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颜色作文

2024-04-27

乌鸦的颜色作文(精选7篇)

篇1:乌鸦的颜色作文

乌鸦找颜色作文

一天,森林里的小鸟们准备举行一次“颜色选美”比赛,许多漂亮的小鸟们都报名参加了,乌鸦也报了名。

乌鸦想:“我这么丑,一定不能被选上,我得向别的小鸟要点它们的羽毛来装扮自己。”说干就干,它就去找那些小鸟了。

它向燕子要了一根羽毛,向孔雀要了几根羽毛……它还把自己的`羽毛染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有红色、金黄色、绿色、白色、粉色等等,现在它的身上变得美丽极了,谁都比不过它。

开始比赛了,小鸟们都准备好了,评委们怎么选也没选出到底谁能排第一名,最后,终于看到了一直在角落里的一只小布谷鸟。谁都没有料到用自己本身的羽毛来比美就能拿到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乌鸦直向家的方向飞去,躲在家里哭了起来。这时候,布谷鸟来到了它家,对它说:“不要哭了,每种鸟的羽毛都有它自己的一种功能,其实你那一身乌黑的羽毛也很漂亮呀!”这时候,乌鸦停止了哭声。

从此以后,乌鸦就像布谷鸟一样很勤奋的学了一身的本领。特别高兴,特别快活。经过这些努力,它们俩再次参加选美时,都抢上了第一名。

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篇2:乌鸦的颜色作文

乌鸦的简笔画成品图:

乌鸦的简笔画步骤如下:

乌鸦简笔画步骤1

乌鸦简笔画步骤2

乌鸦简笔画步骤3

乌鸦简笔画步骤4

乌鸦简笔画步骤5

关于乌鸦的作文:

关于乌鸦的作文一:

从前,一位王后有个女儿。女儿还很小,还经常得让人抱着。有一段时间,小姑娘非常淘气,王后不管怎么哄她,她仍然不肯安静。王后实在不耐烦了,碰巧当时正有一群乌鸦在宫里飞来飞去,她便打开窗户说:“我真恨不得你变成一只乌鸦飞去!’’话刚出口,孩子果真变成一只乌鸦,离开了她的怀抱飞出窗外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乌鸦长大了,它在路上看见了一位先生正昏迷在路上。它立马把他叼到一间无人的小屋子里,乌鸦也和他一起休息了一下。傍晚,这个小屋的主人回来了,原来是个钓鱼的农夫。农夫下了一大跳,“怎么有一只乌鸦和一位先生?”农夫很好心,就让他们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晨,他们都醒了。这位先生居然懂得乌鸦的语言,乌鸦跟他说:“小的时候,我很调皮······”乌鸦说了一大串,先生终于听懂了。他们跟农夫告别,就去寻找了。先生打听了个个地方,终于找到了一位法师,这个法师,胡子长三千尺。法师用他全身的力量,把乌鸦变回了小姑娘。

又过了三年,帮她变成姑娘的先生又来找她了,先生把她娶为了妻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把小孩,说成乌鸦了。

关于乌鸦的作文二:

一天,乌鸦在路上散步,突然它在草丛里看见一个猪肠,它想起上次自己被狐狸给骗了,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它找了一个钢针藏在猪肠里面。

它去了狐狸家,故意在门口大叫起来:“狐狸我今天要向你报仇!”狐狸听见了这个话,马上出来说:“就凭你还想来报仇。”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的猪肠,立马变了一个表情,乌鸦飞到树上,狐狸说:“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多漂亮呀,你的声音肯定很好听!”于是乌鸦唱起了歌,猪肠随着歌声正好掉到了狐狸的嘴里,狐狸把猪肠给吃了,可是狐狸觉得喉咙里被什么东西扎到了,它马上回家去找老狐狸,跟它说:“我要死了,你千万不要故意伤害别人,这样你会后悔的。”说完狐狸就躺在地上死了,老狐狸很伤心。

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狐狸一样欺负人,我们要对别人友好,如果你像狐狸一样欺负人,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好了,乌鸦的简笔画学会了吗,更多简笔画学习,可关注文库【简笔画频道】

(本文为5068儿童网(5068.com)原创作品,文库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致其他平台发布!)


篇3:乌鸦的颜色作文

一, 偏误分析的对象

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得出留学生使用各个颜色词的频次, 可看出“黑、白、红、黄、蓝、绿”的使用频率最高。此外, 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其派生词的使用中, 因此对留学生颜色词使用偏误的分析应当包含颜色词及相关的派生词。

二,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语料库中颜色字错误类型的统计, 可得出以下数据:

从上面的数据可看出, 留学生在书写颜色词时最易出现的错误是错字、别字、繁体字。汉字的形体结构较为复杂, 形似字较多, 容易造成留学生识记的困难。

通过对颜色词及其派生词偏误类型的统计, 可得出:

从表中可看出, 错词是最主要的偏误类型。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引申义的不理解, 导致使用时错用了其他词意, 或对本词意的错误使用而出现的。

