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024-04-24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精选11篇)

篇1: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动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课程也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他同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一、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最好的证据。在近代教育史上,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了解反思性教学的过程

1、比较筛选——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同样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也包括预见到他们可能碰到的困难),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了解”,以往大多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并不一样,因此,这种“了解”,更多的还需要来自于教师课前对学生的调查。由此我们可看到,教师经过教学前反思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符合了班情、生情,也自然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从容驾驭——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因此常会有一些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老师也通过即时的反思,得到三点收获:(1)教学相长,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2)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过程有时候比结论更重要。

3、概括归纳——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后继的教学,并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课后反思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②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精彩的片段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

篇2: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关键所在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视频学习,这是我的一点感悟。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应是一种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校是一所距县城较远的农村初中,随着我市两所改制学校的兴建,我校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被抽调。新分配的青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教师思想波动也很大。面对这一情况,新的领导班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弘扬以“崇尚责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在学校精神的感召下,广大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根据青年教师居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开展教学比武,要求教师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而且锤炼了教学技能。

篇3:高中美术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素质

当今的高中美术教育是以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美术教育理念, 注重课程本身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 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 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 重技能、轻理论, 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 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调整心态, 注意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 帮助学生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 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接受的是多模块教学, 大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美术课终于可以和其他文化课一样平起平坐, 美术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忧的是每个教师都要负责三个模块的教学, 这对于在大学里面专业学习比较单一的我们来说,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除了要把必修模块的《美术鉴赏》上好之外, 选修模块中的各种技能也要熟练掌握。现在教师面对的是双重考验, 不少教师心里都在打鼓, 但还是那句老话, “给别人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 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水桶装满水,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拥有“一桶水”, 还要达到“细水长流”, 因此, 平时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 在“教”的过程中深化“学”, 把阶段性“充电”变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当前的社会生活状态是快节奏的, 工作的强度也相对较高, 这样导致很多教师不能静心读书学习。教师的不爱读书、不勤读书, 无疑给专业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后劲不足”, 这样显然不能适应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 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 与时俱进, 增强智慧, 提高素质, 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

2.与时俱进,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学生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针对美术学科特色, 我们应将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分组研讨法引入课堂, 把美术课上好、上活。

3.善于反思教学情况。

针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每节课的教学情况, 都要进行反思。教师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 可以借助大家的力量, 比方说请资深教师听课、评课, 与学生座谈等方式, 将教学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总结, 写出教学随笔, 记录好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 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多参加比赛和展览, 与同行多交流。

坐井观天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美术教师要努力跳出本校这个圈子, 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种比赛, 像优质课、教学能手、创新课等评比活动, 得不得奖不重要, 重要的是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本领展现给大家, 另一方面也能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还要多参加展览。美术教师不会画画就不能称为合格的美术教师, 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征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加入一些论坛、教育网站进行交流。

有些美术老师说, “艺术是我们的理想, 教学是我们的事业”, 这句话很对, 我想每一位学美术的人都有过当画家的理想,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 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当画家。新课改倡导的就是研究型教师, 我们不仅要在教学方面钻研, 而且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也不能放手。比如珠海市金海岸中学的彭铭利老师, 他的绘画成就对他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他在校内的画室被誉为广东省最好的, 可见他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推崇, 学校也因为他的存在而名声大振。试想, 如果他除了教课之外什么都不做, 应该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

篇4:如何提高小学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小学汉语教师;专业素质;汉语教学;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1-01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汉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呢?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与分析。

一、小学汉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小学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小学汉语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小学汉语教师,首先要热爱汉语,对汉语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汉语教育事业。实践表明,许多成功的小学汉语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小学汉语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小学汉语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小学汉语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所以,小学汉语教师要热爱汉语、热爱汉语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小学汉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小学汉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

改革小学汉语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从形式与实质上激活小学汉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成为许多学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通过能够将汉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畅通无阻的交流,对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者个人,都是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教学者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考试中对汉语学习的理解、运用能力。

在众多的语言教学中汉语可以算上是较难的一个语种。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不仅很难做到对名词单复数、动词主谓宾关系等规则的熟练掌握,还不易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汉语发音最难的就是它的声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经常性的朗读,才能做好汉语的正确发音。学生在朗读教学中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体系,并促进语感的形成。

汉语教学也注重“听说读写”四大体系的训练。通常,学生在学习中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述主要体现的是“说”与“写”,而“听”和“读”常常是基于学生对汉语课堂知识理解之上。朗读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练习口语发音,还有助于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调动思维,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艺术美。在汉语教学中,教学者课堂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口语、朗读方面的技能发展。

无论是朗读还是“听、说、阅读、写”,作为汉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们每一部分的能力发展都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口语教学与朗读教学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互补的关系。

总之,小学汉语教师应当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小学汉语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镕红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小学语文教学.2000:6.

