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2024-04-27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精选6篇)

篇1: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执教者:梁木妹 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本第51页例6,第52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及练习九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 一个西红柿(或土豆),一个量杯,一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已经会计算一些比较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而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如西红柿、土豆、石块等),它们的体积又该怎么计算呢? 2、揭示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探求新知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2、教学教材第51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个土豆。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吗?(讨论得出“把它放到水里求体积) (2)给每一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3)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土豆。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再把土豆放入量杯里,要让完全浸没在水中,再看此时的.刻度,也要记下刻度。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等到土豆的体积。 (幻灯片出示实验步骤) (4)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5)你能帮老师算算老师这个西红柿的体积吗? (幻灯片演示例题6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2、完成课文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 (1)观察这两缸的水,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2)你想怎样求珊瑚石的体积?为什么? (3)解:8×8×(7-6) =64(cm3) 答:珊瑚石的体积是64cm3。 三、巩固练习1、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装有半箱水,再把一块石头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6M,求石头的体积。 2、课本第54页第7题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你愿意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篇2: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回到家中,我准备了各种需要的工具:土豆、有刻度的量杯、水等等。我先把了两百毫升的水倒进了量杯中,然后把土豆放了进去,我发现两百毫升的水上升到了四百五十毫升,那么这就说明了土豆占据了水一定的容积,所以水的刻度才会上升。之后我又把现在的水深四百五十毫升和之前的二百毫升水的差距计算出来。所得的这个结果就是土豆占据水的体积。最后换算下单位,这个土豆的.体积就算出来了。我们一般叫这个方法为排水法。所谓排水法就是把形状不规则物体放入水中,水就有可能上升,那么前后的差距,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另外我还发现了比较两个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同样用的也是排水法。把这两个要比较的物体放入两个容水量相同的容器里,看哪一个容器水面上升的高,哪个同物体的体积就是大的。

篇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及其他学科知识, 通过操作实验, 求出其体积, 并以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片断

1. 提出研究目的。

师:老师手里拿了什么东西?

生:这是一块小石块。

(教师让学生看看、摸摸小石块。)

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怎样求出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四人讨论)

生1:没有任何条件, 也不能用直接测量小石块相关数据的方法, 因为它凹凸不平, 不是长方体、正方体, 也不像圆柱体、圆锥体, 是不规则的物体, 无法根据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生2:平面图形可以用割补法, 但这个小石块没有办法割补, 我们小组也不能求出它的体积。

生3:可以用“秤”的方法求出它的体积, 可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石块的密度, 又没有其他的已知条件, 一时也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求出它的体积。

(评:设置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思考, 提出明确的研究目的, 为下一阶段研究创设情境、打下基础。)

2. 诱发创新思维。

(师拿出一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和一盆水。)

师:我拿出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1:我想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师:就请你说一说这个故事。 (生说故事略)

生2:噢!我明白了, 向装有水的正方体容器内放入小石块, 水面会上升, 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生3:也可以把小石块先放进装水的容器里, 再把石块拿出来, 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师:说的真好!你们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生4:石块是有一定的体积的, 放入水里后就占据了水的体积, 石块的放入或取出就会引起水面高度的上升或下降, 上升部分或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他学科知识中获取有关信息, 并在头脑中加工之后得出假设, 从而让学生突破思维常规, 发展了学生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主体实践操作。

师:我们来实验一下。

(让指定学生进行操作, 测量有关数据, 写在黑板上。)

生1:测得正方体容器棱长1分米 (即10厘米) , 水面高6厘米, 把小石块放进容器水中, 水面上升到9厘米。

生2:计算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 (为长方体) :10×10× (9-6) =300 (立方厘米) , 也就是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得出相关数据, 求出小石块的体积, 验证假设。)

4. 初步应用规律。

师:你们真聪明!自己动手、动脑, 通过实验就达到了目的, 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 试试看你会做吗?

(出示: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2分米, 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 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1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升=5立方分米

5÷ (2×2) =1.25 (分米) =12.5 (厘米)

2分米=20厘米

20×20× (15-12.5) =1000 (立方厘米)

(评:水到渠成, 有了前面的实验基础, 这道题学生完成已毫不费劲。)

5. 发散创新思维。

师: (拿出一小块不规则泡沫塑料)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这儿有一块泡沫塑料, 它也是不规则物体, 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算出体积吗?想一想。

生1:小石块可以沉入水中, 泡沫塑料不能完全浸入水中, 不能用刚才的方法。

师:再想一想, 能让它完全浸入水中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四人讨论)

生2:我们小组经过讨论, 觉得可以做到, 将泡沫塑料与小石块附着在一起, 小石块可以带动泡沫塑料一起沉入水中。

生3:噢!我明白了, 将泡沫塑料与一个能沉底的物体附着在一起, 只要小泡沫塑料能完全浸入水中, 就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拿小石块举个例子:把小石块和泡沫塑料附着在一起, 放入水中, 水面完全超过两物体。此时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即是小石块与泡沫塑料的体积之和, 只要用这个数据减去小石块的体积 (可用前面所讲的方法求出) 就是这个小泡沫塑料的体积。

(全班响起掌声, 师适时给予鼓励。)

师:下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评: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给予充分空间,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三、评析

1. 把老师的讲数学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听众”和“观众”, 而成了学习的主体, 他们自己讨论、研究、比较、构建, 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 获得真切、可信的知识, 印象很深, 兴趣也很浓, 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动手的实践能力。在这里, 学生有一个广阔的空间, 学习成了一种乐趣。

