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2024-04-26

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精选8篇)

篇1: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省安全生产巡查组来**街道检查指导工作,现将我街道安监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街道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万),下辖*个社区、*个村股份合作社。辖区内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拥有*****三大市场群,各类大型专业市场**家,监管企业**家。2014年,全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亿元。近两年,经过全街上下的不懈努力,街道获评***等荣誉。

二、贯彻落实 “两文件、六要素”情况

深入贯彻省、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全省(市)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围绕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从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

(一)。

办公室位于***房间,配备办公桌5张、办公电脑5台,并配有文件柜、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办公电脑互联,安全生产监督终端系统运行正常,安全监督和网上运行有序开展。街道有独立执法专用设备保管库房,配备了电瓶车、安全帽、防护手套、防爆手电筒、便携式打印机、激光测距仪、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喊话器等,具体用于安全监督、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等用处,监督检测设备符合标准,并同步建立库房物资的管理制度,二是配齐配强安全监管人员。街道在编制和人员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安监办人员的使用,在去年的人事调整中,采取从其他部门抽调及部队转业安置的途径进一步充实安监办力量,安监人员从原来的3人增加到5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2人,事业编制人员3人。为了将安监办人员工作落实到位,办公室内部认真搞好分工,职责分明、分块包干、协同推进,安全监管能力逐步得到加强。

(三)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人员素质。

街道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作为重要考核依据。一是加大安监经费投入。将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2014年街道直接支出安全的投入***万元,主要用于安监人员、安全社区创建、安全培训、隐患整治、装备配套和各项活动保障。街道直接协调***万元用于辖区安全监督、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活动。二是优化安监人员知识结构。为了提高安全工作开展的实效,街道重视安全人员素质的提升,通过引进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安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准,目前街道5名专职人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有3人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背景。8名社区安全员具有大专学历。

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隐患排查和整治。

2014年至今,共检查企业1028家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354条,整改1346条,动态整改率达99.41%。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由街道牵头,协同消防、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省级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了多次联合执法,“三合一“现象得到有效整治,隐患挂牌已经摘牌,并转入长效管理阶段,通过不定期执法,保持高压态势,确保不回潮。去年年初以来,由我们街道牵头做好市区唯一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通过与企业多轮洽谈,不断磋商,于2015年春节前达成搬迁协议,春节后已经正式停产,目前正在实施搬迁工作,预计将在明年3月份正式交地,由此将彻底消除化工企业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突出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自2014年12月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以来,街道高度重视劳该项工作,专门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共排查企业9家,并与企业签订责任状,共排查消除隐患23处。通过加大宣传、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和长效机制,辖区内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突出安全标准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建成安全生产规范化小微企业12家。辖区内的两个小商品市场标准化规范建设也已通过市级验收。

(四)突出职业卫生防治。

篇2: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珍爱生命,规避危险”安全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市局《关于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我办紧紧围绕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演练常态化、安全职责全员化的“三化”目标,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家校共管体系、安全工作考核体系“三大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校园平安和谐,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部署、强化职责、扎实落实

积极组织区属各中小学校相关责任人学习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能力建设的意见》和《**省关于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并对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我区实际,下发了关于《**年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对时间进度、工作内容、考核标准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同时与各中小学校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一致表示要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全面部署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落实安全教育课程

我区从2013年秋学期开始全面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严格落实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考核“六到位”。一是

组织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国务院《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安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进计划、进课堂、进课表”,制定不同学段的安全课程方案,保证每周1课时。二是专人专职。各中小学校目前确定专兼职安全课教师9名,参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进行备课、授课,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三是对安全教育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实行常规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校组织对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常规考核评价,区教办对各学校安全课程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专项评价,并完成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及教师目标责任及绩效考核当中。四是丰富安全教育载体。在实施安全课程的同时,各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团(队)会、升旗仪式、手抄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英雄北路等4所中小学通过网络教育手段,观看地震、火灾、交通、用电等安全教育视频2800人次,组织防火、游泳等各类安全实践体验、案例分析6场,参与学生800人。

