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2024-04-10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精选10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它与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是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不仅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活动中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引导学生到生活中验证、运用。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一、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1.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这样的操作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动得其所、动有所获。教师创设合理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就会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2.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时手与眼协同活动,在动态中感知事理情节,又与大脑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陈述操作过程,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及时提供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鼓励学生把自己在操作过程、思考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讲给大家听,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谪,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上,这就要求学生“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手脑并用,无形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课前收集操作活动材料,获得新知识

要为学生准备和提供合适而充分的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同时让学生参与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提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扩大了自己主动参与和亲身动手操作的空间。

2.辅以直观实物和实践活动

在动手操作之前,要鼓励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自己的问题,述说独到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进一步验证猜想。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自己拿出实物钟面,同桌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3.自制学具,设计小方案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后,让学生用纸剪一剪,再以这些图形做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在班中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审美价值和创造力,更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的理解困难,体验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桂兰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08)。

[2]孙有珍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8)。

[3]刘沛峰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篇2: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践。实践是认识形成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上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能够强化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引导其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为学生设计动手实践情境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来看,学生参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十分有限,如教师、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将科学课程视为“小科”,不愿意投入足够的时间,因此,其动手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了限制;再如教师在课堂实验设计中缺乏规范性,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按照教材机械地进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考与实践操作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对此,笔者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条件

与理论讲解不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特定的实践环境,因此,在科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准备相关材料,对其动手操作的实践情境进行设计。在教学准备中,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操作过程,例如在《倾听声音》的实验中,需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准备小鼓、尺子、用绳系着的泡沫小球、水槽、音叉、皮筋、锣等材料,这样才能确保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组织和引领;其次,学生也应该成为课前准备的主体,做好小组之间的互动沟通,对于实验操作中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保证动手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师生之间应该做好课前沟通,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讨论交流,查阅资料,从而为实践探索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注重教学引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好奇、好动、充满探索精神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该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当然,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如果没有了科学的操作方法也会在实践中处处碰壁,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首先,教师应结合实验内容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实验需要运用的科学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强调;其次,启发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思考,如在《光的传播》的实验设计中,结合实验过程启发学生理解“什么叫光源,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光源?”“小孔成像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形成深入理解;最后,在完成方法指导之后,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回顾实验探索的方法,独立完成实验,让其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成就感,强化自信。

三、明确教学要求,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通过对科学实验过程的观察,笔者发现,多数小学生对于需要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非常感兴趣,但是其在实验中的态度却令人担忧,例如在实验中态度随意散漫,肆意走动,大声喧哗,无视课堂的纪律性;对于教师强调的实验规范缺乏反应,缺乏科学探索精神,如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直接将温度计放在热水中,甚至有些学生将放在口中,这不仅造成了实验过程的混乱,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对此,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要求,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扭转学生自由散漫的态度。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坚持松弛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循序渐进地推进探索,并观察、监督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完成实验,并逐渐形成科学实验精神。

四、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

生活中不仅处处充满了科学,也充满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做好课堂延伸,将学生引入到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科学的光芒,并根据科学积累自主设计生动、有趣的生活小实验。充满生活趣味的实验操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综上所述,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逐步打破“教师讲述,学生听课”的僵化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的空间,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方法,进而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对科学实验的创新思考与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戴志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篇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小学美术教师的动手能力培养意识不足

在小学教育中, 美术学科所受重视力度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认为美术是副科, 没有必要给予太多课时。 教师觉得自己被忽略, 没有更新个人教学思想的积极性。 教师不接触新的教育思想, 就认识不到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无法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引导下设计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忽视, 影响了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有限

小学美术学科是一门审美意义较强的学科, 在过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小学生临摹一些美术作品。 单一的教学方法, 让小学生将美术学习简单地理解成为画画, 学习热情也一点点消失。 虽然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苦于找不到合理的方法, 一直没有将动手实践类的活动落到实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1.利用美术欣赏活动, 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简单, 简单的美术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 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期待, 加强美术欣赏教学, 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接触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美术作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小学美术课本内容的主题出发, 选择审美性较强的美术作品, 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个人动手能力的彰显, 让小学生产生试一试的想法, 从而乐于投入动手活动中。

