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避险系统规定

2024-04-18

六大避险系统规定(精选8篇)

篇1:六大避险系统规定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发 文 号: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一、总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2.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4.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5.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完善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6.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大中型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七)紧急避险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2.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八)压风自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3.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九)供水施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2.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十)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2.地面调度室至主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地下矿山企业,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采掘工作面。

三、使用管理

(十一)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十二)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区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的有关规定,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

(十三)地下矿山企业应加强培训,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

(十四)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十五)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四、监督检查

(十六)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

(十七)地下矿山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十八)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应包括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无本规定要求内容的,负责组织安全专篇审查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审查批复。

(十九)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自规定要求期限开始,没有按要求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建设的,负责组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通过验收和批复。

五、附则

(二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二十一)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必备手册》

作 者:袁河津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定 价:780 元 优惠价:38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 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要求与达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通知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六大系统的要求与达标 第二篇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第一章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 煤矿综合监控子系统

第三章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第四章 矿井数字网络广播系统

第五章 KJ71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

第六章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第三篇 煤矿安全监测仪器

第一章 矿用分站与信息传输接口 第二章 矿用电源与备用电源

第三章 矿用断电控制器与断电控制 第四章系统软件

第五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第六章矿井气体检测仪器 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粉尘检测仪器 第四篇 矿井监测监控设备选型

第一章 便携式安全生产检测装置 第二章 供断电设备及其控制 第三章 分站式监控系统 第四章 矿用现场总线及其应用 第五篇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

第一章 KJ278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KJ236-2010)介绍 第三章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暂行)第六篇 井下移动目标精确定位理论与技术

第一章 无线定位和井下无线定位方法 第二章 直巷道中OFDM超分辨率定位算法 第三章 井下工作面超宽带TOA定位算法 第七篇 井下通讯联络系统相关准则

第一章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第二章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管理规定

第三章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第八篇 煤矿通信与信息化系统建设

第一章 煤矿调度电话通讯系统 第二章 煤矿漏泄通信系统(KDLT-Ⅳ)第三章 矿井无线移动通信

第四章 模拟光纤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及应用 第九篇 煤矿安全监控与通信系统组建

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监控与通信 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第三章 煤矿供电监控系统 第四章 煤矿轨道运输监控系统 第五章 煤矿排水监控系统 第六章 煤矿工作面生产监控系统 第七章 煤矿瓦斯抽采(放)监控系统 第八章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 第九章 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第十章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第十一章 矿用以太网 第十篇 井下无线视频通信关键技术 第一章 无线电波在井下巷道中的传播特性 第二章 数字矿山综合无线局域网络 第三章 无线视频传输中的QOS算法 第四章 运动分割和感兴趣区提取算法 第十一篇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第一章 避险硐室 第二章 井下避灾硐室系统研究 第三章 避灾硐室位置研究

第四章 避灾硐室设计 第五章 实例分析 第六章 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第十二篇 自救器及压风自救装置的配备、使用与管理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过滤式自救器 第三章 化学氧自救器 第四章 压缩氧自救器 第五章 压风自救装置 第六章 自救器的配备与管理 第十三篇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 第一章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第二章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技术要求 第三章 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 第四章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第五章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

第六章 义煤集团公司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办法 第七章 某某公司压风自救系统使用与管理办法 第十四篇 供水施救系统建设 第一章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第二章 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第三章 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标准 第四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管理规定 第五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技术要求 第六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设计提纲 第七章 XX煤矿供水施救设计安装方案 第十五篇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经验借鉴

经验1:×××有限公司六大系统建设及隐患整改方案

经验2:XX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方案

经验3:青龙煤矿监测、监控系统

第十六篇 建设完善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相关技术标准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篇2:六大避险系统规定

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全监管总局

二○一○年十月九日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一、总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2.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4.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5.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完善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

6.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大中型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七)紧急避险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2.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八)压风自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3.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九)供水施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

2.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十)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2.地面调度室至主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地下矿山企业,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采掘工作面。

三、使用管理

(十一)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十二)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区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AQ2013-2008)的有关规定,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

(十三)地下矿山企业应加强培训,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

(十四)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十五)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四、监督检查

(十六)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

(十七)地下矿山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十八)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应包括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无本规定要求内容的,负责组织安全专篇审查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审查批复。

(十九)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自规定要求期限开始,没有按要求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建设的,负责组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通过验收和批复。

五、附

(二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篇3:六大避险系统规定

目前,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大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将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通信联络系统等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但是这六大系统目前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 各个系统之间不存在交集, 没有实现六大系统集成。

