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的案例分析

2024-05-04

澎湃新闻的案例分析(精选7篇)

篇1:澎湃新闻的案例分析

2014 年 7 月 22 日,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项目澎湃新闻全面上线。作为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开路者引起巨大反响。澎湃的中文名音译自英文单词 paper,与其网站域名一脉相承。澎湃新闻目前的产品包括网站、手机客户端(IOS、Android 两大平台),同时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它拥有中南海、中国政库、一号专案、打虎记等 40 余个栏目,领域囊括了时政、财经、社会、观点等多个领域,每天可产生十几万字的新闻。探索价值

渠道和内容的结合

全方位的新媒体发展矩阵

澎湃新闻的新媒体矩阵主要包括门户网站、APP 客户端、微博和微信订阅号。其中网站和 APP 的内容、形式一致,微信公共订阅号包括“澎湃新闻”推送当天最热的文章,主要是给澎湃用户提供一个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一号专案”(司法报道为主)、“ 10% 公司”(上市公司报道)、“自贸区邮报”(上海自贸区报道为主)等文章。澎湃新闻在运用新媒体各个不同平台时有着不同的关注,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新闻、搜狐等网站,是互联网上较为普及的阅读形式。

APP 客户端主要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是目前媒体抢滩的重要阵地。

APP 的内容建设分为两大类:“新闻”和“思想”。其中新闻类栏目共有 39 个,主要围绕时政类资讯,包含金融资讯和科技信息等其他内容。“思想”类栏目共有 11 个,主要以评论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为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发

展矩阵中,APP 客户端成为了发展的核心,主要的推送内容、形式创新都围绕着客户端建立。

专业高质的原创内容

澎湃新闻在上线之初就以“原创”、“深度”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的母体,其大量资深采编人员成为澎湃新闻专业化、优质化新闻的保证。澎湃新闻的内容有明确的定位,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锁定在时政类新闻和文化类的文章。这与其母体《东方早报》的传统新闻媒体性质有密切关系,也和目前新媒体平台中资讯内容的发展模式契合。

其一,面对网络讯息日益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资讯、评论,满足了用户对新闻新鲜性、时效性的要求,从质的层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其二,新媒体平台发展至今,媒体决定受众阅读兴趣的时代已

悄然改变。新媒体不断拓展,新闻门户网站、客户端、微博乃至微信订阅号等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新闻的提供者更加注重从受众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目前的新闻客户端除了在内容上以多板块、多频道的方式保证内容的丰富,更通过点击量等方式决定新闻的排序。针对这样的新闻呈现局面,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以发布时政解读为重点;“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板块丰富的同时,澎湃新闻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在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出现新的资讯和内容,从量的维度上满足受众对内容的需求。问答式新闻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问答式新闻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呈现全面、多样的观点。在澎湃新闻中,受众在阅读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为他人的提问做出解答。这一功能设计使得澎湃新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也就是传统媒体在互动方面的时效性、便捷性的不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根据其传播的方式,这种问答式的新闻在网络的传播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 UGC 的互联网传播逻辑。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第二,无门槛的问答,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澎湃新闻的问答式新闻没有设立门槛,任何登陆用户都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起提问、回复他人的问题。这种无门槛的评论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新闻把关人的存在。网络信息中把关人角色弱化造成网民原创内容的可信度不高。澎湃新闻问答中重点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通过编辑核实结果并实时更新,将优质评论和互动转化为内容在首页呈现。这样不仅增强了社交属性和黏性,还保证了问答内容的质量。追问和评论的互动设置

在澎湃新闻的网页和移动客户端上,设置了提问、跟踪、收藏和分享四个按钮,用户可以对看过的每一条新闻进行这四项操作。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提问和分享的途径将自己的见解和看到的内容传达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追问的设置给用户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在评论中可以看到他人的追评,扩大了人际交往。微信是澎湃新闻扩展人际关系、提供用户黏性的重要平台。澎湃新闻在其微信订阅号中表示订阅号的内容是澎湃新闻内容的精选,微信平台主要用于澎湃用户的线上交流和“澎友圈”的发展。“澎友圈”是澎湃用户在微信中通过评论、关注微博、微信相互认识后建立的基于对澎湃新闻内容探讨的社交圈,圈中用户会就澎湃新闻提出的一些观点、新闻进行探讨,组织线上活动,扩展人际交往。对澎湃新闻发展的思考

尽管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探索,澎湃新闻被冠以“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从内容到传播形式上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其目前在安卓市场仅有 2.07 万热度,相比凤凰新闻 8.97 万热度和网易新闻 2.73 的热度还有一定差距。“重媒介”与“轻阅读”的矛盾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其内容仍延续了严肃、深度和篇幅较长的特点,这种长篇的“重媒介”虽然达到了内容的深度,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与目前受众移动阅读求新、求快的阅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重媒介”能否在形式上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或者重塑受众的阅读习惯仍值得思考。

“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

澎湃新闻上线之初就以原创和高品质的内容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针对目前网络中新闻同质化高、新闻主题不鲜明以及内容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澎湃新闻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做法,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不少的新闻转载中都出现了“澎湃新闻”的字眼。优质、特色内容成为了吸引用户订阅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

