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

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名单(610人)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 2003-05-14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8人)

丁衡高 于本水 马伟明 王永志 王兴治 王哲荣 艾 兴 龙乐豪 乐嘉陵 冯培德 朱英浩 朱能鸿 朵英贤 刘人怀 刘大响 刘友梅 刘兴洲 关 杰 关 桥 阮雪榆 孙敬良 杜庆华 杜善义 李 钊 李 明 李椿萱 李鸿志 李鹤林 杨士莪 吴有生 何友声 闵桂荣 汪顺亭 汪槱生 沈志云 沈闻孙 张立同(女) 张贵田 张彦仲 张炳炎 张福泽 陆元九 陈一坚 陈士橹 陈先霖 陈秉聪 陈懋章 林华宝 林尚扬 林宗虎 周 济 周勤之 赵 煦 胡正寰 柳百成 钟 掘(女) 钟群鹏 饶芳权 姚福生 顾国彪 顾诵芬 钱学森 钱清泉 徐志磊 徐滨士 徐秉汉 高伯龙 高金吉 郭孔辉 郭重庆 唐任远 涂铭旌 黄文虎 黄先祥 黄旭华 黄崇祺 戚发轫 崔国良 梁晋才 屠基达 屠善澄 曾广商 温俊峰 谢友柏 路甬祥 管 德 潘健生 潘镜芙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1人)

王 选 王 越 王大珩 王小谟 王子才 王任享 韦 钰 (女) 牛憨笨 毛二可 方家熊 卢锡城 叶尚福 叶铭汉 朱高峰 邬贺铨 庄松林 刘 玠 刘永坦 刘先林 刘尚合 许居衍 许祖彦 孙 玉 孙忠良 孙优贤 孙家广 苏君红 李三立 李乐民 李幼平 李同保 李伯虎 李国杰 李德仁 李德毅 杨士中 吴 澄 吴佑寿 吴祖垲 何新贵 何德全 汪成为 沈昌祥 宋 健 张乃通 张光义 张直中 张明高 张钟华 张锡祥 张履谦 陆建勋 陈太一 陈火旺 陈左宁(女) 陈良惠 陈俊亮 陈敬熊 陈德仁 范滇元 林永年 林祥棣 罗沛霖 金国藩 金怡濂 周立伟 周仲义 周炯槃 郑南宁 封锡盛 赵伊君 赵梓森 贲 德 胡启恒(女) 胡光镇 钟 山 侯德原 俞大光 姜文汉 姜景山 宫先仪 姚骏恩 顾冠群 倪光南 徐元森 凌永顺 高 洁 郭桂蓉 黄尚廉 龚惠兴 梁春广 梁骏吾 童 铠 童志鹏 蔡吉人 蔡鹤皋 潘云鹤 潘君骅 薛鸣球 魏子卿 魏正耀

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1人)

丁传贤 干 勇 才鸿年 王泽山 王淀佐 王静康(女) 王震西 毛炳权 左铁镛 师昌绪 朱永 刘业翔 刘伯里 关兴亚 江东亮 严东生 李大东 李正邦 李正名 李龙土 李东英 李俊贤 李恒德 李冠兴 杨启业 杨锦宗 吴慰祖 时铭显 何季麟 邱竹贤 邱定蕃 闵恩泽 余永富 邹 竞(女) 汪旭光 汪燮卿 沈寅初 沈德忠 张寿荣 张国成 张耀明 陆钟武 陈 景 陈立泉 陈国良 陈清如 陈蕴博 邵象华 武 胜 欧阳平凯

金 涌 周 廉 周光耀 胡永康 胡壮麒 柯 伟 侯芙生 侯祥麟 闻立时 袁晴棠(女) 袁谓康 顾真安 徐匡迪 徐更光 徐承恩 徐端夫 殷国茂 殷瑞钰 高从堦 唐明述 黄伯云 黄培云 曹湘洪 崔 崑 傅恒志 舒兴田 曾苏民 雷廷权 薛群基 戴永年 魏可镁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1人)

于润沧 马福邦 王 浚 王仲奇 王思敬 王德民 毛用泽 古德生 朱光亚 朱建士 乔登江 多 吉 刘广志 刘广润 刘宝琛 汤中立 汤德全 许绍燮 阮可强 孙玉发 杜祥琬 李庆忠 杨奇逊 杨裕生 岑可法 何多慧 何继善 邱中建 邱爱慈(女) 沈忠厚 沈国荣 张光斗 张宗祜 张勇传 陈清泉 陈森玉 陈毓川 范维唐 范维澄 罗平亚 金庆焕 周世宁 周永茂 周邦新 郑健超 郑绵平 赵仁恺 赵文津 胡见义 胡思得 洪伯潜 秦裕琨 顾心怿 顾金才 钱鸣高 钱绍钧 钱皋韵 倪维斗 徐大懋 徐旭常 翁史烈 唐西生 黄其励 常印佛 梁维燕 彭士禄 彭先觉 蒋洪德 韩大匡 韩英铎 韩德馨 傅依备 曾恒一 谢和平 裴荣富 鲜学福 翟光明 樊明武 潘 垣 潘自强 薛禹胜

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0人)

马国馨 马洪琪 王三一 王光远 王家耀 王梦恕 文伏波 方秦汉 龙驭球 卢耀如 叶可明 冯叔瑜 宁津生 吕志涛 朱伯芳 刘建航 刘经南 刘济舟 关肇邺 江 亿 江欢成 严 恺 李 玶 李圭白 李国豪 李道增 李猷嘉 杨秀敏 吴中如 吴良镛 何镜堂 沙庆林 沈世钊 张 杰 张锦秋(女) 张蔚榛 陈 新 陈吉余 陈志恺 陈明致 陈厚群 陈肇元 范立础 林俊德 罗绍基 周 镜 周干峙 周丰峻 周君亮 郑守仁 郑皆连 郑哲敏 郑颖人 孟兆祯 项海帆 赵国藩 钟训正 施仲衡 莫伯治 钱七虎 钱正英 (女) 徐乾清 容柏生 黄熙龄 曹楚生 崔俊芝 梁应辰 葛修润 董石麟 韩其为 傅熹年 曾庆元 谢世楞 谢礼立 谢鉴衡 廖振鹏 谭靖夷 潘家铮 戴复东 魏敦山

六、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85人)

丁德文 山 仑 马建章 王 涛(女) 王文兴 王明庥 方智远 石元春 石玉林 卢良恕 冯宗炜 朱之悌 朱尊权 任阵海 任继周 伦世仪 向仲怀 旭日干 刘 筠 刘大钧 刘守仁 刘更另 刘鸿亮 关君蔚 汤鸿霄 许健民 孙九林 孙晋良 孙铁珩 李文华 李泽椿 李振岐 束怀瑞 吴明珠(女) 余松烈 汪懋华 沈国舫 沈荣显 宋湛谦 张 懿(女) 张子仪 张齐生 张高勇 张福绥 陈俊愉 陈联寿

