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借贷之义的论文

2024-04-22

探索借贷之义的论文(通用6篇)

篇1:探索借贷之义的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其内容不断扩展,借贷的含义也经过了几次变化:由直观到抽象,由浅显到深刻。本文试对此作一些探索。

一、借贷符号具有经济意义

1.记账符号的本质:由数学意义到经济意义。在借贷记账法之前,人们曾广泛使用过“入出”、“收付”等记账符号,这些记账符号的含义是很简单、直观、浅显的,无非就是增加和减少的意思。十多年前还盛行于我国的增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些记账符号只有单纯的数学含义而没有经济意义。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借贷记账法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经济意义出现的。借贷的本义是:“借”,就是“借给他”的意思,反映债权增加;“贷”,就是“他借给我”的意思,即债务增加。

2.借贷符号:经济意义抽象化。早期的借贷符号,仅仅表示银行发放贷的款和吸收存款等业务而已。但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越来越复杂和借贷记账法的推广,借贷记账法不仅要核算债权债务,而且要把现金、商品、产品、设备等纳入会计对象。为了使借贷记账法能有效地核算会计的全部对象,借贷的含义必须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这就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会计对象的各个特殊部分的共同本质进行抽象。这种抽象分为两个方面:①借贷,由表示债权的增减扩展到表示各种资产的增减。这是因为债权和各种货币、货物等资产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都具有价值,都作为经济资源而对企业有用,都属于企业的资产。②债权和债务这两个对象性质不同,但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业银行里,并没有把他们分开核算。当时意大利商业银行一般是按人名设置账户。也就是说,他们把债权和债务记到了同一个账户中。这一做法意味着他们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债权和债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或抽象)对借贷记账法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

可见,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深刻的理论基础上的:不仅各种资产(包括债权)都有相同的本质,而且负债和资产一样也有相同的本质(负债是一种负资产)。也就是说,会计的全部对象包括资产和负债,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财富。借贷的含义就是指财富的增减。

资本账户出现以后,会计的对象进一步扩展,借贷的含义也随之变化,更进一步抽象。但不管怎么变化,借贷二字总是有确定的经济含义,决不仅仅是一个记账符号。

二、借贷表示财富的增减

企业作为一个营利者,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财富,借贷表示企业财富的增减。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事实上,对财产情况进行核算,一直是会计的基本任务。在早期的会计里,财产情况简单,仅仅表现诸如金钱、粮食、货物和房屋而已。对于这些对象,借表示企业财产增加,贷表示企业财产减少。市场交易中信用关系产生后,产生了债权债务。债权债务自然应纳入会计核算的对象。

概括地说,会计的对象就是资产和负债。把千差万别的财物和债务概括为资产和负债似乎已经是一种高度的抽象,但我们认为,这种抽象并没有完成。把资产和负债相并列会妨碍我们对资产和负债此同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似乎二者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东西。实际上,资产和负债有相同的本质,并且可以在一起加减运算。它们的共同本质那是财富。也可以说:资产是财富的加项,是正资产;负债则是财富的减项,是负资产。财富就是净资产。借表示财富的加项增加,财富的减项减少;贷表示财富的加项减少,财富的减项增加。可以把借贷的含义概括为:借表示企业财富(净资产)的增加,贷表示企业财富(净资产)的减少。

可是,如果再把视野扩大到另一类要素或账户(即扩大到会计对象的全部)——“资本”,则借和贷的意义又正好相反,因为“资本”是借“减”和贷“增”。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财富和资本其实是一回事,反映的都是同一个客体,数量也相等。资本是资产和负债相抵后的余额,不过是一个平衡项而已。财富和资本是我们从两个角度观察同一个会计对象所得到的两个不同印象。借贷含义之所以相反,主要是为了建立科学的记账规则的需要,以便借贷试算平衡,查错验证。我们还可以这样认识:“资本”是“财富”的“倒影”,其“方向”当然也应该是相反的。

三、借贷表示权利和责任的变化

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交易中的民事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借贷也可以表示权利和责任的变化。

经济关系的不同,往往导致人们对会计对象的理解也不同。在股份制产生以前,企业是业主的附属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目标就是为业主谋求财富的最大化,因而会计的对象就是财富。两权分离后,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关系综合体,其目标已经不单纯是财富的最大化,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掌握的资源(各种权利),向所有的资金提供者负责。会计的对象因而转化为权利和责任。

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对绝大部分资产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因而保护企业的资产权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企业也很少从外界取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保护投资人权益、切实承担受托责任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这时的会计把核算的重点放在财富变化上,不重视对权利和义务的核算。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市场主体,企业要开展大量的经营交易和资本交易活动。在这些交易活动中,必然产生各种复杂的权利(主要是债权)、义务(主要是债务)关系。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要维护和合法、有效地行使民事权利,恰当地承担民事责任,充分了解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在会计上就必须对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的核算。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种权利和责任的对等性与会计等式(资产=权益)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资产即权利,包括所有权和债权;权益即责任,包括偿债责任(负债)和受托经营责任(资本)。

