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2024-04-27

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精选8篇)

篇1: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是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1.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是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其中,“动作”或“感知”是认识的源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表象”是相对应事物经过动作或感知之后在大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它是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的媒介,同时也是记忆的主要对象。最后在大脑中将所获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概念(并把某些概念符号化)。这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认知发展顺序的一般规律。

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直接制约着我们的教学工作,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有关实物、图像等形象的感知和对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的领会,在大脑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中介作用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

2.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是解决教学中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任何一个自然数、一个算式,都是客观世界中特定事物的数量或数量关系的高度抽象。这种纯粹化的抽象性,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构成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且这一矛盾势必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儿童克服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妥善解决数学知识特点和儿童思维特点所引起的矛盾,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教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只有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最终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上述分析表明: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既是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又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关于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一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二、怎样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

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以及新大纲的要求,首先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呢?

1.在为新课的铺垫中教师选择有趣新奇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气氛,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如讲“三角形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自己做的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能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感到奇怪,很想知道教师为什么那么“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说:“这节课我就告诉你们这个秘诀,便开始板书课题,讲授新课。这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引课,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用学生急需和感兴趣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在讲授新课中,教师选择直观、具体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尽量从操作直观起步,引导学生凭代理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及时展开抽象思维。

如讲“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部分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复习不退位减法42-21,进而列出退位减法算式42-28,让学生找出上节课所讲的算式和本节课所要讲的算式的不同点。本节课所要讲的算式42-28,个位上2减8不够减怎么办,是通过演示和操作进行。学生操作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把整10的一捆小棒打开,和表示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是12,12-8=4;还有的把整10的一捆打开是10,先从被减数个位上减去2,再从10里减6,最后个位上还等于4;

还有的把整10的一捆打开是10,10-8=2,2 2=4。操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学生异口同声说:“第一种方法最好。”通过摆小棒过渡到竖式

42-28──的计算,并且学生能自己说出计算方法。就这样让学生比一比前后所学知识的不同点,动手摆一摆小棒,说一说怎样列竖式子相减。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学生大脑,促

进了大脑的积极活动,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练习中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选择能加深学生认识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课堂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要继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它的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

如讲“加减法对比运算”。第一步写出3 2=5的算式,问学生这是什么算式,用的是什么运算符号,加号把哪两个数连接起来了,3表示的是什么数,2表示的又是什么数,结果是多少;5表示的是什么数,把两个数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紧接着教师出4道应用题,让学生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图片或火柴棍,4 3=7,3 7=10等四个算式各怎样摆?进而教师再问:求一共有多少,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第二步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减法的意义与计算。

第三步运行加法和减法的对比。教师问:加法是求什么?减法是求什么?再让学生看具体的实物、图形列式计算。比较是研究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但是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学活动,加深对加法意义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完成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

三、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既然是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在引导中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具体内容、课堂上采取的方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定要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走过场、摆花架子。

2.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动手操作,应告诉学生课前要准备什么样的学具,操作时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让学生操作要有步骤,统一行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3.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要适度。它既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那就应该紧紧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恰当、合理地安排。适度就是每一项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教师要控制好时间,要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准。

篇2: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强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实现有差异发展。数学知识的形成往往要经历感知——表象——概念——内化的过程,而伴随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活动,将是操作——表达——抽象——概括,那么,怎样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完成这一教学活动呢?

一、让学生动手凭直观获得感知。

人们对数学的认识都是从实践开始,但数学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不是从对象本身获得知识而是从对象的行动,从行动本身获得知识而进行抽象,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进行操作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的代替物。同时,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形象思维阶段又往往要依靠事物或者动作行为为思维的起点,所以让儿童操作物质化的实物来揭示出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具体事物引入凭直观获得感知,应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个原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学会操作,明确操作目的、顺序,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切忌盲目的操作。

如讲9加几,指导学生先在盒里放几个皮球,在盒外放几个皮球,要求一共有多少皮球?应该从哪里去拿皮球?拿几个皮球放到哪里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9个皮球加上2个皮球,是从盒外2个皮球中,拿出1个皮球放到盒里,凑成10个皮球的初步印象。

二、让学生动脑,把感知内化为表象。

操作并不是教学目的,决不能追求形式,单纯地为了“操作而操作”是凑热闹。要通过操作促使学生思维,把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直观感知进行内化形成表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动脑进行思考,才能使学生的动作思维逐步过渡到具体思维。这样教师要结合学生动手操作,提出恰当的思考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动脑思考时间,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的活动充分细致。决不能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要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考的问题。

