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2024-05-05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精选14篇)

篇1: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 教学资源集散地。“>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的。编者力图通过几个层层深入的实验,引导学生建立小肠结构的模型,同时理解小肠结构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这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了关于营养教学资源集散地。”> 物质的作用及消化的过程的知识,进一步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应该是容易接受的,但由于学生没有人体血液循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有一些难度。另外,本节实验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考验。小肠标本学生容易心生厌恶,教师课前应检查实验材料,鼓励学生端正态度。 设计理念本节内容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设计了几个实验,从用肉眼观察小肠环形皱襞的实物结构,到 模拟小肠环形皱襞的制作,再到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旨在向学生传递科研方法的信息,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2.举例说出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 能力目标 1.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 2.使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结构。 3.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逐步确立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的准备:猪的小肠、人的小肠壁切片、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剪刀等。教学幻灯片: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图(表)。学生活动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和笔, 4人为一小组,确定组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㈠ 导入新课: 今天早饭大家都吃了些什么? 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踊跃回答:牛奶、稀饭、油条、面包、拌黄瓜等。[来源:学科网zk]

营养物质? 那么 ,这些营养物质消化后怎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出示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图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来源:学科网zk] 提出问题: ⑴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否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⑵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什么部位被吸收? ⑶ 消化道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来源:zk.com] ㈡活动探究: 组织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学会生物学的观察顺序:宏观 微观 提示学生注意皱襞是怎样排列的? 出示问题: 小肠的环形皱襞有什么意 义? 请同学们亲自实践后再来回答。 思考问题 :变化前后单位长度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对于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启示?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明: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 思考问题:绒毛有什么作用?(教师图示绒 毛在皱襞上的排布,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讲解: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便于小分子物质通过,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总结: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就叫做吸收。 通过以上学习,使我们理解了小肠之所以是消化、吸收最主要的器官,是与它的特定结构相适应的。 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如何利用呢? 引导学生复习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作用。出示讨论问题: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进入人体后,怎样被利用呢? ㈢ 实际应用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健康问题: 1、肠炎病人为什么消瘦? 2、解释分析便秘的原因。 3、喝酒为什么伤胃? 回答: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无机盐、水。 认真阅读图表: 分析、比较、讨论。 得出结论: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来源:学科网zk] 疑问:为什么小肠的吸收功能如此强大? ⑴ 肉眼观察: 每小组将准备好的猪的小肠顺肠管剪开肠壁,对照小肠环形皱襞示意图,用手摸皱襞的表面,派一名代表描述自己的感觉。 得出结论:皱襞表面绒绒的。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亲自做:学生依照课本的提示制作小肠环形皱襞模型。 得出结论: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⑵ 放大镜观察: 剪下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每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描述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小肠每个皱襞上都有许多突起。 得出结论:增大了小肠与食物接触的面积。 ⑶ 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小肠壁切片,对照小肠绒毛模式图,认识小肠的结构。每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描述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小肠壁绒毛上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讨论、交流。 回答: 1、 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仔细胞内分解而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多余部分,储存备用。 2、 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 3、 甘油和脂肪酸吸收后又合成脂肪。 讨论回答: 1.炎病人小肠运动过强,导致吃进的食物不能彻底消化就被排除体外,既是消化了的营养物质也不能全部吸收,所以,吃的再多,也不易胖起来。 2.在大肠内存留 时间过长就变的干硬,不易排出。 3.精主要在胃内被吸收。教师引导,及时评价。 此处也可以先学习小肠的结构,再总结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 [来源:zk.com] 对于积极动手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建议教师出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与结构的相适应。 使学生树立生物学功能与 结构的统一性观点。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2: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探究活动

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要求:

篇3: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关键词:铅暴露,营养物质吸收,生产性能

铅是具有多器官毒性的重金属,当我们接触铅的机会越来越多,致使一部分铅尘侵入机体,使我们的血液、组织中或多或少含有了铅,学界将这一病理过程称为“铅暴露”或“铅接触”。铅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原子能技术、冶金、化工、轻工、农药等部门,其中铅酸蓄电池制造是铅消费最主要的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国之一,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每年也面临着将近50万吨铅酸蓄电池废料的产生。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具有污染性的二氧化铅和硫酸铅,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随意拆解、废旧电池中有毒废酸液任意倒置等现象突出,使动物铅暴露的机会越来越多。动物铅暴露还有一部分来自含铅量高的饲料原料。根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猪、鸡、羊等配合饲料中铅的含量不得超过5 mg/kg。许多小型饲料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原料把关并不严谨,致使家畜采食了铅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或预混料。

