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中科院院士范文

中科院院士郭景坤[大全]

1、龙南『稀土硅谷』迎来『智囊团』

2011-06-04 00:50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赣州讯(记者梁健通讯员赖蓉、傅亮)6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这是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龙南引进的又一个稀土產业高端『智囊团』。据悉,该中心以稀土功能材料為研发方向,将為提昇赣州稀土產业的创新水平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橕。

近年来,龙南充分发挥稀土资源优势,著力打造世界著名的稀土发光材料和绿色照明產业基地,稀土荧光粉年生產能力达到6000吨,稀土节能灯6亿支,稀土產业主营业务收入达90亿元。為了延伸稀土產业链条,提高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稀土產业竞争力,该县积极与业内大集团、各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建立高等级的稀土產业研发机构,不断开发新型稀土材料及应用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力争打造一个『稀土硅谷』。

据悉,去年以来,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2.2亿元,在龙南逐步建立具有完整產业链的稀土產业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一个以基础性研究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双方将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该研发中心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力争打造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2、又一国家级“智囊团”加盟龙南稀土方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2011-06-04 07:39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郭景坤罗宏杰

王龙根王平出席

□记者曾晓强 特约记者傅亮

6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赣州锦江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全国100多名稀土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揭牌仪式。这是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我市龙南县引进的又一个稀土产业方面的国家级“智囊团”。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书记王龙根,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列理,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省周,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振亮,市领导刘琮、曹晓秋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该研发中心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红外透明(装甲)材料、闪烁陶瓷材料、LED及其它专用荧光粉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将为提升龙南稀土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2010年以来,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2.2亿元,在龙南县逐步建立起从采矿、分离、生产功能性材料到最终产品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稀土产业基地。这次合作建立的研发中心分别在龙南、上海两地挂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必须的相关技术和研发经费,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并为江西广晟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保证配备相关科研团队及其它资源。江西广晟为研发中心提供研发场所、研发经费并参与研发中心管理工作。研发中心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开展应用方向明确的联合预研、中试以及高技术应用推广工作。目标近期将研发中心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争取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3、中科院与广晟共建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赣州揭牌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6-4 上午 09:24:38

图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左)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列理(右)揭牌。

(程景伟 张乾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3日在江西赣州举行揭牌仪式,中科院院士郭景坤、赣州市长王平、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列理等多位专家学者、地方官员以及企业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这是中国稀土(行情,资讯,评论)业从原本的粗产品向深加工转变、提高稀土的科技含量的努力中的一部分。

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合理利用稀土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稀土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研发中心分别在江西、上海两地挂牌,合作双方将向中心提供经费l500万元,用于购买相关仪器设备等。同时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为江西广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江西广晟为研发中心提供研发场等。

容维创富红蓝箭头明确提示买入卖出,天圆地方把握波段高低点。无论大盘急涨暴跌您手持利器,仍可安然而卧;不管您手中持有什么股票或想要买入何种股票,只要拿起您的电话拨打热线4006570888或移动用户,联通用户,小灵通用户编辑短信8868发送至12114(0.1元/每条,绝无包月)就将得到我们容维公司倾情提供的个股分析和由容维分析师团队给您的波段买卖操作建议。望广大投资者万勿错失良机!

记者了解到,该研发中心将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涵盖人工晶体、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闪烁陶瓷材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表示,作为技术支持方,将动用全部的力量和资将稀土应用推向新的境界,为材料化学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据称,研发中心未来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开展应用方向明确的联合预研、中试以及高技术应用推广工作。目标将研发中心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争取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另一合作方的叶列理称,设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是合作、互利共赢的新起点,双方将通力合作,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4、中科院院士郭景坤:中国应酝酿建“稀土城” 来源:东方财富网 2011年06月04日22:09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思考“稀土城”建设,以利用当今稀土开发良机,深度研发稀土这一珍贵财富,提升其科研技术含量,实现稀土行业科学快速发展。