范云六(女) 林 鹏 林浩然 郁铭芳 季国标 金翔龙 金鉴明 周 翔(女)

周开达 周国泰 官春云 赵法箴 段镇基 侯 锋 姚 穆 袁业立 袁隆平 夏德全 顾夏声 钱 易(女) 徐 洵(女) 郭予元 唐孝炎(女) 唐启升 黄耀祥 梅自强 盖钧镒 董玉琛(女) 蒋士成 蒋亦元 傅廷栋 曾士迈 曾德超 蔡道基 管华诗 熊远著 潘德炉 戴景瑞 魏复盛

七、医药卫生工程学部(89人)

于维汉 于德泉 王士雯(女) 王正国 王永炎 王忠诚 王威琪 王振义

王琳芳(女 ) 王澍寰 巴德年 石学敏 卢世璧 史轶蘩(女) 朱晓东 庄 辉 刘 耀 刘玉清 刘耕陶 刘德培 刘彤华(女) 池志强 汤钊猷 安静娴(女)

许文思 阮长耿 孙 燕 李春岩 李载平 李瑞麟 杨胜利 肖培根 肖碧莲(女) 吴天一 吴阶平 吴德昌 吴咸中 邱蔚六 何凤生(女) 沈倍奋(女) 沈家祥 沈渔邨(女) 张 运 张心 张金哲 张涤生 陆道培 陈亚珠(女) 陈洪铎 陈冀胜 陈灏珠 周后元 郑树森 赵 铠 胡之璧(女) 胡亚美(女) 钟世镇 钟南山 侯云德 侯惠民 俞永新 俞梦孙 闻玉梅(女) 洪 涛 姚新生 秦伯益 夏家辉 顾玉东 顾健人 翁心植 高守一 高润霖 郭应禄 唐希灿 桑国卫 黄志强 黄翠芬(女) 盛志勇 彭司勋 葛宝丰 程天民 程书钧 程莘农 曾溢滔 谢立信 甄永苏 樊代明 黎介寿 黎磊石

八、工程管理学部(33人,其中有28人来自上面7个学部)

王众托 巴德年 卢良恕 叶可明 朱晓东 朱高峰 刘 玠 刘人怀 刘源张 刘德培 杜祥琬 李东英 李京文 何继善 张寿荣 陈清泉 罗绍基 金鉴明 郑南宁 饶芳权 袁晴棠 (女) 钱七虎 徐匡迪 徐寿波 徐滨士 殷瑞钰 郭重庆 郭桂蓉 蒋士成 程天民 傅志寰 翟光明 潘家铮

第二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外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一).普通外科学(4人) 1.陈肇隆

陈肇隆 (1950.9.29 - ) 肝脏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生于台湾省高雄市。1976年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现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长庚大学外科教授。

陈肇隆教授是台湾肝脏移植的开拓者,1984年完成台湾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是亚洲首例手术成功并长期存活的肝脏移植,并率先采用脑死亡定义,促成台湾在1987年达成亚洲第一个脑死亡器官移植立法。二十余年来陆续完成台湾首例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亚洲首例一肝两受的劈离式肝脏移植、全球首例未输血活体肝脏移植、台湾首例成人活体肝脏移植、华人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陈教授对活体肝脏移植的技术与策略发展出多项创新与改良并获得领先世界水平的成绩。同时进行相关之基础研究,带动相关医疗科技之发展,于1996年获台湾行政院杰出科技荣誉奖,对增进全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有卓越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99篇,SCI收录253篇,获邀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肝脏移植102场。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范上达

范上达 (1952.2.5 -) 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人。200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主任。

范上达教授为四间外科学院院士,并持有四个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医学期刊,文章迄今已累计506篇,记录了他对肝脏移植及亚洲常见病症之深入临床研究。这些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內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范教授入选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全球临床医学科学家前0.064%之列。2001年,他获香港大学颁发卓越研究成就奖。2005年,他带领肝脏移植组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范教授现任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部和肝脏移植部主管。1991年,他施行了香港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直至目前,肝脏移植组于玛丽医院已完成468例肝脏移植手术,过去四年连续252例病人的总存活率维持在92.5% 的水平。这些病例中,224例为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乃范教授于1996年为解决成人器官短缺问题而设计的术式。該手术突破了活体供肝的体积限制,已被世界多个移植中心广泛采用,惠及无数肝病患者。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黄志强

黄志强 (1922.11- ) 普通外科学专家。广东省新会市人。 1944 年毕业于前中正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我国常见疑难病症 " 肝胆管结石病 ", 拓展了肝胆科学领域 ; 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 , 提出并完善了肝门胆管切形、重建、扩大修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 ; 首先开展我国胆石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其大量成果不仅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且影响提高了损伤性胆道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其它肝胆疾病的诊治水平 ,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 点的肝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系统 , 特别是肝门部胆道外科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诊治原则与外科技术 , 居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2O 余篇 , 编著学术专著 13 部。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黎介寿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我国积极推广,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多项,发表论文362篇,主编专著7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骨科学(7人) 1.戴尅戎

戴尅戎 (1934.6.13 -) 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于美国Mayo Clinic任客座研究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临床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和骨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长、副会长。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制品用于人体内部。在步态和人体平衡功能定量评定、内固定的应力遮挡效应、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因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和部、市级

一、

二、三等奖27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99篇(第一作者102篇),主编、参编专著33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付小兵 付小兵(1960.08.14-),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四川省资阳市。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马德里大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六所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解决了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皮肤汗腺再生,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研发出用于创面治疗的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有重要作用。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以及政府特殊津贴等。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杰出成就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葛宝丰

葛宝丰(1922.12.26- ),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顾玉东

顾玉东(1937.10.19- )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组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年起应用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先后首创小腿外侧皮瓣,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卢世璧

卢世璧 (1930.7.8- )骨科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邱贵兴

邱贵兴(1942.3.13-),骨科学家,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协和医大骨科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等。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著376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17部,副主编、编委17部,主译8部。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王澍寰

王澍寰(1924.12.12- )手外科专家。北京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手外科领域中,最早、最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形成特色。195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手外科,设计和改进多种治疗和手术方法。1978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1963年在国内最早开展直径1.0mm的显微血管外科实验研究,获得临床断指再植初步成功,填补空白。1987年发明大网膜轴型皮瓣。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12部,参加译著6部。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盛志勇

盛志勇(1920.7.1-)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一级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张涤生

