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大之精神有感

2024-04-22

读北大之精神有感(精选6篇)

篇1:读北大之精神有感

读马寅初《北大之精神》有感

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学会举行的纪念校庆二十九周年集会上,刚刚脱离北大的经济系教授马寅初(1882-1982)发表演讲,题为《北大之精神》。

马寅初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为我们所熟知。1951年5月,马寅初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7月,马老提出用普遍宣传避孕节育的方式来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需要勇气的。我一直认为,马老的实事求是、敢说真话,除了自身的性情使然,与北大这片沃土是分不开的。纵观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有人说,北大精神就是五四精神,而对于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概括历来五花八门,其中马先生的说法最为别致。不但“精神”,而且“主义”,在外人看来,或许有“大北大”的嫌疑。可将为了国家与社会,“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作为“北大之精神”,我以为还是抓住了根本。身为北大的首任教务长,马寅初五十年代方正式出任校长,时间长达十年。五十年代的大学校长与三十年代的大学校长,其所处环境及责任、权利等均有很大差别。即便如此,你仍能感觉到马校长不时露出的棱角。发表《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上述“北大之精神”若合符节。

马老提到的北大之精神,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变革。北大大概是中国最敢于变革与创新的学府了,这也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和强大之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可谓举世闻

名,可谈到创新精神,尤其到了近代以后,却不得不承认与西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认为,北大称得上是中国创新与变革的地标,尽管在历史上几经波折,但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声誉,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虽然没有机会亲身融入到北大的怀抱,北大之于我,也并非高山仰止,但在我内心中,仍然对北大怀有敬意。遥想1919,北大,作为民主与科学的阵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航母,孕育着民主的理想,播撒着科学的火种。北大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投身革命,潜心钻研,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中国革命的跌宕岁月,为新生的人民政权,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力量。他们的身上,不但有从北大得来的学识,更发扬着北大学子的精神。马老这样说北大精神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对于马老来说,北大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为真理而牺牲,为民族而牺牲,为公民意识的觉醒而牺牲。秉承着这个信条,马老的一生说真话、办真事,无愧于北大之精神,无愧于灵魂之信条。

不可否认,马老口中的北大之精神,也恰是马老所信仰的人生信条。北大之精神,折射成为马老之精神。即使遭受大批判,马老仍然坚持真理,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兴衰,为了唤醒国家,自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马老奔走呼号,换来的却是批判与迫害。马老为学为师,实事求是,亲力亲为,他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获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数据。不可否认,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马寅初先生都堪称典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马寅初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烈一生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先生的道德文章,必传之千秋万代。

篇2:读北大之精神有感

兴海管理区工会主席王昊

近期通过中华先锋网,我阅读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编纂的《旗帜——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一书,认真学习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他们都是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他们都是优秀的,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和国家事业贡献着力量甚至生命。通过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感触颇深,为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好党员而感到自豪,也深深地敬佩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

履行职责,积极投身到学习优秀党员的活动中,爱岗敬业,狠抓落实,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学习他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不灰心、不气馁。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严以律己、不图虚名、不谋私利,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那一个个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让我到自豪的是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队伍中的一员或者和我一样都是普通干部队伍中的一员。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这些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党的事业建功立业,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以这些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有所进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学习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为民情怀;学习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学习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道德情操,自觉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担当尽责,勇于作为,修身律己,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正是这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篇二:读《穷人的风骨》有感

读《穷人的风骨》有感

最近,我读了《穷人的风骨》文章。虽然小女孩和父亲很穷,但是穷得有骨气,有志气,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女孩在学校上学,父亲给她捎钱,让马老师转交给女儿,可父亲手里拿着一沓零钞迟迟不肯给马老师。父亲丢了五元钱,马老师给父亲搭上了五元钱,过了几天后,女孩给父亲写信说,她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整齐的钱。父亲知道了马老师给我女孩五元钱之后,就还给了马老师。并感谢马老师把零钞换成了整齐的钞票。当我读到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个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有的人家很穷,但穷的有志气!总是教孩子们要诚实,这样才有穷人的风骨。还比如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徐悲鸿,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向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发奋努力只靠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员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世界。

我读了《穷人的风骨》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穷志不穷!