[2] 张永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N].伊犁日报(汉).2009.

[3] 胡江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引领[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篇5: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邢聪聪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只有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有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有由才干来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首先必须有一批忠诚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知识广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外乎需要两条途径:一是离职进修或参加函授学习,即继续教育;二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注重教育科学研究,自学开展终身教育。

(一)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情况看,继续教育已经滞后于现实需要,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此项工作如何开展,具体途径有哪些,还有待于深入探索。应当广开各种渠道,开拓多种途径,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教师自身来说,也应寻求各种继续教育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1、上网求知。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已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地球村”,网上学习、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

2、业务自修。这是最经常、最便利的学习提高途径。教师知识的更新、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自修。

3、拜师学艺。为使中青年教师少走弯路,迅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应在业务上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养。这比全靠自己

独立摸索省时、见效。所拜之“师”应为名师,属当地知名度高、教有建树的专家。他们能够给予中青年教师以居高临下、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可根据研究领域和专业特点,由中青年教师自己选择或由学校安排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可以常上门求教,探讨问题,或参与课题研究。也可由专家定期亲临现场予以具体指导。

(二)注重教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开展终身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更新思想观念

教科研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知识、信息、理论的学习、积累、沉淀是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而及时的总结、深化、内化、升华是其必然的归宿。只有这样,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才能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

提到搞教科研,当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有人不免生疑:既无家学渊源,又无名师指点,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谈何容易!其实,无论学者型、科研型还是专家型教师,其本质依然是教师,并非固守书斋,孜孜于自成体系的所谓学问家。

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来自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研究不完的规律,这些规律都会由一些教学现象表露出来,教师如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现象规律,对它思考一番,从中能受到启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就是研究。思考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就是学问。边教学,边研究,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

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科研的有效做法。

教科研工作能使教师以理性的态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去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个人发展,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发展,胸襟的开阔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教科研。先一步,高一层,使自己在教科研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不再做“经验型”、“勤奋型”的教书匠,争做“科研型”、“研究型”的教育家。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在教学工作上,它首先使我们想到抢占教育工作制高点,它在使人们获得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具有科学研究精神。它使我们学会以理性的思考,不断以实践探索为出发点,去进行实践活动。工作中不再以印象代替现象,经验代替规律,习惯代替改革,而是崇尚质疑精神,敢于否定,勇于探索;不盲从,不固步自封;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出教师学会用逻辑分析的手段,追求事物的精确性和规律性。

二、树立科研意识

许多教师并非没有科研能力,只是缺乏科研意识。一个教师若无科研意识,就不会有重大的发现,不会产生独到的见解,更不会有大胆的创新,只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低效劳动。那么,他也就始终摆脱不掉“教书匠”的“经师”范畴。因此,教师投身教科研首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高尚的思想意识。从事教科研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风范;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

心和集体荣誉感;淡泊名利,耐得清苦,受得寂寞,不为红尘所感、名利所累;要知难而进,永挑重担。

2、自学的学习意识。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科学知识的快速更新。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只看课本、抄教参,势必就会画地为牢把自己圈囿于一个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使自己孤陋寡闻,更谈不上从事教科研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氧”。教师只有博学,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技巧,才能成为学生乐学的引路人,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读书看报的过程就是学习、沉淀的过程;教学、写作的过程是教师深化、内化、升华的过程。

3、思考意识。思考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内化、深化、升华的过程,思考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学习中不思考,知识具有的精神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具体的感知不能升华,隐藏的真理就无法领悟。不思考,无法推理、归纳、注释,无法想象探索,无法去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思考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探索真理,其乐无穷。