张涤生 (1916.6.12- )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会会议主席(1989),第三届世界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 (2002),第三届亚太颅面外科会议主席(2003)等,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并在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距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强直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等手术,并开展颅面畸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5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王正国

王正国(1935.12.12~)野战外科专家。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三).泌尿外科学 1.吴阶平

吴阶平 (1917.1.22 -),生于江苏常州。曾任第

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南京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美国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师学院院士 , 国际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等。

1937 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可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并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确立了肾上腺髓质增生为一独立疾病,为国际上所承认。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共发表医学论文150篇,编著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获首届人口科技研究奖,北京医科大学首届伯乐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巴黎红宝石奖,巳黎红宝石最高奖,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张心湜

张心湜(1942.6.26-)泌尿外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1967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校长、台湾振兴医院院长、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国际外科学会副主席及台湾总会主席。现任台湾阳明大学终生荣誉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顾问、台湾润泰集团医疗事业体系执行长、台湾卫生研究院董事会董事。发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计算器监控装置,获多国发明专利及台湾科技最高奖,专利金全数捐出,成立泌尿科研究发展基金,奖掖后学。成立台湾第一个"泌尿外科培训班"及"外科肿瘤医师培训中心"。从事医学教育三十余年,并持续第一线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病患爱戴。发表论文204篇(含SCI 93篇),书籍22本,担任各医学杂志主编、世界影视泌尿学及国际外科学会世界大会主席。1990年起为促进两岸医学发展,从事下列交流工作:每年赴大陆颁发奖助学金,举办研讨会,安排两岸医科大学师生互访,安排大陆医师来台观摩、研究,捐赠大陆医学院及医院先进设备、医学期刊及录象带,担任北大泌尿科培训学院荣誉院长及专家培训委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郭应禄

郭应禄 (1930.5.4 -) 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主编著作25 部,论文 300 余篇,成果20余项。82 年主持研制国内 ESWL 样机, 84年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87年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国内 ESWL领域的开拓者。80 年代率先开展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91 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 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80年代主编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95年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观点,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 91 年创建腔内泌尿外科和 ESWL 学组,95 年创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 同年组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1997年和2002年相继启动"人才工程"和"将才工程"。2005 年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为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神经外科学 1.王忠诚

王忠诚 (1925.12.20- )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周良辅

周良辅(1941.7.27-)神经外科教授、博士导师、医学家。福建省古田县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神经外科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WHO神经科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

九、

十、十一届委员。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1995)和二等奖(2009)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五)其它外科学 1.邱蔚六

邱蔚六(1932.10.13-)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教研工作。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及颞下颌关节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70年代末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创造性地提出经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紊乱病及颞下颌关节强直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80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科书及参考书12本。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并为《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杂志《Oral Oncology》编委。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后出站5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以及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汤钊猷

汤钊猷(1930.12.26- )肿瘤外科专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60年代末从事肝癌研究,特别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方面成就显著。最早对小肝癌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病人,其5年生存率可达68.4%,这些重大成果使肝癌“不治之症”可望向“可治之症”转化,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被国际权威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主编肝癌、肿瘤专著8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张金哲

张金哲 (1920.9.25- )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发表论文150篇,著书20余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朱晓东

朱晓东(1932.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内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网址)

1.钟南山

钟南山 (1936.10.20- )内科呼吸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COPD病人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在2000年我国SARS疫情中,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并获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聘为撰写联合国《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件的中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翁心植

翁心植(1919.5.10- )内科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45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朝阳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普通内科、寄生虫病、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诸领域均有创造性贡献。40年代,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50年代,致力研究吸虫病,创建用于诊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简制抗原方法;60年代,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家免疫是发病的原因之一;70年代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率先将肝素用于肺心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创建呼吸重症监护室,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始控烟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获世界卫生组织金质奖章。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9部。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进步医药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陈灏珠

陈灏珠(1924.11.6-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率先作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达国际先进;率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成功。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等一等奖8项。发表论文358篇,主编专著11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高润霖

高润霖 (1941.5.4 -) 心血管病学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其他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PTCA,使病死率明显降低,达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促进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推广及规范化并扩大我国在国际介入学界的影响做出贡献。他参与领导的"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致力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在冠心病临床、心绞痛病理生理和治疗及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起担任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

5.张运

张 运(1952.9.28-)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计划课题20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200余篇,国家级杂志2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5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十大成果奖1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奖励20余项;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樊代明

樊代明(1953.11.7-

)消化内科专家。重庆市人。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发现4种新的胃癌抗原,克隆成功为其编码的2个新基因;研制成功10种胃癌单抗;首创胃癌血清免疫PCR诊断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和国家新药证书,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从45%提高到70%以上,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在胃癌耐药细胞上发现新的耐药分子及其编码基因。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86

3、97

3、国家攻关、国科金重点项目等所属12个国家级课题,是国家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发表论文181篇,其中国际杂志82篇,10篇主要论文被国内外引用781次。主编专著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副主委和中华内科学会副主委,是12种医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现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陈香美

陈香美 女(1951.1.6-),内科肾脏病学专家。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6年在日本北里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七届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

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慢性进展性肾病炎症与硬化细胞分子机理及临床意义、IgA肾病凝血纤溶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的机制及防治、调控肾脏细胞衰老的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延续资助。发表论著298篇,SCI收录54篇。主编著作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刘志红

刘志红 女 (1958.12.26 -) 肾脏内科学专家。198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在医疗和科研中贡献突出,发表论著250篇,SCI收录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成绩突出。发现大黄酸是一种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药。获中国及美国专利,立项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发。研究了多种肾脏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变化与临床表型,预后的关联以及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及其变化规律。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肠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创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陆道培

陆道培 (1931.10.30- )血液病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我国骨髓(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创下首先以孕妇供骨髓以及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的2项世界记录。1981年首先在我国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用此疗法可根治大量的恶性和重症血液病患者。创造了骨髓移植根治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世界记录。首先证明骨髓混合胎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抗宿主病。首先证明硫化砷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卓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本。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长耿

阮长耿(1939.8.14- )血液病学专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苏州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研制成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等多种单克隆抗体,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专著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 )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李春岩

李春岩(1938.9.15- ) 神经病学专家。河北省大城县人。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史轶蘩

史轶蘩(1928.11.1-)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发表论文约180余篇。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项坤三

项坤三 (1936.2.21 -) 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1988年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发现了首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尚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及发现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症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在以上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11项为第1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肖碧莲

肖碧莲(1923.10.31- )女。生殖内分泌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9年原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后补博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在我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从事各种激素避孕药具的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胡亚美

胡亚美 女(生于1923.4.27- )。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五年无病存活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挽救了无数危重病儿的生命。至今已有700多例白血病患儿已存活5年以上即治愈了。作为主编之一编著的《实用儿科学》是一部经典的儿科医学大型工具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沈渔邨

