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2024-04-21

学院特色管理办法(共9篇)

篇1: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上海精华外语学院-办学特色

一、以“求是厚德,明法致公”为院训,明确办学理念

“求是厚德,明法致公”,是法学院六十周年院庆时提出的院训,它已晓之于每一位浙大法律学人,成为学院始终不逾的办学理念。“求是”是一种科学方法,也意味着追求真理的目标;“厚德”则强调敦实道德,养成法科伦理;前者务求科学主义,后者追寻人文主义。“明法”指的是通晓法律,学有专长,“致公”指的是献身公业,经世济民。简而言之,塑造法律职业主义和人文道德情怀兼备的法律人才是学院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

推行“拼盘式课程教学”,教师知识互补,讲课风格互彰,学生受益;举办“法律诊所”,增强学生案件操作能力;设立案例教学课程——《法律实务》,兼备实务专题和模拟法庭训练,借助师徒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

三、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继续彰显学院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法文化月”,营造法律文化校园;坚持举办“青年志愿者义务法律咨询”,服务了社会,锻炼了自己;学生与青年律师混编成对,举办首届浙江省“法律人超级辩手对抗赛”,轰动了校园,振奋了自己;邀请全国优秀法官事迹报告团,传播了法律人的事迹,激扬在校学生的法律职业主义精神。

四、参加各类比赛,历练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院学生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金奖;连续两年在学校本科生学术科研成果排行榜中,获得人均第二名和人均第一名佳绩;先后有7位同学荣获“学术之星”称号。

五、开展激发学生经济学研究热情的特色型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金融理念和投资决策,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经济学院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我学我用”“世华杯”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此次大赛为学生搭建了金融基础知识教育与实战交易操作相结合的平台,使他们置身于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去理解与领悟资本市场的魅力,促进金融人才的培育。

篇2: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一、重主题教育、建交流机制,夯实学生思想基础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开放、个性突出,为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并建立师生交流机制,平等沟通,我院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宣传活动、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和深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重能力培养,建锻炼平台,夯实学生成长基础

大学生自我实现意识强烈,表现欲望强,如何将此有利动机引入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课题中来,是我院长期研究内容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必要的锻炼平台,不断鼓励学生自己组建各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注重行为规范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学以前的主要学习生活主要是应对升学压力,学生行为矫正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宽松,不良生活生活习惯表现突出。为应对这一现象,我院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竞赛、检查等正反两面措施进行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伴之以成立学生督察队进行学生行为规范自查自纠。

四、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篇3: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1 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

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即《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2008年教育部令第26号即《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对独立学院的设立和运作进一步规范。由此可见, 教育部8号文件及26号令都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就是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机制的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主要是指高校优秀的无形资产和社会优秀的民营资本 (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

1.1 办学资金的多元化

独立学院创办的背景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因此, 独立学院应积极寻求多种办学经费筹措路径, 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1) 知名的民营企业。

与知名民营企业结合, 吸收优良的民营资本, 将高校无形资产和知名民营企业有形资本有机结合。

(2) 教育投资公司。

我国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 流动资本万亿以上, 组建教育投资公司, 吸引哪怕只有1%的资本投入独立学院, 那将是上百亿的投资。

(3) 教育基金会。

教育基金会是社会捐赠的主要途径, 是社会教育资金的能源库。独立学院通过建立教育基金的方式, 争取更多的教育资金持续投入到高等教育中来。

(4)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独立学院筹集资金最迅捷的方式, 可以通过母体学校担保等形式进行贷款。

1.2 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

首先, 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明确规定:“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 (艺术类院校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为了保证今后发展需要, 应预留发展用地, 校园规划占地面积不少于300亩。”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条件在独立学院教育资源优化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独立学院应在教育部2008年26号令的指导下, 完成资产过户。其次, 充分利用举办学校的校名、教学经验、管理资源等无形资产, 这是独立学院创办和发展的主要优势。举办学校一般情况下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 拥有知名品牌、丰富底蕴和其他优秀的无形资产。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举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专业建设成果、课堂教学经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管理经验等, 其中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首先就包括教务管理经验。在高校的各类管理中教务管理始终是中枢, 母体学校优秀的教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为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带来很大的帮助。

