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2024-04-21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精选11篇)

篇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联星小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和精心指导下,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抓教学常规,注重实效。

本学期,教育组对我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我校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进行了整改,继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

1、备课。

(1)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上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求教师按照教育组的统一的指导思想,规范备课模式,将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教案设计要有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和能拓展学生思维性的作业,能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2)坚持集体备课。常规检查后,我校反思自己的备课模式,尝试“三个三” 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①继续坚持单周举行一次的集体备课,并认真作好记录。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内容)。我们定每周一、周三、周五提前备一个单元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

②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要帮助学生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③做到“三落实”(落实检测题、落实纠错与改进、落实反思)。为了检验备课质量、教学效果、在备课时精选随堂检测题;经过课堂教学及学习检测,进行“回头看”,写好反思,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纠错和“补救”。

2、上课。

为加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我校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检查。(1)行政巡堂。每天必须有一位行政认真巡堂一节以上,做好巡堂记录,巡堂时主要观察教师的课前准备、师生的精神状态、学生学习的状态等,督促教师按学校要求上课。(2)表扬后进。对各班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登记每单元学习较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各班制定后进生成绩进度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精讲精练。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上能归纳、整理、精选一些题给学生练,把掌握做题的“金钥匙”授给学生,通过精练,抓住典型题精讲,找窍门把题讲得“精辟”、“透彻”,让学生一目了然。

3、作业。

(1)规范学生的作业。各科组召开会议,对各科组各年级学生作业格式进行了统一的要求,规定学生作业格式,如作业封面、日期、作业内容、统一作业类型和教师批改评价方式,并增设特色作业。

(2)重视错题的跟踪。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及时改正错题,做到日日清,提高错题的改正率。教师要及时评改学生的错题,科组长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规范学生的书写。提出明确的书写要求——正确、整洁、美观,除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写字课外,利用中午进行15分钟的练字,要求语文老师到场指导,以抓好学生的书写。并定期张贴优秀作品到班级展示台和学校橱窗进行展示,努力调动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写字的信心。

(4)锤炼评价的语言。要求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评价语,使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教师在写评语时应多以鼓励性为主,要充分肯定学生存在的优点,多表扬赞美,让评语像说话一样,情真意切,让人感到舒服,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尝试双环教学,提升能力。为了使我们的教研开展得更高效,尽可能的吸收兄弟学校的经验,我校引进了已经在南海区多所学校取得显著成效的“双环教学”。“双环”即活动安排两环节---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就是“一课多人讲”,选定课题,轮流执教,不断评议和反思,最终使这一节课达到最高水平。小循环就是“一课多班讲”,选定课题,由某位老师到不同班级或年级进行授课,由大家点评之后再进行反思改进,在不断的改进中将此课完成得至善至美。

依据“双环教学”的指导思想,六个年级语文组纷纷进行了双环教学,在老师们不断的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中,非常出色地完成了《秋天的雨》《鲸》等课的教学,同时对一些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达到了双环教学的作用,数学组进行了双环教学,出色地完成了《比的应用》《用字母表示数》等课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五年级英语 “双环教学课”,“大循环”——教师们共同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其中一位老师先上课,其他五位老师听课,然后是集体评课,在吸收精华去其不足之后,再由第二位老师执教,依此类推。在此过程中,每个老师都在进行递进的成长,每一次听课评课之后,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通过“双环”教学,原来在村小学喜欢单打独斗、自我封闭、照本宣科、“抄教案”、“题海战术”等种种现象已逐步消散,课堂也因之充满了活力和精彩。

三、开发教师资源,注重合作。

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是教师团队工作的核心。教师之间以及在课堂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彼此协作;有利于解决学科的教学难题;有利于教师的迅速成长和发展。通过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彼此互动支持,克服了教师之间孤立的自发行为,为学校校本教研带来全新的活力。本学期学校更注重熔炼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班与班之间,科与科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一起研讨,一起备课,一起定好复习计划,一起出好练习试卷,老师们精诚合作,资源共享,同班科组间互相支持,相互沟通,共商教育教学的好办法。现在我们的团队更注重合作,更具有活力,它开创了我校教研的新局面。

四、抓反思教学,强化意识。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我校一直把反思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教研内容来抓,在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进行专题研讨,树立教师反思意识,增强教研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教师间经常进行反思对话。学校不仅要检查教师的“反思”数量,而且要求教师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来引导老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与老师一起进行研究并解决。

还有,我们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好记录,然后对记录过程进行整理,整理之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学校定期进行反思交流。评课时也先由讲课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回顾,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提高和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再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实现理念的提升。

