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改小故事

2024-05-13

小学美术课改小故事(通用10篇)

篇1:小学美术课改小故事

小学美术教学小故事

李晓明

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等等。美术学科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美术教学当中的课堂评价对于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又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当然是很明显 也很关键的.下面是本人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一些见闻和点滴感受。

一次我去上一(1)班的课,上课了 同学们纷纷把十一长假自己在家里画的一些画呈上来给我看 “哇 好漂亮” 我夸奖道,作品有花儿 人物 小动物 玩具 飞机 汽车等等真是琳琅满目 让我目不暇接,正欣赏着 赞扬着 突然下面传来一阵哄堂大笑,我寻声望去 一个学生正在低着头,他桌面上摆着一块餐巾纸 前后同学正在取笑这个同学,“你看 程子怡这块餐巾纸也算是一幅画 哈哈 笑死人了,老师你看他的画画作业他打算交给你一块餐巾纸呢 ” 同学们讥笑道。我走过去 一看桌面上的那块餐巾纸 手帕这么大 很白很白 上面有一点一点的蓝色小点 点满了整块纸巾,我小心的拿起这快餐巾纸 仔细的端详着 前后同学还在取笑 还在“坏坏的等待着我对程子怡的批评,程子怡看见我正在看他的作品 可能猜想我一定会批评他 头低的更低了 我拿着这块餐巾纸 走向讲台前 双手展开 举在胸口前 说:老师认为这是一副很棒的作品 真的很漂亮 课堂上鸦雀无声 学生都呆住了 错愕的看着我 看着这块被我举起来的餐巾纸程子怡更是猛

地抬起头来由惊讶转向惊喜的看着我 ”老师觉得程子怡把画画在餐巾纸上真的很有想象力 你们没有想到吧?蓝点点在干净的白餐巾纸上像是蓝色星星 又像是白色点缀的蓝色钻石。蓝白搭配 白的更白 蓝的更蓝 白的漂亮 蓝的精彩 老师被他感动了呢?你们现在远看这幅画 应该更容易观察到了吧,同学们似懂非懂的也开始讨论起来。我继续说道:“我想请程子怡同学上来说下他是如何想起画在纸巾上面的 又是怎么画上去的” 这时候程子怡已经是很兴奋了 兴高采烈的走上前来对着同学说起缘由:昨天我把一支坏了的蓝色水笔没盖笔套就放在纸巾上 看完电视 回头发现蓝色水笔的蓝色墨水在纸巾上化开了 我就用笔尖往纸巾上再点了几下 一小点一小点的都会化开 蛮好玩的我就换了张纸巾点啊点 点满了“说完冲着我 傻笑了下。知道他的蓝色水笔还在后 我就让他拿过来演示下 他来劲的拔出笔套往他的这幅作品上 又轻轻点了几下 我和前面的几个同学都仔细观察到 水笔笔尖一接触到纸巾面 马上就会有一个化开的蓝色小点。说真的,的确也是个不错的作画技法和表现形式。我又表扬了这位学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是应该鼓励学生去主动的发现美 创造美的!

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去理解和尊重爱护学生的个性。“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儿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只 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给美术教育带来许多的误区。,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一旦学生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面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个性等在作品中的流露,教师应拿出勇气和见识,尊重爱护他们,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研究兴趣。这种尊重爱护,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学生往往易把它们投射到教师所授的学科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意 见和要求,而当教师感受到学生积极的态度时,又会对工作报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努力。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师生双向情感易于沟通、交流、融洽,也有利于教学关系的发展;这种尊重爱护,无疑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兴趣,当学生从老师尊重的眼光或赞扬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时,能使他们体验到尝试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无疑也增长了他们自我探索的兴趣,并由此导向开拓创造个性品质的形成,也为不同题材和艺术风格!