2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特点

2.1 独有的发展经历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全托管、半托管、相对独立和独立教务管理阶段。

(1) 全托管的教务管理阶段。

独立学院成立初期, 没有专门的教务管理部门和人员, 其教务管理完全由母体学校教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2) 半托管的教务管理阶段。

在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分离过渡期, 独立学院已经有自己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可以完成部分教务管理。不过, 一般情况独立学院只配备1名管理人员, 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能只等同于母体学校的二级学院。

(3) 相对独立和独立的教务管理。

随着2008年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 独立学院必须在5年内完成各项规范工作。由此可见, 成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务管理部门, 构建适合独立学院自身需要的教务管理模式, 配备专门的教务管理人员, 是这个时期独立学院在教务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对于过渡期的独立学院来说, 首先是采用相对独立的教务管理, 依托母体学校相对独立地行使独立学院教务管理职能。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 再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教务管理模式和机制, 实行独立的教务管理。

2.2 母体学校基础上的管理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无论是人员、模式、经验等均源于母体学校, 是在母体学校教务管理基础上进行的管理。

(1) 管理模式源于母体学校。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从形式和管理实质上源于母体学校, 在基本管理核心的基础上, 共享母体学校的管理模式。

(2) 管理人员来自于母体学校。

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 其教务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于母体学校, 是母体学校教务管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比较独立, 但是在人员配备、培训等方面仍然依赖于母体学校。

(3) 管理经验传承于母体学校。

母体学校在教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 独立学院对这些管理经验的传承, 使得独立学院起点高、发展快, 是独立学院优于一般民办院校最突出的地方。

3 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

在以上对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和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特点陈述的基础上, 可以得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应该是:以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为核心, 质量监控、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和招生工作等为补充的新型的、符合独立学院特色和发展需要的教务管理模式。

3.1 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是核心

首先, 课程管理是中心。作为一所高校, 课程管理是教务管理的中心, 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最基础性工作。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管理、课程任务的安排与落实, 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等均属于课程管理范畴。其次, 学籍管理是前提。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前提是学籍管理, 没有对学生学籍的管理, 那么课程管理就无法落实, 就是一纸空文。学籍管理主要包括新生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成绩管理和毕业生资格审核等。第三, 考务管理是检验。考务管理是对课程管理最终效果的检验, 是课程管理的延伸, 是课程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是构成教务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教务管理的核心部分。

3.2 质量监控、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和招生工作等是重要补充

教材管理、招生工作和科研及教学研究管理等是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有力补充。对于一般高校而言, 招生工作是一块独立的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招生工作必须依靠校本部的力量来完成招生的一系列工作。因为, 无论从机构设置, 还是人员配备, 都不可能像校本部一样完整。无论怎么运作, 招生管理始终是教务管理的开始。只有招生工作完成了, 才进行包括学籍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监控以及考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教材管理实质上是课程管理的一部分, 但是为了体现教材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单独拿出来进行操作。由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有限, 以及校本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教材购买渠道和教材建设经验, 所以独立学院的教材管理建议不单独进行, 而是依托校本部。课程教学要搞教学研究, 因此教学研究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建设后, 其运行还需要多方面的保证。比如优秀的教务管理人员, 完善的教务管理制度, 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等等。只有各方面配套措施安排妥当, 才能保证教务管理运行良好, 才能使教务管理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才能实现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教学管理是独立学院的核心管理,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中枢。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 就是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办学机制的创新。根据独立学院教育资源优化的办学宗旨, 分析引出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特点, 然后根据教务管理的特点和教育资源优化的宗旨, 构建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办宗旨,教务管理,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巨钦.办学机制创新与教育资源优化——回归创办独立学院的根本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2) .

[2]喻夜兰, 许春英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

[3]李景宝, 葛瑶.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 2009, (7) .

