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心得

2024-04-25

温病学心得(共6篇)

篇1:温病学心得

刚刚接触的时候,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有名。学了温病学之后,才更加系统的认识了温病。

《伤寒论》并非只有伤寒,广义上也论述了温病,只是那时还是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终是沉淀在明清时期,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有《温热论》,薛生白著有《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有《温热经纬》,其中后四位又被称为温病四大家。他们都是秉承了前人的经验,参以心得,总结新的成果,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升华,最终自立体系。

何为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自是外感,当与四时“六淫”相关,而常见的温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温毒,戾气等。依据温病的病机演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理论,阐明了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以及传变规律。“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卫分证常以辛凉解表,如桑菊饮、银翘散;气分证可清热生津,代表方有小青龙汤;营分证温邪深入营血,需清营透热如清营汤。血分证易耗血动血,用犀角地黄丸凉血散瘀等。临床辨证病多为兼杂,当以临证加减。另外卫气营血四证有深浅之别,就是叶天士所提到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有顺传和逆传之分,所以症候的相互传变也反映了预后的发展。而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倡导,“凡病温者,始在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是能的说明疾病的发展与预后。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转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温病的诊断上,系统地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㾦的诊断方法,验齿犹是温病诊法中的独特。

温病本属外感,邪正相争,所以治疗法则关键在于祛邪和扶正。“温邪则热变最速”,温热之邪传变速度快,来势凶猛,易传心包,痰蒙清窍,发生危重急症。所以治法中急救也很重要,开窍息风,固脱救逆。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篇2:温病学心得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

广东地处岭南,由于其湿热的水土和人文饮食习俗,是为温病发病的高发地区。而自西医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那些不明原因的湿热证病症,现代医学没什么特效疗法,疗效往往不佳。往往是用上了最新最贵最高级的抗菌素,可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发热不单单只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高烧不退会损害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因为发热而变成傻子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相反地,中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确实取得了非凡的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成就。

篇3:温病学心得

吴鞠通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江苏淮阴人,一生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细心研究,曾著书《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著作,其中《温病条辨》被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部论述温病治疗的里程碑式专著,由此发展形成的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重要学科。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温病学作为临床基础学科的组成部分,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其内容是中医学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辨证论治能力的重要课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学科是在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建立之初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建的。自1954年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温病学》教材后,本校所主编的一至五版教材都作为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的统一教材,并为国外中医院校所普遍采用。自1993年起,温病学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南京中医药大学荣膺这一盛誉的源泉之一是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专业。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学品牌专业建设的战略,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中医药大学的口号,并积极拓展在国际上的影响。本着“大学强、专业强,师资强、生源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建立起强大和完善的高校品牌专业体系,以打造品牌大学推动着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性省会城市的发展,在建设大而强、专而精的新南京高校中,品牌成为最耀眼的大学形象。

21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竞争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的竞争,而人的观念、精神、勇气等属于价值观的因素,往往能起关键的作用,品牌形象主导竞争胜负。打造品牌专业的意义在于:其一,品牌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其二,品牌专业建设是龙头、是核心、是根本。其三,品牌专业特色在高校办学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长久的生命力。实现品牌文化向品牌高校的转变,抓住机遇打造品牌专业,就能极大地促进创新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大学在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力。

现代高校发展研究揭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是:创新、品牌、环境;品牌的创建不仅需要强大的财务积累,更需要丰厚的文化内涵积淀。名校的发展是与品牌专业的崛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品牌专业的强弱直接决定着高校的强弱,直接决定着高校在未来国内外学术格局中的地位。显然,创新型高校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科研优势;二是品牌专业优势。高校通过创新形成的创新力只有转化为品牌力,才能使科技优势出现“有的放矢”的局面;不断发展的创新力是品牌专业取之不竭的源泉。

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风情的体现,应该是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缩影。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原创文化、品牌文化。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将有望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广州市举行之后,2008年将来到江苏省。江浙一带是名医辈出的地方。早在清代,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就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是落实吴仪副总理在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就是要大力宣传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医药,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让中医药更广泛地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为维护人民健康服务。

高校打造品牌专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品牌专业集聚形成品牌集群,在扩张中做大;在做大中变强;在变强中发展;在发展中跨越,走出有特色的品牌大学发展之路。今天,中医品牌文化的崛起与发展,昭示着中医药事业进入了品牌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新时代。这是一个必将到来的辉煌新时代。

摘要:21世纪的竞争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弘扬中医文化,打造中医院校的品牌专业,就能极大地促进创新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大学强大的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篇4:温病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键词] 温病学;理论创新;临床扩展;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2-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09-03

