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2024-04-23

《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精选6篇)

篇1:《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1、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2、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广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系统。狭义的法律,在我国就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现代法律的基本特征

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可诉性;程序性。

4、法的渊源

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不同形式的各种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5、我国有新闻法吗?

没有,有相关的法规,是法律规范的集合体。

6、新闻法律关系

由新闻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当事人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7、在我国,可以设立出版单位的必须是单位。(P27)

8、新闻自由

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访自由;传递自由;出版自由;批评自由。

9、犯罪构成的概念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10、行为犯(P59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11、煽动

是一种言论方式,可以通过口述(讲演)、文字乃至广播、影视、戏剧、书画等方式来表现,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言论,其特点是:一是表述方式的非理性,就是使用浮夸的、情绪化的、蛊惑的语言;二是内容的非事实性,如虚张声势,夸大其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还要进行造谣诽谤;三是直接面向公众,即公然散布;四是具有导致反常行动的目的,不是“书生空议论”,而是希望激起他人反常狂热,采取某种不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动。

12、国家秘密

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3、司法与新闻的一致性

一、新闻自由与司法在价值追求上有统一性

1、新闻自由与司法在价值追求上有统一性

2、在保障权利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二、二者相互依存

1、司法需要新闻媒介介入

(1)新闻监督是保证司法公正的有力武器

(2)媒体介入司法有助于满足公众知情权

(3)媒体介入司法有助于保障嫌疑人、被告人权利

2、新闻自由需要司法保障

传媒在司法活动中享有的权利::

一、公布法律文件

二、对草案发表意见,对立法过程进行报道

三、旁听和报道审判过程

14、新闻审判

原初是西方新闻传播伦理中的一个术语,意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中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

15、结合实际论述新闻报道如何防止“新闻审判”(P96—P104)

司法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监督,这种监督包括新闻舆论监督。维护审判独立和公正、反对“新闻审判”不是不要对司法的舆论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也不意味着新闻可以干预司法,在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平衡。

一是依法。案件报道除了避免出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应当依照司法程序进行。

二是平衡。当某案件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的时候,新闻媒介最好的办法就是客观的、平衡的报道或发表不同的代表性意见。

三是理性。就是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进行报道和评论,避免那种煽情的、鼓动性的报道和评论。

四是善意。媒介关于司法审判的报道,应当是为了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国方略,为了提升中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水平,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不是出于某些局部的利益考虑。

16、新闻侵权

特指新闻媒体因传播新闻作品或其它作品而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

17、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1、侵权言论已经发表

2、言论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

3、言论具有特定指向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8、名誉权

名誉,是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就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19、侵害名誉权的方式(P141)

诽谤和侮辱

20、诽谤和侮辱的区别

在学理上通常把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成为诽谤。

侮辱是从语义上来说,就是使人蒙受耻辱。方式包括暴力方式、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

1、侵害客体不同

诽谤是贬低他人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的社会评价,造成名誉减损。侮辱则是贬损他人的整个人格和人格尊严。

2、言论性的侮辱在方式上同诽谤有很大不同

(1)诽谤的主要特征是虚假陈述;侮辱的主要特征是辱骂和丑化。

(2)诽谤是散步关于特定人不良表现的虚假事实,在言词上甚至可能是规范而洁净的;侮辱则是以粗鄙、下流的词语或 图像施加于特定人,而不一定要有特定人的行为事实的陈述。

(3)诽谤通常具有理性的表现形式;侮辱是不讲道理的。

(4)诽谤造成的是公众对受害人的憎恨;侮辱造成的是公众对受害人的轻蔑。

(5)诽谤所散布的事实真假难辨,往往不胫而走,使受害人百口莫辩;侮辱所使用的词语或图像毫无修饰,一目了然,因而容易识别。

(6)诽谤既有故意的,也有过失的;侮辱都是故意的,而且侮辱性言词还可以作为认定行为人具有恶意的根据。

21、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就是个人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

2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方式

1、公布、宣扬隐私

(1)披露纯属个人信息

(2)在报道公共事件中涉及个人隐私

(3)披露假事件中的隐私

2、侵入私人空间

(1)侵入住宅

(2)窃听电话和偷拆偷看他人的信件

(3)侵入公共场所的私人场合(4)互联网也有重要的私人空间

22、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可能发生对他人的人格损害,主要是新闻传播的内容不当造成的。

23、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正当的关切”(P172)

篇2:《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2018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章节考点:药品安全法律责任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药品安全法律责任

药品安全法律责任概述(1分)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法律责任(4分)

违反药品监管规定的法律责任(1-2分)

违反特殊管理药品规定的法律责任(1-2分)

违反药监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0-1分)

十、药品安全法律责任

(一)药品安全法律责任与特征

1.药品安全法律责任界定和种类

(1)药品安全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药品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四大构成要件:

以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

有法律明文规定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有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由专门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2)药品安全法律责任的种类

