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的近义词

2024-04-16

宏大的近义词(精选8篇)

篇1:宏大的近义词

一、宏大词语的解释

扩充;光大。 汉 班固 《白虎通·号》:“ 黄帝 有天下,号曰 有熊 ,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书·盘庚下》“用宏兹賁” 宋 蔡沉 集传:“亦惟欲宏大此大业尔。” 巨大;宏伟。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今者无故又创一司,号曰制置三司条例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於内,使者四十餘辈,分行营干於外,造端宏大,民实惊疑;创法新奇,吏皆惶惑。”

二、宏大词语的同义词

雄伟 [ xióng wěi ]

宏伟 [ hóng wěi ]

雄壮 [ xióng zhuàng ]

三、宏大词语的造句

1、南水北调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2、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3、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

4、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气魄宏大,举世罕见。

5、音乐会场面布置得非常宏大。

6、这套百科全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广博宏大,包罗万象。

7、我们全都不由分说地卷进了一场宏大的实验。

8、他遇事恢宏大度,深得同事尊敬。

9、尽管小李屡次刁难,他仍恢宏大度地不与计较。

10、尽避表现得这么宽宏大量,她还是有些伤心。

11、梁先生是位宽宏大量的人。

12、晓红宽宏大量,从不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们斤斤计较。

13、他为人宽宏大量,不念旧恶。

14、幸而府上是宽宏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15、你老人家宽宏大量,肯定不计较我们晚辈那些疯言疯语的。

16、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

17、说起汪皓,他的确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18、警卫们对普通罪犯也似乎比较宽宏大量。

19、小虎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同学们都爱和他一起玩。

20、尽管表现得这么宽宏大量,她还是有些伤心。

21、这种宽宏大量的气度,是黄种人一贯使用的策略。

22、他那宽宏大量的襟承受着人间一切苦难。

23、爸爸宽宏大量,从来不计较个人小事。

24、他个宽宏大量的人,是不会在一点小事上斤斤计较的。

25、您老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念旧恶,不计前嫌,原谅我们小辈人年轻无知吧!

26、他为人宽宏大量,从不为小事计较。

27、宽宏大度就是说有非常巨大度量。

28、宽宏大度的野猪经不起狐狸的道歉,原谅了狐狸。

29、宽宏大度就是说有非场忿大度量。

30、每个人都该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31、这个人是个城狐社鼠之辈,总想讹诈别人,但看到别人怒目横眉,就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篇2:宏大的近义词

英国科学家艾蒙斯曾说:“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当你不能成为习惯的主人时,那么习惯就会成为你的主人了。一个被坏习惯带着走的人,怎么可能会有成功的人生呢?

有一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那个实验室学到了您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了一个问题:“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自己的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一定要洗手,做错了事要先道歉。午后要养成休息的习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了。”

这段话是极其耐人寻味的。如果我们将这位科学家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升华”一下,换成社会的词语,便会发现,这位科学家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懂得分享、有爱心、诚实正直有礼貌,生活规律讲卫生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是由一个个好的习惯所支撑起来的,这些习惯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了。

美国著名总统杜鲁门的人生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为了扩充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他给自己做了一个阅读计划。他给自己规定,每个星期无论多么忙碌,都要翻阅大概30份以上的报纸或者图书杂志,这样一个月便可以翻阅100多份,一年可以翻阅1000份以上。他每天坚持阅读15分钟,一个月之内便基本可以读完一本书,一年至少就可以读12本书了,以后,便会读完120本书!这些书可以使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加富有。在时间宽松的情况下,他还会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一年就能读25本书,而20便是250本。

正是他很早的时候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使他的知识变得十分丰富和广泛,这使他也能够带领美国顺利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期,并使这个国家很快就进入了战后的繁荣。

篇3:宏大目标的合理分解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工人家庭。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高中一年级,当时我所在的阳泉一中在全市第一个设立了计算机教室。

只要轻轻的在键盘上键入一些英文单词和符号,它就会根据指令给出答案,我一下子就被这奇妙的东西所吸引住了。从那时起,为了能到机房上机,我经常找老师软磨硬泡。比别人更多上机实践,也让我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学强。

不久以后,学校选派我到省会太原参加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去之前我信心满满,总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甚至还想着拿个名次回来。结果没想到,比赛结果出来,我连个三等奖也没得到。

这样的结果对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打击。一开始我想不通,但是当我走进太原的书店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我发现,这里有许多我在阳泉根本看不到的计算机方面的书,别人在信息的获取能力上比我有先天优势。

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到了眼界与命运的关系,我对姐姐当时向我说的那番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相信这样能改变命运。

在之后的近20年中,无论是在北大的求学经历,还是在美国学习计算机以及在华尔街和硅谷的工作经历,都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甚至对我后来创立百度公司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当你们迈入北京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你的命运已经改变了。不仅因为这里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还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许多你原来从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的新鲜事物。