1 铅暴露的影响

1.1铅暴露对机体的损伤科研工作者在职业性铅暴露人群和鼠类等动物模型上对铅暴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铅及其化合物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铅进入机体后首先与血液和血细胞结合引起血铅升高,然后随着血循环周游全身, 并在大脑、肠道、生殖系统和肝肾等脏器沉积[1,2]。铅化合物具有相对较大的离子半径和很高的电负性,易与蛋白、核酸和脂类等大分子物质结合造成生物大分子损伤[3],进而影响细胞功能造成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研究表明,铅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成年人行为改变,并能促进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病的发生与发展[4]。铅不仅可通过改变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膜结构,使血脑屏障发生渗漏,而且铅还可蓄积于血管内皮细胞内,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损害未成熟大脑的血脑屏障,从而侵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5]。

1.2铅暴露引起氧化应激研究人员探究铅在靶细胞中引起的氧化应激分子机制时,发现铅可以诱导活性氧生成,包括氢过氧化物、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6]。低水平的活性氧在信号通路中有重要作用,但高水平的活性氧则可引起脂质的氧化,损伤细胞的完整性,使细胞膜受体无法与酶结合。活性氧还可影响m RNA和蛋白的表达。首先是影响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又可影响染色质的新陈代谢和转录因子的活性。铅介导的氧化应激,除了会造成肠道吸收表面积的损失,还会引起DNA的损伤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铅也已被证明能够提升或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水平[7,8]。低水平的应激可以增加这些酶,而高水平和长时间应激则抑制。Roohollah等[9]在小肠中建立了一个低水平的铅应激模型,铅介导的氧化应激使SOD和CAT的m RNA表达增加,这与过氧化氢不断累积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相一致[10]。11.3铅暴露对肠道营养转运蛋白的作用动物饲料原料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和脂溶性较好的大多数营养物质经被动扩散由肠道吸收,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水溶性物质则很难透过肠道的细胞膜,需要通过专属性转运蛋白来进行转运,如多肽、氨基酸、糖、有机阳离子及阴离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11]。目前,在人体肠道内发现的营养物质运蛋白包括寡肽共转运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有机离子转运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等[12]。营养物质转运蛋白对小肠起到必不可少的功能,其破坏会减少养分利用率和效益。动物体内的2种单糖转运体,分别是GLUTs家族和SGLTs家族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中GLUT5通过促进扩散的方式促进果糖进入上皮细胞,GLUT2调节单糖脱离肠上皮细胞,SGLT1和SGLT4负责吸收单糖。铅暴露减少单糖进入肠上皮细胞,是通过下调SGLT1和SGLT4,接着减少GLUT2基质的活动,进而减少GLUT2 m RNA的表达。Roohollah等[9]报道铅暴露在小 肠中引起 的应激可 降低SGLT1、SGLT4、GLUT2、小肽转运蛋白(Pep T1)和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3(EAAT3)m RNA的表达量,由此可以推测铅降低鸡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性能,潜在的机制是下调主要小肠中营养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

1.4铅暴露与营养素的相互作用铅与钙、铁、锌和维生素等营养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Crowe等[13]通过动物试验对铁和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缺乏的大鼠其血铅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铁不足会促进组织对铅的吸收。钙与铅的相互作用关系比较复杂,钙可拮抗铅的毒性作用,而铅又可与细胞内受体、转移蛋白结合,甚至可替代钙在细胞内起到第二信使的作用[14]。Tandon等[15]报道了补充锌和赖氨酸可减少组织中铅的积累,防治由铅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研究还表明赖氨酸和锌的协同作用可预防由铅所引起的内源性钙和镁的耗竭。Kim等[16]研究结果表明,50 mg/kg的维生素B1和Ca EDTA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肾脏和肝脏中铅的含量。因此,进一步了解营养素与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减轻铅中毒对动物毒害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5铅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铅暴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1铅可以与部分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络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因不能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间接减少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2铅暴露还可使营养物质转运蛋白在肠道内表达的下降,也就意味着养分的利用率随之下降;3铅暴露引起的氧化应激致使小肠吸收表面积减少都不同程度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此外,铅暴露还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动物生产性能,铅应激可降低大脑5-羟色胺水平,上调5-HT2C受体使小鼠产生厌食和焦虑。Shafiqur等[17]研究发现,在肉仔鸡的饮水中添加400 mg/kg醋酸铅,可显著降低肉仔鸡的平均采食量和 日增重 , 但对饲料 转换率无 显著影响 。Bakalli等[18]报道,在日粮中添加1 mg/kg铅就可引起肉仔鸡体重显著下降,铅添加量达到10 mg/kg可显著降低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

2 铅暴露的防治

要降低动物铅暴露,必须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在饲料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尽量避免铅污染。但有时即使饲料中的铅含量符合卫生标准,低剂量的铅在家畜体内长期蓄积仍会导致铅暴露。因此,通过控制饲料减少动物铅暴露是保证动物制品安全的有效途径。目前多采用在家畜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吸附剂、营养素、中草药提取物、益生菌等方法来降低铅的毒性,其中以在饲料中适当补充钙、锌、铁、硒、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最为常见,对重金属的残留和毒性有一定的减控作用。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血铅浓度,有报道指出饲料添加维生素C能使动物体内氧化型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性谷胱甘肽,后者硫基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发挥解毒功能,减少铅在血液中的残留和危害[19]。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当猪饲料中的钙含量从0.7%提高至1.1%时,可明显降低组织中铅的沉积量[20]。