刑事责任(如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等)

民事责任(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行政责任(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二)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法律责任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1.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

(1)假药的认定:禁止生产、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擅自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生产药品的,对委托方和受托方均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给予处罚。

(2)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责任

1.单位承担的行政责任: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2.相关人员承担的行政责任:从事生产、销售假药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3.从重处罚的情节: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从重处罚:

①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冒充其他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上述药品的;

②生产、销售以孕产妇、婴幼儿及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药的;

③生产、销售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属于假药的;

④生产、销售假药,造成人员伤害后果的;

⑤生产、销售假药,经处理后重犯的;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⑥拒绝、逃避监督检査,或者伪造、销毁、隐匿有关证据材料的,或者擅自动用查封、扣押物品的。

(3)生产、销售假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141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4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14号)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①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②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③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④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①造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②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③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应当酌定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④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等,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

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①致人重度残疾的;②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造成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④造成十人以上轻伤的;⑤造成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⑥生产、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

(劣药“后果特别严重”:致人死亡„„)

⑦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应当酌定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⑧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等,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

(劣药“后果特别严重”:致人死亡„„)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以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为目的,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生产”假药:①合成、精制、提取、储存、加工炮制药品原料的行为;②将药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制成成品过程中,进行配料、混合、制剂、储存、包装的行为;③印制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的行为。

对于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劣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销售”假药(劣药)。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了应当酌定从重处罚的七种情形,并规定对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一般应当依法判处生产、销售金额二倍以上的罚金。

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①生产、销售的假药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②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避孕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的;③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注射剂药品、急救药品的;④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的;

⑤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生产、销售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假药的;⑥两年内曾因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⑦其他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

特殊人群(4)、特殊药品(10:毒麻精放突发避孕,急救注射疫苗血液)、情节(2:医院、屡犯)

劣药的从重情节相同

(三)生产、销售劣药的法律责任

(1)劣药的认定: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71条的规定,按照生产劣药论处的行为还包括: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①生产没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不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

②医疗机构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配制制剂的。

(2)生产、销售劣药的行政责任

1.单位承担的行政责任: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2.个人承担的行政责任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1款的规定,从事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3)生产、销售劣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42条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髙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通字〔2008〕36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立案标准为:①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②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③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而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设备或者运输、储存、保管、邮寄、网络销售渠道等各种便利条件的,以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共同犯罪论处。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三)违反药品监督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1.无证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责任: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按照无证生产、经营处罚的情形,包括:

(1)未经批准,擅自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设点销售药品或者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设点销售的药品超出批准经营的药品范围的;

(2)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的药品超出规定的范围和品种的。

(2)从无证生产、经营企业购入药品的法律责任: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药品管理法》第34条规定,从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

2.违反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法律责任:未按照规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法律责任: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

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3条的规定,当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79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新增生产剂型,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未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仍进行药品生产的;(2)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未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仍进行药品经营的。

3.许可证、批准证明文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

(1)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批准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卖方、出租方、出借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骗取许可证或批准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4.药品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1)药品购销活动中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法律责:①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②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并通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

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药品购销活动中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法律责任: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负责人、采购人员等有关人员在药品购销中收受其他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依法由工商部门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收受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由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违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规定的法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的法律责任:药品生产企业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或未按照要求开展重点监测的,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相应药品不予再注册。

6.违反药品召回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不履行与召回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隐患而不主动召回药品的,责令召回药品,并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生产企业拒绝召回药品的,应处召回药品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7.其他违反药品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1)违反进口药品登记备案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进口已获得药品进口注册证书的药品,未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向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所在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销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2)医疗机构向市场销售制剂的法律责任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3)违反药品标识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药品及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其包装、标签、说明书违反《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除依法应当按照假药、劣药论处的之外,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撤销该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

(四)违反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1.违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1)定点生产企业的法律责任

(2)经营企业的法律责任

定点批发企业违反规定销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违反规定经营麻醉药品原料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69条的规定,定点批发企业违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①未依照规定购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②未保证供药责任区域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供应的;*

③未对医疗机构履行送货义务的;④未依照规定报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进货、销售、库存数量以及流向的;⑤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⑥未依照规定销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⑦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违反规定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或者因特殊情况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后未依照规定备案的。

(3)医疗机构的法律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设区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并处分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 *

①未依规定购买、储存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②未依规定保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专用处方或未依规定进行处方专册登记的;③未依规定报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进货、库存、使用数量;④紧急借用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后未备案的;⑤未依规定销毁麻醉药品的。

(4)执业医师的法律责任*

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品处方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处方调配人、核对人的法律责任*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规定,未对麻醉品和第一类精神品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6)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2.违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1)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以制造毒品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347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以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350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2)违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许可证,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公安机关没收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用于非法生产易制毒化学品的原料以及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设备、工具,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处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货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的20倍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由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的单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该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3年内不予受理其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许可的申请。

