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2024-05-03

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选4篇)

篇1: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第9期

2012年3月28日

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岷县按照“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十个百”,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创新设置百个基层党组织。以教育、卫生系统和两新组织为重点,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选派党建指导员、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到党员空白点任职或选调交流党员干部等办法建立百个党组织,切实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二是改造提升百村村级活动场所。采取县财政列支、县管党费补助、乡村自筹、城乡联动整推联建单位帮扶等措施,积极筹措资金,改造提升百村村级活动场所,配齐会议桌、办公桌椅、电脑、电视等设施,规范表册卡帐,不断推动全县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

三是选派百名机关事业干部进村任职。为了进一步加强优秀

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提高村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农村稳

定的能力,从县直单位、乡镇和进村进社、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

秀年轻干部,到全县310个村(社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村

委会主任助理,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提升村级组织工

作规范化水平。同时,选拔县直单位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担

任党委书记助理或乡镇长助理。

四是选拔百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了充

分挖掘乡镇人才资源,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党组织推

荐、乡镇党委考察任命方式,选拔百名大中专未就业毕业生充实

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组织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实践锻炼,村级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在百名大中专后备干部中选拔,充分发

挥他们聪明才智,加强新农村建设。

五是培育百个党建示范点。深化“进百村树典型建和谐促发

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建立百个党组织作用发

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党员致富培养工程、城乡联动整推等党

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六是建立百个党建飞信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全县26个党工委、137个机关党组织、540个基层党组织中,建

立百个飞信短信平台,积极宣传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实用技术等,推动远程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网络,推动远程教育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七是开展百日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

民”行动为契机,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

干部新形象”活动,扎实开展百日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基

层调查研究、普遍进行谈心谈话、广泛结对帮扶、带头接待来信

来访,不断加强广大组工干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好组织

部门的表率带头作用。

八是慰问百名生活困难党员。建立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

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制度》,31名县级领导干部各结对帮扶一个乡

镇、一个村、一户生活困难户、一户致富带头人。“七一”前后,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集中慰问百名生活困难党员和高龄党员,将党的温暖落到实处。

九是组织百名党组织书记体检。积极筹措资金,组织百名村

党组织书记到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建立村干部个人健康档案,对村干部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疾病防治等实行动态管理,根据

体检结果提出预防或治疗建议,提高村干部健康水平,不断激发

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十是表彰百个先进典型。“七.一”期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

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培树百个

先进典型,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见行动、作贡献”,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报:市委组织部

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室,存档

(二)

篇2: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基本做法

镇巴县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为:在坚持“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前提下, 上下联动, 健全机制, 封闭运行, 纵向到底, 联社代发, 共同监督。其具体做法概括为:“两个办法、三种机制、四个规范”。

(一) 两个“办法”

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的核心是制度的建设。县财政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向县人民政府提交了《镇巴县村级组织财政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试行) 》和《镇巴县离任村干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草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后, 以县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予以印发。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三部门又据此联合制定了《镇巴县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对离任村干部享受生活补助金, 《办法》一是规定了享受条件。即享受补助的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属组织任命或选举产生的村支书和村主任、连续任职15年或累计任职满20年、正常离任且满60周岁、乡镇逐级审查并在乡镇范围内公示无异议的。二是规定了报批程序。即每年3月对新增的、符合补助条件的离任村干部, 由其本人提出申请, 经乡镇研究审核、张榜公示, 县民政局审定批复后, 由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采取“一折通”形式发放给个人。三是规定了补助标准。即按连续任职时间为基数, 划分为任职15-20年、21-29年、30年 (包括30) 以上3个层次予以补助。

对村级组织财政补助资金, 《办法》一是明确了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出范围:村组干部、“两委”委员及配套组织人员工资报酬、村“两委”办公经费、离任村干部补助、村公益事业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二是明确了人员补贴标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一职务工资档次。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以及专职村文书同一职务工资档次, 且不低于村党支部支书、村委会主任职务工资的80%。对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村“两委”干部, 在每年新增加的村集体经济净利润中, 可提取20%左右给予奖励。三是明确了支出比例。县财政下达的村级补助资金, 乡镇除按30%安排村级办公经费外, 其余资金应全额用于村组干部、“两委”委员、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村计生干部和计生中心户长报酬, 不准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或超范围使用。四是明确了工资结构。村干部工资报酬实行月薪制。月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70%, 绩效工资占30%。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人口基数工资和工龄工资组成。人口基数工资按村人口多少确定, 工龄工资按一年1元确定。组干部报酬根据小组人口数量确定。村计生干部、“两委”委员和配套组织负责人实行年报酬。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或兼任其它配套组织负责人的村干部, 适当增加报酬。绩效工资根据乡镇年初与村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后, 及时兑现。成绩突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表彰的村干部, 适当进行奖励。五是明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补助标准。对农村的中、省、市劳模, 给予一次性奖励。中、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任期内, 每月可发放一定额度的补助。

