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2024-05-04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保卫处 作者:吴鹏 发布日期:2010-09-27 阅读次数:827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认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根据‚北京及昌平区消防部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校消防防火管理工作,强化单位主体责任,增强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力争按要求、按期通过达标验收。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雷玉江任组长,成员由保卫处、宣传部、财务处、科研设备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学工处、研工部、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学校保卫处,负责学校各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组织、指导、督察和考评;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处长张乃志担任。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大会部署阶段(9月10日前)。学校研究制定我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二)工作推进阶段(9月10日至10月15日)。各单位要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和计划,9月15日前上报。工作计划中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并做好归档工作。9月30前,要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一次疏散演练,使培训人员掌握扑灭初期火灾能力,能够形成1分钟赶到的第一灭火力量,使培训人员掌握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并做好各自工作的宣传报导工作。

保卫处按照《消防法》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指导各单位健全消防安全组织网络,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运行机制,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尤其是对重点单位防火检查、巡查、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演练、值班等十二类消防档案建设要做到‚工作有部署、检查有要求、记录要完整‛,能够完整反映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要按照‚位置固定化、格式统一化、内容规范化、责任明晰化‛要求,在单位火灾报警装置、消火栓、灭火器材箱等消防设施器材上设置消防设施认知标识,根据国家规范要求标明消防设施名称,同时设置操作使用标识,标明具体的使用方法、维护责任人及检查维护时间,做到醒目、美观、充分体现消防安全内涵,起到规范单位安全管理,积极预防和扑救火灾的作用。

(三)迎评验收阶段(10月15日至11月15日)。10月30日前,各个单位要上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总结,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小组,对校内各单位进行预验收,并建立完善达标验收档案。2010年11月15日前,完成我校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所有人员密集场所的达标工作,接受昌平区消防局对学校的验收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各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具体工作,每个单位要开展不少于1次的培训,开展一次疏散灭火演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加大学校各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典型宣传力度,普及消防知识,迅速形成强大的消防宣传攻势,为学校‚四个能力‛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部门联动,落实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通过有效手段,全面推动我校各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贯彻执行,落实法规要求和各项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四)及时总结,加强反馈。各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信息反馈工作,收集汇总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展、突出经验等情况,及时报送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确保首都火灾形势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商场、超市、家具城、建材城、灯具城、汽配城和其他宾馆、饭店,歌舞厅、影剧院(礼堂)、休闲健身、洗浴、演艺等公共娱乐场所,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等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第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人员密集场所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第四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参加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组织参加一次防火检查。

第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二)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四)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五)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六)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七)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八)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九)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十)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十一)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第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属于营业性场所的,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每2 h至少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值班人员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于两次。

第七条 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三)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四)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五)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六)营业期间有无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情况;

(七)营业期间有无超过额定人数现象。

第八条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第九条 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二)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三)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

(四)有无违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

(五)有无遗留火种。

第十条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第十一条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第十二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三章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第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

第十四条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一)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二)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三)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第十五条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一)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二)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三)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确认房间内无人后应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做记号;

(四)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五)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第十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等。

第四章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第十七条 人员密集场所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第十八条 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第十九条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一)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二)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三)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四)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第二十条 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第二十一条 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和使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方法:

(一)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超过15s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二)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

(三)设置推闩式外开门。

第五章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第二十二条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一)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二)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第二十四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卡拉OK厅应利用点歌间隙通过影像资料宣传消防知识。

第二十五条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二十六条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二)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三)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四)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五)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第二十七条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每个楼层、每个房间设置‚严禁燃放焰火、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严禁乱扔烟头、严禁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严禁锁闭安全出口、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消防安全提示牌。

第二十八条 在场所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六章 达标验收

第二十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按照本标准组织自查验收;单位自查验收合格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请验收。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应当按分级管理的要求组织验收。

第三十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按以下方式进行:

(一)组织验收人员对单位进行检查;

(二)查看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记录;

(三)随机设定起火点,检查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及扑救初起火灾的情况;

(四)随机抽查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抽查比率不少于10人;

(五)检查单位防火档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记录等档案资料;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达标:

(一)未依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或备案,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二)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三)没有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或发现火灾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

(四)没有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或没有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的;

(五)没有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或随机抽查员工回答准确率低于80%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施行。

篇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渝办发〔2010〕15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六月七日

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10〕135号)精神,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顺利实施,决定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在全市机关、团体、企业(包括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开展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能力建设(以下简称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为确保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建设平安重庆和安全保障型城市为目标,以预防火灾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创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提高单位火灾防控水平,确保全市火灾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基础上,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夯实社会火灾防控基础,有效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见附件,以下简称《建设标准》),今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三、工作内容