比如, 在讲解《 玩泥巴》 的时候, 如果教师只让小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并不能让小学生体会到玩泥巴的乐趣。教师可以在课前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泥巴沙发或者小人儿, 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产生玩泥巴的想法。当学生对动手制作活动有期待时, 教师再组织学生用泥巴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这样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快速提升。

2.利用美术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 创设合理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促进学生动手积极性的提高。 美术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 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 给小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 激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更加自愿地参与到动手活动中。 比如, 在讲解《 秋天来了》 时, 为了展示秋天的特色,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风吹落叶的声音, 让学生去想象对应的情境。 情境也会因为学生的想象而形成, 学生的每一次想象都能促进其找到动手实践的动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张白纸、落叶、剪刀等工具,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一张剪贴画。在真实形象的情境中, 小学生会快速拿起小剪刀将自己的想象落实到白纸上。 自然的动手活动, 更有利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利用美术手工课,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手工课是让小学生动手实践最直接的方法。 手工制作活动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 为了让小学生认真对待, 教师可以利用手工制作比赛的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让小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手工制作上。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虽然不多, 但创造力极强。 只要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动手制作热情, 他们就可以创造出奇迹。

比如, 在讲解《各式各样的椅子》时, 教师可以以“神奇的椅子”为主题,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手工制作大赛。手工制作的材料不限, 工具不限, 但制作的事物必须是椅子。明确要求后, 给小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搜集材料, 实施制作, 课堂并不是制作的唯一场所。在这样的比赛中, 一些学生用塑料袋制作出环保椅子, 一些学生用气球制作出五彩椅子。用手工制作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会使学生的美术创造潜力得到开发, 也能让学生获得动手制作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 利用小学美术课堂这个天然的艺术场所,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 有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 给小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摘要:美术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 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因而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加大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 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立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重点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 2014 (24) .

[2]蔡薇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04) .

篇4: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14-01

小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接班人,因此,应保证小学教学质量。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且活泼好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动手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常用方法,不仅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加快知识吸收,促进数学知识的消化。

一、情境教学,激发实践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实施,有利于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使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加深知识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在学习之前,多数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图形,如果仅仅靠教师口头阐述,往往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可在教学此课时,借助实物,通过观察实物来认识图形。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时,可将这些图形画在黑板上,也可在课堂引导学生采用纸张做出来,以加深他们对图形的印象。很多孩子都喜欢玩七巧板,教师可利用这一特性,让孩子自己拼图,拼成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图形。这样的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直接了解了什么是图形,完成了对图形的基本认识,如此方便快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也给教学任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实践引导,提高实践有效性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知识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正好契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动手实践操作可激发学习欲望,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引导及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当然,在此之前,教师应做好准备,创建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明确动手实践目的,然后在课堂上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一一攻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授课,有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并且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商的提高[2]。同时,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前,应确保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带有目的性的去引导,才会使学习更有实效性,如果学生机械地无目的的实践那么就是浪费时间,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例如:在教《分扣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时是需要标准的,并不是随意分的,每个人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并且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也是对图形把握的一个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不同的扣子,然后让学生为小组来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按扣眼的不同来分类、有的学生按扣子的颜色来分类,有的按照扣眼的个数来分类,等等好几种分类方法,这种实践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学生发散思维,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扣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对于一把扣子,学生可以按照多种标准把它们分出来,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让学生学会了按照事物的特性进行分类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教师的更正也很重要,不要因小失大,教师要注重整节课的整体效果。

三、激励性评价,巩固实践成效

激励性语言往往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且提高学习兴趣。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学生犯错了也要给予纠正。动手实践操作不仅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可开发智力。然而动手能力和学习的质量还与教师的反馈和评价相关,使学生得到相应的鼓励和体验感知,并在实践结束后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当实践完成之后,要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在时间过程中自己的感悟和得到的知识,交流学习数学的经验和技巧,教师的评价是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有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活动总结和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活力,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能让学生激动很久,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来调动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课的热情和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方法一定要好好利用,设置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案,结合实际生活的现象,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在动手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杨新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刊),2014,11:213.

