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2024-05-09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精选11篇)

篇1: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的】

1.熟悉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的综合知识

2.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性-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

原子核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

质子(Z个,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带正电荷)质子数(AZN)中子(N个,核素:、ZN至不带电荷)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种类子少一项不同同位素:Z同N异主素族的化学性(1)最外层电子数,质原子电子数(Z个)决定元最高正价、族序ZAX数(2)质子数和电子数决子定呈原电中性(1)体积,动速率高(接近光速无),固定轨道小运(2)电子云比(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喻)小黑点的意义(3)原子轨道s轨道(球形)、p轨道(纺锤形、)d轨道(梅花形等)(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排布规律n2个(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个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18)(2)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元素周期律(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正价:17,负价:-4-1)(4)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呈周期性变化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排列原则(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列短周期(1、2、3周期)-含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4、5、6周期)-含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7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元素周期表结构主族(由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IA~VIIA共7个)族(16个)副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IB~VIIB共7个)VIII族(8,9,10纵列)0族(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化合价(1)同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同主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性质 原子序数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同周期(左→右)小→大(依次递增1)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逐渐减小(0族除外)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同主族(上→下)小→大 电子层数递增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逐渐增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正价(+1→+7)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非金属元素负价(-4→-1)族序数 负价=-(8-族序数)稀有气体化合价为0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形成逐渐变容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形成逐渐变困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及其稳定性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元素所在周期数=元素原子电子层数

元素所在主族序数=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

主族元素最低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用心

爱心

专心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篇2: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18)(2)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元素周期律(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正价:17,负价:-4-1)(4)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呈周期性变化(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排列原则(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列短周期(1、2、3周期)-含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4、5、6周期)-含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7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主族(由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IA~VIIA共元素周期表结构7个)族(16个)副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IB~VIIB共7个)VIII族(8,9,10纵列)0族(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化合价(1)同周期(2)同主族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性质 原子序数 电子层结构 同周期(左→右)小→大(依次递增1)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逐渐减小(0族除外)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最高正价(+1→+7)同主族(上→下)小→大 电子层数递增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逐渐增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非金属元素负价(-4→-1)族序数 负价=-(8-族序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及其稳定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形成逐渐变容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稀有气体化合价为0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形成逐渐变困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元素所在周期数=元素原子电子层数

元素所在主族序数=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

主族元素最低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板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篇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清朝末年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如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列入了“原质简要表”(“原质”即元素)。表中将相对原子质量称为“元重”,列举了68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日期,可谓相对原子质量表的雏形。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新教科书》在附录中加入了“周期律表”和“金类之比热、原子量及原子热”,开始使用了原子量[1]这一名词。 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原子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3102.8-1993,目前在国内教科书和文献中大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而出于习惯,部分国外组织和文献仍使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的说法,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ommission on Isotopic Abundances and Atomic Weights)及其发布的《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两种说法在当下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最新化学理论解说》[2]中则已经出现了和现代教科书中形式非常接近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量表(图1)。百年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出现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成为公众视野中化学学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自然界中物质固有规律和性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形式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元素陆续被发现,数据精度日益提高,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也跟随时代不断地被充实和修正。2013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权威数据,对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作了较大的修订。本文以下内容就二者的主要变化进行说明,并对修订的原因和依据进行了解析。

二、元素周期表中新元素的补充

门捷列夫在创制元素周期表时,敏感地认识到当时已知的60余种元素远非整个元素大家族的全部成员,大胆预言了尚未发现的元素,并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而随后这些元素的一一发现也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远见卓识。最近几十年,美、俄、德、中、日等国的研究人员合成了101~118号元素,不断填充了周期表中的空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陆续对新发现元素给予定名,最近的是2012年5月公布的114、116号元素[3]。目前101~112号,以及114号和116号元素均已取得正式定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根据IUPAC的决定,经过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对专家提出的拟定名进行筛选和讨论,陆续确定并公布了101~112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表1)[4]。2013年版的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已将第7周期原有的空位填充完整,对尚未取得中文定名的元素以浅灰色加以区分。相对原子质量表中也相应补充了这些元素。