三, 存在的问题

从语料库中搜集的语料数据统计结果来看, 留学生在学习颜色词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 书写错误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是留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之一, 尤其是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 图画般的汉字太抽象了, 极易写错。此外汉字中还有许多字形非常相近的字, 留学生往往区分不出它们的差别, 把张三当成李四, 如:

我以为他年纪很大, 因为他是白[B百]头发。. (日本)

从统计中还可以看出, 留学生写繁体字的倾向十分普遍, 如:

印象最深刻的是--红[F紅]叶[F葉]棒球队[F隊]。 (印度尼西亚)

偏好使用繁体字的学生大多来自汉字文化圈, 其母语文化包含一定的繁体汉字, 使得他们对繁体字更为熟悉, 此外, 繁体字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二) 意义理解错误。

人们对颜色所寄予的情感使得颜色词具有一定的理性和象征意义, 因此在不同的语境和情感下要使用不同的颜色词。留学生由于对颜色词的意义内涵理解不准确, 常常望文生义, 造出颜色词使用不当的句子。

如:第二个和尚连忙[CD着]说:“外面满天黑[C]云[F雲], 一定[CQ会]下雨。” (韩国)

在汉语中, 对于阴天的云一般称“乌云”, “黑云”虽然也是指乌云, 但象征了一种压抑紧张的环境。这位留学生指从颜色上进行描述, 却忽略了词语象征意义, 造成了使用上的偏误。

(三) 语法使用错误

颜色词作为形容词, 其语法功能非常复杂, 在句中既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 又可以做补语、定语等, 留学生在使用时容易混淆颜色词的语法功能, 造出错误的句子。如:

失败使他觉得很灰心, 这个念头[c灰心]一直存在在他心里。 (韩国)

“灰心”可以是动词、形容词, 但不能作为名词来做主语, 只能作为形容词来形容主语“念头”。

(四) 文化错误

在同一文化的不同语境中, 颜色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也是不同的。留学生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的不了解, 对颜色词文化意义的理解往往较为单一, 容易以偏概全, 在表达中就会出现失误。如:

这个明星近几年很红[c红眼]. (日本)

“红”在形容人或事物时有“流行、受欢迎"的意思, 如“这首歌很红", 但“红眼”则有“发怒”、“嫉妒”等含义, 如“急红了眼”。这位留学生误以为“红”只有一种含义。

四, 教学方法建议

受文化或宗教的影响, 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词意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差异, 留学生对颜色词的印象已经深受母语影响, 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将母语中的颜色词知识直接带入汉语, 从而忽略汉语中颜色词本身的特性, 犯了错也不容易发觉。因此在颜色词的教学当中, 我们应当注重对颜色词中所蕴含的文化的讲解, 促使学生真正理解颜色词的内涵, 避免望文生义, 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摘要:颜色词在汉语中占重要位置, 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颜色词偏误的分析, 可看出错字和错词是最主要的偏误类型, 从而导致了书写错误、意义理解错误、语法使用错误、文化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注重对颜色词的意义、语法、文化的讲解, 使学生认识到汉语颜色词的独特内涵, 以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关键词:颜色词,偏误,动态作文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陈艳阳.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8 (1)

[2]、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 (6)

篇4:作文素材“乌鸦和孔雀”多维解读

乌鸦和孔雀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粪便落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多维解读】

角度一:人们一开始对乌鸦百般宠爱,后来发现了孔雀,对比之下,才发现乌鸦是那么丑陋。因此,我们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去看待这则材料,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角度二:人们只见过乌鸦,所以把乌鸦当成神鸟,可见其眼界是很小的,当人们的眼界大了后,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审美观,就容易留优汰劣。所以,“眼界”与“视野”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十分重要。

角度三:乌鸦的遭遇还与其自身素质不高有关。它恃宠而骄,猖狂放肆,体现了低素质,与孔雀的高雅美丽相比,判若云泥。这样怎么可能长久地赢得人们的尊重呢?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修炼内功,这样才能在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素材链接】

素材一

心灵的视野开阔了,生命的气度就能无限扩展,也才拥有一个知喜乐、观自在的人生。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张宝峰《云在青天水在瓶》

点拨:这段语言文字优美,抒情性强,适用于“视野”“眼界”这类话题的作文,由“视野”上升到“人生”,可以有效地升华作文主旨,所以这则材料比较适合用于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结尾。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它。

素材二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点拨:这则素材是承着庄子《秋水》中河伯与海神的对话来的,可以体现对比之后眼界、视野方为大!这则素材可以看作是对河伯与海神对话的总结,三段话构成了排比,同时又有类比的修辞手法,典雅而有文化韵味。同学们在使用时适合放在某个事例素材后面作总结用,很有说服力。

素材三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点拨:这则素材提醒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比较。持身则以坦然心态,坚定心志,独善其身;入世则放眼天下,汰劣择优,善用比较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比较,要知道什么该比,什么不该比。如比学习,不比吃穿;比奉献,不比享受;比拼搏,不比父母背景;比精神风格,不比安逸享乐。比较,还要学会摒弃片面固执,力求全面公正。如倡导联系地比,反对孤立地比;倡导发展地比,反对短浅地比;倡导以健康心态比,反对偏执狭隘地比。

