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桥之美》导学案

2024-04-12

12课《桥之美》导学案(共8篇)

篇1:12课《桥之美》导学案

12课《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习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章在让人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其中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

2.走近作者

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江苏宜兴人,生于一九一九年七月。一九四二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一九四七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后在鲁弗尔学校学习美术史。一九五○年回国,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前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数十次,获得多项殊荣。代表作有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国画《春雪》《长城》等。

3.相关资料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着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桥之美》所介绍的不是具体的哪一座桥,而是集各种桥的美于一身。在画家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作者着重抓住桥的形式美这一特点去解说。作者对桥的喜爱是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写到了江南水乡的桥之美;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之美;高山峡谷中的桥之美。

【自主学习】

按下列句中注音写出汉字

1、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髇g)_______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2、方、圆之间相处(h椋______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īj靓g)_______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4、形似字组词

(1)销()俏()峭()削()

(2)峻()竣()俊()骏()

(3)孤()弧()狐()瓢()

(4)魅()魄()魏()魁()

5、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1)驻足:

(2)极目:

(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合作探究】

6、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是位画家,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精练】

如果你是作者,你怎样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你,没错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0.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

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B.桥更具有绘画美。

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

11.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______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______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12.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3.概括本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阅读】

漫谈桥的美

游览祖国的名胜,也许你醉情于名楼古刹,也许你忘返于名山大川,而我,偏爱恋桥的隽美。那横跨在青山绿水间的仪态万方的桥,常常把人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美的境界。“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多么令人神往。远古的神话,把天上的彩虹说成是“人间天上的桥”;而古往今来的诗人,却爱把人间的桥比做天上的彩虹。

桥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建筑艺术的美。无论是拱桥、联拱桥、梁桥、开合桥,还是卧桥、浮桥和悬桥,它们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均衡、对称、变化、和谐,甚至还有韵律和节奏,显示出造型的美。饮誉中外的赵州桥,是我国目前还保存完好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它横跨在河北赵县洨河之上,一个大拱,状若长弓,桥面与水面却几乎平行。大拱的两肩上,又各驮着两个小拱,拱上加拱,这样不仅减少了水流阻力,减轻桥重,而且使桥身多变化,不呆板,更显美观。整个拱身结构匀称,精巧空灵,雄伟之中见秀逸。历代人们都赞颂赵州桥的美。唐朝张鷟说,远望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宋朝杜德源则有这样的诗句赞美它:“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今天人们不仅观赏它的巧夺天工的造型美,而且为它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感到自豪。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雕刻、绘画、亭阁、工艺美术,乃至碑亭中的诗文,共同构成了桥的美。北京丰台的卢沟桥,桥上的石柱雕刻着狮子四百八十五个。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侧耳谛听,有的凝目远望,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意大利人马可凡蓿谒挠渭抢铮扑檀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的石狮,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亦为桥增色不少。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在五座青石桥墩上,建有五座不同屋顶的四层宝塔式楼阁。楼阁间有廊相连,上有屋盖,楼、廊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一条壮丽的水上游廊。

桥的美,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人们称这为“借景”。泰山中天门北的云步桥,驾凌深涧。附近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桥北石崖名御帐坪,传说是当年宋真宗观赏云步桥的月色与泉声,凿穴支帐野宿的地方。坪前飞瀑悬挂,穿行桥下,水气蒸腾,金鼓齐鸣。明代诗人陈凤梧有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云步桥的高崖、飞瀑、行云、苍松,使此桥脱尽尘埃气,而产生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使人神清气爽。

桥的美,还因为桥本身的特殊经历。典故传说及其引起的思索和遐想,让人产生一种意境美。西安灞桥,是历史上富有诗意的古桥。唐人送客多至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消魂桥。春夏之交,来至灞桥,翠柳低垂,絮花纷飞。口中吟咏着唐朝王之涣的诗句:“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此时此地,诗的氛围和桥的景物水乳交融,产生一种深蕴淡出的意境美。苏州枫桥,唐诗人张继作有着名诗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为枫桥竖起一块丰碑。枫桥、寒山寺和寺里的大钟从此名扬海外。诗人通过天脚残月、江畔枫树、渔舟火光、栖鸦夜啼、古刹钟声的描写,使枫桥的夜色显得无比的幽美。杭州西湖的断桥,以其“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而断桥的着名和给人的美感又似乎不在残雪,而在《白蛇传》的民间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识,互相爱慕,由此而产生一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白娘子终因爱情而献身。人们对白娘子的悲惨遭遇,同情、怜悯和赞叹不已。