中医温病学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及近代。在漫长的中医学发展史上,温病学在理论体系、临床诊疗、方药运用等方面不断完善、充实、并有所创新。这门在理论性、临床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依然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就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做一回顾性综述,并提出温病学今后的发展思路。

1 温病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构建温病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是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的创立应用。两大辨证体系就学术渊源来看源于《内经》《难经》概念范畴,受《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影响,至宋代刘河间主张的“火热论”及所创制的表里双解诸方,在理论上突破了热病皆由寒邪致病的伤寒框架,作为寒凉派的代表,使得外感病在治疗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至明末吴又可《温疫论》的问世标志着温病理论在诊治传染性热病的重大发展。

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多数外感热病具有一定的病位、病程和病情上的规律,用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可以概括和反映大多数发热性病症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治疗大法。至此,卫气营血及三焦内容涵义已扩展到温病的因、机、证、治、方(药)等多个方面,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的创立对于掌握外感病的特点和规律并有效的治疗做出重大贡献,也为认识温病的学科特征和发展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近代许多医家从各自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丁甘仁、张锡纯、时逸人、蒲辅周等著名医家在诊治热病方面各有所长,尊古而不泥古,其成就在其医案及医论中反映出来。

现代温病学者在继承前人的经验上有所发展,如姜春华提出温病的“截斷扭转”学说,特别是对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热病来说更加适用,该学说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的“阶段四分”学说并行不悖。匡调元认为卫气阶段是机体的功能失调,营血阶段是机体的物质损害。顺传与逆传主要表现于临床过程的渐进与暴发的不同[1],探析卫气营血四期的实质与病理转归,为深入研究温病理论体系及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乔富渠根据临床观察提出“卫前证”的新观点[2]。凡此对传统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的研究尊古厚今,衷中参西,开拓思路,有所创新。

伏气学说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经历代医家补充与发展,至明清特别是晚清时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期名医辈出,如吴又可、俞根初、薛雪、吴瑭、王孟英、柳宝诒等均在伏邪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治法方药,完善了伏邪理论。现代许多医家把伏邪理论如清泄里热,养阴扶正透热法应用到白血病、流脑、系统性红班狼疮、艾滋病等病症的治疗中收到很好的疗效[3]。温病伏邪与新感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对反复发作、初期以里热为主、病情较重的热病,用新感理论辨治无效或疗效不显而用伏邪理论辨治有效的事实,促使学者们深度思考。郝斌等观察发现临床与伏气相关的慢性疑难病症明显增加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天地环境的变化,气候变暖和各种工业废气废水的污染增加,各种辐射的增加;二是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快节奏,给人们身心体内环境造成的紧张压力,或过逸、过食、过度用药产生的正气不足、失调、痰湿瘀毒的积聚等;三是在外环境与人体内环境变化基础上,邪气得到滋生助长及传播。即新感以强调外来病因及当令季节气候地域为主,伏邪强调病因与人体正气关系为主,正气则涉及到机、体的免疫应答、体质因素,并与自然、社会、心理等因素紧密相关。伏气学说重视正邪一体更符合现代临床一些时发时止,反复迁延难愈的疾病谱[4]。