篇4:美国社区学院管理特色借鉴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

美国的社区学院初创于19世纪末期,前身为“初级学院”。1896年,出于“各得其所、各司其职”的考虑,芝加哥大学校长哈伯率先提出改革设想,把四年制大学分割成“2+2”两段,前两年叫“初级学院”,后两年叫“高级学院”。因为初级学院大多设在社区、服务社区,因而又被称为社区学院。

眼下,美国的社区学院已达到1177所,其中988所是公立社区学院。仅2010年秋季,全美社区学院的注册入学学生便达到1510万,社区学院教育已占全美高等教育总规模的46%左右,为美国的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社区学院瞄准当地社区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需求,以社区、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依托设置(调整)专业、确定课程内容,有效保证了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从而避免了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脱节。

在教学模式上,大都“就地取材”,紧密贴合社区实际。如让学习法律的学生到社区法院、检察院、监狱及律师事务所实习;让学习工商类专业的学生到本地工商业部门、市场等调研、实习;让学习社会学的学生对本社区的吸毒、贫穷和犯罪等现象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相应报告。在教学手段上,社区学院则充分借助当地政府提供的网络资源、远程技术和通讯平台,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服务系统,全面拓展教学时空,方便学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课程。

社区学院的治理模式。综合考量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其内生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一是自“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大量缺乏一技之长的军人复员回国,就业需求旺盛;二是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居高不下;三是美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它们共同促进了社区学院的飞速发展。

为鼓励和促进社区学院发展,美国法律明确规定社区学院属于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归由地方管理,并将其职能界定为主要提供社区服务和继续教育的社区教育机构和学习中心。

从管理体制上看,美国的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在联邦宪法的框架下,各州治理社区学院的主要依据是州宪法。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教育政策,适用于对本州学校的管理。各州统一设立州议会、州政府、州法院三个权力执行机构。在学区教育管理方面,州议会是州最高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本州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责任、常规要求和基本技术要求,衡量教育进展的标准等。州教育委员会则依据本州宪法制定有关社区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

管理上的归属,决定了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来自州政府和当地税收。其中,39%来自于州政府的税收,18%来自当地政府的拨款,30%来自联邦政府,其他主要来自校友捐赠、企业资助和学生学费。社区学院对本社区的学员收费较低,大约只有四年制大学的5%,而对于非本区的学生收费则要翻番,以促使学生就近入学。

对于教学管理,美国社区学院一向以严谨治学著称。他们对师资队伍把关严格,专职教师必须取得州政府颁发的教师证书,入职前必须有职业教育的实践经历,而兼职教师则普遍需要来自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过硬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教育质量,学生学以致用,超过70%的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工作。

社区学院的美国特色。美国社区学院的特色很多,总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鼎助,学费低廉。近百年来,美国政府先后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已达150多部,其中,《莫里尔法案》《史密斯—休斯法案》《职业教育法》《卡尔·伯金斯法案》等具有划时代意义,为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是立足社区设置课程。专业及课程的设置贴合社区的年度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契合当地工商业需要和就业市场趋势,及时增删专业、更新课程,以满足生产发展及科技进步的需要。社区学院不仅生源来自本社区,而且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服务社区,建设家乡。

三是无障碍入学和学习。社区学院普遍低费注册入学。不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民族、性别等,只要注册,即可入学;授课方式灵活,有全日制、半日制、夜学制,及周末和寒暑假的假期课、远程教育课等多种形式。

四是证书全国通用。美国的社区学院大都建立在全国的市县和小镇,地域性较强。各州的教育虽然看似“各自为政”,但不管在哪一所社区学院获得的职业证书,都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州通用。

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社区学院成功地走过了百年历史,形成自己独到的特色,成为美国高素质劳动者主要的培养培训基地,以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美国社会和国民的赞誉。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的人口大国来说,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借鉴。

提高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契合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职高专教育在学历上已难占优势,难有吸引力。而一味希望通过呼吁用人单位“人才低消费”来给高职生提供机会,显然很不现实。所以,高职院校要舍得摒弃学历情结,与时俱进地调整办学定位和育人思路。学校在办学定位上要立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差别化的学费“杠杆”和就业优待吸引本地生源就读。

而国家在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管理上,亦应逐步过渡到以省、市、县地方政府为主,增加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围绕本地需要设置专业课程,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较好的人才培养业绩和明确的服务指向,争取本地企业的支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主动合作。在办学职能上,不只要专注职业教育,更要逐步覆盖到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补偿教育乃至闲暇教育等。

