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角度案例

2024-05-20

新闻角度案例(共6篇)

篇1:新闻角度案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制片人夏骏的报告 内容: 夏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介绍了新闻调查节目的产生以及策划、选题与制作,还谈到了电视业的竞争。

关于夏骏讲课的报道,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开头——选择这样几种新闻角度:

1、长达45分钟的《新闻调查》,对它的制作人夏骏称为“勇气性的节目”。因为他是中央电视台时间最长的新闻节目。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节目每延长10分钟,对编导和记者能力的要求呈几何级数递增。

夏俊今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课时说,3年前,他参与创办的这个节目,也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进行深度报道的节目。

这个角度是从新闻调查节目入手的,要挖掘的新闻价值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创办的经验与意义。

2、面对新闻学子,资深电视人夏骏语出惊人:“你们站着一个很好的产业上。但新闻学科的厚度不够,能给予你们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联想力不足。”他表示,在他麾下效力的出色的编导和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

这个角度的选择,显示记者感兴趣并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是夏骏对新闻教育的批评。

3、当年精英文化代表作—大型电视政论片《河殇》的制片人之一夏骏,如今主持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他说“揭

竿而起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个市民时代,要有耐心,要踏实地做事,要进行文化积累,这个就是现代化。”

夏骏于1990年至1995年进行了中国农村调查,其中用两年的时间跑了18个省、149个贫困县。它对当年的精英文化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脱离社会实际的弱点,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报道从这个角度入手,要挖掘的思想主题涉及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理想。

4、《新闻调查》栏目打的是记者的品牌。它的制片人夏骏称:“45分钟的节目一定要做出记者调查的魅力。”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课时,他千呼万唤名记者的出现。当然,他承认:“拥有这样的记者还需要时间”。

报道通过“记者品牌”这个的角度,想探讨的是有关中国出名记者的问题。

5、电视竞争进入了战国时代。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制片人夏骏面对各省节目纷纷上天的是热闹局面,开始怀疑中央电视台是否有必要要搞8个频道。他说:“当没有人看的时候,你在天上飘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角度显然是从电视界的竞争切入的,它所要表现的新闻事实与体现的新闻价值当然不会和以上四个雷同。

篇2:新闻角度案例

第一节新闻角度

一、新闻角度是关系新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价值倍增。《叶乔波坐轮椅回到北京》突出运动员的精神品质。

2、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例如麦迪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中海油发现天然气的消息,另一个记者发现首先给香港供气,写出独家新闻。

二、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

例如刘延东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例如刘延东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湖北大学生救人,捞尸收费

2、以小见大找角度湖北大学生救人,捞尸收费

3、虚中觅实找角度在会议中找新闻点

4、逆向思维找角度很多批评性的报道,小学生给领导打伞。

5、发散思维找角度例如假日经济,旅游热

6、统摄思维找角度又称聚拢思维,向焦点集中,深入挖掘。例如校报航模的报道

7、全局高度找角度梁国壮老师的事迹,在学校的高度写学科建设

第二节 新闻语言

一、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二、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1、多用动词、准动词

2、多用子概念,要求具体、丰富、形象。水果 苹果 富士苹果

3、多用大白话,少用专业术语。

“风勇广场”命名揭幕仪式在新校区举行

11月2日下午,“风勇广场”命名揭幕仪式在人工湖北侧举行。校党委书记计卫舸、校长李强为广场揭幕。党委副书记桑秀国、胡金秀,副校长周国强、宋景华出席揭幕仪式。胡金秀副书记发表讲话。

胡金秀副书记在讲话中重温了张风勇同志的先进事迹,赞扬了他对事业高度负责、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高贵品质。她指出,广场建设的意义旨在缅怀张风勇同志生前的光荣事迹,表达大家对他永久的纪念与敬意,颂扬他的可贵精神。命名“风勇广场”,是以文化建设的形式,使风勇精神得到固化与物化,并使之熔注到全体科大人的精神血脉,激励科大人奋勇向前。

初稿:校领导慰问校医院一线医护人员

11月2日下午,党委副书记桑秀国、副校长宋景华,学生处处长安立峰及后勤集团总经理石金波在校医院院长王秋芳、副院长冯彦青的陪同下,亲切慰问了校医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领导太多)

自 H1N1流感发生以来,校医院医护工作者们不辞辛劳,恪尽职守,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并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一直坚守在H1N1流感预防工作的第一线。桑秀国副书记和宋景华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向奋战在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线全体医护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对近期以来校医院在防治H1N1流感方面做出的辛勤努力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同时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同时要注意身体。随后,校领导向校医院医护人员发放了慰问品。(层次不清)

校医院院长王秋芳代表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师生们的期望,坚守岗位,继续为师生们的生命健康、为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做贡献!

定稿 校领导慰问校医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一线医护人员

11月2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桑秀国、副校长宋景华亲切慰问了我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

桑秀国副书记和宋景华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全体医护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对近期以来校医院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同时,两位领导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注意身体。

校医院院长王秋芳代表全体医务人员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师生们的期望,坚守岗位,继续为师生们的生命健康、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做出献!