仍然以9加几为例,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先拿1个皮球放到盒子里?盒外的皮球分成1和几?盒里是多少个

皮球?再加上1个皮球是多少个皮球?让他们动脑思考,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获得感知进行内化,使学生既看到了“凑十法”的演示过程,以理解了“凑十法”的方法,在脑海中唤起并形成表象。

三、让学生动口,经过抽象进行概括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初步获得感知形成表象。可是数学活动并没有结束,伴随着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应及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操作、思考的过程,强化操作引起的形象思维。但是不能仅停留于此,还要继续让学生动口,抽象出用数学名词、术语、符号来表达,或者概括为公式、法则从而摆脱对直观的依赖。

继续以9加几为例,当学生会用“凑十法”摆出9+2,也能口述出9+2的操作过程后,应继续提出:如果没有实物该怎样想呢?启发学生说出:“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把2分成1和1,9加1凑成10,10再加上1得11,从而概括出9加2的口算方法。并且在以后几个例题中,联想例1分层次进行操作,说口算方法、思考填空,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抽象概括出9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从而完成9加几的教学任务。

篇3: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一、动口———在交流讨论中进步

小学数学应该引导学生多动口, 一些加法、乘法的口诀等, 只有通过学生勤动口, 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效应, 能够迅速反应过来。而有的教师营造的是一种严肃、死板、死气沉沉的教学课堂氛围, 不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容易感到压抑, 不敢动口, 学习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学习“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的时候, 不少学生开始对三角形的知识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彻, 随后我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让他们对三角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讲解了三角形的特点之后, 我就要求学生动口回答, 我提问道:“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构成的呀?”学生纷纷踊跃举手发言:“红领巾”“三角尺子”“自行车三脚架”……这时候我又出示了一些图片, 通过多媒体播放呈现出来, 如房屋的三角形顶、立交桥的斜拉索等等。这时候我又要求学生自己动口总结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很快提到:“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可能相等。”“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类似的交流讨论, 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特点有了更多的理解。

二、动手———在实践操作中积累

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新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教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在基本活动经验之下逐步积累。

比如教学“有趣的拼搭”这一课的时候, 我就随堂带来了不少积木, 以小组为单位, 让每一个小组学生一起参与动手拼搭的游戏, 在拼搭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拼搭实践活动, 加深对正方体、圆柱、长方体、球等图形的认知, 在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培养自身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这时候我还要求学生小组开展比赛, 看哪一个小组完成得更精彩, 要求每一个小组学生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数一数”、“搭一搭”等游戏形式, 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来, 看哪一个小组学生拼得多、拼得好。以此通过学生的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能力。

三、动脑———在发散思维中开阔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于一身的学科, 这个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的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是分不开的, 动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实现思维成长的过程, 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的时候, 我进行课堂小组的划分, 用我预先准备的卡片式人民币发放给小组, 分别由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学生小组之间分角色, 有的是做买卖的, 有的扮演要去买东西的客人……学生们通过记录角色、责任、事务等, 充分融入了体验活动, 并且要求他们当堂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经过这种升华式的记录, 学生对于人民币有了充分的认识, 此外, 我还进行了延伸, 如果手中的人民币没有了怎么办?可以开设课堂“模拟公司”, 引导学生去“挣”人民币, 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 学生不仅理解了教材知识点, 更在情感上了解到“挣钱”的不易, 引导学生珍惜手中的每一分钱, 这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 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 他们活泼、好动, 期待被认可、被肯定,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应该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改变、提升教学策略。同时, 笔者认为, 对学生进行评价改革, 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收获知识学习的快乐。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备受关注, 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意义中的被动状态, 笔者认为结合低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好动, 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 所以笔者主张数学课, 要让学生“动”起来, 并且通过三个方面开展论述:动口——在交流中进步;动手——在实践操作中积累;动脑——在发散思维中开阔。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动口,动手,动脑

参考文献

[1]李霞.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J].新课程.下旬, 2013年5期

[2]赵长巧.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总“动”起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2年8期

[3]孙敏, 马美南.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生长——以《实际测量》的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2年6期

篇4: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实现有差异发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让学生动手,凭直观获得感知

