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的随笔

2024-04-27

景中的随笔(共4篇)

篇1:浅谈绘景中的“快乐”

中澳合作剧目《蝴蝶》的设计师理查德﹒杰尼奥尼 (Richard Jeziorny) 是个谦逊随和、活泼开朗的老头。在该剧的舞美制作过程中, 他问我们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Are you happy while painting ?” (你在绘制时快乐吗?) 起初, 我还以为他这么问是出于客套, 然而经过与其长时间接触, 我对他的话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

绘景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绘景首先要为剧目服务, 它所描绘的对象是剧中的场景、环境。绘景需要对所描绘对象进行概括、提炼, 以貌取神, 使舞台的呈现恰到好处。而不能像绘画那样紧随画家的意念去追求主观创造的美, 所以对于绘制者来说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与国内传统的、重视绘画基本技法的绘景方式不同, 由于地域、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国外的绘景提倡情感和气度的意象表达, 更加注重人的灵性和睿智的发挥, 讲究突出人的个性, 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充分发挥人在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 偏重开放的思想观念, 不断激发绘制者的灵感。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随心所欲”的“放开画”。

就我的体会来说, 这种绘景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得意忘形”:“得意”就是要得意识、得意象;“忘形”就是要忘概念、忘刻板, 抛弃愚笨的呆形和拘法的滞状。如此, 绘制者就不必因某个“不像”的形状而烦恼, 也不会因反复调试某一块“不准”的色彩而沮丧, 更不会因“多余”的涂改而纠结, 做到因势利导。从而得以充分享受变化着的画面带来的新鲜感, 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灵感不断涌现所产生的兴奋感。这一“得意忘形”、无拘无束的绘景方法, 我称之为“快乐绘景法”。

“快乐”绘景就是利用其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随时激发绘景师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在给绘制者带来愉悦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将自身的感悟加入到绘制当中, 从而达到理想的绘制效果, 提高绘制效率。纵观近期接连上演的《笑面人》《大宅门》《蝴蝶》《青蛇》等, 在舞美绘景制作中均体现了“快乐绘景法”的特质与优点。

“快乐”的绘景其实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只有具备了“快乐”的意识和态度, 才能找到“快乐”绘制的方式和方法。“快乐”的绘制启发我们在造型上大胆地舍弃了细节的刻画。由于其独特地融合了干、湿、枯、破等丰富多样的笔法, 绘景师在用笔上更加狂放自如, 水色痛快淋漓, 画面丰富, 逸趣横生, 极富韵味;干湿浓淡恰到好处, 没有闲滞刻板之笔, 实中有虚、虚中带实, 从而达到无法而法的境界。为了达到最佳绘制效果和提高效率, “快乐”绘制的“不择手段”, 唯我所用, 没有固定的模式所寻, 有的只是自由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蝴蝶》剧里, 场景中的人身蝶形象的绘制上, 要求正投光时只显示蝶形的一部分, 而背投光时却能显示出人身蝶形象的全貌, 并且还要使其具有半逆半透的效果。为了表现虚实相映、刚柔相济的蝴蝶形象, “快乐”绘制的独到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湿画法的通透、柔美和不确定性辅以干画法用笔的粗矿、洒脱和可控性, 让这一幕场景得以神形兼备。

在中法合作剧目《笑面人》中大海画幕的绘制上, 为了表现海的大浪滔天、汹涌澎湃的气势, 我们不拘常理以扫地的笤帚为画笔, 混用干、湿、淋、泼、破、扫等笔法, 力求使画面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说, “快乐”绘制只适用于那些抽象的、写意的场景。然而在表现老北京旧风貌的话剧《大宅门》的场景绘制中, 我们正是运用了此种方法并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好评。

其实“快乐”绘景并非不讲究造型、素描和色彩。它只是不拘泥于形、色等细小的变化, 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感觉、一种神似。它是在“作”画, 而不是在“画”画。一字之差, 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作, 凸显的是自由创作, 是自然随意;画, 彰显的是拘谨刻画, 是人工刻意。少了太多人工味的这种随意的作画方法更具有自然丰富之美。

“快乐”绘景更不意味着无原则的胡来。恰恰相反, 它要求组织绘制者具有良好的大局观, 以及把握场景整体基调的能力。由于大部分场景的绘制并非由一人所为, 每一个绘景师的能力及绘制手法不同, 表现出的形式也各异。协调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就成为绘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还要协调利用好个体间的差异, 最终把握住整体效果。

篇2:景中的随笔

注意调动整体位置

拍摄时通过取景器看到女孩的位置,让女孩朝向左前方45度位置坐,保证面部稍侧,但要注意不要完全侧过去,纯侧面会让画面中女孩的鼻子嘴巴等面部细节完全丧失,片子也就相对来说失败了。因此,女孩的位置是画面中的第一要素。确定好女孩位置不变之后,握住玻璃的手首先要根据镜子破碎的走势与弧度,伸到女孩面前时首先一定要注意安全,举起来的时候要让镜子完全竖直立起。