表1 101~112号及114、116号元素的名称及有关信息

三、相对原子质量数据的修订

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十分重要,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根据大量文献资料,逐一权衡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自1969年起,一般每两年在《纯粹与应用化学》杂志(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上以IUPAC技术报告的形式发布一次新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5]。目前,人教版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依据该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数据[6]进行了修订。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Ar(E)=■ (1)

式中Ar(E)为元素E的相对原子质量,fi为同位素iE的丰度,ma(iE)为该同位素的原子质量。根据式(1),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不确定度)一方面来源于测量的实验误差,包括同位素质量的测定误差和同位素丰度的测定误差;另一方面来源于天然样品的同位素丰度差异。目前使用质谱法测定同位素质量的准确度很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同位素丰度的测定[7]。

多年来,很多人一直认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单一的确定数值。对于目前已知的单核素元素(mononuclidic element),即Be、F、Na、Al、P、Sc、Mn、Co、As、Y、Nb、Rh、I、Cs、Pr、Tb、Ho、Tm、Au、Bi、Th、Pa22种元素,式(1)中fi=1,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仅取决于单一核素原子质量测定的实验误差,由于质谱法的测量精度很高,故这类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准确度很高。对于存在两种及以上同位素的大多数元素,同位素丰度的差异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具有较大影响。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代表性的同位素丰度组成,除了钍、镤、铀三种元素存在寿命较长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其余放射性元素均无相对原子质量可言[8]。在化学教科书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中,取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并加方括号予以区分。修订后两表中的新增元素均为人造放射性元素,今后如有寿命更长的同位素被发现,这部分数据还将相应变化。

在自然环境中,含有轻重同位素的物质由于理化性质略有差异,当它们参加反应或经历其他变化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和富集,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isotope fractionation effect),引起同位素丰度的变化。例如,自然界的碳循环,12C、13C和14C三种同位素中的轻同位素容易进入有机质中,而重同位素在无机碳酸盐中得到富集。海洋碳酸盐中的14C丰度比大气二氧化碳中的高,海生植物中的13C丰度也较陆生植物的高。对于大多数元素而言,这种丰度变化极其微小。但少数元素天然同位素的组成变动范围较宽,例如天然样品中10B的丰度为19.1%~20.3%,18O的丰度为0.188%~0.208%。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数据的变异范围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中该元素同位素的丰度涨落,导致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不确定度大于测量准确度,难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5,9]。2009年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将H、Li、B、C、N、O、Si、S、Cl、Tl10种元素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采用区间的方式[a;b](表示a≤Ar≤b)进行标注(表2),表明这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定值,以反映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变化性,更准确地体现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实际存在状况[10]。2013年版的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采用了这些新的数据。而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未特别指明的样品的相关计算,IUPAC技术报告中也给出了供参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作为惯用相对原子质量。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则采用了这一系列数据。

随着对一系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调查和评审的进行,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还可能进行修正。实际上,根据2013年4月29日IUPAC公布的技术报告《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11》[1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由79.904(1)改为[79.901;79.907],镁则由24.3050(6)改为[24.304;24.307]。因此表2中的元素种类还可能继续增加,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还将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完善。

四、结语

在教科书中列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百年来化学教科书一直保持的一个优良传统。与二者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历来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行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初中阶段,相对原子质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引入通行的严格定义,学生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在后续课程中继续深化;即便在高中阶段,相关问题也并不能彻底解决。教学时应依据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竞赛辅导时适当提高。在正常课堂教学和普通考试试题中如果刻意或不自觉地增加深度、提高难度,往往容易因概念把握不准确而出现科学性错误,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混乱。

发现新的元素和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事关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根本认识,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新变化,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永无止境。新变化挑战了常人的惯性思维,但却更接近于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搞清楚相关内容的准确定义和来龙去脉,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变化,才能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灵活、适当地把握深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开启他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肖应凯.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子量”.中国科技术语,2008(1).