郭景坤院士是中国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他指出地质资源很重要,中国恰有世界上最好的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状况,过去出口稀土是为了“赚金”,现在应该考虑建设“稀土中心”,借此加快推动稀土产业链拓深,深度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在进出口贸易中获得较高利润,这是中国稀土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需要。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稀土专家、中科院院士苏锵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打造中国稀土城并不仅要提高开采量,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市场的价值,让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国人了解和认识稀土的价值。重视科学利用稀土,提高新产业价值和品味,填充稀土被忽略的价值空间。”

郭景坤介绍,稀土业界及关心稀土行业发展的人士酝酿建设中国稀土城,是有远见、有高度的想法,而且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只要各种外部条件允许,应发挥积极性去建设这样的稀土产业城。

中国华南矿业巨头、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稀土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该公司董事长叶列理表示,稀土属战略性新型产业,从广东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势头来看,都具备建设中国稀土科技城的条件。

叶列理认为,广东若能建设“稀土城”,将是该省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国稀土行业在国际原来的无力抗衡国外话语权的局面已经改变,中国应抓住机遇,利用“稀土城”的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从战略高度拓展产业链。

8、广晟有色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即将王者归来!!

原创: 2011-06-04 13:27 淘股论坛

轻稀土前途有隐忧未来几年将面临国外的冲击,这也是

111近期虽然有超大资金介入但走的有点犹豫的原因!而中重稀土为国内独有,随着近期南方稀土的开始整合,作为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应该给予怎样的估值才合理?江西赣州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广晟有色参与整合赣州稀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说明此前的广晟有色已基本确定参股新赣州稀土集团的传闻也是真实的!赣州稀土集团即将与本月公告成立,广晟有色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和即将参股第二家中重稀土上市公司,王者归来已为时不远!

由于近期市场的低迷而导致了市场对包钢稀土专营北方稀土的严重错估,北方轻稀土的专营等于是对整个世界稀土的专营,即使未来2年之后就是面临着国外稀土的冲击,但对于还有几天就开始垄断整个世界稀土格局最少两年的111来说两年之内足以成为两拓和淡水河谷,两年之后别人也很难撼动包钢稀土世界老大的地位了。对于一家业绩有支撑今年EPS超5元明年超10元的世界范围内的独家垄断经营者即使200元也是低估的。而对于即将垄断经营世界中重稀土的唯一上市公司600259来说目前只有60元更是不知低估多少了,随着中报和年报业绩的释放,259将很快会得到市场的纠错。分别给予111,259六个月目标价200元。

5、广晟有色欲进军江西四川拓展稀土产业链 2011-06-04 19:1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图为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在讲话。程景伟 摄 华南矿业巨头广晟资产高层4日在江西赣州受访时披露,华南矿业巨头—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有色”)将借助其“五大核心优势”,向江西、四川等有色金属大省发展迈进,欲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稀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深度延拓。

作为中国从事有色金属最早的企业之一,广晟有色2008年对海南兴业实施资产重组,当时注册资本24940万元,总资产20亿元,现控股16家子公司,客户覆盖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50个国家和地区。

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将其“五大优势”概括总结为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拥有一批优势企业、母公司实力雄厚。该公司在有色金属的采、选、冶和仓储物流、期货经纪、进出口贸易等领域拥有深厚产业基础,拥有钨矿山5个,且拥有广东仅有的4本《稀土采矿证》,是广东省内唯一的稀土合法采矿人。

叶列理介绍,广晟有色是中国有色金属外经贸行业经营额最大、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亦是广东省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对外窗口。公司拥有的广东富远稀土是国内分离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南方稀土全分离企业之一,这是该公司“五大优势”的保障。

叶列理表态,广晟有色在稀土产业方面的发展,将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广晟有色3日与中科院在赣州联合挂牌研发中心,叶列理表示,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

中科院院士郭景坤也在此间受访称,中国稀土行业发展需挖掘、培育人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中国在稀土方面有地质天然优势,稀土企业则需在这优势上深度探寻,纵向发展行业深度产业链。

6、广晟有色探入产业链下游 竞逐南方稀土“前三甲”