几年前,高盛公司前总裁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关于领导力的课程,专门邀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CEO去讲课。有一次,我也被邀请去讲百度的成功故事。当我给学生们讲完课之后,他跟我聊天说:“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说企业家很不一样,因为你的性格很柔和,没有那么强硬。可是你做的也很成功啊,而且我相信你将来会更加成功。”

作为高盛的总裁,他几乎见过当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而从他对我的评价来看,各种各样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来做事情。

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善于与人沟通,那就应该朝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他们非常愿意和客户沟通,也许未来就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销售人员,这样也会取得成功。

而有些人的性格则是那种比较内敛的,就像一个技术工程师,我的性格里可能这方面就更多一些,在思维上比较严谨,逻辑性比较强一些。我不太愿意天天出去跟人喝酒,而更多的是愿意坐在计算机前面去感受那些新的互联网的产品,去琢磨怎么样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所以,我认为各种各样的性格都能够成功,关键是你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个判断,究竟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另一扇窗,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去,你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不轻易的去改变你的方向。我相信,做到这点,成功就会离你不远了,你的命运也会因此与众不同。

做事情专注如一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当时,负责面试的教授可能对我回答他的答案不满意,便随口问我:“你是中国来的?”“你们中国有计算机吗?”尽管可能不是有心刺伤我,但教授的问题让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怎么能这样问我,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且那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怎么可能没计算机?这近似是对祖国的一种羞辱。但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激发了我内心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一定要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从那时起,我就梦想有一天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技术改变国人的生活。

这也是我为什么放弃了在美国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回国创立百度公司的原因。

百度创立之初,一切都非常困难。我们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室,加上我,公司总共只有8个人。但尽管如此,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到了2001年年底,与刚创业时相比,百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此时我也认识到,百度如果想要在市场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超越当时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有6成份额的google。

2002年年初,我组织了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全面超越竞争对手。当时,有的人认为这不可能,觉得百度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最先进的搜索公司差距太大了。但我对他们说,百度虽然此时还十分弱小,在国际乃至国内都还不太知名,影响力有限,但是,百度凝聚了一批充满非凡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优秀人才,大家就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让中国人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扬眉吐气。

于是,一个名为“闪电计划”的15人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了。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工程师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与目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困了就干脆席地而睡,醒来以后继续工作。

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当时完全有机会能够到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工作并取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但他们却选择留在百度,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日没夜的工作。他们说是我的“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梦想感动了他们,而我也被他们所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下来,百度在索引量、相关性、中文处理的相关检索、拼音的检索、纠错技术等方面大大提高,众多指标领先业界,加上“闪电计划”后期启动的百度mp3搜索,对这个产品,用户体验评价非常高,迅速扩大了百度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百度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正是由此开始奠定的。

我每天至少要把1/3时间花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上。虽然随着百度发展,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我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团队和领导力建设上,这是确保百度继续保持成长势头和正确方向的关键性工作。

在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亚太年会上,百度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令全球瞩目,来自各国顶尖商学院的院长迫切希望了解我们如何领导百度走上成功之路、他们将如何让学生们搭乘互联网这艘大船。作为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企业家,我的“变局世界中的领导力”为主题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百度的管理团队分为5级,从最低的团队领导到最高管理层,每一层级均有明确的能力素质评价指标。其中,任务分解与专注的能力是百度所有层级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两项素质。任何一个宏大的目标,都需要被加以合理分解,进而逐项攻克实现;而想要在不断变化、充满竞争的产业环境中胜出,则必须专注如一。

篇4:草民的宏大构想

草根王成

王成,1967年出生于陕西大荔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四人,唯有王成先天体弱。由于家境贫困,加之其长期自卑、胆怯,他无心学业,初二便辍学进了一家纺织厂,从事清洁搬运工作。工作时间以外,他为强身健体,寻找人生的梦想,拜两位“名师”学艺。当时,他梦想把自己培养成工人出身的文武超群的英雄。

1987年,20岁的王成在与人比武中受伤。从此,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一方面靠干苦力活维持温饱,另一方面从事体育宏观创新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是个诞生财富神话的时代。而王成,这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工人,却踏上了一条无人能知前途的路,并且一走就是25年。

在商品大潮涌动着灿烂黄金的时候,王成却在体坛创新中艰难起航,努力朝着自己发现的新大陆进发。他瞄准的方向,是关于拳击、柔道、武术、泰国拳等搏击运动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崇尚创新的他终于发现:全球范围内各流派搏击运动(含中国武术)都是以克敌制胜为原始目的,不同流派只是为达到这个原始目的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在现代社会则是以对抗性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都具有抗暴自卫、健身、人体美展示和人格修养等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同行是冤家”的流派之见仍根植于搏击界,彼此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面对这种现实情况,他以“物以类聚,优化组合”的发展思路,酝酿出创建搏联的构想。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89年,王成用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万余字的论文《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创建搏联科学体系》。一位从事体育研究的朋友看后,兴奋地抱起他,激动地连声说:“搏联真是大气魄!大智慧!大创新!”

