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2024-05-22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精选6篇)

篇1: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总结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欢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变主动,在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里探索、翱翔,在合作中学习成长,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新的音乐课程必须采用民主的、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2)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训练能力、舞蹈队编排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为啥要开设合唱指挥、舞蹈编导、管乐合奏等专业选修课的原因。

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在具备扎实的“唱、弹、跳”的专业技能之外,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关的技能领域,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师。

三、广博的知识体系

(1)教育理论知识

每个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会不会教。有的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起码的教育能力。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歌唱家,歌唱的很好,但不一定能教人唱好歌;而教师歌不一定唱的好,但能教人怎么唱好歌。”也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教师从事的是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只有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组织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科学化。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钢琴水平达到十级的人,教小孩是绝对没问题的,其实不是这么绝对的,不了解小孩身心发展的规律只会给扼杀他们的音乐天赋,甚至会给教学带来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心理学,也能教书的想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只有以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特别是现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在广大实验区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应届毕业生都要回当地参加教育局的教师上岗统一考试,即使你是师范类的也不例外,考试内容就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公共知识。由此可见,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2)具有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

综合是基础教育中的一种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广泛综合其他相关的共同元素,整合成音乐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艺术素养完整和谐发展的空间。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很自然地就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联系到了一起。因此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新课程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险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假如我们有一颗热情的责任心,有渊博的学问,教学中能旁征博引、纵横古今、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学生何愁会不喜欢听你的课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联系和“中介”。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音乐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3)具有与姊妹艺术相关的知识

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如是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

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中也提出应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称为“艺术课”,因此,这次课改除了颁布《音乐课程标准》外,还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就把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融于一堂,形成一个“大艺术”。音乐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艺术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四、综合能力

(1)驾驭课堂的能力

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主体,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重视他们的情感交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生,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课较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模仿他人,教师只有在互动过程中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2)创新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前人获得的成果上徘徊,教育就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为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材”。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材,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材。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曾有一位伟人说过:“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创造,只有打破常规,敢于尝试,才能谈的上创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因此,教师应着眼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努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纪,信息网络可谓是无处不在。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软硬件设施。在音乐领

域,多媒体技术的介入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如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这些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因此,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而是一个视野极其广阔、资源极其丰富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有助于学生对音乐感受的加深和理解,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所以,广大音乐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其具体表现为以下这几个方面:多媒体应用教学能力、乐谱打印和MIDI制作的能力、音乐课件制作的能力等等。

(4)

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如果不上课,就不能称为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新课标》的颁布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大家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不断去探索、总结,努力提高自身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能力,才能从“教书匠”升华到“研究者”。出众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5)

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确很有哲理,.我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最多只能形成比较肤浅的知识,同时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也不会帮助教师获得发展,所以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同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看资料,看案例来充实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

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五、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通过本学年的工作,逐步总结出来了一些教学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在思想政治上,自己虽不是一名党员,但时刻能以比党员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和上课,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其次,在这一年的专业课教学中,适应学生的需要,在各门专业课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生今后的进步打下最良好的基础。为适应考试需要,在音乐专业上开设了几门专业课,包括相关器乐、声乐、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等等。

在上课过程中我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声乐课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声乐在专业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根据课程需要增设声乐专业课,从而使学生取得最大的进步。器乐课方面,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加强练习,每天早晨严加管理,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练习。视唱练耳和音乐基础理论两门课程对声乐、器乐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专业课。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做好差生的帮扶工作,从各方面创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纪律上的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保持学生队伍的稳定性。

篇2: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等新课程理念的推广,高中历史教师的发展方向出现新动向,即教学技能在不断创新,但是专业素养却在下降。这导致高中历史教学愈加趋向形式化,教师越来越浮躁,最终伤害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本文意在强调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进步的根本保证,并指出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教学技能;专业素养;专业知识;阅读;思考;写作;交流

一、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是高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根本

历史教师的两大法宝是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二者缺一不可,并重方可不入歧途。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自从素质教育的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滥觞,二者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学技能上花样百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式教学、史料教学等粉墨登场,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论是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都在下滑。历史教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历史教育一起走入误区。