沈渔邨 (1924.2.15- )女。精神病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原苏联医学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6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80年代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

一、

二、

三、四版,先后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授予国外院士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陈洪铎

陈洪铎 (1933.2.18 -)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及致公党员,皮肤性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

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在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有实际价值的贡献;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有新的发现;并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近50年,发表论文273篇、专著11部。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

程莘农 (1921.8.24- )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1948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及国家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科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拜著名国医前辈陆慕韩为师,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主编和撰写针灸专业教科书7部,成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的主要范本。并负责北京国际针灸教学工作,去过十多个国家,进行针灸学术交流。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

石学敏(1938.6.6 -),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李兰娟

李兰娟(女)(1947 .9.13 -) 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原籍浙江省杭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现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

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将军、总后勤部一代名师。曾任皮肤性病学科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病学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6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及军队真菌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

刘玉清 (1923.3.14-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市宁河县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1958年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和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处国内领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研究领域,获7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大动脉炎的研究属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7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王永炎(1938.9.29- )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药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

吴咸中(1925.8.28- )中西医结合专家。辽宁省新民县人。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及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从60年代初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80年代后期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中西医结合领域,将研究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等疾病的疗效,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1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

吴以岭(1949.10.24—)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河北省故城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继承创新首次形成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治疗新途径,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主编的《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20余家及国外新加坡等高等医学院校开课,建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多省市络病专委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现代化做出贡献。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张伯礼 (1948.2.26 -) 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内科教授 。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

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立信

谢立信 (1942.12.12 一) 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等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专著,主编国内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另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 27 部。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著42篇。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万余例。先后承担国家 "863"和 "973"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 30 项。现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3名。1998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199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6年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现为《中华眼科杂志》等12 种眼科杂志副总编、编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开通黄钻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0人)

艾兴陈福田陈懋章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 崔国良丁衡高丁荣军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 朵英贤范本尧冯培德甘晓华高伯龙高金吉 顾国彪顾诵芬管德关杰关桥郭重庆 郭东明郭孔辉何友声胡正寰黄崇祺黄瑞松 黄文虎黄先祥黄旭华金东寒乐嘉陵李椿萱 李鹤林李鸿志李明李培根李钊梁晋才 林尚扬林忠钦林宗虎柳百成刘大响刘连元 刘人怀刘怡昕刘永才刘友梅龙乐豪卢秉恒 路甬祥陆元九马伟明孟执中闵桂荣闵桂荣 潘镜芙戚发轫钱清泉饶芳权阮雪榆沈闻孙 沈志云石屏宋文骢苏哲子孙敬良谭建荣 唐长红唐任远涂铭旌屠善澄王浚汪顺亭 王兴治王永志汪槱生王玉明王哲荣温俊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吴有生谢友柏徐滨士徐德民徐志磊杨凤田 杨绍卿杨士莪尹泽勇于本水臧克茂曾广商 张福泽张贵田张金麟张立同(女)张彦仲赵煦 钟掘(女)钟群鹏钟志华周济周勤之朱能鸿 朱英富朱英浩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10人)

贲德蔡鹤皋蔡吉人柴天佑陈鲸陈敬熊 陈俊亮陈良惠陈志杰陈左宁(女)戴浩邓中翰 段宝岩范滇元方滨兴方家熊封锡盛高洁 高文龚惠兴宫先仪龚知本郭桂蓉何德全 何新贵胡光镇胡启恒(女)黄培康姜景山姜文汉 金国藩金怡濂李伯虎李德仁李德毅李国杰 李乐民李三立李天初李同保李幼平梁骏吾 林祥棣林永年凌永顺刘玠刘尚合刘永坦 刘韵洁陆建勋卢锡城吕跃广马远良毛二可 倪光南牛憨笨潘君骅潘云鹤沈昌祥宋健 苏君红孙家广孙优贤孙玉孙忠良童志鹏 汪成为汪成为王天然王小谟王越王子才 韦钰(女)魏正耀魏子卿吴澄邬贺铨邬江兴 吴曼青吴佑寿吴祖垲吾守尔.斯拉木许居衍徐扬生 徐元森许祖彦薛鸣球杨士中姚骏恩叶铭汉 叶尚福叶声华俞大光于全张光义张履谦 张明高张乃通张锡祥张尧学张钟华赵伊君 赵梓森郑南宁钟山周立伟周寿桓周仲义 朱高峰庄松林

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8人)

才鸿年曹湘洪陈丙珍(女)陈景陈立泉陈清如 陈祥宝陈蕴博崔崑戴永年丁传贤傅恒志 付贤智干勇高从堦顾真安关兴亚何季麟 侯芙生胡永康胡壮麒黄伯云姜德生江东亮 金涌柯伟李大东李东英李冠兴李恒德 李俊贤李龙土李言荣李正邦李正名刘伯里 刘炯天刘业翔陆钟武毛炳权闵恩泽欧阳平凯 钱旭红邱定蕃邱冠周桑凤亭沈德忠沈寅初 师昌绪舒兴田孙传尧谭天伟唐明述唐明述 王淀佐王国栋王海舟王静康(女)汪燮卿汪旭光 王一德王泽山王震西魏可镁翁宇庆武胜 吴慰祖吴以成徐承恩徐德龙徐更光徐惠彬 徐匡迪徐南平薛群基严东生杨启业殷国茂 殷瑞钰余永富袁晴棠(女)袁渭康曾苏民张国成 张生勇张寿荣张文海张兴栋张耀明赵连城 赵振业周光耀周克崧周廉周玉朱永濬 邹竞(女)左铁镛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2人)

安继刚陈清泉岑可法常印佛陈念念陈森玉 陈毓川杜祥琬多吉樊明武范维澄范维唐 傅依备古德生顾金才顾心怿韩大匡韩英铎 何多慧何继善洪伯潜胡见义胡思得黄其励 蒋洪德金庆焕康玉柱雷清泉李立浧李庆忠 李晓红李焯芬梁维燕刘宝琛刘广志罗平亚 马永生毛用泽倪维斗潘垣潘自强裴荣富 彭士禄彭士禄彭先觉钱皋韵钱鸣高钱绍钧 乔登江秦裕琨邱爱慈(女)邱中建阮可强沈国荣 沈忠厚苏万华苏义脑孙承纬孙龙德孙玉发 唐西生汤中立童晓光万元熙王德民王思敬 王仲奇闻雪友翁史烈鲜学福谢和平谢克昌 徐大懋徐銤许绍燮许绍燮杨奇逊杨裕生 叶奇蓁衣宝廉于俊崇于润沧余贻鑫袁亮 袁士义岳光溪曾恒一翟光明张光斗张铁岗 张信威张勇传张玉卓张宗祜赵文津赵宪庚 郑健超郑绵平周邦新周世宁周守为周永茂