[2] 池田清.最新化学理论解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07.

[3] http://www.iupac.org/news/news-detail/article/element-114-is-named-flerovium-and-element-116-is-named-livermorium.html.

[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中国科技术语,2011(5).

[5] 张青莲.原子量的测定和修订.化学通报,1986(10).

[6] Michael E.Wieser,Tyler B.Coplen.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09(IUPAC Technical Report).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11(2).

[7] 钱秋宇.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大学化学,2011(6).

[8] 张青莲.漫谈原子量的质谱法测定.大学化学,1995(6).

[9] 张青莲,陈刚,肖应凯,祁海平.锂原子量的校准质谱法测定.科学通报,1991(4).

[10] Tyler B.Coplen,Norman E.Holden.Atomic Weights:No Longer Constants of Nature.Chemistry International,2011(2).

[11] Michael E. Wieser, Norman Holden, Tyler B. Coplen, et al.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11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3(5).

篇4: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

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卤族元素: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

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X2 + H2 = 2 HX

卤素单质与H2 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 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

1. 从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2.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3.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应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三.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原子序数 = 核电核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1)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篇5: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C.基态Se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

D.F-的结构示意图为

2.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由[Bi2O2]2+和[ BiS2Cl]2-交替堆叠构成的新型超导体Bi3O2S2Cl(已知Bi与P同主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H3比BiH3更稳定

B.Bi3O2S2Cl中Bi显+3价

C.同浓度水溶液的酸性:H2SO4> HClO4

D.O与S具有相同的最高正价

3.已知金属单质X、Y、Z、W之间有下列关系:

①2X+3Y2+=2X3++3Y;

②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X元素的强;

③由Y、W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Y为负极。

则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W

B.Z>W>X>Y

C.Z>Y>X>W

D.Z>X>Y>W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单质Z在X单质中燃烧火焰呈黄色,R基态原子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R>Z>Y

B.X与Z组成的化合物肯定含有共价键

C.原子半径:Z>R>X>Y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R

5.下列各微粒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的是()

A.

B.

C.F

D.Na+

6.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

①原子半径A<B;②离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

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③⑤

B.①②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⑥⑦

7.X、Y、Z、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Z的质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常压下,四种元素单质中,W单质的熔点最高

B.Z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W元素的金属性比Z元素的金属性强

8.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T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Z、W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9.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小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正价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

+7

+3

+2

+5

最低负价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X

Q

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Q2-比

R3-更容易失去电子

C.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

D.M(OH)2的碱性比

XOH的碱性强

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气态氢化物XH3的水溶液呈酸性

B.4种元素的氢化物H2Z最稳定

C.原子半径Z>W>X>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Z>W>X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是碳元素

B.若W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是氮元素

C.原子半径: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13.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递增,且位于同一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C.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4.有5种元素X、Y、Z、Q、T。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有1个3p空轨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Q>Z>T

C.T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D.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

15.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H2O常温下为液态,H2S常温下也为液态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二、填空题

16.(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

(2)Cu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

17.(1)NH4H2PO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_。

(2)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

(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

18.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违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___________,违反洪特规则的是___________,违反泡利原理的是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9.硼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无定形硼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硼酸(H3B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硼酸(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硼酸溶于水可结合水电离出的OH-而释放出H+,表示这一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H3BO3的酸性比H2CO2的酸性_______(填“强”或“弱”)。

(4)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NaBH4中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NaBH4与水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部分Ⅵ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查阅资料如下:

①酸性:;

②O、S、与的化合越来越难,与不能直接化合;

③由不同元素的单质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氢化物的焓变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与的化合反应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已知的分解反应的,请解释与不能直接化合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题述信息中能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三、推断题

21.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

(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填字母)。

a.G单质与Na2S溶液反应溶液变混浊

b.F的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

c.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和N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2.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写出元素符号,下同),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B为________,简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3)C为________,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4)D为________,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

(5)E为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并将其通入到氢硫酸(H2S的水溶液)中.