还有一种并非属于建筑艺术的桥,它也是美的。比如神话中的桥。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那可恶的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织女的美满姻缘,用一道银河,隔断了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是那成人之美的花喜鹤,每年七月初七,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使夫妻俩得以相会。这鹊桥,是爱情之桥,幸福之桥,自然它是十分奇丽动人的。

14.第一段中哪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

15.作者从哪几方面表现桥的美?

16.“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这里的“多种艺术”指的是什么?文中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17.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

(1)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2)桥的美,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

18.为什么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要写到一种非建筑桥呢?

19.这篇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拓展提升】

20.文章第4小节所举的四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请根据课文内容为每一幅画设计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选取一座在你家乡较有影响的桥梁,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美。(2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

第十二课

1.协同 2.和谐 3.诗境

4.(1)销毁;俏丽;陡峭;削弱(2)险峻;竣工;俊俏;骏马(3)孤立;弧形;狐狸;瓢泼(4)魅力;魄力;魏国;魁梧

5.(1)停止脚步。驻,停留。(2)用尽目力(远望)。极,尽,达到顶点。(3)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煞,削弱,损坏。

6.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7.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8.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9.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10.C 11.石桥;密密的苇丛;石桥;细柳;长桥;风雨;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

12.(1)用比喻句来形容观桥后的心旷神怡的感受,突出桥的开阔与宽广。

(2)以画家和摄影师要展开搏斗来衬托此景致独特优美。

13.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构成和谐的一体,共同组成入画的景致。

14.“而我,偏爱恋桥的隽美。”

15.作者从五个方面说明桥的美的:一是桥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建筑艺术的美;二是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三是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四是还因为桥的本身的特殊经历;五是还有一种并非属于建筑艺术的桥,它也是美的。

16.“多种艺术”指的是雕刻、绘画、亭阁、工艺美术乃至碑亭中的诗文。文中首先举了卢沟桥的例子:它含有雕刻狮子、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其次举了程阳风雨桥的例子:它的特色是建有五座不同屋顶的四层宝塔式楼阁。

17.(1)“也许”不能去掉。“也许”表示推测,说明《小放牛》的歌舞剧流传不衰的缘由有这个原因,如果去掉,就变得太绝对了。

(2)“往往”一词不能去掉。“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说明桥的美,大多是与周围的景色相互配合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掉极少数不是这样。

18.这种桥虽然不属于建筑艺术的桥,但它也是美的,它是神话中的鹊桥,象征着幸福,象征着爱情。作者最后的这种安排是从实写到虚写,逐渐抽象升华,完成了对我国桥梁的隽美的说明介绍,突出了说明的中心,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19.一方面说明这座桥非常着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这种桥的特点;第三,使文章语言生动且丰富。

20.所拟题目要能高度概括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内容,并力求形象、生动。答案略。

21.略(可采用生动说明,从外形、历史演变等角度写)

篇2:12课《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习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章在让人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其中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

2.走近作者

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江苏宜兴人,生于一九一九年七月。一九四二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一九四七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后在鲁弗尔学校学习美术史。一九五○年回国,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前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数十次,获得多项殊荣。代表作有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国画《春雪》《长城》等。

3.相关资料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桥之美》所介绍的不是具体的哪一座桥,而是集各种桥的美于一身。在画家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作者着重抓住桥的形式美这一特点去解说。作者对桥的喜爱是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写到了江南水乡的桥之美;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之美;高山峡谷中的桥之美。

【自主学习】

按下列句中注音写出汉字

1、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é tóng)_______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2、方、圆之间相处(hé xié)_______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ī jìng)_______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4、形似字组词