4、总结意识。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总结还能输入、吸收新知识新见解,提高科研水平。教师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没有科研能力又是一回事。有机会不利用,仍然不可能具备科研能力。而总结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教师都应既会育人、又会教书、还会科研,人一旦从科研的角度去思考他的本职工作,无论多么平凡都有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三、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积极地投入教科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自身学习进修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实践出真知”。任何割裂教育教学实践与教科研关系的行为和言论都是缺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自我偏见的表现。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升华经验,在实践中探求更加完善低耗高效的做法是教科研活动的永恒主题。

善于学习他人之长,无疑是从事教科研的良方妙药。人非圣贤、先知先觉,个人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想丰富自己的学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必须在各种思想的融汇碰撞中“兼容并包”吸收内化。学者型教师必须具有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开放博容的学术思想,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成长。学人之长,给自己以强烈的心理暗示。感悟他人的成功之道,与智者对话,得到的是妙不可言的享受和灵感顿悟。

篇6: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必须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检查是督促,检查是发现,通过检查,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增添措施,以利于教师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加强五项基本功训练。五项职业职能是教师必修课。加强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简笔画训练、组织教学学习、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作为教师,搞好了五项职业技能,就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如虎添翼。

二、教师要参加学历进修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科教强国,教师学历进修至关重要。搞好继续教育的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学历进修,丰富教师的知识水平。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多能一专,成为学生所敬仰的楷模。

三、教师必须有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与总结

1.进行经验文章交流。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撰写成文,以之交流。通过交流增加知识和才干,去除糟泊,吸取精华。

2.参加教研活动研讨。要积极参加教育研讨,人人发言,做好记录,通过研讨,探索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3.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克服在工作中的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错误观点。通过参观吸收外校的先进经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四、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教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消除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有一个豁达的心肠,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百折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乐观向上,正视自己,控制不良情绪,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学生。

篇7: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

——做一名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着快乐着的教师(转载)

内容提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一名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着快乐着的教师已成为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四年来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体验着 快乐着 满腹经纶 孜孜不倦

·

走进小学音乐教育已有4年,4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从一名对音乐教学毫无所知的年轻教师变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成熟的教师,背后需要付出太多的心血与汗水。我们常听旁人说:“如今的孩子跟过去我们或更早年代的孩子大不相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看得多,懂得多,对世间新鲜东西接受得特别快。”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得到张扬,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师生问答”“师说生听”到今天的“畅所欲言”“自主探索”,中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所有的教师迫切地感受到要想在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得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与素质。

一、坚定信念,摆正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尊重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之前,教师应该首先问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是互相的,教师对于学生也一样,只有自己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那么教师的“尊重”才能得到学生的回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位教师在课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堂中打骂学生的情况,结果引起了社会许多家长的不满,最终教师受到了某种处罚。扪心自问,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受到学生与社会的尊重。做一名教师,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是孜孜不倦的。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音乐课堂上,自己首先应该带着饱满情绪去带领学生欣赏感受音乐,而不是偶尔遇到学生在课堂上顽皮时,去责骂他,羞辱他。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努力让学生在“爱学想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并在学习中让他们体验着,快乐着。

二、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肚子里“没货”怎么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在课后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进行音乐方面的进修与学习,不断地使自己的音乐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成为肚里真正“有货”的老师。

教师肚里“有货”的同时,也肩负着把“货”传授给学生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满腹经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呢?这就关系到教师的“教”。有人说:“歌唱家,歌唱得好,但不一定能教人唱得好,但有些声乐教师自己唱得并不怎么好,学生却很出彩。”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心理学与教育学,学会能正确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自然这样就会避免走许多弯路,让学生在有效的音乐课堂中学到音乐课堂知识,并在学习中体验着,快乐着。

三、教师得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唱、弹、跳。能驾驭好这四点,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才能算得上合格的音乐教师。

“说”即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上,音乐教师尽量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准确简练、幽默风趣,必要时能语重心长、情深意切,做到这些,课堂气氛才会变得轻松愉快,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在课堂中享受体验快乐。

“唱”即教师的示范演唱与教唱。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歌唱时要富有情感,”做到“声情并茂”,只有“以情动人”,才能深入人心。教师在做示唱时,能用具有丰富的情感的声音吸引住学生,让学生懂得歌曲表达的意境,并模仿教师的演唱。演唱时,除了让学生懂得情感表达外,还得教学生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以及歌唱姿势,歌唱方法等,充满激情的演唱有利于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歌唱中体验着,快乐着。