记得在五年级的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全班同学画一张自己最拿手的画,全班几乎都拿起了画笔,惟独有位同学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什么也不说,只是摇摇头。他的同桌告诉我,他是外地人,普通话都说不好,更不会画画了。弄清原由,我告诉他:画画很有趣,只要你大胆画,即使是乱涂乱画,也会从中发现美的东西。我让他用点、圈和线试着乱涂几下,然后让她在这里边找图形,并涂上颜色。于是,他勉强进行了第一张作业的练习。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发现这位同学经常不带学习用具,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时有拖欠。我知道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想要彻底改变他,必须建立他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促进健全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于是在美术课中我更加关注他,对他的些许进步就鼓励、表扬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偶尔会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一缕阳光。

开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悄悄地走近我身边,低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带来很多漂亮的蜡光纸,您这节课要教我们做什么呢?”我感到一阵惊喜,他终于从一个沉默的女孩到主动开口找老师说话,这是多么可喜的一步!我问他:“你喜欢上美术课吗?”她点点头。我鼓励他:只要你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得很好的。这节课中,我注意观察他,他做得多么认真呀!是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他一天天在进步,他不但能坚持带齐学习用具,而且能举手发言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作业经常是别具一格,颇有自己的特色。有一次制作课上我看到他的作品很独特,我就问他:“你的作品为什么和同学们的不太一样呢.” 他说:“我就是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多么有个性的孩子!我们不是经常倡导创新精神吗?此时,不正是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吗?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的做法,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创新”。他行动已证明了他能行,从他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希望,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小天使,他们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在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发展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篇2:小学美术课改小故事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蓦然回首上学期的教学工作,除了欣慰自己能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外,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影子还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一年级的一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刚入学时的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常常拖欠作业到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完成作业,短短的一个学期里他在美术课中有了极大的变化。这位男生名叫任新宇,是一年级的学生。初识任新宇同学,是在刚入学的第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全班小朋友画一张自己最拿手的画,全班几乎都拿起了画笔,惟独任新宇同学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什么也不说,只是摇摇头。他的同桌告诉我,他是外地人,普通话都说不好,更不会画画了。弄清原由,我告诉他:画画很有趣,只要你大胆画,即使是乱涂乱画,也会从中发现美的东西。我让他用点、圈和线试着乱涂几下,然后让他在这里边找图形,并涂上颜色。于是,他勉强进行了第一张作业的练习。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发现任新宇同学经常不带学习用具,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时有拖欠。我知道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想要彻底改变他,必须建立他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促进健全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于是,在美术课中我极力关注他,对他的些许进步就鼓励他,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偶尔会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一缕阳光。

开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任新宇悄悄地走近我身边,低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带来很多漂亮的彩纸,您这节课要教我们做什么呢?”我感到一阵惊喜,他终于从一个沉默的男孩到主动开口找老师说话,这是多么可喜的一步!我问他:“你喜欢上美术课吗?”他点点头。我鼓励他:只要你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得很好的。这节课中,我注意观察任新宇,他做得多么认真呀!是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将帮助学生终身受益。任新宇一天天在进步,他不但能坚持带齐学习用具,而且能举手发言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作业经常是别具一格,颇有自己的特色。如在上《会动的小纸人》这课时,我给学生演示了一种方法,并告诉他们做法有许多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我发现任新宇同学制作的小纸人很特别,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看大部分同学做的都差不多一样,我就是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多么有个性的孩子!我们不是经常倡导创新精神吗?此时,不正是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吗?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的做法,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创新”!

篇3:小学美术新课改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师都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故事、表演,包括实践体验等活动,将知识同游戏、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程资源变得有趣、活泼。有一次在美术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把太阳涂成了草绿色,我就问她:“为什么?”她甜甜地回答道:“要是有一个绿色的太阳该多好呀,夏天就不会那么热了。”“多么奇特的想象!”我由衷地赞叹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充分地感知生活和环境,体验生活,做到“心中有画”。