(1)销()俏()峭()削()(2)峻()竣()俊()骏()(3)孤()弧()狐()瓢()(4)魅()魄()魏()魁()

【合作探究】

6、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是位画家,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精练】

如果你是作者,你怎样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你,没错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0.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

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

11.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______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______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12.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3.概括本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阅读】

漫谈桥的美

游览祖国的名胜,也许你醉情于名楼古刹,也许你忘返于名山大川,而我,偏爱恋桥的隽美。那横跨在青山绿水间的仪态万方的桥,常常把人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美的境界。“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多么令人神往。远古的神话,把天上的彩虹说成是“人间天上的桥”;而古往今来的诗人,却爱把人间的桥比做天上的彩虹。

桥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建筑艺术的美。无论是拱桥、联拱桥、梁桥、开合桥,还是卧桥、浮桥和悬桥,它们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均衡、对称、变化、和谐,甚至还有韵律和节奏,显示出造型的美。饮誉中外的赵州桥,是我国目前还保存完好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它横跨在河北赵县洨河之上,一个大拱,状若长弓,桥面与水面却几乎平行。大拱的两肩上,又各驮着两个小拱,拱上加拱,这样不仅减少了水流阻力,减轻桥重,而且使桥身多变化,不呆板,更显美观。整个拱身结构匀称,精巧空灵,雄伟之中见秀逸。历代人们都赞颂赵州桥的美。唐朝张鷟说,远望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宋朝杜德源则有这样的诗句赞美它:“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今天人们不仅观赏它的巧夺天工的造型美,而且为它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感到自豪。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雕刻、绘画、亭阁、工艺美术,乃至碑亭中的诗文,共同构成了桥的美。北京丰台的卢沟桥,桥上的石柱雕刻着狮子四百八十五个。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侧耳谛听,有的凝目远望,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颂此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的石狮,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亦为桥增色不少。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在五座青石桥墩上,建有五座不同屋顶的四层宝塔式楼阁。楼阁间有廊相连,上有屋盖,楼、廊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一条壮丽的水上游廊。

桥的美,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人们称这为“借景”。泰山中天门北的云步桥,驾凌深涧。附近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桥北石崖名御帐坪,传说是当年宋真宗观赏云步桥的月色与泉声,凿穴支帐野宿的地方。坪前飞瀑悬挂,穿行桥下,水气蒸腾,金鼓齐鸣。明代诗人陈凤梧有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云步桥的高崖、飞瀑、行云、苍松,使此桥脱尽尘埃气,而产生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使人神清气爽。

桥的美,还因为桥本身的特殊经历。典故传说及其引起的思索和遐想,让人产生一种意境美。西安灞桥,是历史上富有诗意的古桥。唐人送客多至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消魂桥。春夏之交,来至灞桥,翠柳低垂,絮花纷飞。口中吟咏着唐朝王之涣的诗句:“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此时此地,诗的氛围和桥的景物水乳交融,产生一种深蕴淡出的意境美。苏州枫桥,唐诗人张继作有著名诗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为枫桥竖起一块丰碑。枫桥、寒山寺和寺里的大钟从此名扬海外。诗人通过天脚残月、江畔枫树、渔舟火光、栖鸦夜啼、古刹钟声的描写,使枫桥的夜色显得无比的幽美。杭州西湖的断桥,以其“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而断桥的著名和给人的美感又似乎不在残雪,而在《白蛇传》的民间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识,互相爱慕,由此而产生一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白娘子终因爱情而献身。人们对白娘子的悲惨遭遇,同情、怜悯和赞叹不已。

还有一种并非属于建筑艺术的桥,它也是美的。比如神话中的桥。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那可恶的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织女的美满姻缘,用一道银河,隔断了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是那成人之美的花喜鹤,每年七月初七,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使夫妻俩得以相会。这鹊桥,是爱情之桥,幸福之桥,自然它是十分奇丽动人的。

14.第一段中哪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

15.作者从哪几方面表现桥的美?