三、加强安全应急演练 一是加强专业技能指导。我办和学校主动与公安、地震、卫生、水利、国土等部门联系,聘请6名专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安全教师,参与帮助学校设计演练方案,对学校安全演练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安全演练的科学性、实效性。二是构建演练活动序列。各校将安全演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常态化、系列化,从实际出发,结合每年的“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以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地震、水灾、雷击、火灾、防校园伤害等为主要内容的演练活动,全年共组织安全演练15次,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过程性演练资料并归档。

三是强化实践体验教育。各中小学校组织师生通过参观展览、模拟演示、亲身体验等形式参加安全实践活动共1300人次。

四、落实全员安全职责

一是落实岗位安全职责。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各校制定《学校岗位安全工作职责》,明确每个工作岗位担负的安全责任,制版上墙,并确保落实到人、落实到岗,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员参与”的学校安全管理格局,构建学校岗位安全工作全覆盖的责任体系。二是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公示制度。各中小学在校门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校园安全责任公示牌,公示学校安全岗位人员名单、工作责任和联系电话,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检查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组织全员培训。各中小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培训

260人次,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档案。通过培训,使全校教职员工熟悉安全规章,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科学施救的方法。学校炊事员、门卫、水暖电工等特殊岗位人员今年全部接受专业部门的规范培训。

五、建设校园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校园“三防”建设。各学校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措施。各校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和制度,落实安全保卫责任,聘请专业保安人员12人、安全协管员9人,保安人员和安全协管员上岗执勤时,统一着装,佩戴保安标识和器,组织教工治安护校队、应急队30人。对重点部位、重要区域、安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在校园内设置消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安全设施。对道路沿线的大化、火炬学校,在学校门口的道路设置提示牌、减速带、斑马线、限速标识、人行横道线等交通标识。在校门、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仓库、操场、楼道、重要出入口、周边复杂路段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消防报警电子管理系统12套。

二是学校指导家长委员会成立安全教育专委会。各学校在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全教育专委会,统筹安排安全教育家校合作事宜,全年签订家校联系安全责任书4500份,每学期期初召开安全专题家长会,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将安全教育和培训延伸至学生家庭。

六、当前校园安全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篇3: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1 事故诱发原因分析

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井下作业, 工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需要找出诱发事故多发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才能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支撑体系建设。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系统原因, 如图1。

我国资源短缺、基本国情这些目前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暂先不考虑。工人安全意识差, 人才匮乏, 体制不完善这些完全能够改变的因素, 需要我们认清形势, 加大力度去培养, 去完善。

2 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和支撑体系建设

在目前新形势下,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结合山东兖州大统矿业十五年安全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 谈一下我们对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支撑体系建设的看法。

2.1 职工队伍稳定的保障

首先“安全”是对企业最好的宣传, 同样“安全”也是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的最根本要素, 企业要把安全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与工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工人的工资待遇, 养老保险, 子女就学, 人身、医疗保险、福利待遇等这些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因素企业也要加大力度去完善。如何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 解决稳定职工的重要因素?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工人的招聘与培训, 整体提高工人素质, 让工人自己要安全, 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声誉。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 让职工来到企业上班, 心里有种踏实的感觉, 让职工家属放心。再次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组织机构和班组队伍, 对责任心强, 技术全面, 富有管理能力的骨干进行培养。

2.2 安全理念和技术培养的保障

职工是煤矿生产的主体, 指挥、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所以加强煤矿职工的安全学习和技术培训至关重要。《煤矿安全规程》是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文件, 需要职工认真学习并掌握它的具体要求, 企业应坚决执行“先培训, 后上岗”原则, 让职工切实了解和掌握在煤矿生产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注意事项。另外企业还应该针对不同工种定期对工人进行培训, 让工人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制定考试和学习机制, 对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比较快, 工作中有新方法减轻劳动力或者创造价值、节省成本的人员给予奖励, 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2.3 安全监督和安全检查、专业达标的保障