五、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学科竞赛。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开展着多种多样的兴趣班,比如舞蹈班,绘画班,爵士鼓班,古筝班等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校园生活。除此之外,我校还继续做好特长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落实,辅导时间和辅导内容落实,文体方面:本学期的罗村街道田径运动会我校获街道总分第二名,语文方面,在学期初“赞英雄”讲故事比赛中,我校屈卓贤获罗村街道一等奖,在“名人传奇”读书心得征文比赛中,陈雪怡等7名学生分别获罗村街道一、二、三等奖,美术方面,在潘献荣老师的辅导下,陈翠等13名学生参加罗村街道书签设计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六、存在问题: 1.需要专业引领

2.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

3.课改的成效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起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地去参与,去研究,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2008——2009学第一学期

联星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向 玉

过去的一学期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反思、改进,也随着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教学工作逐渐变得顺利起来,下面就我在这一学期的感悟,对我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初三教学方面: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我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依赖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保持化学的魅力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多数学生都能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重要。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

二、让效率提高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及时的总结、巩固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过关复习作业,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高一教学方面:

高一的化学教学中,明显的感觉到内容多,课时紧,但还是较好的完成了必修1模块的教学任务,为了不断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注课标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我在备课时,密切关注课标内容,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并进行问题教学法模式的尝试,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用实验丰富课堂

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增添了不少实验和有关图画,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尽量多的在课堂中加入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还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三、重视作业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时不当;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好,;有时上课语速、节奏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纠正自己的不足,努力修正完善自己。

篇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有缆水下机器人通过铠缆与母船相连, 依靠铠缆从母船获取能源和控制指令。有缆水下机器人具有较强的作业能力, 是进行深海资源探索开发的有效工具。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 有缆水下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深度不断增大, 在深海区域, 海面的海况条件非常恶劣, 母船受风、浪、涌、流的影响而产生的升沉运动对有缆水下机器人影响很大。有缆水下机器人的释放与回收由中继器完成, 水下机器人与中继器之间通过具有中性浮力的系缆连接。母船的升沉运动通过铠缆传递至中继器, 水下机器人由于具有中性浮力而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在水下机器人的释放与回收过程中, 当中继器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运动超过一定幅度时, 将造成水下机器人与中继器发生激烈碰撞, 严重时将导致连接水下机器人与中继器的系缆发生断裂而造成水下机器人丢失。有缆水下机器人造价昂贵, 科研价值重大, 提高有缆水下机器人作业与收放的安全性能, 特别是提高水下机器人安全释放与回收的性能已成为有缆水下机器人走向大洋深处必须解决的问题。

升沉补偿装置通常分成被动型和主动型两大类。被动升沉补偿系统利用阻尼元件缓冲母船升沉运动对中继器的冲击, 通常补偿精度低、补偿性能不稳定, 滞后大。主动升沉补偿系统通过动力机构的运动补偿母船升沉运动, 具有较高的补偿精度。根据动力机构的不同, 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可以分成绞车升沉补偿、滑轮组升沉补偿、起吊臂升沉补偿以及附属A形架升沉补偿等类型[1]。水下机器人的收放作业通常由液压绞车完成, 液压绞车是有缆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的常用装备, 利用液压绞车实现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控制, 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 也不需要增大母船甲板上的工作空间, 并且升沉补偿范围不受限制。利用液压绞车在水下机器人的释放与回收过程中进行主动升沉补偿控制, 可以降低中继器的升沉运动速度, 从而避免系缆遭受冲击破坏, 提高水下机器人释放与回收的安全性能。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时具有大负载、大惯量、非线性等特点, 并且液压绞车的设计功率通常低于主动升沉补偿的需求功率。目前国内外尚未对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控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

1 有缆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结构

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包括以下关键部分:升沉运动测量模块、主动升沉补偿控制器、液压绞车等, 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 v3 (t) 表示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速度, v1 (t) 和v2 (t) 分别表示母船和中继器的升沉速度, 忽略铠缆的弹性变形, 则以上三个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v2 (t) =v1 (t) +v3 (t) (1)

在已知母船升沉速度的条件下, 若控制液压绞车的速度使|v1 (t) + v3 (t) | <|v1 (t) |, 则可以实现液压绞车的运动对水下机器人中继器升沉运动的主动补偿。

液压绞车通常包括卷筒、减速器、液压马达、电液比例阀、平衡阀、液压站等装置。主动升沉补偿系统以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的液压绞车为执行机构, 由于不同深度条件下铠缆重量变化很大, 液压绞车进行正常的水下机器人收放作业时, 液压泵通常采用负载感应方式。液压绞车进行主动升沉补偿作业时, 由于需要液压绞车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 因此将液压泵的工作方式从常规收放状态下的负载感应方式变成恒压方式。