宁国市实验小学:汪青篇三:补“精神之钙” 祛“四风之害”

补“精神之钙” 祛“四风之害”

--广平县十里铺中学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侧记

春寒渐去,暖风徐来。3月13日上午,广平县十里铺中学小会议室里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该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正在这里进行,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党员教师集中学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材料,大家边读边思考,认真做着学习笔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虽说现在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能丢„„”在交流研讨时,张书岭校长发言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是首要任务。3月5日至13日,该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党员教师集中学习了党章,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县委九届六次全会会议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摘编》、《习近平同志在正定》、《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必读书目。

篇3:读北大之精神有感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指挥棒驱动下, 倾向于采取定单式培养、快餐式速成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偏重科技理性而忽视人文善性, 教育的工具性功能被强化, 这种“产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有意无意地造就着马尔库塞语境中极度崇拜“物神”和“科技神”、人文精神缺失的“单向度的人”。回顾十几年来的高职教育实践, 如何教会学生在“做事”与“做人”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值得教育者深思。

一、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基本表现及归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口甚大, 因为稀缺, “专才教育”模式及其快餐化的效率确实迎合了市场的期望, 但其过分强调专门性、强化专门知识和技能、忽视其受众的人文素质养成, 导致高职学生重科技轻人文、“物本信仰”与“器本信仰”的表现十分普遍。

“物本信仰”表现为从经济人的人格角色出发, 以占有和消耗物质为目的;“器本信仰”则表现为极度依赖科技, 以拥有业务、专长为目的。两者的人格特征是有共性的, 即人文涵养缺失, 它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表现为三种现象:一是重功利与享乐, 忽视人格、品德和精神需求等人文素质。我们看到, 科技革命创造的福利正在刺激着人们的“拜物教”, 高职学生也概莫能外。调查数据显示, 一些学生大一入学, 仅在购买电子产品方面就花去了近万元, “我消费, 故我在”成为一些高职学生的时尚观念。二是信奉“科技神”, 如一些学生宁愿在虚拟世界里与素不相识的人交流而不愿与身边活生生的人倾心交谈, 宁愿用短信包办一切而不愿面对面做人性化沟通, 这都验证了《单向度的人》中“科技进步对人性压制”的警示。三是内在精神缺失与主体性消解, “把身体交给市场, 把灵魂交给上帝”, “不制定长期计划或不做长远投资……以免发现自己不仅不安定、四处漂泊而且根本就没有精神支柱。”[3]这种“满足当下”的即时性思维也被一些学生认同。

诚然, 技术进步对人类的发展发挥了神奇的魔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重科技轻人文”有合理性。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德怀特·艾伦提醒我们:教育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 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变得有道德, 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从这个角度看来, 《单向度的人》的观点值得高职教育者高度关注。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人文养成, 《大学》开篇就曾指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为此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 其中前五个的出发点为“修己”, 即培养人文涵养。1949年后为实现国家的快速崛起, 在高等教育体制上移植了前苏联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的“专才教育”模式, 甚至中学也实行文理分科, 加剧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至今高等教育的“科学主义情结”未改, 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局面也未能被扭转。

受整体的教育体制影响, 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机制中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课程设置问题, 作为执行人文教育的通识性课程学时比例低, 开课数量、师资配备不足, 把原本的人文课时转移给专业课等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教师素质问题, 人文教师普遍认为在高职院校工作时“被歧视”, 与专业课教师“同工不同酬”, 造成他们草率成书、消极怠工。而文理教师分工简单、条块分割, 多数专业课教师只管教授专业知识, 而很少涉猎人文社会问题。教学“两张皮”。三是基础薄弱问题。高职校园的人文氛围营造不力及知识环境建设弱化也是造成高职学生素质“单向度性”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应是科技理性和人文善性交融的地方, 片面强调专业化、忽视人文化是一种职业至上论, 使学生被简单地视为未来职场流水线上的劳动力, 被工具化、客体化。遗憾的是我国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转变这样的工具意识。走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不难发现, 上架的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资料寥寥无几。

现代大学的发展史向人们揭示:科技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削弱科技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压制、复兴人文教育应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把高职院校建设成人文精神长驻之驿站

1. 管理者与教师必须树立完人教育理念

理念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要避免向社会输送“有技术没文化”的“单面人”, 就应树立完人教育理念。管理者必须以教育家的姿态来审视人文教育缺失问题, 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人才观和办学理念。教育者则不仅要做科技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充当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只陶醉于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自我封闭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的, 那些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积累的教师更能立足于未来的高职教坛。

高职院校还可从师资管理、制度建设和经费支出等方面来落实完人教育理念。第一, 专业教师“自扫门前雪”的观念必须改变, 要用科学的求真精神和人文的求善精神严谨治学。高职院校有必要将人文素养纳入专业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和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作为制度保障, 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门类都既同自然有关, 又同人文有关。”[4]第二, 建立教师人文素质培训和再教育长效机制, 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举办人文论坛或研讨班, 有必要成立“人文教育学术中心”这类专门机构并拔给独立运行经费, 对高职生的人文素养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第三,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根据校情将人文教育指标引入教师规范, 并建立人文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对人文课程的开出率、学分、课时占比等可建立量化指标, 效果评价等可侧重于定性指标, 并与教师绩效、职称晋升、福利挂钩, 用制度促进教师的人文素质提高。