3 结论

篇4:影响水禽矿物质吸收利用的因素

必需矿物质元素必须由外界供给。动物体内的矿物质元素主要来源于饲料和饮水。动物对于矿物质的定量需求较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有机营养成分更难确定,这是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 动物自身的因素

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有无疾病以及是否处于应激状态等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都不同。如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对铜的吸收利用高,应激状态时,矿物质需要量增加。不同品种由于消化道及生理因素的差异,对矿物质吸收利用不同。

2 矿物质的化学结合形态

矿物质元素在自然界大多以化合态存在,一般来说,能在肠道内呈溶解状态的化合物消化吸收率高,有机化合物要比无机化合物吸收利用率高。许多化学反应使得矿物质元素不溶而不能被吸收。试验证明,氧化锌不及硫酸锌利用率高,而硫酸锌又不及氨基酸锌。无机三价铬吸收率极低,只有0.4%~3%,且吸收率与日粮摄入量呈反比,而螯合铬则易被吸收并且有较大的生物学活性。

3 矿物元素间相互拮抗

3.1 矿物质元素间发生简单的化学反应而影响彼此利用 不同元素的化合物在肠道内或血液内会发生一些简单的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络合反应等,从而影响元素的利用。如磷酸离子与镁相遇会形成磷酸镁;钙离子与锌离子可以与蛋白结合形成钙锌蛋白复合物,这些非溶性盐不利于金属离子的吸收利用,同时,这些非溶性盐本身又是一种胶体,它们很易吸附其他金属离子而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2 矿物质元素间因吸收途径相同而相互拮抗 水中钙含量高,影响锌的吸收和运转;铜、锌吸收亦有竞争性拮抗作用;铁与锌也有相互抑制的作用;镉也能干扰锌的吸收。

3.3 矿物质元素间因影响酶活性而相互拮抗 动物体内的许多酶的活性与金属离子有密切关系,金属离子的变化往往会使酶的功能发生改变,有时会发生相反的变化。酶可与不同离子相结合,使不同元素离子间很易出现相互竞争拮抗,如在磷酸酶、胆碱酯酶、烯醇酶等复合物中就存在Mg2+与Zn2+的竞争。

因此,矿物质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过程,当日粮中元素间比例变化很大时,就可能使代谢水平偏移到一定程度,元素间拮抗与协调的均衡机制被打破,从而出现某一元素的严重缺乏或某一元素的严重超量,并在临床上表现为缺乏症或中毒症。

4 日粮中各种营养素的影响

4.1 脂类与纤维素 脂肪酸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影响钙的吸收;纤维素不仅可降低与其牢固结合的微量元素的利用性,而且还会螯合饲料中的其他微量元素,纤维素最易结合的是二价阳离子如Cu2+、Zn2+、Mn2+等,各种饼粕饲料中Ca、Mn、Mg、P、Zn、Fe的利用率与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4.2 维生素 在动物营养中,一定量的VE促进硒的吸收。VC可促进动物消化道对铁的吸收,VC还能缓解铜、钒过量所引起的不良影响。缺乏VD时,即使钙磷充足,也不能在骨骼中很好地沉积。

5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对矿物质元素的影响

5.1 植酸 植酸是饲料中有机磷的主要形式,以禾本科及豆科籽实的含量最为丰富,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植酸是一种强的络合剂,可与Ca2+、Fe2+、Cu2+、Zn2+、Mg2+等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其中的矿物元素几乎不能被动物利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使植酸磷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并可提高与之结合的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5.2 单宁 单宁又称鞣酸,可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还可与胃肠道粘膜蛋白结合,在肠表面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干扰某些矿物元素的吸收。

5.3 棉酚与硫葡萄糖苷 棉酚可与多种矿物元素发生螯合作用,从而不利于矿物元素的吸收,它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硫葡萄糖苷分解产生的硫氰离子能与碘离子竞争结合甲状腺,从而抑制甲状腺滤泡浓集碘的能力。

6 其它影响

如饲料的不同加工工艺、粒度、水质状况都会影响到矿物质的利用率。

篇5: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这一类物质在小肠内不经消化而直接被吸收。

2、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及少量的果糖和半乳糖)后被吸收,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原贮存,另一部分由肝静脉进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

3、脂类的吸收

脂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被血液直接吸收;脂肪酸在消化道内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才被吸收。脂肪酸被吸收后,一小部分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由门静脉进入肝;大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经大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脂溶性维生素也随脂肪酸一起被吸收。

4、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后,通过小肠黏膜被吸收,吸收后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天然蛋白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1/3为游离氨基酸,2/3为多肽。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门静脉。

篇6: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3、理解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等过程。

4、理解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5、使学生了解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二、能力方面

1、通过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同时培养其分析实验的能力。

2、通过分析渗透装置得出渗透吸水原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应用植物吸水原理进行合理的灌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2、通过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关心、自觉保护地球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以及合理灌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1、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材选简要介绍了一下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主要器官是根,叶等器官也可以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植物吸收水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指出未成熟的植物细胞,还没有形成大液泡,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即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收水分。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渗透吸水原理,教材通过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

(1)渗透作用的概念。即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即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接着分析为什么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指出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然后安排学生做《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以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确是一个渗透系统。

2、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是如何从根毛细胞最终进入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呢?