篇5:浅析小学数学中的动手实践课论文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但并不是让学生操作了,就一定促进了思维发展,那种只把操作活动当成是一种形式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反而会起到一些负面影响。怎样让操作更有效呢?

一、跳出配套学具限制,讲究开放性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选择操作材料的主要标准,要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抽象的认识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和接头,直接进行框架的搭接。我提供了一些有长有短的小棒,长度有5种之多,每组小棒的总数也远超12根,要求学生从这些小棒中挑选一些做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某种小棒不够,可以从老师这里再拿。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必须把4根相等的小棒作为一组对边,3组这样的小棒就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有些学生发现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和另外4根同样才的小棒也能搭成一个长方体。但也有学生发现,老师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中,没有办法搭成长方体。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又到老师那里拿来小棒,成功的搭成了长方体。

这个活动中,我向学生提供的操作材料是灵活的、开发的。学生不是简单的把材料“组装”起来,而是需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材料。选择的过程不仅增加了操作的思维含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和体验。

二、深入探究问题本质,力求实质性

“有深度的操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活动。但是,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往往不够深入,缺乏探索性;缺少了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缺少了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的关注。学生没有积极情感投入的操作,很难引起内心共鸣,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如: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常常忽视实验需要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的条件,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为避免这种情况,提高操作的有效性。我先准备了等底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各小组学生自主操作活动。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引发了争论,学生内心已产生了求证的需求。这时我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并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两次正好装满,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学生议论纷纷。后来,我在学生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为了验证,让学生调换教具再操作。紧接着我问:“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多次的操作活动,学生完成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对信息的`批判,从中有所感悟并获得“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正确结论。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有机整合操作过程。追求互动性

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组员对操作活动的认识往往由个人的活动经验所决定。由于个人在活动重担分工不一样,他们所获得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这种局部认识往往使一些组员忽视了对问题全面的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答案。因此,对合作完成的操作活动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整合的第一个步骤是交流,不同的经验体会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深化,而且通过融合、弥补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对整个操作活动的认识。整合的第二个步骤是聚焦,在活动的后期可以把全组的目光从操作活动的过程转移到本次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并且进而展开更有深度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操作活动的整合,不仅使学生分享了彼此的经验,而且也使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得到最大的收获。

对小组合作操作的整合汇报我认为不能总是满足于口头,进行书面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运用比的知识,求出大树有多高”这一小组操作活动为例,我班第二小组同学提交了如下的活动报告:

书面表达除了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以及其他的方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反映出在操作活动中的真实想法。如果不对操作活动进行整合,往往会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局部和表面。书面的表达会使学生的活动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提高。

篇6: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等重视。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将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劳动技能;动手能力;教学方法

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升学率成了人们判定一所学校好坏的最直观标准,这就造成了学校的教学重心只放在升学考试的几门课上的这种现象。课余时间,家长又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来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学校家庭这两大方面均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至于现在很多孩子自理能力极差,离开家便无所适从,无法应对生活,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所以我们要通过改变传统劳动技术课的授课方法,转变原有观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思想转变

1.1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几位老师进行培训,使其做专职的劳动技术课老师。以往,很多劳动技术课的老师是临时代班的,这会导致课程安排不稳定,教学内容不专业等各种问题。所以,要使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调整师资队伍是第一步。要对选定的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实行评分考核制度,以此来提高教师素质,然后建立教学研究小组,方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的经验方法,学习教学大纲,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劳动技能课程也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流程,使其规范化。总之,要从教师开始转变对该课程的态度。

