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2024-05-08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通用8篇)

篇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ICS 13.220.01

DB64/ T588—2010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588—2010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和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下同)的录像厅等演出、放映场所,建筑面积

DB64/ T588—2010 在150平方米以上的舞厅、卡拉OK厅、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水吧、茶艺馆,保龄球馆、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旱冰场、桑拿浴室(不含洗浴面积)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计算机在30台以上的网吧和游戏机在30台以上的游戏厅,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其他游艺、游乐等公共娱乐场所。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4/T587-2010 3 术语和定义

DB64/T587-201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建设要求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4.1 4.1.1 组织1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1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名。

DB64/ T588—2010 4.1.2 公共娱乐场所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e)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f)g)h)i)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j)k)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门窗有无设置金属栅栏、大型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l)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共娱乐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每24.1.3 小时至少1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值班人员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于1次。防火巡查、检查时应当填写检查和巡查记录,检查、巡查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名。

DB64/ T588—2010 4.1.4 公共娱乐场所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a)b)c)d)e)

f)营业期间有无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情况;

g)营业期间有无超过额定人数现象。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4.1.5 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4.1.6 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 有无违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 有无遗留火种。a)b)c)d)e)

DB64/ T588—2010 4.1.7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发现人应及时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4.1.8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4.1.9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4.1.10 公共娱乐场所应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4.2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4.2.1 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抓好第1、第2灭火力量的建设,熟悉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程序。

4.2.2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 分钟内形成第1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DB64/ T588—2010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消防控制室接到探测器报警信号后,应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4.2.3 作人员、巡查人员或通过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向控制室报告,并立即形成第1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4.2.4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 分钟内形成第2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c)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确认房间内无人后应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做记号;

d)e)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公共娱乐场所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4.2.5 施、器材等。

4.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DB64/ T588—2010 4.3.1 公共娱乐场所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场所包房内应配备呼吸面罩等逃生自救器材。

4.3.2 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4.3.3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a)

b)c)d)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音频控制室应将卡拉OK厅、包房内画面、声音4.3.4 切换成火灾警报,告知顾客安全疏散。

4.3.5 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4.3.6 公共娱乐场所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辅助疏散指示标志。

4.3.7 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和使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方法:

DB64/ T588—2010 a)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超过15秒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b)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

c)设置推闩式外开门。

4.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公共娱乐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4.4.1 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a)b)c)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公共娱乐场所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4.4.2 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4.4.3 公共娱乐场所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卡拉OK厅应利用点歌间隙通过影像资料宣传消防知识。

4.4.4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4.5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DB64/ T588—2010 a)b)c)d)e)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公共娱乐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4.4.6 安全承诺书”。在每个楼层、每个房间设置“严禁燃放焰火、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严禁乱扔烟头、严禁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严禁锁闭安全出口、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消防安全提示牌。

4.4.7 公共娱乐场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张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图,标明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应按照DB64/T587-2010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验收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验收应按照DB64/T587-2010执行。

篇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总建筑面积300 m2(含本数,下同)以上或总建筑面积500 m2以上的的公共娱乐场所。

二 建设要求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2、公共娱乐场所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d)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疏散导流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e)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f)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g)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h)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i)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j)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k)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公共娱乐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每2h至少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消除遗留火种。值班人员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于两次。

4、公共娱乐场所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用火有无实施用火审批手续,用电有无临时拉接电线情况;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f)营业期间有无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情况; g)营业期间有无超过额定人数现象。

5、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熟悉本场所消防设施布置情况及安全出口分布情况,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6、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b)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c)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 d)有无违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 e)有无遗留火种。

7、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8、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9、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告知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并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3、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通过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c)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确认房间内无人后应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做记号;

d)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4、公共娱乐场所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等。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公共娱乐场所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场所包房内应配备防毒面罩、手电筒等逃生自救器材。

2、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3、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d)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4、发生火灾时,音频控制室应将卡拉OK厅、包房内画面、声音切换成火灾警报,告知顾客安全疏散。

5、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公共娱乐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责任人,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d)本单位消防设施及安全出口分布情况。