16.“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这里的“多种艺术”指的是什么?文中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17.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

(1)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篇3:《桥之美》四步导学阅读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 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 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 开阔眼界, 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 结合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对桥做出了美学意义上的独特的诠释。它不是一篇规范性的说明文, 但教材却将其置于说明文一单元里, 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教师很难用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梳理本篇文章。另外, 《桥之美》的特征是从专业画家的角度阐释的, 对于学生来讲, 理解也较困难。因此, 寻找本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笔者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 考虑到在学这篇文章之前, 我们刚刚学习了较规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决定仍然以学生所熟知的说明对象入手, 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 由浅入深, 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或描写景物, 或抒发感情, 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 展开想像, 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悉心体会, 反复揣摩, 和作者产生共鸣, 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 通过生生互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 但表现手法不同, 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 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导语 (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 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 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排除字词障碍, 并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上课后小组内互查互评学生对字词和作家作品的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中提出的较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表扬后展示在白板上, 与导学案预设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一起组成问题链。

设计意图: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另一方面教师及时发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预习中可能生成的问题, 时时把握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二.研读共赏

(一)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师友组讨论, 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讨论明确。

设计意图:《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 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怎样才能体会画家眼中的“桥之美”呢?“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师读、生读、自由读、齐读均可, 但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是必须的。读包括整篇课文的读, 也包括细品重点段或语句时的读。通过反复朗读, 展开想像, 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二) 研读与赏析

通过阅读文章, 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 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 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 (4) 小节。

(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画)

小组讨论:

a.你认为文中描写的哪一座桥最美?找出描写这座桥的相关语句, 美美地读一读, 细细地品一品, 然后说一段话:我认为[] (环境) 中的桥最美, 因为[]。 (温馨提示:阐述理由时注意运用圈点批注法, 把握关键词句)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 修辞灵活, 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 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 使学生结合语境, 由粗到精, 由此及彼, 反复诵读, 整体把握, 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有话可说, 参与热情高。

美句赏析:

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 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 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 体味句子的情味。

b.先小组讨论, 再让小组派代表展示, 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作者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强烈的共鸣。此环节要求学生找出这些语句, 反复朗读, 体味句子的情感, 启发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拓展延伸

我们从《桥之美》中, 体会到了桥的美感, 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 《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设计意图:《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 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 写作的角度也不同, 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 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 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归纳总结

1、鼓励学生从知识上、写法上、人生感悟上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2、根据本节课的表现评选优秀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心得, 自主总结、分享收获。并评定优秀合作小组和课堂表现之星,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做课堂的主人。

案例评析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观, 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我校实施的“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课堂展示为平台,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 以师友互助为补充, 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的的课改模式, 其核心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桥之美》教学设计就是针对这一模式精心设计的。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极富表现力, 特别适合朗读。教学这篇课文我重点不是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 而是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一是朗读, 二是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三是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从教学流程看, 从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导入,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 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分析几幅图画, 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图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教学有了活力。让学生运用美学的知识进行鉴赏,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品味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 使学生对语言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拓展延伸部分比较《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 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最后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心得, 并评定优秀合作小组和课堂表现之星,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 本教学设计贯彻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作为课堂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可操作性极强。

摘要:《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 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篇4:用好“导学案”,上出高效课

【关键词】 导学案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76-01

作为一个语文人,要充分地认识到“诵读·感悟·积累·表达”乃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以“导学案”为抓手,努力将课堂教学“前移”——充分、高效利用教学时间,上出高效课堂。

如何设计导学案呢?

1. 教师要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若干问题,删繁就简,精心选编,使知识问题化。但不要写成练习提纲,否则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认为先学仅仅局限于完成作业。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阅读导航、拓展提升、质疑反思。

2. 语文先学的核心是阅读和思考。导学案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阅读和思考提供思路和平台。导学案的编写,特别是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学生还可以在导学案中提出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3.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明确:诵读什么,怎样诵读;感悟什么,怎样感悟;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哪些需要表达,又当如何表达。根据学生认知的深入,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导学案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由“学会”变成“会学”。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用好导学案呢?