(1)过氧化氢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从图1中选择氧气的制备装置______,反应前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如何证明O的非金属性强于S(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能证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是___________

a.S在常温下为固体而Cl2为气体

b.H2S不如HCl稳定

c.H2SO3的酸性弱于HClO3

d.S与H2化合不如Cl2与H2化合剧烈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C

7.B

8.D

9.D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2s22p3

17.O

H

O

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

18.①⑤⑥

③④

19.第二周期,IIIA

离子键、共价键

20.放出

反应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①②③

21.r(S2-)>r(O2-)>r(Na+)>r(H+)

离子键、共价键

ac

H++HSO=SO2↑+H2O

22.Si

1s22s22p63s23p2

Na

[Ne]3s1

P

3s23p3

N

Fe

23.A

检验装置气密性

O2+2H2S=2S↓+2H2O

篇6: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顺序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2)周期的分类

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 2、8、8,短周期;

第四、五、六、七周期,所排元素种类:18、18、32、32,长周期。

此外:

镧系元素 57La~71Lu 15种元素 第六周期,IB族;

锕系元素 89Ac~103Lr 15种元素 第七周期,IB族;

超铀元素92U号元素以后。

(3)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4)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5)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2.族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叫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族的分类

长短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并用罗马数字表示其序号;稀有气体元素所在的列为零族,计作0 族类

A B Ⅷ

0 族数 7 1 1 族序号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

O 列序号 1、2、13、14、15、16、17 3、4、5、6、7、11、12 8、9、10 18(3)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称为过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个副族,是从左边主族向右边主族过渡的元素。

(4)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5)族的别称

ⅠA称为 碱金属 元素

ⅡA称为 碱土金属 元素

ⅣA称为 碳族元素

ⅤA称为 氮族 元素

ⅥA称为 氧族 元素

ⅦA称为 卤族 元素

零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3.编排原则

①.按 原子序数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纵行

篇7: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17号元素,化学符号是Uus,之所以被称作117号元素,是因为它的原子序数是117。在元素周期表中,序号在92以后的重元素在自然界中难以稳定存在,104号及以后的元素被称为超重元素,寿命更加短暂。

迄今所有的超重元素均为人工合成,随着新合成的元素越来越重,它们会变得更加稳定,存在的寿命也会随之延长。最新成功合成的117号元素,被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科学主管霍斯特·施托克尔评价为“通往生产与探测超重元素的重要一步”。

篇8:高中元素周期律教案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长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经典题型】

题型一:几个量的关系( X)

例1 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2+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

A. B.

C. (A-n+2)mol D.

点拨: 由A→M→n→N

规律总结: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巩固:1 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 0.1molOH-含NA个电子

C 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题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及电子排布的规律运用

例2 写出10电子的微粒的化学式

指出5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点拨:10电子的稳定结构→Ne→以Ne为中心→左右移动

54号元素是第5号0族元素→回答的是53号→前推一位

规律总结: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的规律很强:2、10、18、36、54、86、118相隔二个8、二个18、二个32;8、18、32就是该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阴、阳离子的稳定结构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 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42-、②RO4-、③R2O32-、④R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A.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 B. 当它形成②时,不可能形成③、④

C.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 D. 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点拨:易漏解应全面思考

规律总结:

⑴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⑵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⑶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巩固:2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 ( CD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C.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一半 D. K、L层电子数之和比M、N层电子数之和大1

3 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 ( D )

A. m、n B. 3、7 C. m-2、10n D. m+2、n+10

题型三:推断元素原子序数差

例4 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D)