2011年06月07日 01: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国栋

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三甲的“考察期”,广晟有色[70.04 10.00% 股吧]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有色,600259,SH)正借拓展产业链之道争取更多砝码。

6月3日,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据中新社报道,广晟有色下一步还有意向江西、四川等省份迈进,以实现其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拓展。

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称,用

一、两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因此,南方离子型稀土三甲地位对于竞争中的各家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昨日(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甲尚无定论的当下,包括广晟有色、五矿集团、中色股份[39.69 5.33% 股吧](000758,SZ)、中国铝业[10.13 1.00% 股吧](601600,SH)、赣州稀土公司等稀土大佬,均在用符合政策条件下的各种努力扩大自身优势。拓展产业链“竞标”三甲“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表示。 叶列理所言,正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的成立。记者了解到,该研发中心分别在江西、上海两地挂牌。成立后将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涵盖人工晶体、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闪烁陶瓷材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包钢稀土[78.01 7.20% 股吧](600111,SH)一统北方轻稀土后,广晟有色也成为主导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的有力争夺者。“在诸多涉足南方稀土的企业中,广晟有色既有采矿权又有分离产能,这等于是为它参与整合赣州稀土迈出了关键一步。”有不具名行业人士称,广晟有色在江西赣州布局下游利于保持它的“席位”,因为赣州是南方中重稀土最集中的地区。

为提高争夺砝码,广晟有色的考虑已不限于江西。广晟资产高层6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广晟有色将借助其“五大核心优势”,向江西、四川等有色金属大省发展迈进,欲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稀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深度延拓。

记者采访得知,上述说法正是四川凉山州所期待的。“稀土还以采选冶为主,产业链短,如果做精深加工,政府相当支持,也一直在努力。”四川凉山州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改革规划科人士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该人士透露称,凉州市目前在建的冶炼能力为5万吨,但每年仅不到2万吨的配额,“这个目标与国家限额的有关政策不符,如果往深加工方面延伸或有希望。” 分析人士称,如果广晟有色下一步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有所作为的话,局面将对其非常有利。竞争对手强劲《意见》明确,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最早涉足稀土行业的央企——五矿集团呼声甚高,如无意外必入三甲之列。据悉,五矿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致力于南方稀土企业的兼并重组,先后兼并6家稀土矿分离企业,目前冶炼分离产能达到1.35万吨,约占整个南方产能的一半。

中色股份为整合南方稀土分离营业也已运作多年。“作为最早进入广东稀土领域的央企,中色股份在产业向上游延伸上有明显的先入优势,借助新丰县的稀土项目,中色股份有望获得新丰县多达20多万吨的稀土矿。”6月6日,一位贸易人士向记者说。

在中重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赣州,赣州稀土控制赣州地区全部采矿权,“南方稀土的整合以央企主导,但坐拥赣州的赣州稀土公司,因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其采矿权和产能均不容忽视。”上述行业人士分析称。

7、广晟有色:稀土龙头 涨停演绎王者归来 2011年06月07日 10:1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 今日两市低开高走,医药股和稀土股表现活跃,稀土永磁板块在龙头股广晟有色(600259)的带领下大幅冲高,领涨两市。

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三甲的"考察期",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正借拓展产业链之道争取更多砝码.

6月3日,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 据中新社报道,广晟有色下一步还有意向江西,四川等省份迈进,以实现其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拓展.

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称,用一,两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因此,南方离子型稀土三甲地位对于竞争中的各家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昨日 (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甲尚无定论的当下,包括广晟有色,五矿集团,中色股份(000758)(000758,SZ),中国铝业(601600)(601600,SH),赣州稀土公司等稀土大佬,均在用符合政策条件下的各种努力扩大自身优势.

拓展产业链"竞标"三甲"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 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表示.