人们对数学的认识都是从实践开始,但数学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形象思维阶段又往往要依靠事物或者动作行为为思维的起点,所以让儿童操作物质化的实物来揭示出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具体事物引入,凭直观获得感知,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个原则。

二、让学生动脑,把感知内化为表象

要通过操作促使学生思维,把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直观感知进行内化形成表象。教师要结合学生动手操作,提出恰当的思考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动脑思考时间,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决不能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要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获得感知进行内化,使学生既看到演示过程,也理解了内容,在脑海中唤起并形成表象。

三、让学生动口,经过抽象进行概括,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初步获得感知形成表象

伴随着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应及时引导学生用语音来表达操作、思考的过程,强化操作引起的形象思维,但不能仅停留于此,还要继续让学生动口,用数学名词、术语、符号来表达,或者概括为公式、法则,从而摆脱对直观的依赖。

篇5: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一、让每名学生动口读

应用题教学一定要重视读题这一环节.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通过读能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帮助理解和解答. 在一般教学中, 教师一味地强调多做多练, 忽略了读的重要性, 读得太少是应用题教学的弊端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读”的办法, 使每名学生都能动口读.

1. 读 问题

在教学中, 打破常规, 让学生先读应用题的问题, 讲一讲解答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 学生从问题入手, 比较容易找出必要条件, 理清思路. 这种方法适宜于需要多步解答的应用题, 以及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 例如:大筐里有60个鸡蛋, 小筐里的鸡蛋比大筐少25个. 5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 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做多少个蛋糕? 从题目的问题入手, 解答问题必须的条件是: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几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 其中已知5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 因此需先求共有多少个鸡蛋, 要求出鸡蛋的总数, 又必须知道小筐和大筐各有多少个鸡蛋, 因此题目的第一步是求出小筐的鸡蛋数量.对于这样一道数量关系复杂的题目, 从问题出发, 能更好地理清解答思路, 明确解题步骤, 正确答题.

2. 读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 指的就是对于解答题目十分重要的中心词, 它包括数学名词、单位名称等. 例如:一个正方形街心花园, 周长800米, 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在练习时, 一部分同学出现了误解, 直接用800×800 = 640000 (公顷) . 这时, 教师应指 导学生读 题 , 找出关键 词 :“正方形”、“周 长800米”、“公顷”, 通过读关键词, 使学生明确要先求正方形的边长, 并且要进行单位面积换算, 从而避开题目中的小陷阱, 做出正确解答.

3. 说 解题思路

常言道“我口说我思”. 语言是思维具体而直接的表现, 通过语言表述, 便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同时能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开口说, 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和分析用语言表述出来, 以说促思, 同时亦可集思广益, 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 当然, 说的内容很多:说小结, 讲规律, 辨对错, 等等. 学生在说的同时, 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演绎、推理、归纳等能力也得到锻炼及提高.

二、让每名学生动手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通常采用学具操作和绘制线段图等辅助手段,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 借助学具操作与线段图绘制, 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也能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例如, 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 让学生通过摆学具, 直观感知数量间的关系, 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运算含义, 确定解答方法.

白兔:○○○○○○○○○○○○

黑兔:●●●●●●●

在摆的过程中要强调:先摆白兔, 再摆黑兔, 白兔和黑兔要一一对应. 学生通过摆图形, 感知并理解白兔比黑兔多, 白兔可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 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 即从白兔的12只中减去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 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了算理, 以动促思, 达到了思维的目的.

三、让每名学生动脑思

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其实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过程. 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 “动脑”的过程贯穿始终, 这自然要动脑筋.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现成答案”的做法. 将学习和探究的权力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索地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从生活中来, 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导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情境, 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 创造和谐、亲密、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毫无顾忌地参与, 亲自实践,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推动学生的思维走向高潮, 使不能思考、不会思考、不敢思考变为乐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思考, 能主动大胆地通过思考讨论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篇6:动手、动口、动脑,感受趣味数学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一)”的几个片段进行分析。

一、动手操作,让数学多样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小军穿了8个彩珠,芳芳穿了12个彩珠。

师:先说一说谁多?谁少?芳芳比小军多多少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提示摆圆片时要注意上下对齐,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实物投影,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生1:可以让小军再穿4个彩珠,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2个。

生2:可以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8个。

生3:可以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0个。

生4:可以把两个人穿的彩珠摆到一起,一共20个,再每人分一半,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0个。

