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24-05-04

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在xx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省教科院、省教育信息化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科研思路、方法及载体,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努力推动xx市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

一、创新驱动

1.引导中小学教师认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学科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1)分学科召开学生发展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讨会;

(2)引导高中学校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及高*改革方案。

2.推进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监测研究。扩大样本量,完成基于数据的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引导教师用好市教科院新编《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与评价》一书。

3.推进教师教育联盟重大攻关项目:学科教学关键性问题研究。在目前初中学科教学关键性问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向小学、高中所有学科延伸、辐射。

4. 完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教育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等项目的改进、拓展任务,优化数据网络结构,积极进行新技术的探索研究,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加强“教学新视野”资源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5.推进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引导教师用好市教科院新编《数字化学习论》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册》,积极培植典型,促进多元发展,提升信息素养。

二、质量为先

1.组织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xx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教学常规)》,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专业发展。

2.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和园本化实践。

3.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继续认真学习集我市众多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智慧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形成具有xx特色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4.继续组织开展小学、初高中各科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课程实施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继续组织xx市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学科教师基本功竞赛或优质课评比活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根据区域调整方案,完善奖项的设置、比例、参赛要求及评价标准。

6.加强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完善生成性教学的区域推进策略。

7.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类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与教师能力建设。

8.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常态监测,科学分析现状,准确谋划未来,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提供翔实的素材和方向性引领。

加强教学测量研究和命题技术研修,继续对全市中小学部分学校期中、期末试卷进行评点,总结成功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引导教师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系统,规范和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9.引导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绿色发展

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评审、评比中进一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单位内部建设、教科研活动中积极贯彻《xx市教科院教科研人员工作指南》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方式,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的水平。

2.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如抽检学生练习册、评估有关学校阶段性测试卷、评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等,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制定阶段性实施与评估方案,促进教科院及各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4.加大做中学、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特色德育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有选择地研究与实施,创建教育教学特色,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

5. 加强教育科研,引导中小学校走统领性课题与微型课题相结合的研究之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对话交流日”活动,组织部分研究人员对全市重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调研,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发展。

6. 积极推进科研基地建设。根据《xx市科研基地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组织新科研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对科研基地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做好教育学会、工会、离退休同志等方面的工作,充分调动全室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本单位的民主和谐健康发展。

8.提高《课程与教学》《教育情报资料选编》两刊的办刊质量。进一步明确办刊的指导思想,提升选文、用文的水准,改善刊物的设计形式,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品位和影响力。

四、结构优化

1.进一步健全全市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市、区(辖市)教科研机构的课改工作职责,构建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的课程改革工作网络。及时发现和研究深度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定期交流,分享实践智慧。

2. 进一步整合普教和职教教科研、信息技术研究等多方面力量,集中攻克学生深度学习、学科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评价等重大问题。

3.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1)继续加强与中国教科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及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联系,充分利用“外脑”“智库”促进自身发展。

(2)继续加强苏锡常镇四市教研部门的合作交流。全力承办好苏锡常镇四市中教教研协作会议。

(3)加强与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的合作单位的合作,共同研究学科关键性问题,积累适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资源。

(4)加强与其他省辖市及外省部分市教研室的合作与交流。

(5)加强与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教科研机构及学校的联系,共同探讨“基于IPAD的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项目发展。

五、人才为本

1. 认真研究优秀教师成长机制与发展路径,组织好xx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课程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活动。

2.完善“名师工作室”项目导引、分层管理、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分享交流的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方式与评价方式。完善“教师发展五级梯队培养”的建设标准、实施方式与评价机制,激发优秀教师内驱力的提升。

3.充分利用各学科中心组和各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团体,开展针对课改重难点问题的专项调研,引导教师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行为。

4.进一步做好课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研究和制订加强课程与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减负工作的制度和策略,推出一批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和优秀课例,引领学校和教师的生态发展。

5. 组织xx市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中小学教师网络团队竞赛、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师教育软件竞赛、信息技术能手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6. 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积极推进“xx市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比赛”及“数字化学习优秀项目评比”,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7. 引导各类职业学校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构建各类竞赛与日常教学有机衔接、研训一体、务实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8. 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获奖成果为标杆,引领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加强过程性课程、教学、评价及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研究。同时,采取多种形式,适度推介我市在国家基础教育成果评选获奖的研究成果。

9. 在教育行政部门、省教科院、省电教馆和大学研究机构的关心和支持下,构建一个思想品德好、专业功底扎实、教科研能力强,以专兼职教研员、各学科中心组成员、教科研基地骨干等为主体的研究共同体。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各类研修活动,鼓励和支持教科研人员参加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学历进修,为教科研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10. 引导教科研人员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把教科研人员的课程理论水平、专业论文发表质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教研活动水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教研员要以有效达成“五个一”作为促进自己开展教学研究的动力,即“上好一堂课(5∽10节)”“作好一个讲座(课程与教学论专题)”“发表一篇论文(省级以上)”“抓好一个课题”“建好一个基地”,全面提升专业引领的整体水平。