因为借表示资产增加和权益减少,贷表示资产减少和权益增加,因而有以下判断:借表示权利增加和责任减少,贷表示权利减少和责任增加。然而把权利和责任并列放在一起不利于对借贷本质意义的揭示。我们还要对权利和责任进行抽象:权利和责任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二者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完全相反的,因而可以把责任称为“负权利”,权利责任之和就为“净权利”。这样,借贷的经济意义就可以简化为:借表示净权利的增加,贷表示净权利的减少。

四、借贷表示投入和产出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者,其工作就是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如果将会计核算的对象视为投入和产出,那借就是产出,贷就是投入。借表示:①资产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增加了财富,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②负债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减少了负资产,卸脱了责任,增加了财富,同样也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③资本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如利润分配、退股甚至亏损等)卸脱了部分受托经营责任,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贷表示:①资产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减少了财富,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②负债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增加了债务,加重了责任,增加了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③资本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如接受投资、提取基金等)增加了部分受托经营责任,增加了经营风险和机会成本,也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凡借,都表示产出(财产的形成、增加或责任的消除),是一种收获,一种成果,一种愿望的实现;凡贷,则表示投入(财产的耗用或责任的产生和增加),是一种牺牲,一种代价,一种投资。

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部则以看做是一项交易活动。在交易过程中,必然有所付出(投入),同时有所收获(产出)。也就是说,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会计不仅能核算企业的总投入和总产出,还能核算每一项细微的、具体的经营活动中的投入产出。而对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是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基础。人们普遍承认:会计能帮助企业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帮助不仅是在会计工作的整体意义上,而且具体反映在每一笔会计分录中。因此,会计资料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宝库。我们可以说,在投入产出关系中,投入是因,产出是果。同样,在借贷关系中,贷是因,借是果。我们常说,复式记账法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具体地说,贷反映“来龙”,借表示“去脉”。

以上我们分析了借和贷的含义,借贷反映财富变化,有助于我们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分析企业的价值;借贷反映权利和责任的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承担的经营风险,以便进行财务和经营决策;借贷反映产出和投入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分析财富变动的具体原因,对每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考核。根据以上分析,应该可以说,借贷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有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的。借和贷体现了财富的增加和减少、权利和责任、投入和产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借和贷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功利评价意义:借是“有利”的,而贷则是“不利”的。每一项经济活动的发生,都既“有利”又“不利”,借和贷也体现了“有利”和“不利”的辩证关系。

篇2:质疑: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宋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质疑能力的生动体现, 教学中, 让学生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并言之有据, 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小到遣词造句, 大到文本篇章结构的质疑能力, 在质疑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有些教师认为, 学生质疑教材中的错误, 结果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错了, 教材是专家编的, 会这么容易出差错吗?所以, 这种质疑是毫无必要的。笔者认为, 发现错误的过程是自我认识提高的过程, 绝大部分质疑结果虽然是学生错了, 但他敢于质疑, 至少说明他对这个知识有疑问, 没理解透, 通过质疑, 最终弄清了问题, 解了心头之惑, 何错之有?我们常说,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我们的教学要重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学生的质疑能力确实令人担忧, 当然, 教师“功不可没”。现在的学生吃惯了“现成饭”, 在高强度的题海学习中早已进入教师设下的“包围圈”, 问题都是教师按照教参预设的, 学生只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即可, 缺乏质疑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学生是跪着学习的, 教师是跪着教书的, 我们嘴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唯书是从, 对教材、教参顶礼膜拜, 想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多少有点勉为其难了。

曾读过一则美国教师教学《灰姑娘》的案例, 整堂课充满着师生智慧碰撞, 当老师提出“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个高难度的挑战性问题时, 学生丝毫没有认为这是世界名著而不敢言。有学生想了一会儿说:“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 可是, 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教师连声夸奖学生:“你们看, 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所以, 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 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 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这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教学风格不值得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吗?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首先要启迪学生敢于质疑, 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问题是学生被我们养成了池子里的金鱼, 等着喂食, 现在让他们去找食, 习惯吗?

我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是从一堂“非典型”作文课开始的。确切地说, 这是一堂披着数学外衣的随机作文课。一上课, 数学老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李伯伯家养了30只鸡、25只鸭、20只鹅, 李伯伯今年几岁?”就是这样一道完全不靠谱的题目, 班上绝大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75岁。当有学生说这道题不能解答时, 很多人嚷嚷起来:“这是老师出的题目, 怎么会错呢?”当学生知道我们两个老师出题的真义后, 带着自己的思考写下真切感受时就会有感而发。“从来如此, 便对么?”学生在内心拷问。

这堂特殊的作文课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枷锁, “我爱老师, 我更爱真理”的思维方式深入到每个孩子心灵。

质疑并非是给教材找茬, 在学生一次次“我认为”、“我不同意书上的说法”的背后是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 学生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方向, 在思辨中提升对文本的认识, 语文素养能不提高吗?