但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的发展不再是传统媒体仅以内容就能取胜,功能设计、视觉设计和读者互动等技术层面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媒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澎湃新闻的创新主要是将优质的传统新闻内容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但在用户体验、视觉设计上仍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也是很多人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质疑的一个原因。新媒体时代,技术的研发、重视用户的体验成为了媒介在发展中急需创新和解决的方面。因此传统纸质媒体在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的同时,应注重受众,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渠道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时政与思想类产品影响力有限

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澎湃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作品也并未见有什么特别之处,技术上目前未见到较大突破性的创新,内容深度广度也并未超越市场主流的传统媒体,比如《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从政治环境来看,时政报道所受的各种约束仍然存在,上海的舆论环境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仍然是一个疑问。从受众喜好来看,时政新闻的受众面是很有限的,它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比较关心政治经济的人群中。与时政新闻相比,像文章出轨、黄海波嫖娼等这样的八卦新闻显然更加吸引受众。

而思想类的作品,对受众的要求可能更高。一般适合文化程度更高的受众。同时,思想类阅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受众已经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这种思想类的慢阅读的市场空间也不容乐观。成本过高,盈利模式让人担忧

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报纸经营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卖报纸”也就是对新闻信息收费,这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分享思维环境中,已经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卖广告”,这只能为其提供部分收益,新闻客户端的广告数量和浏览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广告过多,会影响受众的体验,不利于产品形象的塑造。所以,澎湃新闻只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三次销售———“卖服务”。“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但是,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客户端已经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争夺中站稳脚步,作为“后起之秀”的澎湃新闻要想改变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抢夺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培养持久的用户使用习惯方面,都是令人担忧的。

“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 3 至 4 亿元。随着这笔资金的慢慢消耗,澎湃新闻如果不能探索出一条明晰的盈利模式,下一步的资本筹集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篇2:澎湃新闻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北京雾霾,框架理论

2015年12月7日, 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雾霾天气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市民的健康及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众多媒体均对该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本研究以近期“北京雾霾”为案例, 通过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新闻客户端环境新闻的报道建构展开分析, 从而呈现出不同新闻客户端的侧重点。

一、理论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概念

框架理论源自加拿大学者贝特森 (Bateson) , 德国学者高夫曼 (Goffman) 于1974年在《框架分析》 (Frame Analysis) 一书中将这个概念首次引入社会文化学, 并逐步引起语言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注意。高夫曼认为“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解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我们能够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1]

高夫曼的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主要应用于3个领域: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从内容研究的角度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研究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2]本文以“北京雾霾首次启动红色预警”这一突发事件为案例, 从内容研究的角度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报道框架展开分析, 从而探讨全媒体环境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报道方式、手段以及特点。

(二) 研究样本与类目建构

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 从2015年12月7日18时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开始, 分析一周内 (2015年12月7日18时~2015年12月14日18时) 澎湃、界面、并读3个新闻客户端围绕“北京雾霾红色预警”事件展开的报道。以时间为序, 以“篇”为单位, 剔除重复的新闻, 共选取有效样本99篇, 其中, 澎湃新闻41篇, 界面新闻31篇, 并读新闻27篇。

本研究的类目构建共分为五个部分, 即对报道数量、报道角度、新闻来源、报道主题、新闻呈现方式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移动新闻客户端有关北京雾霾新闻报道的框架与特点。

二、研究内容

(一) 报道数量在事件的时间发展上呈递减趋势

3个客户端在报道数量和发表时间上, 显示出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时新性。2015年12月7日18时, 北京市首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 3个新闻客户端的报道数量以事件发生之后的前三天为最, 并呈逐步递减的状态, 并读新闻客户端尤为明显, 红色预警发出四天之后, 报道数量大幅度减少, 具体报道数量详见表1所示:

(二) 报道角度

本文将新闻客户端对雾霾的报道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客观报道。负面报道是对造成雾霾的人为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报道, 如《重雾霾下北京仍有企业烟囱排放黑烟, 环保部批其顶风作案》;正面报道是偏向积极的和正面的引导, 如《政府出台措施积极应对, 雾霾天气将会发生好转, 市民晨练依旧》;在正、负面报道之间的可称之为“客观报道”, 常见为单纯的描述性报道, 如《北京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 预计13日夜间将好转》。从整体来看, 客观的报道所占的比重最大, 共55篇, 达到了53%;负面报道以28篇位居第二, 达到30%;而正面报道共16篇, 占总数的17%。

(三) 新闻来源

澎湃、界面、并读3个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来源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 分别是自采原创、新闻转载以及自媒体。原创新闻分别是18篇、15篇和7篇, 原创率为44%、48%、24%, 原创新闻大多属于实时消息、政府政策解读以及现场报道;新闻的转载率分别是46%、16%、62%, 来源于自媒体的新闻比例分别是10%、36%、14%;自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媒体在新闻客户端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使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扩展, 增强了新闻内容的趣味性, 曾经的“议题真空地带”被填补。其中, 界面新闻自媒体联盟 (JMedia) 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自媒体社群平台, 具有很强的原生内容创造力。