篇2: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xx市教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立德树人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推进配合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课程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方向,直面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创新教科研思路、方法、模式、载体,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民主、开放、务实、高效的教研文化。把xx市中学生物学科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二、重点工作

.加强课程研究,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规划、设计、开发与实施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加强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4.加强考试研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5.加强网络建设,做好资源的利用、开发与分享。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管理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一方面依托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生物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2.加强省、市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学校积极打造富有自身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促进其提升示范与辐射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厘定和确认生物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学科关键能力,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数字化学习,转变课堂教学范式,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组织学习和使用具有xx特色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进一步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等著作,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设计与生成性教学的能力。

4.发挥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学科中心组、生青会、名教师工作室等组织的功能,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5.进一步落实教研活动申报制度,采取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与评价、案例点评、联校合作、网络教研等多元研训方式,切实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我市初高中生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的关系。

6.重点开展初高中实验教学研究,通过公开课、讲座、培训等活动,引导教师重视实验教学,提供开展实验教学的资源和策略。积极推荐优秀的实验课给xx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扩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力。

7.举行xx地区生物名师工作室联合研训活动,推广名师效应,展示我市生物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

8.深入研究新版课程标准及教材,紧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对生物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形成显性成果。

(二)完善课程评价的体系

.组织初中学生参加XX年生物学科实验技能考查,并抽样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

2.加强初中生物考试内容改革的力度,重点对生物学科能力表现的考查,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减少记忆内容,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特色和教育价值,促进学校对生物课程设置和教师配备的改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生物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3.深入研究近几年xx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选修)生物试卷和XX年考试说明,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建议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组织高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拟考试,并及时召开研讨会,加强考前复习指导。

4.继续深入研究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的特点,认真做好“义务阶段学业质量评价、反馈、指导”的质量分析工作,借鉴经验,认真反思,大胆探索,进一步完善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提升质量评估与考试研究水平。

(三)深入推进课题研究

.全面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参照新版课程标准,再次梳理、定型生物学科关键问题结构,根据学科关键问题结构,紧扣课标理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设计学科关键问题研究网页。

2.聚焦课堂,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核心,求真务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专业成长进行的分析与反思,提升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全面深入开展省规划课题《生物学科关键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的研究,制定关键能力标准,开设研究课与评价活动。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积极实施课题网络化管理,注重课题研究资源的积累。

(四)丰富数字化学习的平台

.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信息素养,积极探索和践行网络教研方式,通过建立对话、交流和指导的网络机制,实现教研活动的网络化,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2.丰富xx生物教研网、教育新视野网上的课程资源,及时上传教学信息、教研活动、微课、精品课、学科竞赛、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论文等信息,形成有利于教师方便和快捷使用的资源库,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个性化需求。

3.鼓励教师开设数字化学习公开课,积极参与xx市数字化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生物学科数字化学习的平台。

(五)其他工作

根据全国竞赛委员会、省科协有关规定,组织高中部分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具体日程安排:

2月:

.教研组长工作会议

2.高中生物教学关键问题专题研讨

3.高三期末试卷分析研讨

3月:

.xx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2.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3.高中生物竞赛报名(3.5前)

4.初高中课题组会议

5.xx地区高三生物教学第二次研讨会(xx高级中学,3月31日);

4月:

.高中生物竞赛初赛(4月16日)

2.xx市中学生物教师植物分类实训活动

3.初高中课题组活动

4.辖市区高中生物优课评比

5月: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2.高中生物竞赛复赛(5月14日)

3.大市高中生物优课评比

4.初高中课题组活动

6月:

.高考

2.初中生物实验考查、初中生物结业考试

3.初高中课题组活动

4.课程基地活动专题研讨

篇3: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以优化质量为重点,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强化管理为手段,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本学期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是:

一、深化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不断细化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建设, 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创建辽宁省名校的总目标为主线贯穿全年工作, 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形成实验办学特色做出新的成绩。

1.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随着学校塑胶操场整体改造的完成, 德育处在努力营造校园的人文环境、创设最佳育人氛围的同时, 在人性化的管理中,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增强自主管理、爱护环境的能力, 注重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公共卫生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 加强国防教育, 逐步实现德育组织网络化、德育管理人本化、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评价科学化。

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念, 通过文明学生、优秀值周生、礼仪学生评比等活动, 建立学生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落实管理实施细则, 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坊、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加大班主任常规考核和班级常规考核力度, 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修订管理规定, 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考风为核心, 坚持“抓开头, 抓前头, 抓苗头”, 扭转学生管理的被动局面。强化主题月教育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开展“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的主题活动, 使广大学生树立“校兴我荣”的使命感和“爱校如家”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现象。进一步加强校团委、学生会的建设工作, 促进学生自治管理, 自主发展。

2. 加快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文明校园, 树立依法治教观念,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严格规范各类教育教学行为。按照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创建绿色学校, 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加强“三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严禁瞒报、漏报、迟报。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3. 加快课程改革步伐。

