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

2024-05-12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精选5篇)

篇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

“六大系统”情况说明

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建设完善了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烟雾和风速等数据的动态监控。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满足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

1、地面中心装配2套主机。1台使用,1台备用。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主机和显示终端设在调度室信息机房内。并且确保了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

2、井下甲烷、馈电、设备开停、负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符合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附明细表。

3、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4、附安全监控设备型号及安装数量明细表。

二、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由: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气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口罩)组成。按照《安全专篇》要求必须建立压风自救系统。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现4102工作面及其两顺槽按规定要求分别安装ZYJ压风自救3组,可满足作业面人员应急使用;皮带运输上山安装ZYJ(B)型3组;皮带运输平巷安

装ZYJ(B)型3组;轨道上山安装ZYJ(B)型2组;轨道平巷安装ZYJ(B)型3组;集中轨道上山安装ZYJ(B)型3组,轨道大巷安装ZYJ(B)型4组;总回风巷安装ZYJ(B)型5组;集中回风上山巷安装ZYJ(B)型4组;回风平巷安装ZYJ(B)型2组;回风上山安装ZYJ(B)型2组;4301运输顺槽、4301回风顺槽等其它地点按掘进距离逐步完成。

详见井下压风自救安设地点明细表。

三、供水施救系统

按照安全避险的需求,供水施救系统供水水源均引自地面消防水池,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的附近安装供水阀门,水量和水压满足人员避险时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或输送营养液提供便利。现4102工作面及其两顺槽按规定要求分别安装ZYJ供水施救3组,可满足作业面人员应急使用;皮带运输上山安装ZYJ(B)型3组;皮带运输平巷安装ZYJ(B)型3组;轨道上山安装ZYJ(B)型2组;轨道平巷安装ZYJ(B)型3组;集中轨道上山安装ZYJ(B)型3组,轨道大巷安装ZYJ(B)型4组;总回风巷安装ZYJ(B)型5组;集中回风上山巷安装ZYJ(B)型4组;回风平巷安装ZYJ(B)型2组;回风上山安装ZYJ(B)型2组;4301运输顺槽、4301回风顺槽等其它地点按掘进距离逐步完成。

四、紧急避险系统

1、移动式救生舱

跟据我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要求,结合矿井避灾路

线,移动式救生舱位置设置在4102工作面运输顺槽1组、4102工作面回风顺槽1组、东翼运输掘进面1组。每组救生舱的额定人数为12人,救生舱型号KJYF-96/12,保护时间96小时,抗冲击压力为0.3MPa.2、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经和设计院沟通,设在了集中轨道巷与集中回风巷之间,具体位置在消防材料库北面25米处。永久避难硐室按照相关要求设置了具备安全防护的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饮食等基本生存保障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援的情况下维持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的需要。

篇2: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

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2012年4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和枣庄市煤炭局《关于做好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枣煤字[2012]55号)文件要求和指示精神,结合矿井实际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了完善。下面将我矿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南部的韩台煤田中偏西部,地处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福兴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枣庄市峄城区政府,1997年6月建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福兴井田东西长1.5km,南北宽4.3km,井田面积3.2741km2,其具体范围由十六个坐标点连线圈定。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现开采14煤,各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2、3煤煤尘爆炸指数为35%,14层煤为45%,均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等级为自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无导水构造,正常涌水量为6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0m3/h。

目前矿井共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4078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4113探煤掘进,-123下山探煤掘进,一个修复工作面:南翼-123巷道修复。

二、各大系统建设情况

(一)、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于2008年12月16日完成了对北京龙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2

型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安装工程,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有专人维护管理。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责任制执行。该系统性能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能够全面覆盖井下作业场所,能够监视、警告井下任何作业场所任何异常情况。井下人员持识别卡经在井下各巷道口处安装的接收器通过分站将信息传输到地面主机从而实现对人员井下信息的采集,以及查询、显示、统计、打印、网络传输。