如, 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 当读到“到了宿营地, 他就到处去找野菜, 和 (huò) 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时, 就有学生认为这里的“和”应该读“huó”, 因为这里是老班长在“和面”, 《新华字典》就给“和面”的“和”注音为“huó”。难道是书本上错了吗?听了我从《辞海》查找到“和”字读“huó”时指“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揉弄, 使有粘性”;读“huò”时指“混合, 拌。”的解释后, 不少学生说, 红军吃的大部分是野菜, 每顿吃到的面是很少很少的, 只能是青稞面混合野菜搅拌后煮着吃。所以读“huò”, 从“huò”这个读音可以知道红军长征很苦。多有意思的一次质疑呀!我想起在师范时曾学过语文教学“一点突破法”, 这不正是吗?

在我的课堂中,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学生敢疑敢说, 不再人云亦云, 很多时候都给我提建议呢!如, 我夸学生读《瀑布》中“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 如雾, 如尘。”把最后三个词语重音都读出来了, 读得好。就有同学认为, 这三个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更好, 一样起到着重效果, 而且更能表达作者如痴如醉的感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学生超越教师, 是教育的幸事;但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 则是教育的悲哀了。学生在质疑文本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发展了创新思维, 教师如果固步自封, 焉能不被学生超越?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做一盏长明灯, 照亮别人, 温暖自己不是更好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也应具有批判精神, 不断提升思辨能力,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疑惑。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真实吗, 是不是有主题先行的嫌疑?同时, 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与教参之外, 还应广泛涉猎各类书报, 让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汇入思想的大河, 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源头活水。当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时, 我们能“胸中有丘壑”, 教学时又能因势利导, 学生质疑的种子能不活泼地发芽、开花、结果吗?

教学相长。真理啊!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的意义,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现状及笔者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做法, 提出了师生在教与学的质疑中共同成长的观点。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

篇3:探索民间借贷的规范化路径

[关键词]民间借贷、温州模式、借贷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98-01

一、民间借贷之现状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1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便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民间借贷的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借贷纠纷。

民间借贷纠纷占了商事案件收案量的半壁江山,这几乎是近年来很多基层法院面临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熟人之间的民间借贷不规范,债务人恶意避债现象增多;二是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事主资不抵债,导致被告同一的系列民间借贷纠纷陆续涌入法院。诉讼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方式,属于事后救济,而事后救济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将借贷风险干预前移,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是减少民间借贷纠纷的明智之举。

二、民间借贷传统模式之弊端

(一)民间借贷手续简陋。一般地,民间借贷在熟人之间或者通过熟人介绍而发生借贷关系,中国人都比较好面子,债权人在出借时往往不好意思要求债务人出具借条,即使出了借条,借条的内容、形式往往具有随意性。对于出借的款项,也常以现金形式交付。日后,一旦因借款催讨无着起诉到法院,债权人在诸多方面将面临举证困难,吃哑巴亏的案例屡见不鲜。

(二)还款的信用约束力降低。以亲缘、地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民间借贷活动最基本的信用基础。2一般地,民间借贷在熟人之间或者通过熟人介绍而发生借贷关系。出借人主要以维系人情为出发点,以感情基础为信用保证,感情基础对借款人的信用到底有多少约束力,这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就笔者看来,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诚信度日渐式微,建立在亲缘地缘土壤上的信用开始变得不那么可靠。

(三)民间融资渠道狭窄。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借贷,借款人的民间融资能力主要看其人际关系网络的大小和关系亲近程度,这就决定了其民间融资渠道的有限性,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规范民间借贷的温州模式

2012年3月29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在温州工商局鹿城分局领取营业执照,这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首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借贷中心)。

该借贷中心是一家按照企业化运作的公司,融合了民间融资中介服务、备案管理及监测体系等功能,为资金出借方和需求方搭建一个交易平台。借贷中心还引进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和评估公司租赁的服务窗口,提供民间借贷相关的配套服务。现阶段,借贷中心靠收取进驻的其他中介机构的租赁费维持营运。

四、温州模式之完善

温州模式的借贷中心颠覆了传统的民间借贷模式,将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本交易,开创了民间借贷的公共平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民间借贷的种种弊端。但是,借贷中心是否真能起到作用?对于借贷中心的性质定位、市场接受度、业务覆盖范围等诸多细节目前仍处于激烈商讨阶段,借贷中心是否会成功运营和推广,尚需进一步探索。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以期对温州模式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关于借贷中心的性质定位

由于传统的民间借贷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政府才在社会阵痛中试点适度监管民间借贷的方式。推出借贷中心的初衷在于引导民间借贷向阳光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借贷中心作为政府发起的一项市场监管手段,行政的手只能适度介入,具体的操作流程则由市场自己去完成。关于借贷中心的性质,就服务平台来说,宜定位为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项目,而参与其中的借贷双方及入驻的中介机构则按照市场化运营,交易自主、风险自负。

(二)关于市场接受度

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必需赋予借贷中心独特的吸引力,首要的就是让借贷双方感到有保障,这是平台发挥效用的关键。近年来,民间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出借人本息无归的后果,相信对民间借贷有一定的警示效果。加之银行存款利率低、物价上涨、投资渠道狭窄等因素影响,如果借贷中心的收益风险比高,那将吸引到一批潜在的资金持有者。熟人间的借贷,出于情面和利息的都有,出借人对资金的安全情当然也很关心,但碍于情面,借款过程往往不够理智。如果出借人约借款人到借贷中心办理借贷手续,通过第三方协助其完成借贷规范性和安全性的考察,那么对出借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通过借贷中心借款,大大拓宽了其资金来源,不必在熟人圈中搜寻目标,也不必遭遇银行贷款的繁琐和门槛。从上述借贷双方来分析,假以时日,市场接受度应该不难培育。