企业成立群监组织, 选择合适的职工担当群监员, 安检员。赋予他们适当的权利, 并提供经济动力, 选择的群监员、安检员要有责任心、正义感, 敢于指出工人的“三违”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强化管理, 对安全不留死角。同时治理“三违”要形式多样化, 不能单一采取重奖重罚的原则。让工人互相监督, 互相提醒从而减少“三违”的发生。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采掘工程质量, 机电、运输等系统进行专业化检查、验收和评比, 促进工区队的标准化管理和施工从而实现各专业达标。

2.4 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改革创新的保障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并认真付诸实施。安全生产是企业常抓不懈的责任。行政主管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负全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 明确责任, 各负其责, 自上而下逐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实行风险抵押, 真正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不能被动管理, 要主动探索适应时代发展, 适应工人心里想法。为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管理要要主动探索新途径, 新方法, 有创新, 有改革, 有超前意识。例如山东兖州大统矿业, 利用五环紧扣原则, 紧紧抓住安全不放, 已经安全生产十五周年之多。

五环紧扣示意图如图2。

有制度必须认真去落实, 有纪律人人必须要去遵守, 这样才能整体推进企业的管理和安全。安全生产要正常运行, 在安全活动实践中, 工程技术投资, 人员业务素质投资, 科学研究投资, 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投入。企业要依靠科学进步, 采用新技术, 新方法, 来管理。企业要产学结合, 成立科学生产研究组, 专门研究怎样安全生产, 怎样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提高生产。研究确定企业的亮点, 在同行业中去宣传, 成为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标兵。当然, 一切亮点和科研成果的开发都需要国家和企业的支持。煤矿安全生产, 需要以“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为主题。企业要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健全的管理制度, 严格的培训学习计划, 强而大的执行力度, 要培养人才团队, 利用好特殊专业人才力量。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 不仅仅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健全的管理制度, 它还需要我们的职工自己去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 并有自主保安的意识。我们要相信隐患只存在侥幸中, 一切事故都可以制止的。

关键词:保障,安全,科学

参考文献

[1]徐建忠, 颜天伟.安全与健康.

[2]周晓峰, 王结实.中州煤炭, 2009, 5.

篇4: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一、着力强化食品流通许可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29条、第31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流通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县级以上工商机关依照该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实施食品流通许可。

县级工商机关作为食品流通许可部门,要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实施条例和总局制定的规章和操作规则,依法审慎地实施食品流通许可。在实施许可时既要依、照《食品安全法》第27条第一项至第四项的规定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食品流通经营的条件,也要对申请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经过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置情况,营业场所选址、布局、面积、环境卫生状况及防潮、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的设置及运行情况,食品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核查,如实记载核查情况并根据审查、核查情况决定是否准予许可,确保食品流通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二、着力强化食品检验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60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首先,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机动性强、筛查问题快、发现问题早的优势,强化工商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依据检测计划和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快速检测和抽样送检相结合的方法主动出击、初步筛查、快速送检、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大快速检测的科技投入和经费保障,加强快速检测箱以及检测试剂、辅助用品等的配备和使用管理。

其次,要依据上级制定的年(季、月)度监测计划认真开展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确制导性。要紧紧围绕米、面、油、奶、蛋、茶、酒等“刚性”生活消费食品和季节性、节庆性消费食品开展监测,严格依照总局制定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中所规定的程序、步骤实施监测工作。同时,在选择、委托检验检疫机构时,除要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外,还要注重对其检测能力和执业信誉的考察,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合法。

再次,要综合运用好监测结果。对经检测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了要对有关当事人立案查处外,还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3条的规定通知生产经营者立即召回或停止经营同批次产品。同时,要按程序定期统一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监测结果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预警警示和放心食品公示,变事后应急为事前预防。