2. 优化学习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 自己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冲破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 发展学生的潜能。从“有明确的研究目的——获取有关信息——加工信息——得出假设——验证——应用”的方法和过程,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3. 自主学习, 激发创造激情。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交流, 教师只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这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篇4:仅用天平也能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1.写出选用的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

分析 这是一道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的实验题,按以前一般的解题思路是:第一步先用天平称出戒指的质量,第二步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戒指的体积,最后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但是本题不一样,因为戒指的质量只有10g,假设合金的密度为10g/cm3,那么估算一下这只戒指的体积大约只有1cm3左右,这样小的体积,用题目中给你的量筒是无法精确测出戒指的体积。这样一来要解这个题目只能另辟捷径。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力,如重力、支持力、压力、浮力、拉力等知识,另外还学了两力平衡的关系,本题目中只要应用这些力的关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解题过程:

(1)选用的器材:天平、小烧杯、细线、水。

(2)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戒指的质量m;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和移动游标使天平平衡,称出质量为m1;

③用细绳系住戒指,将戒指全部没入烧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在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砝码(或只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称出质量m2。

(3)分析:要推导出密度公式就要应用初中阶段学过的力及几个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一步:首先把放在天平上的烧杯、水、戒指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甲所示。它受到向上的力有:绳子向上的拉力、天平对烧杯的支持力;它受到向下的力有:烧杯和水的重力、戒指的重力。

由题意可知:F拉+F支=G杯水+G戒指。

即:F拉+F支=m1g+mg。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可知:

F支+F压=m2g。

代入上式得:F拉+m2g=m1g+mg。①

第二步以戒指作为研究对象,如图2乙所示。它总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上的有浮力和拉力,向下的是它的重力,由力的平衡知识可知有:F拉+F浮=G,

即:F拉+F浮=mg。②

①-②得:m2g-F浮=m1g。

而F浮=ρ水gV排,

又因为戒指浸没于水中,所以有

V戒指=V排=(m2-m1)/ρ水,

同学们,ρ戒指=m/V戒指=mρ水/(m2-m1)。

用这种受力分析的方法,只要我们学会并掌握了,在别的解题过程中也能灵活应用。

篇5:《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1、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算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利用“排水法”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

教学准备:

梨、苹果,橡皮泥、石块、直尺,长方体透明容器,一小桶水,红水一瓶,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积?

2、计算体积与容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计算体积和容积都可以用到计算公式:

V长=adh

V正=3a

V=sh

但计算容积时需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复习的意图:通过问答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不同,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3、引入;对规则物体如长方体或正方体,我们有办法求出它们的体积。但对这些不规则物体如橡皮泥,苹果,梨等能求出它们的体积吗?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吧。

板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求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老师:有什么办法求出橡皮泥的体积吗?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将橡皮泥摔成长方体;将橡皮泥丢进水里使水上升;……..)

老师: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学生:可以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再通过测量长,宽,高就可以求它的体积。

操作;学生同桌合作探究橡皮泥的体积。可捏成长方体,量出长,宽,高,算出它的体积是

可捏成正方体量出棱长,算出它的体积是()

小结:对于软不规则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捏成规则的如长方体(或正方体,但难度要大)可求出它的体积。(变形法)。

那么对于硬的不易变形的不规则物体,有什么办法来求出它的体积呢?

2、求硬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出示一块石头,问:你有什么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教师提示“乌鸦喝水”一课学生相互交流,汇报:

老师演示,将一块石头放进盛水的量杯里,注意使石头完全沉没于水中,水会上升。

然后引导学生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水和石头的总体积—水的体积=石头的体积

小结:像上面这种方法叫做“排水法”。

3、如果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玻璃容器,那我们又该怎样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做实验,并完成下表填空。

4、观察并思考: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与芒果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芒果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上升后水的体积-上升前水的体积

即:芒果的体积=长×宽×(水升后的高-水升前的高);

或芒果的体积=底面积×两次水位高的差

5、归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学生同桌互议,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将不规则物体沉入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量出长方体水的长,宽,高,算出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测量时注意量出水上升前的高度和上升后的高度。利用“底面积×两次水位高的差”这个公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九第7题,第13题

四、全课总结。

篇6: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次教案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怎样才能求出土豆的体积?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傻眼了,心想:我虽然学过了求体积的计算方法,可那都是求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些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像土豆这样不规则物体是不能应用的.。怎么求土豆的体积呢?我是抓耳挠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其他同学也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在相互讨论,挖空心思想解题的方法,但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提示大家说:你们可以把土豆切成规则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样不就容易计算了吗?当然,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也可以用。

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搁下书包就急忙到厨房找了个土豆。按照老师提示的方法,用小刀切呀切,再用尺子量呀量,再算啊算,直搞得满地是演算纸,最后终于算出了土豆的大约体积。我想这种方法太复杂了,计算还不准确,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我拿着土豆想呀想,看啊看,一歪头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水杯。我灵感顿悟,对了,我可以先找来一个圆柱形杯子,再倒进适量的水,然后把土豆放进杯子里,这时,水就会上升,水上升后比原来多出来的体积不就是土豆的体积了吗。因此要想求土豆的体积,那就只要求上升水柱的体积就可以了。悟出了这种方法来,我当时甭提是多么的高兴了!

上一篇:常见钣金件的材料选用和表面处理下一篇:光伏项目申请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