自国内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校医院医护工作者们不辞辛劳,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一直坚守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篇3:新闻角度案例

一、时事新闻与版权保护

在人工创制的抽象物中, 新闻被划入了“事实作品” (Works of Fact) 类, 这给新闻享有版权带来了不少阻力。 尽管新闻产品没有被彻底驱逐出版权 (著作权) 的大门, 但毕竟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看来, 厘清新闻与版权的关系, 有必要对新闻产品的版权问题进行思考。 “认真反思知识产权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产权不是一个自然事实, 它是要来争取的———它是特权而不是权利。 ”[1]

正如马克思研究经济学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商品开始一样, 讨论新闻版权应从新闻产品的最基本单位———时事新闻开始。

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不是机械的运动, 运动带来的是变化。 信息的产生是世界运动变化的结果。 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信息对于人类生活而言具有传播的价值。 不同的人需要了解最新的不同动向, 以便为各自处理日常事务提供参考。 新闻媒体存在的合理性正在于此, 时事新闻受世人欢迎的奥秘也在于此。

构成时事新闻的要素有二:时间和事实。 在时事新闻中, 时间的排序位居事实之前, 在于事实不计其数, 而时间有起点也有终点, 具有阶段性。强调新闻事实的时间性, 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信息时代, 新闻的时间性更为重要。以时间为主轴的时事新闻调节着时间和事实之间的函数变化, 时间性的要求越高, 事实的要求则越简明。 有趣的是, 受时代需求因子影响的时事新闻, 时间性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的流程中, 新闻媒体承载的时事新闻以事实的符号形态出现。这也是时事新闻在多数国家现行的版权法 (著作权法) 中失宠的原因。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所列举的不适用著作权法的种类中, “时事新闻”被置于第二类。

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将“时事新闻”拒之门外, 却没有阐明究竟何谓“时事新闻”。 在2002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里, 对“时事新闻”进行了界定:“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日本文化厅在 《新版权概要》 中所作的行政性解释是:“所谓‘只是传播事实的杂闻和时事报道’, 是指关于人事往来、讣告、火警、交通事故等日常消息。 这些东西没有版权。 一般的报道、通讯、新闻照片, 不属于这个范围, 应作为作品加以保护。 ”[2]

也许在立法者看来, 版权保护的是有独创性质的作品, 单纯的事实消息显然不具有独创因子, 所以不具备享受版权保护的资格。 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对立法者对版权客体的熟悉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否则, 其在给法律造成缺憾的同时, 也亵渎了法律的神圣性。

时事新闻有无独创性,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甄别。严格地说,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纯而又纯的东西, 不论是无生命的物质还是有机体, 都没有绝对的纯正。 我们认识到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种客观事实是“言语的事实”, 而非客观事实本身。 众所周知, 言语具有主观的成分, 主观又含有创造的特质。 即使再“客观”的言语事实也具有某种独创的性质。 进一步说, 单纯事实消息因报道者的不同, 叙事时难免“打上作者个性智力的烙印”[3], 从而使单纯事实消息具有原创的成分。 再者, 即便是简讯之类单纯事实的消息也经过了人工的裁剪, 其选择事实的角度、事实的范围和表述事实的时序, 也不尽相同。 报纸上刊登的单纯事实消息, 通常需要另外拟制标题, 有的还配发有图片。 由标题、正文 (不少重要的新闻报道还配有图片) 构成的单纯事实消息,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加上编辑的文字润色和版面美化, 很难断然否认这些单纯事实消息的独创性。 因此, “独创性是一个标准, 但不是精确的标准, 而更像是一个原则”[4]78。

拒绝给予时事新闻以版权保护, 对新闻产品实行版权例外和版权限制的做法, 在当今世界比较流行。 比如, 1986 年颁布的《日本著作权法》第10 条第2 款规定:仅仅以传达事实的杂闻及时事报道, 不视为作品。 1954 年颁布的《埃及版权法》第14 条规定:每日新闻或纯消息性质的各种资料不受版权保护。然而, 时事新闻一旦被视作“公共产品”, 其内含的信息价值和经济价值, 必然成为公开掠夺的对象, 任何网站、 报纸都可以从其他媒体上转载有关的时事新闻。 可见, 相关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规定, 新闻报道很容易成为他人侵权的对象。

新闻作品属于演绎作品。 与原创作品相比, 新闻作品尤其是时事新闻从内容上看缺少实质性的差异, 但这并不能否认演绎作品独立的存在价值, 它依然享有著作权 (版权) 的合法性, 因为事实的表达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事实上, 包括报纸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 其刊登 (播发) 的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所占的比重不大, 著作权法 (版权法) 字面上用“时事新闻”来表达, 误导了公众, 也变相纵容了版权侵权行为。 报纸版权方面的纠纷呈上升趋势, 与法律对时事新闻版权的弱保护有关。

二、新闻自由与版权保护

一般认为, 将时事新闻排除出版权保护的范围, 除了时事新闻在表达形式上缺乏足够的独创性外, 还有一个常见的理由: 为了保护社会公众对社会重大事项的知悉权。 按照这种说法, 公众的知悉权涉及新闻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公众的切身利益, 如果给予时事新闻版权保护, 可能会造成新闻信息流通的不畅, 妨碍新闻自由, 损害公众利益。 新闻自由和版权保护的立法困境, 最终以牺牲时事新闻的版权保护收场。