3.违反毒性药品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法律责任

篇3:《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关键词: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

当前, 校企合作正在从一般的公共问题演进到公共政策问题, 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育是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形式, 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为目的的教育模式。2010年9月,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中国确定了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 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 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当前全国各地发生“技工荒”的形势下, 更加彰显出它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组织模式, 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更是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的途径。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 只有好的员工, 才会生产出好产品, 企业最终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同时学校不可能配备与企业当前正在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设备设施, 单靠学校培养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合格员工, 校企合作办学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 节约了资金和成本, 解决了学校场地、设备、师资不足的问题, 解决了设备、技术落后这一现实问题。

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 它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也有利于企业吸纳人才, 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走出校门, 进入厂门, 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 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中国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概况

目前, 中国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 学校常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企业普遍把校企合作当成是发展的负担,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观念的滞后, 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 国家没有明确、具体的专门针对校企联合办学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立法由《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三部法律组成, 但总体上讲, 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 法律规定比较笼统, 多属原则性规定, 权利边界不明确, 程序性规定缺位, 缺乏可操作性。

第一, 《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包括:企业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提供方便”的义务;再有就是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 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除了《职业教育法》规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关义务, 而对于其有何具体义务, 以及对于违反义务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并没有做出规定。第二, 中国《职业教育法》在第四章中, 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来源进行了明确规定, 但缺乏政府相应的针对性的资金投入, 对于国家、政府和企业各自所应承担的经费责任和义务, 该法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也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对企业参与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 使校企合作的资金和经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 中国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也提供了一些优惠与奖励政策, 如可以给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等, 但实际上, 就全国范围而言,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没完全落实。第四, 由于现有的法律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责任分担没有明确规定, 使实习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伤害无法得到有效预防及有力的保障。

三、国外校企合作立法状况

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等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及严格的执行。

(一) 德国的法律状况

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中多方关系, 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2005年进行了修改, 该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内容;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受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规定了联邦职业教育和研究所的地位、权力和责任。依据《职业教育法》, 企业里的培训都必须遵守联邦政府在该法中规定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培训规章条例;企业作为法定的职业教育主体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 学徒在培训前须与企业签订条款明晰的培训合同, 合同的形式内容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都已事先由国家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了, 包括专业名称、培训年限、培训学校、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考试要求等内容也必须是在《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中所规范的、全国统一的、国家认可的。按照职业教育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渠道是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分别承担的。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基本上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 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

德国联邦政府于1981年颁布《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德国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 无论是培训企业还是非培训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中央教育基金, 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中央教育基金规定, 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

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控校企合作, 法律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而对于违反条例者《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则都明文规定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

(二) 美国的法律状况

从美国的法律发展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 美国国会和政府对教育立法的重视。美国是典型的以法律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 其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基本上是:法律出台后, 紧跟着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美国职业教育法律的制定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的。美国在职业教育系统化之初, 企业就开始参与职业教育。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 推动学校和企业合作。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部分时间制的合作职业教育, 政府给予财政上的支持。该法规定开展工读性质的课程, 要求大学阶段的学生一部分时间参与校园学习, 另一部分时间参加有薪专职工作, 二者交替轮换。法案要求各州的职业教育部门与企业要相互合作, 并规定为工读课程提供财政支持。1994年, 时任克林顿政府通过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更是把美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学校和企业必须一同工作以创造合作关系, 企业负责延伸的学习活动, 如提供合作学习课程, 向高中学生提供实习职位以及提供实地工作指导, 同时联邦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以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在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方面, 美国政府规定, 地方学区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地方资助, 主要是地方财政税收, 占55%;州政府拨款占35%, 主要来自于地方所得税, 按学生人数拨款;其余10%, 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可以说, 这些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环节上, 包括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及实习生的劳动报酬、劳动保障等等, 都有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

四、完善中国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建议

这些年, 中国不少地方和行业企业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 已经率先制定出台了地方区域性的政策法规, 宁波市首开校企合作的国内立法先河, 颁布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但这毕竟只是地方性法规, 不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 无法对全国范围的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 参照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制, 我们建议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第一,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应明确规定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 规定企业在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老师实践中的相关义务, 对于未能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 明确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要强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责任。第二, 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应规定各级政府应当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 并对专项资金的用途、额度以及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等作出规定。第三, 采取各项优惠手段, 尤其是在税收方面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惠, 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 对接收实习生和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并按接受人数减免部分企业所得税, 允许企业适当提高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 列入成本开支。第四, 通过立法建立预防和妥善处理实习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机制, 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安全义务, 要求学校或企业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从而为实习学生实习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免除学生、学校、企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梅珍.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9) :25.

[2]张明亮, 薛梅, 安荣.借鉴国外经验, 切实搞好中国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9) :79.

[3]谢俊琍, 杨琼.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读及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1) :12.