(四) 报道主题

根据对选取样本的分析, 将报道主题分为5大类, 分别为:关于雾霾情况的描述;雾霾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气象信息;对雾霾原因的分析;围绕雾霾提出的措施和建议 (详细分布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得出, 三类新闻客户端对新闻事件报道的侧重存在差异。澎湃新闻对雾霾情况的描述性报道以及措施建议有所侧重, 如《环保组织献策根治雾霾:以国控标准联网监测地方重点排污企业》《北京启动首次雾霾红色预警前, 市环保局曾开会反思应对工作》, 报道内容相对客观, 面对雾霾带来的争议性问题, 理性引导, 体现了媒体的责任感。界面和并读两类新闻客户端更侧重于报道雾霾给民众带来的影响。而界面新闻也体现其对财经新闻的倾向性, 如《京城红色雾霾预警看看哪些重仓环保的基金帮你赚钱》、《北京出现重污染红色预警, 这些个股却将受益》,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界面新闻客户端的人群定位相对准确, 不拘泥于原有的新闻范围, 与其他移动新闻客户端相比, 具有自身独特的差异性。并读新闻侧重于展现雾霾天气对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如《雾霾“红警”下的户外工作者》、《雾霾又双叒叕来, 看我如何玩转它》, 这类报道不再局限于对雾霾成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多以具体新闻人物的方式来呈现, 将雾霾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五) 新闻呈现方式

全媒体背景下, 阅读时间碎片化和空间碎片化日趋显著, 单调乏味的文字报道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因此, 移动新闻客户端对新闻的报道, 不仅要包含文字、图片, 还要融合视频、H5页面等多种形式。

澎湃新闻客户端对雾霾新闻的报道表现形式比较灵活, 以文字配图片为主。在一周的新闻报道中, 纯文字报道只有9篇, 占总数的21%;而图片配文字的新闻报道数量 (包括图片新闻) 则为40篇, 占总数的75%。在《主要看“气质”, 红色预警下的灰色北京》这篇报道中, 图片大多使用冷色调, 并辅助文字的表达, 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值得注意的是, 澎湃新闻除了传统的图片配文字的表现形式外, 还加入了视频报道, 并且有出镜记者对北京某地区的空气状况进行现场报道, 这也充分地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例如, 在《北京再次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 首发红色预警》这篇报道中, 用视频拍摄了北京天气的实时状况, 提高了新闻的时新性。但是, 在一周的新闻中, 视频报道仅有澎湃新闻的2篇, 还很难占到一定的比例。

三、结语

本文选取澎湃、界面、并读三类新闻客户端对北京雾霾红色预警的报道, 探究新闻客户端呈现新闻事件的手段和特点。这三类新闻客户端都是传统纸媒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产物, 具有专业的记者团队, 总体来说, 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新闻转载居多, 原创比例还有待提高。第二, 对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 几乎没有在标题和文章内容上进行二次加工, 导致各客户端差异性不明显。第三, 专题性的深度报道以及调查类的报道比较匮乏。第四, 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段与其他商业类新闻客户端相比, 缺乏创新性, 传统媒体色彩还比较浓厚。第五, 自媒体生产内容是客户端差异化的手段之一, 但是, 当前各个客户端自媒体生产内容占比还有待提高。

移动新闻客户端要想在目前市场格局初定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雾霾报道的框架,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 在报道体裁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有关雾霾的深度报道。事实上, 雾霾并不仅仅是气象问题, 它还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因此, 对于雾霾这类较为复杂的环境议题, 可以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 深入挖掘雾霾的成因, 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雾霾的发展趋向, 从而达到对雾霾进行客观、专业、深度的解读。

其次, 要突出差异化。新闻内容的竞争要着力打造原创内容以及同一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体验, 同时转向读者定位的精准匹配以及客户端的个性化体验上,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 才能吸引受众, 提升品牌价值。

最后, 加强新媒体手段在客户端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例如, H5页面、视频等元素, 将互联网思维真正融入移动新闻客户端当中, 在内容呈现、版式设计、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充分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参考文献

[1]Owen Goffman.Frame Analysis[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4:10-11.

篇3:澎湃新闻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澎湃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版块设置;专题策划

2014年7月22,“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仅一天时间,“澎湃新闻”苹果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已经位居同类第二位,仅次于腾讯新闻客户端。作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其官微称要“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

一、明确自身优势,获取原创时政新闻报道的“入场券”

就一则新闻的报道策划来说,首先要判断这则新闻报道前期的投入与报道后的影响力是否协调,否则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策划一系列的报道却不能收获相应的社会影响,这对媒体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一则新闻的策划尚且如此,作为一个综合类型的新闻客户端的前期策划更是需要周密的策划与统筹安排。“澎湃新闻”客户端成立之初便对其将来要刊载的新闻策划出基本的路径——高质,原创。

“澎湃”作为上海报业集团这一国家新闻机构推出的网媒,具有信息资源的

优先权和垄断权。特别是在拥有新闻出版总署的牌照许可这一特权的前提之下,“澎湃”打造时政新闻品牌具有其他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依赖于传统报业集团,“澎湃”拥有对时政新闻的采编权和对政府央企等的采访资源,并且掌握全部的时政类、重大突发事件、调查监督等新闻采访权,所以面对突发和时政类的消息,“澎湃”借助于自身优势而抢先发声,自然为其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报道模式,“提问”、“跟踪”版块实现全新阅读体验

不同的媒介在报道前期都有不同的策划重点,作为最新推出的一个有着传统纸媒优势的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兼顾了传统媒体的深度原创和新媒体的强时效性,因而在其报道方式上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将其优势进行整合,这一點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策划本身,而是从报道模式上重新对其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行统一的安排协调,其具体表现正是它首创的“提问”与“追踪”功能。