生5:可以让小军再穿5个彩珠,芳芳再穿1个彩珠,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3个。

……

本节课是在初步感知“同样多”“多”或“少”的基本数量关系和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一片段,学生动手操作,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方法都达到了“同样多”这个目的,在活动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验到了解决数学问题办法的多样性。

二、动口交流,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使数学成为无本之木,要让学生学到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活力的知识。

教学片段:

师:“怎样让两部分物体同样多”这种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在哪里碰到过这种问题?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移多补少”这种“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方法。让学生先同桌之间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1:我和哥哥上街买苹果,我拿了12个苹果,哥哥拿了8个苹果,我拿的苹果比哥哥的多。我就给了2个苹果给哥哥,这样我们就都拿10个苹果,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班上有30个男生,18个女生,分别排成两队,人数不一样多。老师让最后6个男生站进女生队里,这样两队人数就同样多了,都是24个人。

……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其中“移多补少”就是一种新学习的、较为抽象的方法,学生在理解上比较有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帮助理解掌握。这一片段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社会能力,又有效地巩固了其所学的数学知识,体验了生活数学、趣味数学。

三、动脑思考,让数学模型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联系生活实际、寻求解决办法,并且抽象成解题方法,实际上就是理解、把握数学模型的过程。

教学片段: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校大门的左边摆了25盆花,右边摆了17盆花。

师: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在新旧联系中加深理解。

师:要让学校大门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生:有三种办法。(1)从左边搬走8盆;(2)给右边再加上8盆;(3)从左边搬4盆到右边。

师:在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第三种方法,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就是从多的一部分物体中移动一些到少的部分当中,使得两部分物体同样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优化解题方法——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第三种方法中,我们怎么知道该移动多少盆花呢?除了摆一摆、画一画,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8指的是什么?4又是什么?

生:8是两个数的差,4是8的一半。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例题当中,两个人穿的彩珠之差是4,4的一半是2,所以把芳芳的彩珠移动2个给小军。

师: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时,要移动的数量就是两个数“差的一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

本课的难点是使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一片段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提炼出了数学模型,感受到了数学模型法的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多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学好数学,更加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朱秀兰.研读教材要把握好三个“度”[J].小学教学参考,2014(08).

篇7:动手 动脑 动口 动心

一、创设一个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情境

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例如: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六次能得到几条折痕,对折n次有几条折痕?

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动手折起纸来,一边折一边数,过了1分钟左右,部分学生开始数不清了,部分学生不再继续折下去而是在动笔计算和思考,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提示方法,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从简单动手到深入思考是一个飞跃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当大约一半的学生有结论时,可以相互讨论、合作探究,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及时追问为什么。

二、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活动机会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的权利,把探索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潜能。

例如:立方体制作。在学习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之前,我总是会布置一项预习作业,让学生每人用硬纸板制作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立方体并醒目地写上自己的大名,虽然收到的作品质量一届不如一届,但我仍乐此不疲。在探究《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课堂上,我会把相对不美的作品每组发几个,任由他们随意撕开或剪开,他们在制作立方体时往往用最经典的141型,现在由立体再次回到平面时打开的方式就有很多种,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画由立方体搭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课堂上,我会把做得最好的作品挑出来展示,我在讲台上放上一把椅子,再让学生来随意搭建,当然也要他们自己来完成三视图。他们每放一个都会大声念出制作者的名字,这让课堂气氛极度活跃,特别是平时数学课堂上长期“潜水”的学生也有了“冒泡”的机会。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们有时会故意搭出最简单的几何体,其他的学生会开心地大叫“好!好!”,当然,我也想了很多应对的策略。课堂上,我鼓励不会画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课后我资源共享,随时欢迎学生来“玩”来“搭”立方体。

三、提供一个能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考时间

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和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节约上课的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于是,学生探索遇到障碍,教师心里就着急,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以讲授探究代替学生亲自探究,这种“讲授多,探索少”的现象必然低效。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给学生留出“空白”,保证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绝不能徒留形式,走过场。

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引入,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剪开成三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教师边说、边做、边让学生一起跟着做,问: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如果只说不示范,有可能学生剪出的三部分会各种各样,实验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只示范不说,那学生不知道教师要引出什么,学生会很茫然;如果把什么都讲清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操作,那样就太耗时,也让实验变得缺少探究性。这位教师统筹运用“讲授”与“让学生动手”的时间,是讲究课堂效率的艺术体现。