A. 1 B. 2 C. 5 D. 6

点拨:设两种元素的符号分别为X和Y,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即X为+3价,Y为-2价,在短周期元素中满足此要求的X元素有5B、7N、13Al,Y元素有8O和16S。

规律总结:

从化合价入手或从直觉----代表物入手都可以。

巩固:4 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之比为1︰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

题型四:位、构、性三者关系

例5 下表是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 B )

元素熔点/℃沸点/℃与水的反应导电性(纯液体)

X-283-162不反应不导电

Y-10219放热反应,形成酸性溶液不导电

Z680/剧烈反应,生成H2,并形成碱性溶液导电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A. X、Y、Z B. Z、X、Y C. Y、X、Z D. Z、Y、X

点拨:导电性→化合物类型;与水反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例6 砹(At)是原子序数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A. HAt很稳定 B.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 AgAt不溶于水 D. 是有色固体

点拨:位近性近

例7 在一定条件下,RO3n-中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 + F2 +2OH-=RO4- +2F-- +H2O 已知R为短周期元素,则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点拨: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氟无正价

规律总结: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正价数

|正价|+|负价|=8

巩固:5 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 ;1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 。

6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3XO4 B. 非金属性:X>Y>Z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

D. 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

7 周期表中相邻的A、B、C三元素中,A、B同周期,A、C同主族。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是A___S__、B__Cl___、C___O___(填元素符号)。

随堂作业:

1 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质量

2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D)

A. X>Y>Z B. Y>X>Z C. Z>X>Y D. Z>Y>X

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 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

C. 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发生反应 D. 该化合物可以由PH3跟HI化合而成

4在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2,设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下列对a和b可能的关系概括得最完全的是 ( )

①a+b=15 ②a=b+15 ③a=b-5 ④a+b=22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 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 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 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6重水A与普通水B分别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B.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C.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D.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7短周期元素X、Y,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原子序数,二者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A和B。已知在相同条件下,A、B的密度之比为15:22,且当A、B以体积比1:3混合后,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25。试写出X、Y的元素符号及A、B的化学式。

8 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体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请回答:

⑴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⑵画出E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D2A2和EB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D单质与铜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设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下列结果:

单质ABCDEFGHIJ

熔点(℃)-150550160210-50370450300260250

与水反应√√√√

与酸反应√√√√√√

与氧气反应√√√√√√√√

不发生化学反应√√

相对于A元素的

原子质量1.08.015.617.123.831.820.029.63.918.0

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递变规律,试确定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入下表:

A

B

H

10 已知1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kg,1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kg,若以1个氧原子(16O)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O2的式量为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锂XY

失去第一个电子519502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③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篇9: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5.2 力的分解 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明确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 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已知力的作用效果,并能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教学难点:

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重物、钩码、细线、台秤、滑块、木板 教学方法:

实验法、启发式、探究式学习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桥,提出问题:赵州桥等石拱桥为什么设计成拱形?高架桥、立交桥为什么修很长的引桥?

演示实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合力、分力概念,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复习上节课知识,同时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

改变两个力的夹角,仍然保持重物静止,得出力分解的多解性,提示问题,具体分解一个力时,应该按照什么原则去分解?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实际情况下应如何分解? 实例探究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

(1)猜想: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2)演示实验验证

(3)结论: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它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

如图所示分解F1=Fcosθ,F2=Fsinθ 实例探究2: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根据课本P91页迷你实验室以及提供的细绳套、钩码等实验器材进行探究,画出钩码对结点拉力的分解示意图。实战演练:课本P95页作业3

实例探究3:物体放在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什么样的效果。由学生分析、提出猜想:

