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泛森院士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王泛森院士范文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泛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

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

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John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

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

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

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1960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 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 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conceptualize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

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

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

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第二篇: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评论:怎样做好一个研究生,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转发此文希望与大家共勉,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希望大家看完后都能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原文如下: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 院士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

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

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

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

,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

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

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

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

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

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

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

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

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

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

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

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

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

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

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作为研究生不

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程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

阶段,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

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

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

,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

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

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

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

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

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

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

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

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

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

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

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

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

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

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

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

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 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

的引导下学习「 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

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

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

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

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

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

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

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

,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

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学

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

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

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 research 这个字非常有意义, search 是寻找,而 research 是再寻 找,所以每个人都要 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

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

,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

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

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

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 等。所以能

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

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

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

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

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

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

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理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

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

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

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

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

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

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

,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

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

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

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

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

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

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

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

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

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

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

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

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

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 style , style 本身就 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

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经过

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

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

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

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 style ,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

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

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

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

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

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

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

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

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

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

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

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

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

法好好地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

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

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

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

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

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

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

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

。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

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

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

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 John Na sh 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

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

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

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

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

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

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

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

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

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

,再随着你的问题与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

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

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

五、六

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

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

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

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

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

而且一旦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

,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言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

有另外一个外语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

言,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 等,一定要有一个语言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

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言就

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

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

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

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

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

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

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

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

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

思想与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

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

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

贝尔经济奖,连 John Nash 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

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

最核心的地方已经 search 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

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

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

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

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John Nash 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

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

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

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

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

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

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

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

。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

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

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

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

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

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

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

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

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

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

,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 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

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

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

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

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

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

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言我能掌握,英

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文章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

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言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

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

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

训练与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

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

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

。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

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

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

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

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

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

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

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

一大堆简称。在 1960 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

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

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 ibid 。所谓 ibid 就是同前作者,这

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 et. al. 就是两人共同编的。

英文有一本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

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

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

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

,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 browse 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 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

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

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

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

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

,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非常精彩!非常重要!)

8. 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

,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

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 conceptualize 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

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

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 con ceptualize 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

课,教学生如何 conceptualize ,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

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

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

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

《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

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

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

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

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

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

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

三、

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

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

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

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 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

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

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

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

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

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

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

要做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

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

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

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

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

,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

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

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

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 -- 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

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

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

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

,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

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

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

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

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

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

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

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

?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

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

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

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

好的大学。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外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一).普通外科学(4人) 1.陈肇隆

陈肇隆 (1950.9.29 - ) 肝脏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生于台湾省高雄市。1976年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现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长庚大学外科教授。

陈肇隆教授是台湾肝脏移植的开拓者,1984年完成台湾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是亚洲首例手术成功并长期存活的肝脏移植,并率先采用脑死亡定义,促成台湾在1987年达成亚洲第一个脑死亡器官移植立法。二十余年来陆续完成台湾首例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亚洲首例一肝两受的劈离式肝脏移植、全球首例未输血活体肝脏移植、台湾首例成人活体肝脏移植、华人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陈教授对活体肝脏移植的技术与策略发展出多项创新与改良并获得领先世界水平的成绩。同时进行相关之基础研究,带动相关医疗科技之发展,于1996年获台湾行政院杰出科技荣誉奖,对增进全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有卓越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99篇,SCI收录253篇,获邀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肝脏移植102场。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范上达

范上达 (1952.2.5 -) 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人。200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主任。

范上达教授为四间外科学院院士,并持有四个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医学期刊,文章迄今已累计506篇,记录了他对肝脏移植及亚洲常见病症之深入临床研究。这些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內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范教授入选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全球临床医学科学家前0.064%之列。2001年,他获香港大学颁发卓越研究成就奖。2005年,他带领肝脏移植组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范教授现任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部和肝脏移植部主管。1991年,他施行了香港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直至目前,肝脏移植组于玛丽医院已完成468例肝脏移植手术,过去四年连续252例病人的总存活率维持在92.5% 的水平。这些病例中,224例为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乃范教授于1996年为解决成人器官短缺问题而设计的术式。該手术突破了活体供肝的体积限制,已被世界多个移植中心广泛采用,惠及无数肝病患者。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黄志强