搏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伟大构想呢?

王成提出:以中国名义率先在全球发起和组织、创建全新的大型世界级体育组织——“世界搏击运动联合会”(简称:搏联)。旨在把国际拳击联合会、国际柔道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等组织融为一体,形成国际单项搏击运动团体之间的联合组织。以利于世界范围内各流派搏击运动之间的团结、交流、借鉴与共同提高。并通过“搏联”的相关活动促进世界的正义、和平与发展。这对于以中国(北京)为中心的世界搏击运动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中国政府在全球的国际地位,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同时,“搏联”创始国的身份也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武术、中国体育在世界的威望。

也许是民族情节的使然,王成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用微薄的打工收入自费印刷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并邮寄给国内外体育界相关专家、学者、组织及国家领导人,提出创建“搏联”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不懈努力下,他逐步得到国内一些专家、官员的认可和重视,并在世界一定范围内也引起了关注和声援。相关专家认为,“搏联”事业的起点和档次高,如“搏联”事业能从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无疑是中国对世界体育的重大贡献!太原市体育学科带头人王金玉老师在其《王成搏联创业述评》一文中讲到:比起顾拜旦创立奥委会,世界“搏联”的实现或许更难一些,因为王成不是出生在“贵族家庭”,也不是冠有什么“爵位”的显赫人物,他仅仅是一个平凡的中国公民,一个怀有远大理想和杰出才华的热血男儿。具体说,他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不要忘记,真理是大公无私的。不是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至今人们也说不清他是谁,但谁也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王成的“搏联”学说,其精神内容早已有热心读者做出了解读。这些在“搏联章程”中亦可看出:“王成的章程将全球范围内的拳击、柔道、跆拳道、武术、空手道、自由搏击、泰国拳、截拳道等运动本身之目的及价值相同的体育项目定名为:搏击运动”。章程序言指出:“本着大小流派科学平等之信念,努力创造适当环境,彼此以善邻同根之道,团结交流,互相提高,以适应现代搏击运动兼容并保持流派特色的发展之大趋势”。

王成为实现创建世界“搏联”的目标,至今仍在奋斗不息。美国旧金山东方搏击功夫中心总教练、柔道教授佐藤四郎曾在来信中写到:“王成先生的搏联构想是全方位的科学创见,我希望美国、日本国和相关国际组织,慧眼常开,抓住这绝无仅有的机遇,发展搏联,发展自己,因为搏联是全球体坛的空前创举,它出生在中国,却属于世界。”

25年风雨路

当我沿着“搏联”发展的足迹,重新回到25年前王成最先提出构想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介草民,在没有多少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他是怎样走过这风风雨雨的25年呢?当我的探寻终于落在史料、报道文字上面的时候,我不由得心头一酸:这25年的探寻足迹,岂止是他个人追寻的脚印!

一介草民的志向固然可以远大,但也常被残酷的现实问题所困扰。

1989年,王成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万余字的论文《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创建搏联科学体系》。为掌握体坛最新动态和有关文献,他贷款800元,并拿出当时仅有的300元积蓄订阅了《体育报》、《体育文史》等20多种报刊。在后来的几年里,王成宁肯饿肚子少吃饭,也要省钱去邮局寄信,与前几次不同,王成不断收到肯定的评价,还首次得到一位姓段朋友30元的捐助,这些都增添了王成将搏联转化为现实的信心。到2011年初,搏联的支持者已遍及除西藏外的全国各地和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数达20万余人。在这些支持者中,有怀疑、有担心、有建议,更多的是理解和鼓励。同时,国家体委多次致函王成,在政策法规上作了说明与指导。1996年3月,王成向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介绍搏联的情况,安书记很关注,随后,陕西省体育总会发布《关于王成同志成立世界性搏联组织的调查情况》一文,明确指出成立世界级搏联组织可先行宣传后酝酿。

王成经过多年自费的宣传,使搏联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单位、专家的支持,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日导报》、《三秦都市报》、《搏击》杂志社、《武当》杂志社等媒体均以不同形式做了报道。太原市体育学科带头人王金玉、英国拳击家乔治·威尔金森以及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李紫剑、孙豹隐、谭大江、蒋剑、李诚、安在峰、董子红等都对搏联表示了肯定和声援。

