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保洁岗位职责

2024-04-30

公共区域保洁岗位职责(共12篇)

篇1:公共区域保洁岗位职责

公共区域保洁员岗位职责

1.正确使用一切清洁设备及安全使用化学清洁剂。

2.负责做好责任区的清洁卫生工作;每日清扫公共区域两次以上,做到门窗、楼梯扶手无灰尘,天花、墙角无蜘蛛网,地面无垃圾、痰迹,瓷砖上无污垢,墙面无印迹、露天地面无杂物、落叶、石块等生活或其他垃圾、石材或道牙干净整齐、垃圾桶存物不超过2/3。

3.每日清扫、清洁维护卫生间2次以上,保证墙面、墙角、天花无灰尘、蜘蛛网,蹲坑无积物,便池无污垢,洗手盆台面无污渍,镜面无痕迹,地面清洁,卫生间无异味。

4.每日及时清走垃圾筒内的垃圾,更换垃圾袋。及时擦洗垃圾筒表面,保持垃圾筒周围无垃圾、做好消杀工作。每日清理明沟内的垃圾、泥沙。定期清理沙井、雨水槽内的杂物,保证排水畅通。

5.垃圾车每次装运垃圾后,及时用水将垃圾车冲洗干净,保持垃圾车每日消杀工作。爱护清洁工具,每次使用后放置在指定地点。

6.做好区域内节能降耗工作、在日常保洁工作中应及时发现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如有破坏及时上报至办公室.7.完成临时性或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强化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完成甲方和公司安排的其他临时任务。

岗上要求:

1.形象良好,着装整齐、整洁.2.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服务.3.按时按量完成各项分配工作.4.关注环境影响,节约能源,防止污染.5.工作质量符合相关具体检验标准.

篇2:公共区域保洁岗位职责

1、遵守酒店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规定着装,注意仪容仪表。

2、服从领班安排,对每日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3、卫生工作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工具要注意保养,不得混用。

4、做好负责地段卫生,清扫并保持地面、玻璃、墙壁、天花板、花盆、花架、花叶、烟缸、灯具、指示牌、电源开关、各种扶手、中央空调、换气口、卫生间、办公区域及各种装饰物等的清洁,保证周围环境整洁。

5、爱护并正确使用清洁工具、设备,节约用水、用电及原料。发现设备工具损坏或丢失,断电、断水等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应及时上报维修。

6、提高警惕,注意防水、防盗、防破坏,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领班或主管。

篇3:布设新线,改善区域公共交通

一是上海大型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外围, 多有轨道交通线路经过。轨道交通是城市的客运走廊, 是新发展区的公共交通骨干。居民、职工一旦搭乘轨道交通, 便能快速、便捷地进入中心区。因此, 地面公交线路是区域内与轨道交通线路衔接的集疏运线路。显然, 这种集疏运线路不是仅靠一两条现有线路适当延伸所能解决的。现有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都是“向心式”交通。要将新发展区各处居民运送到地铁车站只能通过开设新线。

二是大型住宅区均有相当规模, 结构为“多心敞开式”, 有分区中心、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等, 方便居民就近解决就业、生活及文化等问题, 区域内有完整的道路网系统。因此, 需要有一定网络密度的公交线路, 满足区域内居民就近工作、生活和文化的交通需求。如果要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的线网密度, 仅仅依靠现有线路延伸是不够的, 需要布设不少新线, 填补区域内公共交通空白, 扩大公交服务面, 建立公交优势, 遏制小汽车的过快增长和“黑车”的拉客。

三是公交线路要有合理的长度。比如世界公共交通界普遍认同, 特大型城市地面公交线路的长度为城市面积的半径, 为乘客平均乘距的2.5倍较为合适。线路过长, 周转时间长, 如途经道路拥塞, 整条线路营运秩序被打乱, 调度困难, 恢复正常营运时间更长。因此, 一味依靠延伸现有公交线路、增加线路长度解决边缘地区公共交通并不是明智之举。

四是市区边缘多为住宅区, 早晚高峰客流单向性强, 高峰时间过后客流稀少。如果现有线路延伸, 市中心区段客流为连续高断面, 照此配备车辆, 在新住宅区段的低断面运能将大大浪费;如果采取全程车、区间车“一隔一”调度方式, 新住宅区居民等候时间势必增加。况且, 延伸现有线路, 增加车辆和行车密度, 会增加中心城道路交通压力。

篇4:多元治理视野下区域公共事务研究

关键词: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共同体;多元治理;太湖治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76-02

一、区域公共事务推动下的区域共同体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经济市场的形成,一方面将世界各国和地区吸纳到同一个经济网络中;另一方面,密切的联系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各经济主体都想在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经济相通的地区开始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寻求区域合作的道路。区域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一体化,其实质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二)利益与需求

利益是区域合作的直接动力源泉。区域利益的实现是“地方官员升迁的筹码”,“最终获利的不仅是区域公众,更重要的是地方官员。”[1]要指出的是,利益主导的行政体制也可能成为区域融合的重要障碍。

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多元的社会公共需求,“要求提高政府再分配效率”,要求“提高低收入阶层生活保障”,要求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等等。这些系统工程,不仅使公共财政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对传统行政区划构建提出了强烈质疑。