营造课堂气氛,还可以借助于旁类艺术。例如:我在教《我的好朋友》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听三段音乐,第一段音乐节奏强烈;第二段音乐轻快悠扬;第三段音乐杂乱。然后请学生谈感受,有的学生从第一乐段感受到看到好朋友时激动、振奋的心情;有的从第二乐段感受到与好朋友一起玩时舒畅、快乐的心情;有的从第三乐段听出了好朋友烦恼的心情,心里感觉乱糟糟的……紧接着让学生回忆、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再根据听不同旋律的音乐所得感受与不同形态的线条联系起来。学生一下子就在不同旋律的音乐声中掌握了以不同形态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好朋友的形象。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教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小老师教学”,让学生体验做“小老师”,能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与学生一起活动并体验审美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当学生要做“小老师”时,要把别人没看过的作品展示出来,或者要把别人看过的作品讲清楚,要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告诉同学,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五年级2班的蔺相鹏、封富豪等同学在当“小老师”时,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勤练习等等方面忙得不可开交。为了练习基本功,还利用了不少课余的时间,专心地进行互相交流。可以说,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丰富了许多知识,拓宽了视野,学会了交际。学生们会自主地挑选漂亮的图片,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加强了学生们的绘画技能;打开了学生们的眼界;开拓了师生间的交流空间。在“小老师教学”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做教师的心情,有个学生说:“没想到当老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呢!”这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几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过“小老师”的学生,大多数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正面鼓励,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学离不开情感的参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成功地利用了情感的参与,而罗森塔尔效应的核心就是鼓励。当受教育者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时,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乐于受教,自信心增强,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孩子受到激励后,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在《我的未来》想象画教学中,我让他们每人画出自己的未来,一些学生自己认为画得很糟,可在课堂中我却表扬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更丰富的想象,在他们后来上交的作业中,能看出画面各不相同,充满了想象力,画得更美。在以后的想象画教学中,学生都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在教学中要创设轻松、热烈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万不能随意批评学生,那样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取得教师预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要一味地寻找缺点,而是要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学习的动力。

篇4:我们的课改小故事

关键词:读稿式;脱稿式;提纲式;即兴式;辩论式

陶行知曾说过:“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这句话足能体现出演讲的魅力。演讲使用的语言悦耳动听,具有旋律感、节奏感,它不仅注重“讲”,更加注重“演”,只有在“演”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讲”,并且演讲要求演讲者的仪态整洁大方,自然、高雅,配合辅助表情达意的态势。

我们从2011级开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课前三分钟小演讲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演讲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在每节课前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演讲的形式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长知识、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而年青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正是利用了高中生这一心理特点。例如,在初级操作阶段,我提前为学生确定了以《我想对父母说》为主题的演讲任务,先让学生准备了一周时间,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上讲台演讲,每个人都中规中矩地写了一大堆关于感恩父母的话,最初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枯燥。通过“学生演讲—学生点评—老师再评—方法提炼与总结”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的操作,慢慢的,大家发现了演讲的乐趣!为了有效地培养他们主动性,我们由最初的按学号或座位轮流演讲方式转换成竞争式的主动性演讲方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起了学生演讲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记得在一次演讲中,某同学在以“盲从的害处”为主题的演讲中,他是这样开头的:“上课前,大家陆续来到教室,发现最早来的一个人在仰望天花板,大家也都仰起头来。好久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但还是引首仰颈。最初仰头的人反而发生了疑问:‘你们都在看什么?’‘我们都看你在看……’那人哑然失笑:‘我刚才点了滴鼻药。’”听众轰然大笑,演讲由此转入正文。这种滑稽幽默的开头方式,实属学生创造性的一种体现,与最初的中规中矩的演讲相比,实在有了很大的进步。

演讲要想达到较高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地深化下去,这时就需要了解一些演讲的理论性东西,对学生进行演讲理论的教育。演讲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五个类型,即读稿式、脱稿式、提纲式、即兴式、辩论式演讲。具体来讲:

(一)读稿式演讲,就是平时所说的备稿演讲,演讲者事先准备好稿子,然后在大会上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念一遍。其优点是演讲者对所讲的内容能事先加以慎重考虑,反复推敲,这样写成的演讲稿结构严谨,措词得当,这种演讲方式适合在比较重大比较正式的场面中运用。

(二)脱稿式演讲,要求演讲者事先写好稿子,并且反复练习,背熟后脱稿向听众演讲。它是演讲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其好处是,演讲者事先能够在演讲稿上精雕细琢,然后认真练讲,反复背诵,默记于心,有了一定的把握才上台演讲。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初学者。

(三)提纲式演讲,它不要求演讲者一字一句写成完整的演讲稿,只要把演讲的层次结构按提纲形式写下来,然后就借助提纲进行演讲。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当即发挥,阐述论题。此外,提纲式演讲也保持了读稿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优点——对所演讲的内容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收集材料,考虑演讲要点和论证方法,采取提纲挈领的方法,把整个演讲的结构层次,主要例证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以便演讲时靠它来开启

思路。

(四)即兴式演讲,这是演讲的高级阶段,这种方式演讲者在演讲前没有任何準备而临时组织语言演讲,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所谓主动是指没有外力的推动和督促而发表的,演讲者一般是会议的主持人。所谓被动是指演讲者本未打算演讲,但在外力推动下,不得已临时发表演讲。

(五)辩论式演讲是指就某个问题或某种情况进行论辩、比较,以断定其是非曲直的演讲。常用于政治界、学术界、外交界和一些演讲比赛。

高中语文课前小演讲常用的方式是前三种。通过前三种方式的训练,我们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相信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演讲这种方式,一定能在语文课改的道路上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晋会平.开展课前演讲,培养说话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8).