黄志强 (1922.11- ) 普通外科学专家。广东省新会市人。 1944 年毕业于前中正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我国常见疑难病症 " 肝胆管结石病 ", 拓展了肝胆科学领域 ; 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 , 提出并完善了肝门胆管切形、重建、扩大修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 ; 首先开展我国胆石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其大量成果不仅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且影响提高了损伤性胆道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其它肝胆疾病的诊治水平 ,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 点的肝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系统 , 特别是肝门部胆道外科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诊治原则与外科技术 , 居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2O 余篇 , 编著学术专著 13 部。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黎介寿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我国积极推广,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多项,发表论文362篇,主编专著7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骨科学(7人) 1.戴尅戎

戴尅戎 (1934.6.13 -) 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于美国Mayo Clinic任客座研究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临床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和骨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长、副会长。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制品用于人体内部。在步态和人体平衡功能定量评定、内固定的应力遮挡效应、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因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和部、市级

一、

二、三等奖27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99篇(第一作者102篇),主编、参编专著33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付小兵 付小兵(1960.08.14-),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四川省资阳市。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马德里大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六所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解决了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皮肤汗腺再生,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研发出用于创面治疗的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有重要作用。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以及政府特殊津贴等。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杰出成就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葛宝丰

葛宝丰(1922.12.26- ),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顾玉东

顾玉东(1937.10.19- )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组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年起应用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先后首创小腿外侧皮瓣,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卢世璧

卢世璧 (1930.7.8- )骨科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邱贵兴

邱贵兴(1942.3.13-),骨科学家,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协和医大骨科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等。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著376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17部,副主编、编委17部,主译8部。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王澍寰

王澍寰(1924.12.12- )手外科专家。北京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手外科领域中,最早、最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形成特色。195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手外科,设计和改进多种治疗和手术方法。1978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1963年在国内最早开展直径1.0mm的显微血管外科实验研究,获得临床断指再植初步成功,填补空白。1987年发明大网膜轴型皮瓣。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12部,参加译著6部。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盛志勇

盛志勇(1920.7.1-)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一级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张涤生

张涤生 (1916.6.12- )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会会议主席(1989),第三届世界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 (2002),第三届亚太颅面外科会议主席(2003)等,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并在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距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强直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等手术,并开展颅面畸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5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王正国

王正国(1935.12.12~)野战外科专家。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三).泌尿外科学 1.吴阶平

吴阶平 (1917.1.22 -),生于江苏常州。曾任第

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南京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美国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师学院院士 , 国际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等。

1937 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可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并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确立了肾上腺髓质增生为一独立疾病,为国际上所承认。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共发表医学论文150篇,编著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获首届人口科技研究奖,北京医科大学首届伯乐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巴黎红宝石奖,巳黎红宝石最高奖,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张心湜

张心湜(1942.6.26-)泌尿外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1967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校长、台湾振兴医院院长、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国际外科学会副主席及台湾总会主席。现任台湾阳明大学终生荣誉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顾问、台湾润泰集团医疗事业体系执行长、台湾卫生研究院董事会董事。发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计算器监控装置,获多国发明专利及台湾科技最高奖,专利金全数捐出,成立泌尿科研究发展基金,奖掖后学。成立台湾第一个"泌尿外科培训班"及"外科肿瘤医师培训中心"。从事医学教育三十余年,并持续第一线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病患爱戴。发表论文204篇(含SCI 93篇),书籍22本,担任各医学杂志主编、世界影视泌尿学及国际外科学会世界大会主席。1990年起为促进两岸医学发展,从事下列交流工作:每年赴大陆颁发奖助学金,举办研讨会,安排两岸医科大学师生互访,安排大陆医师来台观摩、研究,捐赠大陆医学院及医院先进设备、医学期刊及录象带,担任北大泌尿科培训学院荣誉院长及专家培训委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郭应禄

郭应禄 (1930.5.4 -) 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主编著作25 部,论文 300 余篇,成果20余项。82 年主持研制国内 ESWL 样机, 84年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87年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国内 ESWL领域的开拓者。80 年代率先开展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91 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 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80年代主编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95年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观点,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 91 年创建腔内泌尿外科和 ESWL 学组,95 年创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 同年组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1997年和2002年相继启动"人才工程"和"将才工程"。2005 年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为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神经外科学 1.王忠诚