以就业提升吸引力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出现发展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步入恶性循环也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常常自豪于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在校生的体量分别占据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就业率领先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办学条件面貌一新等表象。然而,无法回避生源逐步萎缩、吸引力长期缺失,领导子女和职教办学者、管理者子女不读职教等现实尴尬。原因何在?根源在于育人质量不过硬,毕业生的就业层次低,社会信誉差,导致学生不愿读、家长不认可。

要想破解困局,必须切实解决好提高育人质量、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有证者”待遇等三个根本性问题。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是职教师资待遇提高、准入门槛提高,以好的待遇吸引优秀师资,以优秀师资保证育人质量;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待遇的前提是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在法律层面提升“有证者”的待遇,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人向往的“体面”教育。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宽进严出”制度。如今,在高考适龄人口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容量与现有的高考人数出现倒挂,普遍出现生源不足、“吃不饱”现象。部分省市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的招生需求,竟然批准高考成绩只有120分(平均每门不足30分)的学生入读高职,不仅败坏了高职声誉,也使得“按分录取”名存实亡失去意义。为此,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不设门槛的自主招生便成大势所趋。

同时,为了确保育人质量,鼓励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努力学习,职业院校必须实行“学分制”和“宽进严出”制度。学生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总成绩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可以不受学制所限,提前毕业。国家通过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来保证获得职业院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未能获取必备证书者则不得被用人单位录用。

篇5: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办学特色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专业声誉最高的国际酒店管理人员培训院校,每年要接受4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就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是世界上各酒店最欢迎的才俊。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是书本知识的教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专业声誉最高的国际酒店管理人员培训院校,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每年要接受4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就读,在校学生总量通常为2,000人,其中1,000人在校内学习,另外1,000人在世界各地的酒店实习。学院培养出来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是世界上各酒店最欢迎的才俊。据统计,当前全球16家大型酒店集团中,就有9家酒店集团的总裁或董事长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及影响可见一斑。

留学360介绍,百余年来,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洛桑模式』成为国际公认的酒店管理人员培养的成功模式。洛桑位于瑞士西部,日内瓦湖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安详清雅的城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奥林匹克博物馆和着名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都设在这里。

篇6: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紧抓管理学科专业特色以服务型组织为平台

着力推进校园团学活动项目化运作和校园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管理学院团委2009特色工作总结

2009年,国家政治生活层面的事件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母校的百年华诞,无不影响青年大学生,给团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管理学院团委在兰州大学团委和管理学院党委领导下,围绕校团委工作计划和学院学生工作战略,紧扣学院“绩效考核与学科发展”主题,圆满完成了团委工作任务,做到了基础工作有落实,重点工作有突破。现将管理学院团委2009特色工作总结如下:

一、机制建设

我院团委在以往团学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机制改革,完善了“一体两翼”的格局,明确划分团委与学生会、研究生、学生社团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凸现团委主“体”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强化团委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团委工作更侧重于基础建设,包括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勤工助学等常规工作,通过项目化运作,发挥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侧重于日常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支撑学院战略,结合管理学科特色,通过企业化管理和品牌化建设,减少了学生活动的数量,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服务了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我院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呈现了良性、有序的发展。1

在兰州大学2008年五四评优表彰中,我院团委被评为兰州大学五四红旗团委,并被共青团甘肃省授予“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我院学生会被评为兰州大学先进基层学生会。挂靠我院团委的兰州大学就业协会连续两年被评为兰州大学优秀学生社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学生会不仅连续获得兰州大学先进基层学生会,而且连续两年获得“甘肃省优秀学生会”。与此同时,我院团委着力组织内部体制与机制建设,2009年,精简了部门负责人的数量,并在学生会新增“新闻中心”这一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团委部门与职能定位。

二、品牌建设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方面,我院团委一直坚持活动的开展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可以很快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实践。因而,我院团委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凝练学科特色,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活动建设。截至目前,管理文化节、“金蝶杯”创业设计大赛、校园CEO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活动均已成为带有鲜明管理学科特色的校园品牌活动。2009年,我院团委在进一步凝练品牌活动的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推广品牌文化,加强同外部高校、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联系,既“请进来”,又“走出去”,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9年上半年,我院团委、学生会积极争取甘肃省管理学会支持,吸引了联想公司独家赞助,并在首届甘肃省首届高校管理学院大