篇4:《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关键词] 法律法规 出版价值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2-0064-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Guidanc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ublication Value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Ye Cui Xu Ji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e specification and guidanc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publi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which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publication but also by the essence and the character of laws. The France’s guidanc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ublication value is different from China’s in values, legislative levels, law enforcement and law abiding environment. What’s more, the west’s experience is worth for China to learn. China can achieve effective guidanc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ublication valu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hinese publishing through four channels: broadening the range of punishment and improving the self-regulated degree of publication, quickening special legisl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law guidance system, deepening the supervision efforts and clarifying the enforcement collaboration network and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training and creating good law abi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Laws and regulations Publication value Comparative study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依法治国涉及各领域,出版领域也不例外。出版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重任,出版价值取向影响着国民价值取向,对出版价值加以法律引导意义深远。

1 法律法规引导出版价值的原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这既是出版的属性和功能决定的,也是法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

1.1 出版的属性和功能决定其需要价值引导

1.1.1 出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集团的价值观念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主导、支配作用[2],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精神产品的出版产品,肩负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重任,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生产出版产品的文化活动,出版无疑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3]。为保证优质的、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需求的出版产品得以生产创作,对出版价值进行引导无疑十分必要,这是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

1.1.2 出版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意识形态能建构社会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价值导向[4],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具有价值导向功能,肩负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重任。正确的意识形态净化人类心灵,引人向善,凝聚人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错误的意识形态易使人类堕落,诱人向恶,离散人心,导致出现各种社会问题[5]。为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社会,自然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确保出版的价值导向功能有效发挥。而出版的价值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出版本身具有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这就使得对出版价值进行引导很有必要。

1.2 法的本质和特征决定其必然引导出版价值

1.2.1 法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与法的本质不谋而合,通过法来引导出版价值也便自然无可厚非。特定的法的本质取决于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下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6]。与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一致,我国出版也应体现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这让我国社会主义法通过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来引导出版价值顺理成章。

1.2.2 立法和执法是引导出版价值的根本选择

对出版价值进行引导,除了法律手段之外,还包括行政、经济、行业、新闻舆论、书评、文艺评论、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但法律手段始终是引导出版 价值的根本选择,因为其他各种手段的有效实施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能与之相抵触。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事实上,法律手段对出版价值的引导通过立法和执法实现。我国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而引导出版价值;我国执法对国家意志的有效贯彻促使出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出版价值的有效引导。

2 中法两国法律法规引导出版价值的区别

中法两国法律法规对出版价值的引导都有目共睹,但由于价值取向、立法层次、法律执行、守法环境的不同,二者对出版价值的引导存在区别。

2.1 价值取向不同

2.1.1 法国:出版自由

“正义”是西方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在西方法律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与价值,而自由作为正义的核心[7],自然为法国等西方国家法律所重视,法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注重出版自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为避免被滥用,出版自由还必须受到一定限制,这也是法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法国《宪法》中的《人权宣言》明确指出,“各个公民都有言论、 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除此之外,法国还专门制定《出版自由法》来倡导出版自由,以事后追惩代替事前审查,引导出版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对青少年出版物采取事前审查制度,这并非对其出版自由价值取向的否定,而是体现其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8]。

2.1.2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就是法自然、法和谐,这是传统中国文明的一个必然[9]。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次提出,其主导作用逐渐凸显,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开始发挥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10],也成为中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所遵循的方向,这与中国法律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根本目的,具有科学性、先导性、时代感,以及民族性和开放性,中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以其为价值导向是促进出版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中国也注重出版自由,但就价值取向而言,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2.2 立法层次不同

2.2.1 法国:效力层次较高,相关法律繁多

法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立法效力层次相对较高。法国有专门针对出版业及出版活动的法律,比如《著作权法》《出版自由法》《关于面向青少年的出版物法》等,这些专门的法律对出版价值的引导作用明显。其中《关于面向青少年的出版物法》就规定:禁止在青少年读物上刊登抢劫、谎言、奸杀、懒惰、仇恨、荒淫行为和可能诱使青少年道德败坏,能使之干出有悖于伦理的事情的各种文章和图片[11]。这实际上是通过禁止性规定引导青少年出版物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在引导青少年出版物健康价值导向方面,还有一系列法律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法国还有大量相关法律,发挥着引导出版价值的作用,比如《宪法》《刑法》《民法》等,这些都对出版物的内容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2.2.2 中国:效力层次较低,法规和规章居多

与法国相比,中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立法效力层次较低。中国专门针对出版业及出版活动而制定的法律只有《著作权法》,多为行政法规和规章,包括《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国务院制定的《出版管理条例》虽在一定意义上扮演出版法的角色,但其尚存不足。一方面,无法全面规范出版活动中形成的所有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所规定内容存在问题,包括相关规定所对应的法律责任不完善;内容审查标准不够明确,执行难度大;偏重行政管制,而轻视权利保护[12],等等。也正鉴于种种原因,中国学者一直在呼吁出台《出版法》。当然,《宪法》《刑法》《行政法》《海关法》等法律也对出版价值的引导有所涉及,但内容不及法国丰富和完善。