以校本教研为重点,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学习和培训, 开展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课程改革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 逐步建立以能力为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制定适应本校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制定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常规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教师要发扬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力争在短时间内出成果。

(1) 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活动,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实践, 向“培养学生特长无差生”的方向努力。

(2)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开齐开全课程,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

(3) 积极发挥教育科研信息的先导作用, 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不断增强教育科研的服务性、实践性、导向性、前瞻性, 做好课题研究, 发现典型, 以点带面, 保证新课改顺利实施。

(4) 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探索、研究素质教育的各项评价标准,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4. 继续抓好体卫和艺术工作。

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提高体育课与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学生体育合格率要达到98%;同时, 各种竞赛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保持全市最优水平。

广泛动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抓好“两操一课”,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加强运动队的管理, 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质量, 确保竞赛成绩稳定, 力争有所突破。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校园艺术活动,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艺术内涵。

二、强化管理, 着力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法。坚持内涵发展, 就是要把教育最基本的工作做实、做好、做精, 在平凡、务实中积累办学底蕴, 激发内在活力;就是要淡薄名利, 洗尽浮躁, 内强素质, 外树品牌, 务实精进, 整体提高;坚持内涵发展, 就是要紧紧围绕质量这个核心, 把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内部管理机制等工作全方位抓好。

1. 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永恒方式, 学习是生存发展之道。每周的学习体会和人文素养培训既提升了领导干部的能力, 又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大力倡导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理念, 紧紧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 结合工作需要, 加强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通过知识共享, 运用集体的智慧, 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 继续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 着重体现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等方面的考核, 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 敦促教师深入研究教材,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课后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 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同时, 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 建立差生跟踪档案, 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 培优补差, 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3. 强化教科研管理。

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不断创新教科研工作管理模式, 培养教科研骨干, 努力开展有效科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指导, 抓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管理, 落实课题研究方案, 积极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干部队伍。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以“党政机关下基层, 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为契机, 不断增强党员意识, 探索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工作学习表率的先进分子。全体党员都要以自身的言行带动周围的群众, 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以构建教师成长成才的培训、进修、考核、激励、发展机制为重点, 切实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引导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岗位成才, 以爱心、责任心为主要内容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帮带制度,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以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培养、考核、评选为抓手, 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整体提高队伍素质。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科研创新能力、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狠抓工作作风为目标和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注重学习与研究, 履行工作职责, 强化责任考核, 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努力使管理人员个个成为教育的能手, 协调的好手, 管理的高手。

5. 深化内部机制管理。

篇4: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发展研究室工作指导意见,坚持教育创新,将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教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引领教师走进教科研,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逐步形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服务,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学校的创建服务。

二、工作要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使每位老师都意识到教育科研是维持学校和教师再生能力的关键。

2、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课题选题指导,使其了解当今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力求所选课题切合实际,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加强对课题的组织管理,包括课题立项、筛选、申报、研究过程的监控、结题论证等。

4、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在学校内开展实践研究,总结经验,并通过报刊、杂志、现场会等方式予以推广。

5、充分利用区教育发展研究室的优质资源,在专家引领下,提升我校的教科研水平。

6、在五校联动、南桥小学资源联盟的背景下,实现资源互补,经验互通。

7、以区级重点课题《新农村小学践行“师生同行,和谐共进”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为龙头课题,以提高课堂效率为落脚点,配合教导处德育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突破办学瓶颈,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8、加强对各种资源、人力、经费的统筹管理,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保障。

三、具体工作

(一)提高意识,营造氛围

1、通过讲座、培训、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每一位教师都重视科研工作,让教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

2、加强研究专题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由教书型向学者型转变。

3、抓住区、市级课题的立项、评比时机,在校园内倡导人人参与,学以致用,让教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力争我校有一批课题立项为区、市级课题。

(二)提升管理,确保质量

1、结合学校教科研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学科教研、科研计划,将教研、科研、教师培训三个方面整合起来,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

2、落实教科研组织系统的建设,建全职能体系,理顺组织管理渠道,实现宏观调控。科研室主任主要负责课题组、教科室、校长室的联系工作,定时召开各专题成员研究会,组织学习并修改方案,讨论阶段性研究计划。

3、扎实做好课题日常研究工作,落实各项活动安排。适时聘请专家、领导指导专题的实施与研究,使专题研究有序进行。同时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科室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协调配合。

4、召开校级专题研究现场交流展示活动,组织成果验收。

5、围绕专题组织案例、教学论文的评比活动,推广教科研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收集教科研成果并归档。

四、工作安排

二月

制订科研室工作计划

2、对2010年立项的课题进行中期检查

三月

1、完成2011年校级课题立项和区级课题申报工作

2、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修正制定完整课题研究计划

3、区级重点课题《新农村小学践行“师生同行,和谐共进”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组活动