四、构筑一个能让学生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提倡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形式。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加强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其共同探究,使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并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探索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如:有一个函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丁:当x<2时,y>0;

你能说出符合以上四位同学所有条件的函数吗?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共说出了多少个符合这些条件的函数?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新课标中降低了对繁难运算和严格推理的要求,教师有可能产生了误解,而自身放松了对学生动手学习的要求,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难免会下降。教师要多留点时间给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进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篇8: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深刻地体现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同样,在科学课堂上,雕琢细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 在“说”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靠什么来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呢?教学语言自然是串起整个课堂的关键。但是人们常常忽略教学语言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殊不知,教学语言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用语要注重专业性

科学是一门严谨、精确的学科,科学的表述是非常严谨的。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否则只能使学生犹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

在科学课堂上,如若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语言,经常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科学课的教学,用语没有专业性,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受到教师的影响,那可就糟糕了。要是你恰巧碰上爱钻牛角尖的学生,硬是要你告诉他文竹是花还是树?叶上花是花还是树?你该怎么回答呢?实际上,文竹属于百合科的观赏性植物,该科的植物基本都算作广义的花的范畴。叶上花,又名假叶树,它是一种灌木,属于天门冬科植物。叶上花没有叶子,它的小枝长成了扁平的叶的样子,让人误以为那是它们的叶子。叶上花的花生在“叶子”的中央或一侧,花落后果实也就结在那里。可见,植物不都是“花”或“树”。同样的,“鲸”是哺乳动物,不应该叫“鲸鱼”,不能把所有的小生命都叫“虫”。

2.用语要注重客观性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有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泛灵观念的范围逐渐缩小。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石子沉入水底是因为它想躺在水底睡觉”。对于这一说法语文教师一定会赞扬学生的想象力,可是科学教师就会感到很头疼了。如果每个学生在科学课上都这般充满想象力,那科学实验还怎么进行下去?科学结论又如何能得出呢?所以,为了尽量纠正学生的想象语言,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用词要注意客观性,而非情感性。

3.用语要注重精简性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科学课:教师执教《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每隔两分钟测量一下沸水的降温情况,测量前,教师用PPT展示出了温度计的使用说明: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式是错误的。明明已经事先说明了要求,为什么还是会出错呢?我思考后,觉得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PPT上那段呈现温度计使用说明的文字太多了,三年级的学生很难一下子记住这么长的要求,体会不到重点。如果教师将这五个要求精简成“拎,离,平,停,浸”五个字,学生就能一下子抓住使用的重点,教学效果会更好。

4.用语要注重准确性

再来看一个不注重语言而导致教学不顺利的案例:教师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学生小组比较观察发声的尺子和不发声的尺子的活动后:

师:发出声音的尺子与不发出声音的尺子有什么区别?

生:发出声音的尺子在动。

师:那尺子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

生1:打出来的。

生2:我们是弹出声音来的。

生3:一定要用力!

本以为很轻松就可以得出的结论(尺子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却意外地难产了!其实学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问题本身的指向不够准确。“尺子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以学生刚刚实验的经验来看,他们确实是用这些方式让尺子发出声音来的啊。只不过他们回答的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方式罢了,而教师现在需要的答案却是发声的本质。像这种随意的问题造成答非所问的现象还很多,经常会让我们哭笑不得,降低课堂效率。所以设计导入语言十分重要,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不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浪费学生的时间,还完不成教学目标。

5.用语要注重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可是很多教师的语言却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自己圈定的地盘中,学生只能小范围活动。

上科学课,学生一走进教室见到器材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时候教师的一句问话“看到这些材料,你想研究什么?”与另一种方式“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学生的回答将以两种不同的心理背景出现:第一种,自由发散式的,学生主动,自己决定用这些材料研究什么就说什么;第二种,迎合式的,学生被动,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得先猜中老师的心意。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同一个问题,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就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理念,而不同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二、 在“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过程演示等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试问,一个连实验都不会做甚至没有做过的小学生,能符合科学素养定义中的第二个要求吗?所以,做好实验对于科学课堂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1.器材选取要有针对性