2. 构建核心课程为主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文精神承载的重点, 是完人教育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应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传统文化、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即主干课程, 为必修课, 可开设三个系列:一是体现普世价值取向、照顾民族性和本土性的人文课程, 目的是树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传承根基的传统文化素养,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课程。二是倾向于非智力因素培养、体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拓展的课程, 如语言交际、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三是反映人文科技、体现人文与科技交叉的边缘学科, 如科学技术史、工业文化等。其他的通识课程则可以较为宽泛, 涵盖哲学、文学、伦理学等, 设为选修课, 旨在拓宽人文视野, 可由教育部门建立课程目录清单, 制定相应学分标准, 让高职生根据个人需要和爱好打破专业藩篱, 跨系、跨专业选修。也可整合这些课程资源, 编撰成统一的《大学生与人文素质》通识课程, 分列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模块, 成为核心课程的补充。两种通识课总占比约为30%为宜。另外与课程设置相对应,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创新, 教师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以记忆为中心的行为主义教学法, 切忌将学生训练成预设真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上既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内化, 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切合学生认知实际的人文教学体系。

3. 创建校园人文环境与渲染校园人文氛围

校园人文环境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根植土壤, 意在向学生潜在地传达某种价值观。浸润在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中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高职院校首先应挖掘自身的人文因子, 从杰出校友事迹、校史延续、所处区域等薪火相传下来的本土性文脉着手进行人文环境营造。其次是创设散发人文气息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精美的园林、典雅的建筑等符号式景观能启迪受众的人文意识, 校园舆论阵地如橱窗、板报、广播、网站、校报等平台能营造人文氛围, 用自然美、人文美来感染人和熏陶人。最后是软环境建设, 重点是培育人文学风。人文学风是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内核, 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指标, 高职学生团体应定期进行人文学术活动, 鼓励和支持自发性社团如文学社、读书社等活动, 通过文化节、知识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渲染校园的人文氛围。

三、结语

截止2008年, 我国有高职院校1184所, 在校生900多万人, 扩张速度之快与我国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相呼应。但在繁荣背后, 人文教育缺失的弊端正在显现。一些高职生因人文素质“短板”而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 在人才市场上也不具备竞争力, 折射出高职生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错位。而当今国际上的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能力取向后, 有向人文品性取向回归之势, 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只有实现“科技理性与人文善性同构”的育人模式才能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跨越阶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3][英].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

篇4:读《论法的精神》有感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法学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的代表著作。该书完成于1748年,可说是孟德斯鸠毕生研究的精华所在,也是其所有理论主张的一次总结。该书一经出版就立刻在欧洲各国产生轰动,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无法估计,是在那个时代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

虽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固有的局限性,该书也不能例外,但仍不能抹杀其政治学法学百科全书的地位。其为十八世纪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点燃了理论的星火,也为资产阶级法制的建设和完善奠定了基石。概览一遍《论法的精神》,我们便会为书中所涉猎到的知识之丰富所惊叹。它以法律为中心,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因此成为每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必读著作之一。在反复研读了几遍该书后,我亦有一点自己的感触。

二、探寻和阐释法律精神

我们首先看看孟德斯鸠关于“法”的认识。有不少政治学家法学家都研究过此命题,但孟德斯鸠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对社会理论的构建来研究法律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揭示“法”的内涵,即法律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可以通过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去认识和控制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孟德斯鸠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因此,在他看来,法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法律,而是要用连续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法律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什么是法的精神实质呢?那就是法律与社会生活的一切息息相关,与自然风貌、人文风情、政体、宗教、气候条件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把这些联系综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的精神了。“最广泛的来说,法就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这样一来,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第一卷,第一章)因此,孟德斯鸠的“法”精神可以说是透过社会现象认识法的本质,而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法律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法律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影响着社会的进程。这告诉我们法学专业学生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那就是我们不能把法学当作一门孤立的学科来看,而是应该把法律与周遭的环境事务联系起来,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研究这门学科。