学生管理文化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同在兰八大高校管理学院(商学院)合作,开展了第二节甘肃省首届高校管理学院大学生管理文化节,确定并加强其长期性、开放式、学术探讨型的性质,为甘肃省高校管理人员建立起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下半年,我院团委、兰州大学就业协会积极发起并与校团委联合举办第一届”金蝶杯”兰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所需要的《经营之道》网络模拟软件由”金蝶”为我们提供,打破了以往商家只提供赞助的局面,开创了校企合作的先河。此外,我院团委、就业协会还积极的发起同在兰八大高校的联合,依托专业特色,组织、策划并开展了”八大高校联合营销策划大赛”。同时,我院团委积极从团员出发,充分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团员的基本技能,开展了第二届“主体ppt、flash、photoshop制作及展示大赛”和“首届调研大赛”。同时,我院团委积极同企业、非政府组织合作,扩大团员青年视野,拓展团员青年素质。

三、项目建设

在推广品牌活动的同时,为了扩大学生活动的影响力,让团员青年真正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院团委从2006年起,在全院范围大力推行项目化管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部,改变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运作模式,从过去以学生组织部门为主要单位的举办活动,转变为组建临时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制。通过竞争选拔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组建团队承担活动任务。这种模式打破了部门之间传统的界限和隔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作用,使活动有了新意。

2009年,以“我的活动 我做主”为契机,以“民主〃竞争〃创意”为核心内涵,旨在打造班级建设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学院决定于2009年启动“壹计划”班级争先创优行动。涌现出了一批结合专业特色的活动,如:行政管理班的“人人都有夕阳红,代代相承敬老情”为主题的榆中敬老院之行活动、以“我们与大家同在,大学与社会接轨”为主题的行政管理专业与MPA交流会;市场营销班的“青葱岁月,舞动的灵魂”大型舞会;会计班承办并参加的2009“中华会计网校杯”第二届校园财会实务大赛等等。围绕重点、热点人物事件,如建国60周年、百年校庆等,举办了“”“百年礼赞,薪火延绵”大型文艺晚会,“为祖国喝彩——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主题校园PPT、Flash、Photoshop制作大赛项目方案和“春华秋实 百年积淀”校园寻宝活动项目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四、绩效考核

2009年,我院提出“绩效考核与学科发展”的战略主题。在2008年“团队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我院团委认真研究,不断思考,积极实践,结合团学工作的实际,以团员为导向,构筑服务型组织,把学院的战略主题与团员青年成长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施了“标杆管理”“360度考核法”等绩效考核措施。经过一年的实践,我院团学工作效率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团员的满意度也有显著的提高。

五、志愿者建设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一直是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奉行的准则,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院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如:发扬红十字精神,感谢每一位献血者!——6.14世界献血者日献血知识宣传活动;迷彩萃英情,情系管理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09级新生军训服装回收等。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在榆中县夏官营村建立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我院志愿者与夏官营村特别需要帮助农户之间建立一对一乃至一对多的帮扶链展开长期的志愿活动。此外,还建立了“翠英基金”,随时准备伸出我们友爱的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面对着尿毒症的校友,我们积极募集捐款,在所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本次共募集到捐款31496.9元。在此次活动中,市场营销班在志愿者服务精神的感召下,不但班级同学自主捐款,而且全班总动员去校外募捐,并且发起了一场蛋糕义卖活动,通过他们班的集体努力,共为白志忠筹得捐款4430元。

篇7: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获最具办学特色MBA学院奖

11月11日―13日,(第五届)中国MBA-EMBA领袖年会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新校区举办,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获得“最具办学特色MBA学院”。北师大MBA中心张晓娜老师代表学院领取证书和奖杯。

kaoyan/

篇8:学院特色管理办法

一、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现状

(一) 科研经费受限

随着目前国际教育和时代发展, 独立院校在民办教育的冲击下, 竞争力更加强劲, 在校园基础特色建设、师资力量、教学理念上都存在财务经费问题, 相对的学校起步晚、能投入科研的能力受限。高校不重视, 老师的积极性也不够。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科研信息, 同时需要科学的一手资料、先进的研究设备, 在对事物进行实验观察, 再调查研究, 最后还要综合性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才能确定研究结果的精确。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都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科研成果, 中间需要大量的经费供给, 独立学校面临校园建设、师资经费这些基本问题, 都需要大量资金。独立院校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 把大量的资金更倾向于购买教学设备, 从而忽视了科研工作对于高校的价值。[1]