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是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政府间的“纵向主导、横向阻隔”,各部门的“对口设置”,出现了“条条专政” [2]。改革开放以后,中央下放财税权,实行行政分权,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将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发展的目标,众多跨行政区的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合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三)区域共同体:从行政走向治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各地区的内部问题出现边界模糊的现象,大量体现特定区域内的公共事务不断涌现。过去以行政为主导的区域管理,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容易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互相推诿等不良后果。公共事务的区域化,要求形成跨行政区域,代表地区全体成员利益的区域共同体,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治理。

(四)多元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成为政治学领域的新范式。罗西瑙是主要的提倡者,他认为,治理无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1995年,《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一文中,将治理概括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

治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主体多元化;权力运行多向性;管理手段多样化。与统治理论相比,最大的区别即“多元”。将治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能够打破一元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长三角太湖治理的概述

(一)太湖流域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成效的区域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是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一倍,经济总量近4万亿。然而,传统管理模式却使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地下水超采;酸雨污染严重;沿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太湖生态的导火索。

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相反,一面是不断恶化的环境;一面是公众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已不再是单独某个地方所能解决的。

(二)太湖流域治理的困境

太湖流域污染问题是典型的跨水界污染(涉及到的行政区域有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共八个市),即“流域某地区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其他地方而造成损害的结果,或流域各地方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全流域而造成共同承担的损害后果”[4]。区域水环境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间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跨区域、系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需要整个流域的协同治理。太湖流域的治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从理论上看,“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公用地灾难”都详释了造成地方政府不顾生态保护、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行为动机。作为理性经济人,各地政府都希望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合作往往因为“搭便车”的心理走向破产。一旦治理困境形成,将会强化低效的“路径依赖”。

从实践上看,阻碍太湖获得有效治理的根源在于传统科层制下的“行政区行政”治水结构,形成了“各自为战”的治理格局,大大降低了治理效率。

首先,闭合式“行政区行政”模式影响了官员的政绩观,导致片面追求数字绩效,大搞重复建设,盲目消耗资源,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辖区负责制使各地政府忽视环境系统的不可分割性,都“各扫门前雪”,甚至转嫁环境污染恶果;任期制更加剧了利益行政化、资源垄断化以及行为的短期化。其次,自上而下的科层制不适合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区域公共事务的特点在于范围的不确定性和具体任务的模糊性;而刚性结构的科层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暴露出效率低下、缺乏民主的弱点。再次,部门利益左右环境立法、阻碍水资源统一管理。

最后,重管制、轻服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削弱了社会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习惯于依赖政府,使公民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和自觉性,除了跟着政府走之外,“对于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组织应该做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与决策。”[5]

(三)太湖流域治理的制度创新

太湖流域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各地方政府间的集体合作,合作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以及完善的合作规则”[6]。

现存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首先更新政治治理理念。一方面强化区域认同感,树立“唇齿相依”、“合作共赢”的执政意识,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节约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提高效益。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改善执政理念的制度保障。引入绿色GDP,包含社会效益指标和环保指标;关注区域整体利益,“将其对相邻区域造成的正负外部效应,纳入到考核体系中”[1];提高绩效评估的监督功能,在确保考核主体的多层次参与的同时,加强阶段性评估,既做到公开公正,又贯穿全部行政过程。

地方行政模式的体制改革是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关键。区域行政可以通过专题项目式合作、区域/流域治理、区域行政专区、经济协作区、城市联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区域联合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复合体制[7]来回应区域公共需求。跨界水污染则应该“实行以府际合作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推动政府层级间和横向间合作治理,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新途径。”[8]

生态行政的环境创建是太湖流域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修订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法;其次,完善产权制度,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价格机制,引导企业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最后,增强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意识,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建立起多元的环境保护体制。

三、长三角区域行政发展前景:太湖治理的启示

根据太湖流域治理的经验,多元治理理论是区域公共事务处理的有效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中心治理模式尤其适合解决发展中国家区域公共资源治理问题。

许多学者把分权视作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根源。事实证明,“分权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要有政治上的集权。”[9] 80年代以来,虽然全能主义逐渐消退,但“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来适应市场化和社会转型,重建国家的治理机制”,国家“并没有从经济和社会领域退却” [10]。

从长江三角太湖治理的现状来看,区域整合的过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引导。然而单向度从中央对地方施压,也将“面临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张力” [11]。因此,中央的引导是区域公共事务得以妥善解决的重要保障,而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才是根本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元治理模式既体现中央政府对区域内政府的约束,又体现区域内政府的自主性,诠释了公共性与区域性的辩证统一。

长三角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立区域认同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优化社会资本,减少政府间的不信任,建立政府间区域认同,实践多样的政府间区域合作最终可能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目标。以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区域共同体的先行者,但具体情况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封慧敏.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的制度选择[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鹏.建国以来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的历程、动力机制与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6):31-8.

[3]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杨新春,姚冬.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68-74.

[5] 单文桃.浅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权的实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143.

[6] 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3):20-25.

[7] 王川兰.多元复合体制:区域行政实现的梦想[J].社会科学,2006,(4):111-118.