四月、完成2011年区级课题申报工作、健全和完善课题管理制度

3、区级重点课题《新农村小学践行“师生同行,和谐共进”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二——沙龙活动

五月

1、检查相应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情况

2、收齐历年来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材料

3、完成5年期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比工作

六月

1、区级重点课题《新农村小学践行“师生同行,和谐共进”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三——课题组活动

2、做好本学期内教师课题、论文发表的统计工作

3、撰写科室工作总结,整理,归类科室资料(课题、论文、各类活动过程资料)

篇5:学年度第二学期院团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院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为轴心,认真细致的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院青年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团的学习和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全心全意为广大青年服务,使他们更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以“服务、育人、关爱、奉献”为工作理念,力争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工作思路

形成以“培养新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平台,强化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

1、确实做好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开展活动。采取贴近青年,丰富多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借用媒体和文化艺术的载体,深入、全面、准确地开展系列学习十八大精神宣传活动。

2、创新实施“培养新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学院的团校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们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干部培训等形式的系统学习,培养一批团员精英骨干,在大学生身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深化主题教育,唱响主旋律。以关爱环境“植树节”、首创特色的“感动创新十大人物”、感恩常在“千里情牵,感恩母爱”、纪念“五四”表彰大会、完善学院的“携手.爱公益金”的方案、以及扩大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力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活动。加强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教育,坚定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开展“有些团员”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

具体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把青年学子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青年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所确定的教育工作任务上来。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青年的头脑,使广大青年始终走在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的前列,走在传播党的先进思想的前列,推动团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以开展校园学术科技实践活动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延伸和深化青年学生素质拓展的服务体系。

1、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每年3月12日开展“植树节”活动。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国土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院团委通过开展“植树节”活动,加强与各系和各团总支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推进志愿者活动,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宗旨,在校园内更好地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扩大校园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力,让我院的同学更好地了解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了解志愿者服务应该具有的素质,让更多的同学可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推进我院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通过举办五四表彰大会,可以极大地拉近团委和广大团员的距离,使得团委可以充分的发挥团结广大青年的作用。通过表彰各位在团务以及日常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有效地树立起优秀团员和优秀团体的形象和榜样,有利于其他团员和团支部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团委内部的发展和壮大。时刻提醒广大青年们积极锻炼自己的德智体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3、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法则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集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我院决定开展首创的“感动创新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给大家一个展示和了解身边的优良品质精神平台。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可以展现当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现时代风貌,凸显我院一些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人等的精神意气。同时还可以在全院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的人物事迹,感动大家震动心灵,树立榜样,有利于推进校园和谐正气氛围建设,有利于推动全校认知的新导向,让广大师生体会到那些为学院为大家做出默默奉献的高尚精神,帮助学院和个人形成正气的价值观念。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为喜迎母亲节的到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歌颂母爱、锻炼自我的平台。我院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第三届“千里情牵,感恩母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时,唤醒大学生心底的那份真情,抒发对母亲的爱,为天下母亲们送上诚挚的祝福。

5、为了人人参与校园公益文化,搭建公信透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公益平台,以推动校园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尽可能的为校内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物资帮助。我院团委爱心社创立了“携手.爱基金”,通过爱心基金,给予我们身边的朋友、同学传递新的希望,更是传递一种温暖。我们将会完善爱心基金:①首先,在校园悬挂关于爱心基金的横幅;②其次,通过各系团总支,联系班级团支部了解各个班级有关残疾人或者贫困生的情况,挖掘感人事迹;③接着,在每年12月3日,爱心社面对全院师生开展“关爱折翼天使”活动,并为之组织一个学期一至两次的户外烧烤联谊等活动;④最后,对残疾同学或贫困学生展开一对一,点对点的帮助;⑤实行每两个月组织学院残疾同学或贫困同学对他们的爱心慰问。我们一起携手为校园生活、文化献爱心,送温暖。

(三)加强团员干部的队伍建设,做好团员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团员工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1、由学院团委书记邓老师给我们制定详细培训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团员骨干的培训工作,提高学生骨干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结意识,提高团员骨干的整体综合素质,发挥好团员骨干的核心带头作用。

2、团员骨干通过自己内部组织的培训。提高内部团结协作的意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团学工作。

3、通过与外面学校的交流或者举行一些特色座谈会的培训。增强骨干们学习别人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点,引进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我院与其它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取骨干座谈会,更加全面地向成功人士学习,提升自我。

篇6: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11学年——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向课堂效益要质量为核心,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切实转变教学质量增长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开展有效教学行动,促进我校办学效益的提升,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效益至上”的有效教学理念,深刻把握“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基本要求。

2、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讨研究,努力探索短时高效、学生乐学会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有效教学行动经验,形成有效教学巩固机制,不断推进有效教学长期深入开展。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的材料,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校本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有效教学研究课题,以课例为载体研究,每位教师本学期执教一节研讨

课,要求根据学科及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集体备课,并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策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做好搜集.积累.整理和提升资料工作。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的积累资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教学设计等,开展案例研究