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

探究:钩码在课本构造的斜面上下滑时,钩码重力产生的效果 结论:G1=Fsinθ,G2=Gcosθ

分析生活现象:高架桥、立交桥的引桥;滑梯;盘山公路 实例探究4:提出探究问题,留待课下探讨(1)两个大力士拔河的小故事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生活中常见现象:菜刀、斧头形状;小孩推动柜子的办法…… 探究问题:当两个分力的夹角变化时,分力大小与合力的关系。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无数组的。但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相互替换,在此意义上分解是唯一的。

四、作业

1.留心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斜面和支架。2.课本P95页作业

教后感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把生活中景象、现象搬进课堂,给学生的直观感受胜过老师最形象的直观描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当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多媒体实物投影的应用能够及时的把学生的做题过程、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这对于改变学生存在的许多细节性的问题效果显著。

3.由于课前充分备课(既备了教材,又备了学生),抓住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找到了突破难点的方法(联系生活、实例分析),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内容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把教材中属于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调整到习题课去讲),自我感觉本节课落实效果不错。当然,这与传统题海战术的效果孰好孰坏还有待验证。

3.虽努力在形式、过程中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但由于旧存思想的影响、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十分到位、学生对新的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得这节课师生的互动探究基本上流于形式,浅尝即止。老师不敢放开讨论,学生表达跟不上、放不开。造成了课堂上启而不发、老师讲的过多、学生思考、讨论时间不充分的现象。

篇10: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5 鲁科版必修

http://-、dD(n+1)-均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D>C>A>B D.单质的还原性A>B>C>D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 A.六氟化氙(XeF6)B.次氯酸(HClO)C.氯化硫(S2Cl2)D.三氟化硼(BF3)

10.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3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B.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一定是m±4 C.X和Y可属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D.XY3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二、非选择题

11.a、b、c、d、e、f、g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与f可形成共价型g分子。

试写出:

(1)a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

(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4)g微粒所构成的晶体类型是______;

(5)c微粒是______,f微粒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12.A、B、C、D是4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D、B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B、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和的2倍,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2种气体,2种固体。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C______。

(2)写出2种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溶液,用多种的惰性电极浸入KOH中,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气体透过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人B的单质,通入B单质的一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D 5.A、D 6.B 7.B 8.B、C 9.C

10.C

二、非选择题

11.(2)NaOH>Mg(OH)2

(4)分子晶体(5)OH-

H3O+ 12.(1)H,Na(2)NaHSO4+NaHSO3=Na2SO4+SO2↑+H2O(3)O2+4e+2H2O→4OH

亿库教育网

篇11: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大于质子数

B. 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原子

C. 前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存在相邻两个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差3倍的有3种

D.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 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但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特殊,故A项错误;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分子的核内质子数也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B项错误;相邻2个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相差3倍,即相差6个,前20号元素中,从氖到钙,都符合题意,共有11种,故C项错误。

答案 D

点拨 解答原子构成题时要注意抓住:一个等式,即原子(或分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个关系式,即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一组对象,即微粒的属性,是原子、还是分子或是离子(阴或阳);一个特殊点,即氢原子。元素的确定与推断:一是先按照题干叙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再定出具体元素或原子;二是要准确领会题干要求,如C项是相差3倍,而不是一层是另一层的3倍。

考点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相同;而相同周期的ⅡA元素与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 若发现了115号元素,则该元素肯定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

D.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与还原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变化是一致的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的种数不相同,且在长周期中,第ⅡA元素与第ⅢA元素之间有过渡元素,故A项错误;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第ⅡA元素到第ⅦA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0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突然增大,故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强;而其还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强,故D项错误。

答案 C

点拨 对于元素周期表,要记住族序数的分布、主族元素、每一周期的元素种数,这样就可以记住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再按与邻近的原子序数之差用加减法就可以推导出任一原子序数的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位、构、性的关系预测出所要求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另外,在审题时一定要将题看完,并全面思考,不能只看一半或断章取义。