[8] 张超.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以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J].理论探讨,2007,(6):140-142.

[9] 徐湘林,李国强.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J].经济体制改革,2007,(6):18-24.

[10]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 比较,2010,(5):1-14.

[11] 姚尚建.流动的公共性——我国区域政府研究的困境与超 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4):96-101.

篇5:物业公司公共区域清洁保洁标准

1、停车场、车库、地下室保洁:每日清扫1次车库的纸屑和垃圾;及时清除地下室进出口的垃圾;发现油迹、污迹、锈迹,应及时擦洗干净;每月打开1次地下室、车库的集水坑和排水沟盖板,彻底疏通冲刷1次;每月擦洗1次门窗、消防栓、指示牌、指示灯、车位档、防火门等公共设施;每月清扫1次地下室管线;每月进行2次地下室消杀工作。地面无垃圾、果皮、纸屑、无积水、无油迹、无污迹和杂物;无异味、空气流通;管道油漆无脱落、无锈迹;标识、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目视无明显灰尘;墙面、管线基本无污迹、无积灰。

2、道路保洁:每两日至少洗地1次,每日清扫2次,保洁时间不少于4小时,保洁人员往返一周时间不超过1小时,目视道路基本干净、整洁,无垃圾、杂物、浮砂,无污迹,无积水、积雪,每100㎡痰迹、烟头、纸屑平均不超过8个,无直径1cm以上的石子;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每月清洁1次,目视道路灯具无灰尘,灯具内无蚊虫,灯盖、灯罩、灯座明亮清洁。

3、宣传栏、信报箱保洁:标识、标牌、公示栏、宣传栏每3日擦拭1次。清洁后检查无污渍、无积灰,不损伤被清洁物;每周擦拭1次业主(使用人)信报箱,擦拭后信报箱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4、绿化带保洁:每日清扫2次绿化带垃圾,捡1次草地、绿化带上的烟头、棉签等小杂物,秋冬季节或落叶较多季节增加清洁次数,地面基本干净、无积尘、无污渍、无垃圾,每100㎡痰迹、烟头、纸屑平均不超过8个,花坛表面洁净无污渍,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1小时。

5、公共、文体设施保洁:每日清洁1次(擦拭表面灰尘、用清洁剂擦拭污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抹布抹干、清扫垃圾、擦拭座椅);每半月彻底刷洗消毒1次;设施表面干净,无灰尘污渍、锈迹,目视游乐场内及其周围无果皮、纸屑等垃圾,及时发现设施、设备脱焊、脱漆、断裂及其他安全隐患并报告处理。

6、垃圾桶、果皮箱保洁:每日清运2次;每日抹布抹1次;垃圾桶、果皮箱周围地面无散落垃圾、无污水、无明显污迹;垃圾桶、果皮箱无明显污迹、油污,无明显异味。

7、垃圾收集:每日上门收集生活垃圾2次;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每日收集垃圾2次,保持垃圾桶清洁;对有毒物质分离特殊处理;建筑垃圾定点堆放;灰尘、泥沙等粉尘性垃圾在运送途中应加以遮挡,防止垃圾掉落或飞扬引起二次污染;废弃涂料、油漆等流质性垃圾在运送途中注意容器的封闭,防止溢流污染路面;垃圾收集车表面洁净,无污染,全封闭,无垃圾外溢、气味四散、垃圾洒落。

篇6:公共区域保洁岗位职责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上级关于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相关精神,为切实搞好我村环境卫生整治卫生状况,改善村容村貌,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经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本村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任务承包给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特制订如下协议:

一、保洁区域及范围

及两旁水沟、绿化带、草丛、山坑、水塘。

二、保洁标准及要求

1、保洁时间要求: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夏令时上午9:00—11:00,下午3:00—6:30)各清扫一次,收集居民生活垃圾。

2、确保路面无堆积物、无垃圾、无砖瓦土石;路边沟渠、草丛中无成堆成片垃圾,无塑料垃圾;路边、塘边、河边无垃圾倾倒点;塘中、河中无飘浮物。

3、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回收的垃圾能够变卖的尽量送废品站,能够焚烧的在焚烧池内焚烧处理,能够填埋的做填埋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绝不允许将垃圾随意乱倒造成二次污染。

4、及时督促劝导村民不随便倾倒垃圾,搞好垃圾分类处理,各自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

5、如遇上级检查,必须服从甲方的统一调度和安排。

三、承包合同期限

从2014年 月 日—2014年 月 日(期限一年)

四、保洁员待遇及付款方式

每月工资 元,每季度根据督查考核结果发放一次,扣除一个月工资作押金,年底村整建工作考核进入B档的一次性付清;进入A档的,加奖一个月工资;进入C档的,押金抵罚金。除垃圾车外,所有保洁工具由乙方自备,村上补保洁员工具费200元。

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派出巡查员有权对乙方的清扫保洁情况进行监管,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2、特殊时段和情况,甲方在提前通知乙方的前提下可调整保洁时间要求,乙方必须无条件服从。

3、乙方在保洁和对劝导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如乙方要求,甲方应予协调处臵。

4、乙方在保洁过程中应注意好自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如发生安全事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奖惩措施

