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坛》暑期特别版 寄语青年

2024-05-03

《院士论坛》暑期特别版 寄语青年(共2篇)

篇1:《院士论坛》暑期特别版 寄语青年

寄 语 青 年

——《院士论坛》暑期特别版

对青年的两个希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杜祥琬 1938年生于河南省。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和微波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想对青年朋友说两句话:第一就是要珍惜机遇,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曾经历了一段饱受屈辱和任人宰割的历史,造成了我们现在的贫困和落后。大家知道的最典型的是南京大屠杀时候,我们中国人被日本人像宰小鸡那样来对待。我们再也不能让那样的历史重演。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来开创来引导自己的一生,理想可以出动力,理想可以使你的胸怀宽阔,可以出精神,可以出素质。这个理想,就是要报效自己的故乡和祖国。

我年轻时是在莫斯科上了五年的学回来的,有很多的院士是在国外进修学习过的,国外给他们很好的工作条件,但他们坚持要回国。美国人曾开玩笑说我们都有一个“M”,他们爱的是MONEY(钱),我们爱的是MOTHER(母亲)和MOTHERLAND(祖国)。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懂得钱的重要,我们的国家也要富裕起来。但是我们要把报效自己的祖国放在比钱更重要的位置。我希望大家树立崇高的理想来导向自己的一生,开创美好的未来。

第二呢,希望青年人扎扎实实打好基础。青年人要懂得一个道理,根深才能叶茂。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不要追求一些浮躁的短暂的个人利益。青年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会什么都是顺利的,我们要懂得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享受人生。我们要想取得成就,要想在世界上走到前面去,我们还要在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克服很多困难。

做人和做学问都要诚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玉芬

赵玉芬 我国著名化学家。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并在原校及纽约大学做博士后。目前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有机磷化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困难是锻炼人的机会。人的一生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遇上困难了不要怕,也不要退缩,要勇敢地去面对。不会的就多学习,多请教。遇到的困难越多,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才越多,人才能成长、成熟得更快。面对困难,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学习上是这样,做研究也是这样。大学是一个通才教育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多学各个方面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多锻炼自己,今后才能更好地为祖国、为家乡作贡献。

做人与做学问是一致的,不管是做人还做学问,都要诚实,只有诚实的人,做事,做学问才能踏踏实实,才能做出成绩,因为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做事业是需要团队精神的,要有团结的队伍,要讲求团结合作,这样才能加快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定要学会吃苦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亚美

胡亚美 1923年生于北京,1941年在燕京大学医预系学习,1942年3月入学北大医学院,1947年7月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曾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今年80岁了,但是见到青年人我就见到了祖国的希望。你们现在的条件好,不管是生活还是求学,都比我们当时强。我是生长在旧社会的人,对这点感触很深。我们那个时代,穷人很多,生病、病死的人也很多;因为我父亲当时是资本家,我才有了上学的机会,但是我上学的时候,在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和我一般大小的孩子在行乞。那个时候妇女的地位很低,上学女孩很少,特别是上大学,就业也很困难,不像你们现在这样,能上学,学成之后还能从事不同的职业。对于妇女来说,当时只有医生与教师是最好的职业,加上当时中国人总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所以我选择了做医生,决心治病救人,解决病人的痛苦。希望青年一代一定要学会吃苦,不怕吃苦;多向老一代人学习,学习他们敬业的精神;同时要学习劳动,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做人要做一个爱国的人,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因为任何一个人的事业都不是简单的,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心,团结的队伍,良好的管理,你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人生的价值在于做有意义的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冠荣

陈冠荣 出生于1915年,化学工程专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是新中国化工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解放时已经30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国家落后,是受日本人欺凌的时代,我们当时是一边读书一边想着不能当亡国奴。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我们那种饱受欺凌的时代,但也应当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人三年的学业取得了硕士文凭,本来可以继续念博士的,可是当地下党组织做我的工作,让我回国时我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回国工作后条件很苦,但是一直没有后悔过。虽然“文革”时期被打成了“反动派”、“特务”,但对用知识回报祖国却从来没有动摇过。我觉得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他有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有没有为祖国做些什么。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雷锋。人能活到100岁就不得了了,可是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哪怕是一件很小却有意义的事,那他也是白活,因为他没有值得人们怀念的东西。

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能钻进去,学好它。一个人的事业与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不断克服困难,总会取得成功的。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人在年轻时候要多几种爱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

王绶琯 天文学家,福建福州人。1943年在重庆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王绶琯院士开创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工作,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年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总应该想到的是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行。学习的灵感与文学上的创作灵感是相通的。文学家有神来之笔,学习也一样,老是不能想通的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知识的积累后,在冥思苦想中总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抓住了,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科学总是有规律的。只有不断面对困难、不断克服困难,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解决困难,把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挖掘出来。一旦放弃了努力,那就什么都没了。

人要有爱国之志,我们那一辈人在国外学有所成后不回国的很少,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学成后要如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同时,人年轻的时候要多有几项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创造出自己经常的满足感与愉快感,人活得才轻松,才不会为名利所惑,才能使自己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与事业。