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1人)

曹楚生陈厚群陈吉余陈肇元陈志恺程泰宁 崔俊芝崔愷戴复东董石麟范立础方秦汉 冯叔瑜傅熹年葛修润龚晓南关肇邺韩其为 何华武何镜堂黄卫黄熙龄江欢成江亿 雷志栋李道增李圭白李建成李玶李猷嘉 梁文灏梁应辰廖振鹏林元培刘建航刘加平 刘经南刘先林龙驭球卢耀如罗绍基吕志涛 马国馨马洪琪马克俭茆智孟兆祯缪昌文 宁津生欧进萍钱七虎钱正英(女)秦顺全任南琪 容柏生沙庆林沈世钊沈祖炎施仲衡孙伟(女) 谭靖夷王超王光远王浩王家耀王景全 王梦恕王瑞珠王小东魏敦山文伏波吴良镛 吴中如项海帆谢礼立谢世楞许其凤杨秀敏 杨永斌叶可明曾庆元张超然张建云张杰 张锦秋(女)张祖勋赵国藩郑皆连郑守仁郑颖人 郑哲敏钟登华钟训正周丰峻周福霖周干峙 周镜周君亮周绪红朱伯芳邹德慈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3人)

蔡道基陈克复陈联寿丁德文丁一汇段宁 方国洪郝吉明侯保荣侯立安季国标蒋士成 金鉴明金翔龙李泽椿刘鸿亮伦世仪孟伟 潘德炉庞国芳钱易(女)瞿金平曲久辉任阵海 石碧孙宝国孙晋良孙铁珩汤鸿霄唐孝炎(女) 王如松王文兴魏复盛谢剑平许健民徐祥德 姚穆郁铭芳袁业立张全兴张懿(女)周国泰 周翔(女)

七、农业学部(71人)

陈焕春陈剑平陈温福陈宗懋程顺和戴景瑞 邓秀新范云六(女)方智远冯宗炜傅廷栋盖钧镒 官春云管华诗郭予元侯锋蒋亦元康绍忠 雷霁霖李坚李宁李佩成李文华李玉 林浩然刘大钧刘守仁刘兴土刘秀梵刘旭 刘筠卢良恕罗锡文马建章麦康森南志标 任继周荣廷昭山仑沈国舫石元春石玉林 束怀瑞宋湛谦孙九林唐启升汪懋华王明庥 吴孔明吴明珠(女)夏咸柱向仲怀辛世文熊远著 旭日干徐洵(女)颜龙安尹伟伦喻树迅余松烈 于振文袁隆平曾士迈张福绥张改平张齐生 张子仪赵法箴周开达朱英国朱有勇

八、医药卫生学部(112人)

安静娴(女)巴德年曹雪涛陈灏珠陈洪铎陈冀胜 陈君石陈赛娟(女)陈香美(女)陈亚珠(女)陈肇隆陈志南 程京程莘农程书钧程天民池志强丛斌 戴尅戎丁健樊代明范上达付小兵高润霖 葛宝丰顾健人顾玉东郭应禄郝希山洪涛

侯惠民侯云德胡亚美(女)胡之璧(女)黄志强郎景和 李春岩李大鹏黎介寿李兰娟(女)李连达李载平 廖万清刘昌孝刘德培刘彤华(女)刘耀刘玉清 刘志红(女)陆道培卢世璧彭司勋秦伯益邱贵兴 邱蔚六阮长耿桑国卫沈倍奋(女)沈家祥沈渔邨(女) 沈祖尧盛志勇石学敏史轶蘩(女)孙燕唐希灿 汤钊猷王红阳(女)王琳芳(女)王澍寰王威琪王学浩 王永炎王正国王振义王忠诚闻玉梅(女)吴德昌 吴天一吴咸中吴以岭夏家辉项坤三肖碧莲(女) 肖培根谢立信徐建国杨宝峰杨胜利姚新生 于德泉于金明俞梦孙俞永新袁国勇曾溢滔 詹启敏张伯礼张涤生张金哲张心湜张运 赵铠甄永苏郑树森钟南山钟世镇周宏灏 周后元周良辅朱晓东庄辉

九、工程管理学部(46人,其中27 人为跨学部院士)

巴德年陈清泉程天民杜祥琬傅志寰郭重庆 郭桂蓉何继善胡文瑞蒋士成金鉴明李东英 李京文刘德培刘玠刘人怀刘源张卢良恕 陆佑楣栾恩杰罗绍基钱七虎饶芳权沈荣骏 孙永福王安王基铭王礼恒王陇德汪应洛 王玉普王众托徐滨士徐匡迪许庆瑞徐寿波 叶可明殷瑞钰袁晴棠(女)翟光明张寿荣赵晓哲 郑静晨郑南宁朱高峰朱晓东

第四篇: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

院士简介:

郭予元,男,1933 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农业昆虫学家。1953 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攀登计划”植物保护项目首席科学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研究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农田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 余项。“我国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及兼性迁飞规律”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成果奖3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 项,共发表科研论文300 余篇,出版科技专著22 部,译著2 部。1990 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 年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个人荣誉证书,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 年获中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他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不为名利、地位诱惑所动,面对压力愈挫愈强,他用自己的成就和贡献诠释了50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的目标。

一位农学家的情怀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每一项成功的取得都要付出辛劳、倾注心血、克服艰辛,郭予元在农业科技战线上获得成果的经历,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3 年9 月的一天,天高云淡。一辆破旧的客运敞篷大卡车,颠簸在陕西西安到宁夏银川的公路上,扬起了阵阵尘土。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男青年,挤坐在车后面,用充满好奇的目光急切地向远处田野张望着,脸上带着兴奋紧张的神情,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西北。他叫郭予元,还未满21 岁,是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一名高材生,此行是奔赴他主动报名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地方——大西北的宁夏。

他认为:自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为新中国、为党争光,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就是自己的志向。

1933 年,郭予元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幼时因父亲破产,又遭上海沦陷,日寇铁蹄践踏黄浦江两岸,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只能靠变卖东西维持。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使得他从小就懂得了人生的艰难,知道了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人穷志不穷!郭予元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长大后报效祖国,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在上海读高中时,连续3 年6 个学期他都是年级第一名,对此学校免收了学费,同时他也养成了在艰苦条件下刻苦读书的好习惯。1949 年,上海解放了,郭予元迎来了自己一生中难忘的秋天——他一口气报了5 个名牌大学并被全部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昆虫系,后因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昆虫系和其他一些院系合并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由此他成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