目前国内建设的“六大系统”大多是独立的多个系统, 随着科技进步, 矿山安全各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出现了操作复杂、维护困难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 我国地下矿山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安全技术及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老矿山及新 (改、扩) 建矿山并存, 故将各个系统集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六大系统”集成的概念

通过网络集成、综合布线、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集成技术, 将处于独立状态的设备、信息和功能等集成, 使之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大系统, 以达到资源共享、管理集中高效便利、整体效益最优的目的, 这就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也可以将几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通过集成技术, 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一体化的新型系统。

系统集成可以分为应用系统集成和设备系统集成两种。其中应用系统集成是一种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应用的应用模式, 该模式同时需要提供一种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给用户, 包括具体的运行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属于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 已经深入到了用户的应用层面以及具体业务当中, 独立的应用软件将成为该系统的核心。而设备系统集成则相对比较简单, 是通过集成技术将相关软件、设备、界面等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开发以及应用。“六大系统”集成就是通过集成技术将相对独立的六个子系统进行集成, 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协调和统一的新型系统。

2“六大系统”规范关于集成的规定

(1) 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紧急避险系统规范均要求紧急避险设施内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设备, 同时具备这些系统的功能。 (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定位系统建设规范、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均提出了对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三大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主要是考虑三大系统的集成问题。 (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和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对三通及阀门安设位置的要求完全相同, 规定两者的前端设备应当安装在同一位置。

3“六大系统”集成模式

3.1 集中安装

根据“六大系统”各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的特点, 将多个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集中安装在一起, 这是“六大系统”工程实施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2 设备集成

(1) 设备集装:将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或者部件安装在一个设备箱 (盒) 内, 集装成为一个及多个系统设备或者部件为一体的新设备。 (2) 多系统功能设备:一个设备整合了多个系统的设备功能, 而且还得具备在相同的时间内供其他系统使用, 设备集成在降低系统投资、方便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同时, 也增加了系统风险。

3.3 网络集成

(1) 网络共享:网络共享实现了通过一个网络即可进行多个系统的数据的传输, 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以太网进行人员定位系统, 多数型号的监测监控系统及通信联络系统等数据的传输, 为多系统数据的同网传输奠定了基础, 使其具备技术可行性。网络共享, 不仅可减少线路数量, 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简化安装和维护, 尤其是对于矿井下的复杂危险的环境, 网络共享可保障网络的传输速度、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网络共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果发生网络故障, 整个的系统就会处于瘫痪的状态, 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线路集合:实现了六个系统的线路或者管道结合在一起, 但其子系统仍旧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 且不相互干涉。如可将矿山安全的六个子系统的线路集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多系统的线路集合,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可将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的管道融合在一起, 并外加套管, 整合成一个线路集合管道。线路集合实现了井下线路的简便安装、易于维护和管理。但线路整合可能会出现一管损坏各系统线管损坏的现象。

3.4 功能整合

六大系统的功能整合是将多个系统或另外一个系统的部分功能整合到一个系统之内。如在矿井安全中的紧急避险系统的紧急避险设施与其他的五大系统有机的结合, 继承了其他五大系统的功能, 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系数。

3.5 集中展现

(1) 系统链接:可利用计算机技术, 在网页上使用超链接, 将各个喜用联系在一起, 这样便于用过超链接登录相应的系统。 (2) 单点登录:可以省去再次登录时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麻烦, 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信任的系统, 从而实现对各个系统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这样也方便系统管理员的操作, 可实行单点控制系统, 一次性完成系统的维护、调度、安装、扩容、管理及升级等工作内容, 使系统的一系列环节得到优化, 节约了系统管理的操作时间, 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单点操作同样存在局限性, 对系统的要求较高, 且在后期的维护难度和费用较高。 (3) 集中展示:这样实现了在一个大屏幕上同时出现多个系统界面, 通过大屏幕控制其他系统的目的。

3.6 集成平台

上位集成平台是在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 实现其功能的互联互动, 数据的整合和各大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统一, 最大功能地发挥各系统综合效应和超值效应。“六大系统”集成平台的核心是集成管理软件, 故应当站在系统集成的层面上, 来实现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

4“六大系统”集成模式分析

上述第一至五种“六大系统”集成模式, 是局部或者松散的系统集成, 各个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因此, 严格意义上讲, 这五种模式的集成称不上“六大系统”集成。第六种模式的集成属于紧密型集成, 将“六大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 实现了“六大系统”的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互联互动, 是真正意义上的“六大系统”集成, 系统的技术含量高。

5“六大系统”集成的意义

(1) 将原来分散的各个独立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 最大化地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数据集成, 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管理效率。 (2) 将各个系统的功能集成组合在一起, 能够实现其功能的互联互动, 将系统的综合效应发挥出来。 (3) 将各个系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进而实现对各大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延伸, 挖掘各大线系统的超值效应。 (4) 有助于实现各大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统一及简化操作过程, 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疲劳度, 可以有效的防范事故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演青.加强对基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5:38-40.