按照《建设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督促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单位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档案。并在此基础上,督促单位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务必实现“四个能力、四个做到”。

(一)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建立防火巡查检查队伍,落实单位防火巡查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委托专业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对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全面检测;对巡查、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立即予以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制订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落实整改资金,限期消除。

(二)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结合实际,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确保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和志愿消防队能够按照预案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掌握火警应急处置程序和消防设施操作方法。

(三)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方法;在每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正确疏散。

(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提示标志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提示场所或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6月)。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商业、民政、文化广电、卫生、国资、安监、旅游、民防等部门根据本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实际,科学研究谋划,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分管领导和人员,并于2010年6月30日前组织召开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

(二)宣传培训阶段(2010年7月)。

市防火安全委员会根据《建设标准》,结合各行业特点,制定各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具体标准,编写《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集中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意义和“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标准,督促和引导单位主动开展“四个能力”建设。公安消防部门按照“分层次、全方位”原则,对有关部门的指导人员及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四个能力”建设培训。

(三)建设提高阶段(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

全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建设标准》和相应行业“四个能力”建设具体标准,结合实际,开展“四个能力”建设。按照“典型引路、样板推动”的方法,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至少在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单位中打造1—2个示范样板,并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

(四)达标验收阶段(每年11月)。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由本级人民政府防火安全委员会对建设达标单位颁发合格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载体,是夯实社会火灾防控基础的有效抓手,是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首要任务。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汲取“4·24”北部新区赛博数码广场裙楼火灾事故惨痛教训,从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松懈、措施上不疏漏,切实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强督促检查,实施跟踪问效。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和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组织督查组对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巡检、抽检等方式,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督办责任制,采取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现场办公等形式,实行跟踪问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及时总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开展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培育典型,树立样板,全面推动“四个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行业管理职能作用,积极探索,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等环节,从人员保障、经费投入等渠道,鼓励和支持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将消防安全基层基础管理和“四个能力”建设达标情况一并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单位资质、等级评定及诚信管理内容,逐步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四)强化考核验收,确保整体达标。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从今年开始,市政府将每年组织对各地区、各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和考核,并作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重要内容,纳入“平安重庆”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考核,确保2012年年底全市所有单位总体达标。

附件:

重庆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为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

(一)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设置消防管理组织机构或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二)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分别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副职领导担任;并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二、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证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7.组织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二)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1.拟订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专职、志愿消防队;

7.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9.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1.根据消防工作计划,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落实; 3.实施防火检查,督促火灾隐患整改;

4.督促对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5.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6.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消防演练; 7.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

8.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安排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建立消防安全制度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二)防火巡查、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和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四)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燃气和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制度;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六)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七)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四、建立消防安全档案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各项消防安全档案:

(一)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情况;

(二)消防安全制度;

(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消防演练记录;

(四)防火检查、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记录;

(五)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全面检测及维修保养记录,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测及维修保养(包括防雷、防静电)记录;

(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七)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人员及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五、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1.防火巡查频次、部位和人员。

(1)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其他单位在工作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日一次;(2)公众聚集场所、医院、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夜间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夜两次,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夜一次;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防火巡查,一般单位应当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防火巡查;(4)防火巡查可由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实施,或结合实际,由有关工作岗位人员实施;(5)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6)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2.防火巡查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防火检查频次和人员。

(1)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至少每月组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单位防火检查;

(2)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至少每周组织本级部门员工进行一次部门防火检查;(3)员工应当至少每日进行一次岗位防火检查;

(4)单位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4.防火检查内容。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2)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是否设置影响排烟、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13)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5.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应当委托获得相应资质、资格的消防设施维保机构,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2005)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等有关规定,对消防设施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查和全面检测记录应当存档备查。

6.火灾隐患整改。

(1)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消除;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2)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整改。

(3)火灾隐患整改完毕,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

1.单位应当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按照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2.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并报“119”火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2)立即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开启送风阀、排烟阀等消防设施。

3.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志愿消防队应当按照预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通信联络,向单位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2)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3)向火场有关人员提供防护装备,救护、转移伤员;

(4)警戒火场险情,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护火场秩序,接应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

(三)引导人员疏散逃生。

1.单位应当在每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人员疏散。2.发生火灾时,疏散引导员应当立即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3.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指挥员应当命令所有参加火灾处置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1.单位应当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员工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2.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4)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4.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承诺书”,并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1)提示场所或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标志;(2)提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的标志;(3)提示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的标志。