2.3 法律执行不同

2.3.1 法国:权责分明

法律是衡量一切出版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法国除有着较为完善的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体系之外,还设有专门的出版管理机构,即法国文化与交流部下设的图书与阅览司,负责制定国家图书出版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对出版业进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法国还专门成立“审读委员会”,负责对青少年出版物进行管理。除此之外,法国政府各部门共同协作,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出版发行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具体包括警察机关查处色情、淫秽出版物,打击盗版行为;海关、邮政机构监管色情、淫秽出版物的进口和国内的邮寄;情报、国防等部门检查涉嫌泄密出版物;教育部门监管教科书内容,等等[13],呈现多部门“齐抓共管、权责分明”的局面。

2.3.2 中国:多头管理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出版执法机构的界定比较模糊,比如,《出版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中讲到的“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就存在出版行政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交叉关系,造成“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局面。以“扫黄打非”为例,各级“扫黄”办的行政隶属关系不统一,虽绝大多数是上下贯通放在新闻出版部门里面,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省、市把“扫黄”办设在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或政府办公室里面[14];而且,其作为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主要手段之一,也还需要会同公安、工商、文化部门一起参与完成[15]。除此之外,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都使得执法权责不明、难以严格。

2.4 守法环境不同

2.4.1 法国:守法环境良好

法国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拥有良好的守法环境。法国的法律法规对出版价值的引导以追惩制为主,通常出版单位的设立不需要政府许可,出版物发行前也不受管理机构任何限制和干预;但出版商能够清醒认识到,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悖于国家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他们将要负相应民事或刑事责任,因为出版单位的出版行为受到事后检查的约束,追惩制保留了对出版物内容进行事后追惩的权力,一旦发现违法现象,政府有关机构即依法惩处[16-17]。此外,法国政府专门就出版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培训机构、计划、内容、时间、经费、职工工资等问题进行立法规定[18],无疑有利于规范出版从业人员的出版、营销等行为,这实际上也是在间接促进良好守法环境的形成。

2.4.2 中国:守法环境不佳

在中国,虽然设立出版单位需政府审批,且出版活动受到法律法规的规制与引导,但现实情况中仍不乏违法行为。比如,2008年北京正豪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非法出版物,是正规印刷厂参与制黄影响恶劣的一起案件[19];2009年《知音》杂志社刊登的一篇署名为“毕淑敏”的《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文章不仅系伪造,并且严重侵犯他人隐私[20];2013年查处的制贩非法宗教出版物案,其背后“推手”竟是某出版社营销科副科长[21];2014年与2015年接连查出新浪网读书频道、网易云阅读栏目与百度手机客户端小说栏目传播淫秽色情信息[22-23],等等。可以看出,出版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养较低,守法环境不佳是造成出版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法国法律法规引导出版价值对中国的启示

虽然中法两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中国不可能照搬法国的模式,但法国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出版价值的成功经验仍值得借鉴。

3.1 加宽追惩范围,提高出版自律程度

针对出版业的管理,法国以追惩制为主,同时也实行预防制中的某些措施,给予出版业极大的出版自由,保证了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以预防制为主,同时实行追惩制,在出版单位设立、重大选题备案等方面实行预防制度;在出版物出版方面实行事后追惩 [24]。事先预防不仅监管成本过高,还降低了出版自由,有碍出版业发展。并且,预防制也难以适应数字时代人人均可成为出版者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出版监管制度亟待变革,应在预防制与追惩制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宽追惩范围,逐步从以预防制为特征的政府管理模式向以追惩制为特征的社会监督模式转变[25],提高出版自由程度。当然,针对诸如青少年读物等特殊类别出版物的出版实行审查制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出版物的使用者心智不成熟、辨识能力差,容易被不良出版物侵蚀。

3.2 加快专门立法,健全法律引导体系

中国虽已具备引导出版价值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但与法国相比,立法效力层次较低,法规规章居多,这样的现实情况难以保障出版价值的引导得以落实。健全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出版价值的有效引导的必然要求。首先,虽然专门的出版法并不是必须的,但在中国充当出版法作用的《出版管理条例》尚存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从长远来看,《出版法》的制定仍是引导出版价值应给予重视的问题。其次,法国为保护青少年而制定一系列针对青少年出版物的法律,以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也是中国健全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体系应该重视的内容。最后,健全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应确保各法律法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所规定内容完备合理、协调一致、标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3.3 加深监管力度,厘清执法协作网络

执法是贯彻法律法规对出版价值引导的必然步骤,只有严格、规范执法,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对出版价值的引导落到实处。法国在执法方面取得成效,除有完善的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的支撑之外,还要归功于执法人员很强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以及有效的监管体系、协作网络等。法国在执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鉴于国情、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法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深监管力度,厘清执法协作网络。一方面,厘清系统内部、不同系统(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安部门等)之间出版执法部门和机构的协作网络,明晰各执法单位的权责,规避多头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上级、新闻媒体、舆论、内部监督等多种途径加深对执法机构和人员的科学监管和考评,落实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责任意识。