就在搏联即将迈开大步之际,王成的晕眩症和哮喘病变重,在妻子和亲人的反对下,他的梦想终于搁浅。王成说,他没有升官发财的理想,多年来,他无力孝敬父母,也对不起孩子,连一件衣服也没给妻子买过,只是一味地四处奔波,为创建搏联而努力。但他知道,亲人们的反对都是善意的。为了妻儿和家庭,王成将“搏联”悄悄地转入“地下”。当笔者来到陕西省大荔县采访王成时,他将地点选在了邓金珂先生(王成的朋友、“搏联”的参与者)家中进行会面。王成苦笑着对笔者说:“请你多多谅解!”眼前的情形多少有点让人怅然心酸。但笔者却又为民间人士为体育而献身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中国草民的一种民族情怀。

在王成的周围,自然也有很多嘲笑之声。有人说:“工人嘛!不看自己是啥球人,还想办地球大的事。”也有人讲:“王成胡吹哩!是大骗子,谁相信他一个普通工人能干出体育上的大事,还能折腾得叫北京知道。”

就这样,王成在坚持与放弃中苦苦挣扎,在梦想与歧视中学着坚强,在生活与生存中经历涅槃。

当搏联即将山穷水尽之时,不少专家纷纷表示了支持之心。武当武术代表人游玄德道长、著名少林弟子武术著作家释德源、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系主任易剑东博士、《少林与太极》杂志主编邱铭楠、《搏击》杂志副总编刘慧文以及《中国青年报》记者陆小娅、《中国体育报》记者杜文杰等都为搏联走出困境出了不少主意。但妻子的失业,父母的住院,女儿的学费,债主的上门……这一切都让王成不得不背起行囊,再次走上打工之路,伺机寻找搏联的新出路。

体育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一分成就百分艰辛。王成认为当代中国的体育,应从过去的经验、现有的结论、原有的学科见解中超脱出来,站到如当年顾拜旦创建国际奥委会组织那样的起点和高度上去研究世界、发展体育,进而突破性地提高中国体育在全球战略上的创新发展。

篇5:描写场面宏大的成语

21、一片狼藉:场面非常的混乱不堪,到处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22、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23、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24、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25、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26、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27、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28、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29、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0、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31、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2、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33、天翻地覆: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34、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篇6:宏大主题的演讲稿开场白

一、风格的切合性

宏大叙述给人的直觉总是要歌颂辉煌的历史,这种认识显然有片面性,党的成就表现在人民生活及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大至三山五岳,国际风云,小到一顿饭一首歌无不闪烁着党的光辉,我们爱党,既可以深情地叙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可以“唱支山歌给党听”,还可以“挑担茶叶上北京”,演讲风格完全可以多种多样。演讲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身份选择切合本人的演讲稿。比如有一位女同学,发声至高音时声音容易嘶哑,但她娓娓道来低低切切地讲述非常动人,如果她要去参加一次“红心永向党”的演讲比赛,她不必去追求排山倒海的气势,也不必去追求高亢嘹亮的声音效果,这时候她可以叙述一件身边小事,讲述一个乡村的变化,在絮絮叨叨中注以深情,在细小的事件中展现伟大祖国的变化,而一位声音洪亮的男同学则可以唤起三山五岳,面对长城国旗,以一种气贯长虹的激越去倾诉对党的深情,

宏大主题演讲稿的写作可以有抒情式、叙述式、论文式等,而决定选择的因素则包括演讲环境、听众、演讲者的声音、性格、身份等,选择一份切合演讲环境又切合演讲者本人的演讲稿是演讲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材料的陌生化

什么叫材料的陌生化?其实就是鲜活的有独特视角、有深刻思想、有特殊感情的材料。陌生化是相对而言的,是针对大多数歌颂性演讲稿内容而言,为了强调其材料的新鲜感而提出的一个概念。运用陌生材料有助于升华感情,抓住听众。

篇7: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时间:2011年12月01日 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李 伟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对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人才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宝贵资源。充分认识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重视和加强文化人才工作,培养和造就数以亿万计的文化人才大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坚实的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终要体现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而出人才则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精品力作、名篇巨制的出现,要靠人才去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要靠人才去创造。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各类人才竞相涌现、高端人才层出不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

(二)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改善我国文化人才资源质量规模的迫切需要。未来10年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成功抓住机遇,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和规模。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文化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紧缺、基层队伍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决定》紧密结合我国文化建设实际,针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鲜明提出了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的工作目标,及时作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工作任务,必将有力促进文化人才质量和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推动形成各类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三)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决定》部署的必要保证。文化靠人创造,人才强才能事业兴。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不仅是落实《决定》的一项具体工作,而且是确保《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得以全面完成的必备条件。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汇聚各方力量,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深刻理解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德才兼备是文化人才应具的基本品格。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中华文化素有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文化工作承担着以文化人、引领风尚的社会责任。文化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和工作本领,以德为先,德艺双馨,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使命。