改革后, 离任村干部年生活补助由过去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年人均500-700元。在职村干部工资平均水平由改革前的2 100元提高到了4 000元, 最高的能达到6 000元。

(二) 三种机制

一是县乡预算保障机制。县财政局根据各乡镇村级组织及其人员状况, 编制全县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经批准后, 同年度总预算一并下达。县财政局2008年初一次性下拨447.5万元到各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村级补助资金专户”, 专项用于村组干部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村均达到2万元。各乡镇在县财政局指导下, 对照“两个办法”并结合乡镇自身实际, 制定村级补助资金支出方案及支出预算。工资预算到人, 办公经费预算到村, 经县综改办统一审定后, 方可执行。

二是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在指导村级“两委”换届中, 严把了村级班子人数关, 保证不超员。县民政局和乡镇共同严把了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审核关。在村干部人数、离任村干部审批、报酬发放等工作中, 组织、民政、财政和信用社四部门密切配合, 建起了良好的联动工作机制。

三是补贴人员进退机制。对村级享受补助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是提高村级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 保障公正的重要措施。《办法》规定, 享受生活补助的离任村干部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由乡镇调整核实后上报县民政局备案, 并从处分决定生效当月起停发生活补助。对符合条件新增的, 每年初由乡镇报县民政局审批后及时纳入补助范围。离任村干部死亡后, 乡镇应在15日内上报县民政局备案。按享受补贴标准, 一次发给一年生活补助额的抚恤金。

(三) 四个规范

一是规范了村级补助资金的会计核算。我县在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后, 设在乡镇的村级财务服务中心为各村统一建账, 统一核算。各村确定了财务审批及报账人员。既保证了村级补助资金支出的预算执行, 不至于寅吃卯粮, 出现赤字, 又使村级财务在票据的有效性、支出的合规性等方面得到了规范。同时也从根本上减少了村级财务人员的支出, 节约了村级资金。

二是规范了人员补助发放方式。县财政局、县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镇巴县村干部报酬发放管理办法》, 规定财政所将审核无误的离任和现任村组干部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送当地信用社。信用社按照“实名制”的要求, 为村组干部开设个人账户。信用社根据财政所提供的工资报酬发放清册, 将资金由“村级补助资金专户”记入村组干部个人账户。基本工资按月发放, 绩效工资同工作挂钩, 阶段考核后才予以兑现。

三是规范了村级办公经费支出。县财政下达的村级补助资金, 乡镇必须按30%安排村级办公经费。村级订阅报刊经费小村不超过该村办公经费的10%, 大村不超过本村办公经费的20%。公用经费实行报账制管理。

四是规范了补贴人数。即1 000人以下的村一般不超过2人, 1 000人以上的村一般不超过3人。实行村组干部交叉任职, 精简村组干部, 有效压缩村级支出。

二、取得的成效

(一) 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了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

村级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明显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村干部对工作岗位越来越珍惜, 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 工作效率提高了。村干部实行月薪制, 每年都能拿到4 000元左右的工资报酬。同时兼职 (兼任村计生干部、护林员等) 的村主要干部, 一年可拿到5 000-6 000元, 基本达到了同期农村生活水平标准。同时对离任村干部待遇的落实, 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使村级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巩固了基层政权。

(二) 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

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建立以后, 在任村干部工作有劲头, 离任后也有想头。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以及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得以遏制,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以落实, 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没有了。村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 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 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 村级财务管理更公开

村级补助资金由县国库直接拨付到各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村级补助资金专户”, 再由各乡镇服务中心核算到村。工资报酬由金融机构代理兑现到人。村级办公经费实行报账制管理, 支出权在村上, 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签字审批, 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报账核销。县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对村级补助资金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县审计局对村级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列入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村级补助资金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

三、几点启示

启示一:体现党的政策是根本。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必须体现党的政策要求。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就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 关心爱护基层干部, 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 从而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启示二:顺应农村发展是关键。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需要结合当地实际, 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些年,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村干部已由“管事型”向“服务型”转变, 村干部工作任务普遍增加。与此同时, 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偏低、生活上缺乏保障成了困扰广大基层干部的普遍性问题。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 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健康协调发展。

启示三:领导重视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我县实施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县委书记、县长、县委组织部长都多次听取汇报, 专题研究, 具体指导, 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县委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等三部门领导多次讨论, 出台了《镇巴县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县财政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8个乡镇调研, 召开座谈会, 总结经验, 探索路子, 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县财政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这些都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