作者简介:张发刚,男,1971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

篇5:我的课改小故事

在当前的课改之下,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地去面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参与课程改革,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高效性,并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老师要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低年级学生那么活跃,课堂气氛就略显沉闷,主动与老师互动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起来就变得了无生趣,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有很多高年级的老师对此都有同感。针对这种现状,如果老师不去积极地改变,还是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在我上阅读课时,我改变以前那种传统的教法。以前生怕学生听不明白,吃不饱,一定要讲深讲透才放心。这样,老师不断地灌输,费时费力。学生呢,由于不动手不动脑,被动地接受,时间一长就产生厌学的情绪,老师在上面讲得“开花乱坠”,学生在下面“自行其事”,因此语文教学长期处于滞留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在讲授《凡卡》一课时,以前就讲的非常详细,生怕有些知识漏掉,耗时太长,效果也不太好,现在,针对这样的课文,精心的准备了两个问题,第一凡卡幸福吗?他的信爷爷到底能否收得到?去让学生认真对课文,找出自己想要的材料,与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十分愿意参与,这堂课,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又深挖了教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会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即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按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上课,我越来越轻松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每节课的知识点大部分的同学能掌握,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我们面对面坦诚相待,我们会共同进步!

也许,教育过程中由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本说不完的故事,但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又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会给我们这些老师以满足感与成就感。在课改的这要道路上了我走得越来越轻松。

篇6:课改真实感人的小故事

流光岭中学杨秀

(一)149班有一个男生叫尹博翔,个子矮小。刚升入初中时,胆子小,不太爱举手回答问题,成绩也处于下游。在实行“520”教学改革后,他有了特别大的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时,他积极参与讨论。展示时,他口若悬河,大胆自信。在一次公开课上,他在课本剧《孙权劝学》中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从此他越发认真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在课改的舞台上相信他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橘子哪来的?

刚接手148班,我就记住了他——尹涛。听其他老师说,他可是一个捣蛋王。果不其然,上课他总是做其他事情。上课让他回答问题总是一问三不知。

一天早自习,他伏在课桌上,偷偷流眼泪,我把他带出教室。通过询问,我才知道他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着,他缺少关爱。我摸了摸他的头,开导他,激励他。给他开小灶,上课叫他回答问题,慢慢的,他变了,上课变得积极,下课及时来问问题。

从那以后,每到星期一我的办公桌上,总是有几个黄灿灿的橘子,原来是他在表达对我的感恩。

一堂妙趣横生的诗词讲解课

昨天我开始讲八年级的25课《诗五首》。一节课的时间,仅分析了两首古诗,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但是总有人不做笔记。灵机一动,我决定好好“放手”,也偷偷懒,于是我布置了一项任务,让班上的六个学习小组,把剩下来的三首古诗《诉衷情》、《南乡子》、《朝天子》明天展示出来。两个小组一首,同学们欢呼雀跃。

今天是第三节课,我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提前把三首古诗板书在黑板上,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粉笔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我稍微放松了紧紧蹦着的弦。首先是第一、二小组展示,几乎全部成员都站在讲台上,看这阵势是早有准备的。首先,尹凌峰背诵了《诉衷情》,然后,他们小组把这首诗中的易读错的字拼音指出来。接着,把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了一番。最后剩余的几个同学翻译了这首诗。这赢得了同学的阵阵掌声。轮到第二小组了,曾超贤精心的导入,申宇琴,申利芬大方的讲解,也得到了不少的掌声,台下的学生不停地记着笔记。趁热打铁,我连忙让学生齐声读这首诗,惊异的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会背诵了。