篇5:乌鸦的颜色作文

社会发展到今天,不管在汉语中,还是维吾尔语中,乌鸦这一普通的鸟被赋予相同的命运:它的黑色被人们唾弃;它的声音被人们厌恶;它的嘴被认为是饶舌,它们的群集被称为“乌合”;连住的窝都被人嘲笑。乌鸦被赋予许多象征色彩,但是这些象征色彩无一是处。在鸟类中,像乌鸦这么被人类讨厌的鸟类实属罕见。本文就是通过相关材料,谈乌鸦的文化内涵。

一、乌鸦——神鸟(神乌)

正如《世界文化象征词典》所说的,在神话和整个象征传统中,人们对鸟的印象基本上是好的,因为这些凭翅膀与苍穹融为一体的动物比喻人希望摆脱地球重力之束缚像天使一样奔向更高境界。

乌鸦也曾被汉维两个民族共同称为天使作为神鸟活跃在神话、寓言中。

(一)汉文材料中的“神鸦”

《淮南子·精神篇》说“日中有俊乌”,“俊乌”就是三足乌,又叫阳鸟或金鸟,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此处载日的正是“三足乌”,另外,传说中有乌,故称太阳为乌轮,袁桷《扈跸开平次鲁子翚御史五十韵》之“象御天街正,乌轮海现升”也是见证。杨景贤《西游记》第三本第十出之“兔走乌飞,开古今兴废”说的正是在日月运行,光阴流失中看古今兴废。“兔走乌飞”正由于传说中月中有兔,日中有乌,用乌兔代日月之典型用例,这也是对“日中有俊乌”的沿用与侧证。在《周穆王见西王母》中记载:“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与(乌)鹊与处’。”这里指的就是:老虎豹子和西王母同群,乌鸦喜鹊和西王母共处。乌鸦是西王母的信使,它们给西王母带来食物,而周朝统治者的象征也曾经是“鸦”。这些传说中的乌鸦都是神圣的。

也因为以上的传说,后世的汉语寓言和诗文中也有对“乌鸦”的崇敬记载。如《论衡·是应篇》中的《皋陶敬羊》载:“当尧之时皋陶为大理,皋陶之状,色如削瓜,皋陶乌喙,是谓至信,决狱明白,察于人情。”从这段文字的意思“皋陶长着一张突出的乌鸦嘴,这表征着他言出必信,断狱明白,一下子就能判断出人的真伪和善恶”来看,乌鸦嘴是象征着强而有力且美好的,当人有了乌鸦嘴一样的嘴,就具有了特殊的能力。再如《郁离子》寓言故事选译中有《燕王好乌》的记载,云:“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不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皆鸟鸣之听。”束皙《补亡诗·南骇》云:“嗷嗷林乌,受哺于子。”苏辙诗云:“马迟未觉西南还,乌哺何辞旧夜飞。”这些皆说明:古人对乌鸦是比较赞赏的,乌鸦强有力的乌喙被披上了神圣的色彩,能够言出必信,断狱明白,其叫声能知吉凶而司祸福,它们的反哺行为被喻为子女奉养父母的典范。所以孙光宪在《竹枝》写到:“门前春水百草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这时,乌鸦已经真正变成了“神鸦”。

(二)维吾尔文材料中的“天使”

在维吾尔语寓言中,乌鸦也曾经被作为“天使”加以记载。谷德明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下)摘自《维吾尔史略》的《树的儿子》中记载:不可的斤(Buku Tekin)年龄最小,聪明而又能干,乃被推为“汗”。不可汗即位后,国内治理得非常好,户口也开始增多。天又赐他三只乌鸦,乌鸦能通晓其他各国语言,不可汗常派它们出去了解各国情况。

刘俊发编《维吾尔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记载《乌鸦》:乌鸦王苏皮柔孜和大臣库尔西纳斯治理着自己的国家,安居乐业,平安无事。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老鹰,不容分说抢占了乌鸦居住的地方。由于乌鸦事先没有准备,慌忙应战打不过老鹰,就逃跑了。乌鸦王苏皮柔孜在库尔西纳斯的计谋下让库尔西纳斯用苦肉计取得鹰王的同意打入鹰群摸清情况,把鹰们堵在洞里用火烧死了鹰,取得了胜利,又回到它们的森林里居住。