锐意创新是文化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创新是文化工作的本质特征。作为从事这一创造性劳动的文化人才,只有勇于变革,锐意创新,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在文化创新中勇立潮头,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精品力作。

结构合理是发挥人才队伍整体优势的客观要求。结构决定功能。建设一支由高层次领军人物引领、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中坚、基层文化人才为支撑的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比例协调的人才队伍,使各类文化人才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将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倍增效应。

规模宏大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的奋斗目标,要努力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需要以宏大的人才队伍为支撑。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有质的要求,还需要量的保证。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培养造就各类文化人才,推动形成英才汇集、新秀层出、群星璀璨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三、扎实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决定》从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培养高素质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3个层面,对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一)实施两大工程,建立两项制度,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决定》针对高端文化人才紧缺的实际,鲜明提出,要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和政策。

1.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是中组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实施的选拔培养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方面骨干的人才工程。该工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覆盖面逐步扩大,将宣传文化领域的经营管理和专门技术人才纳入工程培养,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继续实施这项工程,就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教育培训、联系沟通、扶持激励、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工作的覆盖面,把新媒体新业态人才、基层宣传文化骨干人才、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纳入选拔培养计划中来。到2020年,选拔培养“四个一批”人才要达到2200名。

2.继续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名家工程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2011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社科院5部门又联合印发了《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要确定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名家,对他们开展创作研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开展学习调研和考察采风进行资助扶持,鼓励支持文化名家发挥智库作用,宣传推介文化名家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助力文化名家成长。随着工程的推进,到2020年,由国家资助的文化名家计划达到2000名。

3.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决定》提出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是借鉴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实行的首席科学家制度,在高端文化人才培养方面推出的一项重要

制度创新。建立这项制度,有利于发挥首席专家的学术号召力和艺术影响力,聚集专家团队,承担完成重大文化项目;有利于凸显首席专家的领军作用,带徒传艺,培养新人;有利于增强首席专家的荣誉感、责任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家大师。

4.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决定》提出,要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这是以国家名义对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我国有些领域已经实施了国家层面的表彰奖励,但规范的国家荣誉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文化领域还没有设立国家级荣誉奖励。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功勋奖励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这次全会《决定》,又用“落实”和“抓紧”来强调建立国家文化荣誉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设立这项制度,将充分彰显国家对成就卓著文化工作者的尊重和褒扬,有力提升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社会认同度和世界影响力,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树立追崇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

(二)突出4类重点,抓好4个环节,培养高素质专业文化人才。文化领域智力密集,专业性强,需要一大批学有专攻、业有专长的专业文化工作者。《决定》从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结构的实际出发,明确了专业文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和主要环节。

1.适应文化发展急需,抓紧培养4类人才。一是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新业态、新门类、新领域竞相涌现,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新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一块短板。要加大培养力度,培养一大批具有文化原创能力,善于运用创新成果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人才。二是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传播力的强弱取决于先进传媒技术的应用程度。谁拥有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人才,谁就在传媒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和先机。要切实转变重内容轻技术的传媒人才培养观念,加快培养现代传媒技术人才,促进传媒科技研发和成果运用。三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文化单位长期沿袭事业体制,传统文化人才多,经营管理人才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日益成为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抓紧培养一批既了解文化发展规律,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壮大文化企业家队伍,是振兴我国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四是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心灵沟通的桥梁,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现在,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和文明历史还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国际化文化人才。要抓紧培养一批热爱中华文化、具有世界眼光、精通外国语言、熟悉国际规则、善于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抓好4个培养环节。一是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炼人才。《决定》要求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提出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强调了实践锻炼对文化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为文化人才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人民中提升素质。二是系统培训。《决定》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培养方式。一方面要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打破常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要认真分析我国文化人才结构,瞄准高端紧缺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业务功底好、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骨干,汇集优秀师资和培训资源,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加快弥补人才急需。

另一方面要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采取岗位培训、短期进修、脱产学习、出国深造等多种方式,让文化人才在不断学习中提高知识水平,增长工作本领。三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相关专业是培养文化后备人才的基地。要按照《决定》要求,适应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新的文化业态文化门类大量催生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使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跟上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产学研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多出人才。四是制度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优化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制度保证。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对培养使用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才、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作出制度安排。

(三)加强基层,夯实基础,壮大城乡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城乡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我们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决定》对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专门部署。