轮到第三、四组来展示《南乡子》,首先是由申仕华背诵,她一背完,就迎来了赞赏的目光和雷鸣般的掌声。只是接下来讲重点字词,作者的同学,展示的时候,声音有点小,台下的学生给出了建议。轮到第四组展示了,语文课代表尹福照设计了一个开场白,把辛弃疾与文天祥联系在一起。分析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时,同学纷纷质疑。“这句诗运用了典故,有什么作用?”“这句为什么是议论。”“这是不是运用借代的手法呢?”层出不穷的提问,四组的同学不慌不忙,一一解答。这时全班同学也都参与讨论当中。

我看到只有二分钟就要下课了,五六组还没有展示,心里有点急。他们也都是精心准备的。学生貌似看出我的心思,请求晚点下课。看来又一轮精彩将要到来,第六组的王玉康毛遂自荐,说能够把《朝天子》唱出来。学生纷纷鼓掌支持,经过他的两次演唱,学生们已经可以背诵。

这一节课,我原本的“放手”,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展示,学生更加主动,效果更好。在以后的授课中,多多“放手”。给学生一个舞台,老师收获一份奇迹。

在作文教学当中,我首先看了他们的周记,对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相应的了解,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我还了解到,他们很多人很怕写作文,尤其是一些男生。

作文的教学,在两个班,我大胆的采取了课堂限时写作,一节课,现场确定内容,当场写作。我花了五分钟左右讲要求,写作主题定为写人,题目自拟;可以写一个人,可以写多个人;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参照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写完后在作文本上写上所花费的时间。在149班,由于是第一次这么实施,班上同学有很多的问题,有畏难的,抱怨的。讲话声声不止,为了能够让他们安心写作,我下定决心,跟他们一起写,我站在讲台上,开始写作,十分钟过去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状态,纷纷写作起来,教室里面只听见刷刷的写字声。上课30分钟的样子,尹丽丽同学就交上了作文。28分钟的时候,我当时写完了一篇文章,《我的学生剪影》描写了149班的几个有特点的学生。然后我就开始写第二篇《我的小老师——梁锦全》,台下的同学也都认真写作。“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完成,拖延了十五分钟,所有学生都交上了现场写的作文。通过这次作文,我摸清了学生写作真实水平,杜绝了抄袭的现象,而且现场作文,培养了学生的考场作文的速度。在148班,我也采取同样的措施,我自己也跟学生一起写了一篇写人的文章,我写的人物是148班的学生。

篇7:美术教学小故事

在小学里,美术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一。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而我也是抱着十分的热情去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绘画!每当有人问我教什么学科,我说教美术。一听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那好啊!美术课轻松,好上,随便画一张画,让学生们照样画一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我上小学时的美术课,的确是这种教学模式。但现在其实不光是这样的形式啦!越来越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绘画表达方式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了!

在我当老师的近两年里有很多故事,最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学生对于美术(或者说艺术学科)的态度!

在我们学校这种状况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对于美术还是比较热爱的,但是家长就未必会支持孩子支持老师!他们大部分都认为学好语数英才是主要,才是关键!

在很多教学中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而无法实施,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家长的言论而对美术学科存在轻视!

让我最记忆深刻的一次就是:一如往常,我踏着铃声走进了三(3)班教师,然后开始上课,向学生们讲述了关于梵高的故事和背景之后,让学生临摹梵高的作品星空夜!大部分学生都认真的开始了这节课的绘画内容!突然在前排的位置上一个平时成绩都较好的一位同学拿出语文作业写了起来!我走过去看着他问道:“你为什么不画画?”他抬起头望着我回答道:“老师,我不会画!”我告诉他:“不会画才要你们临摹,多画的!”学生特别不屑的说:“我爸爸说啦,只要我学好语数英就好啦!这个没关系的!” 当时我真的有点懵在当场!我当时就让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告诉所有的学生既然来到学校就要学好每一样东西,并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做了些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来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而刚刚说副科学习不重要的学生都成了大家矛头所指的对象!他也变的十分惭愧!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在学校里不光是要学好主课,还有各类综合学科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做到全面发展!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在社会立足!