工作安排

三月1制订计划2 理论学习3集体备课

四月1 理论学习2集体备课

五月1理论学习2集体备课

六月1 理论学习2集体备课

七月收集整理资料

总之,为了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引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我们将勤听、勤学、勤思考、勤积累,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7: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学校发展核心理念, 以“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勋望品牌”为发展目标;以“英雄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艺体特色教育”为特色活动项目, 坚持“绿色、人文、和谐、发展”的治校思路。通过半年的努力, 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 队伍精良, 科研领先, 设施先进, 质量一流”的综合性优质品牌学校。

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2009年7月, 按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结合学校办学的区域环境和内部环境, 在市区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下, 提出学校新的发展目标, 即: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发展、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一) 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营造绿色和谐的教育环境, 形成以生为本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使之在享受美好童年的同时, 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 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发展

引领全体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促使教师勤于学习, 不断充实自我, 激励教师形成不同的风格, 打出自己的旗帜, 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 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创建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体系, 形成“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合力, 研究有效教育的最佳途径, 将勋望小学塑造成市区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

三、学期工作目标

——推行民主管理, 注重人文关怀, 强化“打造品牌”的发展意识。

——加强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氛围, 创设“发展品牌”的良好环境。

——创建校本课程体系, 打造“生本课堂”, 抓住“创建品牌”的核心问题。

——健全教师自主发展机制, 为“建设品牌”培育发展之根。

——适当改良评价系统, 建立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机制, 为“提升品牌”保驾护航。

——遵循生本教育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

——积极做好勋望北校区的初建工作, 扩大办学规模, 完善管理体制。

四、主要措施

(一) 打造“教师发展工程”, 让每一名教师乐于发展

“教师的素质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发展选择了走“注重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的任何管理理念、制度文化、管理模式都必须由人, 也就是教师去实施。所以在未来的三年中, 学校将全力打造教师发展工程——开展教师自主发展研究, 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这一点将是学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本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 推行民主管理, 提高管理能力, 增强服务意识。学校管理坚持职权清晰、责任明确、高效的原则, 健全并细化组织机构。党政工齐心合力, 发挥各自功能, 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力争在绿色、和谐、人文的管理理念下, 达到政通人和, 高质高效的良好态势。

2. 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教育法律法规, 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严肃对待收费工作, 严格遵守收费政策。

3. 成立学校的教师自主化发展研究会, 聘请教育专家、教研员和学校领导一同组成专门的研究机构, 为老师把脉, 与教师一同研究并确定适合每一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路线。

4. 继续实施“勋望名师工程”, 按照“教师自主化发展研究会”为教师确定的职业定位, 把教师发展目标分为“合格级—骨干级—名师级—导师级”, 争取通过该工程的实施, 培养出一批勋望名师。预期首批名师确认十人, 并帮助十位名师把关定向, 确立自己的品牌。

5.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室”的优势作用, 完善“勋望小学”网站建设, 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萌动的幼苗”Q群, 创建并积极使用生本教育博客群, 扩大学校共享视频, 做好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服务, 搭建教师教育教学沟通平台。

6. 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通过结对子、定向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艺术。

7. 打造教师团队文化, 围绕“绿色教育”理念, 依托“勋望人论坛”、“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师诗歌大赛”等经典活动, 汇聚教师的教育智慧, 激发教育的幸福感。

8. 规范教学常规, 充分发挥学科“合作”备课的优势, 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要点, 明确课堂训练目标, 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前置性作业。

9.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管理, 领导班子采取年级组负责制, 坚持深入各年组各学科的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听课, 与教师共同备课、共同评课、共同反思。

10. 围绕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谐德育”和“生本教育”三大科研课题开展实验研究, 成立各项科研专题小组, 定期举办小型论坛、教学观摩、特色活动展示, 有针对性的解决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问题, 探索有效途径。

(二) 创建“学生健康工程”, 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服务, 就是服务于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到充分发展到个性化发展服务。因此, 本学期起, 学校提出学生健康发展工程, 具体工作如下:

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重新修订“生本课堂评价标准”, 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开展“大阅读”、“大积累”学生能力训练, 创建家庭小书架、班级图书角、楼层读书吧等读书环境, 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 继续进行语言积累和英语单词积累训练, 形成训练体系。

3.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 组织师生开展读书、品书、写书活动, 成立“翠文书社”, 用学生自主管理图书馆, 上好每周一节的读书课。

4. 帮助学生养成三大好习惯——品德、学习、生活好习惯。 (1) 围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开展“好习惯明星”评选活动, 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友爱、文明、自律的好习惯。 (2) 课内课外相结合, 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养成勤读书、爱思考、懂合作、会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评选“智多星”。 (3) 家校结合, 督促学生养成尊长、爱幼、自理、自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开展评选“好孩子”活动。