在这两则寓言里,乌鸦的形象是上天的使者,会各种语言的“百灵鸟”,聪明勇敢懂计谋,是个非常美好的形象。

二、乌鸦的堕落——不祥之鸟

乌鸦,作为上天的使者,是很古老的事了,之后关于乌鸦的文字材料中就少有赞赏,而绝大多数为憎恶之语。

(一)汉文材料中的乌鸦——黑色的顽固派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寓言选》(7156·2122)中涉及“乌鸦”的寓言有《乌鸦兄弟》、《乌鸦和“猪”的谅解》、《乌鸦为什么老是“哇哇”地叫》三则。在金江的《乌鸦兄弟》中描写了乌鸦兄弟自私、偷懒,一味依赖别人,什么事也不团结,结果双双冻死于寒冬。在湛卢的《乌鸦和“猪”的谅解》中描写了乌鸦虽黑但自欺欺人,和猪相比彼此都有同样的黑色,把缺点当优点自卖自夸。在湛卢的《乌鸦为什么老是“哇哇”地叫》中,乌鸦是一个没有耐心,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洋相而没有像八哥、画眉一样学会唱歌,仍然是难听且刺耳的“哇哇”声。在范信的《莫怪集》中记载了一则《鸦笑猪白》的寓言,该寓言中有句话:“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这说明乌鸦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但是后来有了白猪,乌鸦不赞成改良,认为还是黑色好。这样乌鸦就成了“黑色的顽固派”形象。而在河南流传的由凉汀收集在《寓言故事》中的《群乌学艺》中的乌鸦更是没有耐心,当听到凤凰说到“叼来树枝,一层层垒起来”时,就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盖房子,结果乌鸦垒的窝被西风吹得“吱吱”直响,被人们耻笑。

在这些寓言中,乌鸦的“黑”和“哇哇”已被赋予人所不容的文化色彩。有时乌鸦还会变成“聪明的小偷”。元朝宋濂《燕书》记载了一则《乌鸦与蜀鸡》的寓言:“涿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鹄周周鸣,忽晨风过其上,鸡遽翼诸鹄,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鹄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下上甚驯。乌忽衔其鹄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在歌谣中乌鸦因为是贪婪之鸟而被喻为居高位而贪财之人。如《续汉书·五行志》中之《城上乌谣》载:“城上乌,尾毕通。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同时还有乌鸦喜吃死尸的记载,如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曲词·汉铙歌》云:“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在汉文诗词中,许多文人骚客也常用到“乌鸦”,但多与“黄昏日暮”有关联,总含有凄惨悲伤、灾祸甚至死亡的意味,被人们唾弃。摘录几例如下:

(1)《韩诗外传》卷三《武王伐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2)苏轼《绝句三首》诗:“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3)李商隐《隋宫》诗:“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4)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张丰《早作》诗:“鸦鸣最早尤喧阗,一啼呼应动百千。”

(6)鲁迅《无题》诗:“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暮鸦”喻国民党反动头子)

(7)吕谓老《江城子慢》词:“倦游客。门外昏鸦梦破,春心似,游丝飞远碧。”

(8)周邦彦《琐窗寒》词:“境柳啼鸦,单宁伫立,小帝朱户。”

(9)《长相思慢》词:“怕上高楼,归思远,斜阳暮鸦。”

(10)汪藻《点绛唇》词:“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再看《汉语谚语小辞典》记载的有关的三则谚语:

(11)天下乌鸦一般黑:又作“天下老鸹一般黑”,比喻世上的坏人和坏事都一样坏。

(12)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比喻假装的敌人不可能长期不暴露。

(13)凤凰不入乌鸦巢:比喻好人不和不三不四的坏人混在一起。

在以上谚语中,乌鸦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被人们看不起的反面形象了。

再看成语:

(14)乌合之众:指像乌鸦一样的聚猝集在一起的无组织纪律的群众。(《宋史·杨时传》:“今诸路乌合之众,臣谓当立统帅,一号令,示纪律,而后士卒始。”)

(15)鸦雀无声:又名鸦默雀声、鸦雀无声、鸦雀不闻、乌鹊无声,比喻十分静幽,没有一点声音。

(16)信手涂鸦:随意无规律的乱写乱画。

以上几例涉及乌鸦的群聚、声音和象征性,但是没有一处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二)维吾尔文材料中的乌鸦——丑陋、蠢笨的代表

《山鸡与乌鸦》载:乌鸦七天七夜击败山鸡,山鸡骂乌鸦是飞禽中最散漫、最丑陋、最脏的东西,最好到什么地方找一点儿水洗洗自己的嘴再来吃自己,结果乌鸦为了找水洗嘴不但没吃成山鸡,自己却饿死在了戈壁滩上。

《乌鸦与狐狸》载:乌鸦得到一块肉,站在树上正想吃,狐狸看见了,恭维乌鸦歌唱得好听,乌鸦经不住狐狸的恭维,张口“哇哇”一唱,肉就掉进了狐狸的嘴中。

上面的第一则中乌鸦的形象是“最散漫、最丑陋、最脏的东西”,第二则中的乌鸦的形象是“爱慕虚荣、没有自知之明的东西”。

再看维吾尔民间谚语(以《维吾尔谚语》一书为准,该书由黄祥荣编,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关于乌鸦的谚语:

(1)鲲鹏才一只,胜乌鸦百只。

乌鸦形象:再多也没有价值。

(2)乌鸦再飞也高不过山鹰。

乌鸦形象:再练习也飞不高。

(3)不学习成不了毛拉,不啄食成不了乌鸦。

乌鸦形象:是乌鸦一定要啄食,有些像汉语中的“狗改不了吃屎”的味道。

(4)乌鸦学喜鹊的步子,折断了自己的爪子。

乌鸦形象:乌鸦学步,自取其辱。

(5)学百灵鸟的乌鸦,整天只会喊“呱呱”。

乌鸦形象:乌鸦学唱歌,只会增加噪音。

(6)乌鸦呱呱叫,自己乐陶陶。

乌鸦形象:自欺欺人。

(7)看不出乌鸦的年纪,识不破奸人的诡计。

乌鸦形象:乌鸦的颜色给人以假象,黑得让人们看不透。

(8)如果你的朋友是乌鸦,你吃到的只能是粪便。

乌鸦形象:坚决不可以把乌鸦当朋友。

(9)即使乌鸦带花斑,也替代不了雄鹰。

乌鸦形象:乌鸦再打扮,也改变不了本身的丑陋。

《维吾尔谚语》一书共收录了9则与乌鸦有关的谚语,从它的数量、学习、声音、颜色、交友相处、打扮等方面,都无不显示出了对乌鸦的鄙视和厌恶。

通过以上汉维两种语言材料不难看出,乌鸦到了如今的社会,不管是在汉民族中,还是在维吾尔民族中,都是十分贬义的,应该说,作为鸟家族的一员——乌鸦,是具有十分贬义色彩的动物,是没有人愿意把乌鸦当作朋友来对待的,也没有人愿意自己被当作“乌鸦国王”“乌鸦兄弟”的,也绝对再不会有人把善于言辞、雄于辩论的“铁齿钢牙”称为“乌鸦嘴”的了。

三、乌鸦象征义变迁义源考

(一)日乌合一:鸟图腾崇拜和太阳崇拜的整合

《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一书明确认为:“日乌合一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整合。”此观点十分正确。延伸到乌鸦身上,就是“鸟图腾崇拜和太阳崇拜的整合”。

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期,发展、繁荣于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它是与狩猎、采集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自然崇拜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与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由攫取性的生产过渡到生产性生产,是早期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必然会反映到宗教信仰之中,必然会引起原有的信仰的变革和转变。农牧业生产形成之后,由于各种自然现象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因而逐渐产生自然崇拜。然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产生便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部落不可能很快放弃对鸟的崇拜,而去单独崇拜太阳。在新旧文化交替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兼有新旧两种文化元素的复合文化形式,日鸟的合一,或把鸟作为太阳的象征,正是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相互整合的结果。

鸟与太阳合而为一并不是古人主观臆断,而是他们直接观察的结果。由于太阳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与人的劳动发生直接联系,因而使人们去猜想太阳,观察太阳。结果,以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发现鸟与太阳之间有某种联系。

1. 太阳在空中运行,而鸟在天空飞翔

日鸟合一是古人观察事物,阐发联想的结果。早晨,太阳东升,鸟也从树上或窝里飞向天空寻觅食物,尤如鹰之类的大鸟,飞得还很高。日落西山,鸟也从空中飞回树上或窝中,因而古人便以为太阳与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按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出土有双鸟朝阳雕像,系用象牙雕刻而成,图案的中心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圆边上雕刻有冉冉升起的朝阳,太阳西侧各雕刻一只神鸟,围绕太阳,昂首仰望,这说明古人以为鸟常飞到太阳身边,和太阳在一起。“日中有俊乌”,“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兔走乌飞”等文字记载正是日鸟合一的明证。只是许多民族是“日鸟合一”,而我国的汉民族和维吾尔族是“日乌合一”(维吾尔族的“日乌合一”可以以《树的儿子》为参考)。

2. 古人把太阳的运行视为是由乌驮着运行

如前所述,《山海经》说:“十日皆载于乌。”这种意识也是古人直接观察的结果。在古人看来,圆圆的一个太阳,像是一个金盘子一样,既没有翅膀,又没有尾巴,它怎么会由东向西运行呢?庙底沟仰韶文化泉护村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上,有一只日乌图案,背上一轮红日,大概这就是乌驮日传说在彩陶艺术中的体现。山东肥城孝堂山石室画像之中之日像即画一圆日,中有乌。四川出土的汉代石棺上,亦刻有金乌驻日的图样。后羿射日传说中,后羿射九日,射死了九只乌鸦于日中,从此世上只剩一日,这些都可以说明“乌驮日”意识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古人说乌鸦驮着太阳,甚至说日中有三只乌呢?《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认为:“这应是太阳黑子的缘故。如甘肃临洮村辛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只彩陶罐上的太阳纹,圆圈中绘一黑点,可见青铜时代也观察到太阳中有黑子。”《汉书·五行志下》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黄,居日中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斑记载。

由于古人观察到太阳中有黑子,而乌鸦色黑,故比之为乌,至于日中乌鸦有三足,主要为表现此鸟不凡,是神乌。同时在很多文化社团中,并不认为语言只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而认为语言有一种超人的魔力,人们可以用它同神怪动物对话,并可以祈福辟邪。上古时代的祭祀仪式中,各种祈年求雨告天地山川的祭祀、江湖术士的咒符、宗教活动的忏悔,都是人们与神鬼怪异的交际。乌鸦成为“天使”并不难理解。

(二)不祥之鸟——乌鸦:语言美感和审美观念的整合

图腾崇拜虽以多种形式继续存在,并与自然崇拜融为一体,但它毕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逐渐衰落下去,而自然崇拜则因有良好的生存土壤而得到不断发展,逐步摆脱图腾崇拜的羁绊,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崇拜体系。这样,过渡形式的复合崇拜便不复存在,图腾崇拜只能作为残余形式保留下来。在卜辞中,祭日、拜日记载不少,但未见把鸟与日联系起来记载,说明当时的崇拜已经与鸟分离。