问答式新闻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呈现全面、多样的观点。这类问答往往是根据某一条热点新闻展开,由用户自由提问,但问题大多与新闻中所涉及的背景信息相关。例如在巴黎恐怖袭击案中,有用户提问“能否介绍一下法规有那几只武装力量?何为法国国家宪兵?”这类问答时常可以作为软新闻来补充受众知识,同时也解答了提问用户想知道的具体问题。

“追踪”功能则是帮助用户将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跟踪,尽管在当今社会并不缺乏信息资讯,但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仍然意义重大。“澎湃新闻”的新闻跟踪虽然也会有对其他媒体最新报道的转载,但主干仍是建立在依靠自己团队采集新闻的基础之上,因而,在它界面下关注某一新闻最新动态的用户伴随着长期的阅读,自然会形成一种对“澎湃新闻”特有的感情,了解这个媒体潜移默化所形成的态度,而非只是从最基本认知层面掌握一则新闻的来龙去脉。

三、优化版块设置,不同版块满足多种需求

“澎湃新闻”在策划成立之初就定位为严肃有思想的新闻客户端,其版面划

分围绕“时政”和“思想”分成“时事”、“经济”、“思想”、“生活”四个版块。

这些板块的背后都有着海量的原创内容,根据时政和思想两大板块的分类,47个小栏目可谓琳琅满目,“及时、独家、有深度”体现了传统报媒在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之一就是策划出多种不同主题的小型版块,在最大程度上把内容细化分类,从而获得更多受众的坚定支持。

伴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澎湃新闻客户端所推出的“打虎记”这一栏目吸引了众多关注。这一栏目的策划与创建,不仅与当今反腐时局紧密相关,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最新的反腐案件,展现了中央肃清党内蛀虫的决心,更能及时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观,从宏观角度出发,发表相关评论文章,对当前的反腐工作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对存在的不正确思想给予纠正。

另外,笔者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则是“思想”版块中的“私家历史”,这一栏目中的内容可以算是软新闻中的代表,这类软新闻有着固定的主题,或历史,或艺术,或文化,各有侧重但都会与当前的重要事件巧妙相关。例如历史版块中会根据不同的节日介绍其历史相关的事件,艺术版块会根据当前热映电影谈谈其背后的历史渊源。这类软新闻的策划其实并不难做,在当今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很多资料可以经过有效的编辑整理后变身为一篇“应景”的特色稿件,而“澎湃新闻”的软新闻却也几乎都是原创,从记者亲自撰写到特约专家写稿,每篇文章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统一的“澎湃”烙印。

无论是硬新闻的策划,还是软新闻的策划,根据用户的的不同喜好划分为具体的版块,并在每一个小栏目上做到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这使得“澎湃”的栏目细分真正有了吸引用户持续关注的能力。

“澎湃新闻”客户端作为一个整体,创建之初就进行了细致长远的策划,它所进行的新闻报道都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传播模式之下进行,无论是结合自身优势,获取新媒体客户端的采访资质,还是细化版块分类,抓住有效用户的长期关注,所有的新闻内容都在统一的框架内有条不紊地认真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媛.《澎湃》来袭 变身热点———关于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J].《青年作家》.2014年第8期

[2]郭全中.澎湃的现实与未来.[J].《传媒评论》2014年第8期

[3]唐绪军,吴信训,黄定新,刘瑞生.《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百度百科.澎湃新闻[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116444.Htm.

篇4:浅析澎湃新闻的优点与不足

一、澎湃新闻的优点特色

1. 话题内容垂直化

时政新闻是澎湃新问内容上最大的特点。因时政类新闻这一话题的特殊性, 个人公众号不便发表, 而澎湃新闻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它标榜做好时政类、原创新闻。这一点紧密贴合了十八大以来的时政新闻热潮, 成为了澎湃新闻的差异特色。以至于现在一提起澎湃新闻, 时政新闻是它最显著的标签。从一开始成立, 澎湃新闻便力图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去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对政治的关心与好奇。实际行动也在履行着当初的承诺。“一号专案”“打虎记”“中南海” “知食分子”“港台来信”这些栏目都让人印象深刻。

2. 界面设计独特化

“澎湃新闻”客户端的主界面每条新闻都是以大幅新闻图+ 宋体的组合进行编排的, 中间都会穿插一些热点新闻的标题集合。用户向左右两侧滑动时, 能调取侧边菜单内容, 界面切换时会带有3D折叠动画, 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相比较其他新闻客户端的界面设计是一种创新。

3. 信息发布定制化

“澎湃新闻”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定制化的信息, 用户可以对某些特点类型的文章进行关注, 关注的文章类型将会显示在澎湃新闻客户端主界面上。“澎湃新闻”提供了“新闻”和“思想”两个类别 (分别用蓝色和黄色进去区分) 共计50 个栏目,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澎湃新闻用颜色区分“新闻”和“思想”就避免了过于细分, 同时又给受众创造了“看自己想看的”的机会。

4. 功能定位差异化

新闻追问、新闻跟踪是“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创新功能, 能够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这种差异化定位又有利于树立澎湃新闻独特的品牌形象。理论上讲, “追问”与“跟踪”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关心新闻事件后续的天性, 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事件深度的挖掘。更好地利用了传统媒体的“深度新闻”“系列新闻”“连续新闻”“专题新闻”等, 又发挥了新媒体传播的传播优势。