第二篇:在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11日)

胡锦涛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实现了我国空间海洋技术新跨越。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重大药物创制和低成本医疗设备研发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两院作为科学技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认知科技呈现群发突破的生动景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一代技术群和新产业生长点。能源资源科技将推动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可持续能源和资源体系的形成,材料和制造技术将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空间海洋和平利用和开发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增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将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量子世界的调控,暗物质、暗能量的探测,生命现象系统整体的认知,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确立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重大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这里,我对两院院士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

有具备强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进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空天战略高技术,保证我国有效进出与和平利用空间;发展海洋战略高技术,提高我国海洋经济水平,保护海洋航运安全,开发深海资源;发展生物安全应对技术,有效防控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发展信息网络战略高技术,建设基于网络信息的社会态势预警、分析、监控、应急体系,维护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科学创新,在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力争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强先导技术研究,在关系长远发展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第二,希望两院院士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面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系统集成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关键工艺技术、高端产品研发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扭转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要面向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向技术创新引领型转变,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方面引领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要面向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满足对农产品总量、质量、安全和多功能需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要面向建设可持续能源资源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传统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安全利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提高油气资源、重要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能力。

第三,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

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努力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空气质量的科技问题,努力解决多发病、常见病、急性传染病诊断和治疗药物问题,发展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技术,努力攻克对人民群众有严重危害的重大慢性疾病医疗技术,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技术。要面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发展城乡环境保护、治理、修复技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开展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文化载体,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第四,希望两院院士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仍不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仍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适应,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央正在制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大家工作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对科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比较了解,对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切身感受。希望两院院士站在全局高度,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制新模式,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体制改革。

第五,希望两院院士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继承创新、

超越前人的历史。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两院院士都是学有建树的学术带头人,许多同志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发现、培养、提携青年人才是大家的一项重任。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坚持科学标准,客观公正评价人才,热情关心和支持有科学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要积极培养青年人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要大力提携青年人才,虚怀若谷,举贤荐能,着力营造包容兼蓄、和谐有序的人才成长环境,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充分信任人,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讨论,鼓励青年人才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敢于质疑和超越老师的学术思想、敢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要建设好学术梯队,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广揽英才,为他们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他们加快成才铺路搭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第六,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咨询研究,客观独立发表意见,坦率真诚提出建议。两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发挥院士专家咨询作用的体制和程序。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才,要前瞻新科技革命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各位院士、同志们!

院士称号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产生很大影响。希望两院院士牢固树立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理念,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回顾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下,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顺利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中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高科技就像沟通现实与未来的使者,引导人们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当下,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正如总书记在大会上所说,“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总书记指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当代学生是21世纪的人才力量之源,作为研究生,首先要学好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中力量能办大事的意识。另外,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他们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我们要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带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永不止步。

第四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外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一).普通外科学(4人) 1.陈肇隆

陈肇隆 (1950.9.29 - ) 肝脏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生于台湾省高雄市。1976年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现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长庚大学外科教授。

陈肇隆教授是台湾肝脏移植的开拓者,1984年完成台湾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是亚洲首例手术成功并长期存活的肝脏移植,并率先采用脑死亡定义,促成台湾在1987年达成亚洲第一个脑死亡器官移植立法。二十余年来陆续完成台湾首例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亚洲首例一肝两受的劈离式肝脏移植、全球首例未输血活体肝脏移植、台湾首例成人活体肝脏移植、华人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陈教授对活体肝脏移植的技术与策略发展出多项创新与改良并获得领先世界水平的成绩。同时进行相关之基础研究,带动相关医疗科技之发展,于1996年获台湾行政院杰出科技荣誉奖,对增进全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有卓越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99篇,SCI收录253篇,获邀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肝脏移植102场。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范上达

范上达 (1952.2.5 -) 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人。200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主任。

范上达教授为四间外科学院院士,并持有四个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医学期刊,文章迄今已累计506篇,记录了他对肝脏移植及亚洲常见病症之深入临床研究。这些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內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范教授入选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全球临床医学科学家前0.064%之列。2001年,他获香港大学颁发卓越研究成就奖。2005年,他带领肝脏移植组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范教授现任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部和肝脏移植部主管。1991年,他施行了香港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直至目前,肝脏移植组于玛丽医院已完成468例肝脏移植手术,过去四年连续252例病人的总存活率维持在92.5% 的水平。这些病例中,224例为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乃范教授于1996年为解决成人器官短缺问题而设计的术式。該手术突破了活体供肝的体积限制,已被世界多个移植中心广泛采用,惠及无数肝病患者。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黄志强