1、乙方无故旷工或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卫生保洁不到位脱离岗位的,每次罚款30元。

2、甲方在检查过程中,每发现一处成堆垃圾,罚款20元;每发现一处0.5平方米以上的成片垃圾罚10元;如乙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整改到位,每次加罚30元。

3、如乙方履职不到位,经甲方提出整改要求,仍未落实到位,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保洁费用结算至中止合同的时间为止,扣除的一个月押金抵罚金。

4、如乙方履职情况良好,经党员、组长、村民代表集体评议可给予适当奖励。

本合同未尽事宜,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准,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镇整建办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甲 方 签 字:

篇7:公共卫生间保洁员管理职责

为加强对卫生间保洁员的管理,更好地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用厕环境,特制订卫生间保洁员管理职责:

一、保洁员要严格执行《卫生间日常保洁标准》,随时对卫生间进行保洁,做到:顶棚、墙壁、门窗纱、暖气片、地面、便池内外干净清洁,保洁工具无暴露,摆放整洁、有序。

二、文明作业,礼貌待人,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孕人员。

三、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对外开放,工作时间内无脱岗、睡觉及做与保洁无关事情的现象。

四、看管好卫生间内外设施,保证设施齐全完好,正常运行,不得损坏、丢失,如看管不到,造成损失后果自负。

五、在保洁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六、如有违反以上制度,严格按本公司惩罚制度执行。

篇8:现代酒店建筑公共区域设计

1 准确的设计定位

首先要有准确清晰的设计定位,要明确酒店是旅游度假型还是城市商务型,是经济型还是精品型,具体是几星级等内容。酒店定位不同,总体布置及外观风格也截然不同,如开封建业PULLMAN酒店,采用放射状院落形态,舒展自然,侧重度假(见图1);而浦东陆家嘴金茂酒店采用集中式塔楼的形态,简洁时尚侧重商务(见图2)。

2 合理布局

酒店公共区域一般包括大堂接待、餐饮酒吧、宴会会议、娱乐健身、美容美体等内容。首先求得正确的单位取值并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餐饮面积可按每客房1座位每个座位总面积5m2计算。然后根据所计算面积合理布局各空间位置,并避免使用流线的矛盾,如酒店的客用电梯与员工服务电梯一定要分置;洗衣房、歌舞厅应远离客房设计等。

3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是现代人的共识,酒店设计中不仅需要创造优美的内外部环境,同时也力求酒店在建设和使用中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有效优化城市风貌,要把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渗透到设计的各个方面。比如建筑采用中空玻璃门窗,节能且隔噪;较大噪声的机房通过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综合手段加以处理;对普通生活污废水和厨房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等。

4 特色外观

酒店的外观、内部设计和装修都要美观且有特色,特别是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可以让酒店富有文化性和可识别性。如开封建业PULLMAN酒店的特色屋面,是中国大屋顶和连庭空间的变形,实现了唐宋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又如新加坡金沙酒店顶部帆船状的泳池从几公里外就可看到,可谓别具特色(见图3)。

除上述原则外,成功设计酒店还需要设计师不断积累工程经验和生活体验,了解涉及到的所有设计细节。下面就酒店主要公共区域的设计要素进行探讨。

4.1 大堂

大堂是客人办理住宿登记手续、休息、会客和结账的地方,一般设在裙房一层,常为挑空大空间,有条件的会设计采光顶棚和室内花草庭院。当在高层建筑中,也会设在建筑中段或顶部。一般酒店大堂其建筑面积与酒店的客房数量成一定比例,约为每间客房应占有2m2的大堂面积。

大堂的接待区中最重要的是“总台”,为客人提供咨询、住宿登记、结账、外币兑换、贵重品保存等综合服务的场所,也是大堂中最为重点的设计要素,一般要求考虑两个因素:总台的外观和大小。外观要求相对醒目,台后工作区和台前等候区都留有足够的空间;前台大小通常每50~80间客房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宽度可以控制在1.8m。

酒店位于底层的商业也是星级酒店大堂中的必备功能,根据酒店的规模和性质,涉及礼品、花店、珠宝店、服装店、百货店等内容,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般多是直接开向大堂的,有的为了争取更多的城市客人设计成沿街商铺;有的则结合高效空间的需要设计成售货展示墙;有的与城市地铁商业街相连;有的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借用相邻大型商业。

酒店大堂出入口设计种类繁多,涉及步行出入口、行李出入口、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以及通向内外花园、街市、紧邻商业点、车站、地铁、街桥或邻近另一家酒店的各个通道的出入口。出入口设计包括雨篷、门廊和门斗、门的设计。酒店的门大多采用转门或自动门;雨篷一般多采用玻璃钢、金属构架和透明塑料板等材料,但无论形式和材料如何,设计中应考虑与酒店主题建筑相协调且须构造安全可靠。

4.2 宴会会议区

会议区设计根据需求不同往往配备各异,五星级酒店中一般需要设置可容纳200人的大型宴会演出多功能厅,并配有宴会前厅和专门的厨房、服务通道、备餐空间、家具库等。面积比较大的宴会厅为了使用灵活方便,常常在两侧墙体上设计大型隔断储藏凹室,用活动隔断将大厅分成2~3个小厅,每个小空间有单独的出入口、音响和照明系统。洛阳开元万怡酒店宴会厅嵌入式移动隔墙及其储存凹室及前厅区如图4所示。