也由此,随着语言美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乌鸦的地位一落千丈,其天使的身份消亡殆尽,不吉利的色彩日渐浓厚,甚至被人们赋予“吃腐肉”的习性,成为了“渡鸦”的代名词(事实上许多人把渡鸦、寒鸦归为乌鸦,并不细分)。

美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形式,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审美客体。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是美的,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是不美的,这种对于语言的美学评价,表现出人们关于语言美方面的观念。

语言美感和其他美感一样,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有深厚悠久的社会心理基础,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汉语以前以单音节词为主,现在变成了以双音节词为主,“乌鸦”正是一个双音节词。所以在古代,“乌鸦”合称见诸于各种语料的没有见到,都是以“乌”或“鸦”来称“乌鸦”。“乌”就是“黑”的意思,以乌鸦的羽毛颜色来命名,并不见得是贬义。“鸦”应该是以乌鸦的声音“呀”来命名,“牙”表音,“鸟”表意,标准一个形声字,也没有贬义不贬义的成分。

但是“乌”和“鸦”合二为一称为“乌鸦”之后,这种黑色的呀呀乱叫的鸟就结束了它“神鸟”意义。应该说,古人怕黑而尚黑的观念是很明显的,秦人尚黑古有定论,维吾尔族尚黑多有论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黄袍加身”“红装绿裹”为人们推崇,“乌鸦”的黑翼泛着绿光已经恐怖之极,再加上“呀呀”之声不绝于耳,慢慢就变成了人所共愤的贬义十足的丑陋形象代表。

如今,乌鸦因其黑,被喻为黑色的顽固派,“天下乌鸦一般黑”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乌鸦因其“呀呀”“呱呱”,成了制造噪音的代名词,而且人们还臆造《乌鸦为什么老是“哇哇”地叫》的寓言来加以讽刺;乌鸦的大嘴因为古人误认为是它用“喙”下蛋,人们还不让它靠近正在分娩的妇女,生怕因此而难产;“乌鸦嘴”成为骂人的话,成了“不吉利”的代名词;就是它住在高高的树枝上也被人耻笑,乌鸦成为“学习不用心、没有恒心、骄傲自大”的反面教材;它的“晚归”生活习惯也被人们赋予“黄昏日暮、凄惨、灾祸甚至死亡”意义,被文人骚客广泛加以宣扬,其中最恐怖的应该是鲁迅先生《药》中的“呀”地一声飞走的“乌鸦”,给人以无限阴森、无限恐怖的战栗感。

因为黑色象征意义的转变,乌鸦因其黑而黑,黑得不能再黑。乌鸦“不祥之鸟”的形象色彩,正是语言美感和审美观念整合的结果。

四、结语

汉维两个民族,在远古时代,都把乌鸦作为“神鸟”“天使”加以崇拜;在如今,乌鸦都成为了“丑陋、黑暗、不吉利”的代名词;“日乌合一”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整合的结果;乌鸦从“神鸟”到“不祥之鸟”的文化象征意义,是语言美感和审美观念整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漓江出版社,1999

[3]《编辑手册》,黑龙江日报印刷厂

篇6:乌鸦的颜色作文

关键词:英语颜色词,内涵意义,翻译方法

大自然绚丽多彩, 美不胜收, 人类为了反映这美丽的客观世界, 创造了许多代表各种色彩的词。景色、人物的描绘常常离不开颜色词汇。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颜色词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远远超了过它本身的单纯色彩意义。如:black and blue (青一块, 紫一块;遍体鳞伤) 、white day (吉日, 好日子) 、red book (名人录) 。更有许多寓意深刻的词组格言, 带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 如:white livered (懦弱的, 胆小的) 、be red with anger (气得涨红了脸) 、talk black into white (指鹿为马, 颠倒黑白) 。本文笔者试从颜色词的扩展来看英语中颜色词的翻译。

一、red红色

October1 is a red-letter day for all the Chinese people.十月一日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大喜日子。这句话中red指的是“喜庆的”之意, 而不是红色。这个其实比较好理解, 因为在中国, 红色本身就有“喜事”这一层涵义。

Because Tom broke a glass, his mother was red hot.因为汤姆打破了一只杯子, 母亲大为恼火。在这里, red暗指母亲的脸气得通红, 应翻译为“恼火”更加合适。

They will soon be out of the red.他们将很快还清欠款。这里的red指代“赤字”, 而非“红色”。

They did not see the red light.他们没有觉察到危险已经迫近。这句话中red light可以理解为红色的信号灯, 那么红色信号灯多是在提醒人们要多加注意。

二、green绿色

He was a driver in the green of his years.他年轻时曾当过司机。这句话中green一词代表的是青春与活力。应翻译成“年轻时”。

This is the only green grocery in this town.这是镇上惟一的一家果蔬店。Grocery一词指杂货店, 卖“绿色”的杂货店自然是指果蔬店。

She is still green at her job, and you should help her.她在这项工作上仍是新手, 你应该多帮帮她。前面的例子说了, green有“年轻”之意, 那么“在工作上年轻”显然不合逻辑, 所以此处译为“工作上仍是新手”较为稳妥。

My friends became green-eyed monsters when Ibought that new dress.我的朋友们看到我新买的连衣裙后都非常羡慕。这里的文化差异比较显著, 在中国多用“眼红”来表示羡慕或者嫉妒, 而在英美国家, 他们用greeneyed代替red-eyed.