2?温病学治则治法及临床应用

温病学是一门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具有很强临床应用性的学科,历代医家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各类外感病及新发传染病并取得很好的疗效。除了运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治则及温病常用的八法“清法”外,各位医家各抒己见,经验丰富。姜良铎通过整理总结分析古今医家运用透邪法医案认为温病“透邪法”主要针对温邪内郁的病机而设,应用范围较广泛[5]。杨景月等[6-7]就清透法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在清透法下组方进行了解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关于温病的临床应用和体会医家们各有所得和发挥,如严苍山提出“治温三护”的指导思想,即护脑、护津、护肠,对重症邪热亢盛,高热而见舌质红绛者,则须于大剂清热方中加入紫血丹、牛黄清心丸等品,每获热退神清之效。温病初见舌质干燥,乏津口渴者,即用生地、石斛之属。温病初用汗法或药后汗不解而大便不畅者,即用下法,以温病下不嫌早。他擅用汗法不拘卫分,气营不避,认为养阴化液,透热转气、凉营泄热、分消走泄和解枢机等都可导致汗出热退,并擅用豆豉发汗,对于汗出后邪未净退者则改用炒豆豉、炒薄荷、炒荆芥、防风,以免汗多伤正。运用汗法已独具心匠。赵绍琴对湿热大投寒凉致凉遏其邪,遂成火郁用升降开郁法,把杨栗山升降散大黄易杏仁,意在宣肺流通气滞,若兼便秘加用大黄粉少许,凡湿热证过用寒凉,以此法加减救治,疗效十分显著。董建华强调宣畅气机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法则,尤以汗、清、透、散为其要目,宣畅气机,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贯穿于各个阶段。时逸人认为伏邪温病内发证治分伏于血分和气分的不同,清透法可用于气分和血分,宜蒿芩清胆汤和犀地清络饮。清开法主要用于血分伏温而有神昏谵语者。清泄法用于气分伏温,宜白虎承气汤。张学文强调温病卫、气皆有瘀,化瘀要重视。沙星垣理解“轻可去实”治疗温病并非指药之轻重,而是说应用轻清外透之意。指出治疗温病一忌失表,二忌早用苦寒。在卫气营三个阶段始终贯穿一个“宣”字。钱远铭总结出治疗温热病的六法三要点即清解、清透、清化、清利、清下、清补法,注重舌诊、坚持方药、保足剂量。湿热类温病是难治性疾病,对此医家们各有发挥,马云祥的体会是湿重于热主用附子扶阳逐湿,对凡是发热不烦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的病人,都用附子。舌苔腻的程度,可作为是否可用附子计量的标准,其用量根据临床分析湿、热的比例,主要看口渴、苔腻的程度和困倦等精神状态的变化等,附子用量从4.5~10克不等,还要配伍化湿、燥湿之类。曹永康提示湿温见痞者居多,当辨痞、闷、烦、满、痛的不同,大致为痞为湿阻,闷为气窒,烦为热郁,满为浊壅,痛为燥实,循此以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李聪甫认为治疗湿温权衡诸多医家之法,认为叶主辛凉取汗,但惜其轻,恐难胜湿;薛主羌苍取汗,更嫌其燥,恐蒙上窍;吴主宣化湿热,不取汗法,以三仁汤为治湿的主要方剂,唯其开散之力稍弱。他合三家之论定宣湿透表汤,即青蒿,黄芩,竹茹,赤茯苓,姜半夏,薏仁,枳壳,藿香梗,六曲,橘红,厚朴,白蔻仁。总为治湿为主,透表而不过汗,去湿而不伤津[8]。凡此丰富的治疗温病的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3?温病学实验造模研究

熊启逵等[9]以适当数量的大肠杆菌经兔耳静脉注入,复制出急性和暴发性败血症温病动物模型,观察动模的发病经过、证候表现都有卫气营血的特点及连贯性,症状以恶寒,发热,渴饮,神志改变,斑疹出血为主,与人类大肠杆菌暴发性败血性温病患者基本相似,为以温病理论为指导的实验研究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张剑勇等[10]采用肺炎双球菌用气管内接种法造兔温病邪热壅肺证的动物模型,并观察了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效应,结果表明动模出现的发热,气喘,鼻煽等症状基本符合邪热壅肺证的辨证要点。陈扬荣等[11]用大肠杆菌内毒素造家兔气分证模型,并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表明白虎汤对该模型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与临床一致。王新华等[12]采用复合因素进行温病症候动模的复制,即模拟湿热气候环境、过食肥甘、内毒素感染几种综合因素造模,结果兔动模表现出发热,纳呆,少饮,大便软或溏泄,嗜睡懒动,舌苔白而湿润等与温病湿热证符合,用中药清热化湿方剂治疗观察,中药治疗组在退热、症状体征改善,病理变化改变及内毒素清除等方面均比模型组为优,其造模方法接近于实际,为研究湿热证的实验提供了方法与思路。佟丽等[13]用多因素造温病湿热大鼠模型观察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多因素作用下导致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比较符合临床湿热病的特征。吴仕九等[14]以中医温病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五种因素,六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造模方法所复制的湿热模型,具有重复性好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综上,温病学实验研究的造模已从单因素即生物致病因子造模发展为多因素温病造模,更符合接近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各类温病机制探讨和方药应用及开发研究取得许多成果,如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及注射液许多都是在温病理论指导下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4?温病学今后发展的思考

温病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来讲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临床的需要,深化和扩展温病学的理论内涵和临床应用是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4.1?温病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要与临床紧密结合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是叶天士、吴鞠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成果,这两大体系反映出温病的病位浅深及传变规律,其辨证治则理论有效指导外感病的辨治。除此,温病的治法方药如清热解毒、养阴通络、凉血散血,透热转气,截断扭转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皮肤科、肿瘤、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三焦辨证的核心是反映温病发展中三焦所属脏腑的浅深轻重及其传变与影响,故在以三焦脏腑功能失调及湿、痰、瘀为主的病变中其应用更为广泛,如对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的病症的辨治有很好的疗效。庄鹤麟等进行了温病学理论指导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研究,提示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治疗湿热证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15]。新感、伏气学说应用于不同的感染或传染性热病,后者更注重外来邪气与人体正气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其理论应用于指导难治性杂病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所以,温病学的核心理论应以能够指导临床并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及温病治法方药的应用扩展,探讨疾病-证候-病机-治法-方药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在温病核心理论体系内涵的上有所创新,而不能只停留在验证和重复的水平。