黄志强 (1922.11- ) 普通外科学专家。广东省新会市人。 1944 年毕业于前中正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我国常见疑难病症 " 肝胆管结石病 ", 拓展了肝胆科学领域 ; 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 , 提出并完善了肝门胆管切形、重建、扩大修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 ; 首先开展我国胆石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其大量成果不仅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且影响提高了损伤性胆道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其它肝胆疾病的诊治水平 ,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 点的肝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系统 , 特别是肝门部胆道外科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诊治原则与外科技术 , 居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2O 余篇 , 编著学术专著 13 部。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黎介寿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我国积极推广,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多项,发表论文362篇,主编专著7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骨科学(7人) 1.戴尅戎

戴尅戎 (1934.6.13 -) 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于美国Mayo Clinic任客座研究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临床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和骨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长、副会长。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制品用于人体内部。在步态和人体平衡功能定量评定、内固定的应力遮挡效应、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因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和部、市级

一、

二、三等奖27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99篇(第一作者102篇),主编、参编专著33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付小兵 付小兵(1960.08.14-),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四川省资阳市。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马德里大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六所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解决了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皮肤汗腺再生,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研发出用于创面治疗的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有重要作用。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以及政府特殊津贴等。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杰出成就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葛宝丰

葛宝丰(1922.12.26- ),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顾玉东

顾玉东(1937.10.19- )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组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年起应用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先后首创小腿外侧皮瓣,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卢世璧

卢世璧 (1930.7.8- )骨科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邱贵兴

邱贵兴(1942.3.13-),骨科学家,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协和医大骨科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等。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著376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17部,副主编、编委17部,主译8部。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王澍寰

王澍寰(1924.12.12- )手外科专家。北京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手外科领域中,最早、最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形成特色。195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手外科,设计和改进多种治疗和手术方法。1978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1963年在国内最早开展直径1.0mm的显微血管外科实验研究,获得临床断指再植初步成功,填补空白。1987年发明大网膜轴型皮瓣。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12部,参加译著6部。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盛志勇

盛志勇(1920.7.1-)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一级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张涤生

张涤生 (1916.6.12- )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会会议主席(1989),第三届世界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 (2002),第三届亚太颅面外科会议主席(2003)等,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并在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距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强直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等手术,并开展颅面畸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5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王正国

王正国(1935.12.12~)野战外科专家。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三).泌尿外科学 1.吴阶平

吴阶平 (1917.1.22 -),生于江苏常州。曾任第

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南京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美国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师学院院士 , 国际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等。

1937 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可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并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确立了肾上腺髓质增生为一独立疾病,为国际上所承认。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共发表医学论文150篇,编著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获首届人口科技研究奖,北京医科大学首届伯乐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巴黎红宝石奖,巳黎红宝石最高奖,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张心湜

张心湜(1942.6.26-)泌尿外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1967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校长、台湾振兴医院院长、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国际外科学会副主席及台湾总会主席。现任台湾阳明大学终生荣誉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顾问、台湾润泰集团医疗事业体系执行长、台湾卫生研究院董事会董事。发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计算器监控装置,获多国发明专利及台湾科技最高奖,专利金全数捐出,成立泌尿科研究发展基金,奖掖后学。成立台湾第一个"泌尿外科培训班"及"外科肿瘤医师培训中心"。从事医学教育三十余年,并持续第一线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病患爱戴。发表论文204篇(含SCI 93篇),书籍22本,担任各医学杂志主编、世界影视泌尿学及国际外科学会世界大会主席。1990年起为促进两岸医学发展,从事下列交流工作:每年赴大陆颁发奖助学金,举办研讨会,安排两岸医科大学师生互访,安排大陆医师来台观摩、研究,捐赠大陆医学院及医院先进设备、医学期刊及录象带,担任北大泌尿科培训学院荣誉院长及专家培训委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郭应禄