从清华到农大,他不大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可经过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其是当他下乡实习,看到漫天的蝗虫疯狂地吞食着庄稼;看到灾农在因虫害绝产的田头落泪,甚至在地头点香求神驱虫的时候;当他在农民的土炕上,听他们讲对摆脱贫穷能吃上饱饭的渴望之时;当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农大教室里听国内一流的农业学者刘崇乐、陆近仁、胡秉芳等先生授课的时候;当他一遍又一遍读革命史,为先烈们的事迹而感动的时候……他的思想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既然已经上了农大就要负起责任,要为发展祖国农业科学而奋斗。他懂得了一个企盼国家独立富强的青年就必须要肯为建设新中国而奉献自己。从那时起,他变了,他变得爱上了农大、爱上了农学、爱上了植保专业,他聪明好学,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既然不能去抗美援朝流血保卫祖国,就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在毕业志愿表上,一直为没能够参军到朝鲜前线而遗憾的郭予元写下了十个大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当时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宁夏。

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我的阵地

“牛车来喽,买水喽。”“水牌呢? 你交了几个水牌?”在一阵吆喝声之后,几个年轻学生模样的人把一桶桶水提进了小平房。

“快看书吧,要不又该停电了……”,“这发电机太老了,比我爸岁数都大。”小平房里省农技推广站的几个小年轻在议论。

这就是1953 年的宁夏银川。当时的宁夏,还没有成立自治区,银川是省会,可这里没有一条柏油路,没有一座楼房,连省政府都是几排平房,城市规模就像内地的一个小镇;吃水靠牛车送,发电机还是清朝留下来的。郭予元被分到了省农技推广站,报到后被派下乡蹲点,当时没有公交车,近靠步行远骑单车,带上行李用具土路上一骑就是百多公里,连屁股都磨出了泡。他吃住在农民家里,白天下地了解病虫害的情况,向农民学习,也向他们推广防治技术;晚上在油灯下带着问题查书找答案,边干边学。在田间地头、村院农舍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生活工作条件虽艰苦,但得到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初战告捷。冬季回到推广站,在小平房做实验,研究病虫害是怎样发生、怎样防治的,写报告、写总结、办培训班、参加各种政治活动还附带着学外文……这个上海小伙子有着使不完的精力,从不叫苦叫累,站里领导和同事对他都很满意。

最让他难忘的是对稻瘟病的防治。宁夏作为引黄灌区,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稻瘟病连年大发生。为了研究这种病的防治方法,1955 年调他到农业试验场,单枪匹马挑大梁,负责这个项目。他常常在水田里一泡就是四五个小时,稻田里施的羊粪在烈日下发酵,使他的腿上长满了脓包,当地人叫羊粪疙瘩,远看像是穿了一双黄靴子,刺痒难熬。可他“穿着一双黄靴子”愣是每天走十多个田块观察病情,并定时更换病菌孢子捕捉器上的载玻片;搞盆栽、查文献,到气象站查资料分析天气与病情变化的关系,自学统计分析,最终用辛苦换来了出色的成果:他能用7 月的雨量与雨日较准确地预测8 月份稻瘟病发生的程度,做出了用前期叶瘟病情较准确预测后期穗瘟病情的预测模型,提出了高效控制稻瘟病的药剂防治技术规范。因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省里推荐参加了稻瘟病考察团去全国主要稻区考察。

说起宁夏科研,他另一个出色的成果是对小麦上发生的麦种蝇和其他一些疾病的防治,为此他选中了1958 年宁夏成立自治区时新划入的西海固地区进行研究。在这个宁夏最穷的地方,他一扎就是几年,终于搞清了这种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找到了控制其危害的方法——用辛硫磷拌种,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将大面积小麦腥黑穗病病穗率大幅压低、消灭豌豆象虫、控制杨树上的腐烂病等,都是他辛勤劳动的成果。

郭予元是勤奋的,也是聪明的。因为他勤奋,很多苦活难活都让他干,这也使他在艰苦的磨练中逐步成长起来。因为他聪明,很多岗位他边学边干都能够胜任,且干一行爱一行。在宁夏29 年半,他当过农技推广员、技术员、农校教师、农学院教师、植保所所长。他关注几乎所有宁夏农林作物的重要病虫害,教过中专植保范畴所有的专业课,多数都是自编教材。由于他总是被调来调去,岗位常变,有人惋惜:“领导把你当万金油了,哪儿需要往哪儿抹,怎么能出大成绩?”对此,他只是淡淡地一笑:“生产上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事儿都得有人干,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我的阵地。”就是靠着这种甘当“万金油”的精神,他在宁夏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获得过3 次宁夏科技奖,因为对宁夏农业昆虫调查和有关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合作者还获得了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活上的苦累、工作上的困难还不是他最难应付的,让他最难忍受的是由于他有4 个哥哥姐姐在海外,那个年代他自然被列为控制使用和审干对象,政治上受到歧视。1955 年在业务场长的支持下他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前脚场长给报了名后脚书记就给学校发函“此人历史未做结论不宜录取”。运动一来,他不是“白专典型”就是“拔白旗”的对象,挨批判是少不了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首当其冲和妻子都成了被“专政”的对象,几次被抄家。在他的经历中曾有过一件挨斗的往事:那是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白天刚扛过70 多包稻谷,带着一身的疲倦和汗水回到家中,还没端起饭碗,就被人叫去开会了,一进会场,他大吃一惊,原来今天被批斗的主角竟是自己!口号阵阵,有人说他是毒蛇,有人说他是牛鬼蛇神,还有人狠狠地踢了他两脚……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跟着喊起口号,可直到批斗会结束,他也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错在哪。像这样的荒诞闹剧在那个年代是经常发生的,他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相信“人祸”长不了,党和国家正遭受的劫难是暂时的。他不管多么乱,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偷偷看文献,偷偷搞翻译,搞田间调查,为科普小报写稿,什么都干。“绝不能让光阴白白浪费掉。国家要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春天一定会再来!”这就是郭予元的心声,这就是一个正直的农学家在那个年代仍坚定不移的信念。