2、公共娱乐场所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消防部门的消防安全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3、公共娱乐场所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卡拉OK厅应利用点歌间隙通过影像资料宣传消防知识。

4、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5、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6、公共娱乐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每个楼层、每个房间设置“严禁燃放焰火、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严禁乱扔烟头、严禁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严禁锁闭安全出口、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消防安全提示牌。

7、在场所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应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验收

篇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1.1 组织不到位, 没有把“四个能力”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领导对开展“四个能力”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没有做到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忽视教育培训的基础作用, 对“四个能力”建设未制定方案措施或未按步骤实施, 在落实上存在随意性, 执行效果差, 时紧时松。单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 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消防安全, 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消防检查方案、计划, 对各级、各岗位的消防检查责任落实不明, 单位消防检查工作实际上处于松散的、无组织状态。

1.2 缺乏“四个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单纯的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搞教育培训, 忽视实际效果, 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四个能力”建设的根本促进规范本单位全面建设和提高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上来, 部分社会单位认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不是中心任务, 抓多抓少无关紧要, 只是个“软指标”, 仅仅把“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理解为保平安、保稳定, 认为单位不发生火灾, 消防工作就做到了家。

1.3 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四个能力”建设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对“四个能力”建设教育培训人员、器材不落实,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或缺乏教育培训的经验和基本技能, 往往是一人多岗、职责不清, 既负责日常工作, 又进行教育培训, 造成工作顾此失彼。一些宾馆饭店消防检查工作没有动真碰硬, 不能正确处理消防与防盗、消防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矛盾, 对锁闭安全出口、占用疏散楼梯堆放杂物等隐患熟视无睹。

1.4“四个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

表现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中城市社区和规模以上大单位教育培训动作快、效果好, 农村、乡镇、小型企业动作慢、实际效果不明显, 甚至存在“盲区”。一些社会单位虽然按规定落实了消防检查工作, 但由于资金不足、担心整改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原因, 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整改力度不大、进展不快。

1.5“四个能力”建设宣传形式单一

表现为部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没有真正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 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只满足于设立板报、橱窗、挂图, 内容空泛、形式呆板, 未能很好地贴近单位实际, 只注重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 忽视解剖分析反面的案例, 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单位员工缺乏基本的疏散知识。

2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改进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就是要解决单位思想观念的问题, 只有单位能够真正认识到“四个能力”建设对其自身的重要性, 才会变主动为被动,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四个能力”建设当中, 按照“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才会切实组织开展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标准化建设, 从而掌握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才会真正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

2.2 标本兼制, 抓好源头管理, 同建设工程的审核、验收同部署、同落实

从建设工程审核、验收阶段开始, 确定专人负责消防相关资料, 投入使用后应把相关资料一同交接, 避免资料的丢失和不完整。确定专人对本单位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自动消防设施等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在投入使用后更好地开展防火巡查, 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同时从规范社会单位消防档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标识三个方面入手, 建立包括能够全面反映单位基本概况、消防安全制度、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情况等内容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档案, 将各种法律文书、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等内容及时归档。

2.3 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 用足用好激励机制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结合实际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纳入到地方性消防法规内容,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标准, 对人员密集场所制定具体建设标准, 明确建设范围、内容和验收方式、方法。做到组织制度规范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要将“四个能力”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融入企业文化, 向社会公开“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的消防安全承诺书和责任告知书,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2.4 强化指导帮扶, 有效提升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自觉性

各地消防部门在指导服务过程中, 往往也是“保姆式”的灌输落实, 而不能结合单位实际, 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甚至一些基层消防部门本身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 疲于应付上级部门的工作检查, 而没有确实落实警力, 深入单位开展服务指导, 从而大大降低了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因此, 各地消防部门也要转变工作观念, 切实加强业务指导, 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服务, 切实帮助单位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5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强化宣传教

育, 切实提高单位对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关键在于单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那么首先就是要解决单位思想观念的问题, 只有单位能够真正认识到“四个能力”建设对其自身的重要性, 才会变主动为被动,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四个能力”建设当中, 按照“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才会切实组织开展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标准化建设, 从而掌握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才会真正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