宴会厅的层高要求大于所需净高、结构高度、设备高度及吊顶高度的总和。为了设定合适的层高,一是要争取合理的净高取值,高敞且不奢靡;二是有效控制结构层和设备层的高度,这是其中的技术关键。当跨度小于20m采用一般的钢梁结构,钢梁的高度约在1/20~1/15,除了喷淋等小管可穿梁腹,大部分管道在梁下穿过;当跨度大于20m时,则多采用钢桁架,桁架总高度为1/15-1/10,虽然结构高度增大但有部分风管、水管、电桥架可从桁架内部穿过。当各类水管、风管、桥架标高和水平位置等得到精确计算和紧凑安装时,可有效节约设备层的高度。设备层高度受风管高度影响最大,空调风管一般会在600mm,再大则常常分成两个风管;另外排烟管道一般也有400~500mm,所以首先需要安置好风管再整合水管和电缆桥架等。总之当结构和设备设计有效配合会大大节约建造空间,并有效增加室内净高度。

4.3 休闲娱乐区

1)泳池和健身区

泳池和健身区是高档星级酒店的必备内容,也是最具有空间特色的地方,为了有良好的景观和充足的自然采光,常安排在裙房顶楼并设有高窗和顶窗。有时可以共用更衣室、卫生间,通过相邻布置提高设施的利用率甚至互相借景,如嘉兴希尔顿酒店的健身房和泳池用玻璃相隔有助于扩展空间感受(见图5)。泳池为平底,水深一般采用1.0~1.5m;泳池为坡底,池底深度可在1.0~1.8m,最大坡度1:12,以保证安全。寒冷地区室内泳池周边地面需预留200mm厚的地暖设计空间;泳池底部和四周要预留检修通道和设备用房。以开封建业PULLMAN酒店游泳池为例,泳池区空间关系如图6所示。

健身房面积根据人数来测算,可按地上每人3m2、地下每人4m2设计取值;建筑空间净高不宜低于2.6m;器械练习区场地应平坦,地面为地毯或塑胶材料,集体练习区地面材料为木地板或地毯,确保有弹性。健身房的分区应含以下部分:跑步机、自行车等有氧训练区和针对胸、腿部、腰、臂等部分的一系列无氧训练,以及可以进行瑜伽、舞蹈、太极、武术训练的体操房。

2) SPA区域

SPA按摩是集解压、休闲、美容、美体于一体的现代高品质生活途径之一,它是一种能惠及肌肤和身体的天然保健方法。SPA区一般由更衣沐浴间,温水泳池、桑拿房、冷热水池、理疗室、按摩房和休闲室等组成。SPA辅助区一般设置独立的接待区、售卖展示区、简单备餐和储存室。SPA区的位置需要相对私密,环境需要安静温馨优美,让客人感到放松亲切。在城市高层酒店设计中,常设于裙房高区远离大堂;在用地富裕的度假旅馆中,可单栋单院设计并配户外按摩区、按摩泡池等。

3)餐饮区域

一般情况下,酒店的总餐饮规模应以客房的床位数计算,一个床位设置一个餐位,包括中西餐厅、风味餐厅、宴会厅、大堂吧、酒吧、咖啡厅所有座位,每座净使用面积≥1.3m2。并需灵活考虑餐厅规模,不宜过大,应控制在80~200座为宜,以适应各种不同需求。餐厅净高要根据面积和功能需要,面积小、功能单一则净高可选2.4~3.0m,如面积大、人数多且有光声放映要求的净高则需大于5m。

全日餐厅大都设在与大堂同层或毗邻的上下层,景观优美、环境幽雅的同时应配置足够的自助取食区,为丰富客人的美食体验还可设置烹饪展示区。大中餐厅和宴会区宜相邻而设,且邻近厨房,并设有单独的送备餐通道,以减少服务空间和用餐空间的交叉;还需设置家具库以便存放数量形式众多的座椅;设置接待前厅、衣帽间、贵宾房等,前厅可按每座1m2设置。

5 结语

上述原则和设计要素在建筑设计初期,在酒店管理公司尚未确定以及室内设计、设备设计等众多技术参数缺失的情况下,可作为建筑师设计的参考,以保证最终的设计成果能基本满足现代酒店的框架要求,并作为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进一步交流、敲定品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ACCOR铂尔曼酒店技术规范[S].2008.