5. 渠道传播多方位化

“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分享功能很便利, 在特定位置设置分享按钮,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交重心把信息分享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 形成更广的传播效应。澎湃新闻借助微博这个广阔的平台, 使很多独家新闻得以传播。从开通至今, 澎湃新闻的微博粉丝不断上涨, 很多新闻是通过微博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转评赞互动, 从而扩散开来。

二、澎湃新闻的争议不足

1. 高水准原创内容少

“澎湃新闻”推出了其计划的47 个标签, 但原创的时政报道较少。据专业人士统计, 拿比较活跃的3 个时政类标签“澎湃国际”、“一号专案”、“中国政库”举例, 其原创率仅仅大约为百分之十几。一些报道加入了“澎湃新闻获悉”, 其实是在发布之前其他媒体已经报道, 类似情况还不少。标签虽多, 原创率也高, 但每日发布的数量却是极小。而如果想要制作大量高水准的原创内容, 需要大量的采写和编辑人员, 更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这对于澎湃新闻确实是一大挑战。

2. 内容定位风险大

有媒体业内人士预测“澎湃新闻" 有可能成为黄浦江边的《环球时报》, 又或者另一个版本的凤凰卫视。澎湃新闻如何在最敏感的话题领域拿捏尺度把握平衡, 舆论环境能否对政经突发事件或敏感话题提供足够的报道空间, 将是对澎湃新闻的最大考验。考验之处在于, 澎湃新闻不仅要面对读者, 还要面对其政治上的各级宣传监管部门。从一开始, 澎湃新闻给自身这样的定位就使得它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言论风险。

3. 新闻追问、跟踪用户未必买账

澎湃新闻试图重视与读者的互动, 因此设计了“追问”和“跟踪”功能, 并努力做新媒体一直尝试的---- 让UGC (用户生成内容) 与媒体提供内容具有同等地位。然而问答量个位数字的文章其实仍占据了很大比例。如今, 在网民已经习惯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快速评论互动、然后得到回应的, 在这个形势下, 澎湃的“新闻问答”怎样吸引用户进行迁移, 用创意化让信息互动更有效率, 仍是澎湃新闻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4. 盈利模式受到质疑

根据上海报业集团的构想, 澎湃新闻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 依靠海量用户获取广告收入。然而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拥有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等资产, 它必须正视盈利的问题, 不能靠烧钱、“吃老本”生存下去。通过金融手段运作上海报业集团的已有资本, 恐怕才是上海报业集团长期的生存之道。

摘要:澎湃新闻作为纸质媒体转型的先例, 在公众的注目下, 一时间产生了“澎湃现象”, 它的出现对于新闻传媒学界业界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浅析了其特色及其成功原因, 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及可能遇到的阻碍, 期望对报业转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澎湃新闻,纸媒转型,时政新闻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的移动战略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4.

[2]陈昌凤.澎湃和纽约客的客户端探索之路:信息聚合与挖掘.《新闻与写作》.2014.

篇5:祝愿澎湃新闻一路成功

2014-07-28 323期

《投资者报》

我对澎湃新闻的建议是:一、多写消息,少追究原因、少做解释;二、勇于不当喉舌,只做自己,致力于拓展表达自由的空间,并促使媒体立场的多样化;三、提供真实的新闻,由此不但可以赢得读者,还可以抵御侵袭,更能让管理者信服

上周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最具反响的新闻就是一个新的新闻媒体面世。伴随着它颇具诗意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来自上海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圈内人士热议,看多、看空、看平者都有,严肃分析、嘻笑挖苦皆成文章。

我无法回避这一事件,无论对于近来倍感压抑的行业自身,还是对于行业外的众多投资者,“澎湃新闻”最终取得的成就很有可能是“现象级”的。果真如此,善莫大焉!

尽管从未见到正式的有关这家新闻机构究竟获得了怎样数额的投资的报道,人们仍然倾向于认为那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接连传出了1亿、2亿和三四亿的版本。我想澎湃新闻的主办者——上海报业集团默许人们的猜测,除了这些猜测有利于他们在市场上形成号召力以外,也会让它真正的“老板”——上海政府,难以轻易脱身,绝不能因为钱而让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半途折戟。

我也相信,澎湃新闻如果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在看得见的将来会得到资金保证,而不会很快陷入争取收入的压力之中。这是让中国的新闻人多么羡慕嫉妒的事情啊。所以,有人以商业前景不清晰、不看好而对它表达了不忿。

还有一种代表性的看法,对澎湃新闻出身于官方大家,这个大家又有着极为“听话”的传统,听话的媒体如何办得好?我本人也有这样的担忧。但在我们国家,真正市场化的媒体又何其廖廖?我们所期待的,无非是更多些敢于、善于触碰管制界线,进而让言路更宽广的仁人志士。

所以我送上我的祝福:澎湃新闻,希望你们一路成功。同时我也送上我的几点建议,作为同行,希望这些建议听上去不那么刺耳。

第一个建议,希望你们多写消息,少追究原因、少做解释。作为最先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新闻业尝试改造的先行者,澎湃新闻最应该做的是恢复这个行业被互联网媒体破坏的标准文本——消息。

