素质较弱的学生的困扰。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不科学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第一位考虑因素,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一切从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出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比如说针对男女生身体素质上的差异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给学生教学操作技巧时,通过分组的方法,将男学生和女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符合其身体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强化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和人文性,达到科学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篇5:小学体育

浅析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而小时候正规系统的训练,就需要从体育课开始。抓好中、小学体育教育,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使中国在未来实现“保持”体育强国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农村的中小学生,大多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是可以为国家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使农村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缩小他们与城镇学生受教育的差距。所以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村级小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其他课程不大一致而得不到重视,体育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工作可以说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家长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性认识中,认为体育只是“玩”,会影响文化学习,因此不支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真正意义便成了“升学”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便决定了“成龙,成凤”与否,强烈的升学愿望促使众多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虽然这也是国家对人才选拔的正确方针,但对体育来说,却形成了观念的误区。而且,以“体力劳动”替代“体育锻炼”已在诸多的农村父母心中形成了定势。他们认为,体育无非是身体运动,而农村的孩子,除了在学校里念书以外,其余的时间大多在劳动中度过,在家长们的心中,平时的体力劳动则完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因此,如何处理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如何处理升学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如何贯彻党的方针,强化农村体育工作的地位,转变人们的观念,端正人们的认识,便成了影响农村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小学,专职教师可以说了了无几,即使配备了专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即使很有天赋的孩子,没有一位具备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老师去培养,去发掘,而靠自己盲目地去练,或在错误的指导下去练,就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且还有可能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建国以来,国家虽然培养了诸多的体育师资。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经济过于落后,都使他们望而却步。所以,导致农村的体育教师极其缺乏,体育教师队伍的短缺,给本就难以开展的农村体育教育雪上加霜。而那些对体育充满渴望的乡村孩子们,在朝气蓬勃的时代没有正确的体育引导,最终即使成长,也只能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无力的弱书生。

三、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虽然一部分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很多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在很多村级小学已“荡然无存”。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有些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没有场地、器材设施,农村小学生大多只能在户外拍拍球,踢踢毽子,捉迷藏等。在这种现状下,再有水平的体育老师,面对校无场地,无器材的情况也只能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体育毕竟是通过运动来体现的,光有满腹的理念,而不去进行身体练习,怎能增强学生体质,又怎能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呢?

四、备课缺少成效

备课作为上课的依据,真的被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起来,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了吗?答

篇6:小学体育

羊角塘镇中学

肖政辉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所校园,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已,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体育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就目前来讲,加深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体育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一、角色的转变

(一)体育教师须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认为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

(二)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体育教师已经成了权威的象征,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改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三)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

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尊重其创造性。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其职责是培养教育所有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②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应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

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三、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一)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篇7:体育工作年报总结-小学体育组

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2014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体育课开课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

二、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 ⑵抓常规纪律; ⑶抓安全教育; ⑷抓运动密度; ⑸抓锻炼实效; ⑹抓听课评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由此,学校组建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健全领导网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学校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并提到校行政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体育运动会的举行、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月月体育小活动的活动方案、每学期体育工作的思路等学校都召开专门的会议共同商量后决定。

3、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教育经费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建设的正常运行,有改善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每年组织体育专职、兼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建立了体育校本教研小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有专门的教研组活动记录。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全校各年级均按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周定时定点上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100%学生参加每周三的体育艺术2+1活动,精选专职教师有计划地进行精心指导。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类推进的办法,政府投入一部分,学校自筹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多方筹措,保障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体育经费投入上据统计,我校每年用于春秋两季运动会的经费在2千元以上;用于体育教师和运动员购买服装款达1千元以上。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经过校领导会议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都从教育经费拨款中拨出一千元,专门用于参加各项比赛,用不完累积到下年,填补了体育活动经费专项拨款的空白。