启示四:部门联动是搞好工作的基础。县民政局确定了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该项工作, 及时下发了《关于重新申报审批离任村干部享受生活补助的通知》。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 对24个乡镇的828名离任村干部重新进行了审批认定, 为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县财政局建立科室包抓联系点制度, 实行领导联系片, 科室及局属单位联系一至二个乡镇。乡镇确定一名干部负责具体工作,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部门配合, 上下联动为改革的稳步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 在职村干部绩效评价机制尚待完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不断下移, 村上的任务越来越重, 村干部专职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何让村级干部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村级管理和村级事业中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村干部绩效评价机制势在必行。但是, 在这方面, 各乡镇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 村干部养老保险长效机制有待探索

篇3: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理论武装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的任务,为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保证和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为目的,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师生员工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不断提高,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联系客观世界的实际,也要联系主观世界的实际,把学习理论同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3.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师生尤其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具体要求。分别确定学习的重点内容和解决的重点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搞好政治理论学习。

4.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理论武装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要把长远目标同现实任务结合起来,立足长远,抓好当前,从具体的工作做起,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

二、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构建“七大体系”

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应该有整体的设计,既要有超前性、领先性,又要有灵活性、针对性;既要注重系统性、长期性,又要讲究分步实践的动态性。要构建畅通的运行机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构建系统的、联系密切的、行之有效的“七大体系”,即目标体系、队伍体系、效能体系、制度体系、研究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

1.目标体系——宏观目标: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不断提高,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类目标:院、系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达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和科学决策能力”的目标,教职工的理论学习要达到“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目标,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要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做合格的‘四有人才”的目标。

2.队伍体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是课程的主讲队伍;二是联系社会知名人士,适时来校作形势政策报告;三是制定并落实好院、系领导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制度,开阔师生理论学习的视野;四是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富于奉献精神”的标准,组建学院科学理论宣讲团,出台管理办法,做好理论宣讲工作。

3.效能体系——发挥主要阵地(课程)、主要途径(讲坛)、主要活动(调研)的作用,使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效能体系。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人文社会科学课;讲坛,即党校讲坛、团校讲坛、人文社会科学讲坛;调研,即大学生政治理论型学习研究社团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等。

4.制度体系——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的制度建设,应当坚持“理论和实践相互推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5.研究体系——用好研究平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所,思想政治理论研讨会、交流会;立足主要阵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校报、学报;发挥学科优势,进行横向联合,促进校级、厅级以及省(部)级研究课题的立项。

6.保障体系——组织保障:除了党委的坚强领导,还要成立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党委职能部门组建理论宣讲团,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或研究所等。资金投入保障。材料、资料保障:建立专题图书室、影像资料库,印发活页型学习材料等。档案文献保障。

7.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用来考核理论武装工程的实施效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量化指标体系,并按照这套体系所确定的指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来衡量和测定工作的实际效果。评价体系所要量化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上述目标体系、队伍体系、效能体系、制度体系、研究体系、保障体系。

三、高校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不同群体的理论学习

1.认真搞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

(1)加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党委中心组要把学习基本原理同研究解决学院重大工作结合起来,同加强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中心组成员个人要制订学习计划、步骤措施和具体目标。

(2)加强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建设。建立基层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由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任第一责任人,按照党委的部署精心组织学习。基层党组织中心组要在搞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做好本单位党建、教学、科研等重要工作。

(3)认真搞好处级干部理论学习。处级干部要积极参加院党委组织的专题培训班、学习班,并组织好本部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院党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院实际,要有计划地选送处级干部到省委党校或我省有关培训基地学习。

2.认真搞好教职工的理论学习

(1)广大教职工肩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重任,他们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学院的各项工作。要组织广大党员和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组织好党派成员的理论学习。

(2)教职工的理论学习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党委宣传部要负责制订学习计划,编写必要的学习辅导材料,组织全院性的理论讲座和形势与政策报告。各党总支(党支部)负责领导、组织、检查本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要保证政治理论学习的时间,要有详细的学习记录。

(3)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理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抓住教职工的思想特点,开展专题学习和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3.认真搞好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

(1)坚持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尤其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和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增强反腐蚀能力,做“四有”人才。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3)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式和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与开展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4)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多层面引导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深入理解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党校和团校是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重要阵地,要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活动,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此外,还要大力扶持大学生政治理论型学习研究社团,充分发挥学生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作用。学生社团挂靠的单位至少要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学习理论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

(二)抓好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

1.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提高科研水平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积极参加由省教育厅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组建的研究会,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争取建设成为校级、省级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

2.搞好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作用,开展理论研究,加强经验交流,每年召开一次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优势,开展理论研究活动。要重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依据。