身为同行,我深知事实的报道倚靠的就是消息。但放眼看去,当今的互联网上,哪里还有合格的消息?事实要素不全,消息源不具名、不可靠,报道者主观陈述,以及大量的所谓解释性报道充斥。后者不但让新闻的事实部分变小,公信缺失,还助长了社会化的阴谋论思维。从业者不再追逐新闻中的事实和真相,而醉心于动机的猜忌和编排。

第二个建议,希望你们勇于不当喉舌,只做自己,致力于拓展表达自由的空间,并促使媒体立场的多样化。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建议不切实际,但在我看来,政府对言路的管制有着与时俱进的可能。很显然,如果抱定敌我关系,“你不当我的喉舌,那去当谁的喉舌”这样的诘问就难以回避。但是,作为新闻业的改革与先行者,在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更多表达自身愿望和理解,更多以自身视角看待世界,让自己的立场和声音成为公众的一种选择,与高高在上的教化主体相比岂不更好?

第三个建议,澎湃新闻,相信让它最终获胜的武器还是“真实”。“真实”的新闻不但可以赢得读者,还可以抵御侵袭,还能让管理者信服。我做出这样的建议完全没有暗示澎湃新闻乃至更广泛的新闻工作者对“真实”有所忽视。我只是提醒,当下的新闻就是未来的历史,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他们用真实的新闻突破对历史的扭曲、掩盖。这在中国并不长的新闻史上并不多见,更常见的还是皇帝们自己写的历史。澎湃新闻有机会在互联网时代做最让新闻从业者心动的工作。

篇6:澎湃新闻:用互联网思维做新闻

1 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

“媒介融合”在数字技术、经济水平和受众需求得以发展背下应时而生。它意味着传媒行业、电信行业、IT行业, 从内容生产, 到网络渠道再到终端服务的融合。其间又牵涉进了其他的行业和机构, 如终端生产企业, 网络硬件生产企业, 相关规范制定组织与团体等等。媒介融合之后,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东西。

当下, “媒介融合”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8月19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首次以国家战略高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此外, 2014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已到6.32亿, 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更是达到5.27亿, 占比83.4%;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网民比例稍稍下降, 分别为69.6%和43.7%;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端, 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1]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 在2014年9月13日举行的“中国网络媒体过去与未来研讨会”上, 东方网总裁徐世平发表观点称, 当下所有的传统媒体, 甚至包括很多新闻网站面临着历史性的尴尬, 面临着全面的生存危机, 必须战略性放弃才能实现历史性转型。而新闻网站转型关键靠人, 做新闻必须讲互联网思维。[2]

审视当下的新闻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会发现——诸如“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旗下的新媒体依托于传统新闻媒体, 继承了丰富的人力和品牌资源,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政府支持与采编权的赋予, 但是同台竞技诸如“网易”“新浪”等市场化网络化运营的商业新媒体却取得更高资金回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认为, 并不是互联网淘汰了哪家媒体, 而是这家媒体不接受互联网, 不把互联网当成工具与本行业结合起来, 最终真正能淘汰它的只不过是另一家接受了互联网的媒体。

“适者生存, 不适者亡”, 在“历史性的尴尬时刻”, 面对机遇与挑战, “媒介融合”成为媒体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手握资源优势的传统媒体, 必须着手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型。

百度CEO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 指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3]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专注产品与服务的极致加上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互联网思维下的转型要求新闻媒体将新闻平台当作产品运营, 在运营过程中, 将新闻内容、受众定位、用户体验、盈利模式、营销推广纳入一个体系内进行思考。

2014年7月22日上线的澎湃新闻, 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下的《东方早报》, 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尝试。

2 澎湃新闻的报网融合

2013年10月,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 新媒体业务被定位为重点发展和攻克方向。2014年7月22日, “澎湃新闻” (The Paper)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澎湃新闻“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 搭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称赞澎湃新闻称为“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说:“传统媒体拥有巨大的政府、企业、社会等资源, 传统媒体本身无论如何是消化不了这些资源的, 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 而这些资源完全可以输送到新媒体中来。[4]”对澎湃新闻来说, 报网融合意味着《东方早报》原先在采访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共享至新媒体。澎湃的采编团队直接来源于《东方早报》, 并做出了一定的人员招募。澎湃新闻与《东方早报》采访队伍共享, 统一供稿。

孟波认为看来某些传统媒体在报网互动时的逻辑往往是反方向的, 期望网站能够为报纸带来新的用户和客户, 而澎湃在报网融合的过程中, 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优势输送到新媒体上, 澎湃新闻不是《东方早报》的附属, 而是以一个独立品牌运营[5]。因此澎湃坚持“网站优先供稿”的原则。二者后期编辑团队分开工作, 网络编辑与报纸编辑互补参与对方流程。

3 互联网思维下的终端融合

互联网思维下五大关键词之首既是“便捷”, “信息的获取更捷”要求澎湃新闻的多终端多平台融合。

澎湃新闻目前全面覆盖网页版、手机移动客户端、wap网页版, 微博、微信账号同步运营。通过多终端多平台的融合尽可能布局更多的受众。并且这些端口均由同一个团队完成, 这样既减少了人工整理成本费用, 又保证了多终端平台的风格和认知的统一性, 有利于培养受众稳定的阅读习惯。[6]在网页和客户端布局上, 澎湃一改以往新闻网站和客户端的分条布局, 而采用卡片式布局, 网页版图片+题目+摘要, 客户端图片+标题, 使得界面形成视觉冲击力, 清晰简洁, 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4 互联网思维下的内容生产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内容, 一是要符合用户需求, 二是要将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而对于新闻产品内容来说, 用户需求主要体现在新闻专业素养以及用户个人兴趣之上。因此澎湃新闻致力于搭建一个兼具新闻生产“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混合特征的新平台, 这个平台是是集结了专业新闻组织和网民智慧而形成的新闻聚合平台。[7]