特别是标准化验收活动以来,我们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支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有计划的配备了一大批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综合健身器械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同时,学校自筹经费,整修了操场和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后,与此同时,我校也在改善体育卫生设施环境上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2013年搬入新校后,一次性筹资1万多元购进了校园广播智能管理器整套设备,从此,校园内再也听不到刺耳的铃声,而代替它的是优美的音乐铃,与此同时,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眼保操、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学校现有炉渣跑道1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桌8台,乒乓球拍40副,跳绳六十多跟,羽毛球拍20副,垫子30块,排球10个,篮球10个,接力棒20根,拔河绳2根等体育活动基本器材。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学校现有体育兼职教师5名。

2、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3、学校常年抓春季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工作,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运动成绩在镇比赛中名列前茅。

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经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

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完成,全校学生大约有85%的学生能够合格,成绩优良。

八、存在困难及问题

1、场地建设、体育锻炼器材基本达标,没有专职教师,有些训练难以开展,急缺专业教师的指导,很难满足学生锻炼多方面的要求。兼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活动开展不多,教师对待孩子的爱心,耐心,童心,诚心、热心不够。

2、资金缺乏,学校对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少,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充分的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3、受安全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活动教师不敢大胆组织学生开展,学生难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4、部分教师还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教师随意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经常被挪为他用,或是用于语、数、其他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

5、体育器材方面的管理也常常得不到重视,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

九、下步打算

体育工作今后的打算:一是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备设施器材建设。积极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二是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施体育工作的本领;三是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进一步提高体育工作质量,促进体质健康发展。

篇8:基于快乐体育的小学体育教学

一、教师通过自身积极的情感与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作为组织教学的工作者,其身上需要具备活泼、温和、稳定、优良的情感品质。而情感指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刺激而形成的正常的反应,像是快乐、忧郁、悲伤、害怕、愤怒、厌恶、喜欢等。教师的情感能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到学生,教师积极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形成共鸣和达成共识,也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教师消极的情感会疏远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组织一些对抗性的小足球比赛的时候,教师能够有目的性地融入到女生组或者是技术能力比较差的小组当中去,跟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小组进行比赛,尽管技术能力比较差的小组不怎么会踢球,可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他们都非常积极和开心,甚至为了踢一脚球而跑了好几百米,而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小组为了跟老师强球,都非常积极和主动,可以说是热情高涨。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学生累得跑不动了,可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脚步。不管这次比赛的结果怎样,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开心,

二、注重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鉴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非常重要。具体而言,这是由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创设快乐和轻松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思维与心理素质的提高。游戏可以让学生的肢体表现得更加协调、敏捷,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进取、乐观精神。例如,在教师在教授立定跳远的时候,以往都是借助沙地进行练习,学生们排队等候,这样教学导致学生的练习密度比较低。而教师应用游戏教学法,让所有的学生在操场上对小白兔的动作和形态进行模仿,教师应当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两只手放在头的两侧,以充当小白兔的耳朵,再让学生使劲往前面跳。在学生进行立定跳远之前,教师提问学生:“小白兔的耳朵是如何活动的呢?”进而启发学生对小白兔的耳朵是如何活动的进行模仿,并且让学生像小白兔一样动一会儿自己的耳朵。然后,教师说:“看谁跳得最远,谁就最像小白兔”。如此一来,教师首先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能够让学生积极地练习和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

三、在课外体育运动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

在课外体育练习中应用快乐体育教学思想。重点体现为下面几点:一是进行课间操。教师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时候,能够立足于各个不同班级的特点,设计出有着班级特色的广播体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体操动作,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应当开放体育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爱好与兴趣,以使学生自主地选用适宜自身锻炼和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在现场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启发,以及保障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安全。三是组织家庭体育活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和个性特长,为学生安排一些体育学习和运动的任务,以使学生在家庭中进行有效地锻炼。当然,教师需要跟家长取得联系,且进行积极地交流,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像是针对一些比较肥胖的学生,教师能够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者是户外参与长跑运动,而家长负责陪同和监督,从而在生活实际中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主动性。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来讲,应当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个性差异,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祝旺灵.融游戏于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质[J].现代阅读,2013,(03).