科学实验要直观,就是为了能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科学过程,认识科学现象的本质,而不需要过多地拐弯抹角,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要上《一杯水的观察》,他准备了5瓶冰红茶和5瓶农夫山泉等物品,当作课堂上用的实验材料。 上课后,从谈话到导入一切都非常顺利。当让学生分别尝一尝“冰红茶”和“水”,引导他们发现水“无味”的特性时,意外发生了。许多学生忘记自己是在做实验,都抢着喝冰红茶,一会儿工夫,用来作对比实验的材料一下子就被喝光了。教师让他们汇报比较后的发现。一连好几个学生都得意地回答:“老师,冰红茶甜甜的,味道好极了!”对于水的特性却只字未提。好不容易有一个学生提到了水,却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感觉这水也是甜的!”“怎么可能会是甜的呢?”教师当时就沉不住气了。“因为农夫山泉有点甜……”话音未落全班哄堂大笑。

为什么一堂原本很顺利的课会变成这样呢?原因就是那位科学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有所疏忽。冰红茶是甜的,谁不爱喝呢?而农夫山泉的广告词正好和所要研究的水的味道矛盾了。所以,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材料的使用者即学生的身心特点。

2.过程设计要有开放性

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我们的不断叫停而变成10×2甚至是5×4。有一位教师创设了一种独特的叫停方式,不断地提醒学生“还剩x分钟”,“还剩x秒钟”,让学生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结束探究活动,极好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低龄的孩子较难接受兴趣正浓的活动被突然制止。)

什么是足够的空间呢?记得一位教师曾十分形象地提出“现在科学课在流行开超级市场”。在实验室里有一处固定的位置,摆放着各类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去选取不同的材料。为什么很多教师会不约而同地这样做呢?其根本目的也就在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怎样去设计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

3.实验步骤要有层次性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很多教师上课前把材料都放在桌上,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在准备材料时要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识,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上课一开始在学生的桌上放什么东西,要再三考虑,不要让学生知道你到底准备了多少材料。

一位特级教师就上过一堂非常经典的课,这堂课能被奉之为“经典”,与科学教师出示材料的顺序有莫大的关系。

该教师先用气球做引子搞活课堂气氛;然后他拿出一个装有橘子的袋子,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他讲清了玩法后,就把这个装有水果的袋子发给了学生。学生拿着橘子就会先猜测,再剥开,然后是观察。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动起来之后就很难静下来。那么如何让他们静下来呢?这是个难题。请看这位教师是如何一环扣一环地解决此问题的:

随后,该教师拿出一个装有橘子水的杯子:“这个杯子里面的水是用橘子榨的。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橘子榨出这样的橘子水来。”这时候,学生需要什么?需要杯子,需要榨汁器,而这些是需要向教师求助的,课堂自然就静下来了。课堂静下来之后,该教师就开始给学生发小杯子,学生开始榨橘子水。学生一下子就又“闹”开了。等学生活动得差不多的时候,该教师又拿出了一个小橘灯。学生一看,又有新东西出来了,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立即停止了榨橘子汁(事实上,这时候学生已经没有橘子可以榨汁了,但是学生还是在榨、榨、榨……)。于是,教学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顺利进行着。

试想,如果该教师一开始就把杯子、榨汁器都交给学生,学生还会有这么丰富的发现吗?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还会沿着最佳的路线前行吗?所以,把握材料出示的顺序,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探究过程要有启迪性

当然,只关注这两个方面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还是不够的,还应当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历史证明,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因为疑惑“为什么苹果往下掉,不往上掉”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主任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逆时针的。谢皮罗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漠视这一现象,而是积极探究,想知道为什么,是否和地球自传有关。谢皮罗的“为什么”也引发了我们中国人的“为什么”: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发现的蜗牛壳纹路全是往右旋的呢?其中有没有联系呢?是不是赤道上的蜗牛没有纹路呢?这就是“为什么”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其实很多生活细节里都隐藏着科学奥秘,学生只要有乐于观察的眼睛和爱思考的头脑,就会发现生活细节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每周两节的科学课,最多只能带领学生在科学世界里遨游80分钟,下课铃响后,科学课结束了,但是科学探究却不应当结束。我们应当让科学课堂延伸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既要在课堂细节也要在生活细节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戴建新.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12(3).

[2] 冯明,蔡其勇,付国经.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3] 丛桂芝.奇特的观赏植物——假叶树[J].中国花卉盆景,1997(1).

[4] 唐荣德.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6(7).

[5] 叶禹卿.科学新课程与科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6] 金国强.现代家庭与素质教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上一篇:景中的随笔下一篇:道尔顿教育计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