单独拍摄不同情绪照

拍摄好侧脸照之后,需要单独拍摄一张正面表情照。这个时候需要跟女孩交流,希望有更多的情绪表达出来。本次拍摄时女孩尝试了惊悚,性感等很多眼神,在后期选择时就有了更多的情绪选择。原则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都需要拍摄出眼神的清澈。眼神光变得尤为重要,保持光源位置不动,拍摄正面照的时候需要距离女孩的距离更近一些,建议拍摄距离为1米。反光板要随之更靠近面部,更加自然地为面部补光,这个时候可以用平光直接拍摄,柔光板可以去掉。一张干净的面部照片即可。这样就通过变化不大的同一光位完成了前期拍摄的两种不同素材。

6步后步骤完最终创意

简单的前期素材收集完毕,接下来是一个选择合适情绪与合适动作的后期过程。原则是表现出情绪感的同时可以看出创意的冲击力,细致是后期成片的最大保障。

1 作为专业摄影师的习惯都是拍摄JPG格式图片与RAW格式的图片文件。从拍摄的素材里仔细挑选出适合的两张原始图,可以先用小国进行粗合,确定后再精修。

2 把选中的两张图仔细的用图章工具修掉皮肤瑕疵,碎发等,要尽量保持两张图的的光影色调一致,建议用RAW格式拍摄,然后在Camera Raw里处理色调光影。

3 根据图片的需要建立不同图层,因为这次拍摄的样片是在杂志上使用,而且有了版面大小的概念,于是我们新建一个杂志跨页格式的新图层,分辨率设置成300dpi,以满足杂志印刷输出,如果自己拍摄尺寸正常就好。

4 把修好的的两张素材图拖入新建的图层中,按需要摆放图层顺序和大小。

5 最关键的一步是两个不同图层叠起来的时候,需要手动去选择位置。可以暂时把镜子里的图层透明度调低,这样在半透明的图层上更方便观察大小比例和角度。

6 给镜子里的图层添加一个白色蒙版,小心的用黑色软角画笔擦掉镜子以外的部分,注意保留镜子的边缘。然后用白色画笔把镜子里的手指部分还原出来。

让发型复古起来

篇3:色彩搭配在园林置景中的应用

1 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

1.1 温度感

在所有标准颜色中, 红、橙、黄三种颜色属于暖色系, 因为它们能够让人联想到阳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蓝色和青色属于冷色系, 让人容易联想夜色, 给人以阴冷的感觉。绿色处于冷色与暖色之间, 在温度上给人以适宜的感觉, 属于中性色系。

1.2 重量感

色相间不同的亮度导致不同的重量感, 亮度和色相重量成反比, 青色和灰色就比黄色和白色要重。相同的色相内, 明色相要略轻。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 色彩重量感的作用和影响比较大。

1.3 面积感

通常, 橙色色相能够发挥扩充面积的作用, 青色系恰好相反, 能够给人以面积缩小的感觉。同时, 色相的亮度不同, 对面积的反应也不同, 亮度越高, 饱和感越强。

2 植物景观色彩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2.1 以景观的整体和谐性为基础

作为景观设计师在色彩搭配的时候, 不能只是追求创新、独特, 还应该保证整体景观的和谐型, 只有实现和谐, 才能够让人感觉到美。所以说, 在进行色彩组合的时候, 应该看其是否实现了和谐统一。例如, 在进行植物色彩选择的过程中, 如果植物品种比较多, 颜色比较复杂, 那么就会破坏统一性, 整体上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 没有和谐性可言。但是, 如果植物的品种比较单一化, 就会显得整体景观缺乏活力, 没有生机。所以说在保证和谐统一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变化中寻求和谐, 这样, 才能够给观赏者一种美的享受, 舒缓心情。

2.2 将主基调定为绿色

绿色植物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而且绿色是所有颜色的基调, 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 能够呈现出不同种类的绿色, 如果能够对这些细微不同的绿色加以调配的话, 那么就会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整体的景观质量也会上升。光线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产生不同的作用, 而且所处位置的不同, 折射阳光的角度也不同, 形成了不同效果的阴影。在进行植物选择搭配时, 除了要重视颜色搭配, 同时还应该重视光线问题。例如, 春季的绿色就比较暗淡, 夏天的绿色比较鲜艳, 冬天的绿色比较深。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根据季节变化, 加以调整, 同时把绿色作为所有颜色的基调, 重点把握, 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景观美。