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在评价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时说:“李晓风上课平实、质朴,没有花拳绣腿,也从不煽情,却充满历史的厚重和思考的张力。在他的课上,时常录音笔放满讲台,教室里坐满听课的教师。” 这段话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历史课堂的核心魅力,有了深刻的知识学养,才会让学生感到“历史的幸福”。李晓风老师的历史课大受欢迎,其秘诀不是花哨的教学技能,而是深厚的历史学专业素养。

只强调教学技能,一个拥有多媒体现代化设备的现代化校园也会制造枯燥乏味的课堂。

总之,历史课堂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不是教学技巧。过分追求形式,必将走上华而不实之路,到头来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狗。形式主义如画脂镂冰,不能长久。残砖断瓦摆脱不了被巨浪吞噬的厄运,以形式为目标、风光一时的花样技能无益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终将昙花一现。高中历史教师自身切不可画地为牢,要在提高专业素养上多下工夫,真心为历史教育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1.通过阅读积累专业知识

历史教师,必须要静心读书,且长期坚持不懈,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扩大阅读量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然而,高中历史教师的阅读不能太泛泛,读书应有方向。第一,应该阅读通史,健全知识结构。通史种类繁多,当以阅读能力和阅读时间为准自行选择。基础较差,可重读大学通史教材。基础扎实,阅读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一类是不错的选择。第二,要阅读有关史学理论的书,提高理论水平。基础较差的,可先阅读专门写给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理论著作,如王加丰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基础较好的,可以阅读瞿林东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英)冈恩《历史学与文化理论》一类层次较高的书。第三,要进行专项阅读。如《吴晗讲明史》,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通史》等。第四,要阅读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通背文史哲知识。第五,要阅读专业历史杂志和专业网站文章,以了解学术界的新动态。第六,要阅读与流行历史影视剧相关的书。当前历史影视剧泛滥,大量错误历史知识充斥其中。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不能取代历史教育的。历史教师应关注流行影视剧,对相关历史进行阅读核证,并传授给学生,以减少危害。

以上所述可以看做是主动阅读。其实被动阅读也是读书的好途径。如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与教材有关但教材又没有任何叙述,而教师又不曾接触的问题,教师课后就应该找到相关书籍或网上搜索权威的文章进行阅读研究,及时与学生交流。

阅读是个复杂的话题,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尽相同。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阅读,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找对方向后,阅读多多益善。阅读的同时,应做好阅读笔记,以备忘。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质变必然是用阅读量的积累引发的。

2.通过思考提高专业意识

与阅读相伴的是思考。任何阅读都会有思考,所不同的是思考的角度和程度。同样阅读一本书,不同教师受益必然不同,这是由思考的角度和程度决定的。教师的思考的深度就是历史课堂的深度。殚精竭虑地思考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终身的追求,阅读有范围,但思考无止境。

当前高考材料题盛行,从主观题到客观题,无材料不成题。解读材料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阅读时就可以把阅读的每一段文字都看成历史材料,对有价值的文字设问,进行思考。试举一例:

有鉴于此,我认为不论是维新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否定,抑或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否定,都是一种扬弃,也就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抛弃其不合理因素,吸取其合理的内核。用哲学用语来说,在否定过程中也包含着肯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予以简单地否定,那么,有血有肉的历史就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僵死的片段。

针对中国近代史大家陈旭麓的这段话,阅读时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维新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否定、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否定指的是什么?

(2)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精华与糟粕分别是什么?