新闻自由与版权保护的关系究竟是完全对立还是部分对立, 有待厘清。 在现实生活中, 不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在伦理层面,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单个的规则 (规范) 自有其合理性, 只是这些规则 (规范) 置于同一个时空区域后, 它们才发生了抵触。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法律困境”或“伦理困境”。 究其原因, 利益的冲突在单个规则 (规范) 独立存在时毫无限制, 规则 (规范) 之间的外延有不相容的部分。 解决法律 (伦理) 困境的办法是让渡其中一些权利 (利益) 。 换句话说, 通过权利 (利益) 的妥协, 达成新的平衡。

版权是私权, 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版权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并不直接。 一部再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件再有艺术创新的雕塑作品, 作者发表与不发表它们, 是作者个人的事情。 对公众来说, 虽然也有某种程度的损失, 只不过这种“损失”是失去了一次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机会。 不过, 这种损失和社会利益关系不大。 新闻产品, 尤其是时事新闻则不然, 记者采写 (编导) 的新闻作品, 只要这样的新闻作品与其他法规 (如保密法) 不发生抵触, 不发表该新闻作品既是对信息的变相屏蔽, 也是对新闻自由的扼杀, 因为这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任何人都没有垄断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不将时事新闻纳入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 是保护基本人权———公众知悉权的重要举措。

基于这样的观点, 一些学者反对将时事新闻报道纳入版权保护的范围, 因为“应该考虑这种对信息的垄断是否危害公众利益。 电视节目表、天气预报之类的信息涉及公共利益, 不应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畴, 否则它只会导致普通民众对基本生存信息的占有不足。 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引发著作权保护过度与资讯自由之冲突”[4]76。 而美国学者约翰·佩里·巴雷则进一步指出:“信息所有权是反民主的, 因为它将妨碍思想的自由流畅。 ”[5]86

新闻自由与版权的这种对立并非不能调和。 新闻自由存在的前提是需要有一批新闻机构和专业的新闻从业者, 以及足够量的新闻产品。 没有这三个要件, 新闻自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 不能成为新闻实践。 虽然新闻产品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但同样不能忽视新闻供应商和新闻从业者的利益。 新闻机构的双重属性中商业属性是基础, 媒体日常运转的经费必须从新闻经营中赚取; 新闻媒体的公共服务属性居于新闻伦理层面, 在保证新闻机构合理利润的前提下, 媒体还要履行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表面上看, 版权保护是新闻机构维护自身权益的武器, 而实质上, 对新闻媒体提供相应的版权保护, 最终是鼓励新闻生产和创新, 进而捍卫新闻自由。 可见, 给予新闻产品以相应的版权保护, 不仅不会损害新闻自由, 而且是在促进新闻自由。 那种借口公共利益而呼吁拒绝给新闻产品以版权保护的做法, 错在了以片面、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在他们的视阈里, 只有新闻自由和公共利益, 而排除了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者的利益。 分析要件的缺省, 导致了结论的偏颇。

新闻自由旨在保障信息的自由流通, 满足人类的信息消费需求。 社会的发展, 使得人类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多维的趋势。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位于最底层的是“生理上的需要”, 其次是“安全上的需要”。 观照这个需求框架, 新闻产品可以分别满足这两种最基本的需求。每天媒体上刊载的时事新闻, 给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信息和安全信息。假设这些服务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产品自身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者的利益缺乏安全感, 迟早会影响到新闻产品的供给。 显然, 这违背了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的表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

信息时代, 新闻产品的需求和供应均呈上升趋势。 对新闻自由而言, 版权保护具有正当性, 也是版权法所值得追求的目标。 毕竟, “所有的法律都具有惩罚和保护的职能, 但并不是所有的法律制度都建立在权利的意识和观念上面”[6]。 法律应该尊重现实、尊重不同的利益群体, 主动公正地提供保护。 照顾新闻版权利益的版权法, 对新闻自由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而新闻自由反过来又能够增加人类的平等。 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用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 (Toc-queville) 的话说就是:“人越来越平等, 新闻的影响必然随之而延伸。 ”[7]

三、报纸产品与版权保护

1955 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以苹果和路灯为例来分析“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经济含义。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 公共产品则属于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产品”的概念非常笼统, 其囊括的产品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 物质属性的公共产品和非物质属性的公共产品在版权保护中显然不能等同。 就报纸来说, 虽说它被列入了公共产品, 但它和路灯没法相提并论。 所以, 以“公共产品”为由否认报纸的版权, 显然过于简单化了。 因此, 报纸产品与版权保护需要重新审视。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纸质媒体的国家, 发行报纸的历史超过了1200 年。3但是, 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产生在欧洲。 报纸演变到今天, 有可能面临报纸形态的转型问题。 然而, 报纸毕竟是以内容为王, 其形态的变化可能为报纸版权保护提供了新的客体, 但不变的是报纸的内容产品。 报纸是新闻纸, 新闻纸是汇编新闻工作者和其他作者媒体产生的新产品。研究报纸的版权问题, 主要围绕新闻纸上刊载的内容展开。