1.2改变学生和家长的固有认识

劳动技术,对于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学生来说,感觉好像十分遥远。很多孩子在家长有意无意的纵容中,产生了自己只要学习就好,不需要劳动的错误思想。这些年,关于家长到学校帮助孩子做值日的新闻报道更是屡见不鲜。这些情况都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并且关于劳动的意识相当淡薄。

但是,如今的社会环境,所需要的不再是只有成绩好的高分低能的孩子。所以,我们要 1

改变学生的固有认识——觉得劳动技术课不涉及考试排名,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劳动技术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劳动技术对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才能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进而有兴趣去学习、掌握课上所教授的知识。

2.课程的选择和安排

2.1贴近学生生活

一直以来,劳动技能课都有相应的教材。但是由于教材编写要适应各地的情况,所以编写内容涵盖面很广,且涉及深浅不一。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由浅入深,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

比如,可以安排一些植物栽培的课程,并且把栽好的植物放在班级的窗台上,由学生自己亲自打理、照顾;或者通过安排烹饪课程,从各种厨房用具的使用讲起,加以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来进行教学,从劳动中获得更多生活的小常识小窍门等等。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跃跃欲试,自己动手。

2.2激发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的内容,将其糅合在教学内容之中。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来刺激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这样便能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使其主动地投入到课程中来。

例如,在缝纫课上,可以让学生缝制自己喜欢图案的小布偶,或者在针织课上,鼓励学生给家长朋友织一条围巾。这些操作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将生活和兴趣融入其中,就使得简单的手工课里充满了乐趣与感情,寓教于乐,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结合其他学科

劳动技术课以实践操作为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配合其他课程来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做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比如,可以结合物理电路的相关课程安排小家电维修的授课内容,这样降低理论的授课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可以动手操作;还可以结合生物课程,将同学分组,让其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自己配制营养液做些无土栽培的试验。这样通过实践来深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方法使所谓不考试的课程和考试的课程发生联系,让学生家长更直观的感觉劳动技术课程并非耽误学习时间,而是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从而更加配合课程的安排。这可以给学生起一个心理助推作用。

2.4教学保障

劳动技能课一直存在却得不到重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不够系统和完善的教学条件以及不健全的保障机制。很多教材上写到的内容,因为操作环境不允许或是材料不完备、设备不齐全,只能是老师简单讲讲,学生草草听听,然后就算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情况间接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做好教学条件相应的保障工作,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操作工具尽可能由校方提供,以防出现学生自己忘带工具而影响教学的情况。齐全完备的设施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锻炼的机会。

3.教学方向

3.1改变教育模式

传统的劳动技术课的授课方式都是“老师做,学生看”。这种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并且由于场地的限制,老师的示范通常只有前排的同学可以清楚的看到,而看不到的同学便可能因为没看清过程而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遇见困难,如果再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就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其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将操作步骤放大、放慢,让他们自己根据提示,一步一步进行操作,达到目的。这样的方法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并且在操作成功之后产生满足感,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3.2培养发散思维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流程,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析,然后动手操作来验证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例如,福建某中学的花卉造型课上,老师是这样设计他的课程的:先拿出作品图片给学生欣赏,然后根据图片提出问题并引导其回答。比如“这种花卉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造型?”,“它还可以做出怎样的造型?”等等,由此将花卉的结构特点向学生讲清楚,之后,启发学生利用植物特殊的生长特性,我们可以做怎样不同的造型等等。通过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中来。

3.3创建自评机制

老师在课前准备一份自评表,让学生在开始操作前,写出自己的预期值,在操作结束之后,再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打分,写出自己最满意的部分和需要改进的部分。通过自评,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动手能力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自己进行调整,对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加强,在生活实践中加以锻炼。

3.4适当安排操作比赛

竞技会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况,定期的安排操作比赛。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继而产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这也是提高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方法。