(三)关于业务覆盖范围

借贷中心提供的业务范围可借鉴淘宝网购物平台的操作模式,在提供平台的基础上由资金供需双方自由交易,中心只作为管理员的角色出现,主要靠收取入驻机构的场地费和广告费作为运营成本。借贷中心可提供信息登记和查询、规范合同、法律咨询、估价、公证服务,随着新的市场需求出现,业务范围可相应拓展。中心本身仅提供审核身份、登记、查询及格式合同样本,其他业务由入驻中心的中介公司或市场中的其他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具体来说,信息登记包括需求登记和成交登记,借贷双方自主商谈借贷细节。建立贷款人信用等级系统,贷款人的每一笔违约行为将在信用系统留下不良记录,出借人可查询贷款人的信用等级,再考虑交易与否或交易策略。

法院里民间借贷的收案量是反映民间借贷规范与否的晴雨表,为了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和维稳成本,为了提高合理诉求方的胜诉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民间借贷纠纷的事前干预,规范民间借贷从源头开始。希望温州模式试点和推广成功,实现民间借贷的阳光化、规范化、法治化。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18879.htm

篇4:论连珠文体的“劝兴之义”

关键词:连珠文体,讽谏功能,“劝兴之义”

连珠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通行的文体, 兴盛于汉魏, 成熟于六朝, 衰亡于唐宋, 而复兴于明清。自出现之后就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始终, 历朝历代都不乏作者。

一种文体必有其特定的文体功能, 所谓“诗言志” (1) 、“赋体物” (2) , 连珠体也应该有其独特的功能。傅玄关于连珠体功能的论述:“合于古诗劝兴之义” (3) 得到了历代文论家的认同。本文拟就其“劝兴之义”做详尽论述。

所谓“劝兴之义”, 其实是指连珠体的讽谏功能。

连珠的“劝兴之义”首先可以从其领起词“臣闻”看出, “臣闻”决定了其写作的主体和阅读的对象, 它是臣下写给君主看的。所以贺复征说“连珠始必曰‘臣闻’者, 似亦告上之辞” (4) , 其写作目的就是向君主进言, 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进献自己的治国方略, 所以连珠的内容多涉及政教伦理。这在早期的连珠作品中尤其显著。

它首先表达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在古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积极入世观念的影响下,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向君主进言不仅是臣下的职责, 而且是爱国的表现。太平世界不仅是君主所期待的, 而且是臣民所企慕的。他们为君主出谋划策, 向君主纳言献计, 希望主上修明政治。如“臣闻目瞤耳鸣, 近夫小戒也;狐鸣犬嗥。家人小妖也, 犹忌慎动作, 封镇书符, 以防其祸。是故天地示异, 灾变横起, 则人主恒恐惧而修政” (6) 。蔡邕由灾异引申到修政, 虽然受当时学风影响, 但其劝主上修政的愿望是殷切的。陆机今存《演连珠》五十首 (7) , 其中第5、6、8、9、18、20、36、41首的内容就是关于君主修政的。如“是以至道之行, 万类取足于世;大化既洽, 百姓无匮于心。” (其6) “是以万邦凯乐, 非悦锺鼓之娱;天下归仁, 非感玉帛之惠。” (其8) 是修明政治的理想结果。

任用贤能之士可致太平是连珠作家们一致的看法。扬雄所谓“圣明在上, 禄不遗贤” (8) 。班固今存五首都是关于任用贤才的所谓“明主贵其士, 故能成其治” (9) (其1) 。所谓“明主器其士而建功业” (10) (其2) 。所谓“帝王乘英雄以济民” (11) (其4) 。蔡邕所谓“贤为圣者用” (12) (其2) 王粲所谓“帝王虽贤, 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13) (其3) 。陆机第3首喻“贤人无世不有, 明主应取而用之” (14) 。其27喻“时君随时任贤, 不必空慕古人” (15) 。刘祥所谓“英达之君, 假伊、周而治” (16) (其2) 。作者们不仅提出选贤任能的愿望, 更进一步提出如何选贤任能的问题。扬雄就提出“取士贵无遗漏”、“用才不拘一格” (17) 的主张。班固其3和其5就提出“用才不唯亲旧”和“量才授职” (18) 的用人方法。王粲“明主之举士, 不待近习, 圣君之用人, 不拘毁誉” (19) (其1) 。