3.4 加强教育培训,创设良好守法环境

法国出版领域法律意识较强,守法环境良好,除了其本身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严苛之外,还得归功于其注重对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具体表现在重视出版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对此进行立法规定。这为中国创设良好的出版守法环境提供了参照。出版价值的实现和引导与出版从业人员息息相关,只有在普及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基础上,以“强化出版机构各级领导引导出版价值的全局意识;培养编辑人员正确价值取向和良好文化素养、媒介素养;提升出版营销人员对出版物价值的鉴别、筛选能力;激发出版执法人员执法正能量和责任感”为目标,加强对出版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才能从根源上防范出版从业人员对引导出版价值的法律法规的无视,创设良好的守法环境,保证出版价值引导落到实处。

注 释

[1]观察者.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会议公报公布(全文)[EB/OL].[2014-10-23].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4_10_23_279026.shtml

[2]杨军.出版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诠释[J].出版发行研究,2014(11):24-27

[3]向洪,江涛.出版产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4

[4]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29

[5]王迎新.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51

[6]张国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6:31-32

[7]松晓芳.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比较[J].天府新论,2008(S2):180-181

[8]曾荣鑫.法国出版传播领域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4-137

[9]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36-341

[10]苏文航,王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比较[J].金田,2013(5):58,100

[11][16]杨贵山.国际出版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54-55

[12]谢军.出版行政法制体系的现状与构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93-96

[13]陆本瑞.外国出版概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241

[14]章隆江.对出版执法机构建设的思考:兼谈两种机构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3(4):63-65

[15]黄先蓉.我国出版宏观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出版科学,2008(3):9-14

[16]杨贵山.国际出版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4-55

[17][18]余敏.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4,99

[19]璩静,万一.正规印厂违法承印性质恶劣发人深省[EB/OL].[2009-06-05].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09-06/05/content_1100821.htm?node=11

[20]中国新闻网.多位作家连遭侵权 出版界“挂羊头卖狗肉”何时了[EB/OL].[2009-07-15].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7-15/1775845.shtml

[21]法制网.非法出版物“推手”竟是出版社副科长[EB/OL].[2014-09-29].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40929/Articel08004GN.htm

[22]中国打黄扫非网.2014年“扫黄打非”十大数据、十大案件[EB/OL].[2014-12-25].http://www.shdf.gov.cn/shdf/contents/767/235767.html

[23]中国打黄扫非网.网易、百度、陌陌被查处: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EB/OL].[2015-04-02].http://www.shdf.gov.cn/shdf/contents/767/247966.html

[24][25]苏有军.非法或不良出版物监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篇5:《新闻出版法律与法规》考点

【章节考点】2018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2018年银行从业考试预计在6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从业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第一节 公司治理

一、银行公司治理概述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履职要求等治理制衡机制,以及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治理运行机制。

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即健全的组织架构、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良好的价值准则与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第二节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概述

l 内部控制,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l 内部控制目标: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内部控制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制衡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和相匹配原则。

二、内部控制治理(了解)

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

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内控审计部门、各业务部门等

三、内部控制措施

(一)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制定全面、系统、规范的业务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

(二)风险识别

应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充分识别和评估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对各类主要风险进行持续监控。

(三)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与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加强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自动控制。

(四)岗位设置

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确定部门、岗位的职责及权限,形成规范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明确相应的报告路线。

第二节 内部控制

(五)员工管理

制定规范员工行为的相关制度,明确对员工的禁止性规定,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排查,建立员工异常行为举报、查处机制。

(六)授权管理

建立相应的授权体系,明确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并实施动态调整。

(七)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与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交易,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

(八)监控对账

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和重要凭证及时进行盘点。

(九)外包管理

建立健全外包管理制度,涉及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及其他有关核心竞争力的职能不得外包。

(十)投诉处理

建立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流程,定期汇总分析投诉反映事项,查找问题,有效改进服务和管理。

四、内部控制保障

(一)信息系统控制

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所有业务和全部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操作系统

(二)报告机制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本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确保相关部门和员工及时了解与其职责相关的制度和信息。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

建立与其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明确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组织开展演练和定期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评估,有效应对运营中断事件,保证业务持续运营。

(四)人员管理

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资格和从业经验,加强员工培训。

(五)考评管理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合理设定内部控制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内部控制管理。

(六)内控文化

培育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引导员工树立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规范员工行为。

第三节 合规管理

一、合规管理相关概念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管理,是指银行有效识别和监控合规风险,主动预防违规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

合规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二、合规管理的重点内容

1.建设强有力的合规文化

2.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3.建立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

主要包括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

三、合规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

(1)合规政策;