(1)教材先分析了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尖以内的导管的两条途径

①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并且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层层细胞向内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②一条途径是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向里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2)教材接着又简单介绍了水分如何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在值物体内的运输、以及少部分水被植物体利用和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情况

篇7:营养物质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研究的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甚至见解。通过本节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资料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也给学生一个启示,即不能挑食、偏食,否则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等。

针对本节教材内容,我准备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安排了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识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并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

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篇8: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选择 (129±5) 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雄性蓝狐40只, 随机分成4组, 每组10只。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 设2个不同蛋白质来源 (P植表示植物性蛋白来源, P动表示动物性蛋白来源) 和2个不同脂肪来源, F植表示豆油, F动表示猪油) 组成4个处理组, 即P植F植、P植F动、P动F植、P动F动。预饲期为17 d (129~145日龄) , 正式期为64 d (146~209日龄) 。试验在室外自然光照下进行, 由专职人员进行饲养管理。

1.2 试验日粮

虽然试验组日粮来源不同, 但是营养水平基本相同, 均满足NRC (1982年) 建议的生长蓝狐的营养物质需要量, 具体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

注:每千克预混料中含维生素D3160 000 IU, 维生素A800 000 IU, 维生素E 20 000 IU, 维生素B1500 mg, 维生素B6800 mg, 维生素B2800 mg, 维生素B1210 mg, 维生素C 3 000 mg, 维生素K3160 mg, 烟酸2 000 mg, 叶酸400 mg, 泛酸3 200 mg, 生物素30 mg, 胆碱40 000 mg, 铁8 000 mg, 铜2 000 mg, 锌6 000 mg, 锰1 600 mg, 钴30 mg, 硒20 mg, 碘60 mg;代谢能是推算值, 其他为测定值。

1.3 消化代谢试验

在所用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不变的情况下, 于10月中旬, 选择每组体重接近群体平均值的试验蓝狐6只, 以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天全量收集并测定粪便及尿量, 持续4 d。称量鲜粪后每100 g加入10%硫酸溶液10 m L进行固氮, 于-20℃保存。每100 m L尿液加入10%硫酸溶液2 m L装入收集瓶中, 于-20℃保存。试验结束时, 将全部粪、尿分别混合均匀后取适量进行前处理及相关指标的测定。

1.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采用常规方法对试验日粮及消化代谢样品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 用氧弹式测热计测定试验饲料及粪样的总能。测定指标及计算公式:干物质消化率 (%) = (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 /干物质采食量×100%, 蛋白质消化率 (%) = (蛋白质摄入量-粪中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进食量×100%, 脂肪消化率 (%) = (脂肪摄入量-粪中脂肪含量) /脂肪进食量×100%, 总能消化率 (%) =[ (总能摄入量-粪中能量) /总能摄入量]×100%, 氮沉积 (g/d) =食入氮-粪氮-尿氮, 净蛋白质利用率 (%) =氮沉积/食入氮×100%,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 =氮沉积/ (食入氮-粪氮) ×100%。

1.5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中的ANOVA模块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合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组间的差异显著性。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蛋白质、脂肪来源对冬毛期雄性蓝狐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2)

注:同列同项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不同日粮蛋白质来源对干物质、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 (P<0.01) , 不同脂肪来源对粗蛋白消化率有显著影响 (P<0.05) 。P植组干物质、粗蛋白和总能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P动组 (P<0.01) 。F植组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F动组 (P<0.05) , 而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0.05)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不同蛋白质、脂肪来源对冬毛期雄性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结果见表3)

注:同列同项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可知:不同蛋白质来源对粪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有极显著影响 (P<0.01) , 不同脂肪来源对尿氮有极显著影响 (P<0.01) 。P动组的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P植组 (P<0.01) , 尿氮极显著低于P植组 (P<0.01) 。F动组的尿氮极显著低于F植组 (P<0.01) , 而其他不同脂肪来源组氮代谢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 (P>0.05) 。