郭应禄 (1930.5.4 -) 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主编著作25 部,论文 300 余篇,成果20余项。82 年主持研制国内 ESWL 样机, 84年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87年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国内 ESWL领域的开拓者。80 年代率先开展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91 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 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80年代主编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95年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观点,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 91 年创建腔内泌尿外科和 ESWL 学组,95 年创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 同年组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1997年和2002年相继启动"人才工程"和"将才工程"。2005 年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为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神经外科学 1.王忠诚

王忠诚 (1925.12.20- )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周良辅

周良辅(1941.7.27-)神经外科教授、博士导师、医学家。福建省古田县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神经外科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WHO神经科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

九、

十、十一届委员。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1995)和二等奖(2009)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五)其它外科学 1.邱蔚六

邱蔚六(1932.10.13-)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教研工作。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及颞下颌关节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70年代末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创造性地提出经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紊乱病及颞下颌关节强直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80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科书及参考书12本。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并为《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杂志《Oral Oncology》编委。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后出站5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以及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汤钊猷

汤钊猷(1930.12.26- )肿瘤外科专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60年代末从事肝癌研究,特别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方面成就显著。最早对小肝癌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病人,其5年生存率可达68.4%,这些重大成果使肝癌“不治之症”可望向“可治之症”转化,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被国际权威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主编肝癌、肿瘤专著8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张金哲

张金哲 (1920.9.25- )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发表论文150篇,著书20余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朱晓东

朱晓东(1932.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内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网址)

1.钟南山

钟南山 (1936.10.20- )内科呼吸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COPD病人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在2000年我国SARS疫情中,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并获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聘为撰写联合国《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件的中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翁心植

翁心植(1919.5.10- )内科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45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朝阳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普通内科、寄生虫病、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诸领域均有创造性贡献。40年代,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50年代,致力研究吸虫病,创建用于诊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简制抗原方法;60年代,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家免疫是发病的原因之一;70年代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率先将肝素用于肺心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创建呼吸重症监护室,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始控烟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获世界卫生组织金质奖章。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9部。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进步医药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陈灏珠

陈灏珠(1924.11.6-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率先作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达国际先进;率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成功。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等一等奖8项。发表论文358篇,主编专著11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高润霖

高润霖 (1941.5.4 -) 心血管病学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其他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PTCA,使病死率明显降低,达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促进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推广及规范化并扩大我国在国际介入学界的影响做出贡献。他参与领导的"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致力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在冠心病临床、心绞痛病理生理和治疗及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起担任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

5.张运

张 运(1952.9.28-)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计划课题20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200余篇,国家级杂志2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5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十大成果奖1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奖励20余项;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樊代明

樊代明(1953.11.7-

)消化内科专家。重庆市人。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发现4种新的胃癌抗原,克隆成功为其编码的2个新基因;研制成功10种胃癌单抗;首创胃癌血清免疫PCR诊断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和国家新药证书,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从45%提高到70%以上,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在胃癌耐药细胞上发现新的耐药分子及其编码基因。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86

3、97

3、国家攻关、国科金重点项目等所属12个国家级课题,是国家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发表论文181篇,其中国际杂志82篇,10篇主要论文被国内外引用781次。主编专著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副主委和中华内科学会副主委,是12种医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现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陈香美

陈香美 女(1951.1.6-),内科肾脏病学专家。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6年在日本北里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七届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

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慢性进展性肾病炎症与硬化细胞分子机理及临床意义、IgA肾病凝血纤溶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的机制及防治、调控肾脏细胞衰老的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延续资助。发表论著298篇,SCI收录54篇。主编著作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刘志红

刘志红 女 (1958.12.26 -) 肾脏内科学专家。198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在医疗和科研中贡献突出,发表论著250篇,SCI收录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成绩突出。发现大黄酸是一种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药。获中国及美国专利,立项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发。研究了多种肾脏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变化与临床表型,预后的关联以及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及其变化规律。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肠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创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陆道培