一方面, 网民的参政议政的热忱让对网络新闻报道“专业性”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另一方面, 碎片化信息带来的冗余感让读者渴求对现象的深度解读。受众的“知情”需求转向了“求知”需求, 互联网思维让澎湃精准抓取用户需求, 它将《东方早报》的“严肃大报”的风格延续到新媒体平台。坚持“原教旨主义”——将新闻与评论分开, 活跃的时政新闻与冷静的思想分析并重, 在提供消息的同时也提供意见。

《令政策的平陆往事》一文让澎湃打响了“原创深度”内容的招牌。澎湃依托上海报业集团, 在权威解读和深度报道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澎湃虽然定位于时政新闻, 内容却不仅局限于此, 涵盖体育、经济、生活等方面。这些内容被分为49个标签, 诸如“舆论场”“打虎记”“一号专案”的时政栏目外, 也有“运动家”“10%公司”“私家地理”。澎湃的新闻解读取材于时下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和敏感事件, 并且能做到反应迅速、保持中立立场、不故意回避矛盾和冲突, 它对既有的互联网时政报道格局形成了一股强大冲击力, 表现出上海媒体少有的报道空间和观点取向, 与民间舆论场形成良好互动[7]。

澎湃为了满足用户“个人兴趣”, 澎湃增加“追踪”和“定制”功能, 使用户能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澎湃鼓励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澎湃深知通过自己的内容团队并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优秀内容, 因此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 接受所有时政思想类优秀内容团队的各种形式的合作。澎湃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内容平台”, “成为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 它希望把专业团队和网民力量整合起来发挥作用。澎湃在新闻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开放“热新闻”与“热追问”两个栏目, 让用户就新闻疑点质疑追问, 并与专家一起探讨新闻答案。“你的疑惑总有人解答, 你的回答总有人注目。”[8]

在内容呈现方式方面, 澎湃利用网站的多媒体呈现优势, 在报道形式上, 根据新闻内容采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文字、视频、图片、数据图。值得注意的是, 澎湃新闻的每条新闻均会配以相应的图片。

但是, 澎湃在内容生产仍然暴露出一些出问题。

据统计, 澎湃新闻每日的原创率在35%到52%之间[9], 澎湃被称为具有“鸡血”精神的团队, 它在新闻生产上相比于商业网站的“工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手工作业”, 使得澎湃的生产面对着成本高昂, 内容创作、稿件水准、质量把控上是否稳定可持续的问题。除了原创质量与数量的采编压力外, 澎湃不得不考虑当下的“原创内容”是否确保用户的黏附度, 面对着“原创内容”被其他网站模仿和复制的风险, 这意味着澎湃面对着用户随时被引流的风险。2015年1月1日, 澎湃发表了反侵权声明, 是着手反击无授权而随意转载的第一步。

此外, 除了深度报道之外, 澎湃的内容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即时新闻转载和报道, 和新闻素材的再整合。但是澎湃在新闻报道速度上却呈现稍稍的滞后, 比如说“考研人数下降”新闻:凤凰网与12月27日凌晨一点半发布信息, 澎湃于27日8点发布, “我国增加尼泊尔援助”新闻, 凤凰网与27日凌晨5点半发布新闻, 澎湃于11点11发布新闻, “江苏整顿出国游”, 江苏新闻网于26日14:58发布新闻, 澎湃于26日22时发布。

5 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推广

互联网思维要求对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澎湃新闻部署了一系列营销推广活动。

澎湃影响力最大的营销活动非发刊词莫属。2014年7月22日, 澎湃CEO邱兵的《我心澎湃如昨》发刊词以爱情故事讲述情怀的故事, 在朋友圈和微信上引发病毒式的传播, 这种话题营销, 为澎湃节省了三五十万的费用。

澎湃新闻上线之前, 就开始通过微信公共账号传递着自己的声音, 诸如“打虎记”“舆论场”等,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澎湃是积累了半年左右的公号矩阵, 然后慢慢改进, 汇聚成一个app和网站, 这些公众号的传播为澎湃新闻的上线加温预热。

此外, 澎湃在营销品牌时避免带有“上海”地方名称的品牌取名, 取用“澎湃”二字, 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澎湃新闻将营销推广植入新闻报道中, 诸如“澎湃新闻表示”“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样的词汇植入在新闻中。澎湃在推广方相较与传统的媒体投入巨大, “澎湃新闻”上线伊始, 便在苹果App store作为优秀产品被推荐, 并且在360、腾讯、豌豆荚等安卓市场名列前茅无不与之相关。

6 互联网思维下的受众定位与盈利模式

新媒体如何盈利?这点是互联网思维下必须考虑的问题。《纽约时报》电子版希望以用户付费来创造收益, 它推出付费文章, 对重磅新闻、专栏文章进行收费阅读, 但是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不难看出新媒体能否靠“收费”盈利, 还有待更多的商榷——该季度数字版收入占比仅为21%。