(2)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3)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4)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

篇6:期货法律法规的考点和注意点

2、期货公司怎么怎样要罚。不含:个人和单位违规使用信贷资金、财政资金进行交易,这不是期货公司能管的了得,是个人和单位行为,不是期货公司行为。

3、证监会制定期货公司持续性经营原则。

对净资本/净资产比例;(净资本/期货经纪+境外经纪业务规模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等监管措施作出决定。

对期货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经营条件,风险管理、内控、保证金存管,关联交易等方面提出要求。

4、对高风险期货公司,可降低保障基金缴纳比例(是错误的)高风险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要求。

5、对高风险期货公司,每月应当向基金管理机构提供财务监管报表(是对的)。证监会定期向基金管理机构通报期货公司总体风险状况。

6、保障基金是季度结束后15天缴纳(妈的,像房租,季度交),交易所从手续费中提取3%,期货公司从交易额的千万分之五到十。启动资金是从交易所累积的风险准备金在2006年12月31号的账户中提取百分之十五。(风险准备金是交易所从手续费中提取20%形成的)。

7、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管由财政部管。由证监会确定就是错误的。

8、收支计划和决算只需要报财政部不需要报证监会。报的单位中出现证监会就是错误的。

9、会员制交易所会员向交易所提提案的权利是没有的。

10、申请提交XX正式的章程一定是错的,必须是草案或者候选人。

11、会员大会作为权力机关,证监会无法提议召开,理事会可以提议召开会员大会。理事大会证监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召开。

12、理事大会要2/3理事出席,1/2理事签字。会员大会则是2/3会员出席,理事签字。

13、总经理拟定发展规划/对外投资;理事会审议批准;会员大会决定审议。

14、专门委员会分为监察、交易、结算、交割、会员资格审查、纪律处分,调节、财务和技术。

15、交易所规则应当载明(期货交易信息的发布办法)

16、理事长提出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报告、提交会员大会通过是错误的。应当是总经理出的。

17、审议理事长提出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是错误的,是总经理提出的。

18、期货公司和股东之间可以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不能交叉持股,不存在财务支持关系。

19、股权变更需要律师法律意见,不需要会计意见书。

20、金融期货经纪业务,控股股东净资产或者个人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要求2个月风险监管指标合格,高管2年无刑事责任,有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高管变更超过50%也是ok的。要求控股股东的资产证明(会计师事务所)。

21、营业执照和业务许可均是复印件。不需要详细的经营计划,除了设立期货公司,否则都不需要详细的计划。

22、

23、

24、外资持有股权的期货公司,资本金开立账户是在外汇管理局。设立期货公司,注意章程一定是草案,不能是确定的章程。变更注册资本是(股东大会的决议文件)是权力机关能决定的。

25、简单的单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有关联的持有5%以上的,只要证监会派出机构批准就可以了,用不着劳烦证监会。

26、期货公司分支机构-3个月合规,一年无违法行为。

27、注意陷阱,证监会派出机构。

28、5%以上股东变换名称也要通知期货公司。

29、设立分支机构要双报(要报告住所地的派出机构,也要抄报分支机构当地的派出机构)。而撤销却只要向分支地报告即可。

30、申请设立期货公司,高管和从业人员的名单,简历,相关资质证明都需要。好奇怪,这么小的事情,连从业人员都需要。

31、被撤销至少五年,被处罚至少三年不能任职董监高。

32、董事,监事是大专,只要有3年期证法会+5年经济管理经验即可,不需要测试,不需要从业资格;独立董事(对学历严格)需要5年期证法会经验或者高级职称+本科学历且本科学位(正宗),还要资格测试+时间和精力。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需要3期货+4金融+5会计经验,本科或者学士学位,资格测试。

33、经理层(总经理+副总+首席风险官)都需要测试+从业资格+本科学历或学位+都需要一定的管理经验。财务部负责人和营业部经理不需要测试,但需要本科+从业资格+经验,财务部是会计师以上经验,营业部负责人有业内经验。

总结:带董的和带监的都不需要从业资格。但是除了董事和监视小喽喽都需要通过测试。高管中经理层需要测试,营业部负责人和财务经理两个不需要测试。共性都是本科+从业资格。各种经验。

34、不能任职董监高的情形:被开除,撤销资格,解除职务没超过5年。受行政处罚,违法违规没超过3年。被证监会或者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合人选没超过2年。

35、连续5年经理层人员不任职需要重新申请。

36、必须取得学士学位是错误的,因为只要是本科学历或者学士学位即可。

37、期货公司职务的核准分三个层次

董事长、监事会主席、独立董事和经理层人员由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若证监会授权也可由派出机构核准。