(二) 师资受限

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严重, 独立院校的师资成为一个普遍和严峻的问题, 据统计当前独立院校的科研人员, 队伍偏年轻化。这种科研队伍的结构是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聘用制的教师年轻化, 应届毕业生居多, 这些老师虽然是学历高但是科研经验不足、年轻浮躁, 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 而且可能有了更好的工作还会跳槽, 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不稳定, 老师的实践技能并不丰富, 学校也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 不能激发这些年轻老师的兴趣, 这方面的教研形势不乐观;另一方面, 学校聘请的教授, 往往是退居二线的高龄老师, 从母体学校退下来的, 虽然对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往往这些老师的体力等方面受限制, 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2]

(三) 教学工作对科研工作的制约

独立院校作为新型院校, 以发展学生生源为主要目标, 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乎学校的未来发展, 独立院校更加希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招生中, 教学质量变成了学院发展的首要问题。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投入教学, 而无法分身对科研进行更好的研究。独立院校的校领导紧抓的也是学生的成绩、到课质量和课堂效率。学校更注重教学任务, 不注重充足的科研力量。[3]在学校的政治文化上都倾向于教学管理, 就形成了学校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科研的现象, 独立院校的发展历史短, 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在逐渐完善中。对科研表现无力, 还需要院校的不断健全。

(四) 科研水平低

独立院校对科研的重视是近几年才开展的, 科研工作的探究层次也较浅, 科研的发展项目还未与生活企业等联系起来, 科研人员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申请项目的渠道也非常有限, 所以能承担的项目层面还较低, 国家级的大项目到现在还没能突破, 科研工作是要可持续发展的, 但是受水平所限, 不能为老师提供研究经费的保障。对研究的不断深入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与“母体”相比并不完全独立, 依赖性比较强, 这些都造成了科研水平薄弱, 独立学院甚至没有专职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的素质能力也参差不齐, 学校的大量工作让这些科研人员也无法继续深造。对于科学研究只有继续学习才能不断累积知识, 更好致力于科研的发展。但是目前条件十分有限。

(五) 科研人员缺乏沟通

目前, 独立院校的科研还没有形成一支自己的科研队伍, 往往是个别老师的单独课题研究, 缺乏一个专门的科研平台, 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科研交流, 更多的是走程序性的流动过程, 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队伍的组成纽带, 具有整合队伍的作用, 教师的课题也缺乏总体规划和指导, 没有明确的科研项目, 科研管理部门也没有起到相应的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科研是人类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一种体现, 也是种特殊的生产力, 科研的成果必须要具备社会价值, 独立院校的科研成果形式过于简单, 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大多不具备实用性, 虽然是劳动的结晶, 但没有创造性和先进性, 科研应该研究出成果, 而不仅仅是这样流于形式。

二、提升独立学院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 决定了独立学院的独特性, 决定了它要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方案而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发展模式。对于目前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做了综合性分析:应该结合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和实际情况, 从而找出适合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模式。

(一) 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

独立院校的科研管理基本上分为基本管理和专项管理, 可以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 借鉴同类院校的管理模式, 对科研管理做出明确的要求。统一要求科研人员的素质水平, 规范科研管理的制度。对教师, 做出积极的培训和提升优秀科研人才的方案。应当在校内设立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 有专门的科研人员, 对日常的科研工作加强管理。科研档案的建设, 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 都要有组织地进行, 对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为让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加强, 更进一个层次, 可以适当给予鼓励, 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或者进行优秀科研老师表彰。对各地企业、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一定要充分利用。科研内部要有健全的体系, 专门对对科研人员进行审评和奖励, 也可以把科研任务放到考核业绩中, 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向上性。

(二)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开展项目

独立院校仅仅以教学为目标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 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 要转变旧的思想观念, 在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上找到突破。如果老师的科研方案能与教学产生联系, 把科研的创新意识应用到教学方法上, 会明显促进教学发展, 独立院校的科研侧重于教学, 把教学与科研的问题结合起来, 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确保科研的创新精神跟教学意识相结合,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的教学环境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 科研逐渐深入