主题词:公安 消防 安全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各人民团体。

篇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1.1 组织不到位, 没有把“四个能力”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领导对开展“四个能力”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没有做到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忽视教育培训的基础作用, 对“四个能力”建设未制定方案措施或未按步骤实施, 在落实上存在随意性, 执行效果差, 时紧时松。单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 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消防安全, 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消防检查方案、计划, 对各级、各岗位的消防检查责任落实不明, 单位消防检查工作实际上处于松散的、无组织状态。

1.2 缺乏“四个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单纯的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搞教育培训, 忽视实际效果, 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四个能力”建设的根本促进规范本单位全面建设和提高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上来, 部分社会单位认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不是中心任务, 抓多抓少无关紧要, 只是个“软指标”, 仅仅把“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理解为保平安、保稳定, 认为单位不发生火灾, 消防工作就做到了家。

1.3 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四个能力”建设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对“四个能力”建设教育培训人员、器材不落实,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或缺乏教育培训的经验和基本技能, 往往是一人多岗、职责不清, 既负责日常工作, 又进行教育培训, 造成工作顾此失彼。一些宾馆饭店消防检查工作没有动真碰硬, 不能正确处理消防与防盗、消防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矛盾, 对锁闭安全出口、占用疏散楼梯堆放杂物等隐患熟视无睹。

1.4“四个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

表现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中城市社区和规模以上大单位教育培训动作快、效果好, 农村、乡镇、小型企业动作慢、实际效果不明显, 甚至存在“盲区”。一些社会单位虽然按规定落实了消防检查工作, 但由于资金不足、担心整改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原因, 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整改力度不大、进展不快。

1.5“四个能力”建设宣传形式单一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没有真正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 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只满足于设立板报、橱窗、挂图, 内容空泛、形式呆板, 未能很好地贴近单位实际, 只注重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 忽视解剖分析反面的案例, 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单位员工缺乏基本的疏散知识。

2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改进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就是要解决单位思想观念的问题, 只有单位能够真正认识到“四个能力”建设对其自身的重要性, 才会变主动为被动,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四个能力”建设当中, 按照“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才会切实组织开展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标准化建设, 从而掌握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才会真正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

2.2 标本兼制, 抓好源头管理, 同建设工程的审核、验收同部署、同落实

从建设工程审核、验收阶段开始, 确定专人负责消防相关资料, 投入使用后应把相关资料一同交接, 避免资料的丢失和不完整。确定专人对本单位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自动消防设施等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在投入使用后更好地开展防火巡查, 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同时从规范社会单位消防档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标识三个方面入手, 建立包括能够全面反映单位基本概况、消防安全制度、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情况等内容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档案, 将各种法律文书、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等内容及时归档。

2.3 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 用足用好激励机制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结合实际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纳入到地方性消防法规内容,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标准, 对人员密集场所制定具体建设标准, 明确建设范围、内容和验收方式、方法。做到组织制度规范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要将“四个能力”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融入企业文化, 向社会公开“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的消防安全承诺书和责任告知书,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2.4 强化指导帮扶, 有效提升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自觉性

各地消防部门在指导服务过程中, 往往也是“保姆式”的灌输落实, 而不能结合单位实际, 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甚至一些基层消防部门本身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 疲于应付上级部门的工作检查, 而没有确实落实警力, 深入单位开展服务指导, 从而大大降低了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因此, 各地消防部门也要转变工作观念, 切实加强业务指导, 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服务, 切实帮助单位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5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强化宣传教

育, 切实提高单位对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关键在于单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那么首先就是要解决单位思想观念的问题, 只有单位能够真正认识到“四个能力”建设对其自身的重要性, 才会变主动为被动,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四个能力”建设当中, 按照“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才会切实组织开展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标准化建设, 从而掌握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才会真正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

总之, 当前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只有通过全社会单位内部建章立制、资源整合、目标管理等措施, 加大“四个能力”建设资金投入, 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 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与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 注重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激励“四个能力”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确保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推向深入, 扎实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推动全社会火灾防控基础建设全面升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推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创新方法, 确保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关键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

篇4: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一、着力强化食品流通许可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29条、第31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流通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县级以上工商机关依照该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实施食品流通许可。

县级工商机关作为食品流通许可部门,要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实施条例和总局制定的规章和操作规则,依法审慎地实施食品流通许可。在实施许可时既要依、照《食品安全法》第27条第一项至第四项的规定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食品流通经营的条件,也要对申请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经过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置情况,营业场所选址、布局、面积、环境卫生状况及防潮、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的设置及运行情况,食品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核查,如实记载核查情况并根据审查、核查情况决定是否准予许可,确保食品流通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二、着力强化食品检验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60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首先,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机动性强、筛查问题快、发现问题早的优势,强化工商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依据检测计划和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快速检测和抽样送检相结合的方法主动出击、初步筛查、快速送检、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大快速检测的科技投入和经费保障,加强快速检测箱以及检测试剂、辅助用品等的配备和使用管理。