王忠诚 (1925.12.20- )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周良辅

周良辅(1941.7.27-)神经外科教授、博士导师、医学家。福建省古田县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神经外科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WHO神经科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

九、

十、十一届委员。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1995)和二等奖(2009)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五)其它外科学 1.邱蔚六

邱蔚六(1932.10.13-)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教研工作。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及颞下颌关节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70年代末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创造性地提出经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紊乱病及颞下颌关节强直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80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科书及参考书12本。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并为《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杂志《Oral Oncology》编委。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后出站5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以及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汤钊猷

汤钊猷(1930.12.26- )肿瘤外科专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60年代末从事肝癌研究,特别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方面成就显著。最早对小肝癌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病人,其5年生存率可达68.4%,这些重大成果使肝癌“不治之症”可望向“可治之症”转化,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被国际权威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主编肝癌、肿瘤专著8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张金哲

张金哲 (1920.9.25- )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发表论文150篇,著书20余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朱晓东

朱晓东(1932.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内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网址)

1.钟南山

钟南山 (1936.10.20- )内科呼吸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COPD病人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在2000年我国SARS疫情中,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并获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聘为撰写联合国《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件的中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翁心植

翁心植(1919.5.10- )内科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45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朝阳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普通内科、寄生虫病、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诸领域均有创造性贡献。40年代,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50年代,致力研究吸虫病,创建用于诊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简制抗原方法;60年代,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家免疫是发病的原因之一;70年代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率先将肝素用于肺心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创建呼吸重症监护室,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始控烟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获世界卫生组织金质奖章。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9部。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进步医药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陈灏珠

陈灏珠(1924.11.6-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率先作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达国际先进;率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成功。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等一等奖8项。发表论文358篇,主编专著11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高润霖

高润霖 (1941.5.4 -) 心血管病学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其他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PTCA,使病死率明显降低,达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促进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推广及规范化并扩大我国在国际介入学界的影响做出贡献。他参与领导的"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致力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在冠心病临床、心绞痛病理生理和治疗及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起担任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

5.张运

张 运(1952.9.28-)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计划课题20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200余篇,国家级杂志2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5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十大成果奖1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奖励20余项;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樊代明

樊代明(1953.11.7-

)消化内科专家。重庆市人。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发现4种新的胃癌抗原,克隆成功为其编码的2个新基因;研制成功10种胃癌单抗;首创胃癌血清免疫PCR诊断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和国家新药证书,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从45%提高到70%以上,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在胃癌耐药细胞上发现新的耐药分子及其编码基因。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86

3、97

3、国家攻关、国科金重点项目等所属12个国家级课题,是国家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发表论文181篇,其中国际杂志82篇,10篇主要论文被国内外引用781次。主编专著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副主委和中华内科学会副主委,是12种医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现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陈香美

陈香美 女(1951.1.6-),内科肾脏病学专家。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6年在日本北里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七届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

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慢性进展性肾病炎症与硬化细胞分子机理及临床意义、IgA肾病凝血纤溶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的机制及防治、调控肾脏细胞衰老的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延续资助。发表论著298篇,SCI收录54篇。主编著作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刘志红

刘志红 女 (1958.12.26 -) 肾脏内科学专家。198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在医疗和科研中贡献突出,发表论著250篇,SCI收录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成绩突出。发现大黄酸是一种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药。获中国及美国专利,立项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发。研究了多种肾脏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变化与临床表型,预后的关联以及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及其变化规律。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肠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创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陆道培

陆道培 (1931.10.30- )血液病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我国骨髓(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创下首先以孕妇供骨髓以及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的2项世界记录。1981年首先在我国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用此疗法可根治大量的恶性和重症血液病患者。创造了骨髓移植根治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世界记录。首先证明骨髓混合胎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抗宿主病。首先证明硫化砷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卓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本。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长耿

阮长耿(1939.8.14- )血液病学专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苏州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研制成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等多种单克隆抗体,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专著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 )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李春岩

李春岩(1938.9.15- ) 神经病学专家。河北省大城县人。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史轶蘩

史轶蘩(1928.11.1-)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发表论文约180余篇。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项坤三

项坤三 (1936.2.21 -) 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1988年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发现了首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尚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及发现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症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在以上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11项为第1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肖碧莲