版权保护研究中, 有两个不同的学派: 以帕梅拉·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版权最高纲领派”以及与之针锋相对的“版权最低纲领派”[5]91。 前者一般都认为, “信息所有权是反民主的”, 它不仅妨碍思想的自由流通, 它本身就是阻碍新一轮更具规模的思想文化的更新与创新;后者则认为, 自有资源属于劣等品;不受限制的东西肯定是没有价值的……[8]“版权最高纲领派”否认版权的合法性, “版权最低纲领派”则把版权保护提升到绝对的高度。 这两种观点作为两种不同的学说可以争论, 不过它们均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 就报纸产品而言, 从目前的“弱保护”逐步向“适度保护”过渡, 更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

法律的完善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这种完善离不开学术的争鸣和探索。 作为公共产品的报纸, 其版权保护即属于这种情况。 概括而言, 报纸产品主要由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评论、广告以及其他文字作品构成。 我国的《 著作权法 》 否定了时事新闻 ( 纯事实性消息) 的版权, 对非时事新闻的报纸产品也没有提及。 修正后的《著作权法》, 同样没有消除这方面的缺憾。

和其他类型的媒体相比, “报纸有时间提供视角、背景, 又能够提供新闻之间的相互联系, 读者得到的是一揽子的消费包”[9]。 报纸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时间与产品中凝聚的作者劳动量成正比。 这种劳动不是机械重复的劳动, 而以报纸产品生产者个人的才智为前提。 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新闻图片、报纸广告、副刊类作品, 这些产品的日均数量, 远远超过了当天纯事实性消息的数量4。 这些含有创造性的作品, 需要版权法 “确保那些写作并发表真实故事, 如A Time to Heal的作者, 使其至少可以享受销售原创表达的权利, 作为其投资的报酬”5。 即便是新闻媒体上的时事新闻作品, 也应获得版权法赋予的经济权利。 以德国的《著作权法》为例, 其第49 条规定:

(1) 广播评论和报纸以及其他报道时事新闻的单篇文章, 内容如果是政治、经济、宗教方面的时事新闻, 除作出保留权利声明之外, 允许其他报刊对其进行复制、传播或公开发布。

(2) 应当为这种复制、传播、公开发布的行为向作者支付适当的报酬。[10]

报纸产品的版权保护, 还有一个被长期忽略的问题:时事新闻的时效问题。 时效是未经主体意志表明的让渡, 而让渡则是主体意志明确地放弃所有权, 是真正的让渡。[11]时事新闻被看作当今的历史, 问题在于, 随着时间的流逝, 时事新闻失去了时效性, 成了明日黄花的时事新闻逐步成为准历史素材。 这个时候, 报纸产品的版权保护该如何应对? 著作权法研究中有个“权利穷竭”理论6, 新闻产品刚好与之相反, 属于“权利召回”。 失去了新闻时效的新闻作品, 作者 (或法人) 可以行使报纸产品的版权权利, 有条件地支配自己的著作。 以美国的《纽约时报》为例, 该报的电子版只能免费阅读7 天内的报纸内容, 阅读一周前的, 就需要支付费用了。 香港《大公报》的做法是, 点击该报相关的新闻前先需点击相关的广告, 然后才可以阅读新闻。[4]124-125

我国内地主流报纸对版权的保护尚不够重视, 至少在报纸电子版的版权保护上, 很少有报纸设立门槛。 有的报纸虽设立了门槛, 也只是要求注册方可阅读电子版, 如《21 世纪经济报道》。 有的报纸虽然推出了电子版 (数字报) 阅读收费服务, 却不得不在舆论反对的情况下作出某些妥协, 如2010 年1 月1 日, 《人民日报》电子版推出收费阅读服务, 两个多月后不得不开放前两版当天电子版的免费阅读服务。[12]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 让新闻产品的版权问题变得无法回避。 现行的法律将新闻版权弱化处理, 立法者担心新闻版权的过度保护会妨碍新闻信息的自由流通, 进而影响公众对新闻信息的免费接触, 这种担心的出发点当然很好, 新闻产品的公共服务性质, 决定了新闻产品的版权保护与文学艺术等完全原创意义上的作品有所区别。 但是, 这不是变相取消新闻版权的理由。 事实上, 媒体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发布新闻信息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盈利的途径。 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体传统的经济来源, 只是这种经济来源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闻产品自身的版权收益, 无疑是增加新闻媒体收入的第二个主渠道。

强调新闻媒体的版权, 并不必然妨碍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包含新闻传播和新闻收受两个方面, 不论哪个方面的自由要得到充分的保障, 都必须建立在新闻信息有足够的供应量上。 只有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得到满足, 他们才愿意生产更多的新闻信息, 愿意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 进而保障公众知悉权的现实, 最终促进新闻自由的全面实现。 追根溯源, 新闻自由和新闻事业的繁荣, 必须从新闻的版权保护做起。 所以, 保护新闻版权, 是未来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前提, 也是未来立法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摘要:新闻的版权保护, 长期处于尴尬地位。新闻产品的版权弱保护, 在损害新闻单位利益的同时, 也挫伤了新闻从业者创造高水平新闻作品的积极性, 最终制约了新闻业的健康发展。目前, 我们的《著作权法》正在修订之中, 寻找新闻版权的法理基础相当重要。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事物的合理性。从分析时事新闻的创造性入手, 化解立法者关于新闻版权保护会妨碍新闻自由的担忧, 有必要从新闻自由的角度探讨报纸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

关键词:新闻,版权保护,新闻版权,新闻自由

参考文献

[1]欧洲专利局编著.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M].郭民生, 杜建慧, 刘卫红,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111.