“亲贤臣”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如果没有“远小人”则贤臣很难发挥才能。魏文帝“盖闻驽蹇服御, 良乐咨嗟;铅刀剖截, 欧冶叹息。故少师幸而季梁惧, 宰嚭任而伍员忧” (20) (其3) 。注意到了贤奸不两立, 一朝的贤奸犹如一山的二虎, 不可能相容。陆机“臣闻利眼临云, 不能垂照;朗璞蒙垢, 不能吐辉。是以明哲之君, 时有蔽塞之累;俊乂之臣, 屡抱后时之悲” (21) (其13) 。喻“馋人在朝, 君臣否隔, 明君时有蔽壅” (22) (其26) “臣闻披云看霄, 则天文清;澄风观水, 则川流平。是以四族放而唐劭, 二臣诛而楚宁” (23) 明确提出驱逐殊杀奸馋的要求。

曹丕之前的作品全都是政教伦理之作, 陆机之后才稍涉其他哲理。连珠的讽谏功能是由作者的臣子身份直接决定的。现在可考的, 连珠作家都有官方身份。除了魏文帝曹丕, 梁朝武帝、建文帝后梁宣帝为帝王, 都是臣子, 这些臣子或者在朝中做官, 或者在地方为宦, 或者入大官幕府。他们的连珠作品虽然不能确考作于何时, 时居何官, 但即使当时身不在官场, 其心也系官场, 他们与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治国平天下成为知识分子的终生理想, 关心政治、参与政治自然就是士人的主要事业。作为臣子, 食君之禄, 忧君之事, 为君出谋划策是分内之事。自秦以来虽然差不多每朝每代都设有谏官, 但身不居谏官之位而主动进言一般也并不算越俎代庖。正如马融所谓的“忠臣之事君也, 莫先于谏。下能言之, 上能聴之, 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 上也;谏于已彰者, 次也;谏于既行者, 下也。违而不谏, 则非忠臣。夫谏, 始于顺辞, 中于抗议, 终于死节, 以成君休, 以宁社稷” (24) 。

随着连珠的文学化, 其讽谏色彩越来越淡化。魏文帝以帝王之尊写作连珠,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连珠的讽谏功能, 他以“盖闻”代“臣闻”, 这一方面当然是出于其帝王身份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 一字之差改变了连珠体仅仅作为讽谏之用的文体, 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文体。曹丕当然不是为了讽谏君王, “盖闻驽蹇服御, 良乐咨嗟;铅刀剖截, 欧冶叹息。故少师幸而季梁惧, 宰嚭任而伍员忧” (25) 有自诫之意, “盖闻琴瑟高张则哀弹发, 节士抗行则荣名至, 是以申胥流音于南极, 苏武扬声于朔裔” (26) , “盖闻四节异气以成岁, 君子殊道以成名, 故微子奔走而显, 比干剖心而荣” (27) 谈成名之道, 倒像是劝说臣民立功立德, 留名后世的。之后便有许多作者以“盖闻”起创作连珠, 当然曹丕之后还有许多以“臣闻”领起的作品, 但以“盖闻”起的作品其政治色彩明显不如以“臣闻”起者强烈。或许这些作者并没有讽谏君王的直接的目的, 只是一种仿作, 只是游戏文字。《南史·刘祥传》载:“ (祥) 著连珠十五首, 以寄其怀。其讥议者云‘盖闻希世之宝, 违时则贱;伟俗之器, 无圣必沦。故鸣玉黜于楚岫, 章甫穷于越人。’有以祥连珠启上者, 上令御史中丞奏其过恶, 付廷尉”。刘祥被告发当然有其他恩怨, 但他著连珠并不是要主动献给君王却是可以肯定的, 他是被人告发, 君王才知道他的作品的。《梁书·丘迟传》载:“时高祖 (梁武帝) 著连珠, 诏群臣续作者数十人, 迟文最美。”这一次群臣续作的作品不见流转, 其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但这一次应该是一种文字游戏, 而不是集体进政见的活动。当时君王诏群臣同场作文赋诗相当普遍, 也都是游戏笔墨, 它成为宫廷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艳体连珠如刘孝仪、段成式之作, 其无关讽谏, 自不必说。庾信的作品“但叙身世, 无关理要” (28) , 虽然不是为了直接讽谏君王而作, 但人们在读其作品时, 除了被其身世之悲、失国之痛感动之外, 还会痛定思痛。

篇5:精神抚慰,赡养老人的应有之义

只给钱不见人法院调解“精神赡养”

【案例】老刘是某国企的退休职工,有一儿一女。2003年,老刘妻子去世,从此他形单影只,深感凄凉。2005年,老刘中风瘫痪在床。子女请了保姆照顾他,并定期给付相关费用,却很少回来看望。在思念与孤独的双重痛苦下,老刘将两子女诉至法院要求儿女“每周探望一次,每次陪护一天以上”。此时接到诉状的子女才得知老父亲的精神苦楚。但是两人都表示在外地工作,不方便频繁来回,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老夫妻和儿女都同意两人轮换着每月探望一次,每次陪护两天。

【点评】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在法律实践中,“精神赡养”是否应该被支持也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深思——即使法院判决支持“精神赡养”,强制执行也是难以操作,在实践中还曾经发生过法院的判决激化父母子女矛盾的情况,原本还偶尔来看父母一眼的儿女被判决“精神赡养”之后反倒再也没有登门。因此,父母子女之间对簿公堂终归都不是上乘之选,子女应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体会父母年老害怕孤独的心理,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不尽“精神赡养”义务母亲撤销赠与房产