三、思考

《论法的精神》是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给人类社会的一次大启蒙。这本书的核心是法律问题,但却不只是从政治的角度谈论法律,他用剖析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来透过现象认识法律的实质精神,并以此为基础丰富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对现代资产阶级法治国家影响深远。那么是不是该书所阐述的精华理论和普世原则也适用于我们国家呢?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历史,也拥有着长期封建传统和封建残余,在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我们的法制建设也在尊重自己的历史根基结合自己的特色中稳步前进。就如孟德斯鸠所描述的那般,不同的社会风貌孕育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根基,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因而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天壤之别。因而在我们的政治土壤中是孕育不出三权分立的,盲目照抄西方的三权分立不仅误读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也将会极大的危害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需要的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加强并完善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论法的精神》中所阐述的法的实质精神所在,那就是法律的发展永远是与客观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相一致的。我们需明白,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任何指令的执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顾全大局综合考虑,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三权分立要求各部门相互制约分工协作,然而当利益、目标各异时,在碰到重大问题时往往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耽误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要带动中国这样一个大机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马达统筹调控才能在最短的時间聚集最多的力量积极应对困难。这也就是我国的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体制的优势所在,这是在治理庞大的国家时三权分立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论法的精神》给与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还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坚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切不可盲崇拜。

作者简介:

篇5:读北大一星事迹有感

药学一班

我读到了关于梁岩的采访。让我感触很深。

从他回答记者的问题和记者对他的描述,我发现了他很多很好的品质。例如,梁岩说他曾经调皮,但在初中时开始正视自己和今后的道路。从这里我看见了他不一般的自制力。我也不是什么乖孩子,但我从来就失败在如何控制自己,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未来。我知道,要从顽皮中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是很困难的。但是他办到了。所以我敬佩他,要向他学习!

在此我引用一段他与记者(北大青年)的对话

“好!下面,你凭感觉告诉我,在你的朋友中,通过校学生会途径结交的和非校会途径结交的比例。凭感觉哦!” “……7比3吧。”

“那么,好朋友的比例呢?”

“9比1吧。”

我惊讶于第二个比例,因为我也凭感觉认为,好朋友的比例应该更加均衡一点——至少比7:3要小。于是我加了第三个问题:“那么,真正交心的朋友,各有几个?” “5比0。”

他对朋友的理解让我也十分惊讶,不过我很快释然了:他是一个真挚的人,他对它的每一个朋友都是真挚的所以认为自己的每个朋友都是要好的。都是真心的好朋友。交心的朋友竟然是五比零。没错,他对每个朋友的真挚是他对每个朋友真心付出。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这也是他当选学生会常代会主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每个人,当他真挚的对待周围的人的时候,周围的人不然也会尊敬他,因此而亲近他支持他。我从他身上学习到的就是我要真挚的对待我身边的朋友,甚至敌人。

他说他在任期间最大的收获是办事方法。这也让我心头一亮,在大学,不仅要知识,还要锻炼自实践的能力,提高办事效率。我之前好像一直埋头学习,到了大学为什么不展开自己的手脚,多多参与事实呢?

他还做出了支援西藏的伟大决定,虽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但是要做出到西部去的决定是需要勇气的,这意味着要忍受艰苦的条件,缺少娱乐的生活和与家人的分别。我自问没有这样的魄力与勇气。也没有这样对国家的献身意识。我还有待提高啊!

他还是一个重承诺的人,他答应自己的朋友要解决三十六楼的信号问题,于是在新学期第一件事就是调研信号问题,并与移动公司协商建信号台。在体现他办事能力的同时,也显示了他重承诺的品格,让人敬佩!

篇6:读《站着上北大》有感

站着上北大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农村孩子曾经在家乡十分优秀,可是当他上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的成绩与同龄人比起来根本不算好,甚至连家境也是最差的。他百般努力,最终无果,丧失信心,决定辍学去打工,尝遍了酸甜苦辣才发现人生之路之难走。重返学校尝试了许多工作,最终放弃自己手头的工作,去北大当了保安,上了北大的夜间平民学校的故事。

像他这样的成功经历人人都想做到,却不知其中有多少辛酸血泪。“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可是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爱因斯坦对成功的秘诀做了科学的概括:w=x+y+z,即: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认为这三个条件中的艰苦劳动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勤能补拙。

像爱因斯坦这样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不是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这个勤字吗?爱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它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

对于勤能补拙,我也有深深的体会。我有一个同学叫小明,我俩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大人们常说我比她聪明,平时背一篇课文,我总比她先背会。背玩我把书一扔,就算完事;小明却拿着书一直在背,直到彻底背熟为止。结果老师每次检查背诵,她的.分数都比我高。刚开始写作文时,我每次都比她写得好。后来,她对我说,她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高。因为她平时也不爱说话,所以我也不想信她的作文会有多大的进步。但她不管这些,坚持每天写日记,三天写一篇作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上次考试,她超过了我。

上一篇:小虾课后的练习题下一篇:你凭什么不努力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