考点3 化学键与物质组成

例3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有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均含有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 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 丙中有第二周期ⅣA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解析 本题是一个以等电子微粒为主体的多向思维的开放题。从题干条件首先确定甲是H2S,则钠盐溶液可以是Na2S溶液与NaHS溶液,都显碱性,但NaHS能与碱反应,故A项错误;乙要满足2个条件,即18电子,分子量为32,符合此条件的有SiH4、N2H4与CH3OH等,在SiH4与CH3OH分子中,都只含有极性键,故B项错误;含“C”元素的18电子化合物分子很多,如C2H6、CH3F、CH3OH等,故C项错误;因甲是H2S,则丁一定是H2O2,故D项正确。

答案 D

点拨 第一,要理解各种化学键存在的范围,即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可存在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中。第二,元素的推断一是要与物质的性质相结合,二是要具体化(元素)、位置化(周期表中)。第三,要熟练掌握含10电子的微粒与18电子的微粒,并延伸如14电子的微粒等。第四,元素推断题中,题限短周期元素,出现频率较高的元素有:H、C、N、O、Na、Al、Cl等;若为前20号元素,则要注意Ca。

[【专题练习】]

1. 微量硒(Se)元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湖北恩施地区的土壤中就富含硒。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 单质硒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产生氢气

B. 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C. 硒的非金属性比溴弱,比砷强

D. 硒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H2Se不稳定

2. 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第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F B. H3O+ C. NaH D. H2O2

3. 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C60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 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 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4. 将甲、乙两种非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比乙容易与氢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到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A. ①④ B. 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5. 元素X、Y、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与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 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 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 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6. 现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r(X)>r(Y)>r(Z)>r(W)。X、Y、Z处于同一周期,Z、W处于同一主族;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B. Z一定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C. 若X、Y、W可形成化合物XYW2,则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X与足量的W加热反应会生成化合物X2W

7. A、B是短周期第ⅦA族元素,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B强,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A与NaB都是离子化合物

B. 单质A可以把B从NaB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 HA比HB稳定性强的原因是1 mol HA分子中H—A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比1 mol HB分子中H—B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少

D. 常温下,NaA、NaB溶液的pH大于7

nlc202309030733

8. 现有以下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原子半径(10-10 m)&0.73&1.02&1.34&1.06&0.99&1.54&0.75&1.18&最高化合价&&+6&+1&+5&+7&+1&+5&+3&最低化合价&-2&-2&&-3&-1&&-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元素④与元素⑦相比较,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2)元素①与元素⑥按照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

(3)Y与Z均由元素①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Ⅰ. Y与Z的关系是 (填字母);

a.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 同系物 d. 同分异构体

Ⅱ. 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分两者的方法: 。

(4)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元素①单质和元素⑧单质在海水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9.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A与C、B与D分别同主族,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E,其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单质的化学式为 ,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3)A、B、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和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C、E三种元素形成一种盐,此盐中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1∶1,在25℃时,将该盐溶于水,测得溶液的pH>7,理由是 。

10.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Z、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之和为10。请填空:

(1)固态的XY属于 晶体。

(2)若W的单质是有毒气体,则它与强碱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Z和Y可构成具有漂白作用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

(3)若W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且W与X可形成化合物XW2。

①XW2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Z的单质在XY2气体中燃烧的现象为 。

(4)若W元素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用于制造燃烧弹和烟幕弹等,实验室里少量该单质应保存在 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1.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D同周期,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的酸式盐A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每种字母表示一种单质或化合物)。

[I][E][G][H][F][B][C][A][D][气体

混合物][NaAlO2

溶液][过量][通过浓硫酸][通过碱石灰][催化剂][△①] [△] [G][Na2O2]

(1)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将A和E组成的固体混和物x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慢慢滴入I的稀溶液,测得加入I溶液的体积与生成C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

[I溶液的体积(mL)&4&8&15&20&50&120&150&C的体积(mL)&0&0&112&224&896&2240&2240&]

①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②x的值为 。

上一篇:生本教育先进教师总结下一篇:办公室5s现场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