[2]李事捷, 郭进平, 赵宏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关键性问题思考[J].金属矿山, 2008 (4) :62-65.

篇4:“八项规定”至少影响六大行业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司长张仲梁9日在介绍“八项规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影响时说了上述数据。通过统计中国官员过去两年“时间去哪儿了”,张发现“八项规定”使官员的工作节奏明显改变,逐渐从文山会海、饭局招待中解脱出来。对中央至地方官员在饭局上花费时间的统计都体现同样趋势。据统计,越往基层,官员的“饭局任务”越重。2012年县级主要官员一周要“赶场”18次,去年官员们的饭局平均减少了1/3甚至1/2。另一项针对官员“居家时间”的调查也显示,伴随着应酬减少,官员在家的时间平均增加半小时,越高级别的官员居家时间增加越明显。

分析去年各行业的增长数据,张指出“八项规定”至少对中国六大行业产生明显影响,其中餐饮业的增速降幅最大,其次是住宿业(酒店)、饮料制造业(酒水)、烟草制品业、印刷业及娱乐业。

美国美林银行的报告称,北京禁止公款消费和减少行政支出的命令,使国内消费急剧下降,从去年初开始,中国国有银行的存款额飙升,同比上升近30%。反贪腐运动将导致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减少0.6至1.5个百分点,粗略估计,因经济活动减少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1350亿美元。

篇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方案

编制:郑金志

矿长:马峰

2011年3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

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及《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灾“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2010】4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瑞煤业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一、加强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完善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该工程具体工作的平衡、协调、督办和验收。

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马峰

副组长:王国栋樊庚辰郑金志牛长明

屈书伟牛德元

成员:赵刚军黎金坡韩建伟李铁川

鲁现有史国付田孝峰李战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牛德元担任。

二、“六大系统”工程计划和进度:

1、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公司计划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

升级改造,更换旧的监控设备,购置新的监控设备,对各监测监控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加各种传感器,有效预防安全

事故的发生。计划安装双电源设备,并且计划与省公司联网。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一套,射频发射器150个。

3、压风自救系统:风井地面已安装两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PLC电控系统,空气压缩机安全设施齐全,压风管路采用直径75毫米的无缝钢管,管壁厚度5毫米,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风地点,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压风管路已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风。

4、通讯联络系统:我公司采用程控电话总机型号;AK8120型80数字程控,现已安装电话地面通讯联络系统40门,井下安装25门,计划井下再增加通讯联络电话25门,把电话普及到各个工作地点,保证通讯畅通。

5、供水施救工程建设:风井地面静压水池容积300立方,供水水源充足,供水管路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水池地点,机巷内有洒水喷雾装置,供水管路直径75毫米,厚度为5毫米的无缝钢管。巷道内每隔50米装设阀门,采面掘进头水管都已安装到位,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降尘管路已被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水。

6、紧急避险:根据公司文件要求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携带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我公司经过领导协商决定按规定要求在井下建立三个紧急避险硐室,每个硐室能容纳人员不低于60人,硐室内装设有供

风供水装置,并备有自救器和食品,计划到复工复产后施工。

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目标责任:

1、由机电矿长屈书伟负责通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2、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压风自救、供水设施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3、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紧急避险系统落实工程建设。

4、由技术矿长郑金志负责“六大系统”的设计和技术指导。

5、由安全矿长牛长明负责监督落实“六大系统”的施工质量标准。

6、由经营矿长樊庚辰负责“六大系统”所需的物资供应。

7、由矿长马峰负责保证“六大系统”安装所需的物资供应。

四、“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的要求:

1、各系统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公司的文件要求的时间进行施工。

2、施工一定要保质保量。

3、每天早会由施工负责人通报各系统施工情况。

4、每天下午两点半由矿长马峰主持各系统施工的平衡会。

5、各系统施工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措施施工,对施工缓慢的责任人严格按照矿规定进行处罚。