篇8:新课改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之我见

一、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也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更是推动人们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这一学科时也不例外,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1.要打造一 个有艺术 氛围的课 堂。我认为在美术课堂中 ,艺术氛围的营造对小学生兴趣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是讲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要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拿起笔,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如果小学美术教师只是一味地讲, 小学美术这一学科就跟其他理论课没什么区别。如果让小学生拿起笔,画一画,亲自感受美术这一学科,就会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神秘感,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让小学生兴致勃勃地挥笔作画,当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大家面前时,这无疑是对小学生的一种莫大的鼓励,一方面给小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要建立友 好、平等的 师生关系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与小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美术教师要与小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营造自由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宽容的环境,只有这样,教师与小学生互相尊重、互相需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宽容,融洽相处,小学生才能形成自主的、自觉的学习意识,小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不受任何束缚的发展,才能得到感化、激励和鼓舞。

3.要创造轻松 活跃的课 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活跃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和小学生互动,多联系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这样小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小学美术教师还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自由,给予小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让小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忌课堂纪律和教师的威严而不敢说话。小学美术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要打造轻松的课堂,不让课堂的制度制约小学生的思维,多鼓励小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质疑。小学美术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小学生的发言和看法,要以鼓励为主,如果发现错误,千万不能轻易否定,要巧妙引导,这样既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又不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学美术 教师要充 分了解每一 位小学生。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营造开放的情趣。小学美术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动小学生学习小学美术这一学科的热情,激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美术教师要关心小学生,善于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宽容小学生的缺点,善于发现小学生细微的进步,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厚。

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

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美术这一学科时, 由于刚刚接触这一学科,只是对这一学科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1. 小学美术 教师要在教 学过程中 培养小学生的观 察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小学生的观察力越强,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越强。美术教师必须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多引导小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鼓励小学生直接感受客观事物,减少盲目性。也可以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2.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多搞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师要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拓宽了小学生的知识视野,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在全面提高小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育;美术教育;创造;想象

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可往往学生喜欢美术,但不太喜欢上美术课,其原因主要是以往的美术教育过多地强调枯燥乏味的基础训练,往往是教师先示范作画,讲演作画步骤,然后是学生机械模仿,最后学生画出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些训练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当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教材内容克服了“难、繁、偏、旧”的现象,其内容包括了绘画、手工、装饰等多种美术种类。小学美术教育新课程的内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思维具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专业要求降低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则相对具体。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视野去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即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我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设境激趣

小学生由于身体的猛长、力量的增强,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活动量也大大增加。同时尽管他们的抽象思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他们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仍需借助于直观、形象的东西。因此教师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能让学生似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并能够迅速激起他们的学习熱情,例如在教授松树的画法时,教师可以选用有关松树的诗词、散文中的有关松树的描写,来让学生对松树进行欣赏。然后再以提问的方式,组织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对松树的造型以及画面渲染表现的气氛进行描述,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再从立意、笔墨表现和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在分析松树之后,再将其与柏树和柳树进行比较。然后再由教师演示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讲解不同笔法和线的表现,让学生从中体会中锋、侧锋、逆笔、顿挫等用笔方法以及浓、淡、干、湿、酣畅凝重、淡雅飘逸的墨色,并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笔墨的表现。水墨画较少甚至不使用颜色,但仍然给人丰富的色彩想象。“墨分五色”是指“黑、干、湿、浓、淡”,加上“白”便形成黑白、干湿、浓淡三组对比关系。中国画设色带有浓厚的装饰味,尤其注重墨和色的调和处理。“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设色的基本原则。它既包括了根据客观物象的类型设色,也包括了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类型设色。其形式上有“浅锋”和“青绿”等画法。最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树的组合,列举作品中的布局,分析大小之别、主次之分,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根顶俱齐、等距排列的呆板效果。设境教学,以情导人,避免了学究式的赏析和临摹,能够迅速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由此可见,设境激趣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趣启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中,兴趣是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去的因素,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和前提。因此在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从而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教师还要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巧妙地让学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可以首先设置一个游戏情景,教师把课件置于教室中间,让学生围着课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看,并请学生谈谈自己认为从哪个角度看作品最好看,哪个角度看作品最不好看,为什么?然后大家再讨论、交流一下,教师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应及时强调绘画的基本审美特征及造型要点,并提出绘画作品不同角度的基本差异,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制作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前,教师要提醒大家,创作的作品要突出强烈的色彩变化与对比,希望大家能结合美丽的色彩来装饰我们制作的作品。而教师评价的重点则是看谁的作品形象更有趣、更好看,谁的作品形象更有体积感、更有空间变化。接下来,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业贴在教室四面来进行装饰,从而进一步制造与强化欢快的气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趣”,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游戏”状态,以趣启智,乐中求知,从而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样的美术课堂加深了学生对于色彩象征意义的认识与体验,强化了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绘画表现语言,加强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并在展示中获得了成功感和自信,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参与艺术活动的愉悦和幸福。