【案例】80岁的邢秀兰年轻时老伴去世,一人养育了4个子女。2007年邢秀兰房子拆迁,拆迁补偿85万元。邢秀兰把其中的10万给了其他子女,另外75万给了小女儿田晓丽,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赠与合同,合同写明“邢秀兰将拆迁款75万赠与田晓丽,田晓丽负责照顾邢秀兰的晚年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并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田晓丽原本和母亲同住,拿到拆迁款后就在外面给母亲租了一间小房子,很少去看她,而且还不让哥哥和姐姐去探望母亲。邢秀兰一怒之下将田晓丽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赠与合同,田晓丽称自己“给母亲租了房子找了保姆,完全尽到了赡养义务”。

【点评】田晓丽和邢秀兰签订的赠与合同实质上为附条件的赠与,也就是说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要求受赠人承担一定义务为附加条件,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赡养义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照顾,还有精神方面的抚慰,况且双方还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了田晓丽的照顾包括精神方面。田晓丽拿到拆迁款后就让母亲搬出单过而且不允许其他子女探望,不但没有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抚慰,反而给老人带来了伤害,因此邢秀兰有权撤销赠与。

老夫妻被儿女拆开赡养

【案例】70多岁的张占国和刘爱云夫妇养育了一儿一女。儿女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工作。因为各自生活压力都很大,姐弟俩商量,每人“负责”一个老人,就这样张占国到了北京,刘爱云去了上海。老夫妻从农村到城市后严重的不适应,每天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想搬到一块去住,但是儿子不同意,说俩老人在家不放心,甚至还威胁父亲,“再说跟我妈一起回老家住我就不管你了!”

【点评】“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之后的相濡以沫对慰藉老年人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夫妻,几乎已经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子女为了自己方便把父母“拆开”赡养是对老人精神的一种伤害。我国宪法、婚姻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这个义务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子女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无视父母的精神需求。

防止父亲再婚偷藏户口本

【案例】林修富老先生40岁时妻子去世,为了抚养儿子小林他一直没有再婚,小林长大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家庭,林修富日渐觉得孤单落寞。2009年,他在老年大学认识了同样孤身一人的李秀芳,两人渐渐越走越近。一年之后,两位老人决定正式结婚,没想到这却招来了小林的反对。小林认为父亲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再婚是丢人现眼。为了防止父亲偷偷领证,小林把家里的户口本藏了起来。林修富一怒之下把小林告上了法庭。虽然在法官的调解下,小林把户口本还给了父亲,但是对于父亲的再婚他依然持保留意见。

【法官点评】现代人由于压力大,很少顾及到独身老人的精神需求。老人既需要来自子女的亲情慰藉,同样也需要夫妻之间的爱情。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婚姻自主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即使亲生子女也无权干涉和指责。

篇6:生命在场:文本解读的应有之义

一、生命意识在场

生命意识是指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与死的关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它表现为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关注,对死亡的观照,对生命痛苦的体认以及解脱之道的探索,等等。

1.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古今中外哲人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本都蕴含着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究。如《报任安书》,文章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生命价值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赞赏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价值的人,认为他们的生命“重于泰山”;司马迁鄙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认为他们的生命“轻于鸿毛”。造成人的生命价值迥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用之所趋异也”——是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进一步解读文本,我们对司马迁的生命价值观又会有更深的认识:生固然不易,死则更难面对和抉择。不论是生是死,关键看是否有价值。生命的意义应在于能实现人生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

又如勃兰兑斯的《人生》,文章名为《人生》,写的却是人生旅途中的几种不同情况,以及不同领域中的人劳动和奋斗的几个场景。作者这样构思的意图是什么?深入探究能够发现,写劳动和奋斗的场景是形象说明人生就是劳动和奋斗,只有劳动和奋斗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所写之人属于不同的领域,是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解读,人生道路无所谓优劣,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命主体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联系现实人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怎样面对死亡。大自然并不因为生命宝贵,便让生命永垂不朽。它在创造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死亡。因此,超越死亡,便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法国哲学家蒙田在《热爱生命》中提出了“生之本质在于死”的著名论断。在蒙田看来,死亡是生命题中应有之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了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只关注生,那他绝对不能很好地生;只有当他参悟了死,能从死的视角考察生时,他才真正地理解了生命的要义,才能更好地生。因为懂得死,我们更珍惜生;因为懂得死,我们才能够在短暂人生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在死神到来之时安然地离开人世。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探讨了生与死的不同,对庄子哲学的生死学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王羲之看来,混淆生死的界限是荒诞不经的,企图长生不老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超越生命困境的一切努力都是幼稚可笑的。这种生命意识的体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生和死,启示我们要直面死亡。

3.生命是有限和无限、短暂和永恒的统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变的角度看,在茫茫宇宙中,天地只不过是瞬间而已,又遑论人的生命?然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生命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岂不是和宇宙万物一样无穷无尽?这是《赤壁赋》对生命的哲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形象地阐释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生命哲理和“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相比,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个体的生命何其短暂!何其有限!但存在过便已经成为宇宙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唯一和永恒。人类生命会世世代代繁衍下去,所以生命存在又是“无穷已”的。虽然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生命存在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而已,但只要人类历史长河不干涸,这一滴水就不会消失。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命有限和无限,短暂和永恒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