3 讨论

3.1 不同蛋白质、脂肪来源对冬毛期雄性蓝狐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A.Skrede[3]研究了蛋白质来源对育成期狐蛋白质需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动物性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与饲料灰分含量呈负相关, 植物性饲料蛋白质消化率随饲料种类和加工处理方法的不同而变化。使用次级的蛋白质来源时, 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数量来补偿。E.Kienzle等[7]研究表明, 犬粗蛋白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与纤维素含量成反比。试验中, P植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总能的消化率高于P动组, 这与刘源等[8]的试验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国内动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来自动物副产品, 灰分含量高, 蛋白质品质一般较差且不稳定;另一方面本试验的各组试验日粮中纤维含量较一致, 而且植物性蛋白饲料经过热处理后导致其抗营养因子失活, 从而消除了抗营养因子及纤维水平对消化率的影响。蓝狐为食肉动物, 在长期驯化过程中, 其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孙伟丽等[9]研究了蓝狐对不同来源饲粮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结果表明, 鱼粉、玉米蛋白粉、豆粕、玉米胚芽粕、肉骨粉、鸡肉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13%、66.46%、72.26%、43.74%、56.36%、67.76%。由此可见, 蓝狐对于植物性蛋白饲料的粗蛋白消化率并不比动物性蛋白饲料低, 这也进一步论证了本试验结果。

脂肪是动物日粮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是蓝狐主要的能量来源, 不同脂肪来源主要的区别在于脂肪酸的不同。C.P.Freeman[10]研究表明, 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易消化、吸收。刘佰阳等[5]对比了豆油、脂肪粉和猪油对育成期蓝狐消化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饲养育成期蓝狐时, 添加豆油的效果最好。试验中, 雄性试验狐F植组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F动组, 这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一致, 另外也说明雄性蓝狐较适合饲喂豆油。

3.2 不同蛋白质、脂肪来源对冬毛期雄性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通过氮平衡试验法所获得的蛋白质生物学效价指标, 可比较客观地反映饲料蛋白质转化为畜产品蛋白质的利用情况。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比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价格低, 但在蛋白质含量和生物学价值等方面则比动物性蛋白质稍差, 这与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有关[11]。T.Dahlman[12]研究了生长前期蓝狐的几种必需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及理想蛋白模式, 得出最适氨基酸模式为以赖氨酸的量为100%计算, 相对的蛋氨酸+半胱氨酸为77%、苏氨酸为64%、组氨酸为55%、色氨酸为22%,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 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 在添加赖氨酸的基础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添加顺序分别为苏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试验将各组日粮的赖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调平, 但是其他必需氨基酸尚不平衡, 导致P植组蓝狐无法较充分地利用、吸收到体内的氨基酸, 因此尿氮极显著高于P动组 (P<0.01) , 虽然P植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较高, 但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低于P动组, 这进一步论证了动植物蛋白饲料的差异。因此, 在生产干粉配合饲料时要考虑蛋白质的来源, 动植物性蛋白饲料来源比例要适当。当植物性饲料较多时, 可适当提高蛋白水平或补充相应的氨基酸;当动物性蛋白饲料较多时, 可适当降低蛋白水平。

刘佰阳等[5]研究了不同脂肪对育成期蓝狐氮消化和沉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猪油组每天食入氮、日沉积氮和氮生物学效价均高于豆油组。耿业业[6]研究发现:在育成前期, 鱼油组母狐的粪氮显著高于牛油组;牛油组母狐的氮沉积显著高于猪油组, 极显著高于鱼油组;牛油组母狐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鱼油组。说明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脂肪更有利于蓝狐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试验中, F动组的尿氮极显著低于F植组 (P<0.01) , 虽然其他氮代谢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F动组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与F植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

4 结论

雄性蓝狐对P植组中的干物质、粗蛋白和总能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P动组 (P<0.01) , 但由于氨基酸不平衡等原因, 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却极显著低于P动组 (P<0.01) , 因此实际生产中要想以植物性蛋白饲料为主则要考虑氨基酸平衡问题。

F植组雄性蓝狐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F动组 (P<0.05) , F动组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与F植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因此可以单独使用豆油作为雄性蓝狐能量来源以满足生产。

参考文献

[1]HERSTEINSSON P.Population genetics and ecology of different colour morphs of arctic foxes (Alopex lagopus) in Iceland[J].Finnisch Game Res, 1989, 46:64-78.

[2]郭永佳.动物性饲料是养好狐的基础[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 (9) :2.

[3]SKREDE A.Utilization of fish and animal byproducts in mink nutritionⅠEffect of source and level of protein on nitrogen balance, postweaning grow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fur quality[J].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1978, 28:105-129.

[4]VHILE S G, SKREDE A, AHLSTRM, et al.Ileal and total trac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blue foxes (Alopex lagopus) fed extruded diets containing different protein sources[J].Archives Anim Nutrition, 2005, 59 (1) :61-72.

[5]刘佰阳, 李光玉, 张海华, 等.不同脂肪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J].经济动物学报, 2007 (3) :125-129.

[6]耿业业.育成期蓝狐脂肪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7]KIENZLE E, DOBENECKER B, EER S.Effect of cellulose on the digestibility of high starch versus high fat diets in dogs[J].Anim Physiol Anim Nutrition, 2001, 85:174-185.