篇9: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性公共问题初露端倪,由此使区域性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相伴而生。区域性公共管理要求打破常规,创设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因此,文章分析了区域公共问题的成因及其其中的制度缺失。并提出了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公共问题制度缺失制度创新

1区域公共问题出现的背景

1.1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公共管理所面对的世界景象和社会生态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嬗变。当前,人类更是全面过渡到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又交相辉映的时代。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突飞猛进的时代。诸多的因素和复杂的背景交织在一起,诱发甚至引爆了大量“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和“中观区域性公共问题”。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新区域主义运动的兴起,民族国家间的区域化已经由传统的“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封闭式区域化向更具开放性的区域化模式转变,加之作为政治目的的区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洲际内跨国间的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使得由若干毗邻国家或地区结成的“次区域”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由此滋生了更多难以回避的中观区域公共问题。

1.2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从集权与分权的政治逻辑来看,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实行经济性分权政策是好事,它能够诱发哈耶克所谓的自发秩序的慢慢形成,有利于调动地方行动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

1.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近2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度在迅速提升,由此引发了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其结果也萌发了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二,行政区划变革问题。第三,流域治理问题。从自然区域的角度看,流域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区域,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特别是上下游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但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看,流域又是不完整的,它往往被不同的行政区域所分割。

1.4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中国是一个严重非均衡发展的国家,其内部的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空间区域上表现出巨大的落差,由此产生一系列事关国家或地区发展前途的区域公共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①国内的东、中、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明、社会发育、竞争优势等方面差距明显,形成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鸿沟。②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出现滞胀和结构性萧条的发展困境,已经凸显出“问题区域”的态势。③老、少、边、穷的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容乐观,与沿海先发区域间有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趋势。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广东、江苏、山东、福建较为明显。

2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2.1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我国政府传统的这些治理特质,可以概括为“行政区行政”。所谓行政区行政,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单位行政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态。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从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看,行政区行政适应了农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基本诉求,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它发轫于农业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契合了政府专制统治的传统。自工业社会以来,基于韦伯的“现代理性”而构建的稳态的“科层制”结构,更是使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第二、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第三、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上看,行政区行政是一种垄断型统治行政模式。第四、从公共权力运行的向度上看,行政区行政模式强调政府管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和闭合性。第五、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层次设计是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将国家内部的社会公共问题切割为若干层次,进而设计机构类同、职能重叠的等级治理架构。

2.2现代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形。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区域问题的治理,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作为保障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的划分,也先后实行过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和梯度发展等多种发展战略,投入了大笔公共财政资源。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

2.3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除了上述两大问题外,在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也很不健全。主要有:①宏观与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②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非常脆弱,成为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病灶。③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制度弊端甚多,其中涉及的水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政府间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④区域公共协调机制并不健全。⑤行政区划调整与空间规划中的问题突出,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尚未有建基于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的制度约束机制。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制度融合机制。

3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3.1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的政府制度创新,首先要突破以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和政府统治为要义的行政区行政的缺失,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①在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上,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因应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的趋势,区域乃至全球社会间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区域性和区域化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倍增。②在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上,区域公共管理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而非以行政区划的切割为出发点。③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④在公共权力的运行向度上,区域公共管理倚赖的是多元的、分散的、上下互动的权威,彼此间是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

3.2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必须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

3.3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必须借鉴发达国家那种“国家精密化”的管理制度。所谓国家精密化管理,是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官僚,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

篇10:客房部公共区域主管岗位职责

2.掌握所属员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3.负责安排公共区域服务班次、工作时间和假日轮休。

4.做好各项清洁工作的计划。

5.检查当班员工的仪容仪表。检查所辖区域是否整洁、美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6.检查所辖区域的装饰品、公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保证达到酒店要求。

7.制定合理的清洁用品消耗限额,控制清洁用品的发放。

8.负责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9.指导和检查地後保养、虫害控制、外窗清洁等专业工作。

篇11:客房部公共区域领班工作职责

1、遵守纪律、热爱本职工作,按规定着装,注意仪容仪表。

2、检查服务员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及出勤情况。

3、在客房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酒店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

4、制定工作计划和布置每日工作,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5、领导属下员工进行重点部位的清洁卫生工作和日常工作。

6、合理安排卫生清洁班次及时间,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要避开营业高峰期,并回避客人。

7、督促检查各班次的清洁卫生工作,掌握工作进程,检查工作质量提出改进意见。

8、检查报修、维修情况。

9、负责申领和控制清洁用品和用具,减少费用开支。

10、传达落实客房部例会的各种决议和通知。

11、做好防疫工作,定期喷洒药物,灭除虫害,确保酒店内外环境卫生。

12、提高警惕,协助保卫部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如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

篇12:公共厕所保洁作业管理考核标准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怀宁新县城道路保洁各项任务,明确作业规范,严明劳动纪律,根据公司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经怀宁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讨论通过以下员工作业管理细则:

(一)员工出勤

1、员工必须按规定时间上、下班,员工迟到或早退15分钟以内的扣5分,15分钟以外扣10分。

2、员工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外视作旷工半天处理,生病或有事须请假,否则视作旷工,旷工1天扣40分,以此类推;

3、员工生病或有事须书面请假,来不及书面请假,须事后补请假条,否则视作旷工,请假后,员工当天不得工资。(请假条须附考勤表上)

4、员工辞职须提前1个月书面提出,由管理员出具相关交结手续,经理批准并提交考勤,才可离岗,否则财务不予以结算。

5、未经允许,擅自找人代班的,扣10分。项目管理人员不得轻易找公司外部人员代班,否则相关责任人须为代班人作业安全负全责。

(二)作业时间

1、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一遍普扫的每责任区域道路扣10分;

2、扫完后未及时巡回保洁的扣5分;