射手的美名是由于他的目标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一转眼时光到了1982 年。冬天,在北京刺骨的寒风中,从火车站走出了已担任宁夏农科院植保所所长近4年的郭予元,身边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从1953 年俩人离开北京已近30 年了,此刻重返北京,他们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激动的,但同时又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是老专家吴福桢慧眼识英,把郭予元调到了急需人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有的人看来,从宁夏小科研所一下调到中国的权威大机构是一步登天,可在郭予元看来,却是重任在肩,他还是抱着甘当“万金油”的想法,哪里需要往哪抹。基调室、麦虫室、棉虫室……用他自己的话讲,恰似排球场上的自由人,什么位置需要,就立即上场,干一行钻一行。从1983 年起直至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他几乎每年都有3~4 个月下农村基层,他总是能结合实际提出科研思路。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的最主要害虫,每次大爆发都会使全国棉花减产二三成,经济损失在百亿元左右。由于宁夏基本上不种棉,他50 岁已过才开始研究棉铃虫,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多年基层科研工作的经验,带领着一个课题组,几年后解决了棉铃虫防治中的重大难题,一举拿下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们的科研成果“新乡示范区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配套关键技术”,在1992 年棉铃虫特大爆发期大显神威,不但使重灾区新乡县示范区内3 000 多公顷棉田免受棉铃虫猖獗的危害,达到平均亩产皮棉70 公斤以上,成为全国在棉铃虫爆发年份成功控制其危害的防治典型,而且直接推广应用到冀、鲁、豫、陕等棉花主产区后,在47 万公顷棉田中成效显著。为这项技术推广应用,他和同事们还培训了数千名农技骨干,出版了多本有关棉铃虫防治的学术专著和科普读物,制作了多套科普幻灯片录像,使广大棉农从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项研究,郭予元和他的课题组还配合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处制定出《全国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从此使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有章可循,改变了过去只靠打药的传统防治思路,使棉铃虫防治由单一的药防变成了综合治理。

正是在这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阵地”的信念支撑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后他主持研究“河南南阳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示范”,再次获得了199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的团队承担的“我国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及兼性迁飞规律”获得了1999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农田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突出贡献荣誉证书和1999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他还把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应用于农业防虫研究,追踪国际先进科技前沿,取得了这一领域开拓性的进展。他总是身体力行,带领年轻人去创新,“咱也湿湿脚”是他介入新学科、新领域时的一句口头禅。

在郭予元身上,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品格。各种科研成果报奖,作为主要贡献者,他往往都会提出各种理由把自己往后排,凡有合作人的奖项,他多数不是第一完成人。他说:“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心协力取得成绩又推出新人,比给我几个第一都值。”

他当院士后,没有住到为院士安排的高知楼里,而是和大家一样住到了离单位有15 公里之远的小区,所里考虑他年纪大了,要为他配备专车接送,可他坚持乘公交车上下班,直到所里开通了班车,他才和大家一起坐班车。

在所里,连他的学生都说他“节约”。比如阴天下雨光线暗,为了节电办公室里也不肯开灯;炎热的夏天,也尽量少开空调;吃穿都很简单,但他也有大方的时候,比如向灾区捐款一出手就是万八千元,平时资助贫困学生和有困难的人更是难以计数。

他最爱说的一句格言是“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他不为名利地位诱惑所动,面对压力愈挫愈强,都得益于50 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的目标。

这就是郭予元,一个中国农业科学家的情怀!

第五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

2010-11-03 09:11:54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理论研究与勘探的拓荒者 ——记1980级本科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校友

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位年轻而挺拔的年轻科学家接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颁发的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他就是我校的杰出校友马永生。

马永生,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地质勘探家。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8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曾任中石化南方分公司常务副经理兼总地质师,现任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马永生校友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继承地大"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秉承"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秉承"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奋力拚搏,取得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与勘探技术多项创新性成果。他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与预测模式,阐述了复杂构造区油气复合控藏的新认识;他提出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成功指导了普光等地区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普光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051亿立方米。以普光气田为资源基础的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该项工程全面投产后将大大改善长江沿线六省两市的能源结构,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年轻的马永生院士为我国油气勘探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马永生还曾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

求学 与地质专业结缘

马永生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一个贫困家庭,命运多舛,十三岁便失去了母亲,十五岁时又失去了父亲,虽为少年、却身为长兄的他要承担起照顾三个弟弟妹妹的责任,他肩上的担子和求学过程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苦难少年,磨炼坚强意志。马永生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和追求,从小就养成了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性格。"后来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从少年时代的这一段痛苦经历中受益,那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感悟啊!"马永生深有感触地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在学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熏陶下,获得了厚实的地质学基础,受到了精细的系统化训练,更得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严谨治学的教育。该校地质系涌现出过许多优秀人才,老一辈地学大师,有言传,有身教,他们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传给学生,代代相传,形成了地质系产生优秀人才的土壤。繁忙充实的大学阶段,对于马永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砺练身心的重要阶段,真正开始了"地质人生"的起点。马永生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来他又连续完成了在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马永生说"我是凭借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一口气从本科读到了博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正因为1980年至1990年连续10年的地质学专业理论学习和野外实践训练,为马永生日后的油气勘探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践 从西部油气勘探起步

1990年夏天,充满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马永生博士走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大门,成为一名石油人。马永生有幸直接进入到胡见义院士领衔的项目组,"我不但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为当时新发现的靖边气田的规模预测提供了基础依据,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石油勘探界前辈的直接指导,受益非浅"。项目结束后,以戴金星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建议他:"作为目前国内石油界少有的几个博士之一,你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如能到油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对个人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大有益处。",马永生尊从了老一辈的教诲,取得了妻子的支持,告别只有3岁的女儿,1992年5月30日,他愉快地前往新疆参加塔里木石油会战。远离家人三年半的艰苦锻炼,使马永生在各方面逐渐成熟起来,他虚心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由于工作出色,很快他就担任了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同时,他和一起会战的同事们主动思考和研讨一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为塔里木盆地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解决开拓了思路。

1995年底,组织上安排他回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研究室主任,在周堃、徐志川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中国南方海相油气的研究与探索,从此与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结下不解之缘。 突破 发现中国最大海相天然气田

199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重组。马永生被调到成立不久的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工作。由于马永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把科学研究同勘探实践相结合,并且已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有一定的造旨。因此在1999年5月,组织上任命马永生担任中石化新成立的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的负责人,并授权他从各相关油田选调20多位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组成经理部,全面负责中石化南方探区十余个省区海相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工作。为了贴近现场,马永生再次离开妻女,带领新组建的勘探团队远赴云南,开始了长达九个年头的南方油气勘探生涯。

说起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国家先后组织过"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原石油部、地矿部等很多部门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同时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中小型油气田,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探明的油气储量连四川本省的需求都无法满足,限于当时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得出的许多结论尚有不全面或不正确之处。国外一些主要石油公司在对南方各探区进行系统的油气评价后,认为中国南方无规模性油气形成的可能,放弃了在南方投资的意愿。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马永生和他的团队深知肩上的压力,他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冷静、客观的面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基础入手开展研究和探索工作,尊重前人但不迷信前人,他们在对南方探区石油地质条件和技术适应性重新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选区评价排队,提出了中石化南方探区勘探上三个层次的战略部署新方案,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勘探放在首位。