1. 导学案要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独立完成,不允许讨论。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要收上来,认真分类并归纳错误的类型;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修改教案,使教案和学案高度统一。比如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导学案中就有学生提出“如何看待现在社会上的老夫少妻”,我就及时地把导入语与结束语作了以下调整:以杨振宁和翁帆的事件为导入,投影他们的婚纱照,一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由此导入到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一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会有着怎样的遭遇。引用巴金《随想录》中的话小结课文之后,我又想到不急着结束课文,又回到他俩的事件上来,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再让学生谈感想,学生会由一开始的不可思议变成理性的“祝福他们”。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就会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显示出教学设计者的智慧,大气(专家点评)。这就是学生的疑惑给我带来的启示。

2. 课堂教学的过程决不能是对导学案中的练习按部就班地一一讲评。课堂教学中切忌说 “第一题”“第三题”怎么样,否则,长此以往,课堂会变得枯燥无味,教者要用过渡语不露痕迹地把前后问题连贯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导学案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我们要遵循以下思路:呈现(学生答案中有代表性的,实物投影或课前板书)→诊断(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尤其要重视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矫正(回读、咀嚼文本,读题、审题,补充、修正、完善答案并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升)→巩固(针对薄弱环节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举一反三)。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中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写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作者开头却抛开他俩,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一个“习惯”的问题,这是为什么?经过小组合作交流,教者巡视后挑出一组学生的答案投影(该小组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来回答的),马上就有其他小组代表站起来指出问题所在:文体意识不强。阅读一篇小说,我们除了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之外还要领会小说的主旨。我们应该从这四个角度去回答这一题。用好导学案,尊重并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一定会上出高效的课堂!

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意义。

2. 把握小說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 理解作者对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的批判,对善良、同情的健康心态的呼唤的心情。

学习重点、难点:

1. 把握小说人物的性格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 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略)

2. 小说创作的背景。(略)

阅读导航:

一、词语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别扭 恪守 埋怨 绰号 干瘪 窥视 哄闹 将就 琢磨 确凿 逼供 倔犟 单薄 续弦 手臂

二、阅读思考整体领悟

复述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三、研读课文,仔细品味

1. 找出文中体现夫妻感情和谐恩爱的细节之处。在这么多的细节中,你觉得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个细节?为什么?

2. 裁缝老婆在文章中都做了哪些事情?按照文章的顺序找找看。分析裁缝老婆形象。

拓展提升

1. 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 探究这篇小说的主旨。

质疑反思

1. 提示: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篇5:12课《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朱光潜

2、理清文章论述思路,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理解艺术中“无言之美”的含义,培养良好的审美观,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举例论证”极其与作者观点的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论证思路

一、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二、自我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颦()

蛾眉()

寂寥()

谚语()

譬如()

缥缈()

暧暧()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铢两悉称()

2、解释词语

附丽:

信手拈来:

栩栩如生:

铢两悉称:

3、文学常识填空

《无言之美》作者()(1897—1986),现代()家、()家,安徽桐城人。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作品有《

》《

》《西方美学史》等。

三、合作探究(自主/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寻读课文

1、把握行文思路

2、明确作者观点:

(二)选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还运用到什么论证方法?

四、课堂评价

悟读课文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五、本节课学习的交流与反思

《无言之美》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我检测

1.字音

颦(pín)蛾眉(é)

寂寥(liáo)

谚语(yàn)

譬如(pì)

缥缈(piāo

miǎo)

暧暧(ài)

栩栩如生(xǔ)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chèn)

2.词语解释

附丽:附着,依附。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3.文学常识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三、合作探究

(一)寻读课文

1.把握行文思路:

先由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个话题;

再以文学、音乐、雕塑等艺术品为例,具体分析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最后归纳自己的观点:言越少,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

2.明确作者观点:言越少,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

(二)选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支持中心论点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无言”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以摄影家与美术家的创作进行对比,说明“和自然逼真”不如留白之美。

四、课堂评价

悟读课文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篇6:12课《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

2、通过对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学生认识到心灵美是真正的美,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学习重点:

1、通过对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学生认识到心灵美是真正的美,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学习过程

1、课文简介

《说美》选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人生》一书,在这篇杂感中,培根论及人的“形体之美”“颜色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最后提出了“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

一、阅读课文,把握结构

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提出全文的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论述美德最美。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第二层(第3段),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第二层(第4段),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第三部分(第5段),勉励人们把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析疑,解疑。

美的分类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美无处不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培根这篇文章仅533字,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人的美

1.如何理解第二段第二句话“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的内涵?