4.2?重视历代医家的医案及临床研究

中医药学历经了数千年,在现代科技如此迅速发达的今天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靠临床疗效,几千年来中医学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着,记录下每位医家的亲历诊疗过程的就是中医大量的医案,久盛不衰的经典医案是大量个案的规律总结,从医案角度挖掘整理有效方药及分析梳理诊疗经验和立法遣方用药等内容可以发现中医前辈辨病辨证治疗用药的思路、规律、特点和方法,对于当今中医临证诊疗热病大有裨益和启迪,对中医药学的发展、继承与创新,提高临床疗效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曹洪欣主编的《温病大成》汇集了明清至近代医家们治疗温病的医案[16]。为进一步深入研探传承前人治疗热病宝贵的经验和规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温病界对此类研究给予重视,如王荣等[17]对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了63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张玉辉等[18]全面整理民国时期温病医案的基础上对673则温病医案进行分析认为以证候要素挖掘为切入点掌握证候要素的应证组合规律是提高中医药治疗温病疗效的关键。鲁美君等[19]通过文献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宋至近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和特点发现热病初起温凉并用,表里双解应用较为多用。

4.3?注重温病学科建设与临床拓展

建国以来温病学教材几经修改编写,在内容上不断补充完善,但在体例及温病学理论上尚未有长足的进展与创新,从温病学科的临床应用范围来看,其理论创新和教材教学改革滞后于临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沈庆法提出温病学课程上应分温病名著选、中医外感热病学、温病名家医著汇讲、现代温病研究。学科发展应设中医传染病学、中医急症学、中医外感热病文献学、中医外感热病现代研究等学科,并强调院校要注重培养师资队伍要有坚实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20]。张文选提出温病学课程可划分为四门即经典温病学、温病学派杂病学、中医传染病学、实验温病学。以大量的温病学治法方药运用于杂病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未来温病学应注重温病学中杂病辨治内容的研究,深化辨温病方症体系的研究,教学应以学习温病原著特别是方症相关的原文为主[21-22]。车念聪等认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研究领域应当是病证的临床思维、辨证体系、治疗规律和病证规范化等,在此基础和方向上构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经典医籍《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就是这种治疗研究的成果体现,新兴的《温病学》更是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研究的新成果,是源于伤寒论、传承了伤寒论、发展了伤寒论的代表[23]。戴铭等从温病基本病机( 正邪交争与正气受损、热郁瘀相关病机) 、系统病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及症状病机( 温热与濕热、感与伏气、温疫与温毒) 论述温病证候病机学内容,以丰富和促进温病病机病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运用的发展[24]。凡此思路与观点,对温病学学科建设和拓展温病学理论的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启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既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H1N1等病种不断发生,中西医结合对其辨病辨证取得相应的成果已为世人瞩目,各系统的疑难杂症运用温病理论辨治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温病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要抓住机遇,有所创新与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0:134-139.

[2] 乔富渠.外感热病卫前证基本表现及治则[J].医学信息杂志,1991(6):277-278.

[3] 杨钦河、彭胜权.伏气学说及其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12-414.

[4] 郝斌,宋乃光.伏气学说的源流及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5] 姜良铎.试论温热病中透邪法的应用[J].陕西中医,1981,2(6):3-5.

[6] 杨景月,王乐平.清透法用药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10):2216-2218.

[7] 杨景月,王乐平.中医清透方药解热效果实验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9,31(3):230-236.

[8] 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5-184.

[9] 熊启逵,赵慧业,赵凌云,等.实验性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J].四川医学,1983,4(2):65-67.

[10] 张剑勇,郭谦亨,张学文.温病邪热壅肺证的动物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1):47-48.

[11] 陈扬荣,戴春福,郑旭.白虎汤降低家兔气分证体温的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2):49-50.

[12] 王新华,刘仕昌,彭胜权,等.温病湿热证病理造型及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7(3):182-185.

[13] 佟丽,陈江华,吴仕九,等.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366-368.

[14] 吳仕九,杨运高,佟丽,等.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9):553-554.

[15] 庄鹤麟,宋乃光.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6] 曹洪欣.温病大成(中医古籍抢救工程项目)[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

[17] 王荣,段富津.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18] 张玉辉,曹洪欣.民国时期温病医案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19] 鲁美君,姜德友.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20] 沈庆法.温病学科的发展与分化[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1(2):21-24.