三、black黑色

Jim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and we are rather ashamed of him.吉姆是这个家里的败家子, 我们都为他感到丢脸。这里black sheep的意思是“败家子”, 相当于汉语里的“害群之马”。

I do not like the black coffee.我不喜欢清咖啡 (不加牛奶或糖) 。这里的black coffee切忌翻译成“黑咖啡”, 不要望文生义。

The girl who wears black is Jenny.穿丧服的那个女孩是珍妮。不熟悉英美文化的人往往会把这句话直接译成“穿黑色衣服的”, 这样翻译就漏掉了原文中最重要的涵义, 这里black指代“丧服”。

四、white白色

I like the white coffee.我喜欢加牛奶的咖啡。跟前面black coffee一样, 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I told her that her new BMW is a white elephant.我告诉过她, 她的那辆新宝马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汉语中“白象”是一个中性词, 然而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带有贬义的语言色彩, 翻译时如果不多加注意, 就容易闹出笑话。

If you want to be on the white list, you must be diligent and be sure of yourself.如果你想出现在这份优秀名单之上, 你就得勤奋和自信。White list是个褒义词, 对于它的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应翻译为“优秀名单”更加稳妥。

五、yellow黄色

She was yellow stocking at his success.对于他的成功, 她十分嫉妒。

The man is a yellow dog.那人是个卑鄙小人。

六、blue蓝色

The little boy’s face was blue with cold.小男孩的脸冻得发青。

He always makes blue jokes.他总是开下流的玩笑。这里的blue意为“下流的”, blue jokes相当于汉语里的“黄色笑话”, 切忌不能译为yellow jokes, 否则会贻笑大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汉颜色词的翻译是沟通两国文化的桥梁。颜色词的用法千变万化, 我们在遇到颜色词时应理解其所指的含义, 切忌望文生义, 否则会闹出笑话。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91.

[2]熊文化.英汉应用对比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篇7:乌鸦的颜色作文

在多视点视频中,由于各摄像机所处的方位不同,接收到的光强也稍有不同,并且各摄像机的增益、电平等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这些都将导致在实际获得的多视点视频中,视点间颜色不一致,从而严重影响多视点视频编码效率以及绘制质量。

颜色空间即表示彩色图像亮度与色度的方法[1]。根据三基色原理及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可以将彩色图像用不同的颜色空间表示。本文在不同颜色空间中利用同一种多视点视频颜色校正方法对不同序列进行颜色校正,从客观的视差平均值计算和主观的视觉感知实验两个方面对各序列在不同颜色空间中的多视点视频颜色校正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序列利用不同的颜色空间进行颜色校正的效果不同,应根据序列在不同空间中直方图的情况来确定采用哪一颜色空间进行颜色校正。

2 颜色空间

在图像处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颜色空间是RGB颜色空间。但RGB颜色空间的主要缺点是不直观,从RGB值中很难知道该值所表示的颜色的认知属性。其次,RGB颜色空间是最不均匀的颜色空间之一,两个颜色之间的知觉差异不能表示为该颜色空间中两个颜色之间的距离[2]。

数字电视的彩色空间采用的是一个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R-Y、B-Y)的YUV空间或者称为YCb Cr空间。数字电视采用YUV(YCb Cr)色彩空间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减少数据存储空间和数据传输带宽,同时又能兼容黑白电视(R-Y和B-Y信号为零)。YUV(YCb Cr)空间和RGB空间可以相互转换[2]。

通过对标准色度光谱的三刺激值进行比配,产生了CIE-XYZ颜色空间[2]。在此基础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Berns等人[3]的研究,推荐了新的色差测量公式,最常用的近似均匀颜色空间是CIELab和CIELuv颜色空间,其中CIELab是最完善的颜色模型,是国际照明协会根据人眼视觉的特征,把光线波长转换为亮度和色相的一套色彩数据方法。从XYZ到CIELab的转换公式及RGB与CIE-XYZ的转换公式可参考文献[2]。

3 基于直方图的颜色校正

在基于颜色校正模板[4]的方法里,按照校正一幅图像过程中颜色模板是否统一,可分为全局颜色校正和局部颜色校正。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颜色空间中的多视点视频颜色校正的效果,所以校正方法采用较简单的全局颜色校正方法。

最简单最直接的全局颜色校正方法是建立两幅图像为线性关系,即

式中:Ic(x,y,t)为当前图像,Ir(x′,y′,t′)为需校正的参考图像,a,b分别为乘性因子和加性因子。为求a,b值将公式(1)变换为寻求当前图像与校正后的参考图像的差的平方的最小值,当取得最小值时的a,b值即为模型的参数值。最初的方法是通过立体视觉匹配技术寻找图像之间精确的对应点,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最优的a和b值。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计算量很大[5]。