3.大力开展理论宣传。院党委宣传部要同工会、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园网、院报、广播站、宣传栏等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宣传。学校学报(哲社版)要适时开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栏,发表学院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中的学术成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题网站、院报也应适时开辟理论学习栏目,反映学院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的成果。

(作者系河南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篇4:岷县实施“十个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制定方案,细化考核指标

为确保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围绕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福建省制定了《“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评价考核标准》和《“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考评办法》。今年年初对照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我省《“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评价考核标准》及时进行招标调整。

二、分级负责,严把建设质量

(一)分级负责。

拟参加遴选的乡镇卫生院,对照《评价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查自评,对查处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及时整改;县级卫生计生部门组织考核,推荐考核达标的乡镇卫生院上报市级;市级卫生计生部门组织专家对县级推荐上报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复核,对复核不达标的予以淘汰;省级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检查指导和复核检查工作,做到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

(二)严把质量。

一是专家指导培训。组织省级专家对市、县专家组进行现场培训指导,2015年7月23日在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卫生院,召开全省“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工作推进会,组织省级医疗、院感、护理、公共卫生的专家和财务、组织管理专业人员对市级专家组分组现场模拟考核,现场指导。2016年6月7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复核检查,现场学习培训,提高市、县自查自评能力和自我考核评价的水平。

二是省级复核检查。2014年对全省遴选推荐的34家乡镇卫生院逐一复核检查后,淘汰6个,推荐上报国家“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8个。

三是部门共同把关。2015-2016年度省级复核分两批进行,在2014年度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第一批于2015年12月底完成。第二批从2016年5月31日开始到6月23日,主要对乡镇卫生院报送资料、申报表填写项目数据进行审查;对设区市、县级卫生计生部门的工作部署,考核安排步骤,分项评分情况、考核结果等原始资料进行核查,做到层层把好质量关,杜绝弄虚作假。

经过复核有71家乡镇卫生院在委网站上公示,并征求县级纪检监察、综治、卫生计生部门意见,将拟遴选推荐的“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含第一批)是否涉及山东疫苗事件逐一比对,经复核、重新把关,涉山东疫苗事件7家,违纪行为2家,共淘汰9家。我省2015-2016年度遴选推荐上报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91家。

三、“五个结合”,提升服务能力

(一)结合基层综合改革推进活动有序开展。

2014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全国4个医改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改工作,2015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中将以“强基层”为重点,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作为第一项重点任务,提出加强规划引领、构建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等7个方面推动基层医改工作。我省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实行简政放权归口管理,即“一归口,三下放”:乡镇卫生院的人事、业务和经费,以及干部任免等归口县卫生计生局统一管理,并将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到乡镇卫生院,落实乡镇卫生院长独立法人主体地位,赋予经营管理自主权,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我省把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政府办医责任的落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近三年来,省、市、县三级政府投入5.8亿元,安排100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建筑面积14935平方米,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DR、彩超、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全科诊断仪等6项常用设备,为23个乡镇卫生院配置服务诊疗车,全省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有明显提升。

(三)结合“管理年活动”,提高安全质量与管理水平。

我省于2010年11月开始,开展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年活动,按照“打基础、促规范、重内涵、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围绕“健全管理组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的活动主题,全省107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规范执业行为、强化培训督导、改善医疗环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强化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院感护理、药事管理及安全等方面工作,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结合签约服务,促进服务方式转变。

我省把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纳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工作内容,以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为主建立签约服务团队,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转变服务模式。签约服务与建设活动相结合,拓展了签约服务范围,促进服务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全省各地创新服务的热情。厦门市推行“慢病先行,三师共管”,开展“互联网+手机APP”电子化签约服务,方便群众签约。莆田市荔城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乡村行’”,“情系基层,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有效提高卫生院的服务效率。服务模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农村居民传统就医观念,农村居民的医疗和健康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结合行风“九不准”,提升群众满意度。

通过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乡镇卫生院要求做到服务项目公开、服务流程透明、服务模式转变、服务质量提升,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加强,下乡巡诊,上门服务成为常态。医务人员自觉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和谐医患关系,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开展“建设”活动带来的改变,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我省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但全省的进度不平衡,部分地方政府办医责任落实不到位,历史欠账较多。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存在较多隐患,在医疗、院感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不强,技术操作不熟练,供应室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输液反应的防范存在薄弱环节。

下一步,我省将以“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乡镇卫生院全面建设。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办医责任的落实,促进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规划化、标准化建设,逐步更新卫生院设施设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二是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敬业,不断夯实医疗质量基础,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意识,努力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和服务能力。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上灯台下一篇:一针见血!十二星座隐藏的性格特点,准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