三、着力强化依法监管、责任监管的能力建设

第一,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制度,促使执法人员尽职尽责。《食品安全法》第78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机关对食品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市场巡查记录是工商所实施并记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的基础文书,是网格巡查员监督检查痕迹的纪实。县级工商机关要以全面、详细、真实、准确反映监督检查过程和结果为标准强化工商所食品安全市场巡查记录的规范使用,在巡查记录中反映何时、何地、何人、采取何种巡查方式,巡查的内容和事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问题采取的处置措施以及整改情况的回访等情况,填写巡查表时要注意叙述全面、用语规范、引用法律法规准确,切不可以类似“情况正常”、“情况无异常”等简单模糊语言来表述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巡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经营者签字后统一归入监管档案,供社会公众了解、查阅。

第二,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促进经营者依法自觉诚信经营。县级以上工商机关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79条的规定,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许可颁发(或变更)、参加年检(验照)、日常监管、抽样检测、违法行为查处、申诉案件处理等情况予以记录并供社会公众了解、查阅,为食品经营者确立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引导社会公众选择消费提供依据。

第三,建立有关食品安全投诉、申诉、举报的受理、核实、处理、流转、回复制度。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80条的规定,依托12315平台建立有关食品安全投诉、申诉、举报的受理、核实、处理、分流、流转、回复制度,确保社会公众提出的每件投诉、申诉、举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着力强化构建“问题”食品可防、可控、可机制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39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规定记录保存不少于两年。

县级工商机关要广泛向广大食品经营者尤其是个体食杂店业主宣传上述法律规定,要在巡查中采取倒查的方法,对食品经营企业建立的进货查验记录中所载内容进行实质性检查,对个体食杂店业主查验供货者许可证和合格证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87条的规定严肃作出处罚。

同时,要教育、督促食品经营者不得向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批发销售食品。

五、着力强化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能动监管、无缝监管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等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首先,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自觉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指挥和监督。同时,要加强与食品安全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危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其次,要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防止和消除执法盲区和监管空白。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受理咨询、投诉、举报时,如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管部门处理:对其他部门移交来的属于工商管辖的咨询、投诉、举报,应立即处理。不得推诿:对于涉

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使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得到有力的打击。

再次,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要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定期交换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信息,食品生产、食品经营许可的动态信息,食品抽样检测的结果信息,投诉、举报及案件查处的分析信息、食品安全趋势信息和其他信息。

六、着力强化处置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促使其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义务,督促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企业、食品展销会的举办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形成有效机制,以高度的食品安全责任感对待食品安全,发现问题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早消除。

另一方面,要建立食品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层层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对于未然或已然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早控制,妥善处理,慎始善终。

七、着力强化引导公众安全消费、科学消费的能力建设

县级工商机关要充分运用12315这个平台,开通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渠道,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同时要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场、进厂区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依法维权的能力。

八、着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履职尽责的能力建设

第一,《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依法行政,更加强调承担责任。县级工商机关要牢固树立“只有尽责才能免责”的责任执法观,及时修订执法责任制,将工商机关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执法职责纳入执法责任制中,通过量化、细化、实化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各岗位的执法责任来为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提供准则。在这方面要重点抓住明责、履责、验责、问责、免责这五个环节,其中:明责是基础。履责是核心,验责是关键,问责是保障,免责是对干部的保护,五个环节相辅相成,构成履职尽责的有机整体。

第二,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纠正和查处执法人员不做为、乱作为和消极作为。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95条规定,经常性地组织纪检监察、法制机构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一线人员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在监管执法过程中渎职枉法、玩忽职守、消极敷衍、推诿扯皮的,要严格依法依纪进行处理,追究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的执法责任。

篇5: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xxx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总体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我司2012的消防安全工作,我司根据xxx„2012‟xx号文件精神的要求,认真开展了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现就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为扎扎实实作好我司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我司成立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的开展,明确一岗双责。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xxxx

2、为更好的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我司编写了《2012年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3、2012年6月28日,我司在xx施工现场开展了一次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2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优化了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抢险救援能 1 力。