(3)“在否定过程中也包含着肯定”还可用于哪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相信经过这样的思考,教师对这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会有新的认识。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和价值。当然,思考分为理性思考和不良思考,应引起注意,加以甄别。

3.通过写作增强整合能力

写作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对历史教师而言,写作除了使自己变得精确,还能体现综合素养。日积月累地写作,就是深层备课,其意义远大于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课堂设计。历史教师的写作还有助于梳理知识和思路,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品质,所谓“出口成章”,使自己更有成就感。

历史教师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建议从对教材、教学的反思写起,进而深入到史学理论,在有足够阅读和思考的积累时甚至可以针对某些问题挑战权威专家。当然,也可以把教学中的感动和困惑变成文字,写成文章。

4.通过交流扩大专业视野

交流是人突破自我的根本途径,历史教师突破自我的唯一途径就是交流。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个人进步的捷径。历史教师之间应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出自《鹤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照的是园林池沼的美丽,赞颂的是人造山水。有时,人造山水可以胜过自然之美。再优秀的历史教师,经过高人指点或批评,都会更上一层楼。吸收他人精华,何尝不是美丽的“人造山水”。

凡事都该追求效益最大化,交流也是如此。哪些交流更适合历史教师呢?首先是本校的历史组同事。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老教师交流可以丰富经验;与年轻教师交流可以体验到最新理念。限于历史老师活动的范围较小,校内交流应成为常态。其次,要经常外出听课、评课。公开课是开课老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一定闪耀着自己不曾有过的亮点,必然有所启发。最后,遇到特级教师和历史教育专家的讲座,要万分珍惜。他们的一句话有时可以解决自己多年的困惑,“一语惊醒梦中人”。

三、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较高的专业素养是历史教师最好的武器,阅读、写作、思考和交流是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积弊如山,有些问题甚至积重难返。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这是历史教师自身唯一能做到的。“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 对历史教师尤其如此。让我们为缔造高中历史教育的花朝月夕而努力!

篇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师的两大法宝是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二者缺一不可,并重方可不入歧途。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自从素质教育的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滥觞,二者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学技能上花样百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式教学、史料教学等粉墨登场,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论是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都在下滑。历史教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历史教育一起走入误区。

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在评价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时说:“李晓风上课平实、质朴,没有花拳绣腿,也从不煽情,却充满历史的厚重和思考的张力。在他的课上,时常录音笔放满讲台,教室里坐满听课的教师。”这段话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历史课堂的核心魅力,有了深刻的知识学养,才会让学生感到“历史的幸福”。李晓风老师的历史课大受欢迎,其秘诀不是花哨的教学技能,而是深厚的历史学专业素养。

只强调教学技能,一个拥有多媒体现代化设备的现代化校园也会制造枯燥乏味的课堂。

总之,历史课堂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不是教学技巧。过分追求形式,必将走上华而不实之路,到头来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狗。形式主义如画脂镂冰,不能长久。残砖断瓦摆脱不了被巨浪吞噬的厄运,以形式为目标、风光一时的花样技能无益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终将昙花一现。高中历史教师自身切不可画地为牢,要在提高专业素养上多下工夫,真心为历史教育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1.通过阅读积累专业知识

历史教师,必须要静心读书,且长期坚持不懈,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扩大阅读量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然而,高中历史教师的阅读不能太泛泛,读书应有方向。第一,应该阅读通史,健全知识结构。通史种类繁多,当以阅读能力和阅读时间为准自行选择。基础较差,可重读大学通史教材。基础扎实,阅读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一类是不错的选择。第二,要阅读有关史学理论的书,提高理论水平。基础较差的,可先阅读专门写给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理论著作,如王加丰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基础较好的,可以阅读瞿林东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英)冈恩《历史学与文化理论》一类层次较高的书。第三,要进行专项阅读。如《吴晗讲明史》,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通史》等。第四,要阅读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通背文史哲知识。第五,要阅读专业历史杂志和专业网站文章,以了解学术界的新动态。第六,要阅读与流行历史影视剧相关的书。当前历史影视剧泛滥,大量错误历史知识充斥其中。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不能取代历史教育的。历史教师应关注流行影视剧,对相关历史进行阅读核证,并传授给学生,以减少危害。

以上所述可以看做是主动阅读。其实被动阅读也是读书的好途径。如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与教材有关但教材又没有任何叙述,而教师又不曾接触的问题,教师课后就应该找到相关书籍或网上搜索权威的文章进行阅读研究,及时与学生交流。