总之, 当前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只有通过全社会单位内部建章立制、资源整合、目标管理等措施, 加大“四个能力”建设资金投入, 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 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与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 注重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激励“四个能力”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确保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推向深入, 扎实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推动全社会火灾防控基础建设全面升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推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创新方法, 确保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关键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

篇4: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火灾;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被公用娱乐场所覆盖,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但是,近几年,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频频发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心里恐慌感,因此,加强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管理,控制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对国家、社会、人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从我国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状况发的对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共同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防患意思,控制好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风险。

1.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1领导及民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公共娱乐场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经营业主注重的是自己的经济效益,民众注重的是自己的精神需求及娱乐程度,二者都忽略了人身安全意识,公共娱乐场所的领导轻视了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并且没有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场所平时的消防安全检查,民众也不注重娱乐场所的安全性且自身的消防安全常识及自救常识严重匮乏,火灾一旦发生,就会惊慌失措。人们都不把消防安全工作当作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对待,安全事故随时都会发生,没有消防安全意识就极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

1.2公共娱乐场所的格局设计不规范,安全通道设置不合理

部分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是根据商家自己的设想而建,既没有合理的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的设置,又没有向消防部门申报,甚至还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是通过改变其他的建筑而建设,将内部格局进行私自拆设,不合规矩的建设,最终导致安全出口不符合正规公共娱乐场所的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人员密度是非常大的,有的经营者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从而在通道上增加座位,严重影响人们的通行,当安全事故发生后,人群将难以疏散,最终造成严重的损伤,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事故的发生就是严重的教训。

1.3公共娱乐场所的线路问题

公共娱乐场所的特点是灯饰种类多、音响设备数量大。这就会使其电功率比其他场所要高很多,部分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电路布设不合理的现象,如:电线老化而未及时更换或维修、电线的滥用滥接、用铜丝替代保险丝等等,这些都特别容易造成电路短路而引起火灾。

1.4公共娱乐场所装修材料的问题

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材料都是塑料、木材、纤维等可燃性材料,这些材料是完全经不起明火考验的,从而导致火灾负荷直线上升。

1.5明火难以控制

电影院、KTV、歌舞厅、夜总会等这些公共娱乐场所聚集的人群一般都在晚饭后相对比较多,饮酒后的人们兴奋度都比较高,容易忽略自己的行为,将烟头到处乱扔,大量烟头的聚集就会引燃易燃易爆物品,进而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1.6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措施缺乏力度

虽然我国公安消防部门每年都会开展公共娱乐场所的专项治理,尤其是对已发生火灾事故的公用娱乐场所,但是,由于专项治理的特点是:阶段性强、具有突击性,因此,在治理工作结束以后,火灾隐患问题的反弹现象比较常见,这就使共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问题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同时,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措施力度不够,存在重视城区、白天,忽略农村、夜晚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隐蔽的娱乐场所存在漏管现象,从而滋生了火灾隐患。

2.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对策

2.1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严格培训公共娱乐场所的全体工作人员,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知消防安全知识,如:会使用常见的灭火器、会疏散人员,会根据起火原因及时扑救等。同时,要对广大群众宣传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电台、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开展公共娱乐场所安全事故的报导,从而引起人们对火灾隐患的关注,通过电视广告、公益广告来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安全常识,从而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自己能力。

2.2严格把守消防审核关

严格把守消防审核关是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一项根本措施,坚决不批准那些不符合规范而设计的公共娱乐场所工程;加强公共娱乐场所建设期间相关设施的监督与管理,要按规范布设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通道及出口,合理的铺设电线电路;严格把守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让经营者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而采用不合格的材料;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关口的把守工作,禁止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开业。消防安全部门要严格把守各项审核关口,将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隐患。