篇2:《院士论坛》暑期特别版 寄语青年

真元淬炼

夜,很深了。洛阳城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酣然入睡,只有极少数人还在为未知的明天忙碌着。比如,夜宵小贩忙着收摊回家;官差熬夜办案;读书人秉烛读春秋。对了,还有那天龙武林盟主于九莲,竟然也尚未入睡。此刻,他正在自己的卧房内,与名震江湖的神匠欧冶子兴奋地交谈着。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令堂堂武林盟主夜不能寐,在自己卧房内与外来之人交谈甚欢?原来,欧冶子带来了一项有益于整个武林的技术——真元淬炼。

拥有一身极品的手工装备,是绝大多数天龙侠士的美好愿望。一身极品装备,能够大幅增强侠士们的战斗力,让他们在激烈的城战中大放异彩。然而,对于许多侠士来说,极品手工装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求。

要想获得极品手工装,侠士们只有三种途径可选:自己做,花钱买,朋友送。自己制作手工装?那需要耗费精力或金钱,而且还得赌人品,人品不好,耗费再多也白搭。花钱买极品?极品手工装往往都是天价,普通侠士哪里有如此多的积蓄?让朋友送?开玩笑!这年头,谁会轻易把一件极品装备送人呢?如此看来,极品装备似乎只能是少数豪侠手中的玩物,很难出现在普通侠士身上。

然而世事无绝对,欧冶子研发的“真元淬炼”技术,让于九莲依稀看到了平民侠士的崛起。

通过真元系统,侠士们可以淬炼身上的装备。无论是普通手工装,还是门派、御赐、燕王等套装,都可以在真元系统的作用下,摇身一变,拥有更为强大的属性能力。

笔者点评

真元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普通玩家与RMB玩家间的差距。RMB玩家原本就拥有极品手工装,依靠真元系统提升的空间有限;而普通玩家则不同,他们穿戴的套装与普通手工装还有着极高的成长空间,在真元系统的帮助下,空间会慢慢填满,与RMB玩家的差距自然也就缩小了。

跨场景寻路

清风是江湖上人尽皆知的任务好手,无论是剧情任务、循环任务、关系任务,还是门派任务、英雄任务、试炼任务,他都不会落下。每天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让清风获得了丰厚的经验值与金钱奖励,还实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成就,更赢得了萧峰、段誉、木婉清、王语嫣等英雄红颜的青睐。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游侠,清风很满足这样的生活。

不过,在完成任务时,一些需要跑腿的任务让清风颇为心烦。天龙世界很大,有些任务点必须穿过一个接一个的地图才能到达,跑路的过程枯燥无聊,令人昏昏欲睡。最郁闷的是:因为是跨地图行动,所以连自动寻路系统都没法使用,只能自己动手,自强自立。

不仅仅是清风,许多侠士都有着类似烦恼。鉴于此,武林联盟请来神秘高人,将自动寻路系统全面升级。升级后的自动寻路,将会支持跨场景通行。届时,侠士们就可以彻底解放双手,天南地北轻松遨游。

笔者点评

对于热衷于游山玩水的生活达人们而言,跨场景寻路绝对是一大福音。我们终于可以彻底忽略繁琐的跑路环节,更为便捷地欣赏天龙世界的大好风光。

珍兽银行

因为对联盟细心周到的接待感到满意,神秘高人决定额外赠送联盟一个小礼物——可以存放珍兽的珍兽银行。对于这位高人而言,珍兽银行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礼物;但在天龙侠士们眼中,珍兽银行无比珍贵。

天龙江湖有许许多多的珍兽爱好者。由于个人允许携带的珍兽有限,许多人又没有自己的店铺,所以大家只能创建很多小号,将收集来的珍兽分批安置到小号身上。这种办法不仅麻烦,而且极为不方便,有时候还会将需要的珍兽弄混。珍兽银行的闪亮登场,给珍兽爱好者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珍兽银行的空间与仓库类似,玩家们可以将暂时不需要的珍兽存放到银行里,等到需要时再取出。玩家们存放珍兽时,珍兽银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有当玩家们拓展存储空间时,银行才会收取少量费用。

笔者点评

珍兽银行的出现,彻底为珍兽爱好者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培养各种珍兽。更为重要的是:珍兽们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小窝,从此不再跟着小号过日晒雨淋的悲惨生活。

工资涨了

天龙里的工资任务一直深得侠士们喜爱。不过,侠士们偶尔也有所不满。虽说工资任务给予的元宝数量还不错,但需要完成的子任务较多,如果有事给耽搁了几天,就很难完成任务,这也太没人情味了。另外,这年头什么都在上涨,为啥工资不能涨呢?

侠士们的抱怨很有道理,所以朝廷决定改进工资系统。新的工资任务走的是亲民路线,不仅过程轻松,给予的奖励也远远高于从前。至于奖励到底有多丰厚,各位侠士试一试就清楚了。

笔者点评

不仅涨了工资,还减少了劳动量,如此给力的举措,谁能不爱?

节气活动

随着暑期的到来,朝廷决定举办一系列与端午、芒种、小满等节气有关的活动,丰富侠士们的日常生活。

端午节的由来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农历),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小满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农历),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需要人们悉心呵护。

为了向传统致敬,朝廷举办的活动也带有浓浓的节日气氛。在这些活动中,侠士们将会与吃粽子、抢收作物、呵护农田等特色活动亲密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丰厚奖励。

笔者点评

炎炎夏日,十分无聊。与好友们一起吃粽子、忙耕种,体验田园生活,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上一篇: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下一篇:绕口令,谜语,幽默与英语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