肖碧莲(1923.10.31- )女。生殖内分泌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9年原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后补博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在我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从事各种激素避孕药具的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胡亚美

胡亚美 女(生于1923.4.27- )。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五年无病存活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挽救了无数危重病儿的生命。至今已有700多例白血病患儿已存活5年以上即治愈了。作为主编之一编著的《实用儿科学》是一部经典的儿科医学大型工具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沈渔邨

沈渔邨 (1924.2.15- )女。精神病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原苏联医学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6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80年代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

一、

二、

三、四版,先后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授予国外院士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陈洪铎

陈洪铎 (1933.2.18 -)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及致公党员,皮肤性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

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在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有实际价值的贡献;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有新的发现;并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近50年,发表论文273篇、专著11部。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

程莘农 (1921.8.24- )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1948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及国家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科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拜著名国医前辈陆慕韩为师,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主编和撰写针灸专业教科书7部,成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的主要范本。并负责北京国际针灸教学工作,去过十多个国家,进行针灸学术交流。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

石学敏(1938.6.6 -),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李兰娟

李兰娟(女)(1947 .9.13 -) 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原籍浙江省杭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现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

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将军、总后勤部一代名师。曾任皮肤性病学科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病学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6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及军队真菌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

刘玉清 (1923.3.14-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市宁河县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1958年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和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处国内领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研究领域,获7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大动脉炎的研究属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7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王永炎(1938.9.29- )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药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

吴咸中(1925.8.28- )中西医结合专家。辽宁省新民县人。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及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从60年代初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80年代后期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中西医结合领域,将研究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等疾病的疗效,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1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

吴以岭(1949.10.24—)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河北省故城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继承创新首次形成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治疗新途径,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主编的《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20余家及国外新加坡等高等医学院校开课,建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多省市络病专委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现代化做出贡献。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张伯礼 (1948.2.26 -) 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内科教授 。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

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立信

谢立信 (1942.12.12 一) 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等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专著,主编国内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另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 27 部。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著42篇。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万余例。先后承担国家 "863"和 "973"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 30 项。现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3名。1998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199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6年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现为《中华眼科杂志》等12 种眼科杂志副总编、编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四篇:2011年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最新消息)

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9人)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共7人)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张俐娜(女)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地学部(共10人)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技术科学部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工程院: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高 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吾守尔·斯拉木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新疆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钱旭红 49 有机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李言荣 49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谭天伟 47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李建成 4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刘加平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崔 恺 53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缪昌文 53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龚晓南 66 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瞿金平 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学部

陈剑平 48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吴孔明 46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7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康绍忠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朱有勇 55 植物病理学 云南农业大学 李 坚 68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医药卫生学部

詹启敏 52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于金明 53 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郎景和 71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王学浩 69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祖尧 51 消化系统病 香港中文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

胡文瑞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邱菀华 64 机械与运载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静晨 51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武警部队总医院

第五篇:上海院士风采馆

《上海院士风采馆》活动设计案例的编写提要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1、活动设计要涉及三类课程,方便学校和各学科教师参加和选择。

2、编写的过程也是实施的过程,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和若干个学校基地。

3、活动以短小精悍为主,便于教师选择、参与和组织。

4、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拓展型课程

这类课程的活动的一般流程是:学习→参观→交流。教师先确定某一专题,举办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院士的知识,了解院士们的事迹和风采。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上海院士风采馆”参观学习。最后学生回到学校进行讨论,或者展示交流。示例如下:

1、走近《上海院士风采馆》 (1)建筑外观、主体建筑 (2)基地的布局

序厅:科技隧道、院士阳光墙。

A、奋斗与辉煌展区:祖国的呼唤、科技的足迹、平凡的人生、我们在一起。

B、梦想与追求展区:生活之美、造福人类健康(微观层面)。

1 C、使命与荣耀展区:综合国力、强国之梦、持续发展(中观层面)。

D、开拓与创新展区:核心战略、未来生活(宏观层面)。 尾厅:《院士之光》影片 (3)院士制度的常识。

(4)了解60位常规展示院士的事迹。

(5)了解目前在杨浦区生活工作52位院士的情况。 (6)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7)讨论和交流活动,主题班会,故事会活动。