(二)、压风自救系统

我矿已购置盐城市利鑫矿山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ZYJ型压风自救装置,并已安装完毕。目前以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已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对地面压风机的维修、维护及井下压风管路的敷设工作,并要求合理设置各控制阀门。

(三)、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设立专门供水施救系统管理机构,设有专人负责对其的维护、管理工作。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责任制执行。该系统性能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地面水源符合标准要求;水质、水压、水量符合要求且维护及时,井下供水管路已全部敷设到位,各控制阀门设置合理,每天有专人负责巡视、维修。

(四)、通信联络系统

我矿于2008年9月20日完成对济南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KT105型矿用无线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并设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工作。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该系统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井下通讯系统,以光缆有限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覆盖井下通道,在井下建立有线与无线混合型的局域网,从而实现井上对井下语音调度。

我矿通讯系统并配用了JSY200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国网通、中国移动虚拟网。

1、JSY200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总容量128门,地面安装电话机20余门,电源为AC220V;配用KA-30型矿用电话耦合器与交换机连接构成本质安全性防爆通讯系统入井,该系统在正常工作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均不能使危险场所可燃性混合物发生爆炸,从而保证通讯线路安全可靠。该装置共30对电话线入井,实际使用15门,井下使用电话为KT-1007型矿用电子电话机,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井上下通讯程控交换网络,保证全矿井上下通讯畅通。

2、我矿拥有相对独立的中国移动福兴集团虚拟网,涵盖了矿井大部分工作人员,保证了矿井外部通讯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3、我矿CNC网通网络,装机数量30余门。保证了后勤各单位与矿外部直通。我矿通讯构架三位一体,形成了矿内外、矿井上下立体交叉、纵横辐射的全方位通讯系统。

(五)、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于2004年8月完成了对中煤安泰生产的KJ78N型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是集环境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等多种系统为一体的监控系统。自该系统运行以来,我矿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监控行业的相关规定,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煤仓全部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并且实现了瓦斯超限声光报警、断电、馈电监测等功能,对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全部安设了风机开停传感器,地面风硐安装了负压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设了风门开关传感器,所有采煤工作面回风侧全部安设了甲烷、风速、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井上、下各安全生产场所共安设各类传感器37台、监测分站9台、甲烷断电执行器6台。调度室安装两台监控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备专职监测工轮流值班,24h不间断对

井下各监测点监控,并且实现了故障声光报警、监控主机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功能。我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煤炭局《关于开展安全监控系统标准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指示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方案,逐条进行整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该系统使用网通方式与枣庄市煤炭局和峄城区煤炭局联网连接。于2007年12月对该系统升级改造完毕,并委托了山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检验,报告结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六)、紧急避险系统

我矿结合矿井实际并经过多次调研,正在与具备设计资质的济南设计院协商制定“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

篇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

目前,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大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将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通信联络系统等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但是这六大系统目前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 各个系统之间不存在交集, 没有实现六大系统集成。

目前国内建设的“六大系统”大多是独立的多个系统, 随着科技进步, 矿山安全各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出现了操作复杂、维护困难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 我国地下矿山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安全技术及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老矿山及新 (改、扩) 建矿山并存, 故将各个系统集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六大系统”集成的概念

通过网络集成、综合布线、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集成技术, 将处于独立状态的设备、信息和功能等集成, 使之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大系统, 以达到资源共享、管理集中高效便利、整体效益最优的目的, 这就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也可以将几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通过集成技术, 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一体化的新型系统。

系统集成可以分为应用系统集成和设备系统集成两种。其中应用系统集成是一种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应用的应用模式, 该模式同时需要提供一种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给用户, 包括具体的运行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属于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 已经深入到了用户的应用层面以及具体业务当中, 独立的应用软件将成为该系统的核心。而设备系统集成则相对比较简单, 是通过集成技术将相关软件、设备、界面等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开发以及应用。“六大系统”集成就是通过集成技术将相对独立的六个子系统进行集成, 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协调和统一的新型系统。