“弹”即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娴熟流畅的弹奏能立即吸引住学生,让学生浅层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具备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深化出课堂美感。

“跳”既教师的舞蹈表演。在课堂教唱时,教师在演唱的同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这样不仅能正确表现歌曲意境,而且能让学生生动地去模仿,从而跟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思维,显现出音乐教师的魅力。

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深厚的音乐技能功底外,还得具备其它各种综合能力,比如: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课后教学反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篇8: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 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将无法落到实处, 更不可能获得成功。建设一支师德纯洁高尚, 师风廉洁公正, 学识精深广博的教师队伍, 也是深入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 如何确实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在校本培训中, 我认为学校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一、采取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使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课程即教师”, 课改成败, 系于教师, 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说, 新课程实验, 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所以,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创新,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 注重抓紧教师的专业培训,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素质———

1.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校、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培训, 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

派教师外出学习, 并且记录下重要的精神, 学习归来后, 再对全体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外面的新动态;

学校购买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 教师个人也订了很多教育理论书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写出读书笔记, 并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

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培训, 使教师开阔了视野, 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 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新课程改革当中去。

2. 开展研究活动, 提升教师研究水平、科研能力

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研讨的内容广泛, 如:学生的个性培养, 欣赏每一个学生, 让所有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了吗?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等;

研讨的形式多样, 有集体探讨、征集最佳方案、实验法、个案跟踪调查等。

在研究过程中, 学校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去发现、验证、总结,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通过教师的公开而自由的研讨活动, 使教师勤于思考, 善于实践, 乐于创新, 加深了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 注重课堂教学,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课程改革, 最终是要发生在课堂上。实际上, 我国广大优秀教师的成长, 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了锻炼, 取得了经验, 得到了发展。因此, 必须特别注重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各教研组经常开展教研课。课前, 各年级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研究最佳教学方案;课后, 各教研组进行评课, 诚恳地指出教师的成败之处, 并且评选出学校的优质课, 进行鼓励、表彰。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学校领导、各教研组组长经常听推门课, 检查、督促教师按教学计划备课、上课, 指导年轻教师按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

开展“一帮一”活动。学校指派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带年轻教师, 手把手地教。老教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虚心求教, 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使年轻教师很快地胜任了教学上作。通过传、帮、带, 年轻教师虽然刚参加教学工作不久, 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年轻教师不仅在教学上独当一面, 而且教学有特色。

二、不断探索, 勇于实践, 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1. 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促使教师自觉参与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自我提高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就是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 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 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提高了教学效能。

学校在教师培训中, 应该注重抓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

一是要求教师每课必反思:教学前反思, 钻研教材, 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设计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教学中反思, 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按照教案“走”时, 及时审视教学方案的合理性, 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 改善教学活动, 从而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 及时反思目己的教学是否有效, 需要改进的方面, 总结自己的进步与失误, 以“课后一记”及“教学工作日一记”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的教学反思, 促使教师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促使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大胆创新,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发现知识的特点、学习的方法、事物的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时间, 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同意的聚敛转向了多维的发散, 学生思维更活跃、更丰富。

有位教师在教小学语文《清澈的湖水》时, 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 我们不懂, 小洁一上船就会看到清澈的湖水、湖中的小鱼、美丽的倒影了, 为什么作者要讲她先看到两岸的风景, 后看到湖中的美景呢?”老师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善于动脑筋,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可此时, 却没有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老师启发道:“观察事物可以由近到远, 也可以由远到近。”然而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道:“我不同意书上的写法, 我觉得由近到远要合理一些。”此时, 教师没有武断地下定义, 而是让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了辩论。虽说一节课后, 学生没能争辩出胜负, 然而从辩论中, 学生却懂得了辩论的好处:“我觉得辩论可以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辩论可以锻炼说话能力。”“辩论会让我们变聪明”……教师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不但教会了学生学习, 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 不再墨守成规, 静止地、被动地“教”教材, 而是结合学校、社区, 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 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 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让教材活起来, 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适应学情, 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4. 运用鼓励性评价、真实性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过学习、培训, 教师已认识到课程评价由过去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转为注重评价的诊断和促进功能, 由关注结果, 转为注重过程的评价, 注重激励和反馈,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通过评价, 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教与学, 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们的评价探索已经有了一定经验:评价内容, 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 让学生参与评价, 并且把学生当成评价的主体, 使学生在自评、互评中, 得到锻炼, 受到激励。