2、物理学科相关院士的故事

(说明,这类故事也可以包括数、理、化、生、劳、信、科、地等理科学科,故事可由若干个该学科的科学家的事迹组成。由于理科老师都可以参加,所以相关的拓展课数量不少。)

(1)拳拳赤子心——记钱伟长 (2)从“596”到“639”——记邓稼先 (3)“我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记王承书 (4)“两弹一星”元勋——记吴自良 (5)向太阳要能源——记褚君浩 (6)人工智能领域的耕耘者——记陆汝铃 (7)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8)演讲比赛。

3、造福人类健康的勇士

2 (说明:这类拓展课涉及衣、食、筑、行、健康、国防诸多领域中的某一领域,和学科教学内容若即若离,往往涉及几个学科。例如理化生;数理化;生化;理地信息、理化技等等。这类拓展课可以两个教师共同参与编写。)

(1)手术室是我一辈子的战场(吴孟超) (2)病毒是美丽的(闻玉梅) (3)“动物药厂”的缔造者(曾溢滔) (4)中药研究的现代化探索者(金国章) (5)妙手仁心的骨科领跑人(戴克戎) (6)断手再植的奇迹(陈中伟) (7)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 (8)“井冈霉毒”之父(沈寅初) (9)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10)学生摄影作品展览。

4、你们是杨浦区的骄傲

(说明:目前在杨浦区生活工作的两院院士有52位,杨浦区区委和区政府把他们作为服务的重点(四套班子领导与他们结对交友),建立了杨浦区院士服务中心。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其中有些院士的科学精神和辉煌成就知晓较少,组织编写他们的生活中的故事,可以使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为服务院士做点贡献。

(1)52位院士的概况

(2)天道酬勤(周勤之上海机床厂)

3 (3)坚持方向,全力投入(谷超豪复旦) (4)痴迷和坚持(赵东元复旦化学) (5)

(李国豪同济) (6)

(曹雪涛二军大) (7)杨浦区院士服务中心的工作 (8)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9)制作贺卡活动 (10)贺卡赠送活动

5、绘画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美术学科)

(1)教师提供院士风采馆、越江隧道、八万人体育馆、东方明珠塔地铁列车、浦东机场、黄浦江三座大桥的图片。

(2)讲述建筑背后的故事。 (3)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6、用卡纸设计、制作和院士相关的上海景观(劳技、美术) 教师提供样品和图样、讲述制作要领、学生二人一组进行制作。 例如八万人体育馆、院士风采馆、高速列车车头、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光华楼、浦东机场等。

7、学乐器演奏院士赞歌(音乐、艺术) 可以采取的方法:

(1)用乐器演奏歌颂科技发展的歌曲、然后上台表演。 (2)唱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国防现代化的歌曲 (3)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欣赏优美的歌曲。

4 推荐歌曲:(暂空缺)

8、影视欣赏(团队、班主任、音美教师)

选择

七、八部反映院士精神的电影或电视片,例如《蒋筑英》 方法:教师介绍故事背景、学生欣赏作品、写影评、制作网页或墙报。

推荐电影:(暂空缺)

9、生活中的院士(语文学科)

可以由院士们的亲属、大学社区小院中的邻居、听过院士报告的学生编写他们生活中的某一片断,使院士们更加丰满,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习。

教师可以例举几篇典型的范文,讲述这类“

二、三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习写作、要求真实感人。

也可以由各校(例复旦附中、复旦二附中、兰生复旦中学、交大附中、上外双语学校等)整理收集以前几届作文比赛中的范文,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学习院士的感人事迹。

三、研究型课程

围绕上海院士风采馆开展的研究(探究)活动,要充分利用馆内的图片、实物、声音、文献等教育资源,还可以利用其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研院校和互联网络等资源,院士风采馆内提供的丰富的科学、历史、文化资源是校内难以完全寻觅。研究活动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过程性和问题性的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团体合作探究和个体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动手制作、主题探究、调查研究、科学

5 研究、角色表演、主题班会、实地摄影、写生活动等实践活动。

参加这类活动的人数一般为10-25名,时间建议为1个月至一个学期。

1、编写上海院士风采馆的解说词《院士风采》 ①明确任务:编写六个展区各个单元的解说词 ②收集展览会、博物馆、科普电影的解说词 ③知道解说词编写的一般要求

④上网查找上海风采馆的展馆资料、知道它的大概布局。 ⑤制定展馆解说词的框架和提纲 ⑥各组选择编写相关展馆的解说词

⑦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知道各展馆实物、图片和相关音乐表达的主题,拍摄照片。修改编写提纲。