独立院校的办学历史短暂, 规模和校园文化都不够成熟, 独立院校在科研的仪器设施和实验的条件上都相对薄弱, 独立院校的科研管理就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了解世界发展趋势, 掌握渊博的知识, 不断累积经验才能更好地务实研究, 在基础研究上也要下工夫。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让研究延伸, 基础研发也是许多研究技术的阻碍部分, 许多研究都停滞在基础知识上, 那么应该加强多种研究的综合发展, 学校要积极申报和研究高层次的课题, 以基础研究带动综合研究, 让研究成果对学校和地方都有利。这就是务实发展科研, 把科研融入校园。[4]

(四) 依托“母体”发展

独立学院开始办学是依托“母体”资源发展的, 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等, 为促进校园的发展和教学质量, “母体”学校退休的教育骨干来独立学院进行指导和带头发展, 提高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年轻的科研人员可以从老一辈的骨干教师那里学到很多丰富的科研经验。科研经验是需要长期累积的, 要有前辈的指点和带引才能提升, 因此, 从老前辈那里得来的经验十分重要, 年轻教师对许多项目往往力不从心, 因为受到经验和科研水平的限制, 有了老教师的传授, 会使科研项目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那么科教项目无论是在教学质量上, 还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上, 都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有老教师的带引, 一些科研项目将不再毫无头绪, 老教师饱满的工作热情也会感染新一代年轻科研人员, 独立院校的科研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总之, 独立院校为我国提供了高校人才,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科研的管理工作却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 这将严重制约独立院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 独立院校必须增强和完善自己的科研能力, 也要找出适合本院校发展的科研管理特色。独立院校的科研困境在师资、资源上的问题有待改善, 独立院校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信通过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校领导的重视和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未来独立院校科研一定能取得明显成绩。

参考文献

[1]邢娟妮.独立学院科研发展困境及管理特色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25 (3) :10-12.

[2]方士杰.推动异地办学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文教资料, 2010, (2) :162-164.

[3]阙海宝, 杜伟, 顾美玲, 等.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5, (2) :25-27.

篇9:有特色的独立学院管理模式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模式 特色 实践教学

一、独立学院简介

1.独立学院的产生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后出现的产品,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按政府规定其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教学、独立财产管理、独立招生并颁发毕业证书,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独立学院”来由。

为什么要试办独立学院呢?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试办独立学院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一切均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试办独立学院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根据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财力和其它方面的实际情况,今后在坚持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大胆进行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要坚决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要求,决定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走多元化和更加开放、灵活的路子。

第三,从实践效果看,试办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最后说:试办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今后教育部要继续积极支持各地、各高校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独立学院的试办工作。

我国出现的第一所独立学院是1995年由民办四川电影电视艺术进修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成立的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到1999年后独立学院开始大规模发展,2003年4月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分布在25个省市举办的300多所独立学院。2003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俗称8号文件)始,独立学院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阶段。

2.独立学院的现状

截止2012年5月22日,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具备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共有298所。

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第二,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在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方面,目前,不同的独立学院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在学院领导方面,有的独立学院是有举办方高校担任董事长、院长,有的则是合作方企业担任;在教学组织方面,有的独立学院是独立校园、独立班级授课,有的则是在同一校园独立班级授课,有的却是同一校园混班授课;在文凭发放方面,有的从独立学院成立开始便颁发独立文凭,有的则刚开始颁发带有举办方高校名称字样的文凭,一定期限后才开始颁发独立学院自己的文凭。

3.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8年,教育部下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提出将于2013年完成独立学院的改革,并指出了独立学院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存在、转民办高校、撤销或合并这三条出路。

2011年4月,独立学院改革开始提速,当年全国共有12所独立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后与所属公立院校脱离,完全转制成为民办高校。

以辽宁省为例,截止2012年,从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来看,5年内,辽宁的独立学院从23所减少到15所,其中有5所独立学院卸去名校光环转为了民办高校,实现真正“独立”,另外3所独立学院撤销完全停止了招生。

二、独立学院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及弊端

现阶段而言,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的管理都是直接套用原母体高校的模式。这一点从其产生于普通本科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的基础上来看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先天直接获取的便利优势。而且,由于原母体高校一般已经具有相当的办学和管理年限,经验相对丰富,新生的独立学院直接借用其管理模式也利于自身比较快速地步入正常运转。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性,这样的做法除了有优势之外,由于独立学院的独特性其弊端也在所难免。