4.结语

劳动技能课是一门能够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课程。但是一直以来,所得到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改变现状。从思想意识到教育方向、课程设计等各个方面来协调好、安排好,以此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轩尧.关于中小学劳技教材的编写与思考.职教论坛.[J].2002,4:29

[2]李永利.中小学劳动及劳动技术教育之我见.魅力中国.[J].2010,5:182

[3]丁铁.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反思.教育科学.[J].2010,8:48

[4]赵四恒.浅谈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创新学习.教育实践与研究.[J].2002,7:60

篇7: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结题报告

金丝峡中心小学 刘新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索是人类思维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魅力的活动,主动实践,自主探索的结果往往导致问题解决和新发现,无论是发现法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其精髓都是重在让学生学会探索、动手实践、学会发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要用新的课堂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多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的线索,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把教材内容组织成一定的学习尝试层次,通过问题启发,如: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活动来学习知识,掌握策略,提高学生实践、探索的能力,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进行实验,主动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化抽象为直观,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主变化,使学生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体,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研究的理论构思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其基本观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的选定(2012年11月——2013年2月)

1、课题的选定。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经过多次会议研究、理论学习和充分酝酿,最终确定了《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培养研究》这一课题,并选定了6个实验班,将实验教师6人调整为8人。

2、问卷调查

(一)。为了解学习适应性对12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题为:“你认为影响你学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从调查中观察到,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方法,其次是态度,而方法是需要实践探索而形成。目前小学生学习中,明显存在着学而无法,学不知法,引导他们如何认识、怎样把握学习如同坠入无法逃脱的迷宫、深渊,必然产生厌烦和急躁情绪,最终只能放弃目标,以表面形式应付学习,甚至以逃学、厌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去认识未知世界,去发现获取知识,让他们懂得如何学习,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基本知识。

3、问卷调查

(二)。为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课题组对6个实验班进行了“动手操作对我有帮助吗?”问卷调查,参加调查的共有150多学生,调查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方面充分说明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4、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探索数学实践,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的实施(2013年3月——2013年7月)

1、学科的渗透及教学研究。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知识,学以致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全组成员每人讲了一节研讨课,都很好地突出了动手操作的主题,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2、主题教育。2013年6月,我们组织开展了手工制作、学具、教具竞赛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门槛是虚掩的,只要我们勇敢地向前迈进一步,成功就是属于我们的。2013年7月,教研组组织开展了以班为单位的小实验、小制作竞赛活动,有趣的实验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了“动手操作”课题研究的进程。

3、案例及教学论文征集。为及时总结经验,课题组进行了广泛的案例征集,许多教师都根据自己参与实验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一些颇具典型性案例。

4、学生做课题。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主动实践勇于探究,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感悟和深化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为此,我们于2013年10月开展“学生小课题”实验活动,课题为《我为教师做教具》,多数学生自制的教具切实可行,表现出独特的见解,有新意,有创新。通过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学,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本次实验取得了意相不到的效果,它充分说明本次课题实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全面展开(2013年9月—2013年12月)实验一:以征文的形式了解“动手实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共收集到征文86篇,从中可了解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实验二:实验班级成绩显著。学生的进步明显。一是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根据确定的内容自主进行学习,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二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增强。通过课题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民主和谐、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喜欢学,愿意学,能学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亲切、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到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三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表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把准了主、导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做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得透彻,把学生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教学的前位,体现新教学观、人才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四阶段:课题的总结(2014年3月——2014年5月)编辑教师论文集和案例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实验以来,实验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整理出了一些材料,写出了一些较为有价值的论文和案例,为了及时推广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在全校推开,让研究成果迅速得到转化。

教学方面:陈海瑞老师在2012—2013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中荣获一年级数学镇级第一名,梅涛老师在2013年上学期县质量检测考试中二年级数学获县评第四名好成绩,李卫平老师在2012—2013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中荣获三年级数学镇级第一名,刘孝才老师所代学科四年级数学获片评第一名好成绩。