[21] 张文选.论温病的学科性质和发展方向[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14.

[22] 张文选.再论温病方治疗杂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7-10.

[23] 车念聪,耿建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定位与构建[J].中医教育,2009,28(1):10.

[24] 戴铭,艾军.温病证候病机学阐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53.

篇5: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

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具体诊断(如是风温还是春温)-证型论治”以及“诊断(如是温热类还是湿热类温病)-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在?

当然,温病学是以指导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为最大目标。温病学中虽然对具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的病型阐述不在最大篇幅,但也包括了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结合包括温病在SARS疾病等现代新传染疾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否可以窥见温病学在现代流行病传染病中的运用潜力呢?

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

只有“崇古远志”才能做到“汲古求新”。对比伤寒与金匮,前二者教学上将条文选列并按照条文逐文解说,而温病学则先阐明温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病特点辨证论治以及临床运用,将前人的总结糅合在其中,结合现代发展用现代语言来阐述,二者各有其特点。但是,个人认为从本学期温病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学上对于温病学相关条文相关古籍的学习并不放在其重点,这一方面也间接使同学们对条文的学习有所忽略。当然,这与本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因素也有关。仅建议教学上同学们也要重视学习温病源流著述,才能更好掌握温病学的内涵。

2、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温病学的教材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并不多的那是温病学的内涵却很丰厚,而课时不断压缩,给教学带来很大限制。

3、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

目前同学们能了解到的或者在课堂上认识到的温病学在临床的运用都比较有限。虽然老师也竭力为大家介绍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但是在科目或者病种上相对也比较局限。故建议在教材或者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以便同学们的学习。

篇6:络病学心得体会

作为新时代的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络病学,还要要学习吴以岭教授的学习创新进精神,要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事业有信心,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奋斗。篇二:络病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络病学

络病学是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

2、久病入络

久病入络,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病机理论,外感六淫或者七情内伤入侵人体,久而不治,邪气从表而及里,由皮毛而及脏腑,自气血而达经络,于经络之间产生血瘀,而至久而不愈,临床表现为患处刺痛,固定不移,舌暗,脉涩不畅等等,医家以虫蚁搜络治之,就是用土鳖虫,蜈蚣等等这类药性猛烈的虫类药莱治疗,活血(破血)祛瘀,以达到通利经脉,迫邪外出的目的。

3.气络和血络的区别与联系

气血与经络既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转化所在。凡各种疾病皆由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所致。经络不畅则为经络之中气血运行不畅。血乃有形之物,气必须以血为基础,气属阳本主动,但必须依赖血以济,方可表现出它的机能活动。因此血就成为气血中的主帅。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是指二者相互为用,除了强调前者的功能,又切不可忽视后者的作用。因为气之所以能行血,是由于血能载气,气的活力虽很强,但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于体内。当气附存于血中时,血可载气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营养补充,故血盛则气旺,气旺又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即血病气亦病。4.三维立体网络

“三维立体网络”是从时间、空间和功能角度,对网络全身的络脉系统进行高度概括: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之间的网络系统,虽庞大复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全身,按一定的时速与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发挥着“行气血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络病的病机特点。

由于络脉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当致病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伤及络脉导致络病时,表现出与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相适应的病机特点: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

2、何谓“络息成积”?

“息”即时停止,阻滞的意思,络气郁滞或虚滞为脉络病变始动病机并贯穿病变全过程,伴随着气机紊乱与气化异常而产生痰、瘀、毒等继发性致病因素,导致痰瘀阻络、脉络绌急或热毒滞络等均可致血行壅而不通,进而引起脉络阻塞或闭塞。

3、何谓“络脉绌急”?

“绌急”就是屈曲挛急的意思

4、简述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是络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络病主要病理机制是气血运行障碍,络脉失于通畅,络病引起的疼痛,其机理有虚实寒热四端,一般而言,络虚之痛,痛势绵绵,动后痛剧,休息痛减,喜按喜揉,乃络中气血不足,失于润运温煦,络脉不畅所致; 痹症痹症也是络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于络脉将由经脉线性运行的气血面性弥散濡灌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病积延年,久病不愈,由经人络,由气及血,络中气血流通不利,津血渗灌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疲,痰癖混处络中,“血络之中,必有癖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故久病人络常有痰癖红阻的病机存在,痰疲既是致病邪气侵袭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癖阻滞络道,气血不能通行成为痹症的发病基础; 病毒从口鼻而侵犯人肺,毒热雍肺,疲滞肺络,咳嗽少痰,稍延可发生广泛肺实变而致肺纤维化狭义之痹为痹证或痹病,。