(1)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不同

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与普通本科高校偏向研究型不同,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教学管理模式也应顺应其定位。

(2)独立学院的师资及学生不同

独立学院的师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少量的母体院校退休教授和在职教师;二是大量的高等院校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三是少量的兼职教师。其中第一部分扮演着教学导师角色,统领独立学院整体的教学活动,对第二、三部分教师既有领导教育的职责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第二部分是独立学院教学活动的主体与核心力量,承担绝大部分的教学工作量;第三部分是独立学院教学活动的补充力量,承担上述两类师资之外的教学任务。

nlc202309020056

从师资构成上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教师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而非像母体高校科研为主或者教学科研并重。

从学生情况来看,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是高考分数在三本线上的中等偏上的考生,由于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其方向为应用型知识的学习而非研究型。

综上两个方面看,构成独立学院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决定了其管理模式不应照搬母体高校,而应适应自身的情况。

三、独立学院应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从上述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因而,独立学院的管理也应该与母体院校有所区别,应该实施更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状况的管理模式。关于这一点相关的专业也曾指出过。

沈阳市教育专家、沈阳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于永昌曾问到,脱掉了母体“光环效应”,独立学院该怎样保证招生和就业的正常进行?它未来的发展又该如何进行呢?他认为,这些学校未来要依照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势头,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专业的设置关乎一所独立院校的命运,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选择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现在的社会分工更加精确,专业的设置应该越来越窄越来越细。“三本培养的并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会做菜的厨师不见得懂得营养,懂营养的专家不见得会做菜,三本院校应该培养既懂营养又会做菜的人才。”于永昌表示。

沈阳市教育专家张福建也曾指出,独立学院自己发展后,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市场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他还给独立学院提出建议,目前新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将会开拓一片新的天地,把它作为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专业的建设将会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四、独立学院的特色管理模式——以大连财经学院(原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为例

在2012年原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已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考核,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成功实现独立,并与2013年1月上旬,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一起转设为大连财经学院,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民办二类本科大学,独立运作。为了迎接此次考核并谋划未来发展,原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早已开始着手特色办学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开设多个有别于母体院校的特色专业并在教学上着重体现实践教学特色。

1.开设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专业

除了与母体院校相同的专业之外,最近两年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省市政府对高校专业的指导建设意见,大连财经学院已经在各个院系陆续申请增加开设了资产评估、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工程管理、财政与税务、统计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商务英语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使大连财经学院在原有各专业的基础上扩大了专业覆盖面、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本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基础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比如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把20%的期末总成绩划分给平时课堂的实践训练,比如案例分析、市场调查等大作业的形式;专业课程中实践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则可以达到30%到50%,学生会直接参与老师设计的或企业真实的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活动任务中。

(2)在多家公司建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有两类。第一种是参观实习级别的基地,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学生到该公司进行参观,通过实地观察习得相关知识,另外就是请企业的相关人员到学校课堂上以自身实践经验给学生传输相关知识和经验。第二种是实践级别的基地,跟公司形成一定程度的合作,让相关老师和学生参与到该公司的部分运营活动中。比如大连财经学院的物流实践基地与淘宝网合作,校内学生在淘宝网站网络购物的派件任务由该实践基地承担;还有旅游实践基地,与大连当地多家景点、游乐场等合作,负责门票、交通工具等事宜。

3.开设多门辅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连财经大学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辅修课程制度。校内学生可以就自身的需要或兴趣,在力求不影响学生本人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申请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且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安排,一般情况下,辅修课程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进行。虽然增加了某些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并有舟车劳顿之苦,但是学生的确有了系统学习某些课程的机会。

五、小结

独立学院不管是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存在还是转民办高校或与其他院校合并,只要它以某种形式存在必然要求其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对它的要求,因此,独立学院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实施相应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原母体院校的管理模板。大连财经学院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辅修等方面开始了自身的特色办学之路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发[2003]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孙晔.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3]教育部公布2012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名单,中国独立学院在线.

[4]施盛威,宋婧.试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上一篇:猪饲料品牌的宣传广告词下一篇:扫一屋与扫天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