首先, 澎湃上线之初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但是澎湃的时政新闻报道是因为当下的“反腐”的大背景而获得了关注, 还是时政新闻的本身的价值被挖掘真正挖掘发挥出来, 这点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澎湃的“时政新闻”的定位无法使其很好的延伸线下产品销售环节, 于是澎湃仍然依靠“优质内容→积累用户→二次贩卖→广告收入”的收入模式盈利。上海报业集团的社长裘新提到“三次销售”——不仅拘泥于曾经传统纸媒的“卖报纸”和“卖广告”的策略,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资源, 在报纸以外布局垂直产业, 把服务卖给读者, 力争把读者变成忠实用户。按照上海报业集团的综合营销策略, 澎湃在销售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 做好综合营销里的中间环节。可见, 澎湃的自身内容定位和在报团系统中的定位决定着把握“用户”或是“受众”资源对澎湃盈利的重要性。

澎湃将受众定位于“时政爱好者”, 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诉诸于60和70后的“情怀”。澎湃将受众偏向于社会权贵阶层、精英人士、财富人群, 但是从目前的网民年龄分布来看, 30岁以下网民占比达到57.2%[10], 这一点导致澎湃新闻网站的用户流量属于“小而精”, 澎湃不得不思考高质量的流量带来的广告投放能否比大规模流量带来的广告投放更具有效益。而且澎湃网的用户流量很大程度来自于移动客户端, 而非pc网页版, 但是移动客户端的广告投放将会大大影响用户体验。

7 结论

运用互联网思维, 澎湃新闻在报网融合、终端融合、内容生产、营销推广、受众定位、盈利模式做出了一些革新——澎湃新闻与《东方早报》资源共享, 并且作为独立品牌运营, 在新闻内容生产时奉行“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特征, 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但是澎湃深度原创内容的生产带来用户的同时, 也到来了风险, 澎湃对新闻的报道还需要解决速度的问题。此外, 澎湃新闻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产品营销推广, 但是澎湃的“社会精英”受众定位使得盈利模式的探索具有了挑战性。运用互联网思维, 传统媒体能否成功转型, 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摘要: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报网融合下的澎湃新闻并不是《东方早报》的附属, 而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 作为独立品牌运营。澎湃新闻内容生产时奉行“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特征, 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但是澎湃深度原创内容的生产带来用户的同时, 也到来了风险, 澎湃对新闻的报道还需要解决速度的问题。此外, 澎湃新闻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产品营销推广, 但是澎湃的“社会精英”受众定位使得盈利模式的探索具有了挑战性。

关键词:澎湃新闻,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夏德元.媒体融合:腾笼换鸟还是浴火重生?——由“澎湃新闻”上线展开的讨论.媒介观察家.

[3]赵大伟.实现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http://www.cyzone.cn/a/20131206/247546.html

[4]孟波.事业还是企业?投入还是投资?——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十个方向性思考.

[5]夏德元.媒体融合:腾笼换鸟还是浴火重生?——由“澎湃新闻”上线展开的讨论.传媒观察室.

[6]邱亦楠, 徐萌.澎湃新闻:新品牌新营销新传播.橙媒体实验室.

[7]朱春阳, 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中国报业.

[8]澎湃新闻网站“关于澎湃”.http://www.thepaper.cn/about_paper.jsp.

[9]陈昌凤.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篇7:澎湃的物质年代

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金钱是人类永恒的鸦片。穷人拿来治了病,富人成瘾致了病。

我们要怀着敬重的心情去仰望淡泊金钱的圣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鄙视见钱眼开的俗人。

钱没有错。同样,只要取之有道,爱钱的人就没有错。

金钱不会改变一切,但一切会在金钱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就像风从门缝里吹进来,看上去,风没有吹翻屋子里的什么,但时间久了,所有的器物上,墙壁上都蒙上了灰尘。

这就是钱的作用。它无孔不入,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温暖的,又是冷酷的;既是柔软的,又是坚硬的。它可以拯救,也可以摧毁;可以聚拢,也可以拆散。

我们所看到的是:因为有了钱,一个辍学的孩子最后学有所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为有了钱,一个和睦的家庭最后分崩离析,妻离子散。

富人要表现自己的仁慈与善良,拿出钱就可以了;穷人也要表现自己的仁慈与善良,他们没有钱,只好拿出一颗心。

穷人理解不了富人的吝啬,觉得他们为富不仁。富人想不通穷人的贫穷,觉得他们活该受穷。所以,古有杀富济贫的人,今有仇富的人,他们是永恒的对立体。

不要蔑视所有巴结富人的穷人。他们当中,有的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儿女需要抚养。不要去苛求他们,让他们去舍生取义。这些忍辱负重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尊重。

金钱,会快慰人的内心。

農民用自行车带着四只兔子进城卖掉,得几十块钱,会高兴得展平满脸褶子;商人在谈判桌上签一个合同,得一笔巨款,也会高兴得意气风发。不同的是,让农民愉悦的,是能够维持生计的钱;让商人满足的,是一串增长的数字。

你可以拥有它,但不可能永远占有它。这是金钱给予人的朴素的道理。

(摘自《新青年(珍情)》)

上一篇:企业五年发展规划书下一篇:描写爱情的经典告白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