[2]宋素红, 罗斌.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原则[J].中国出版, 2004 (11) :54-56.

[3]吴汉东, 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 (修订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263.

[4]程德安.媒介知识产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 还是乌托邦[M].李伦,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48.

[7]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埃尔希·克鲁斯·帕森斯, 英译;何道宽, 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62.

[8]“或者1”的天涯博客:《版权保护与个人权益的界限:互联网的中立》[EB/OL]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26753&PostID=17869789.

[9]马歇尔·麦克卢汉, 斯蒂芬妮·麦克卢汉, 戴维·斯坦斯.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

[10]张绍敏.电子商务中的著作权保护.[M]//引自沈仁干主编.数字技术与著作权观念、规范与实例.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92.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杨东柱, 尹建军, 王哲, 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33.

篇4: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围绕当时的宣传思想选角度。我是一名农村基层的业余通迅员,活动“半径”小,报道范围有限,因此,我常为抓不到适应形势,同当时的宣传精神“吻合”的典型而“犯愁”。1999年村委会换届选举,直选“村官”,直选上台的“村官”务实重干,下岗的“村官”干劲不减,他们都能讲党性、顾大局,二者形成合力,使全乡农村工作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这种精神正是当前需要大力宣传和提倡的。于是,我就从这个角度及时写了一篇题为《十字路乡“下岗村官”心平气顺干劲不减》的稿件,很快被《驻马店日报》刊登在报眼位置上。

抓住特点选角度。平时采访,我总想抓有特点和“一碰就响”的问题,也就是新闻界同志常说的抓“活鱼”。可是采访中常遇到的内容不是大同小异,就是报道价值不大。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内容、老主题,只要认真琢磨选角度,也能写出新的意境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一次我和河南日报社记者一起采访一个乡的老乡长三次申请离休的事件,我只知道那位老乡长申请让贤,这种风格高尚,但究竟好在哪里,取什么角度加以报道,心中没“谱”。而那位记者认为,老乡长三次申请离休让位,不是为哪一个人,而是从党的利益出发,为符合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条件的干部让路,就选择他从考虑党的事业和政权建设需要出发这个角度来报道。我听后心里暗暗佩服那位记者的“眼力”。后来我们采写了一篇《要多考虑党的事业》的通迅,很快被《党的建设》杂志刊登并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篇5:试论新闻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里的“战”和“败”两个字仅仅只是调换了个位置,看待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新闻角度的选择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把握得如何,是直接关系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传播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其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浅谈到新闻角度,有人以上就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划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它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火灾,由于广大群众的奋力扑救,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防火,二是赞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主题视角定下以后,就要以此为据来确定选材视角,如果以防火为主题,选材视角就要着眼乱扔烟头方面的事实;如果以赞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就要侧重选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奋力灭火方面的事实。主题和题材一旦确定,就要设计好报道结构,考虑如何安排题材和表现主题了。可见,一堆新闻素材,摆在新闻传播者面前,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涉及新闻角度问题。另外,受众在阅读或收听新闻报道时,也有一个角度问题。受众站的角度不同,对报道的看法和反映也会不同。这就是经常出现的,同一篇报道,有时会引起不同意见甚至截然相反意见的缘故。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角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主题的选择;新闻的选材角度——报道所用题材的选择视角;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技法的运用;新闻的接受角度——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事实时所持的观点。前三个角度,是从新闻主体——新闻传播者这个方面研究问题的,而后一个角度谈的是新闻客体——受众的问题。

下面着重探讨一下新闻角度与新闻主体有关的三个方面。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主题被视为报道的灵魂,因此,报道确定什么样的立意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立意角度的正确把握,既是业务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时,应该把握哪些东西呢?

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首先要把握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我们无产阶级的新闻报道在立意时,其角度就是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便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紧扣受众心理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需要把握的另一具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指导性、引导性就无从谈起。新闻应该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报道的立意角度就要针对这些作出选择。新闻还应具有贴近性(或称接近性),即新闻必须贴近受众。群众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新闻如果不贴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也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和可听性。

紧扣新闻的价值,也是新闻立意角度必须把握的一个方面。事物是复杂的,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客观地摆在那里,如何把它挖掘出来,并使立意角度与之紧扣,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这个主体的功夫。“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这两句哲理性很强的诗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即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新闻传播者应该做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产生出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下面再来看看新闻的选材角度。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这个提炼过程是报道写作的又一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报道内容是否充实、扎实、精当,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主题犹如报道的灵魂,题材好比报道的血肉,一个人肌体健康与否与血肉好坏直接相关,一篇报道的成败与选材角度是否恰当密不可分。