业务方面:在课堂技能竞赛中,刘新华老师在2013—2014第一学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镇级二等奖,在教学设计比赛中,2013年9月梅涛老师的教学设计“时间的计算”获县级一等奖,李卫平老师的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获县级一等奖。

教研方面:梅涛同志论文“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1)上发表并荣获一等奖;刘新华、牛超军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培养与研究”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6.1)上发表;2014年6月李卫平老师的论文“体育教学”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上发表并荣获一等奖;刘新华同志的论文《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课题研究报告》荣获省级一等奖;陈海瑞老师的论文、牛超军老师的论文、梅涛老师的论文均在《商南教育》上发表。

三、主要收获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课题研究表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

2、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通过教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发挥了教师集体智慧和群体力量,同时每周三下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专题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人人发表意见,个个畅谈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

3、活跃了校本教研气氛。实验促使广大教师对教学改革有了强烈责任感和自觉参与意识,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过去是因教材而教学,现在是为教书而用教材,同时,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动手操作作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学生数学学习得到较大提高。

总之,动手操作不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探究新知识,并在活动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反思与今后研究方向

1、以研促教,深化实验工作。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脚点。因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操作,尽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研究,大胆发表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篇8: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 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针对学生这一特点, 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 经常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小木块、实物卡片以及一些实物等学具,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例如:我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 在课前我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 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让学生体会出这些形体的特征, 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摸一摸, 在手中任意摆弄, 学生的兴趣很高, 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最后我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 学生的兴趣更高了, 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整节课, 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 学习兴趣一直很高, 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动手操作,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 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 还要进行抽象, 概括, 从中发展思维。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尽管他们可以学会一些初步的逻辑思维方法, 但这种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感知和表象, 具体形象性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会遇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要把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物化”, 即用实物 (或图形) 把教材的内容表达出来, 让学生进行具体形象思维, 再把物化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 触摸, 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 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 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 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 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有的用手摸一摸, 有的用直尺量, 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 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 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 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 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又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 给学生每人9根小棒, 让他们把这些小棒分成3份, 每份一样多。有的学生1根1根地分, 分3份, 还有小棒, 就再1根1根地分, 直到分完为止, 每份有3根小棒。有的学生直接3根3根地分, 分成3份, 正好分完。从学生不同的分发, 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同。通过这样的操作, 使学生对“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3根小棒”有很形象地理解, 对除法的意义地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动手操作, 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教材中的几何知识还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 形成空间概念, 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 合理运用好学生手中的学具, 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

如, 在“拼积木”活动中, 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对此颇感兴趣, 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 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 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学生在操作学具过程的中, 增加了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动手能力得到培养,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动手操作, 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进行学具操作的过程中, 边操作, 边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操作学具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 需要让学生通过摆小棒, 来理解算理。在摆小棒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不仅能摆出来, 而且能够说出是怎样摆、怎样想的。如计算35+7, 学生要先摆3捆零5根小棒, 再摆7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就要先把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 是12根小棒, 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 再加上3捆小棒, 一共是4捆零2根小棒, 即:42根小棒。学生操作完以后,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 (即想法) 说给同位或小组中的同学听一听, 最后再向全班同学说想法。经常性的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学生就会取消胆怯等顾虑, 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 由不会说到会说, 长时间训练下去,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高。

篇9:数学中培养动手实践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践意识;动手能力

动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知识、结论,然后通过大强度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最后达到“解题技能”熟练。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内化而过到再创造。让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对象的一些特点或与其他对象的差异与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氛围,玩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从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住处的现实背景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课件),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氛围的操作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四个好朋友之后,我创设一个动画情境。——三只小猴在山坡上盖了一座新房子,……空旷的山坡上孤零零的一座房子多危险啊!要是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学生纷纷举手,献计献策,其中一个说:“在四周建一个高高的围墙,这样大灰狼就不会进来了。”这时我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帮助小猴建围墙好不好?就利用我们桌上的材料,每个小组建一面围墙,比一比哪一组建得高,搭得牢。学生搭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都用了什么样的形状搭,为什么?学生通过刚才的拼一拼、搭一搭就体会发现:圆锥不适合围墙,圆柱要立着放才行,正方体和长方体最适合。再利用课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动画)演示一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四个好朋友特征的认识。