3、(按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一时间普扫。1月、2月、12月每日上午8:00前完场普扫,其它月份每日上午7:30前完成普扫,普扫结束后做好巡回保洁工作。)

(三)员工形象

1、员工在工作时间未按规定着装的,着装不规范,如衣冠不整(如钮扣不扣,工作帽歪戴等)、服装不洁、未穿统一的工作服,未使用统一的保洁工具的,每次扣2分;

2、保洁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非机动车道骑自行车逆向行驶的每人次扣2分;

3、每次未佩证上岗的每次扣2分;

4、无理取闹,在作业岗位与员工、行人或店家争吵的,每次扣5分;

5、在作业时间打瞌睡、聚堆闲聊、翻找或理废品、扎扫把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每次扣5分。

6、不按规定时间休息(5分钟内/50分钟)、动作迟缓、磨洋工的,每次扣5分。

7、保洁员工作时间未按规定穿工作服的,每人次扣5分;

8、保洁小车、垃圾清运小车未在车辆前部、后部、两侧设置反光标识的,每车次扣10分;

7、发生一次有责投诉,扣20分。

(四)员工工具配置

1、员工未按规定带全作业工具的,每缺少1项扣2分;

2、员工所带作业工具不合规范的;每项扣2分;

3、员工作业工具脏、乱、差或在作业车辆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件,每次扣2分;

4、员工未按规范使用工具,每次扣2分;

(五)人行道清扫质量

1、路面垃圾(杂物)<0.5㎡的每处扣1分,<2㎡的每处扣2分,≥2㎡的每处扣4分,有暴露垃圾堆的每处扣5分。

2、人行道板间、人行道各类井盖间等缝隙有垃圾的每处扣1分。

3、清扫保洁不规范导致路面尘的,每次扣5分;

4、道路、人行道(含店前道路)漏扫的每处扣2分,注:(有积灰、烟蒂、瓜子壳等垃圾)

5、垃圾归拢、归堆未清除的每处扣5分,清除不彻底的每处扣2分,6、清扫保洁时向道路两侧反扫的每次扣5分;

7、树圈、垃圾桶、果壳箱底下等不扫或清扫不洁(有烟蒂、瓜子壳等垃圾)每处扣2分;

8、树圈、墙体角落四周未推扫,有垃圾(杂物)、积泥每处(≤ 3㎡),每处扣2分;>3㎡每处扣4分;

9、有卫生死角1处,扣5分;

10、未扫至墙体立面及卷闸门边的每处(≤ 2㎡)扣2分,>3㎡扣5分;

11、喇叭口、叉路口、巷弄口里侧未扫进5米,每次扣2分;

12、落叶旺季未及时清扫落叶的每条道路扣5分;

13、未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第一遍普扫的每条道路扣20分;完成普扫的路段路面有垃圾的每处扣2分;

(六)车行(慢车)道清扫

1、路面垃圾(杂物)、晴天积水未扫净≤ 3㎡每处扣2分, ≥ 3㎡ 的每处4分,有暴路垃圾点的每处扣5分,2、冬季路面积水导致路面结冰的每处扣10分,导致有责交通事故的扣20分;

3、道路积泥(沙石)长度<5米的每处扣2分,<10米的每处扣4分,<15米的每处扣6分,≥15米的每处扣10分。

4、建筑垃圾(装潢垃圾)<1m3的每处扣2分,≥1m3的每处扣4分。

5、清扫垃圾不归堆,或不按规定距离归堆(30—50米)每处扣2分

6、垃圾归堆距离窨井少于1米扣1分, 将垃圾扫入窨井中扣5分;

7、有积泥、嵌石、灰沙堵塞每处扣2分;

8、普扫时未使用反光锥形筒围护清扫区域路面的,每次扣10分。

9、交通隔离栏下未清扫每处(<10m=扣2分, ≥10m扣4分;

10、归堆垃圾漏清扣5分,或清理不彻底每处扣2分;

11、未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第一遍普扫的每条道路扣20分;完成普扫的路段路面有垃圾的每处扣2分;

(七)道路绿地保洁

1、道路绿地或未硬化保洁区域内有垃圾(杂物)<0.5㎡的每处扣1分,<2㎡的每处扣2分,≥2㎡的每处扣4分;

2、有暴露垃圾点的每处扣5分。

(八)道路普通保洁

1、无故未在规定的时间(以上报地段册为准)完成保洁巡查任务的扣2分;

2、晴天路面积水、散乱垃圾、砂石等未及时清扫的扣2分;

3、保洁员巡查时,所驶过的路面有一处有色垃圾或牛皮癣(乱张贴)的扣4分;

4、未及时清理卫生死角或清扫遗留问题的每处(≤ 3㎡)扣2分,> 3㎡ 扣4分;