新闻选材角度的把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稳定取的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要表现出铁人王进喜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落后面貌而英勇奋战的崇高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把选材角度对准了这样几个题材;没有吊车,就带领大家用绳子拉、撬扛推,终于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打井缺水,就用盆子端来;他腿被砸伤,仍然坚持上井场,指挥钻井;为了压住井喷,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水泥浆。这些题材,件件闪耀着王进喜铁人性格的光彩,件件表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可见,选材角度吻合了主题的需要,就能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新闻的选材角度还应对准新闻的主角。

最后谈谈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除了好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表现角度,就是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语言怎样表达才精美,结构怎样安排才合理,如何构思才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我们这里谈的表现角度,主要指构思方向的问题。

表现角度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与报道能否充分表现题材和深刻揭示主题关系极大。报道的主题定得再好,选择的题材再生动,表现角度不新,这个报道就会一般化;在题材一般,主题老套的情况下,表现角度的正确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表现角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外包装,是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主题和材料,外包装不同,宣传效果大不一样。

表现角度的选择应把握住两点。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新闻传播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传播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

篇6: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

这里的旧,是指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年重复的老题材,例如农业报道中“春种秋收四季歌”、如交通报道中的“冬运与春运”、教育报道中每年一度的高考,还有节日报道,如血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新年、春节等。在新闻报道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反复报道的老话题,如脱贫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革、反腐倡廉、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如果在这些报道中,找不到一个新的角度,那么它们必然雷同、陈旧,引不起受众兴趣。

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如每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报道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些传媒在报道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与往年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报告中没有提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具体数字。尽管在此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材料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总体经济效益创造了近5年来最好水平。但朱总理在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关于经济增长率只有一句话:达到预期目标。《北京青年报》从这个角度做文章,采访了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发出报道《总理为何没提7.1%》。吴敬琏说:“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一个硬性指标,仍然带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提经济增长速度,表明我们向市场经济的政府更近了一步。”萧灼基也认为,“表现了政府的一种惟实态度。”此篇报道还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材料:1998年朱总理在政府上作报告中对经济增长指标使用的措辞是“确保百分之多少”,1999年说的是“力争百分之多少”。上述背景反衬出2000年“索性只字不提具体数字”的新闻价值。

在“以旧见新”的报道中,“旧闻”作为背景,作为铺垫,作为反衬是很重要的。正是在新与旧的对比中,从变化的角度人手,才容易在老题材里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以小见大找角度 这里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小见大是由新闻的特点决定的。上文我们已经讲过,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它是经过选择的事实的一个“剖面”,一个“片段”。具体到这个“剖面”,也还有报道的角度问题。若摆开架势,把角度放得很大,只能蜻蜓点水,不利于主题的深化。而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人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这个“小”,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镜头、一段真实的小故事。

例如:

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

本报讯(通讯员李钧德 记者王方杰)东黑河是豫南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从来不见踪影。但这个村却有20多户农家在当地人觉得神圣的中堂位置取掉神像挂上了各色各样的地图。

东黑河位于河南省上蔡县东北部,地势低洼,村民们因十年九涝一贫如洗,在茅草屋里度日月。不傍城不邻镇,谁要跑一趟五六十里外的县城,都是轰动全村的新闻。东黑河穷,东黑河闭塞,东黑河又很无奈。除了偶然看见别处的繁华产生瞬间的梦想,就是在家里挂一幅全神图。每逢春节,一把香火,几个响头,图的是万事如意,生财有望。然而,神仙求遍了,东黑河依然穷得叮当响,过着光嫁姑娘不娶媳妇的苦日子。

当外面的风终于吹来时,东黑河人开始探头探脑地闯世界。1986年春节过后,最远只到过县城,家里从未满过仓的李满仓,带着两个刚成年的儿子,拿着从当民办教师的邻居家借来的一幅河南省地图,徒步北上郑州。凭着庄稼人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三年时间,他们学会了修理钟表家电的全套技术,到云海贩了一阵手表零件,瞅准农村黑白电视销售的空档,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城市的家电经营网络。1989年春节,拥有10万元家产的李满仓,在全村第一个用地图换下自己敬了几十年的全神图。

李满仓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让村里的年轻人彻夜难眠。几天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举行了神像和地图的“交接”仪式。从此,广州、大连、北京、新疆,到处都出现了三五结伴的东黑河人。地图把东黑河与外面的世界拉得越来越近,东黑河人的腿也越来越长。每到农闲季节,80%以上的青壮劳力都会拿着一张地图走出去,做木工,搞建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了一座座钢筋水泥或红砖青瓦的楼房,挣来了儿女的学费,赡养了自己的老人。

青年木工李列到大连奋斗几年以后,在那里办起了自己的家具商场,被村民们戏称为“东黑河的常驻大使”。36岁的李世英从走村串户替公家收粮,到成立自己的农副产品购销公司,走南闯北,手头总离不开一本地图册。生意越作越大,他们家的地图也由县到地区到省次第更换,今年换了第四次,变成全国地图了。在他家的《中国行政区图》上,有三分之一的省份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画上了各种记号。他说:“咱也知道啥叫地大物博,知道东黑河到底在哪里了。凡是图上画过的,我都去过了。总有一天,我会把地图上的所有省市都画上几道。”

年过花甲的李陈氏,尽管没上过学,没学过地理,但她认识地图上的北京、新乡、西安、上海。儿行千里母担忧,她的四个儿子在那些地方打工或工作。看着地图上一片黄绿色包围着的西安,好像儿子就在身边。东黑河周围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了。上蔡县新华书店说,1993年。农民从他们那儿买走了17500幅。