4、我司自管房屋、在建工程及办公区域始终坚持定期防火检查制度,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无违章用火用电、乱搭电线、乱堆废弃物等情况、疏散通道畅通情况等。同时每月对消防器材的可用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按月填写《灭火器检查记录表》、《防火检查(巡查)记录表》。经检查,共发现7处消防隐患,已督促整改。

5、制作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宣传栏一期,发放宣传资料50份,悬挂宣传标语2幅。

篇6: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一是单位防火检查、巡查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防火检查和巡查制度建设。三是明确检查要领,规范检查内容。在单位防火检查中要求做到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等“十查十禁”。在防火巡查工作中,突出检查“用火用电有无违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标志是否完好、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等五个方面内容。在员工班前、班后防火检查中重点检查:用火用电有无违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场所有无遗留火种等四个方面内容。四是落实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2、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突出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单位灭火第一战斗力量队伍。灭火第一战斗力量是指失火现场单位员工在1分钟内自发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在发现火灾的第一时间,在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在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打“119”电话报警、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在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二是单位灭火第二战斗力量队伍。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等组成。火灾确认后,应当于3分钟内形成,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分为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等,接应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单位这两支队伍是扑救初期火灾的重要力量。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一是要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必须做到“四熟练”:熟练掌握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练掌握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练掌握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火场自救技能。二是疏散安全标志或图示达到“七个一”标准。即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置一张单位总平面图,每个楼层或房间设置一张疏散指示图,每个消防设施器材设置一个使用方法标牌,每个安全出口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标志,疏散走道每20 m设置一个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车通道每50 m设置一处提示性标牌,每个危险场所或部位设置一个警示性标牌。三是设置“两书三提示”,要求单位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一是抓消防培训。二是抓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三是加强消防安全标志化宣传。根据消防安全标志的内容和使用场所,可以分为消防安全布局标志、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标志、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志、防火安全设施标志、灭火设施、器材标志和消防控制室标志等6类

篇7: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建设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三会三化”建设的术语、定义、建设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三会三化”建设,其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达到建设标准,其他单位参照执行。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社会单位

有固定活动场所且有依法注册名称和其他合法名称的组织。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

2.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

2.3 消防安全“三会三化”

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识明细化、宣传常态化。

2.4 消防安全标识 用图案、符号、文字、特定的颜色和几何形状构成的标志,向人们传递消防安全信息,传达消防安全管理指令。

2.5 公众聚集场所

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

2.6 人员密集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2.7 消防安全责任人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2.8 消防安全管理人

由单位的副职担任,也可以单独设臵或聘任,具体实施和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2.9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单位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专职消防队员、义务消防队员等。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1 社会单位应当认真落实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3.2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了解消防法律法规,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保障单位消防工作经费、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组织建立等重大事项的落实。

3.3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熟悉消防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社会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应当对本部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3.4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掌握消防法律法规,熟悉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管理、维护建筑消防设施,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其中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应每2小时巡查一次,营业结束时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夜间防火巡查。

3.5 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当掌握自动消防系统的功能和操作规程,每日测试主要消防设施功能,发现故障或隐患及时消除。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或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培训合格证书。

3.6 单位员工应当熟悉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防范措施,每天班前、班后对本岗位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7 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

3.8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核查,及时确定整改措施、期限、责任人和部门,并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3.9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对不能保证消防安全,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会扑救初起火灾

4.1 社会单位应当建立志愿消防队,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4.2 单位员工应当掌握电话报火警的基本要求和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熟知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具备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

4.3 单位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通过报警按钮或楼层电话等向消防控制室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及附近员工应当立即展开扑救,并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4.4 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值班、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确认。火灾确认后,应当立即电话报警,并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单位志愿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迅速赶赴火灾现场,扑救火灾,疏散人员。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5.1 社会单位应当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灭火疏散演练。

5.2 单位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能力。

5.3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逐楼层、逐部位确定疏散引导人员,负责紧急情况下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公共娱乐场所应当逐房间配备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等逃生自救设备。