2“六大系统”规范关于集成的规定

(1) 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紧急避险系统规范均要求紧急避险设施内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设备, 同时具备这些系统的功能。 (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定位系统建设规范、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均提出了对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三大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主要是考虑三大系统的集成问题。 (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和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对三通及阀门安设位置的要求完全相同, 规定两者的前端设备应当安装在同一位置。

3“六大系统”集成模式

3.1 集中安装

根据“六大系统”各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的特点, 将多个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集中安装在一起, 这是“六大系统”工程实施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2 设备集成

(1) 设备集装:将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或者部件安装在一个设备箱 (盒) 内, 集装成为一个及多个系统设备或者部件为一体的新设备。 (2) 多系统功能设备:一个设备整合了多个系统的设备功能, 而且还得具备在相同的时间内供其他系统使用, 设备集成在降低系统投资、方便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同时, 也增加了系统风险。

3.3 网络集成

(1) 网络共享:网络共享实现了通过一个网络即可进行多个系统的数据的传输, 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以太网进行人员定位系统, 多数型号的监测监控系统及通信联络系统等数据的传输, 为多系统数据的同网传输奠定了基础, 使其具备技术可行性。网络共享, 不仅可减少线路数量, 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简化安装和维护, 尤其是对于矿井下的复杂危险的环境, 网络共享可保障网络的传输速度、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网络共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果发生网络故障, 整个的系统就会处于瘫痪的状态, 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线路集合:实现了六个系统的线路或者管道结合在一起, 但其子系统仍旧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 且不相互干涉。如可将矿山安全的六个子系统的线路集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多系统的线路集合,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可将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的管道融合在一起, 并外加套管, 整合成一个线路集合管道。线路集合实现了井下线路的简便安装、易于维护和管理。但线路整合可能会出现一管损坏各系统线管损坏的现象。

3.4 功能整合

六大系统的功能整合是将多个系统或另外一个系统的部分功能整合到一个系统之内。如在矿井安全中的紧急避险系统的紧急避险设施与其他的五大系统有机的结合, 继承了其他五大系统的功能, 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系数。

3.5 集中展现

(1) 系统链接:可利用计算机技术, 在网页上使用超链接, 将各个喜用联系在一起, 这样便于用过超链接登录相应的系统。 (2) 单点登录:可以省去再次登录时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麻烦, 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信任的系统, 从而实现对各个系统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这样也方便系统管理员的操作, 可实行单点控制系统, 一次性完成系统的维护、调度、安装、扩容、管理及升级等工作内容, 使系统的一系列环节得到优化, 节约了系统管理的操作时间, 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单点操作同样存在局限性, 对系统的要求较高, 且在后期的维护难度和费用较高。 (3) 集中展示:这样实现了在一个大屏幕上同时出现多个系统界面, 通过大屏幕控制其他系统的目的。

3.6 集成平台

上位集成平台是在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 实现其功能的互联互动, 数据的整合和各大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统一, 最大功能地发挥各系统综合效应和超值效应。“六大系统”集成平台的核心是集成管理软件, 故应当站在系统集成的层面上, 来实现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

4“六大系统”集成模式分析

上述第一至五种“六大系统”集成模式, 是局部或者松散的系统集成, 各个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因此, 严格意义上讲, 这五种模式的集成称不上“六大系统”集成。第六种模式的集成属于紧密型集成, 将“六大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 实现了“六大系统”的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互联互动, 是真正意义上的“六大系统”集成, 系统的技术含量高。

5“六大系统”集成的意义

(1) 将原来分散的各个独立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 最大化地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数据集成, 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管理效率。 (2) 将各个系统的功能集成组合在一起, 能够实现其功能的互联互动, 将系统的综合效应发挥出来。 (3) 将各个系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进而实现对各大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延伸, 挖掘各大线系统的超值效应。 (4) 有助于实现各大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统一及简化操作过程, 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疲劳度, 可以有效的防范事故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演青.加强对基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5:38-40.

[2]李事捷, 郭进平, 赵宏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关键性问题思考[J].金属矿山, 2008 (4) :62-65.