1.落实3项举措,做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制定实施规划。规划是工作的依据。各地要按照《决定》要求,深入调研,掌握情况,摸清底数,抓紧制定实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在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做出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制度安排,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待遇落实。二是配好配齐干部。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是基层文化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执行者。要按照《决定》强调的“好”和“齐”的标准,在人选质量上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在人员数量上实现事有其岗,人到其位,足额配好专职干部。三是设立专门岗位。《决定》对加强城乡社区文化队伍提出了两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其一是明确要求城乡社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位,从制度上填补了社区文化工作没有专设岗位的空白,使社区文化干部有稳定的待遇保障。其二是对在该岗位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有利于吸引大学毕业生投身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政府部门、教育和研究机构更多地从基层补充新鲜血液。

2.重视4支力量,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是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乡土文化能人生活在基层,成长在基层,运用自己文化方面的一技之长,服务乡里,创业谋生,是一支土生土长、扎根当地的文化力量。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支力量的独特作用,政治上关心尊重,业务上培养引导,鼓励支持他们发挥所长,贡献力量。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依靠言传身教,延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血脉,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和精深的造诣。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日益高涨,涌现出许多民间歌手、网络作家、墙报诗人、街坊画家等等。他们具有业余文化特长,热心基层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要热情鼓励扶持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四是文化志愿者队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志愿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要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广泛参与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格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篇8:宏大的近义词

关键词:《活着》,宏大,个体,轻重

一.模糊的“宏大”

《活着》是余华继《在细雨中呼喊》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相比较而言, 后者仍带着强烈的实验性技巧与离奇悬念的结构, 余华在《活着》中采用的是较为平易浅显的现实主义叙述。尽管小说中以作者身份出现的“我”一直穿插在老人福贵的自述中, 将一个完整的叙述不断割裂并试图将读者带出老人自述的画面, 产生文本与脱离文本的效果。但大体而言, 这部小说的先锋性已经棱角温和了。《活着》是将一个普通小人物放在一个巨大历史语境下进行描写的, 由于人物生命的限度, 整个时间和空间的阈值被控制在了大概二十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一个无名的城与周围的乡村。由于余华本身的目的并不在于对这种“宏大”的表述, 正如他在韩文版《活着》序里说的:“《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知道, 《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对于地域和时代的广阔永远只是一个背影存在于小说中。

首先, 小说中的时间点是被动出现的。判断故事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 经常是由读者的常识决定的。从福贵叙述一开始, “我爹走在自己的田产上, 干活的佃户见了, 都要双手握住锄头恭敬地叫一声:‘老爷。’”从特定的历史名词、专有人称可以判断出故事开始的大致年代然而十分不确切。正是这种十分含混的时间描述, 使《活着》不同于陈忠实《白鹿原》或者莫言《丰乳肥臀》对史诗性的着意追求, 而取代的是用一些具体的感性事物如青楼、赌场、人民公社、法西斯、国民党、共军等词汇来代表时间的推移与跳跃。大的时间点有时是用人物的叙述中为了引出事件而侧面提到, 比如福贵谈到老丈人对他的毕恭毕敬时就尽力还原当年的场面, “最风光的那次是小日本投降后, 国军准备进城收复失地。”这时历史顺序才渐渐明晰起来, 而之前阅读所造成的空白时间段则留待这种不定时的时间标志填补。至于小的时间段, 更充满跳跃性, 通常是插叙或者倒叙的方式, 用一个老人的思维方式回忆出来, 比方说福贵说到妻子家珍被拖出赌场时就顺带回忆她“早上几年的时候, 家珍还是一个女学生。”

其次, 是小说中的地域范围的广义与模糊。在一般的乡土小说或者寻根文学中, 很鲜明的特征就是对地域的规定。像是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王安忆的《小鲍庄》、张炜的《古船》, 乡土的烙印使空间上的广度得到确认。而家族、祠堂等乡土社会历史遗迹更是对宏大历史框架的有力构造。但是这些在《活着》中都不见踪影。城与乡村的界限宽泛到了几乎不存在。福贵在叙述中只讲到父亲的田地在村里, 而他的老宅甚至都不能辨认具体位置。只知道他父亲经常进城, 一些大的公共设施、建筑物是在城里的, 包括他丈人的米庄还有赌场。而剩余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村里, 唯一一次将视角移到别的地方, 是在福贵被国民党军队抓丁拉大炮时提到方向向北, 经过安徽, 并且有南边渡江的场景。这才可判断人物的主要活动地大概在江南一带。地缘上的模糊就抵消了叙述上空间的宏大感, 局限于城与乡这两个笼统的名词上就使小说缺少了纵横千里的广袤无垠。