⑧各组编写解说词。

⑨修改解说词,确定配播的音乐

⑩展示照片,播放主题音乐,朗读解说词。

说明:也可以选择《共和国的脊梁》、《登攀科技高峰的勇士》、《生活中的科技之美》、《院士们的少年时代》等题目,编写风采馆的部份展馆的解说词。

2、测量与绘制地图

(1)任务:绘制导游图,为初游者提供服务。 (2)平板仪测绘地图

A、学习平板仪测量长度的方法。

6 B、选择黄兴公园内或黄兴公园门口的开阔区域,安置平板仪; 对中操作;整平操作;定向操作;

C、用平板仪测量:以平板仪为控制点,测量OA、OB的距离。 D、将黄兴公园门口的区域边界设立若干点。(一般不超过10个),上海院士风采馆两侧也设立二个点,对这些点(C、D、E、F、G、H、L、J)进行观测。

E、在图纸上绘出上海院士风采馆周围的地图。

(3)、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观测点进行定位,验证“平板成图”的成效。

(4)、对上海院士风采馆展馆内部进行测量,绘测导游图。 标上各展馆的名称。

3、沿陈吉余院士足迹前进 (1)学习陈院士的生平事迹 (2)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了解有关河道测量、河口海岸、滩涂生态、湿地保护、水生生物、河流水文等领域院士们的研究情况。

(3)调查河流的水文和水质(黄兴公园内) A、水体温度分布:河面、河底、中间

B、水体盐度:采集水样后,要求测出不同的盐类 C、水体的硬度:主要测量钙、镁离子总蛳 D、水体的PH值 (4)测量过水断面的面积

7 A、从桥梁附近河道的水尺、读取河道水位 B、在桥梁边,测河道的宽度

C、以测量间距0.5m,确定测量点,依次测量河道水深,并记录。 D、画出河道断面面积形状图(河道横截面图)。 E、计算断面积,计算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4、教育戏剧《小豆豆笑了》

沪语剧,将一院士的回忆文章改编成剧本、学生分配角色、自己排演、演出汇报,让孩子的天性和院士童年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语言表达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杨浦院士的寻访

(1)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或者查阅相关网站、资料,知道杨浦区工作生活院士的概况。

(2)在杨浦区地图上标注出相应的57个点(地图大小约为4张A4纸大小)

(3)用速写、漫画、摄影、图案等艺术形式,表达某一院士的标志性成就,尺寸大小要求一致。

(4)在图片下方写上简要文字(十字左右)。 (5)将图片和文字粘贴在对应的57个点上。

(6)该活动建议3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每组完成3-5名院士的图片制作。

6、院士风采院艺术沙龙活动

8 一个学校某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相聚一起,进行艺术沙龙,把科学艺术结合起来,感受科学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陶艺作品制作

A.学校张贴海报,开展“院士风采”陶艺活动 B.组织陶艺小组,了解院士们的贡献和事迹

C.到“建设初级”、“ 杨教附中陶艺馆”,制作院士们的作品、居住大楼、生活用品等。

D.作品烧制或拍摄成照片,写作品的文字描述 E.作品陈列、作者留念 (2)摄影作品的比赛

A.张贴海报,学生自愿参加摄影小组 B.拍摄院士风采馆的外景和内景的照片 C.展示学生的作品

D.组织其他学生进行投票,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3)主题音乐会

A.和用广播和海报,确定主题,欢迎学生参加

B.确定策划人,会标制作人、灯光设计人、节目名称、节目主持人、串联词执笔人,名人名小组去准备

C.举行“XXXX”主题音乐会,在黄兴公园举行 D.对音乐会进行照片拍摄或录像拍摄 (4)吟诵诗词和散文

9 A.成立文学社

B. 了解院士们的文学爱好和造诣 C.寻找院士们撰写的美文和诗词 D.吟诵院士的诗词和散文

以上活动活动后,应将有关照片、资料收集起来,制作一本《“院士风采”艺术沙龙活动作品集》,或者拍摄一部名为《“院士风采”艺术活动记录片》。

7、猜谜语活动

(1)布置每位学生制作一条谜语的任务

(2)每位学生熟悉一位院士,每位学生和院士一一对应,不重复。

(3)布置谜语的内容:院士格言、院士座右铭、院士突出事迹、主要荣誉等。

(4)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5)阅读有关院士的书籍或上网查寻院士相关资料。 (6)编写谜语和谜底