5. 为学生“减负”——将“被动作业”变成“主动学习”。开展生本教育实验改革, 引导学生开展课前研究学习活动, 取消各学科教辅用书,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一、二、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四、五、六年级不做重复性作业, 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6. 建立“学生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将原有的三大支柱特色做以整合, 成立10支学生活动社团 (舞蹈、合唱、器乐、科技、足球、独轮车、田径、英语、读书社、小记者) , 活动重点在于:教师引路, 学生管理。社团活动的过程, 从招募队员, 到过程性管理, 实现由教师宏观调控, 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的形式。社团活动规范化、常规化。

7. 转变“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资源, 开发足够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健全学校网站, 开辟专门的“学习资源空间”, 为学生在家开展素质学习和家长辅导提供方便条件。

(三) 筹划“学校品牌工程”, 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要使学校成为品牌, 就必须多方筹措, 争取从空间上、硬件设施上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本学期作为规划实施的第一阶段, 学校将积极发掘教育部门、政府其他部门资源、外校资源、社会各行业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1. 力争解决基础建设、操场标准化建设、校园网络建设、电教设备设施建设、办公设备设施建设等的资金问题, 学校成为辽宁省现代化信息教育示范校, 实现班班有电教平台, 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 绿化面积300平方米。

2. 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筹措资金, 打造以“小小幼苗, 茁壮成长”的校园文化空间;扩大、改造现有的专用教室, 更新现代化设施, 提高使用率, 满足学生的需要;美化学生的生活空间, 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优质、优美的服务环境。

3. 形成“社区—学校和谐文化”。注重社区资源的开发, 努力形成“社区—学校和谐文化”, 我们将创建“社区活动阵地”, 积极联络部队及其他文化单位, 为学生校外活动开辟新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

4. 丰富学校宣传文化符号。对于一所拥有六十年历史的老校而言, 设计并制作好学校宣传文化的各个符号至关重要, 我们将设计制作南北两校区的学校名片、宣传册、宣传片, 健全各项标识系统, 办好“青青望童报”和“生本教育简报”。

5. 形成“家校合作文化”。开展“家校合作文化”研究, 创建家长学校, 形成合力, 让家长感受教育的幸福。本学期将重新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组建家长委员会, 进而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 开发各类社会资源, 为学校发展尽心出力。建立家校互动学习方式, 通过学校网站、生本教育博客、班级博客, 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有序、有质量的辅导学生学习。

6. 开展学校经典文化活动。继续巩固学校体育特色,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举办春季活力校园体育比赛。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好“多彩的春天”文艺、科技教育活动, 继续完善英雄中队的传承教育活动, 创建绿色学校, 开展“我为校园添绿意”环保主题活动。

7. 积极完善北校区建设。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北校区的建设规划, 继续做好学校的初建工作, 建立健全新校区的管理制度, 积极筹划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做好新学期的招生工作, 积极筹集教学人员, 安排好任课教师, 满足学生授课的需要。

五、各部门工作规范

总体目标:以人为本、以诚相待, 规范管理方式, 提高有效性、提升艺术性。

——教导处:教学规范为起点, 教师发展为根本, 注重评价细思量;

——德育处:安全教育为首位, 学生行为勤规范, 和谐校园艺术化;

——大队部:校园文化重品位, 学生活动巧创新, 研究理论系统化;

——工会:组织活动有新意, 乐于奉献谋福利;

——电教:潜心研究重实用, 创新方法多培训;

——后勤:服务为先勤为准, 甘于吃苦乐奉献。

篇8: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立足新学期教导处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课堂教学,深入推进《“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引领下的“点化”课堂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打造“点化”艺术课堂教学。

2、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加强学习,多渠道的提高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研究水平。

3、加强学校龙头课题《“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汇编成果;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做好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工作,注重积累教科研成果。通过自主论坛、沙龙等活动,提高区级课题与校级课题的研究实效。

三、具体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研,实现“点化课堂”

1、深入学习,使“点化教学”的理念更明确(1)、自主学习。本学期,各教研组将继续依托校本教研,主要围绕“点化艺术”,开展“210”(两周一次;每次10分钟)深度主题式教研,具体做法是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标准”和“点化教学艺术”、“组内课题”等主要内容开展“嵌入式”培训活动,深化“点化教学艺术”的课题研究。(2)、专家培训。借鉴静安区一师附小“支架式”学习的研究经验,充分运用华师大专家团队的平台,开展“点化课堂”系列培训活动,督促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建立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框架,内化“点化教学艺术”的本源和宗旨等。

2、认真实践,使“点化教学”的研究更深入

继续借助“华师大高校团队指导”的契机,以备课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录播系统开展 “一师一优课”研讨、录播、点评活动,引导教师聚焦课堂,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绿色学业指标”下的“点化”课堂。

(二)、加强课题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总结梳理成果。

完善“科研引领——项目推进——教育教学实践——适度帮助——反思总

结”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实施教研组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日志”和教师课题引领下的“教学研究札记”,使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两研”合一,三位一体。借鉴静安区一师附小“支架式”学习的研究经验深化“点化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的研究,撰写案例与论文,汇编《古小科研优秀成果集》,开展主题科研沙龙活动;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校本课题结题和2017年区级课题申报。