根据这些基本原则, 学校为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 如学期中的“我的成长足迹”、“我能行”、“我最拿手的事”、“课堂活动争星制”、学生成长记录袋……学期末的学生作品展示, 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通过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评价,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注重教师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 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 以指导实践

教师的研究成果往往比较零散, 很容易被忽略, 如果不及时进行收集、整理, 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便会失去, 因此, 学校定期通过举办教师论文交流、评比、研究成果交流会等活动, 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同时,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评比活动, 使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彰显, 增强了教师研究的热情和信心:

1. 学校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每学期, 学校都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评选出学校优质课, 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课改案例, 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进行表彰:开展课改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 促进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2.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

教师们通过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评好课、竞赛课, 通过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 既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经过以上的学习、培训, 教师们对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 树立了“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

“多一把尺子, 就多一批好的学生。”老师们认为:许多好的学生都是教师评价的结果。教师抓住评价这块“法宝”、评语这块“方寸之地”, 用倾注师爱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 来感化、激励学生。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学生, 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特点, 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与进步, 诚恳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希望。在评语中融入教师的殷切希望, 从而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八小时, 教师还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校外生活。”教师们认为:孩子是“立体的”、“多方面的”, 教师了解孩子的校外生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恰当地教育。

教师们说:

“有时, 一些教师会讨厌个别学生, 对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能忍受。但如果你真诚地了解学生, 真心关爱学生, 那么你就会改变以前的那种看法与认识, 转变成另一种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会碰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 其实, 这应该理解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 未曾‘唤醒’学生的心灵, 没有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

“教师的关爱是一种无形的有力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关爱能促进学生的自查、自纠、自省、自救。将促进学生学会用‘爱’的行为去关心别人, 和老师一起去创造‘爱’的环境与氛围。”

篇9:浅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方法

【关键词】教师素质;成长

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和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很难,怎样做一个好教师,用每一个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要"爱岗敬业",如果做到了这四个字,那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做好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每件事.作为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直接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呼唤高素质教师。那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呢?

1.做为一名优秀教师标准

1.1有作为教师激情

教师拥有一份来自对生命热爱、对生活向往、对知识渴望的激情,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和双向互动的充分保证。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能在课堂甚至课外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想象,在一个没有激情教师的授课下,学生能发生对知识的兴趣,对问题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憧憬?

1.2具有爱心与亲和力

教师拥有一份爱心,是出自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以及对大学生的责任。没有爱心,教师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对学生产生冷漠。一个对职业没有爱心,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岂能去感染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呢?

1.3具备强烈的时代感

信息时代,让每一个人在网络里发现人性的美丽与丑恶,也能从信息里挖掘价值与垃圾,高校教师不能仅仅从经典里去追寻知识与理论的光辉,而且应该学会把握时代与现实,从纷繁芜杂的大社会里去挖掘潜在的现实素材,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其隐藏的知识信息与道德力量。结合现实去探讨理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激起学生的脑部思维。

2.加强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教师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人才.只有好的师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怎么样才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呢?包括以下几点:

2.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2.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3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2.4尊重家长、廉洁从教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3.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冷沅教授管零碎时间叫“零布头”,倡导教师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充实自己,思考工作,其做法曾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一是合理利用寒暑假。每年的寒暑假时间相对集中,可以设想较大的读书计划。二是认真把握星期天。一般的做法是,结合自己目前的教学工作,有选择地去读书。星期六没事去书店逛,看到了就买下来;星期日下午网上阅览,晚上睡觉前看报纸杂志。三是入睡之前书相伴。养成睡前1小时读书的习惯业已多年,报刊中的豆腐方块、书上一祯照片,去稍加浏览、略作琢磨,受益匪浅。

高校教师面对是一个个日益成熟的未来的职业人士,他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接受了较好的幼儿教育,至少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他们拥有大量的信息储备,具备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所无法比拟的信息优势。因此,他们具备对中学老师最起码的感性判断。基于这样的现实,如果一个高校教师不能努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充实自己,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