这里的“此”,指代的是“容颜俊秀”;“彼”,指代的是“才能”“作为”和“美德”。“造物”,指造物主,上帝。在唯心主义者看来,上帝创造了一切。这里是一种幽默的说法,人的美貌如果说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却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不是“造物”给予不给予的问题。

2.第二段为什么多以帝王为例,来论述他们内外兼美,“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培根生活的时代,只有绘画而无摄影,能留下肖像的人多是帝王将相,而培根根据此说帝王是“美男子”,未必可靠。即使帝王丑陋,画师也要加工美化。有关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中国绘画史所留下的帝王“标准像”就可以明白,培根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认识上的局限。

3.第三段开头为什么说“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颜色之美,是纯外在的美;形体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已体现了人的意志和主观努力的因素(如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造就形体);优雅行为之美,体现了人的内在素养,是美德的一种体现,所以在三者中最高。这三个层次都属于外形美,但层次有别,不在同一个审美层次上,故作者“仔细考究起来”,看法很有新意。

4.培根在论证了“最高的美”即美德的难于直观性后,为什么说“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凭一种固定思维定出美的规格。如果阿皮雷斯和丢勒的做法能够创造出“至上之美“,那就意味着美是有“标准”的。培根认为他们的做法是荒谬的,因为美的表现是丰富的,如果画家想画出自己认为的美并能为大众所接受,他只有像音乐家创作优美的旋律一样,凭借灵感,依靠慧眼的发现。

5.在“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这句话中,培根认为美是什么?请举几个例子来对这个道理加以说明。

培根在这里论述的是一个重要的美的通俗定义,即“美是和谐”。例如面临的山不是最峻美的,河也未必是最秀丽的,但是山水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看惯了”,自然会觉得“它就该是这样的”;有的家庭居住面积不大,但是主人善于设计,能使方寸之地得到安排合理,如苏州园林一般玲珑大方;有的文章看每一段,都显得平常,可是由于精心布局,结构合理,文章一样能显出大气。

6.说说下列几个句子的含义。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②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这里的“晚秋”相对于“春天”而言,是指老年。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③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④“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句话是否意味着只具有其中一样的时候美就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不是,因为前面文中提及有许多美人只徒有虚表,而缺少内在美,“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就是指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的形貌才是有价值的。而且前面也用古罗马著名皇帝来论证了美貌和美德是可以结合的。

7.作者在文中着重强调哪种美 ? 相对于外形美,作者更强调内在的德行美。他指出“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他呼吁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二、自我品美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读完课文,你们有没有找到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论点? 美德最美

2、好的文章是需要慢慢品味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下面再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范读一遍。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文中作者围绕着中心论点是如何一步步去论述的?

提出论点(美德最美)——从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来论证美德的重要—— 从画家无法画出最高的美来论证美德胜于外在美——从有些老年人显得很可爱论证了美德之美——外形美难于保持来论证了美德的重要。

3、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美德最美的”? 举例论证:举例能使人信服。

“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两位画家……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印授着愧悔的往年” 比喻论证:能使枯燥的说理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对比论证:观点更为鲜明突出。

老人与年轻人作对比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作对比

4、为什么“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其中的“都”字能否去掉?文中是否还有类似与这样准确用法的词语?由此可以知道议论文的语言应该注意什么?