阅读是个复杂的话题,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尽相同。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阅读,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找对方向后,阅读多多益善。阅读的同时,应做好阅读笔记,以备忘。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质变必然是用阅读量的积累引发的。

2.通过思考提高专业意识

与阅读相伴的是思考。任何阅读都会有思考,所不同的是思考的角度和程度。同样阅读一本书,不同教师受益必然不同,这是由思考的角度和程度决定的。教师的思考的深度就是历史课堂的深度。殚精竭虑地思考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终身的追求,阅读有范围,但思考无止境。

当前高考材料题盛行,从主观题到客观题,无材料不成题。解读材料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阅读时就可以把阅读的每一段文字都看成历史材料,对有价值的文字设问,进行思考。试举一例:

有鉴于此,我认为不论是维新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否定,抑或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否定,都是一种扬弃,也就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抛弃其不合理因素,吸取其合理的内核。用哲学用语来说,在否定过程中也包含着肯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予以简单地否定,那么,有血有肉的历史就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僵死的片段。

针对中国近代史大家陈旭麓的这段话,阅读时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维新运动对洋务运动的否定、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否定指的是什么?

(2)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精华与糟粕分别是什么?

(3)“在否定过程中也包含着肯定”还可用于哪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相信经过这样的思考,教师对这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会有新的认识。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和价值。当然,思考分为理性思考和不良思考,应引起注意,加以甄别。

3.通过写作增强整合能力

写作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对历史教师而言,写作除了使自己变得精确,还能体现综合素养。日积月累地写作,就是深层备课,其意义远大于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课堂设计。历史教师的写作还有助于梳理知识和思路,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品质,所谓“出口成章”,使自己更有成就感。

历史教师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建议从对教材、教学的反思写起,进而深入到史学理论,在有足够阅读和思考的积累时甚至可以针对某些问题挑战权威专家。当然,也可以把教学中的感动和困惑变成文字,写成文章。

4.通过交流扩大专业视野

交流是人突破自我的根本途径,历史教师突破自我的唯一途径就是交流。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个人进步的捷径。历史教师之间应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出自《鹤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照的是园林池沼的美丽,赞颂的是人造山水。有时,人造山水可以胜过自然之美。再优秀的历史教师,经过高人指点或批评,都会更上一层楼。吸收他人精华,何尝不是美丽的“人造山水”。

凡事都该追求效益最大化,交流也是如此。哪些交流更适合历史教师呢?首先是本校的历史组同事。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老教师交流可以丰富经验;与年轻教师交流可以体验到最新理念。限于历史老师活动的范围较小,校内交流应成为常态。其次,要经常外出听课、评课。公开课是开课老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一定闪耀着自己不曾有过的亮点,必然有所启发。最后,遇到特级教师和历史教育专家的讲座,要万分珍惜。他们的一句话有时可以解决自己多年的困惑,“一语惊醒梦中人”。

三、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较高的专业素养是历史教师最好的武器,阅读、写作、思考和交流是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积弊如山,有些问题甚至积重难返。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这是历史教师自身唯一能做到的。“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对历史教师尤其如此。让我们为缔造高中历史教育的花朝月夕而努力!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等新课程理念的推广,高中历史教师的发展方向出现新动向,即教学技能在不断创新,但是专业素养却在下降。这导致高中历史教学愈加趋向形式化,教师越来越浮躁,最终伤害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本文意在强调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进步的根本保证,并指出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几个途径。

篇4: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提升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良好的教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发展英语教育,实现高水平、高效率英语教学的关键。在当今教育界学者的众多研究中总结,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项:与时俱进能力、知识掌握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只有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与时俱进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变换的需求,在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注重对英语考试的形式变化、考试方法变化、考试策略变化以及考试题型的变化进行分析。在现代化的英语听力考试中,单独的人机对话开始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阅读理解的文章选择开始偏向于名著以及经典的英文著作等文章的节选,对于英语考试的重点考试方向开始从语法转变成篇章理解,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应用,这些转换的方式使得英语的四会能力成为主要的英语考查方向。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一般都存在英语听力能力以及英语表达能力低的问题,更伴随着英语读写能力以及语感较弱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教师的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不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所以,根据以上问题,培训教育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听力以及口语能力。其次,还要将教师的阅读写作以及翻译能力进行提升,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想要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求教师具有英语发音纯正、英语词汇掌握丰富、语法使用得体以及语言组合合理等能力,除此之外,出色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基础知識也是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应熟知英语国家的语言知识背景以及文化背景,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必备的素质。