二、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动手实践意识及能力

知识与生活不分家,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实施数学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中去寻求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的拳头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达到真正提高参与实践的意识。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云在操场上跑步,她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 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众所周知,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去学习,有意识地去实践。

三、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从现代教学理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把书中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他们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老师是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自己参与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

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有效手段,在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例如: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几何形体的体积》教学中,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瓶不满的矿泉水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圆锥体的容器,以及绳子、尺子,先让他们估测这瓶水的体积,再让他们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矿泉水形状不规则,不能准确估算出水的体积,必须倒进长方体、正方体等容器里,才能算出这瓶矿泉水的体积。通过这一操作,学生悟出“殊途同归”的道理,即“不规则——规则”,且都是先计算容器的底面积,再乘水位的高度,从而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直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展,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合作讨论,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直观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说只停留在直观的操作阶段,是永远不够的。因此,在知识的转折处,思维的模糊处加强合作讨论,促进动口至关重要。学生各抒己见,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让事实说话,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给学生把操作规程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学生动手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倡导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步骤去操作,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也应该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篇10: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一、化学实验课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原则

在化学实验课堂上,要提髙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传统化学实验多是老师示范,学生做好记录,不仅学生动手机会少,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与空间,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化学实验课程,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已经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并非每个学生都是整齐划一地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且其个性特点有所不同,因此化学实验课程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发展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最后,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其发展的过程,老师要遵循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提高化学实验设计的实际性与可操作性,拉近学生与化学课堂的距离,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髙其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

二、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的策略

在遵循上述几点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一)掌握实验观察的方法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通过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而言,化学反应的`观察顺序是先观察化学反应前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直观现象,再观察物质反应的条件及反应产生的现象,最后观察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观察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比如观察物质的反应除了要看,还要听、闻,甚至要摸一下、尝一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基于不同的角度、细微之处进行观察正是科学发现的精髓所在。

(二)提高对比实验的比例

化学教学所描述的化学现象多是正确的、无误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对课本中的描述过于依赖,忽略实际实验中观察的重要性。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大对比实验的比重,使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并提髙其动手能力。比如在液体的变色实验中,二氧化碳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老师可以让学生再向紫色石蕊中滴人醋酸,再取一个样本保持原状,让学生通过对比、操作、观察对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三)边动手、边观察、边总结

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老师除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化学现象外,还要将自己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心得等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不仅对实验过程形成一种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分析总结上升到理性认知高度。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化学反应现象,解释实验原理,独立得出实验结论,实现化学概念的内化转变。比如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会涉及较多环节,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加人氧化铜并加热后,氧化铜变为黑色,再将其导人石灰水时,石灰水就会变浑浊。这个实验中每个环节均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老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每个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实验原理,并要求其做好笔录,以通过文字资料形式将实验现象持久、有效地记录下来。

(四)针对操作失误反复训练

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诸多失误及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可以作为典型的反面教材应用于课堂,老师在观察学生的操作失误时,先不要急于纠错,待学生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时,再指导其一步步追溯问题所在,而后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总结、强调。初中化学常见的操作错误包括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过早将燃烧匙伸人集气瓶,在托盘天平的应用过程中直接用手拨游码,加热试管物质时试管夹夹在中间,倾倒液体时将试剂瓶盖正放于桌面上,等等,老师要针对上述错误集中进行反复训练,以保证学生灵活运用、熟练掌握,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提高其动手能力。

上一篇:[经典篇]2016年南京银行笔试总结下一篇:总经理秘书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