其次,要依据上级制定的年(季、月)度监测计划认真开展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确制导性。要紧紧围绕米、面、油、奶、蛋、茶、酒等“刚性”生活消费食品和季节性、节庆性消费食品开展监测,严格依照总局制定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中所规定的程序、步骤实施监测工作。同时,在选择、委托检验检疫机构时,除要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外,还要注重对其检测能力和执业信誉的考察,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合法。

再次,要综合运用好监测结果。对经检测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了要对有关当事人立案查处外,还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3条的规定通知生产经营者立即召回或停止经营同批次产品。同时,要按程序定期统一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监测结果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预警警示和放心食品公示,变事后应急为事前预防。

三、着力强化依法监管、责任监管的能力建设

第一,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制度,促使执法人员尽职尽责。《食品安全法》第78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机关对食品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市场巡查记录是工商所实施并记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的基础文书,是网格巡查员监督检查痕迹的纪实。县级工商机关要以全面、详细、真实、准确反映监督检查过程和结果为标准强化工商所食品安全市场巡查记录的规范使用,在巡查记录中反映何时、何地、何人、采取何种巡查方式,巡查的内容和事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问题采取的处置措施以及整改情况的回访等情况,填写巡查表时要注意叙述全面、用语规范、引用法律法规准确,切不可以类似“情况正常”、“情况无异常”等简单模糊语言来表述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巡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经营者签字后统一归入监管档案,供社会公众了解、查阅。

第二,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促进经营者依法自觉诚信经营。县级以上工商机关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79条的规定,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许可颁发(或变更)、参加年检(验照)、日常监管、抽样检测、违法行为查处、申诉案件处理等情况予以记录并供社会公众了解、查阅,为食品经营者确立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引导社会公众选择消费提供依据。

第三,建立有关食品安全投诉、申诉、举报的受理、核实、处理、流转、回复制度。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80条的规定,依托12315平台建立有关食品安全投诉、申诉、举报的受理、核实、处理、分流、流转、回复制度,确保社会公众提出的每件投诉、申诉、举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着力强化构建“问题”食品可防、可控、可机制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39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规定记录保存不少于两年。

县级工商机关要广泛向广大食品经营者尤其是个体食杂店业主宣传上述法律规定,要在巡查中采取倒查的方法,对食品经营企业建立的进货查验记录中所载内容进行实质性检查,对个体食杂店业主查验供货者许可证和合格证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87条的规定严肃作出处罚。

同时,要教育、督促食品经营者不得向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批发销售食品。

五、着力强化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能动监管、无缝监管的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法》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等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首先,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自觉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指挥和监督。同时,要加强与食品安全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危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其次,要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防止和消除执法盲区和监管空白。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受理咨询、投诉、举报时,如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管部门处理:对其他部门移交来的属于工商管辖的咨询、投诉、举报,应立即处理。不得推诿:对于涉

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使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得到有力的打击。

再次,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要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定期交换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信息,食品生产、食品经营许可的动态信息,食品抽样检测的结果信息,投诉、举报及案件查处的分析信息、食品安全趋势信息和其他信息。

六、着力强化处置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促使其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义务,督促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企业、食品展销会的举办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形成有效机制,以高度的食品安全责任感对待食品安全,发现问题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早消除。

另一方面,要建立食品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层层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对于未然或已然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早控制,妥善处理,慎始善终。

七、着力强化引导公众安全消费、科学消费的能力建设

县级工商机关要充分运用12315这个平台,开通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渠道,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同时要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场、进厂区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依法维权的能力。

八、着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履职尽责的能力建设

第一,《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依法行政,更加强调承担责任。县级工商机关要牢固树立“只有尽责才能免责”的责任执法观,及时修订执法责任制,将工商机关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执法职责纳入执法责任制中,通过量化、细化、实化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各岗位的执法责任来为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提供准则。在这方面要重点抓住明责、履责、验责、问责、免责这五个环节,其中:明责是基础。履责是核心,验责是关键,问责是保障,免责是对干部的保护,五个环节相辅相成,构成履职尽责的有机整体。

第二,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纠正和查处执法人员不做为、乱作为和消极作为。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95条规定,经常性地组织纪检监察、法制机构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一线人员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在监管执法过程中渎职枉法、玩忽职守、消极敷衍、推诿扯皮的,要严格依法依纪进行处理,追究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的执法责任。