6、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

篇6: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以及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本矿井重点设计并建立完善以下六大系统。

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选用KJ90N型煤矿综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矿井安全监测、生产工况监控、网络信息管理及多种监测子系统为一体的全网络化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具体详见第七章相关内容。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为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加强人员管理,矿井装备一套KJ69J型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编程与网络技术以及防爆技术等,可实现对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管理、报表查询、信息网络发布、双向通讯、人机交互、紧急搜救、生产调度等功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紧急救援提供第一手可靠的决策实时信息,系统可方便接入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

六、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行政通信设置一套DDK-6型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变电所、胶带输送机机头、机电硐室以及避难场所等处均安装矿用本安型调度电话机。主要生产环节之间还设有直通电话机:井下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避难硐室、矿井地面110kV变电所、矿山救护队、地面通风机房等重要场所均设有直接与矿井调度监控中心通话的直通电话。矿井调度监控中心与本地通信网络中心设直通电话。

篇7: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通知》特别强调,要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1、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2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2010年底前,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底前,其它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3、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4、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煤矿企业必须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但不得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要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要求设置压风自救装置。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要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2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完

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要加强供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开关灵活。2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供水施救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6、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井下通信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2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等参数,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篇8:六大避险系统规定

1 六大系统构成

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六个方面的安全系统。其中, 监控检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可以对安全隐患做一定的预警和排除工作, 而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则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在发生安全事故后, 通过一定的自救措施等减少损失, 降低人员伤亡率等等。六个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保证矿山的整体运行都处于安全范畴之内, 整个煤矿的运营都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的监督下有效地完成。

2 各系统的作用

2.1 监测监控系统

这一系统对于地下的压强, 空气浓度、瓦斯浓度、火灾起点等等内容实行实时的监督掌控, 利用风力的调节、风速的改变等方式, 达到将灾情杜绝在源头的目的。如煤矿通道中的温度过高或者风力传播速度过高都会引发这一系统的运行。它可以通过自动传出警报或者自动切断电源的方式,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2.2 供水施救系统

这一系统是针对一些矿山地下条件比较简陋, 无法提供足够水源的情况, 在平时生产时为矿工引流进足够的水资源。同时, 水力清洁系统可以保证所有的水源能够做到及时的循环更新, 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对于矿井中发生的火灾, 这一系统作用则更加巨大。尤其是对那些水源不够充足的地方, 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灾情发生时, 在矿井下受困的工作人员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2.3 人员定位系统

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处于狭窄的矿道内, 人员配置比较分散, 这一系统的应用就为管理层对于矿工的地下安排提供了便利。通过一定的监控系统可以将地下人员的工作实况及时返回到地上, 在保证双方通讯便利的情况下, 为管理层提供矿工在矿井下的工作状况以及所处的位置。同时, 对于矿工的工作进度、矿井下的情况也可以做出有效的判断和监督。

2.4 压风自救系统

在矿井下, 由于空气不流通, 灾情发生时可能导致自救器失灵或者工作人员心理接受能力较差, 情况比较慌乱, 自救器派不上用场的情况。而压风自救系统就为这些障碍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在灾情发生时, 可以降低灾情的危险系数, 为工作人员提供逃生和疏散的时间, 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5 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针对突发情况, 为人员的逃生提供足够的氧气补给和安全保障措施, 同时, 利用与压风自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等其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为工作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逃生, 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2.6 通信联络系统

这一系统是用于矿井下人员与井上人员、井下人员相互之间的联络, 假如发生灾情, 可以通过此系统指挥和调度矿井下的工作人员转移出危险地带。另外, 还能根据矿井中的情况, 为被困的工作人员提供较为直接实用的逃亡路线, 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3 相互协调关系

在这“六大系统”中, 最主要的是紧急避险系统。这一系统主要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以及规避风险的措施和紧急急救措施。在一些国家的规定中, 要求在矿井的工作中, 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避难场所给面临时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保障。这一系统需要与其他的五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一个整体的安全保障和风险规避系统, 这种联系和作用也能够提高整个六大系统的集体作用的发挥。

结语: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应用, 能够为工作人员的逃难、自救等等提供了便利, 降低灾情发生时的死亡率, 减少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损失。但是, 针对安全要求程度的不同, 对六大系统也要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新, 切实做到因地制宜, 保证在必要时刻这些系统能够及时发挥其效用。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的“六大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结合实例, 研究了安全避险系统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常规工作管理下一篇:2022初三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