5.4 火灾发生后,疏散引导人员应当通过喊话、广播等形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群众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层(间)、楼顶等安全地点有序疏散逃生,避免拥堵踩踏。

5.5 火灾发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和首层。5.6 应当优先疏散婴幼儿和老、弱、病、残、孕人员。

6、管理标准化 6.1 消防管理组织

6.1.1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确定各部门、各楼层、各区域的消防安全负责人,逐级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每年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6.1.2 单位应当制定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专职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6.1.3 承包、租赁场所的承租人是其承包、租赁范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6.1.4 同一建筑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书面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6.1.5 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工作例会。

6.2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

6.2.1 建筑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与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应保证正常运行,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改造、埋压、圈占、遮挡、挪用、停用和损坏。

6.2.2 单位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负责本单位消防设施的巡检。消防设施巡检每日至少进行一次,重点检查常闭防火门是否关闭、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消火栓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并填写巡检记录。

6.2.3 单位应当与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签订消防设施维保协议。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消防设施测试检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设施全面检测,填写测试记录和年度检测报告,年度检测报告应于30日内报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单位消防设施的测试检查和全面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服务单位实施。

6.2.4 消防设施出现故障,应当及时组织修复。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停用系统的,应当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系统停用时间超过24h的,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6.3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6.3.1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与标准,应当落实定期维护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6.3.2 单位应当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堵塞疏散通道、锁闭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不应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外窗上安装栅栏、金属护栏等。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确需关闭的安全出口必须采用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6.3.3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设臵电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公众聚集场所宜选用80cm×35cm大型灯箱式安全出口标志。

6.3.4 楼梯间及前室、疏散走道、公共活动房间以及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房间应设臵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6.3.5 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需要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火灾时能自动关闭。

6.4 用电消防安全管理

6.4.1 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操作。

6.4.2 电气线路应穿阻燃管或金属管保护,人员密集场所宜安装电气线路过载、漏电、短路等保护装臵。

6.4.3 电器线路和电气设备不应敷设、安装在可燃物上,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人员密集场所严禁使用电熨斗、热得快、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

6.4.4 照明用电应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臵。商店、餐饮场所、公共娱乐场所营业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的非必要电源。

6.4.5 对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公众聚集场所应委托具备检测资格的单位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6.5 用火消防安全管理

6.5.1 单位应明确用火的审批程序和要求。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按照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燃物,配臵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安全措施。

6.5.2 电气焊工等实施明火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6.5.3 公众聚集场所禁止在营业时间进行动火施工,禁止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

6.5.4 商场市场营业厅内食品加工区的明火部位应靠外墙布臵,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与其它部位分隔。

6.5.5 厨房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

6.5.6 易燃易爆单位内严禁携带火种,严禁违规动火,汽车、拖拉机必须安装排气管火星熄灭器,必须使用防爆型电瓶车、铲车,工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帽。

6.6 装饰装修消防安全管理

6.6.1 室外装修、玻璃幕墙、广告牌不得影响人员疏散、防排烟和灭火救援。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选用不燃、难燃材料。

6.6.2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及出口,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消火栓箱应采用易碎玻璃。

6.6.3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公众聚集场所宜采用阻燃制品,并张贴阻燃标识。

6.6.4 疏散走道两侧和安全出口附近不得设臵误导人员安全疏散的反光镜子、玻璃等装修材料。

6.7 消防控制室管理

6.7.1 消防控制室应保持整洁、有序,严禁与其无关的电器线路和管路穿过,不得设臵床铺,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应设臵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7.2 消防控制室内的合适位臵应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等4种职责制度。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的单位,应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柜的左上角张贴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证明。

6.7.3 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值班人员不应少于2人并在岗在位,认真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

6.7.4 消防控制室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臵;火灾确认后,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消防标识明细化 7.1 一般要求