2.3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

为了实现公共娱乐场所的长治久安,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各级政府要相互配合,共同作战,严格把守各个关口,只要有一个关口不通过,就必须实行全票否决制。每个部门的证件发放要以消防安全为前提去考核,只要该场所的消防安全没有做到位,就坚决不给予证件发放。同时,在实行专项治理时,要将农村及隐蔽的公共娱乐场所纳入治理整顿范围之内,防止漏管,加强夜间公共娱乐场所的治理。第二,加强长效管理力度,各个地方要明确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管权限,定期号召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开展安全会议,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从而加强消防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第三,建立社会化管理机制,通过全社会人民的共同作用一起监督管理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从而充分的发挥主管职能作用,同时,提倡广大群众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安全隐患举报,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共同协管消防安全。

为了改善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防火、灭火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增辉,郭慧平,王琳.公共娱乐场所防火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增刊),2007,26(8):213-215.

[2]张心亚.公共场所消防工作刍议[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0,13(9):40-41.

篇5: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试行)概述

1.1为切实增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打牢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社会基础,有效遏制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江苏省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通用指南》规则,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设在地上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下同)和机位在100台以上的网吧以及所有设在地下的公共娱乐场所、网吧。

1.3名词解释

a)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b)“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失火单位现场员工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

c)“第二灭火应急力量”: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

d)“疏散引导员”:发生火灾时,单位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工作人员。

2建设要求

2.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1.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消防行政许可情况,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b)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

c)消防(控制室)值班、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d)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情况;

e)防火检查、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f)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落实情况;

g)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情况;

h)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1.2公共娱乐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每2小时至少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值班人员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于两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e)营业期间有无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情况;

f)营业期间有无超过额定人数现象。

2.1.3公共娱乐场所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d)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

e)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f)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1.4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b)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c)场所内有无违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有无遗留火种;

d)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

2.1.5防火检查、巡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2.1.6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2.1.7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报告,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根据需要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2.1.8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存档备查。

2.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2.2.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抓好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的建设,掌握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程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其他单位参照制订:

a)明确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组织机构包括组织指挥和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

b)报警、接警处置、通讯联络程序和措施;

c)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d)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e)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2.2.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应急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b)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现场员工迅速引导人员疏散。

2.2.3火灾确认,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应急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b)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c)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d)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e)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设有包间的,应确认包间人员全部撤离,并在房门上做好记号;

f)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g)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2.2.4公共娱乐场所应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充分发挥消防设施在火灾扑救中的作用:

a)加强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由专门人员操作,确保完好有效;

b)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消控室必须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取得消防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c)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

2.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2.3.1公共娱乐场所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配备相应的疏散逃生设备。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2.3.2发生火灾时,卡拉OK厅、包房音视频应能自动切换成火灾警报状态,告知顾客安全疏散。

2.3.3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和使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设施:

a)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超过15s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b)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 c)设置推闩式外开门。

2.3.4公共娱乐场所员工应熟悉和掌握疏散逃生相关知识、技能及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

a)掌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疏散指示标志等设置明显、功能完好;

b)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逃生路线;

c)掌握火场逃生和火灾扑救中的自我防护技能;

d)掌握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疏散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

e)熟悉单位疏散预案,参加应急疏散演练。

2.3.5公共娱乐场所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排适量的疏散引导员,发生火灾时引导顾客疏散。

2.3.6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逃生,并防止拥堵踩踏。

2.3.7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d)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2.3.8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b)组织演练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预案内容教育培训;

c)演练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应当通知公共娱乐场所内所有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d)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问题,做好记录,针对存在问题修订完善预案内容。

2.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4.1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知下列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d)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4.2公共娱乐场所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2.4.3公共娱乐场所应建立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消防教育培训。

2.4.4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2.4.5公共娱乐场所应利用点名、交接班等时间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2.4.6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2.4.7公共娱乐场所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提示性标志。如:提示顾客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提示灭火设备和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b)警示性标志。如:在电梯内警示“火灾时请勿乘坐电梯”,在安全疏散通道警示“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c)禁止性标志。如:“严禁燃放焰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娱乐场所”、“严禁锁闭安全出口”。

2.4.8公共娱乐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固定的“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4.9公共娱乐场所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卡拉OK厅应利用点歌间隙通过影像资料宣传消防知识。