二、生命关怀在场

生命关怀是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都蕴含着这一主题。鲁迅先生从生命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察,洞见了中国传统文化“吃人”的一面,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最缺少的就是生命的关怀。《阿Q正传》《故乡》《社戏》、《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都寄托了他对生命的深度关怀。《祝福》中的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人间缺少温暖,缺少爱,缺少生命的关怀。从《祝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千年来所沉淀的封建思想文化对生命、尤其是对女性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一个柔弱的女人,怎能承受得住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封建绳索的束缚绞杀?

如果说《祝福》反映的是生命与文化的冲突,祥林嫂是生命与文化冲突的牺牲品;那么,《装在套子里的人》反映的则是生命与时代的冲突,别里科夫是生命与时代冲突的殉葬品。这篇小说表现了契诃夫对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民生命状态的深切关注,对俄罗斯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当时的俄罗斯就像一座巨大的监狱,沙皇政府施行恐怖政策以维护其专制统治,俄罗斯人民生活在极其恐怖的环境中。整个社会流淌着沉闷、绝望的情绪,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诚惶诚恐、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里。别里科夫就是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小说结尾大声疾呼:“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实际上,这篇小说所反映的不只是19世纪末俄罗斯民族特有的社会问题和时代矛盾,所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对那个特定时代俄罗斯人民生命状态的关切,作者是借此探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困境这个超越时代的世界性问题,表达对人类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思考——环境使生命异化。在外部世界各种各样压力的挤压下,人们不知不觉失去自我,丧失思维和判断能力,成为行尸走肉乃至僵尸,甚至异化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甲虫。《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的就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而“套中人”就是困境人生的艺术概括。困境中的生命如何突围应该是这篇小说给予我们的思考。

生命是以人类生命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的总和,生命关怀不只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还应包括对异类生命的关怀,生命关怀应该是对所有生命存在的关怀。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绿记》、王鼎钧的《那树》等文本都表达了关怀异类生命的主题。

指导学生体验文本中作家对生命的关注,感受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三、生命姿态在场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都灌注着作家对生命的体验,都展示着某种生命的姿态。或张扬个性,追求生命的舒展和自由;或执着坚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或超然物外,豁达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1.生命的张扬。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生命的张扬和发展,在于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被充分激发。对个性的压抑不利于人的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幸的是,中国在两千多年的自我封闭发展中形成一套束缚人性健康发展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在封建伦理思想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人才能被承认。一旦越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范围,人性就会受到摧残和扼杀。而被承认的所谓“人”却丧失了人格的独立、生命的尊严和创造性品格。不过,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追求身心自由、生命尊严,张扬生命个性的仁人志士。

例如庄子,他在《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大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唯其具有如此神力, 鲲鹏才能够冲决任何束缚,遨游于天地之间。庄子追求的是大鹏那样“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绝对自由。哪些人才能达到这样的自由境界呢?——“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挣脱了人世间一切功名利禄的羁绊,甚至连自己的血肉之躯也都是多余的。而他们的精神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所不至,达到了绝对自由的境界。在现实世界,庄子的理想实现不了,他渴盼自由的心灵只能像大鹏一样在幻想的天国里飞翔。鲲鹏这一形象寄托着人类渴望精神解放、生命张扬的愿景。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羁鸟”“池鱼”形容在官场身心受到压抑和束缚的痛苦处境。诗人渴望早日挣脱“尘网”的束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呼吸新鲜空气,放飞自由的心灵。李白一生更是追求精神的解放、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张扬。《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完美体现了李白的这种人生价值取向和追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呼唤自由、放飞心灵的呐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高度自信、张扬个性的宣言。李白的许多诗中虽然也有失意的忧伤和落魄的寂寞,但更多的却是青春的激荡和生命的飞扬。

2.生命的执着。生命中有顺境,亦有逆境。身处逆境,是臣服于命运的摆布,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还是做命运的主人,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执着前行?许多课文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离骚》是一首坚忍之歌,执着之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忠君爱国,矢志不移,将个人的荣辱乃至生死置之度外。“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在屈原看来,只要能够保持自己清白和正直的节操,能得到古代圣贤的厚爱,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他立下誓言:“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被肢解也不能改变人生选择,难道遭遇挫折就可以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吗?全诗结束,在“美政”理想彻底破灭的情况下,屈原仰天长啸,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叹息:“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在他心中,理想与生命早已融为一体,理想之火熄灭,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何等的执著!《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以非凡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承受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不断挑战生命的极限,展示了人类生命的巨大潜力。《囚绿记》中的常春藤永远心向光明、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不屈从强加给它的任何压力,被作者深情地称赞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3.生命的超越。生命的超越给予人的生命以终极关怀。身处现实困境中的人只有从精神领域进行生命突围,用精神来抚慰灵魂,才能走出人生的困境,实现生命的超越。庄子在《逍遥游》中概括了生命超越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范仲淹则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对生命超越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归去来兮辞》传达陶渊明对生命的超越。陶渊明看到,生命的盛衰无常、人生的得失进退,都不过是浮云,何不趁此良辰美景去登高“舒啸”,去临水“赋诗”?只有让生命融入自然,才能获得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自由。从身心分裂的痛苦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解脱,陶渊明完成了生命的超越。在《定风波》中,由于透彻领悟了人生底蕴,苏轼看到了人生的可能与限度,不为世间的纷扰左右,对任何事都泰然处之,“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大彻大悟。