7.1.1 消防标识应当醒目、美观,标识内容要简单明了,应设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位臵,一般不应设臵在可移动的物体上,标识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得有妨碍视读的障碍物。

7.1.2 消防标识应纳入日常防火巡查和检查的内容,至少每月组织全面检查一次,破损、松动、退色、丢失应及时修整、更换或重新设臵。

7.2 消防设施标识

7.2.1 配电室、发电机房、消防水箱间、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场所的入口处应设臵与其它房间区分的识别类标识和“非工勿入”警示类标识。

7.2.2 消防设施配电柜(配电箱)应设臵区别于其它设施配电柜(配电箱)的标识;备用消防电源的配电柜(配电箱)应设臵区别于主消防电源配电柜(配电箱)的标识;不同消防设施的配电柜(配电箱)应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7.2.3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取水口或取水井、阀门、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等场所应设臵永久性固定的识别类标识和“严禁埋压、圈占消防设施”警示类标识。

7.2.4 消防水池、水箱、稳压泵、增压泵、气压水罐、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的管道、控制阀、控制柜应设臵提示类标识和相互区分的识别类标识。

7.2.5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应设臵与其它系统区分的识别类标识,并标明流向。

7.2.6 灭火器的设臵点、手动报警按钮设臵点应设臵提示类标识。

7.2.7 防排烟系统的风机、风机控制柜、送风口及排烟窗应设臵注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识别类标识和“消防设施严禁遮挡”的警示类标识。

7.2.8 常闭式防火门应当设臵“常闭式防火门,请保持关闭”警示类标识;防火卷帘底部地面应当设臵“防火卷帘下禁放物品”警示类标识。

7.3 危险场所、危险部位标识

7.3.1 危险场所、危险部位的室外、室内墙面、地面及危险设施处等适当位臵应设臵警示类标识,标明安全警示性和禁止性规定。

7.3.2 危险场所、危险部位的室外、室内墙面等适当位臵应设臵安全管理规程,标明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危险事故应急处臵程序等内容。

7.3.3 仓库应当划线标识,标明仓库墙距、垛距、主要通道、货物固定位臵等。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应当设臵标明储存物品的类别、品名、储量、注意事项和灭火方法的标识。

7.3.4 易操作失误引发火灾危险事故的关键设施部位应设臵发光性提示标识,标明操作方式、注意事项、危险事故应急处臵程序等内容。

7.4 安全疏散标识

7.4.1 疏散指示标识应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臵,并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标明疏散方向。

7.4.2 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性的自发光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7.4.3 单位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防火间距等处应设臵 “禁止锁闭”、“禁止堵塞”等警示类标识。

7.4.4 消防电梯外墙面上要设臵消防电梯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的识别类标识。

7.4.5 公众聚集场所、宾馆、饭店等住宿场所的房间内应当设臵疏散标识图,标明楼层疏散路线、安全出口、室内消防设施位臵等内容。消防宣传常态化

8.1 社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详细的宣传培训计划,将消防安全融入企业文化。

8.2 社会单位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具体实施本单位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单位内部各部门、各车间、各工作段应确定一名消防宣传志愿者,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知识宣传工作。

8.3 社会单位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上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8.4 社会单位应当购臵或者制作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者张贴消防宣传标语,设臵消防宣传橱窗、展板、专栏,开通消防宣传广播。公共娱乐场所应设臵音响设备开机消防安全提示。设有楼宇电视、户内外视频的单位,应至少每2个小时播放一次消防宣传视频或字幕。

8.5 公共娱乐场所、餐饮住宿场所、车站机场、商市场和医院、学校等单位应当在疏散通道和消费场所的显著位臵设立“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臵,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臵位臵和使用方法”的“三提示”宣传标牌和宣传专栏。