最后, 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侧面表现。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人民公社化—文革这几个至关重要的剧变期。小说巧妙地将人物命运的几次转折也置入其中, 可以说, 福贵的几次人生重大苦难与挫折都是这几次战争与政治灾难直接造成的。然而作者用福贵震撼人心的苦难来冲抵了巨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力, 使它们退居到幕后, 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个体命运的罹难。就像抗战的过程被隐去, 代之的是福贵输光一百亩家业由贵公子沦落为农民;而解放战争的结束则是福贵几年背井离乡回到家中接受母亲病亡、女儿变聋哑的残酷事实;土地改革没有任何政策性的体现, 仅仅是福贵分到自家的五亩田地与亲历赌棍龙二的死刑;人民公社化造成的饥饿化为福贵失去儿子有庆的悲愤;文革浩劫是用好友春生的自杀与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女婿和孙子相继暴亡的余波结束。政治中长篇累牍的说教在文本中不复存在, 留下的甚至不是一个符号, 而是丈量主人公苦痛的时间标尺。

二.消解宏大

“先锋作家叙述个体的生命故事就不仅意味着反抗历史理性以人民或是历史必然性为口实的绝对理念, 也标识出先锋作家关注启蒙问题的视域转换, 即放弃民族国家式的宏伟叙事, 转而从讲述个体的生命故事出发, 在生存论的维度重市历史理性, 进而接续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放弃宏大叙事, 在余华80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 然而对于《活着》, 这并不是直接的放弃, 而是在另一种方式里重建与消解。如余华所说:“优秀的作家都精通此道, 他们总是不断地破坏已经合法化的叙述, 然后在其废墟上重建新的叙述逻辑。”

具体来说, 那就是个体叙述对宏大叙述的消解。首先体现在个体对历史的嘲讽上。福贵的个体生命历史跨越了六十多年, 然而在小说中, 他对另一个叙述者“我”却只用了一天, 历史在他的生命里已经化为虚无, 真实存在的是他面对陌生人时的黄色笑话和对村里女人的打情骂俏, 还有他对自己身体的衰老的完整暴露。“他拍了拍膝盖对我说:‘我全身都是越来越硬, 只有一个地方越来越软。’我听后不由高声笑起来, 朝他耷拉下去的裤裆看看。”他将自己的牛命名为自己的名字“福贵”, 也将他生命中的亲人作为骗牛犁地的唤法, 粗鄙、原生态、不屑一顾已经是老人对历史的态度。历史的嘲讽性最明显的就是土地改革。解放以前福贵坐拥百亩田地是地主, 因为被龙二出千骗他入瓮而成了贫农赶到乡下, 龙二在霸占徐家祖宅坐享荣华富贵后, 却因为地主恶霸的成分在土改中被打了五枪毙命, 福贵逃过一劫。残酷的历史玩弄了人的命运, 却也让人在命运前面搏回一命, 恰如福贵的赌徒生涯一样荒诞。

然后, 是悲剧中的黑色幽默。借用现代派文学流派“黑色幽默”, 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 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 用哭笑不得来代替现实的苦闷。福贵, 甚至福贵的父亲徐老爷子, 还有福贵的孙子苦根就是典型。福贵对父亲的描述中最生动得就是他蹲粪坑的场景。他的蹲坑动作还有动物般的叫唤完全把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乡绅形象破坏了, 而他对待儿子的不孝与败家的无奈, 甚至只能用玩笑话来责怪自己教育的失败, 都充分玩了一把黑色幽默。而福贵在经历了常人所经历的无数倍痛苦之后, 仍然在用最鲜活的乡下话还有最浪荡的插科打诨来回忆他生命中与财富、健康、亲人失之交臂的过程, 不能不叫人笑中带泪。

再者, 是消解政治的事件与话语。政治在福贵的生命中是一次次灾难的始作俑者, 是命运的操盘手, 然而政治却恰恰是福贵最没有概念的事物。他对待政治事件的态度只有默默承受, 并用自己抗争命运的实际行动来渡过每一次政治的风浪, 就像家珍从城里娘家拿回一把米藏在胸口上, 一家人煮米时还要放哨, 而烟囱里出来的热气引来了队长和村民, 他们只得忍痛割爱给队长一把。这是大跃进时期一家人对饥饿的完全顽强斗争, 然而没有任何冠冕堂皇的事件来由的前因后果, 只有人的自然表现。政治性话语的瓦解更体现在主人公视角里的充满意识形态的事件与标志。比如国民党四处抓丁, 就连有着军衔的连长都想逃跑;杂牌民兵对解放军的暗自忖度认为自己投降也会被枪毙;生产队的队长在人民公社下天天念叨共产主义好, 一面却要从村民中搜刮中饱私囊……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政治形态根本不在主人公的关心范畴之内, 那些充满仪式化的政治符号、术语也在福贵的观点里被消解直到荡然无存。