四、生命体验在场

语文教学有三种境界:知识在场、技能在场和生命体验在场。生命体验在场,以完善和发展生命为目的,以学生参与教学为基础,实施教学过程。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然而,考察当前的语文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偏重知识在场和技能在场,忽视了以提升学生生命境界为最终目的的生命体验在场。生命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没有生命的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1.体验悲壮与崇高。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通过悲剧形象和故事情节,展示出生命的悲壮、崇高与伟大。它们在引起人们悲痛、震撼和崇敬的同时,给人以启迪和深思,智慧和勇气,激励和鞭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悲剧性文本中汲取有益的养料,去滋润自己的精神世界,凝泪水为勇气,化悲痛为力量,铸就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坚毅刚强、维护正义、超越平庸的生命之魂,从而强化生命意识,升华生命价值。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壮怀激烈,只身闯入虎穴行刺秦王。在秦廷,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睥睨秦王及其群臣。其英雄虎胆,照亮史册。虽然最终行刺失败,荆轲命丧秦廷,但其义、其勇、其壮,化成一股浩然之气,弥漫于历史的天空,千百年来,撞击着人们的心弦。《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美丽而悲壮,崇高而伟大的爱情颂歌。刘兰芝在梦想破灭后,义无反顾地“举身赴清池”,用生命维护了爱情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善良柔弱的窦娥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惧和妥协。她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化作一道耀眼的光芒,划破黑暗重重的夜空。动物世界,也并不比人类社会逊色。《斑羚飞渡》中,斑羚飞渡的悲壮场景,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献身精神,崇高而伟大,令天地动容。

2.体验孤独与忧伤。从屈原、司马迁、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直到鲁迅,这些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无一不是孤独者和苦闷者。这些人胸怀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又都有深重的忧伤和悲哀,他们决不随波逐流,为诗为文为人睥睨古今,卓尔不群。孤独、苦闷和忧伤的生命体验,铸就了他们高尚的人格,赐予他们一双慧眼,赋予他们作品深广的社会人生内容,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良心,社会、人生的洞察者和历史的见证人。读这类作家的作品就是读社会、读历史、读人生。如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将个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与动荡的社会现实、苍茫的宇宙时空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命、对社会现实、对天下苍生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以国破家亡之悲体验、省察人生。把个体的生命放在宏大时空中,由个人的不幸和悲伤推而广之,探究悲剧的普遍意义。词人洞察了生命的无常,进行了严厉的自省,最终超越个人的伤痛,以一己之哀包容天下人的悲哀,用自己的痛苦去照亮无数孤独的灵魂。

3.体验自省与忏悔。人类需要自省与忏悔。自省与忏悔不是逃避,而是担当;不是死亡,而是再生。有了自省与忏悔,人才能成熟起来。《氓》中的女主人公私订终身,“以我贿迁”,以为找到了真爱。可最终爱情破裂,婚姻崩溃,遭遇被弃的命运。她没有陷入哀怨和悲叹不能自拔,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静言思之”。“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她冷静自省后华丽转身,走出了婚姻崩溃所带来的生存困境。是自省给了她关于爱情、婚姻和生命的全新认识,帮助她战胜不幸,成为勇者和强者。忏悔是巴金的精神苦旅,是巴金对自己灵魂的拯救。《小狗包弟》是巴金的忏悔录,是巴金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巴金自己称这种拷问是“心灵上的还债”。忏悔使巴金走出精神的炼狱,成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陆蠡的《囚绿记》,用极朴素的文字,真实地叙述了他囚绿之后心灵受到的折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责、忏悔。可以说忏悔是陆蠡人格的净化剂,是忏悔让他走出自私的泥淖,走向人格的成熟。

上面列举了阅读教学中的几种主要生命体验。另外,像《陈情表》《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等文本中所表现的各种真情,《边城》《与妻书》《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真爱,《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等文本中所体现的国家和民族大义……都需要引导学生认真体验。品读文本,体验生命中的各种真情、真爱和人生要义,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当然,像《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文本中所表现的各种假丑恶情感也有体验的必要。学生通过体验假丑恶,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全面理解和认识社会、人生,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生命之光的照耀,文本解读要有生命在场和生命高度。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帮助学生开启生命心智之门,拓展生命纵深空间,探索生命成长道路,充实生命的意义世界。一言以蔽之,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命境界,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生命高度的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胡山林.文学与人生[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169.

[2]黄健.文学与人生八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5.

[3]孙绍振.谈文学文本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

[4]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上一篇:在运动会上的幸福作文下一篇:五作文素材一材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