(《中国青年报》1994—04—26)

这篇报道取材于一个只有100多户的小村庄,而且主要讲了这个村里的一个农民李满仓的故事,他如何用地图换下全神图,开阔了眼界,走出去寻求致富之路。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人也纷纷走出去。于是不仅这个村,包括周围村庄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了,这个县里新华书店的地图突然畅销起来。全文从农民家里中堂位置的神像换成地图这样一个小角度切入,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大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封建保守的中国农民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把生财的希望寄托于神仙的保佑,而是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改变生存环境。由于从“小处”着手,这个故事写得很具体,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比如对原来东黑河的贫穷与闭塞的报道很生动,对首先致富的李满仓的报道完整细致。“小故事”越精彩深刻,“大主题”表现得就越充分。特别是一些细节的选择,发挥了“一滴水见太阳”的功效。如报道中所写的李世英,随着生意越作越大,家里的地图换了四次,已经换成全国地图了,并且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被画上了记号,表示主人去过了。这个代替过去的神像,画着很多钢笔、铅笔、圆珠笔记号的地图颇有象征意义。生活中这样的“一滴水”是很多的。在“以小见大”的报道中,记者就是要依靠新闻敏感去发现与捕捉这些绚丽的水珠。这篇报道被评为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

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也是一篇比较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通讯写的是武汉袜厂有两火车皮袜子积存多年,而面对众多商家的订单,工厂常年不肯吐货这则“怪事”。《长江日报》的记者从中捕捉到新闻题材,经调查追问得知,原来是由于历任厂长担心降价处理积压会影响当年的业绩。说它“小”,是因为这则新闻本身的外延(事件)小,不过是一家国有企业区区价值200多万元产品的积压;而它的内涵(所反映的主题)却实在小小,这篇通讯正是通过对这一有违常理的积压现象的透视,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诸多侧面,触及了国企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出了袜子问题是“国企病”一面镜子的结论。

由此可见,“以小见大”选择角度的实质,就是要学会“解剖麻雀”,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性见共性,深入挖掘蕴藏在具体事例中的普遍意义。

还有一种“以小见大”,在新闻特写中经常见到,一般表现为记者抓住了一个典型的镜头,或者典型的场景。国际新闻摄影界的“抓拍大师”布列松说:“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有意义的几何状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状态转瞬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①如果文字记者抓住了这种决定性的瞬间,并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也同样能够以小角度表现大主题。

三、虚中觅实找角度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例如1985年6月23日,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中国农业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发展草业生产的科学讨论会。不少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十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会采访。第二天他们所发的稿件纷纷见报,大部分都是“公式化”的会议消息。虽然新闻的五要素俱全,但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惟独《经济日报》记者的报道令人耳目一新,他没有就会议写会议,而是选取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会上发言的精华部分。他的消息导语如下: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呼吁在我国创建一个新型的产业——草业,让草与农、林、牧、副、渔业平起平坐。

消息的主体部分则以钱的发言为主,逐段展开“为草正名”和论述发展草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关会议的情况作为新闻的背景材料穿插其间。这样一篇①转引自《中国记者》.1992(2),57页。报道比起上述的会议消息显然新闻价值大大加强了。记者抓住了这次会议中一个有具体内容又新颖的建议,从这个角度切入,把一条“虚”的会议程序性报道,写成了一条实在的有可读性的新闻。

由此可见,“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上个例子所述,其他记者的那种“虚”的写作模式,可以套用到一切会议消息中,很难区分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在实际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改进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要学会找出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之间实在的“不同”。因为只有具体的不同,有特点有内容的不同,才能构成新闻,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逆向思维找角度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长期以来,中国新闻界习惯了顺向思维,“一条道跑到黑”,其结果往往把复杂的立体的事实写得简单、平面了。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多一个角度就多一条出路。

例一:

《中国记者》1995年第6期上有一篇采访心得,讲的是一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年化肥滞销,今年供不应求,农民要起大早,排长队买化肥。有人建议他在报刊上反映一下“买化肥难”的问题。他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角度,但反过来想一想,这个事实从另一方面不是说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舍得向土地投资了吗?这是一个更新、更积极、更有价值的角度。

例二:

《光明日报》20()0年3月9日刊发的一篇报道,也是运用逆向思维找的角度。记者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专门到全国政协妇女组的讨论会上采访,他认为这个组一定会谈到妇女问题,但结果与他的设想完全不同,妇女委员们并没有谈妇女问题。如果按直线思维,这个题目就没有新闻可做了,但反过来想一想,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不是一条角度更新颖,意义更深刻的报道吗?原文是:

三八节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

本报记者张玉玲

“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这是3月8日下午,记者听完全国政协妇联14组的讨论时得到的印象。

与记者有同感的是今天会议主持人——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衡委员。她说,妇女委员们现在很少谈妇女问题,而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议。妇女委员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大大提高,实实在在地在履行自己的权力。

中国交响乐团演员罗天婵委员首先说,她要对如何办好文化娱乐市场提出点建议;河北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桂英委员对一些干部随便批条子,口头许愿提出意见。