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都”不能去掉,为了确定范围,去掉就过于绝对化了,因为这只是部分人。还有“许多容颜俊秀的人……”、“有些老人”。

5、“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句话是否意味着只具有其中一样的时候美就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不是,因为前面文中提及有许多美人只徒有虚表,而缺少内在美,“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就是指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的形貌才是有价值的。而且前面也用古罗马著名皇帝来论证了美貌和美德是可以结合的。

三、深入探究

1.多用实例,事理显豁。本文论述的是人生哲理,但并不以艰深的推理取胜,文章多用实例讲话,显豁地阐述事理。有的实例很具体,如以“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为例,就典型地论证了外在美与内在美可以统一起来。

篇7:12课《桥之美》导学案

案3

程标准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标准解读:

1、把秦汉时期定位为“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它不仅仅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甚至是中国文明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换言之,把统一国家建立作为学习主题,是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和学习目标的,是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的。

2、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一统”,这是古代人的说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了《公羊传》的说法,是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以此来评价汉武帝,可保证这个评价的基本方向是沿着统一国家建立的学习主题进行的。同时也可说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3、单纯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能否提供评价的全部资料?

但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任务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任务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比如汉武帝,增加些有关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文学修养、过而能改、家庭不和、残酷杀戮等方面的小资料,可丰富其人物形象,有助于对他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本的讲授将与多媒体和历史小品有机结合,通过情景拟想、阅读概括、联系对比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初步学习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前准备

1、多媒体

2、学生编排历史小品“洛阳庆功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收集汉武帝的历史人物资料

教学设计

新导入

汉初庆功宴

西汉初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天下,实现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那么首先要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怎样的后果?

文景之治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羊。”——《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汉初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所采取的恢复经济的措施还是行之有效的?那么这些措施有哪些呢?

汉高祖刘邦恢复经济的措施:相比秦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汉高祖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汉文帝、景帝时的主要措施

1、奖励农桑轻徭薄赋

田租三十税一;算赋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2、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退还千里马,下令:“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秦始皇修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成于勤俭败于奢”

3、以德化民约法省禁

改革刑法,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

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史称“文景之治”。

而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

汉武帝的大一统

那么,汉武帝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呢?——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叫“大一统”,这是古人的说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那么,汉武帝从哪些方面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呢?——政治、思想

1、政治:推恩削藩酹金夺侯

诸侯国问题的由来:汉高祖:郡国并行矫枉过正→汉文帝→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削藩、酹金夺侯

①汉高祖认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大封同姓,使之成为中央的屏藩,巩固刘姓的天下

②贾谊向文帝上了《治安策》,分析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锢疾”

③晁错向景帝上了《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听从他的建议

④主父偃认为,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建议,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

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割据势力,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的学说?——儒家学说,即儒术

2、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是不是一回事?

“霸王道杂之”

不是。董仲舒所推崇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

3、为什么汉武帝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要实现政治上的一统,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汉初,诸子百家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4、我们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那么汉武帝又是如何推行儒家思想的呢?

“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意义: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你所了解关于汉武帝的事例,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汉武帝的看法。

篇8:12课《桥之美》导学案

教师寄语: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难点:

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难点: 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注音并解释:

(1)萧瑟():(2)和煦(): ..

(3)干涸():(4)吞噬(): ..

(5)裸露():(6)沧海桑田:.

二、自主探究

1.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开始写的是()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的罗布泊,接着就写()。最后又举出两个例子-----()和(),作为进一步的证据。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说说变化的过程。

罗布泊过去怎样?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用“罗布泊过去„„现在„„”的句式进行概括表述。

2.探探变化的原因。

① 绿洲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什么时候消逝的?

②“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逝。”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消逝的?)

③齐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同桌讨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哪个原因主要----谁盲目----人类为了什么)

用心爱心专心

3.思思变化的教训。

(1)胡杨诉衷肠。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

(2)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3)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请以罗布泊的消逝为例,分组讨论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四、拓展延伸

1.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为罗布泊构画未来发展的蓝图)

2.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们的作用。

五、达标测试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

戈壁()栖息()无垠()罗布泊()....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2)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援之手!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a)进入罗布泊,(b)要有两辆汽车,(c)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农,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对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第2段的括号内的a、b、c,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A假如;B设若;C就;D那么;E必须;F若想;G一定;H至少。

a()b()c()

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4.结尾句“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为什么用“又”?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第五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资料员基础专业知识下一篇:职工食堂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