二、知识掌握能力

对于语言来说,它不仅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还承载了人类的思维以及人类的文化,所以,教授语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语言知识掌握能力,熟练运用并教授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的能力,还应该熟练地掌握本语言的文化知识以及人类使用这项语言时显现的本质特征以及特殊的使用规律。因此,在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中,要重点加强教师的语言掌握水平以及运用能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地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运用正确并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三、教学能力

在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时不仅要提升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的理论水平提升是当今教师培训最主要的课题,所以,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提升教师的基本英语素养,还要提升教师对现代英语教学理论的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所以,要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全面运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避免盲目性以及随意性,避免学生进入学习误区。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进行。

四、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教学策略向学生教授英语知识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教师能否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决定着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强弱,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培养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要从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入手,引导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和正确使用,对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总结,并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研究也是英语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体现。例如,在语法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将语法与交际相结合进行练习,在特定的言语情景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语言的运用方法,激发其表达思想的欲望,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合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事物,创设良好的语言对话情景,分析语法结构。教师也可以自己编辑一段对话剧本,把最近学习的和即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运用进去,创新教学。

因此,在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种策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得出结果后进行归纳总结;引导教师分组进行策略探讨;最后,在得到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教学等等。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水平都与英语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对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只有针对实际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培训过程中,要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升,利用专业的策略以及方法进行教师培训,这样英语教师才能在今后的教学生涯里培养出更好的学生,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培育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5):325.

篇5: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我是一个有着教育梦想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成为一名与时俱进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认真学习其他师之长处,随着课改大潮的逐步深入,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推进,作为一名新小学英语教师,我的课堂缺少了很多,我想,这需要我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的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反思、创新、忍耐、坚持!

第一个关键词:学习。

“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和家长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更何况现在的正朝着社会经 济一体化,教育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今教学的出现、教学技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家长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现在的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要求教师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第二个关键词:反思。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行为做得是否妥当。反思时可以撰写手记或随笔,之后要努力改进,采取恰当的策略。只思不改是很空的,或者说是低效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反思”,教科室要求我们每个月写的博客和每月反思就是督促我们做好这一点。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完美。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借助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符合科学规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个关键词:创新。

我们要像魔术师一样,经常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教学,才能保持课堂教学风格的新鲜感,让学生爱上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青年教师,身体散发着无限活力,也都有着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头脑,教学工作的开展,让你发现以前的不足之处,我们就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创设更优良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我们学校现在实行的课堂建模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第四个关键词:忍耐与坚持。

篇6: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接触过的班级情况,借鉴许多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观点,现归纳以下几点经验:

一、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读书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可以通过把学到的新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自己不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都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但也不必讳言,有不少语文教师自离开大学校门、参加教育工作以后,却很少注意到当前的文艺动态,已很少去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大部头的著作,只满足于“吃老本”。现在的语文教材,较多地强调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较多地强调了培养学生研讨、评价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学在学生的前列,方能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要有较强的课前策划能力。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善于解读文本、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课前教学策划的重点。教学策划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上,建立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上。良好的教学策划,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教学策划不是为了限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从根本上说,策划是生成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策划,就不可能产生精彩的生成。

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课堂教学除了要合理安排知识点外,还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态度,及时给予教育、评价、激励、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成功的授课是策划与生成的结合体。高质量的策划是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就是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策划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策划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策划,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要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和素养的过程。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具有反思的条件和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多读多写,以写促读,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反思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三、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上一篇:临河街道党工委慰问患病省劳模下一篇:读完茶馆后的心得体会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