中国轻工业总会群星集团总裁段存华委员说,官员的权力不加约束,极易滋生腐败,“一定要将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到底,加强监督”。当听说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处死的消息后,有的委员竟拍起了手,兴奋地说:“太好了。”

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15位妇女委员还对西部开发问题、教育问题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胡启衡委员说,从前妇女委员开会总是呼吁要提高妇女地位,让妇女参政议政。而现在妇女不再空谈,而是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提出建议,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妇女的参政议政落到了实处,这才真正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光明日报》2000—03—09)

这篇稿件跳出了三八妇女节传统表态性报道的框框,记者报道了政协妇女组委员们的踊跃发言,她们的话题涉及众多国家大事,从文化市场的管理、反腐-败、政府机构改革到西部开发等,并没有仅仅从妇女的角度谈自身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妇女在参政议政方面历史性的进步。因此这篇稿件在逆向思维的引领下,挖出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例三: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这一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还给孩子们快乐的时光。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会议,明令禁止了学校许多不适当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对此,全国各种媒体一片叫好。在赞扬声中,新华社记者肖春飞却发现了值得探讨的另一个问题:孩子们离开学校往哪里去?学校不办补习班了,家长又无力或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出现了一段真空。为此,记者走访了家长、教师和教育专家,最后形成了记者来信:《“减负”后小学生到哪里去?》这篇及时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报道,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在报道“减负”积极面的时候,也从反面想一想有无消极的一面。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好记者要善于思前想后,把顺向与逆向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可能写出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

五、发散思维找角度 所谓发散式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福斯提出的。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在新闻写作中,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思考时,思路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打个比喻,就是要求你的思维像一部雷达,做大范围、扩散式、不问断的扫描,以求把更多的事实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下和思考之中。这种思维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事物的多因多果的客观实际。运用发散式思维可以帮助你发现和挖掘事物更多的角度与侧面。

例如,每年春节前后的铁路运输高峰历来是新闻报道的热点。例行报道集中在“火车拥挤”,“民工潮”和铁路部门如何应对。《经济日报》对2000年的春运,运用发散式思维做了新的扫描,发现了一些新的角度。首先,除了往年告急的广州、上海、长沙等火车站之外,武汉也在告急,从春运的第一天,旅客发送量便连续创出新高。农历正月十六,客流量猛然上升到1万,较去年增长了71.4%。于是《经济日报》把武汉作为报道重点,并对这个“九省通衢”城市的春运再一次进行全方位的“雷达扫描”,又挖掘出几个与经济动向有关的新角度:一是外出打工的客流方向与往年不同了,往年以南下的居多,而这一年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客流走向多样化,说明各地的经济在回升与发展,能够挣钱的地方多了。二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还在增加,说明种地增收有限,负担过重,农民不愿种地。三是假日经济兴起,旅游客流不可小视。这是运用发散式思维寻找角度的结果,它使得报道深入了,视野拓宽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也在老题材中找到了新角度。

六、统摄思维找角度 统摄思维又称聚拢思维。与发散思维呈扩散式相反,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向心的,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这种统摄首先要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并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实的新闻内核,聚焦点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可能找出一个最佳聚拢点,这就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例如,北京、上海、深圳被公认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三大版块。上海《文汇报》有一个记者,花了很长的时间,实地采访了北京、深圳、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片深入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产业中去。在写作时,他将采访得来的数据与事实,主要聚拢到京深沪的人才结构、创新机制和发展潜力等三个问题上。通过对比和深入挖掘,他发现了北京和深圳有联手的可能,使两地优势互补,出现一个理想的模式:北京处于研究的上游,深圳处于产业化的下游,形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而如果上海准备不足,就有“出局”的可能。据此,他在1999年11月发表的题为《京深沪:谁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的研究性通讯中,从聚焦与对比的角度人手,提出了“上海怎么办?”这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报道发出后,在京深沪三地科技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上海市领导认为此文对上海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的警示很有价值。这篇报道之所以有深度,结论准确,挖掘出了事实的新闻内核,与记者成功地运用了统摄思维是分不开的。

七、全局高度找角度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著名记者艾丰有一句名言:“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总理心中装的是国家大事,全国的形势、情况、问题、动向以及经验。如果一个记者能够以总理所想的这些作为社会大背景,具有宏观与全局的眼光,那么他在选择、掂量某一件具体的新闻事实时,当然会找到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而一些地方新闻要想提升其新闻价值,也首先要“吃透上头”,即明确中央的精神。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其新闻价值自然升值,针对性大大提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这种登高效应。

长江上游仍在砍树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记者熊小力 黎大东)长江

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这仅是雅砻江岸近期所砍伐树木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蓄水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的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他说,仅沿江的国有森林工业企业今年就至少砍伐了30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砍光了5万亩原始森林.而流域各县乡的砍伐量更大。

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四川宜宾以上的长江三大干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早已所剩无几。雅砻江主要流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的横断山脉,但现在,这条江两岸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全长1517公里的雅砻江主要流经四川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市州。

因水急谷深,沿江所伐树木主要以顺江漂流的形式运往下游,然后再装上火

车经成昆铁路运出。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树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上一篇:意林的小学生读书笔记下一篇:旅游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