3达标判定

篇6: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九小场所”是指下列餐饮、购物、住宿、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等场所:

1、购物场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商店、市场);

2、餐饮场所:额定就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小饭店;

3、住宿场所:床位数50张以下的小旅馆;

4、公共娱乐场所:设置在建筑物首层、二层、三层且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小公共娱乐场所;

5、休闲健身场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洗浴、足疗、美容美发美体、酒吧、茶社、棋牌室、咖啡厅、健身俱乐部等小休闲健身场所;

6、医疗场所: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院以及床位数30张以下的其他小医院(诊所)、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

7、教学场所:床位数50张以下的寄宿制学校和托儿所、幼儿园;5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1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

8、生产加工企业:职工总人数50人以下或者设有30人以下员工集体宿舍的小生产加工企业;

9、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

“九小场所” 按照以下标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九小场所每日班前班后应进行防火检查,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应随时进行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3)灭火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

(4)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5)门窗有无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6)场所是否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

(7)是否擅自改变场所的使用性质、扩大经营规模;是否违反规定设置员工宿舍。

2、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确定整改措施、时限,整改期间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3、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场所员工应掌握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掌握火灾易发部位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方法和疏散逃生技能。

2、现场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组织单位员工利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进行灭火;,并拨打“119”电话报警。

3、设有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当工作人员听到火灾报警信号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查看,发现火灾后立即组织人员施救。

4、连片设置的场所实行“多户联防”,每5-10个商户组成一个联防小组,按照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相关单位统一行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应按要求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指示标志。

2、营业期间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3、发生火灾时,员工应通过喊话、发出灯光信号等方式通知、引导火场人员采取正确方式、沿疏散路线、有序逃生。

4、疏散引导人员应扶助弱势人员,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火灾无法控制时,参加救援人员要迅速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1)消防安全职责;

(2)本场所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至少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员工上岗前应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每名员工达到“一懂三会”(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的要求。

3、场所应在明显位置悬挂包含“一懂三会”、消防安全承诺书、消防安全登记卡等内容的提示牌。

篇7: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易燃易爆场所(主要包括:

1、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

2、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灌装站、调压站经营管理企业;

3、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商店、仓库;

4、营业性汽车加油站、加气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或换瓶站;

5、其他易燃易爆场所),按照以下标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2、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是否依法申报;

(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4)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的设置及完好情况;

(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演练及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6)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7)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8)消防水源情况,灭火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各类灭火用药剂、材料、油料等是否齐备充足;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9)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等;(10)水泵房、配电室、各种机房、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11)压力容器、管道、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12)工艺装置和管道的色标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有无跑、冒、滴、漏;

(13)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使用和完好有效情况;(14)有无违章动火情况;

(15)库房储存物品的下垫、堆垛和养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1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单位消防安保人员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消除不安全因素。

4、防火巡查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3)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

(4)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5)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6)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7)库房储存物品外包装是否完整;(8)泄压设施有无异常;(9)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5、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

6、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4)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5)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6)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7、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时,检查巡查人员应根据工艺特点穿带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8、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进行下列检查:

(1)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灭火器材是否到位;

(2)动火地点附近四周和上下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3)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4)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5)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9、消防器材、设施隐患检查包括下列内容:(1)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a.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施完整好用; b.生产经营期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不得堵塞、占用、锁闭、分隔,并落实管理责任。

(2)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器材

a.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准确,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

b.室内消火栓水压应符合要求;消火栓箱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应齐全好用;消火栓箱门应设置紧急开启装置;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够正常启动消防水泵;

c.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良好,并委托具有维护保养资质的企业定期维护保养,每年进行全面检测;

d.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供水系统维护保养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e.建筑周围消防车通道畅通,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完好。

f.根据储存、生产易燃易爆物品量,储备足够的消防用水、干粉、泡沫液等灭火药剂。(3)消防控制室(值班室)设置

a.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应设消防控制室,其他单位应设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应设置直接拨打“119”报警电话及单位内部联络通讯装置;

b.消防控制室应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持证上岗,每班不少于2人,每班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值班人员应严守岗位,按规定履行职责,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火灾报警控制器日运行情况记录》和《故障处置登记表》;

c.消防控制室应建立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控制室内显要位置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4)紧急报警及通讯装置设置

a.在楼层设置的内部报警电话或报警按钮完整好用,并明确内部报警方式和报警电话号码;

b.消防控制室(值班室)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10、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11、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12、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13、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要齐全。