2000年,马永生及其团队进一步加强对四川盆地区域地质条件及已发现气田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在认真思考,前人发现的一系列气田有一些共同点:一是探明储量规模都不大,二是目的层埋藏相对较浅,三是以构造气藏为主。在这样一个富气盆地中,应该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气田。但要发现世界级气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勘探思路的大解放,其次需要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另外必须还要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这是当时他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也就是在那次会上,他提出了向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领域进军和探索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

马永生将突破的首选目标锁定在川东北普光地区和通南坝地区。现实的情况是前人在普光地区1116平方千米范围内,已钻各类探井21口,所有构造高部位都已打井,但未发现气田。到2000年,普光地区勘探工作已停滞了长达10年之久。通过对构造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历史等分析研究,马永生认为位于现今构造低部位的普光构造岩性圈闭,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马永生迎难而上,独辟蹊径,他带领着经理部的技术人员,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马永生说:"搞勘探需要有献身精神,需要付出比一般的工作更大的精力"。

2001年8月,马永生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细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普光气田的发现井--普光1井部署方案,但该井在论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质疑和阻力,他连续三次向中石化专家组作汇报,得益于他们扎实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最终得到了专家和总部的认可。同年11月普光1井开钻,经过长达一年半时间的精心组织和管理,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知疲倦、高速运转的日子,他们终于在2003年5月打到了深达5700米的设计目的层,并发现了巨厚的优质储层。当测试点火成功的那一刻,马永生和战友们抱头痛哭,多年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勘探的成功。随后,马永生提出了普光气田整体部署方案,共部署并组织实施探井29口,勘探成功率高达93%,引起国内外震动。

在四川这个富气盆地内发现大型或特大型气田,是几代地质家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也是我国第三大气田。如果说普光气田是星星之火一点都不为过,在之后的几年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马永生带领他的团队又相继取得通南坝、元坝等大型气田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勘探成果带动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发展,对国内外其他相关领域油气勘探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勘探,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奋斗的历程、成功的真谛又充分展示出学者的风采和人格的魅力。 贡献 川气东送工程顺利竣工投产

因普光气田的发现而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它把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六省两市。整个工程主要包括普光气田产能建设、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川气东送管道建设三大部分,总投资627亿元人民币。马永生为"川气东送"工程的副指挥,在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气田勘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工程以普光气田为主供气源,普光外围构造及通南巴、元坝等气田为上产和接替资源,预计到2010年底建成年产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同步建设普光到上海的川气东送管道及向达州、重庆、江西、南京、常州、苏州等地的供气专线、支线及相应储气设施。工程横跨东部、中部、西部八个省市,管道全长约2200公里,是我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

2007年4月9日,国务院正式核准"川气东送"工程,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成为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齐名的重大建设工程。2007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建设大幕正式拉开。为了早日打通我国这条能源大动脉,来自中国石化16家企业的两万多名参建职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川东北崇山峻岭间,汇集到长输管道经过的鄂西山林、长江两岸。两年多来,建设者攻坚克难,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质量安全,巩固资源基础,合理安排使用,努力把工程蓝图变成了现实。2009年11月28日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南方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川气东送工程意义非凡,马永生认为它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川气东送工程作为连接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能源桥梁和纽带,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这一工程,天然气在沿线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燃煤约2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万吨,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三是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加强与东部地区管网连接,有望实现多气源联网供气的格局,进一步保障全国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创新 探索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之路

在充分吸收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马永生通过在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长期实践,特别是普光特大型气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新的理论和认识:

一是突破了传统的"在构造高部位找油气"的勘探思路,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在构造低部位也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并根据这一认识,建立了"构造岩性复合控藏"模式,为普光地区构造低部位天然气勘探目标的选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突破了国外专家"在3500米以下存在孔隙消亡带"的认识,根据构造演化、沉积-成岩历史恢复和酸蚀模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三元控储"模式,预测普光地区5000-6000米深处生物礁滩地层中仍可能存在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指出普光地区是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在纵向上大大拓展了勘探空间。

普光气田的发现及相关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科技界的高度认可。"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被评为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马永生为第一贡献者。普光气田的发现被两院院士评为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7年马永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接受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通知书时,需要我签字保证三年内不离开中国,我说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祖国,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爱国,没有国家和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马永生说。

美国GEO EXPro杂志用题为《改进了我们对深层海相油气藏的认识》的封面文章,介绍了马永生及其团队在海相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认识和进展。普光气田的发现被国际权威杂志称为"Outstanding Work",并将相关理论技术及实践作为特约稿件刊载。 责任 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而努力

新中国石油工业诞生已逾60年,发展历程极其艰难,是在"中国贫油论"的阴影笼罩之下和中国石油工业"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以李四光、孙健初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地质科学家不畏艰难困苦,开始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次创业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累计生产石油50多亿吨,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从1993年开始,我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家,油气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瓶颈。2001年8月17日,刘光鼎院士给温家宝同志写了一份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第二次创业的建议,提出中国油气勘探的出路在于前新生代海相盆地的第二次创业。

如何保障我国油气资源的有效供给,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国是一个油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国家,在资源禀赋不尽理想的条件下,油气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先进勘探技术方法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海相油气资源的勘探历史并不算长,但勘探领域广阔,勘探潜力巨大,只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艰苦努力,矢志创新,不懈奋斗,中国油气勘探的第二次创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马永生院士常常告诫自己:地质学家永远不能放弃野外地质现象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因为大自然是获得地球科学新认识的源泉,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基础。"我当选院士后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任与责任,一种压力和动力。面对国家和人民以及科技界的更高期望,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油气勘探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还年轻,正处于科学研究和勘探工作的黄金季节。我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带领团队取得更大的油气发现成果,为保障我国油气资源安全做出更多的贡献。"马永生如是说。

他是脚踏实地的学者、油气勘探科研生产一线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经过近二十年的艰难探索,他在海相碳酸盐岩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普光等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川气东送工程,加快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步伐,促进了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同时丰富和完善了油气勘探理论。

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答辩会上,面对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0多位院士,马永生真诚地说:"我的所有成果,是在前辈及同行专家们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与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组织关怀、支持的结果,与在座的许多院士细心的指导与帮助分不开。" 马永生一直秉承"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反复强调"前辈的提携和指导"和"团队的协作和努力"。对于此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表现得谦虚而淡然,他一如既往地在继续着他深爱的科学研究和油气勘探管理工作,以期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

有人说,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不管获得多少荣誉,不管身份怎么变化,马永生只有一个没有变,就是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事业看得很重。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将勘探工作融入生活,踏实苦干,奋力拚搏,开拓创新,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油气勘探的重任。 (胡宁 程伟整理)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史试题下一篇:中国古典舞教学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