5、论述题

试述用络病学理论分析通心络胶囊的临床适应症的证候病机 通心终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究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理机制,选用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十二味益气及虫类通络药物为主研制而成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制剂,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通心络胶囊以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为组方原则,从组方来看,通心络胶囊通络力强,标本兼顾,遵守“络以通为用”的原则,既能通在里之深层之络,亦可通在表之浅表之络;既有入血分之药,亦有入气分之药;既遵守中医方药理论,亦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有效针对心血管疾病中以气虚为本,络脉瘀阻的病机变化。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篇三:络病学上篇

上篇

络病学总论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建立“络病证治”对形成系统完整络病理论体系,提高上述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学术价值和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才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但叶氏也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氏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虽屡有验案,不乏善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疑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显著成效,特别是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形成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此系统整理深入研究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加强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的研究,建立“络病证治”,对中医络病自身学术体系的发展,对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临床疗效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络病学概论

(一)络病学的研究范围 络病学主要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系统研究络脉生理及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并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理论及治疗的科学内涵,建立“络病 证治”新学术体系,提高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络病学这一临床学科的建立。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临床应用医学,而且具有学术性极高的理论体系,任何学科的建设都要以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为基础。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是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的,探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其学术内涵并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趋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络病学科建设中系统回顾络病学说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其学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在继承基础上创建新的络病学术体系必要的。

络病学要重视络脉及络病的理论研究,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指经脉,有路径的意思;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从经脉分出的支脉称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络脉称为系络、缠络和孙络,遍布全身,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性弥散,从而发挥对整个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构成生命机体功能活动的内环境。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的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脉作为经络的组成部分在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主要功能方面有其共性,但络脉作为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化的网络,不象十二经脉那样具有明确的起止循行路线及发病演变过程而易于被人们认识和把握,因此造成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这也是尽管在秦汉时代就有络脉及络病的论述,清代名医叶天士疾呼重视络病,而络病学说始终未能系统建立的原因所在。因此加强络脉与络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诊断治疗规

律的研究应当是络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所阐述的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正是就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的理论框架而提出的,“络病证治”则是运用于络病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对络病学说这样一种应用理论研究来说更是如此。特别是由于络病并非一个独立的病种,而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更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络病研究要紧紧抓住络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规律研究,深入探讨络病的发病特点,病机演变规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建立络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更应结合临床各科的疾病特点,探讨发生络病这一病理阶段的证候学特点,在疾病发展过程的纵座标和络病产生的横座标的结合点上探讨该病在络病状态下的治疗特殊性,并归纳总结各种疾病发生络病病理状态时治疗的普遍性,探索其异病同治的规律性。

由于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在络病研究中要注意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数字语言来阐述络病学说的科学内涵,加强对经络之络运行的经气之温煦防御、信息传达、调节控制功能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相关性,对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中小血管乃至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加强络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性研究,加强络病治疗及入络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促进最终建立中西医结合关于各种难治性疾病诊断及治疗规律的“络病证治”体系。

(二)络病学的研究性质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确定络病学的临床学科性质对于明确络病学的研究重点及学科发展方向是必要的。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系统地研究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是有益的。尽管络脉及络病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建立络病学说是中医学说体系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络病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提高难治性疾病疗效这一重点展开,避免络病学说研究走入单纯理论研究脱离临床诊疗实际的倾向。

络病学主要目标是寻找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建立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的辨证论治体系,对络脉及络病理论的研究都应从属于这一主目标。要避免走入既往运用还原分析的方法寻找经络实质的误区,要知道中医经络学说的形成既源于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又是古人在长期医疗活动中对病理反应和治疗实践的总结,且是为了建立完善的中医学术体系而赋予其某些功能结构概念。尽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络脉的实质还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加深我们对络脉实质及络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但络病学说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建立“络病证治”这一指导难治性疾病临床辨证治疗的学术体系,正象张仲景“六经辨证”并未追求六经的实质是什么,但却是具有极高临床指导意义的外感病辨证论治的方法,“络病证治”也是基于目前所能知道的解剖学知识,并从中医学关于络脉及络病发生演变及治疗规律的理论研究中,归纳提高形成为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去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与用药。

(三)络病学的学术地位 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去

评价。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杂病重络病,创旋复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络病证治”具有和外感“六经辨证”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叶天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见络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是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

一。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相信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并在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将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篇四:络病学