14、在完善消防控制室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用火用电安全管理等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全体员工演练,熟悉初起火灾扑救的程序、要求。

2、根据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组建消防应急处置的第一、二梯队,第一梯队由起火部位附近的当班员工组成,第二梯队由不在起火部位的所有当班员工组成。各类工作人员不足50人的可成立一个梯队。每个梯队都分: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

3、灭火行动组人员要熟知消防设施、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位置、使用方法和要求及各部位易发火灾的危险性。

4、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单位内部电话等方式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实地查看,查看人员及其他员工确认(发现)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等通讯方式向消防控制室反馈(报告)信息。

5、现场人员向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反馈信息的同时组织第一梯队灭火行动组佩带个人防护装备器材,在30秒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有秩序地灭火;消防控制室(值班室)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设施,并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或广播、警铃等有效方式,发出火警指令,通知第二梯队人员赶赴现场,并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报警。

6、第二梯队灭火行动组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在1分钟内赶赴火灾现场形成第二灭火力量,实施增援灭火。

7、通讯联络组应搜集火场信息,保持灭火行动组与疏散引导组之间,第一、二梯队之间,各组与指挥中心(控制室)之间,单位与公安消防队之间的联络畅通。

8、通讯联络组维持火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全体员工通过演练熟悉本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2、疏散引导组人员要熟知消防疏散装备、器材的位置、使用方法,明了火灾时各人分工负责的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3、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要及时启动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并视情切断普通照明等非消防用电。

4、疏散引导组要在灭火行动组开展灭火的同时,通过喊话、发出灯光信号等方式通知、引导火场人员采取正确方式、沿正确路线、有序逃生,并提醒火场人员疏散时不要恐慌,要互帮互助,提高疏散效率。

5、发生火灾时,应首先通知着火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人员疏散,并视情适时通知所有人员疏散;

6、第二梯队疏散引导组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在1分钟内赶赴火灾现场实施增援。

7、疏散引导组要保持与指挥中心(控制室)、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的即时联系,随时根据火场现状调整疏散路线。

8、疏散引导组应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9、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单位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主要包括:(1)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2)消防安全操作规程;(3)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4)防火巡查、检查制度;(5)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6)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值班制度;(8)火警处置程序;(9)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管理制度;(10)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1)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12)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等。

2、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要明确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3、单位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4、单位应在公共部位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5、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6、单位应利用每日例会、交接班等时间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7、消防安全教育应使员工达到“四懂四会”:

四懂:懂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篇8: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刍议

近年来, 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000年3月30日河南省焦作市天堂影视厅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了74人死亡;2005年6月10日, 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 死亡31人, 重伤3人;2005年12月25日, 广东省中山市老虎酒吧发生特大火灾, 死亡26人, 伤11人;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长乐市“拉丁”酒吧发生重大火灾, 15人死亡, 22人受伤。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治理整顿工作力度的情况下, 公共娱乐场所何以火灾不断?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践,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发现, 影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公共娱乐场所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差, 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违章经营已成为公共娱乐场所的突出问题。许多经营业主重效益轻安全, 急功近利, 短期行为严重, 对经营场所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处理不及时, 火灾隐患重重, 时刻威胁着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大部分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消防安全常识匮乏, 对身边的危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缺乏逃生自救常识, 一旦发生火灾, 便惊慌失措,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公共娱乐场所长效管理措施不力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每年都要开展公共娱乐场所专项治理, 特别是一些地方发生公共娱乐场所恶性火灾之后, 全国上下专项治理斗争更是轰轰烈烈。吉林省自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百日安全整治”、商 (市) 场、宾馆、饭店专项治理、“严查重处”专项行动、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治理等消防专项行动, 整改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但由于专项治理阶段性强、带有突击性, 治理工作结束后, 火灾隐患反弹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不良循环之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无小事, 无论是消防通道不畅、安全门被堵, 还是违章用火用电装修, 都可能导致火灾, 造成群死群伤。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必须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狠抓长效管理。但目前长效管理措施缺乏力度, 存在重大轻小、重市区轻农村、重白天轻夜晚、重发证轻管理等问题, 存在死角死面和失控漏管现象, 为火灾隐患的滋生留有余地。