陆道培 (1931.10.30- )血液病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我国骨髓(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创下首先以孕妇供骨髓以及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的2项世界记录。1981年首先在我国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用此疗法可根治大量的恶性和重症血液病患者。创造了骨髓移植根治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世界记录。首先证明骨髓混合胎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抗宿主病。首先证明硫化砷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卓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本。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长耿

阮长耿(1939.8.14- )血液病学专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苏州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研制成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等多种单克隆抗体,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专著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 )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李春岩

李春岩(1938.9.15- ) 神经病学专家。河北省大城县人。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史轶蘩

史轶蘩(1928.11.1-)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发表论文约180余篇。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项坤三

项坤三 (1936.2.21 -) 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1988年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发现了首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尚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及发现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症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在以上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11项为第1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肖碧莲

肖碧莲(1923.10.31- )女。生殖内分泌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9年原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后补博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在我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从事各种激素避孕药具的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胡亚美

胡亚美 女(生于1923.4.27- )。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五年无病存活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挽救了无数危重病儿的生命。至今已有700多例白血病患儿已存活5年以上即治愈了。作为主编之一编著的《实用儿科学》是一部经典的儿科医学大型工具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沈渔邨

沈渔邨 (1924.2.15- )女。精神病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原苏联医学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6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80年代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

一、

二、

三、四版,先后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授予国外院士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陈洪铎

陈洪铎 (1933.2.18 -)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及致公党员,皮肤性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

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在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有实际价值的贡献;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有新的发现;并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近50年,发表论文273篇、专著11部。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

程莘农 (1921.8.24- )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1948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及国家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科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拜著名国医前辈陆慕韩为师,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主编和撰写针灸专业教科书7部,成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的主要范本。并负责北京国际针灸教学工作,去过十多个国家,进行针灸学术交流。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

石学敏(1938.6.6 -),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李兰娟

李兰娟(女)(1947 .9.13 -) 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原籍浙江省杭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现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

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将军、总后勤部一代名师。曾任皮肤性病学科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病学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6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及军队真菌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

刘玉清 (1923.3.14-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市宁河县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1958年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和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处国内领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研究领域,获7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大动脉炎的研究属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7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王永炎(1938.9.29- )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药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

吴咸中(1925.8.28- )中西医结合专家。辽宁省新民县人。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及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从60年代初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80年代后期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中西医结合领域,将研究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等疾病的疗效,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1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

吴以岭(1949.10.24—)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河北省故城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继承创新首次形成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治疗新途径,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主编的《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20余家及国外新加坡等高等医学院校开课,建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多省市络病专委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现代化做出贡献。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张伯礼 (1948.2.26 -) 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内科教授 。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

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立信

谢立信 (1942.12.12 一) 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等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专著,主编国内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另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 27 部。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著42篇。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万余例。先后承担国家 "863"和 "973"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 30 项。现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3名。1998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199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6年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现为《中华眼科杂志》等12 种眼科杂志副总编、编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五篇:中科院协同创新

中科院集成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会上致辞。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中国科大、合肥研究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此举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崭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

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

詹文龙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界肩负着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努力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促进各部分间的融合,从而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成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次成立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在长期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学家团队、国际前沿科研项目、国家级科学与工程平台以及野外台站网络,构筑全国科教结合协同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实施,是因为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科学平台集聚、科教结合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利条件。

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科技部基础司巡视员张国成,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为“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揭牌

中科院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宣读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互聘教授、研究员的聘任决定

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双岗双聘

中科院长期坚持探索科教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与不同类型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机构的形式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挥平台和项目优势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中科院与高校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国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来研究所做科研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员在研究所担任兼职教师600多人,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约700人。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9年,中科院成立“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全院科教结合工作;同时设立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项目、特聘教师岗位项目、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等四类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采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对院属各单位发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结合项目进行支持。截至2011年9月,支持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共计36项,覆盖中国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个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个研究所。

白春礼强调,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研结合、研教互动和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是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新时期将全面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按照“开放兴院”战略的要求,打破行业、部门与学科壁垒,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优质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进一步发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科教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发挥中科院创新引领的“火车头”作用。