络病学的学术地位和展望

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评价。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脏、腑、经、络、气、血共同形成中医学术体系理论核心,气血在经络中运行而在络脉中实现其生理功能,脏腑虽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而阴络循行于脏腑形成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亦是通过络脉发挥其生理功能以及与其他脏腑和外界的联系。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说到: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 “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杂病重络病,创旋复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络病证治”具有和外感“六经辨证”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叶天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见络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

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是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其次,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内伤疑难杂病与外感重症中普遍存在的络病这一病机状态,其发病与病机特点、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疗原则及方药,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重症肌无力等重大疾病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相信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并在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将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在难治性疾病研究上的结合点,运用络病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深入研究临床表现出络病特征的多种疑难疾病的病机演变及治疗,将有可能产生新的病机理论并开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要注重络病理论研究的物化问题,即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有效新制剂,并通过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阐述络病和现代医学难治性疾病的内在关系。如选用入络药物为主组成的通心络胶囊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深入研究

证实该药在升高一氧化氮、降低内皮素、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上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脉络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中西医学专家高度关注,从络病入手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

总之,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络病研究也是近年中医学术理论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并成为近年学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建立了国内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络病实验室。保持中医学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思维特色,借助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充分吸取现代实验技术和科技进展,创新发展络病证治。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近年来通络药物的研制成功和显著疗效显示了其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中医学属自然科学范畴,又兼具人文科学的显著特征,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显示其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特色。络病理论体系构建继承了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又吸取了现代科学关于生命与疾病认识的最新进展。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并在临床各科广泛运用,必将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纵观中医发展史,莫不是中医重大学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带动着临床各科发展,没有《黄帝内经》这部划时代的理论奠基之作便谈不到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没有《伤寒杂病论》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的创立便不能为中医临床证治奠定基础,同样,正是由于脾胃学说、肾命学说的发展带动了历经数百年的以温补为特色的易水学派的形成,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史上

最为辉煌的一页。由于重经轻络的历史原因,络病学说没有象脏腑理论、脾肾学说那样发展成完整系统的学术体系并被临床医生熟练掌握及广泛应用,但由于近年运用络病学说治疗心脑血管病取得成功而使其重新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络方药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上取得的显著疗效,充分显示络病学说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独特临床价值的学术体系。关于络病理论的研究,如经络之气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相关性、脉络之络与小血管及微循环的相关性、络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充分显示络病学说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独特的临床价值的学术体系,深入整理、挖掘、研究、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对促进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创建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新病机学说,提高临床各科多种难治性疾病的疗效并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发都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对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自身发展也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篇五: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一)网络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世界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为了紧跟时代的脉搏,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也曾参加过财务专业的自学考试,而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孚日立体化自动仓库的建立,给 在任的保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虽然能够熟练操作立体化 仓库的wms 操作系统,但是对软件操作系统却所知甚少,自己 所学的微机、英语、专业和管理知识远远跟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孚日组织的山东大学网络教 育学习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契机,感谢山东大学,感谢孚日,让我 能有机会为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 我。网络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 成为开放式教育。承载的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 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 课程,五个任何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它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使我们能够自由的回家通过学习的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利用空余 时间也可以学习所学课程,充实了自己,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工作,比较适合于我们这些结了婚、生了 孩子的上班族。因为我们工作都很忙,能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少 之又少,合理利用空闲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网上学习为主、结合自学为辅。开放式学习是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自主的学习,所以除了学习中心组 织的学习外,我们要结合我们的家庭、工作等因素,制定一个合 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 业余时间按照课件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制订了学习计划,我的日 常生活就围绕着我的网络学习的主题展开。每天上班我都抓紧 间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网听课查阅资料,认真看书,并带着问题再听老师讲课,课后整 理每门功课的笔记,并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学以 致用。充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学习。网络学习的平台为我们开设了 课程介绍、教学要求、课程讲解、文字材料、常见问题、课程答 疑、课程串讲、课程作业、模拟试题等资源类型。我经常在孩子 和丈夫睡后和早晨查阅这些东西,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在精力 最好的时候学习需要记忆的课程,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同 学们一起探求好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消化吸收学习内容。选择了网络教育,就等于挑战自己。十几年的工作,已把 以前的辉煌忘得差不多了。每当自己气馁退缩时就想起了七匹狼 服饰企业精神的这段话,“在精神上,挑战表现为勇往直前,永 不言败,不断催人奋进;在学习上,挑战表现为刻苦进取,减少 无知,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上,挑战表现为>克服困难,战胜自 我,永不满足,始终争取做得更好!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地增添光彩,从中挖掘到生活的精髓,铺筑起成功的道路;挑战其实 就是一笔财富。只有接受挑战,不断追求,才能有充实的生命,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妙绝伦。”这段话耐人寻味,始终激励着我 锲而不舍的挑战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学习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快乐与充实,也给我带来了同学们的 友谊和帮助。学习中心学习时,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方法,交流 学习经验,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工作这么多年,没有想到又结 交到难得的同学友谊。积极参加学习中心组织的拓展训练,感受 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半年的学习之路艰辛而充实 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 艰辛而充实。??。回想这半年多来的学习生活,既有酸甜和苦辣,又有成功和喜悦。我克服了不少的困难—— 夫 上三班,大部分家务、接送孩子就落在我身上;我在公司也从 出口调往内销,工作岗位的调换,业务的熟悉,使我累的不可开 交,可是我没有退缩;儿子刚上一年级需要辅导,占用比以前更 多的时间。半年来,娱乐时间少了,人也瘦了,但有得必有失。这也是我这一生来最充实的半年,>收获最多的半年。我战胜了自 己,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并且我还一如既往地保持已经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面对将来,无所畏惧,完成自己的学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 中去,使知识化为能力!