三、公共娱乐场所人员自防自救能力低下

要减少火灾人员伤亡, 应在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上下功夫。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偏低, 加之缺乏必备的消防安全自救常识, 因此无论在人防和技防等方面水平普遍较低, 特别是在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到达前这段时间内, 从业人员不能及时报警、快速组织疏散和灭火, 消费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不能及时进行逃生自救, 极易导致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公共娱乐场所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 并趋向复杂化

如今的公共娱乐场所正向大规模、高档次、多功能方向发展, 引发火灾的因素更多更复杂, 火灾更难于扑救, 人员更难于疏散抢救。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构件是木质结构或钢结构, 舞台幕布和木地板大多是可燃的, 观众厅天花和墙面为了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 也大多采用可燃材料;而一些歌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场所更是讲究豪华气派, 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 而且没有经过严格的阻燃技术处理, 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休闲中心、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留宿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场所超员现象严重, 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公共娱乐场所附设在其它民用建筑内, 未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防火分隔, 防火分区形同虚设;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白天关门夜晚经营, 有的设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 甚至有的锁闭正门或搞“地下”经营, 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目前, 要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状况, 预防和扼制公共娱乐场所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 笔者认为,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住审批发证“四道关”, 消除产生火灾隐患源头。

一要严把审批关, 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二要严把施工检查关, 坚决制止在建筑工程中减、缓、砍消防设计的行为;三要严把验收关, 坚决禁止未经审核或验收不合格的场所投入使用;四要严把消防安全检查关, 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营业。要按照“谁审核, 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落实审批、验收、发证和安全检查的责任, 对发生问题的审批项目, 要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从规模、数量上予以控制, 关、转、停一批公众娱乐场所, 使公众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二、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并重, 实现公共娱乐场所长治久安。

一方面要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坚持消防、治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协同监督, 分口把关, 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在侧重对市区公共娱乐场所开展治理整顿的同时, 要将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公共娱乐场所纳入治理范畴, 防止失控漏管。另一方面, 要切实加强长效管理。要将公共娱乐场所按市级、县 (市) 区级、乡镇街道级全部纳入管理范畴, 分别落实到支队、消防大队 (科) 、派出所, 实行三级管理, 做到监管权限明确, 责任落实。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要建立消防档案和管理台帐, 对辖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 各级消防监督机构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定期召开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会议, 通报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火灾案例和本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抓好火灾隐患的整改, 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间“错时”检查相结合, 切实加大防火检查力度,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强化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公共娱乐场所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 将被动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变为自觉行为, 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度, 明确职责责任, 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要加强巡查工作, 防止遗留火种, 加强消防通道和火源电源管理, 预防用火不慎及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防止安全门及通道被堵造成群死群伤。同时要充分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 及时反映经营中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各种违法章行为和各类火灾隐患, 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不断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自防自救能力。

一要实行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 对公共娱乐场所开展全员培训, 使公共娱乐场所的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二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 进行热点追踪报道, 播发公益广告, 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以及防火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 加大新闻曝光力度, 加强警示教育;三要开展送消防知识上门活动将消防宣传材料送到每个经营业主手中, 在公共娱乐场所的醒目位置广泛张贴;四要认真制定完善公共娱乐场所灭火疏散预案, 并结合预案演练, 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其中, 使其熟悉灭火疏散中的各个环节, 有效提高其火灾自防自救与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令第107号)

[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39号)

上一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