(三)、理论学习促提高。

继续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来更新观念,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订阅《现代教学》等刊物,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分析所任年级的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和学习各类理论杂志,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做科研型的教师。

(四)、加强教师科研意识建设。

(1)借助华师大专家团队,继续探讨点化课堂教学艺术。(2)与教学研究紧密联系,以研促教。

(3)以教研组为中心,开展特色学科建设小课题研究。

附行事历:

三月:

1、校本课题负责人工作例会暨2017年区级课题申报动员会

2、指导2017区级课题的申报

3、“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四月:

1、资源联盟学科联动教研

2、“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3、区重点课题《“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汇编 五月:

1、“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2、2016学年区级一般课题中期交流 六月:

1、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9:市教科院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教科研工作继续围绕学校“整体推进,勇创特色”的办学思路,本着“求规范,获得稳定;谋创新,制造亮点”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

二、基本思路:

1、原则:常规工作精细抓,重点工作大胆抓,难点工作谨慎抓。

2、内容:教学常规、质量监测、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学科俱乐部

三、具体工作:

1. 教学常规:有规定,便操作,有检查

(1)制定各科教学常规:批改、备课、考试、作业量、书写等规定要科学、有效、简 洁、符合教师和教学实际

(2)以作业本展示为载体,促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质量监测:同伴互助,取长补短,稳固地位

(1)年级组内要有协同的步调,合理安排进度,同事间互通教学信息

(2)每一个年级要有明显的教学特色菜:读书活动、作文创新教学、后进生辅导的有效 策略、优秀学生的小灶,综合学科也要有三个不同年段的特色项目

(3)提倡单元试题教师自出,同年级共用,以利于查漏补缺,形成较为稳定、一致的考试成绩。

(4)校内学科抽测做好出题、批改、分析三关,发挥诊断作用,真正促进日常教学

3.教研活动:切口小,重经验,重实效

(1)制定教研活动常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定分工,教研组长认真落 实,并做好原始资料的归档

(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讨论定一项研究内容,制定详细步骤,一学期 的上课严格按照预定轨道进行

(3)每学期安排一次教学论坛(本学期安排“我的教学绝招”:数学、语文、音乐)

(4)一学年内做到每位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做一次精彩发言或上一节自己满意的课

(5)本学年内,每位教师有一篇论文(案例、教学点评)

4.课题研究:积极鼓励,形成团队,做精做深

(1)鼓励以个人或小群体的课题研究申报,力争每一个教研组有一个课题

(2)争取校外专家、优秀教师的指导

(3)对有良好的前景的课题在资金、人力、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有良好效果的 课题在校内要予以推广

5.学科竞赛:重点扶持,保持优势

语文: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阅读活动;

数学:每天布置光荣题、思考题(每日一题),提高学生解难题的兴趣和能力。英语:开展校级英语演讲比赛等英语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做好英语考级辅导工作。科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科学趣味实验展示活动。

音乐:选好苗子,储备人才

体育:分年级或年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比赛活动。

美术:举办一次儿童书画展览。

信息技术:电脑作品画和发表网络作品,培养信息基础技能。

思品:教育生活化,提倡与班队活动结合搞主题活动。

要求全体学科教师都要有学科竞赛的辅导意识。本学期开展校级语文(二、四、六年级)、数学(一、三、五年级)学科竞赛活动,使一批成绩特别优越的学生得到更大发展。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开设竞赛普及。

6.学科俱乐部:规范发展,保证重点,讲求公平与效益

(1)常规落实:加强管理,做到时间、地点、教师、教材、备课、上课、研究、作业、辅导、批改、考评一一落实。积极准备数学华杯赛、艺术节比赛、英语考级活动,语文俱乐部编辑优秀作文选,科学俱乐部准备“三小作品”。

(2)声誉:重视家长、教师、学生建议,重视日常值班管理

(3)长远:形成题库、教案库,以形成较为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

7.青年教师的培养

未获得骨干教师的青年教师本学期开展教学叙事、课堂教学必武

工作月历:

3月份:

1、安排、调整课务、晚自习值班、作息时间

2、周三兴趣小组、周六学科俱乐部学员、教师按上学期不变,安排好值班人员(第二周开始)

3、安排教师参加区新课程培训:

3月14日8:30报到(8:50开始)

五年级数学(张建明、龚国建)、六年级科学(任忠华)临平一小新校区

3月15日8:30报到(8:50开始)

五年级语文(唐壮卫、沈兴华、张丹)勾庄中心

五年级音乐(叶文亚)良渚一小三、五年级美术(孟国富、姚赛华)教研室

以上培训随带课标、教材、培训记载卡,提前调好课,实在有困难由教科中心安排代课 大组会议:3月16日9:00,信息技术大组会议,地点:勾庄中心小学。(李强)