为降低计算量,文献[6]提出采用直方图形状匹配的方法计算颜色差异模型参数,利用寻求ΔH(a,b)的最小值来确定线性模型的参数a,b值,如下式

式中:Hr(k,a,b)为颜色校正后参考图像的直方图,Hc(k)为当前图像的直方图。以在YUV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为例,具体为第一步是找出两幅图像中的大致对应区域,分别计算其亮度(Y)直方图,利用当前图像和参考图像亮度直方图,寻求校正后的参考图像亮度直方图与当前图像亮度直方图的差值的最小值,当采用全搜索方法取得最小值时,此时的a,b值为最佳匹配值,即线性校正模型的参数值。其色度分量(U、V分量)的校正方法与亮度分量(Y分量)的相同。其余空间的颜色校正方法与上述YUV空间中的校正方法类似。Fecker等也提出利用直方图匹配进行亮色补偿[7]。

本文采用文献[6]提出的直方图匹配法对多个序列在不同颜色空间中进行多视点视频颜色差异校正。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Matlab环境下分别在CIE Lab,RGB,YUV三个颜色空间中,应用上述全局线性颜色校正方法对多视点序列的不同视角图像进行了仿真。采用的序列有:Janine2的第1帧的第3,4视点图像(如图1);golf2的第185帧的第0,1视点图像;race1的第1帧的第0,7视点图像。其中参数a,b的搜索范围控制在a∈[0.5,2],b∈[-30,30],最后利用当前图像与校正后的参考图像的视差平均值来评价校正的性能。Janine2的当前图像和参考图像各分量直方图见图2。

1)Janine2序列

主观质量对比,表1是校正图像的客观值对比。由图3可以看出Janine2序列在CIELab空间中校正后的主观效果较好,而在RGB空间中校正不足,在YUV空间中校正过度。从表1的数据比较也可以发现,在CIELab空间中校正后的视差平均值最小,即校正效果最好。

2)golf2序列

通过对比golf2序列在3个空间中校正图像的主观质量可以看出,golf2序列在空RGB间中校正后的主观效果较好,而在CIELab空间和YUV空间中校正不足。表2是校正图像的客观值对比,也可发现,golf2序列在RGB空间中校正后的视差平均值最小,即校正效果最好。

3)race1序列

通过对比race1序列在3个空间中校正图像的主观质量可以看出,race1序列在YUV空间中校正后的主观效果较好,而在RGB空间中校正不足,在CIELab空间中校正过度。表3是校正图像的客观值对比,可见,race1序列在YUV空间中校正后的视差平均值最小,即校正效果最好。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不同的序列在不同的空间中校正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不同序列在不同空间中的分量直方图有差别,即一个序列的两视点在不同的空间中的直方图差异大小不同;差异越大,则在此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的效果越好。同时,由于RGB空间中3个分量的相关性很大,当改变一个分量时,其余分量可能会出现溢色现象,也就是在校正Janine2序列时出现校正效果变差的原因。而对于在校正golf2序列时YUV空间中的校正效果变差,主要是由于在YUV空间中校正容易受噪声因素的影响。将校正模型特殊化,即线性校正模型的乘性因子为1(a=1),发现当校正参数为0时,在YUV空间中校正后的图像质量下降,但在其余两空间中未发现,这说明在YUV空间中校正容易受噪声因素的影响。

5 结论

通过对Janine2,golf2,race1序列中颜色差异图像的直方图分析以及分别在CIELab,RGB,YUV这3个颜色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后的效果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序列在不同空间中的校正效果存在差异。实验证明,序列两视点所在的空间中

的直方图表述差异越大,则在此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的效果越好,所以应根据序列不同视点在不同空间中的直方图差异情况选取颜色空间进行校正。同时,由于RGB空间中的3个分量的相关性很大,当改变一个分量时,其余分量可能会出现溢色现象,且YUV空间中校正容易受噪声因素的影响,所以当两视点RGB三分量直方图的差异不明显时,应选用在CIELab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最后,笔者选取的颜色空间目前来说是常用并最优的,但并不是绝对的,或许采用一些更先进的空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后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毕厚杰.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邵枫.自由视点视频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3]BERNS R S,ALMAN D H,RENIFF L,et al.Visual determinations of suprathreshold color difference tolerances unsing probit analysis[J].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1991,16(5):297-316.

[4]YAMAMOTO K,KITAHARA M,KIMATA H,et al.Multiview video coding using view interpolation and color correction[J].IEEE Trans.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07,17:1-14.

[5]CHEUNG H K,SIU W C,FENG D G.A novel illumination com-pensation scheme for sprite coding[C]//2004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Piscataway,NJ,USA:IEEE Press,2004:1223-1226.

[6]CHEN Yushan,CAI Canhui,LIU Jilin.YUV correction for multi-view video compression[C]//Proc.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S.l.]:IEEE Computer Society,2006:734-737.

上一篇:语根拼读和自然拼读下一篇:“游戏迷”弟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