2.3 遵循色块配置的原则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将主要造型方式规定为色块和色带的形式, 这种方式彰显一定的实用性。这种方式主要借助色块色彩的明快性特征, 达到色彩构图的目的,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城市的快节奏。在运用色块构景的时候, 要注重尺寸和颜色的搭配。色块设计的大小直接影响色彩的和谐效果。

2.4 遵循季节变化的原则

园林植物色彩设计与其他设计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植物的形态与颜色会随着季节交替而发生变化。因此, 园林景观设计要尊重季节交替的规律, 进行相应的配置调整。在景观设计中, 春季要将绿色作为主要色调, 用作背景的树木以常绿和落叶为主;中景则可与淡黄、黄绿实现搭配, 主要植物种类为夹竹桃、玉兰等;前景点缀黄红等多种色彩, 如雏菊等, 表现春天繁花似锦的特性。夏季要用冷色系表达一种清凉和宁静。秋季的色彩以金黄暖系为主, 如红枫等, 目的是表达一种成熟的喜悦。冬季的颜色相对单调, 要增加绿色, 使人感觉舒心, 多选择松柏等植物, 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3 植物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除了主观因素外还包括自然因素, 但是不论哪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我们还不能总结出统一的规律。不过, 不论这些因素怎么变化, 追求色彩的和谐统一使用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才能从视觉上更加美观。通过对基本的景观色彩研究以后,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正确认识植物景观色彩的常驻性与变化性的逻辑关系。每种植物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作为景观设计人员应该对植物本身一定时间保持不断的特性 (即常驻性) 进行研究, 例如一些阔叶树, 就能够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颜色不变。此外, 还应该了解某些植物在什么时期会发生变化 (即变化性) , 通常情况下, 一年会发生两到三次变化。对于植物的变化性来说, 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然变化, 也就是根据不同季节而发生的颜色变化, 例如一些花灌木, 另外一种就是认为的颜色变化, 人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某些需要, 对一些花坛进行人为换花。

(2) 所有的景观设计都是以人的心理为导向的, 所以说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观赏者的心理。人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感知周围的变化, 而这种视觉作用主要表现在形象和色彩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通常情况下, 色彩能够传达出设计者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的接收主要依靠观赏者的想象。想象力是形成记忆行为的前提条件, 同时也是记忆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 如何实现对色彩的想象, 可以先通过视觉对不同的植物进行确认, 同时再根据认知色彩从而激发出不同的想象。

这时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得到转换, 这也是引起游人注意的关键点, 色彩不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还能够给人一种韵律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而这种对事物发挥想象的根本就是事物的新颖, 所以说设计人员应该在色彩搭配时能够增加一些独特的事物。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是优秀的园林设计师的表现之一。

(3) 任何事情都不能够以点概面, 在进行景观设计色彩搭配时也是如此。在支配颜色的过程中, 应该从大面积、大单位去考虑。例如, 一块场地的主色调是绿色, 那么周围的所有色彩都应该根据绿色进行调配, 这样才能够实现景观色彩的逐渐深化, 整体的效果也会比较和谐。绿色的种类有很多, 应该把所要搭配的绿色进行比对, 看其是否在整体上实现和谐。此外还应该观察周围其他部分植物的色彩是否搭配、冷暖色调、明度暗度等是否和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主要针对景观设计中色彩搭配工作进行分析和阐述,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色彩搭配对于整个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视野逐渐拓展, 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发生变化, 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根据人们审美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实现色彩的多元化、创新化、合理化。设计师应该打破常规, 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余素莲.园林植物配置与色彩搭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9) .

[2]金小青, 金永庆.浅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新材料新装饰, 2014 (3) :418.

篇4:景中含情,情深语雅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独到。前两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

开篇两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愫,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作者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而无眠,以听风听雨、愁风愁雨为常。这就写出了作者惜花伤春的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作者见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葬花后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写铭时为花伤心,为花落泪,愁绪横生,所以说“愁草”。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练在此五字中了。

接着由楼前柳荫之景,引出“分携路”的往事回忆,又引出“一寸柔情”“中酒”“交加”等情绪。作者与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春深将逝,柳色暗绿。古代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消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片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练,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片“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写西园林亭、新晴等景,透露出对情人的怀恋和盼望。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往往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作者却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怀人之情至深,故人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

最后以“幽阶一夜苔生”,表达怀恋的深沉和哀痛。双鸳是一双绣有鸳鸯的鞋子,“双鸳不到”明写其惆怅。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作者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往日情景,仿佛如在昨日。

全词以景生情,景中见情。时而眼前情景,时而已过的往事,时而现实,时而幻觉,交错结合。在景物中,无不含着作者怀人的情愫,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由景及人、伤春怀人的复杂心理变化,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对情人思念的哀痛。因而《白雨斋词话》称此词:“情深而语极纯雅,词中高境也。”

上一篇:福建省就业推荐表下一篇: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