小罗罗董事,监视和财务负责人由住所地派出机构核准

营业部负责人由期货公司营业部所在地证监会派出机构核准。

推荐人是任职一年以上的高管。期货公司拟免除首席风险官的职务,应当在作出决定前(注意是作出决定前)10个工作日将免职理由和履职情况向公司住所地派出机构报告。

高管可在公司参股的2家公司任职董事监事,实际上就是小罗罗赚点外快。独董可以在2家期货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就像高校老师可以在山鹰纸业,同时在华泰纸业任职。

董事长、总经理和首席风险官代为履职要报告派出机构。

证监会对董监高除了收受贿赂罚款3万以外,基本上都是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为主,不客气的就是认定为不适当人员,由期货公司免职。

办理从业资格证必须已经被单位录用。

期货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要3年没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3年内没有因违法行为被撤销证券期货从业资格。

10个工作日内向协会报告,由协会注销其从业资格。机构被注销,还是由协会注销。注意注销从业资格是协会的事情,证监会不管这档子事情。2年未执业,申请从业资格前参加协会组织的后续培训。

无证从事期货业务,处3万以下罚款。

从业管理办法都是10天。从业人员可以向证监会(不是派出机构)和协会报告。

首席风险官上任要全体独立董事同意(如果有的话)

股东、董事、经理层干扰首席风险官正常开展工作的,首席风险官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首席风险官要保守期货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其他的估计也接触不到)

首席风险官向三个人报告:总经理、董事会和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公司合法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状况。首席风险官对董事会负责。

有重大风险立即向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并向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不是重大风险,先报告总经理,总经理不管的,或者达不到要求的,要报告董事长,董事会常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监事会,必要时再报告证监会派出机构。没有监事会的期货公司,可以报告监视。

首席风险官不能严控风险,他控制不了。他只能搞搞风险管理状况和制度。

首席风险官基本上和协会不搭界,如果出现考题,基本就是错。

股东,董事不得越过董事会直接向首席下达指令或者干涉首席风险官的工作。

首席风险官规定是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公司要为首席独立、有效的履职提供必要条件。首席要保持独立性,作出独立、审慎、及时的判断。

金融期货交易结算资格

1、人:2人5年,且1人持续管理3年

2、钱:注册资本5000万,2个月风险指标合规3、3个会计,至少一年盈利且每个季度客户权益总额平均不低于8000万。

或者净资本5亿,净资产8亿。

全面结算资格

1、人:3人5年,且2人持续管理3年

2、钱:注册1亿。2个月合规。

3、3个会计至少2年盈利且每个季度权益总额不低于1亿。且净资本10亿,净资产不低于15亿。

交易所将委托回报和成交结果反馈给全面和非结算。

期货公司要将月度风险监管报告(7个工作日)和报告(要4个月经过审计)报派出机构。风险监管报表要月报和年报。

保证金没足额追加的,要调减净资本。不是净资产。注意是按照会计准则而不是其他证监会什么准则对相关项目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对资产:看分类,流动性,账龄和可回收性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对金融资产,看分类和流动性采取不同比例进行风险调整,分类中同时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准的,应采用“较高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

净资本=净资产-调整资产+调整负债-未足额追加的保证金+-其他。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标准:

1、净资本不得低于1500万。

2、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大于100%

3、净资本/净资产大于40%

4、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大于100%

5、负债/净资产小于150%

6、规定的最低限额的结算准备金要求。

中间介绍业务的风险监管指标

1、净资本12亿。

2、净资本/净资产大于70%

3、流动资产余额/流动负债大于150%

4、负债/净资产小于10%

介绍业务(从业资格)是5+2。(总部+营业部)

介绍业务的结算系统不能分离,肯定是期货公司的。

证券公司签订、变更、终止合同的。注意没有续签一说。要5个工作日备案。

没有法人身份证这种说法。

单位客户有效身份证明。一是组织机构代码证。二是营业执照。监控中心要根据不同的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进行维护。交易所对不同客户的交易编码进行分配、发放和管理。

投资咨询业务注册资本一亿元,净资本8000万。

6个月风险监管合规,证监会2个月给回话。3年经验-1-个高管有资格2年经验-5个业务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前一年的财务报告,下半年申请要下半年报告。律所的法律意见。

协会没有权利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投资咨询业务范围

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2、提供风险管理咨询和培训。

3、套利套保方案。

期货公司每月都要报投资咨询业务信息。

协会对投资咨询从业人员竟然可以日常管理。资格考试,资格认定,日常管理。开展投资咨询不一定是要“定期”给企业服务。首席风险官的季度和报告要对投资咨询业务的合规性及其检查情况做说明。

期货公司每月和每年要报送报告。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对报告和月度报告签署确认意见。监事会或监视应对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董事对报告签署确认。(就是董事、监视一起上)

风险监管报表月度和报送派出机构。高管+结算负责人和制表人都要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比例变动超20%的,要提交书面报告,并5日内报告全体董事。这个事情不是很重要,不要惊动股东。

预警标准当日就要报告证监会派出机构,向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

上一篇:换章申请书参考下一篇: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廉政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