白春礼特别强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面向国内外用户群开放共享的物质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他希望该中心作为中科院新时期“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联合汇报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他说,一直以来,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今年4月双方举行专题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教结合的会谈纪要》,就建立科教一体的联合科研机构达成共识,并在夏季院党组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建设科教结合的共同体的规划,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侯建国介绍了双方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工作的目标、合作方式、建设措施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未来信息、能源、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作的世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一个试点”,即探索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改革试点和国立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在合作方式上,双方采用一校多所多学科形式,建设科教一体的联合机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既是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又是中国科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研究所前沿平台与人才的优势,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期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致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致辞中表示,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开展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科教结合创新试点,这是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相信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定会开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研学共赢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国际著名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和遥感辐射定标实验场、建设中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型综合科研平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大气环境监测、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揭牌仪式现场

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如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大“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将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聚合与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与先进核聚变能等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并在大气环境监测、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领域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语音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中心将在能源与环境、生命与医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完善和新建相关创新单元和大科学装置。中心还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成果与专利共享、人员双岗双聘、平台与资源开放共用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基础科学局、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中国科大各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和共建单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彭苏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1-10-26 关键词: 浏览次数:279

|<< << 1 2 >> >>|

10月17日,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洪江、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湘到会揭牌并讲话,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由我校科协办公室主任佟书华主持。

刘洪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协工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由武汉大学科协牵头成立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打破各学会长期独立运行,长期“封闭”、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推动学会间交流、合作,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也为全省学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希望各省级学会、协会借联盟成立之契机,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平湘常务副院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联盟的成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应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工作大有可为。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对企业实际需求不了解等现实问题,校科协及联盟、学会应在组织协调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学会可以紧密联系各学科的平台建设,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工作,开拓学会、协会工作的新思路。

会上,各位代表就如何开展好联盟及学会工作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学会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学会、协会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佟书华主任对联盟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希望各学会今后多通过联盟来组织活动。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石萍、丁惠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代表,挂靠武汉大学的14个学会、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力促区校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矿大 (北京)校长乔建永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1-10-10 07:55

本报讯

9月的草原大地,阳光和煦,硕果累累。9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包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副校长姜耀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财务总监刘德华、副总经理孙春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徐凤君厅长、马强副厅长,人社厅王顺副厅长、科技厅云涛副巡视员,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徐凤君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校校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建协同创新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强区”战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促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品牌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区位优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人才与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合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合力提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

按照协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科技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共同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学院,更好、更快、更多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能源教育科技新平台,全面促进内蒙古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在讲话中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已有百年积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力,为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内蒙古已受益匪浅。

连辑认为,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起支撑作用的是工业,工业的主体是能源,能源的主体是煤炭,已成为富煤大省,但仍有很多制约条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开展引智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内蒙古科学发展。

连辑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区校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建立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合作切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拓展到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区校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山东能源集团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矿业和安全特色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托煤炭主体发展,并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母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全国70余家能源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乔建永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稀土、矿业等学科优势明显。山东能源集团矿产资源丰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彼此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乔建永相(下转第3版)

-----------------转版-----------------

(上接第1版)信,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组建,必将对我们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大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科技事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发表讲话,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表示愿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讲话,欢迎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要以这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随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连辑副主席与乔建永校长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

乔建永校长还与卜昌森董事长签署了《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乔建永校长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合作共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书》。

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连辑副主席、马强副厅长、李保卫校长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还向连辑副主席、卜昌森董事长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包头市政府有关领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邸建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范中启、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会泽、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亮、校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康帼姝等。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孙海瑞 供稿人:科学技术处 阅读次数:286 发布日期:2011-10-25

------------------

10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此次认定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1]17号),整合省内高校优质科技资源为我省产业集群提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协同创新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省内高校申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议并充分征求相关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意见,共认定10个前期对接合作基础好、未来对接合作潜力大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与7个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合作。辽宁省教育厅将通过各种科技专项计划择优支持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以此推进协同创新。

通知指出:各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按照本中心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相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各依托高校要积极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对接合作创造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总理记者会范文下一篇:总经理辞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