三.权衡的深意

其实, 观察《活着》的宏伟与个体叙事, 不仅仅可以从横向出发。在余华创作《活着》之前, 可以发现类似的宏大叙事还并没有出现过。余华80年代后期先锋小说如《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四月三日事件》等都带有强烈的新式实验技巧, 充分显示了对暴力、心理、诡异风格的崇拜。而他借用历史的框架却不落脚于历史, 余华前期一直都热衷“把现实视为潜藏在具体事件背后的关系结构而非事件本身, 对现实的叙述就变成了关于现实的寓言。”关注个体个性心灵, 从内在找到突破口而不是在外缘寻找方案。《活着》无疑是将对现实的表达转换了方式, 因此, 90年代初期《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回归传统, 这种对技巧的追求逐渐褪去。从《在细雨中呼喊》可能还明显带有先锋小说的结构与叙事。但到了《活着》已经几乎不见踪影了。同这种文风的转变同样引起注意的是地域。城、镇、乡是余华现实性小说的三个主要背景。然而, 余华早期对宏大的时空背景的忽略一直使当代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乡土、农村、城乡处于一种模糊、残损与无足轻重的地位。到了90年代初他的长篇小说中, 他的小说增加了许多关于城乡历史变迁与变革中的农村的许多大事记。这是纵向比较中第一次将宏大叙事向“重”倾斜。

究其原因, 可以再沿时间脉络向下考察他最新力作《兄弟》, 这部长达五十一万字的作品上部是对狂热颠覆的文革时代的人世再现, 而下部则更贴近当下, 是李光头与宋钢兄弟俩的当代悲喜生活。向着现实深入是余华创作走向的特征。余华在谈话中就指出他不满足于写“角度小说”, 因为角度小说可以规避很多问题, 这无疑指的是他前期的一些比较特别精致的先锋小说, 而他之所以会偏向宏大叙事, 这一段话可能是一个立足点。“十多年前我读过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也就是著名的‘复调’理论, ‘正面小说’无法用一种语调来完成叙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世纪西方文学中所有的伟大小说都是‘复调’的, 因为它们都是正面来表达的。”抛弃过去寓言式的叙述, 渴望从“正面”来成就小说的深度是“重”的根本原因。

然而从《活着》开始到他最新的长篇力作《兄弟》, 这种关于地域历史的描写相比较寻根作家以及一系列乡土文学, 它的分量又使作品无法归为乡土小说, 而相比较先锋小说家中的张炜、莫言, 这种宏大叙事仍然算十分稀少, 与他着力塑造的人物与人物命运故事相比, 轻重之分力现。他刻意用个体叙述来摧毁严肃、认真的宏大叙述, 使宏大叙事又呈现为“轻”, 并始终让个体叙事里心灵与肉体的煎熬给人以更大冲击, 这就是余华对命运、人性和生存哲学的总观念在起着作用。“关于《活着》, 我最早是想写一个人和他生命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在很长时间里都让我着迷, 这有点主题先行, 可是我一直不知道这篇小说应该怎么写。”对生命的迷恋是余华写作的出发点, 对农民这个集体的命运浓缩在福贵身上, 也是从生命这个角度来抒写的。对于人性与社会性, 他选择与鲁迅一样毫不犹豫地站在人性劣根性的批判面上, 即使是主人公福贵, 他的困顿起点也是他长期嗜赌成性不知悔改而亲手造成的。而在小说中由于频繁政治错误造成的经济、社会混乱与人性的失落, 余华将乡土社会的关系失序作为背景, 虽然极力否定了政权与政治的邪恶性, 却也用福贵的活着来诠释:解救个人命运的办法还是人性的启蒙、解放, 扭转农民的“集体无意识”才是对抗历史洪流的唯一途径, 这也是余华在日本版自序里说:“在中国, 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 生活与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 它们之间轻微的分解在于方向的不同。”福贵的一生余华坚持用生存而不是幸存来理解, 是因为他始终将精神上的救赎看得超过肉体上苟延残喘, 聚焦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使他自然把宏大叙事让贤给了个体世界。而六十年代出生的余华对文革以来社会变迁和政治转型敏感反应, 对厚重历史沉淀的凝炼, 是作为知识分子有责任的文化思索与对转型时期中国人命运的猜想。因此, 他将宏大叙事用讽刺、游戏的态度给建构并粉碎着, 以示他对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与统治阶层的罪恶的最大愤怒。

综上所述, 《活着》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在小说中并行不悖, 互相补充着, 既是用宏大历史与地域来展现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 又是用一个普通农民的跌宕起伏的不平凡的一生来作为宏大历史构图的缩影。但在天平的两端中, 个体叙事明显越过宏大叙事, 呈现出轻重失衡的面貌。个人命运的叙述高于民族土地集体的叙述, 表现的是作者余华根本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解读。

参考文献

[1]余华著:《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洪治纲著:《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3]洪治纲著:《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4]贺仲明著:《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5]郜元宝著:《拯救大地》,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6]陈晓明著:《审美的激变》,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7]邓晓芒著:《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上一篇:履行职责情况下一篇:专题三 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