篇4: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情况说明

一、监测监控系统

为确保我矿监测监控系统所检查的各种坏境参数、设备工作情况、过程控制参数等更加准确,我矿与2011年4月25日,委托重庆煤科院更换了监测监控系统KJ70,改为更为准确的KJ90,同时完善井下个作业地点风、瓦电闭锁安装,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各项参数,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二、人员定位系统

为能够及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我矿与2011年5月20日,委托重庆煤科院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正常。

三、井下避险系统

我矿目前在井下避险系统建设中,还很不完善,目前我矿只配有规定数量的化学氧和压缩氧自救器,我矿计划在今年底,建设完善井下避难所及救生仓。

四、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我矿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井下全部压风自救系统,压缩空气自救装置的安装及使用工作,使其达到适宜人体呼吸的压力和流量值,并要同时解决消声(由于减压引起)和空气净化问题通过可调式气流阀调节节流面积,以适应不同供风压力下的流量要求,按健康人在静止状态吸气20L/min,在剧烈运动和紧张状态下吸气60~80L/min的标准,确定压风自救装置的供风量≥100L/min。

五、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与2011年3月28号,扩建了以前使用的地面高位水池,扩建后的地面高位水池,容量达200m3,有效的满足了生产及供水。同时完成井下供水主管铺设678m,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段、井下各作业地点等均设置了供水阀门,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每隔100m设置三通及阀门。

六、矿井通讯联络系统

我矿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均安设了电话,且每台电话都可以直通矿调度室,现目前我矿正

在积极准备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的使用,以预防发生险情时,能够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特此证明

篇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监测监控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4、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

6、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1404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

1404综采工作面现已准备完毕,准备进行回采,为确保该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顺利完成,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初采前为防止工作面支架、输送机上、下窜动,根据煤层倾角既底板等高线情况,对工作面进行调整。

2、根据1404回采工作面的资料,其初次垮落步距为16m—18m,在该回采面初次来压前必须将工作面调直,保持支架、输送机、煤壁三直。

3、矿设初次放顶跟班领导小组,队领导跟班现场指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本班工作面顶板、煤壁活动情况向下班说明,在队内做记录备查。

4、割煤过程中机组牵引速度不得大于4m/min,如发现煤壁片帮严重,顶板活动剧烈应停止割煤,就近躲入支架内,严禁站在支架间。待顶板压力稳定后,确认无问题时再生产,割煤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机道行走。

5、工作面作业人员如发现老塘顶板出现异响、掉碴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至支架内扶紧立柱,以防顶板冒落产生的冲击波伤人。

5、移架前应做各准备工作,架间距离要调均,检查顶板情况,处理好片帮,清除杂物及障碍物。

6、移架时工作人员应站在支架内操作,机组通过后必须及时顺序移架至最小控顶距离并打开防片帮梁。保持端面距不超过规定,其他人员不得在相邻架间停留。带压擦顶移架应少降快拉一次完成。移架过程中不得破坏挡风帘等通风设施。

7、工作面除端头支架滞后一个移架步距外,其余支架必须移成直线。所有支架必须接顶严密,保持底座平稳,使顶梁和底座受力均匀。必须保证支架有足够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的80%,并将支架防片帮伸出。检查侧护板是否正常,确保移架时不应使大量矸石窜入。

8、加强两巷超前支护,发现失效的支柱及时更换,顶板破碎时,压力明显增大,超前支护柱距缩小至0.5m,采用棚梁支护,支柱必须升紧打牢,达到初撑力的要求。

9、通风区根据采空间大小,老塘漏风等情况及时调整风量并安设挡风帘等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用风及瓦斯浓度在1%以下,否则严禁作业。安设在工作面回风巷瓦斯传感器必须可靠,使用正常。

10、瓦检员、安检员跟班检测瓦斯,监督现场作业,当发现瓦斯浓度达到1%或其它不安全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作业。

上一篇:机械技术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妈妈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