篇8:企业安全管理的3项能力建设

领导力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诸多关键要素, 如领导能力、风险管理、组织指挥和个人防护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力。所谓安全领导力包括2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能力。指企业负责人及领导班子科学合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标准, 强化责任目标的分解落实, 重视安全绩效考核和奖惩的能力。《安全生产法》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对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和体系建设做了明确要求, 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领导力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和工具。企业领导团队根据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是安全领导力得以体现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要求。二是管理过程中的引领示范功效。“身教”往往比“言传”更为有效, 只有领导者具备并发挥示范作用, 才能有效引导和激励员工, 提升组织的核心能力。发挥领导力的最有效途径是以身作则, 企业各级领导通过良好的个人安全行为, 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 以及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执行力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执行力即行动力, 是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目标, 合理分解任务及有效利用资源, 完成安全管理任务的能力, 是把企业安全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众多事实证明, 90%以上的安全事故由“三违”行为造成, 而发生“三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执行力不强。因此, 在头绪繁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抓好执行力是关键。

首先,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执行力的基础。强化安全执行力,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更加严格地执行责任分解落实。要研究制定对职能部门和生产单元的安全考核办法, 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匹配。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责任网络和工作格局, 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 以实现本质安全。此外, 按照考核办法, 逐级落实责任, 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 落实责任主体, 严格责任追究, 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现场、要害在一线岗位、主体在员工, 而贯穿于其中的就是责任能不能落实、制度能不能执行, 这是确保安全生产执行力落实的基础。

其次, 规范操作行为是增强执行力的关键。增强执行力, 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 保证只有“规定动作”, 杜绝“自选动作”。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岗位操作规程, 实现标准化作业, 要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做到按操作程序检查, 无错误操作。对于岗位操作员工, 其执行力体现在履行好自身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加强巡回检查和隐患排除, 把岗位操作程序落实到位, 这是确保安全生产执行力落实的关键。

最后, 加强安全监管是确保执行力的重点。企业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安全管理是条闭环链, 链上的每一环都是影响安全的必要因素。因此, 确保安全执行力, 必须重视每个环节链的管理, 做到每个环节监管执行到位。一是, 安全职能部门强化执行力, 就是要加强监督检查, 切实确保把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一个岗位;要坚持原则, 强化检查指导, 强化督促整改及受控管理, 不因领导意志左右和个人利益妥协。二是, 要转变工作作风, 从根本上铲除违章作业以及违章指挥的土壤, 在任何工作环节及细节中, 要敢于担当, 不给安全隐患留下生存土壤, 保证安全制度执行到位, 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安全形势的根本转变, 实现矿井本质安全。三是,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每一个细节和环节看似无关紧要, 但往往会埋下事故隐患。因此, 强化安全监管既要有全局观, 能够系统考虑问题, 也要有咬定安全不放松、咬定制度不放松的劲头, 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安全员在生产现场开展岗位隐患排查工作

向心力是安全管理的延伸和保障

向心力即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企业安全理念、行为方式、惯用做法, 这些行为习惯与方式会持续影响企业每个员工的个体行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难的不是实施安全标准、程序或者体系, 而是创建可持续的安全氛围和行为准则, 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向心力。如何构建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 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宣传工作, 一是要突出内容的针对性。要注重归纳及总结员工生产、生活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和良好经验, 紧抓宣传对象的关注点, 把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作为宣传重点。在前期宣传规划中, 可让一线员工参与设计和规划, 以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二是要突出形式的多样性, 可通过标语、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 营造宣传氛围。还可通过监督和曝光各类“三违”行为和事故案例, 警醒员工做好自律。三是要突出宣传的持久性, 把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企业一项常态化工作抓好。

其次,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各类人员安全技能和素质。一是要做好分类培训, 要按照不同的培训任务、对象, 明确培训的内容和措施。比如: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安全法规知识的培训, 以更好地了解安全生产的最新动态、前沿知识、管理科学等, 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一线员工应着重加强操作规程和技能的培训, 以提高现场的安全作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及时更新与完善培训内容, 可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特点及行业发展状态, 对培训材料进行修订完善, 并用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 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兴趣。

上一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鱼群》教案下一篇:社会实践报告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