5、路面垃圾(杂物)<0.5㎡的每处扣1分,<2㎡的每处扣2分,≥2㎡的每处扣4分,有暴露垃圾堆的每处扣5分。

6、雨水井沟眼有积泥(嵌石)的每处扣2分,树圈有垃圾(杂物)的每处扣2分。

7、道路积泥(沙石)长度<5米的每处扣2分,<10米的每处扣4分,<15米的每处扣6分,≥15米的每处扣10分。

8、建筑垃圾(装潢垃圾)<1m3的每处扣2分。

9、道路晴天积水<3㎡的每处扣2分,≥3㎡的每处扣4分,冬季路面积水导致路面结冰的每处扣10分,导致有责交通事故的每次扣20分。

10、人行道板间、人行道各类井盖间等缝隙有垃圾的每处扣1分。

11、生活污水、污渍污染路面<1㎡的每处扣3分,≥1㎡的每处扣6分。

12、道路(街巷)两侧的果壳箱破损、油漆剥落(或严重褪色)、歪斜的每处扣2分,箱门未关闭的每处扣1分;

13、垃圾桶破损的每处扣4分,桶盖未盖好的每处扣1分。

14、垃圾房、果壳箱门敞开未关闭的每处扣2分,破损、锈蚀、外墙面和地面有积存污垢,周围地面有积存污水的每处扣5分。

15、果壳箱、垃圾箱垃圾满溢的每处扣2分。

20、垃圾收集容器边有暴露垃圾的每处扣2分,21、果壳箱(垃圾箱、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清洗不到位,外观不洁有污垢的每处扣2分;

22、垃圾倾倒后垃圾桶未放回原处的每处扣2分。

(九)公共厕所保洁作业管理考核标准

1、公厕管理未安规定开放,每次扣20分,2、公厕管理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每次扣10分,3、大小便无堵塞、粪便满溢未及时处理扣5分

4、随后做到定时冲洗,每天每个公厕清理不少于2遍,每少1遍扣5分。

5、未在每天早上8点之前完成全面清理一遍,每次扣5分。

6、厕所有污物、恶臭每次扣5分。

7、清理不彻底,有卫生死角、垃圾、积水、蛛网、灰砂,每处扣2分;

(十)垃圾清运作业管理考核标准

1、车辆外观不洁、积尘、破损、车身油漆剥落(剥落面积大于5cm×5cm),垃圾清运车未实行密闭运输发生抛洒滴漏污染路面、车厢外有吊挂垃圾等问题,每发生1次扣5分;

2、车体破损修理不及时(24小时)每次扣5分;

3、垃圾未日产日清的每处扣10分,4、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超出果壳箱、垃圾桶投放口平面的扣2分/处,果壳箱、垃圾桶垃圾满溢的每处扣5分。

5、垃圾收集容器边有暴露垃圾堆的每处扣5分,周边地面(2米范围内)有垃圾污水、杂物的每处扣5分;

6、果壳箱(垃圾箱、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清洗不到位,外观不洁有污垢的每处扣5分;

7、垃圾收集后垃圾桶未放回原处的每处扣2分。

8、焚烧垃圾、树叶的每项扣20分,未及时转运处理落叶的扣5分。

(十一)牛皮癣清理考核标准

1、实行“三定”管理,员工作业未按照规定巡查路径,每次扣10分,2、每天早上未在8点之前完成全面清理一遍扣5分。

3、涂写类整治作业须按照“一刮、二铲、三粉刷”的规程操作。材料使用外墙涂料或相同颜色的油漆,色差明显每处扣3分,4、涂写形状不规则(矩形或正方形),边角不整齐,每处扣2分。

5、招贴类漏清1处扣2分,清理不彻底、留有痕迹,每处扣1分。

6、对每天清理招贴,妥善处理,随意丢弃,每发现1次乱丢弃现象扣5分。

(十二)机械车辆作业

1、洒水或机扫时,倒车作业的扣10分;

2、未在指定取水栓取水的每车/每次扣10分;

3、未按规定清洗保养车辆的每少一次扣5分;

4、违反交通规则行车的发现一次扣20分;

5、车体内外有吊挂或与工作无关的物件扣5分

6、洒水或机扫时未避让行人发生有责投诉的扣5分;

7、洒水车或机扫车警示灯标识、警示灯缺失、破损的每车次扣2分;

8、不服从管理人员调动的每次扣10分;

9、不服从管理人员调动,造成甲方单位抄告、批评、扣分的扣20分;

10、车辆作业时未开启警示灯的每车次扣5分;

11、发生责任事故500元以下扣2分,由责任人承担损失,500元--10000追偿保险赔偿外的损失。10000元以上解除劳动合同,并追偿保险赔偿外的损失。

12、因驾驶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车辆损坏维修的,2000元以下由责任人承担损失,2000元以上解除劳动合同,并追偿的损失。

13、冬季洒水使路面结冰发生有责投诉的,每发生1次,扣20分;导致有责交通事故的,扣40分。

14、机扫路面应干净,清扫后垃圾未吸净而有成条或小堆的,每处扣5分。

15、机扫车作业时发现绿化带或地面有无法扫除的杂物没有下车捡拾的每次扣2分;

16、机扫作业时,有滴漏现象,未及时处理的每次扣5分;

17、机扫作业时,有喷水压尘的,每次扣5分;

(十三)迎接检查,经济处罚标准;

1、在甲方上级单位检查,每失1分扣50元。

2、甲方检查每失1分扣5元;

3、项目部、公司质检部例行检查1次,员工每失1分扣1元;

4、迎接检查期间,员工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和调度或未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的,加倍处罚。

上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心得下一篇:板钢筋保护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