4.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故此,教师创新能力及创新品质的培养,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永久大计。

4.1掌握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掌握创新方法的具体要求有以下三点:其一,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观察是知觉和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认识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充分利用比较发,既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又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而在比较、判断、分析中做出发现和发明。其二,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过,“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准绳”。这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创造力来源于积极的思考。其三,要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要满足于一孔之见,不要把知识变成束缚自己的包袱。不断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促进知识正迁移,自觉而充满信心的去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

4.2具备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

大量事实证明,综合就是创造。任何一个创新活动,都必须以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为源泉,都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新综合、提炼及转化。一个人综合知识的能力越强,他所产生的思维能力越强,他所产生的思维也就越广泛,取得创造的成功率就越高。综合作为一种能力不是轻而易举实现的,①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教学实践作为功底,缺一不可。②必须学会总结,提炼抽象的高层次劳动能力及方法,这是知识转化的关键。③必须形成“再学习、再提炼、再创造”的良性创新运行姿态。“自学”,就是自己非常自觉地学习。没有自学习惯和品质,就没有成功。

其实,做一个优秀的乃至卓越的高校教师,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扩大自己的学生影响力。

所以说:做教师的必须树立专业素质成长意识,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身正为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要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长方式,努力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认识到“学习是教师素质成长的保鲜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每一个专业素质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努力追求每个目标的实现,诚心体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无止境”的境界与乐趣,才能达到体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铁.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探讨.科技教育创新,2006,19.

篇10: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凤城市青城子镇中学

佟丽华 2013年10月21日

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凤城市青城子镇中学:佟丽华

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标准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的实施,也赋予了教师职业以新的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于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我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加强现代教育思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新课改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忠实有效的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导致课程与教学对立。因此,为适应新课改 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尤其重要。即: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变传统的一次性教育为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变封闭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型方式,把教学重点着眼于学生的学而不单是教师的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思维。例如:由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讲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用来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由此可以举一反三。而且师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化学带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研究、讨论,从而实现对课程的创造,而这一切都要求化学教师本身具有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二)加强师德建设,确立现代的教育思想

师德是教师的“魂”,没有了“魂”,任何一位工程师都无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师德建设,核心在于两个词“奉献”、“爱心”。

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人格魅力。“教师”这一称号是神圣的,无私的,而其“神圣”“无私”正是由许许多多的前辈用“无私奉献”谱写出来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就意味着做好了“甘为人梯”的准备,也意味着“奉献”,这也正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

其次,师德建设应重视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生活于社会之中,更服务于教育事业,也许工作时会受到外部的干扰,引起心理上的波动,但作为教师应学会保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生需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所以教师没有权利把情绪带进课堂。再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新课程首先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教师应做到: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强调教学应当成为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要求教师做到四个字“用心施教”,从感情上进行沟通,必须用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即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沟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只有我们在尊重和热爱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用爱心去接近、了解和体贴学生,采用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就能收到成效。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志向。

思想素质决定一个人言行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三)提高专业技能,更新知识结构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职业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行的中学化学 教学当中,很多学校注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了”。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当前形势下亦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每年有近万种新化学物质合成,同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更新与充电,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继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其一、旧的知识不能丢,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积累自己及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拥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和期刊,并随时查阅,同时新的知识要补充,多听,多看,多学习。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应时刻关注当前高科技领域内本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力争将化学与科技接轨,开阔学生的视野。近年来,一些高科技成果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的越来越多,提醒我们必须具有更强的职业敏感性和紧迫性。教师本身应及时的捕获信息,并输入自己的资料库。增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前沿信息与课堂知识相联系时,也会启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其二、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放型的教学,刺激学生提问各种问题,使教师所遇到的问题更加高难化,知识更加全面化。因此,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在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度,是提高化学教师素质的又一层面。

化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联系。数学、物理自不用提,例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数学的特定 系数法;混合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与极值观点的应用;如分子运动与物理中的内能,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化学教学又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可以体现在:语言、教材处理、知识穿线、点拨诱导、实验演示等等方面。拿语言为例:抽象化的化学用语、理论,都可以借助于文学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所以,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与艺术修养。