篇5:中学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方案

根据永教教[2011]6号文件,为全面贯彻实施“防火墙”工程,全力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确保我校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为重点,全力构筑我校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使我校自防自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消防工作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消防监督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明显增强,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督促学校各项消防活动的实施开展。

组 长:章** 副组长:黄** 沈** 成 员:各处室主任、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任务

1.提高排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消防安全组织网络,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教职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期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制定并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进行有效处置。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师生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要根据实际,配备相应的火场疏散逃生装备、器材。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建立消防“两支力量”,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师生安全疏散。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消防大队领导来校培训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定期在师生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将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课程之中,提高消防安全教育的普及率,结合学校的特点制作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四、实施步骤

全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20日至2011年7月5日)。

通过召开动员会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统一部署上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9月20日)。学校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四个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每月组织一次火灾隐患大排查,建立火灾隐患台帐;二是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知识专题学习,确保每名师生受到一次教育;三是组织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参与消防的积极性;四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其扑救火灾的能力;五是组织一次火灾自防自救逃生技能的演练;六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隐患的全面治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按照有关文件及“四个能力”建设验收细则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大力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作为维护单位稳定、保障师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层层发动部署,为“平安校园”建设构筑坚实消防安全屏障。

(二)培树典型,整体推进。要按照“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培育树立典型,打造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典型,大力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程。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刊等宣传条件,加大学校“四个能力”建设典型宣传力度,普及消防知识,迅速形成强大的消防宣传攻势,为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四)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和督导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专项督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突出的,要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篇6: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即:查用火用电,禁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消防十查十禁

一查设施器材 禁损坏挪用

二查通道出口 禁堵塞封闭

三查照明指示 禁遮挡损坏

四查装饰材料 禁易燃可燃

五查电器线路 禁私搭乱接

六查用火用电 禁违章操作

七查重点部位 禁失控漏管

八查物品存放 禁违规存储

九查场所人员 禁超员脱岗

十查人员宿舍 禁三合一体

二、扑救初级火灾能力

即: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掌握“三近”原则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防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

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向消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讯联络

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消防器材设施灭火

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

安全救护组―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即:熟悉疏散通道,熟悉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技能。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四熟悉”: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火场逃生基本技能。

疏散逃生十诀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三诀:保持镇静,快速撤离。

第四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五诀: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第六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七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八诀: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第九诀: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第十诀:火已烧身,切勿惊跑。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即: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标识,有全员培训机制,掌握消防安全常识。

篇7: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至少每月组织两次防火检查,内设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二)学校及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

2、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3、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5、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6、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7、集体宿舍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

8、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9、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0、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11、食堂、灶间烟道季度清洗情况;

12、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13、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4、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学校应确定防火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经行每日防火巡查,学生宿舍夜间巡查不少于两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医院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四)学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学生集体宿舍及公寓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4、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5、重点部位人员在岗情况;

(五)教职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经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六)岗位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七)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找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八)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一)学校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定期经行消防演练。高等院校应建立由学生参加的志愿消防组织。

(二)学校实验室应将预案涉及到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报学校消防管理归口部门备案。

(三)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人员立即按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2、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人员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员引导学生疏散。

(四)消防控制室接到探测器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巡查人员前去确认,同时通过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向控制室报告,并立即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五)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三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通讯联络组通知员赶赴现场,于公安消防支队,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消防否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3、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学生疏散;

4、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一)学校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二)学校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三)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1、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四)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2、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二)学校应至少确定一名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担任消防安全课教员,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

(三)各级各类学校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1、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

2、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经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4、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教育。

(四)高等学校应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对学生经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知识、火灾自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

(五)学校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工经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六)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教职工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5、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篇8: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今年以来, 西宁市消防支队军政主官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争取支持, 并就城市消防队站和消火栓分布现状、专职消防队成立运行等方面的事宜进行反复磋商, 得到了市委书记王晓、市长张晓容等领导的大力支持。

8月3日, 西宁市召开了城市建设投资会, 对火车站消防站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决定投资1亿元用于建设用地拆迁工作, 确保消防站在年内开工;8月5日, 市政府下发《关于招收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的通知》, 要求按照每人每年10.3万元的经费保障标准在8月底前完成90名专职消防队员的招收工作, 分别编入东川消防一站、南川消防站、生物园区消防站执勤;8月5日, 市长张晓容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 专题研究部署市政消火栓建设工作, 决定市政府出资800万元组织城建、供水等职能部门完成全市775座消火栓建设, 是全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

上一篇:护龙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分发通知的英文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