谜语格式:性别、主攻领域、格言(或事迹)

(7)教师组织几位学生选择或修改谜语

(8)学生介绍200位院士的主要故事,用计算机呈观院士照片 (9)制作灯谜 (10)举行猜谜活动

(11)评选猜谜能手,并给奖品奖励

8、初中生了解两院院士情况的调查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小组调查的主题

(2)参考调查主题:受学生欢迎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情况调查;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有关知识的调查;参观过上海院士风采馆情况的调查;认识上海170位院士情况的调查;院士青少年时代学习情况知晓多少的调查等等。

(3)各小组设计调查问卷 (4)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5)汇总调查数据 (6)完成各小组调查报告

(7)交流与展示、成立宣传院士风采的志愿者团立

9、我们的《院士风采》系列照片 (1)班级集体分成几个小组

(2)确定想表达的主题:展馆特色;区院士服务中心;第一展馆;院士奋斗;他们的青年时代等。

(3)收集其他博物馆、展览会主题表达的图片或录像片资料 (4)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5)讨论确定十张照片的构思 (6)拟定文字描述

(7)到“上海院士风采馆”实地拍摄 (8)对照片、文字进行排版、形成精美的壁报 (9)举办照片壁报的展览会

11

10、走进植物王国

A、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知道研究植物的科学家的姓名。了解院士研究的方法

B、观赏黄兴公园内的植物,

C、调查几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D、调查植物的生态环境:气候情况(降水量、温度、湿度)、土壤特点(土质、酸碱度)

E、植物标本的制作(枝条、叶)

F、观测、记录植物发育的始期(某一植物刚开一朵花,叫开花始期)

G、根据植物确定南北方向:

树木的枝叶是茂盛还是稀疏

树皮是光洁还是粗糙

叶片的叶脉是粗还是稀

果实成熟是早还是晚,果实的颜色较深还是较浅

四、实践活动

“上海院士风采馆(黄兴公园)一日游”活动设计

1、前期准备(略)

2、活动开幕式:

时间:上午8:30 ---- 9:00 地点:上海院士风采馆广场

12 背景:探究、合作、体验(会标) 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开幕式议程:

主持人宣布:院士探究活动开始

学校校长讲话

风采馆负责人致欢迎词

年级组长提活动要求

学生代表发言

3、“认识自然”小组的活动

A、参观风采馆,重点了解植物、水文方面院士的事迹 B、认识黄兴公园的10种植物

捡、拾植物的枝、叶,制作标本

用绘画形式,表达黄兴公园植物的生长特征 C、了解公园河流的情况

探究河流的水质

了解河流内的动植物

讨论河流水质和动植物的关系

4、“寻找院士”小组的活动

A、参观风采馆,寻找你最崇敬的5位院士,填写简单事迹 B、寻找有共同特征的5位院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填写表格

C、寻找你最感兴趣的1位院士,用几句话描述,绘画他的头像

13 D、在草坪上休息,唱歌

5、“风采馆之声”小组的活动

要求:为“上海院士风采馆”选配合适的乐曲和歌曲 A、参观风采馆,了解6个展馆表达的主题

B、分析乐曲和歌曲的类型———交响乐、独奏、小夜曲 、合唱、独唱 ,知道它们在 展馆表达的意境

C、选择6首合适的乐曲或歌曲:曲名、作者、情绪或意境 D、在草坪上播放乐曲,大家欣赏,学生独唱和小合唱

6、“院士和我心连心”小组的活动

A、描述自己的梦想,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

B、参观黄兴公园,选择合适的景点将自己的青春拍摄下来 C、参观风采馆,寻找

一、二位院士的奋斗路程。用抒情笔调描述梦想

D、举办“院士和我心连心”演讲会,朗诵我的梦想

还可以设计主题班会、故事会等(略)

五、基础型课程(略)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院士们的科技创新、爱国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动事迹。

上一篇:体育小明星范文下一篇:天之韵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