人生因有朋友而酣畅,因有事业而从容,因有成就而自豪,因有家庭而温馨,因有爱人而强大,因有希望而奋发,因有健康而快乐。祝愿我们所有的网络教育学员都能够拥有,祝愿济南奥鹏直属网络教育学院越办越辉煌!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二)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网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1、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地,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2、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课件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3、按需进修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成人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然而,好的教师是极少的,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现在多数采用课程主编与主讲教师合一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

网络学习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在信息时代,教师既不会被技术所替代,也不应该再作为传递知识的权威。教育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替代教师角色,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特别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的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应该被看作为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地位应该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夜深人静时,我坐在电脑前,登上继续教育网,已成为多年来的一种自然习惯。“继续教育网”像一本磁力很强的教科书,里面共享信息内容丰富,各类课件制作精良。网上资源中,不只是知识的储存和播放,更为我们提供了旨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诸多方法。而且,这里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比如在线答疑、教师论坛、等栏目,让我们的协同学习和自主学习相得益彰。对知识的贫乏,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无知。一位名人说:“认识到我们知识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懒汉最容易做出的辩解,是没有时间学习。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托辞罢了。有一个着名的“三八理论”说,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都一样,非常公平。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业余时间怎么度过。

当今社会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也变得千姿百态。就说网络吧,有人借助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学知识,用信息,长才干,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业。可是也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大好时光“网”费了。有的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恋世界”,有的彻夜迷失在所谓“新新人类”的网络游戏之中,有的热衷于与天下网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网”实施各类违法犯罪。这些不是网络本身的错,错的是“入网者”把握不够好。

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继续教育网,或调阅课件,或与人交流,或完成作业,或自我检测,或搜寻信息。网络学习的关键还在与相互的参与。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和讨论式的学习,网络就给我门这样一个机会,今天在坐的老师们能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体会,这本身就已经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这个团队的协作学习精神。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三)入学以来,在廖老师和杨老师的耐心教导上,虽不敢说小有所成,却自认初窥门径,下面就来讲讲一些体会与感悟。

一、勤学苦练是厨艺成功的基本条件。厨师是现今社会为数不多的勤能补拙的行业之一,其他的一些行业,有时你不管怎么努力,却不见得能成功。比如电工,你没有进入各种现场环境的机会,你学的再好,再努力,便始终不能提高。又比如科研,没有人>投资,没有项目,自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行商贸易没有关系没有资源,不管你如何努力,也许将血本无归。而厨师则不然,成功只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勤奋!刀工、菜

式、红案、白案专精勤练其中厨艺任何一门则必然能劳有所得。

二、对于学员,如果想成为好的厨师,这“师”字的含义必须要理解与执行。我的理解就是师含着对工作平台的管理与执行。杨老师讲课时讲过很多案例,比如优秀的厨师,即使是一个站墩子的,也能清楚地知道冰箱里还存放着什么原料,它们摆在哪个位置,什么时间进的货。常见一些厨师配菜时找不到原料,而过段时间清理冰箱时,又丢来一大堆不能用的废料。实际上,很多厨师都是传菜单进了厨房之后,才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原料。厨师做事情很注意细节,就连“随手”—块抹布的叠法都有一套规矩。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做好了每一个细节,才能把整件事情都做好。再来看我们一些厨师,“随手”抓来抓去,把抹布都弄成是一张油水玷污的“万用布”。调料缸和放料头的码儿,好的厨师每天下班后都会仔细清理一次,及时添补缺料。而一般的厨师则把这等事情放到第二天早上才去做。下班嘛,比谁都跑得快。

上一篇:六不准教师忌语下一篇:晴隆县2014年专项招聘乡(镇)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考试成绩和进入体检程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