另外,当前形势下,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不可忽略的即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党中央就提出教育要信息化、现代化。我们应依据主体教育的模式,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的同时,老师应着手探索化学教学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建构学科信息化、现代化模式。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命,它必将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语言、声音、图象、动画效果,从而让知识更轻松的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人文科学素质,及师生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条件。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有一种说法:但愿二十一世纪的教师都是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此中深意,大家共勉。

篇11: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中文摘要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教师来实现;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急迫的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利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造就人格,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品质高尚的学生。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去完成教师所承载的艰巨的责任,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

“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①这不仅是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其素质的要求。对此,我就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做以下分析。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1、努力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思想道德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为了使自身修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起码要非常明确哪些应该多做或做好,哪些应该少做或不做。而这些,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时刻遵守法律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做得更好,那就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不断地提高。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杨海云.终身学习,做充实的自己——关于“一桶水、一杯水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11月(203期):第179页 ①

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教师应该义无反顾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2、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要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要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自我批评是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正确解决方法是深刻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不足,克服缺点,敢于承认错误,完善自我。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彻底改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陈旧习气。要树立敢于创新、大胆创新的思想,在工作中要有新思维、新思路、新办法,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解决好“有所为才有位”的认识问题,切实抓好岗位练兵,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单位要有新形象,工作要有新气象。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保持领先,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时时处处都能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作用。

二、加强教师的教育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1、坚持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

一是一般教学基本功,包括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作业设计、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二是学科教学基本功,包括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与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专业特长基本功,主要指教师除了精通所授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具有收集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阅览、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每周都要用一定的时间坚持三笔字、朗读、简笔画等基本功的练习,保证质量,稳定提高。

2、加强交流,合作互助,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此,应努力加强教师之间(同学科、不同学科)思想观念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要做好集体备课,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安排半天固定时间,进行听课、研讨、交流,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通过学习型学校、学校型团队活动的推进,促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思想水平、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强校际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内外的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看课、评课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师“重看轻评”的习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同伴互助,共同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

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呢?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课后自我评价,认识优势和不足之处。每堂课中都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反思一下自己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全面。或者在经后的教学中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养成从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组织写教学反思、观看课例等,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三、鼓励教师的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方式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以尊重,个性得以发展。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其次要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创新、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赏识功能,让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采用启发式教学

破除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确保基础理论“必要与够用”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内容的实效性与操作实践性比例。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发现的活动,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活动,在新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构建知识的活动,具有一定思维空间和思维强度的创新、探索活动。

3、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为此,必须构建一个适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六方面着手考虑即教学目标、面向全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效果,着重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要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在学生上花功夫,做到优化教学目标;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三要正确地把握课标,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四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五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条件让学生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

1、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份为人父母的爱心

学生就像一颗稚嫩的幼苗, 可塑性很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系到他们能否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 学生, 无论成绩的好与坏, 都要像父母挚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用阳光雨露般的爱心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最强的一面,教师应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在表现最平庸、智力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开发他们的精神领域,并使他们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度,显示自己,从人的自尊感源泉中汲取力量,让他在班集体中,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2、要从心底接纳学生,树立发展新的学生观

人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光照总是带有很强的自我色彩,很容易主观臆断。作为教师如果主观意识太强,就很难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于自不成熟至相对成熟,由不定型到相对定型的过渡时期,他们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人。就其本性来说,他们总是主动感知外部世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意识地寻找并接受某种影响或抗拒、排斥某种影响,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作为教师就应当听一听学生们的想法、想一想学生的感受,从心里接纳学生独特的自我,特殊的个性,不要以往昔的、定型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新特点: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新特点加以引导,我想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尊重。

3、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平庸的教师,无视教育的伟大和自身的使命,只会照本宣科,不思进取,不信学生有创新潜能,不会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完备性,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辨证关系。做到转化有决心,提高有信心,思想要关心,辅导要耐心,对学生有爱心,以朋友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4、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

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总之,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面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及课程改革新形势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必须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塑造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一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参考文献

1、杨海云.终身学习,做充实的自己——关于“一桶水、一杯水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11月(203期)

2、劳凯声主编.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丛连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素质[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黄晓军.调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上一篇:保送生个人陈述下一篇:井柏然经典语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