[2]王瑛.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现代阅读,2013,(22).

篇9:小学体育

一、引言

小学体育是在以小学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卫生保健和身体运动等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促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小学体育常规是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位置,严抓小学体育常规,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人从事小学体育教师这份工作以来,一直对体育课的课堂常规抓的严格有度,听许多前辈老教师的指导也是希望在体育课上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本身存在组多问题,如对体育常规认识不够,教育方法不当,体育设施不完备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探究如何严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二、小学生的特点

1.活泼好动、容易塑造。小学生一般都是喜形于色,活泼好动,因此小学体育课应该成为学生最喜爱和期待的课程,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增加体育课的乐趣。小学生正值成长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争强好胜、喜新易变。小学生比较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也很强。在平时的考试比赛中学生都希望得到奖励,成为最好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也容易受到失败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尊重和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多加鼓励与支持。同时,小孩子也都喜欢新奇的事物,可以在体育课中增设提高挑战环节,以增添课程的新鲜感,吸引学生,寓教于乐。

三、小学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养成教育观念落后。从社会总体现象来看,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普遍观念直接给学校的体育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与困惑。

2.体育常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一些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中,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目标模糊,管理方式仍为“放羊式”,整个管理缺乏指导性和方向性。

3.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体育没有课本,在校学生学了好几年的体育课,在他们以后走出校门后,就不会继续进行基本的体育健身和锻炼。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自己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息息相关,与我们把小学体育错误的理解为机械被动的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甚至与我们没有在体育课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以及如何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

4.讲解与示范过多,体验教育过少。一些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给学生讲解和示范,甚至有些体育教师的示范比学生的练习还多,其实有些简单的动作只需老师一个示范动作就可以了,然而教师的边讲解边示范,既耽误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又花费了不少精力,反而还没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5.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比如示范不准确,体育术语不简明。一个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严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学生养成教育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小学生普遍自主性较差,自觉做好学习准备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小学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学会做课前准备。老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看课程表,星期几第几节有体育课,指导学生为下一节的体育课学习做准备。

2.规范体育队列操练。小学生的集合站队是摆在体育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小学一年级新生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因为学生的排队意识和位置概念都比较模糊。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型的队列常规训练,通过操练,让学生完成一致的集合站队。老师在教授学生列队之前,也可先给学生讲人民解放军紧急集合的小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确排队要做到快、静、齐。接着,可以分小组进行练习并评比。

3.强化学习听课能力。小学体育室外课的教学场地一般是在操场上,这种特殊“大教室”,“大课堂”,很多时候都是几个班级同时使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新生,如果不抓好体育课的常规,则整个操场就像是在上自由活动课。如果老师能使学生学会听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受益终生。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可以充分结合老师的正确示范作用,通过最生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的全貌。体育老师可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先仔细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再尝试练习与体验;先听清老师的问题,再去讨论等。

4.培养15秒钟习惯。小学生往往都是懒懒散散,对此,老师可以建立15秒钟制度,培养学生迅速反映的能力。特别是对于自己该做什么还不清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制定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更易于课堂目标的达成。制定“15秒钟”目标:(1)上课铃声响后的15秒钟站好队伍;(2)活动分组要在15秒钟内完成进人活动状态;(3)每次活动结束后需要集中的时候在15秒钟内集中好并安静下来;(4)每个环节教师都有一个15秒钟或几个15秒钟的表扬学生。教师要首先做学生的榜样,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一旦学生有懈怠的表现应及时地提醒和帮助,不要让学生以为就是老师说说而已,做不做都一样、做好做坏都一样,一定要做好榜样和监督的作用。

五、总结

上一篇:散文:文学与梦呓下一篇:家长会体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