三、重想象创造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的人才,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力高度发达的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稚气的想法中,创造力若隐若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超越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盲目否定他们,而是应敏感地捕捉到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活动场所,从而让学生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接触各种材料,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只求其意,不求其形。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线索启迪的方法,即由教师提出一些线索,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从线索出发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过程,如教师可以提供局部线索,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其他部分,最后要求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重交流互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合作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表现在他们更加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年人看待,并愿意承担成年人所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常常把自己的认识作为衡量他人或事物的尺度,特别喜欢竞赛性活动,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欲强,合作意识淡薄,所以教师应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材质的用品,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手段,感受体验各种材质的不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示讨论活动,讨论的内容应包括:1.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软与硬、轻与重、粗与细、韧与脆、粗糙与光滑等等。2.它们各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形象。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围绕讨论作好有关准备,如了解相关知识,考虑小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然后在学生获得初步美感启示的基础上,师生要就如何进行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制作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演示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材质的选择与处理、构图、色彩等内容的具体的创意上,力求创作形式的多样。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以某种材质为主,辅以其他几种材质,分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装饰画,并要求人人参与。而教学过程则应该是情境导人——感受体验材质——改画活动——加工材料——作品欣赏——制作装饰画。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几年来,由于我在新课程教学中精心钻研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与教,我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逐步增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的作品陆续获奖,家长十分赞赏。实践证明,把握好了以上几点,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小学美术新课程的素质教育也有着较大的推进作用。

篇10:小学美术教学课改反思

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

王建红

实施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而美术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已引起广大美术教师的关注和思索。本学期,围绕课改的三个重点,我努力做了如下实践: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例如设计头饰一课中,我先做这样的引导:你们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吗?然后找几名同学戴着动画片中的人物头饰出场,并邀请同学们参加游戏活动,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已经置身于充满笑声的游乐之中,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在有兴趣的学习中,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象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所以,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二、会讲善练,发挥教师范画作用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步骤范画。

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预制品”,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二)、随堂范画。

随堂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步骤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明示方能令人满意。

三、小组合作,转变美术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传统的教学重视的是怎样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教师清楚自己为什么教,要教什么和怎样教,而学生却不清楚自己要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就很难发挥。我认为,“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权利的下放”,可以使学生真正得到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创造和实践的学习空间!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应该比知识性学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动听的琴声,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的美,进而喜欢美术老师,并且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1、创设情境:创设美术情境是促进学生爱学的有效手段。如:在讲授色彩的搭配时,我运用了实验导入法:课前准备好装有三原色溶液的杯子和几只空玻璃杯,上课时,演示把红色、黄色溶液倒入同一个杯里,这时杯里呈现了橙色,同样做另外两个实验。这样很好的复习了色彩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这种实验复习法,觉得新奇有趣,注意力特别集中,事半功倍。

2、开展竞赛: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比赛,给大多数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和成功的机会,以此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定期开展“绘画比赛”,“手工展览”,评选小画家、小巧手,举行“摄影欣赏”、“名家名作欣赏”,扩展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二)、创设主动开放的学习空间,下放学生学习的权利。

教师应尊敬学生、启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隐藏的独特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我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提出让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几点做法:

1、给学生选择美术学习内容的权利:“教材无非是例子”在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我扩充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积累,比如:低年级通过画报等方法体验美术的美;中高年级通过写美术日记学习自己喜欢的画种体验美术的美。

2、给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可以有效的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在制作泥人一课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合作效果比老师规定的要好得多。

3、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问题,往往是学生独特的感受,最能进一步发展生的个性。我允许学生课堂上随时提问,尤其在他们创作过程中;课后,及时辅导学生。

4、给学生参与美术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美术教师做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长处,策略的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质的绝好机会。特别是美术具有非语意性,不同的评价更会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上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读后感读书分享下一篇:酒店前台经理年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