[8]刘源, 安星兰, 王志红, 等.不同蛋白质来源配合饲料对犬饲喂效果及养分消化率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4, 21 (4) :25-27.

[9]孙伟丽, 耿业业, 刘晗璐, 等.蓝狐对不同蛋白质来源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 (6) :953-959.

[10]FREEMAN C P.Properties of fatty acids in dispersions of emulsified lipid and bile sal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properties in fat absorption in the pig and the sheep[J].British J Nutrition, 1969, 23:10-17.

[11]周歧存, 麦康森, 刘永坚, 等.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 2005 (3) :119-125.

篇9:营养物质的教案

知识性目标: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重点)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难点)

能力目标:加深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引言:同学们在电视、电影、报刊和杂志上或许看到过,非洲某干旱地区的孩子们,由于长期饥饿而变得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只能卷曲在地上。同学们或许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体会,早上上学时忘了或来不及吃早点,结果到10点左右时,就会感到头晕、心慌等。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营养物质又是怎样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呢?这就是我们在这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探究]: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小探究。请同学们拿出课前盒装或袋装。

认真观看,认同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纷纷议论开来。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食物的包装。以上人为一小组针对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完成对5种盒装或袋装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调查。

[全班交流]: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1)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

(2)这些食物的生产原料是什么?

[播放FLASH]: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想一想]: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哪些能为我们生命活动能量呢?

[讲述]: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维生素虽不能量,但也很重要。维生素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要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步骤1]:取1-2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观察清水发生的变化,讨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步骤2]:把用纱布包着的面团继续放烧杯中揉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并完成书P21表9-1盒装或袋装食物调查表。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本小组的调查表。

积极发言,说出食物中一般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证实自己的结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七大类,纤维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集体回答。

回答出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

清水逐渐变浑浊(白色),讨论后认为是面粉溶解的结果。

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取出纱布团并打开,可以看到原来的面团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联系有关生活经验,思考这种物质是什么?

[步骤3]:在揉挤的过程中,从纱布内向清水中渗出许多白色的物质。这种白色的物质是淀粉吗?参照书上的图,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步骤4]:取烘干的花生、小麦种子各一粒,用单面刀片纵向切开,分别将种子的切面放在白纸的不同位置上,用镊子的柄部或大拇指挤压。移开种子,观察白纸上出现的现象。比较两种种子被挤压后在白纸上留下的印迹。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分析]: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234[讨论]: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样多吗?

[提问]: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这样营养物质吗?

[小游戏]: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食品。

[提出问题]:人类为什么要摄入这些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有什么功能?

[自学]:书上22-23页有关内容。

纱布里剩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蛋白质。

设计实验:用碘液来检验。滴加碘液后,水变蓝色,说明从纱布渗入水中的是淀粉。

花生在白纸上的印迹较透明,是一种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重温整个实验过程,填写图表。

积极讨论,从实验中体会到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一样多,如面粉中淀粉含量多,花生中的脂肪含量多。

通过小游戏趣味性的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带着问题阅读书上,并在书上勾划。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维持人的正常生长发育。

糖类--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的主要能量来源。

脂肪--为生命活动能量,多余的贮存后起到保温等作用。是我们的备用能源物质。

维生素--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等。

[讲述]:我们只需少量的维生素,但它是维持身体良好健康所必须的。

[提问]:你能说出一些常见的维生素吗?

[阅读]:维生素的种类及功能,(书P23)和(书P26课外阅读)。

[练习]:完成连线题。

[出示]:佝偻病、坏血病、夜盲症的图片,进行简单介绍。

[播放FLASH]: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讲述]: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则是人体需要的无机物,它们对人体有何作用呢?

[]:水--是一种溶剂、运输的媒介、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无机盐--参与人体的

学生自己进行,并在书上勾划下重要内容。

脱口说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通过连线题了解维生素及其缺乏症。

积极思考,利用平时各累的知识进行回答,同学间相互补充。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水和无机盐

观察实验:食物中含有无机盐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观察]: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讨论]:种子在酒精灯上燃烧后,剩下的物质是什么?

[提问]:几种重要的无机盐的作用。(钙、铁、碘)

[出示]:便秘的卡通图。提问,如果便秘,怎样调节饮食?

[讲述]:对,这就要依靠我们称之为“第七类营养素”的膳食纤维。

[小知识]:人的肠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所以人无法消化纤维素,它是肠道里匆匆的过客,最终混在食物残渣里,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纤维素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干的小麦种子燃烧后成为灰白色的灰。

有了前面骨的成分的知识,脱口而出剩下的物质是无机盐。

通过阅读和日常积累的知识,说出钙是强壮的骨骼和牙齿所必需的;铁是制造红血球所需;缺碘会患大脖子病。

有过这样经历的同学能回答出:可以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篇10:教案示例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重点:有关蛋白质的学习。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不只是吃饱或者是味美,逐渐的把健康作为了标准。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从中得到有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应用到自己生活当中,提高你和家人的生活品质。

二、新课学习

(一)蛋白质

继续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指导阅读:阅读课本,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蛋白质?