3月13日--15日,杭州市“探究性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活动,地点:刀茅巷小学。(张建明)

4、各学科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3月15日前由教研组长汇总后交教科中

心存档(任课教师、教研组长)

5、制定教学科研计划(沈兴华、胡清莲)

6、拟定作业批改范围、规范(第二周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征求组内教师意见后报教科中心)

7、制定各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金俭、沈兰娣、陈虹、钟琼、朱丽蓉、任忠华)

8、召开杭外、五六年级竞赛辅导工作会议

9、一至六年级学籍管理电子录入

10、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每校一份,送交教研室黄尊亲处。

11、3月15日前,参加第12届电脑作品大赛的参赛名单上报区教研室周晖老师处。(李强)12、3月15日,小班化论文送区区教研室何菊仙老师处。(沈兴华)

13、3月20日,临平片英语教研活动,王芳老师执教研讨课地点:一小新校区。(英语教师)

3月20日,观摩区语文优质课比赛(临平片获奖教师),地点:乔司中心。(语文教师)3月22日,观摩区语文优质课比赛(塘栖片、良渚片获奖教师),地点:东塘中心。(语文教师)

3月27日,观摩区语文优质课比赛(余杭、瓶窑获奖教师),地点:中泰中心。(语文教师)

14、3月21日,区音乐大组会议在我校召开,叶文亚老师执教研讨课。(音乐组)14、3月21、22日,李强担任临平片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的评委。(李强)

15、3月22日,体育教研活动,地点:乔司中心。(体育老师)

16、三月下旬校级美术公开课。(孟国富)

17、3月29日,参加区空模、海模辅导员培训,地点: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任忠华)18、3月31日前,将参加区中小学第三批“书画百佳”评比的学生作品送假日活动中心。(孟

国富)

19、拟定校级英语朗诵比赛方案。(英语组)

20、科学组落实“学生进田野活动”的实践基地。(陈永堂、任忠华)

4月份:

1、第二届教学论坛第一次活动:我的教学绝招(主讲人:朱建华,主持人:陈虹)

2、青年教师比武第一阶段:“我的教学故事”教育教学叙事写作比赛

3、积极备战杭外入学考试

4、第一次体育小竞赛(黄书潮、程泉源、许建永)

5、4月10日前上报“假日杯”小学生器乐(分重奏和合奏)竞赛节目,每校限报2个节目 6、4月10日上报“假日杯”小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竞赛小队,每校限报1至2队,每队2人(李强)

7、4月中旬,组织校级体育优质课评比,参加人员:许建永、程泉源,评委:邓水荣、黄书潮、程世宏、任忠华、朱丽蓉、胡清莲、沈兴华。

8、4月21日,参加临平片“假日杯”小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竞赛(李强)

9、孟国富老师参加临平片美术优质课评比。(孟国富)

10、4月22日,临平片对“书画百佳”初选学生进行现场书画认证11、4月中旬,孟国富老师参加临平片美术优质课评比及“地方美术书教学设计评比”。12、4月中下旬,参加临平片写字课堂教学比赛13、4月30日前,小学“写字教学案例”送交日活动中心任浩处参评14、4月下旬,各学科优秀作业展示,各学科每班挑选10份作业。(语数英科思任课教师)

15、抽查教学常规,由教研组长抽签决定(教科中心、教研组长)

5月份:

1、青年教师比武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比赛

2、第二届教学论坛第二次活动:我的教学绝招(主讲人:林丽,主持人:沈兰娣)

3、参加杭外入学考试(劳动节期间)

4、第二次体育小竞赛(黄书潮、程泉源、许建永)

5、抽查教学常规,由教研组长抽签决定(教科中心、教研组长)

6、5月中旬,参加区思品教研组长培训,随带一份教研活动案例。()

7、5月15日前,上交“假日杯”小学生器乐(分重奏和合奏)参赛录像光盘(镜头不能切换)

6月份:

1、第二届教学论坛第一次活动:我的教学绝招(主讲人:朱丽蓉,主持人:沈兴华)

2、学科竞赛二、四、六语文;一、三、五数学

4、抽查教学常规,由教研组长抽签决定(教科中心、教研组长)

5、第三次体育小竞赛(黄书潮、程泉源、许建永)

6、区有关年级的学科教学质量抽测

7、校学科竞赛:语文(一、三、五年级)、数学(二、四、六年级)(胡清莲)

8、组织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期末考试(胡清莲)

9、结束工作、资料归档

备注:

1、校级教研组活动时间: 周五(单周)下午3:50(夏);3:10(冬)开始

2、校级教研组活动地点: 数学组:201教室(陈虹负责)

低段语文组:202教室(金俭负责)

高段语文组:602教室(沈兰娣负责)

英语组:601教室(钟琼负责)

综 合 一组:教师办公室(朱丽蓉负责)

综 合二 组:教师办公室(任忠华负责)

3、若有事不能参加教研组活动,须提前向校长室请假。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化隆县第二幼儿园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