(2)哪些植物含丰富的蛋白质?

(3)蛋白质由什么构成?

(4)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5)血红蛋白的作用和形成?

(6)酶是蛋白质吗?有什么作用?

(7)哪些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

(8)青少年为什么需要补充较多的蛋白质?

练习:1.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 50g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

2.指导计算:教材P89的课堂练习

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讨论:

1.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2.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小结:

1.青少年不能吸烟;

2.甲醛有毒,不可用来浸泡水产品。

讨论:六大营养素中除蛋白质外还有哪些富含能量?

(二)糖类

除了蛋白质以外,还有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就是糖类。下面这些食物都是我们常见、常吃的,你了解它们吗?

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指导阅读:阅读课文,并列表比较讨论有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课堂练习:教材P93的课堂练习。

(三)油脂

继续播放课件: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点击“食物中的油脂”播放视频)

1.油脂是一个概念吗?

2.常见的油脂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3.油脂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4.油脂的作用是什么?

(四)维生素

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富含能量,但营养素中也有不含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如:维生素。

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维生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什么病?

4.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什么病?

三、小结:

篇11: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重点】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1.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2.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们早上吃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要维持生命,必须摄取食物。那么,人类生存所需食物中营养素有哪些呢?这些营养素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课件展示】

教材 P90图12-

1、P93图12-

6、P94图12-7 【归纳总结】

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提出问题】

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各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指导阅读】

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以上表格可课件展示)【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了几种营养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均衡地摄入这些营养素呢?摄入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板书设计】

篇12: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1) 能量。秸秆的代谢能一般不超过8.37 MJ/kg (对反刍动物) , 净能则更低, 因此, 只能维持家畜一般生长发育。如需产奶和增重, 就必须补充精料 (糖蜜或优质干草等) 。

2) 氮素。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一般为3%~4%, 故只能维持一般生长发育所需。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借助瘤胃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作为氮素补充物, 但利用非蛋白氮作为氮素补充物时, 最好经过热处理和甲醛处理。

3) 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秸秆的含磷量一般为0.02%~0.16%, 而家畜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则需约0.30%。因此, 若以秸秆为主饲喂牲畜, 则需补充磷、钙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如锌、硒等) 。维生素的补充一般以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最为重要。

篇13:初二生物《营养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食物中营养物质种类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

营养物质这一节概述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功能等,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储备的供能物质是脂肪;蛋白质也能供能;等量的糖、蛋白质、脂肪,供能最多的是脂肪(有可能可以加入脂肪燃烧放能可使水温升高的演示实验);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参与细胞构成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维生素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状不要混淆。整个教学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讲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第二课时结合录像资料介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教学中建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讨论、汇报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直观材料--如录像,用简单的动画讲述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营养物质的作用的教学中应注意总结。

重点难点分析:

1、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2、几种供能物质

3、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引入>:章:请学生看两组图片(实物投影),一组为饥饿的孩子,一组为肥胖的孩子。提问:这些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答:略)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营养,他们会怎样?(学生答:略)我们需要哪些营养?怎样获得这些营养?怎样才算营养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在第五章解决的。

<引入>:节: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请几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吃的早(午)餐,在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请同学们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设计方案,相互评价、改进,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明确注意事项,实施实验。(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实验,部分实验可采用演示;每个实验在不同小组的实施方法也可不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

<课后作业>:收集有关介绍营养物质的作用的资料。

第2课时: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这个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媒体素材中提供此内容),请大家注意思考: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分别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学生看录像。

篇14:六大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教案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受美,获得健康。那么如何让我们吃得更健康?现在就让我们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寻求答案。

二、生活探究

1.学生分组活动。

⑴学生四人一组,选取二份搜集来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说明和两种蔬菜、水果或粮食,将它们各自的营养成分和含量填写到课本的表格。提示:蔬菜、水果或粮食可对照“食物营养成分表”,查找它们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教师巡视、指导,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⑵提出问题,学生交流 :

①根据表格,说出自己从食物中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其中较多的是什么营养成分?在“说明”中的各种组分,你认为有无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据情引导纠正,以明确: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但各种成分在不同的食物中含量不同。经过加工的食品,往往有很多添加剂,多食对人体健康不利。

②动漫世界:对如下说法,进行动漫创意,制作成flash动画,呈现给学生。

“吃饭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不了,反正是自己花钱买的,想扔就扔,谁也管不着!”组织学生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对各类食物进行比较(如谷类、豆类、肉类、乳类、蛋类、硬果类等),说明自己观点。

2.学生交流汇报后总结:

谷类和根茎类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蛋黄、花生、豆类、硬果等食物含丰富的脂肪。偏食易造成营养失衡,食物应多样化。并适时向学生渗透:“每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引用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认识“一箪食一豆羹,当思来处不易!”人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生物圈的生产能力有限度,人类的浪费会增加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不利于保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上述过程,使学生懂得不挑食不偏食,节约反浪费,多食天然食品的科学道理,认识到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课本,还可通过其它途径,知识无处不在,生活就是科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比较和分析能力与读图和表达能力。

三、思维竞技

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师生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及水和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

1.北方人以馒头为主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如体重为65公斤,他体内的糖类仅约为1公斤;开运动会时,很多同学为在长跑中发挥更好,总是赛前吃些糖或巧克力。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总结:糖类参与人体的构成,它能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感冒时,人往往厌食,几天不思饭食,体重明显下降。你认为主要消耗了人体内什么物质?这种物质被消耗有何意义?

学生汇报后总结:脂肪参与人体构成,它作为一种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人体,分解后释放能量。

3.2004年,我国在多个地区发生“大头娃娃”事件,患儿生长迟缓,脑袋大,四肢小,并可能成年后智力低下。而导致这种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劣质奶粉”!经查,劣质奶粉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含量少于2、9%。请你分析“大头娃娃”的病因。并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⑴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据情纠正和补充,再引用美国当代著名营养学家安德尔·戴维丝博士在《吃的科学观》一书中写下的一句话:“摄取充足的蛋白质,会使你年轻美丽、精力充沛、耐力持久,生命充满健康的阳光。”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总结:蛋白质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参与人体构成,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婴幼儿、青少年应多食蛋白质。并由学生说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以使学生在日常饮食中适当食用这些食物。再引导学生分析生产和出售劣质奶粉的社会危害性及如何打击不法商贩,请学生提出建议。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做出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⑵ 资料天地:出示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种类及组成。使学生了解这三种有机物,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它们的化学消化过程打下基础。并进行知识小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被誉为人体“三大营养物质”,它们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夏日炎炎,同学们进行体育运动,总是大汗淋漓,适时喝点淡盐水,有利身体健康。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么?

由学生的汇报总结:水和无机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

⑴ 先让学生谈谈水对人体的作用,教师据情进行纠正和补充。

⑵ 组织学生举例说明无机盐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并说出该种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适时出示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患者图片和健康骨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的显微照片配合学生的讲述,及出示相关资料进行纠正或补充。使学生了解钙、铁、锌、碘等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食物来源及缺乏症,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四、小结升华与应用提高:

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在辩论中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提升学生认识。

1.出示辩题:中国传统饮食历史悠久、营养合理,而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来势迅猛、充满诱惑。有的人认为吃洋快餐好,有的人认为洋快餐不如吃中国传统饭菜,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同学们观点如何?

2.确定正方和反方,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后,展开辩论。

3.先组织学生对辩论进行评价,然后出示专家建议:使学生明确“洋快餐”优缺点,知道如何选择“洋快餐”食品种类及少食为益。

学生通过辩论中思维的碰撞,引发认识冲突,促使学生利用本课所学及课下调查所得,认识到“洋快餐”的优点与缺点,结合“专家建议”,获得对“洋快餐”的正确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饮食不能仅靠个人喜好,而更应注重营养是否均衡,是否对健康有利,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

五、推荐作业:

1.人们的饮食往往过分重视个人喜恶,而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分析自己家庭饮食存在哪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误区?列出后和爸爸妈妈交流进行调整。

通过本活动设计,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做出决策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课堂的延伸。

2.通过互联网、查阅图书或咨询等途径,搜集有关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设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搜集食品包装的说明,调查“洋快餐”的食品种类和特点,真正让学生体验知识无处不在,知识的获得是多途径的;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利用感性知识来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发展,还特别注重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力求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2.教学贴进学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处处皆学问,是我们生物课堂学习取之不竭的源泉。学生课下收集信息,充盈头脑,课堂上展露头角,一显风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是学生获得自信的舞台,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整节课中,力图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互相配合,主动交流。

3.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以“学”定“教”。生物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及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本节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学生从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加强问题设计的生活化,生动化,思维化,使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学法设计,本着“五让”原则: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教学反思:

1.本节课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途径。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学生的感性世界中挖掘教学资源,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现象,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来获得知识。引而发,发而再引,通过适当的补充,使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学习。

2.注重了学生在表达中思维,在思维中发展的设计。如关于“洋快餐”与中国传统饮食的辩论”,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强,不论正方反方,皆努力说服对方,学生思维活跃,据理力争,不仅要灵活熟练地掌握知识,深入现实,还要注重语言的说服力。这样促使学生知识内化,通过表达再将其外化,在辩论中学生思维碰撞,引发认识冲突,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思维得到发展。

3.注重了营造师生平等的和谐环境,轻松欢愉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教学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人人进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各种能力。

上一篇:申报高新技术产品范本下一篇:系统升级优化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