电液比例阀数学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v (s) =Q (s) u (s) =ΚvΤvs+1 (2)

式中, Q (s) 为电液比例阀的输出流量;u (s) 为电液比例阀的控制电压;Kv为比例控制器的增益;Tv为电液比例阀的响应时间。

阀控液压马达角速度θ˙ (s) 的表达式为[2]

θ˙ (s) =QDm-ΚceDm2 (1+Vt4βeΚces) ΔΤLs2ωh2+2δhωhs+1 (3)

式中, Kce为流量压力系数;Dm为液压马达的排量;Vt为液压马达的压缩容积;βe为体积弹性模量;ωh为液压系统的固有频率;δh为液压系统阻尼比;ΔTL为负载力矩的变化量。

2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研究

2.1 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的液压绞车通常用于释放与回收水下机器人, 液压绞车的设计速度通常低于母船的升沉运动最大速度, 因此利用液压绞车进行主动升沉补偿时, 通常液压绞车处于欠功率的工作状态, 结合降低中继器升沉运动速度的工程实际需求,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时采用开环控制方式。由于液压绞车是一个大负载、大惯量系统, 因此, 主动升沉补偿开环控制时存在一定的响应延时现象。为了提高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控制效率, 拟设计前馈控制器。

由式 (2) 和式 (3) 可知, 液压绞车输出速度到控制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G (s) =V (s) u (s) =Κ1Τvs+11s2ωh2+2δhωhs+1 (4)

式中, K为液压绞车的系统增益。

由于绝大部分母船升沉运动的频率在0.1~0.25Hz范围内[3], 根据液压绞车开环Bode图可知, 在此频域范围内, 液压绞车传递函数可以近似为一阶惯性环节。根据式 (4) 设计的前馈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Gc (s) =Τvs+1Κ (5)

以上设计控制器时没有考虑负载力矩TL的作用, 用一个控制预值u0来平衡负载力矩的作用。期望的控制预值可由下式得到:

u0ΚvΤvs+1DmΚce+Vt4βes=ΤL

u0=ΚceΚvDmΤL (6)

则液压绞车前馈控制结构图如图2所示。

2.2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实验

为了验证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效率, 利用某型号有缆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的液压绞车进行主动升沉补偿实验, 系统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母船的升沉运动通过升沉运动测量模块测量得到, 一套伺服电机系统与升沉运动测量模块相连,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使升沉运动测量模块的运动与母船在真实海洋环境下的升沉运动一致。液压绞车的控制由工控机完成, 工控机采集升沉运动测量模块的输出数据, 并经过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算法得到电液比例阀的控制量。实验结果如图3、图4所示。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控制性能指标用相对误差δ和效率η表示, 其中

δ=i=1Ν|v2 (iΤ0) -v3 (iΤ0) |i=1Ν|v2 (iΤ0) |η=1-δ} (7)

式中, T0为数据的采样周期;N为数据的总长度。

对图3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可知, 母船升沉运动的频率在0.1~0.25Hz范围内。根据图4, 利用式 (7) 计算可知:母船的升沉运动经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后, 相对误差为20%, 即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效率约为80%。

2.3 液压绞车非线性仿真分析

液压绞车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 主要是电液比例阀的流量方程是非线性的。通常情况下, 电液比例阀的输出流量与比例阀的阀芯位移存在非线性关系[4], 而且受液压系统负载压力的影响。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实验的结果表明, 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影响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升沉补偿效率。在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的频率范围内, 将液压绞车简化成一阶惯性系统, 其系统增益和时间常数都是时变的。

将液压绞车模型的时间常数和系统增益按照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实验的结果进行设定, 则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仿真曲线如图5所示。

由图5仿真曲线的数值, 利用式 (7) 计算可知:考虑液压系统非线性时,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效率为80%, 与前馈控制实验结论基本一致。

3 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

3.1 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预测控制算法简单易行, 控制效果好, 且具有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及鲁棒性较强等特点, 受到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液压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6,7]。为改善液压绞车非线性因素对水下机器人主动升沉补偿控制效率的影响, 采用预测控制算法来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主动升沉补偿控制。

模型算法控制是预测控制的一种[8], 包括内部模型、反馈校正、滚动优化和参考输入轨迹等几部分。它采用基于脉冲响应的非参数模型作为内部模型, 用过去和未来的输入输出信息, 根据内部模型, 预测系统未来的输出状态, 用模型输出误差进行反馈校正以后, 再与参考输入轨迹进行比较, 应用二次型性能指标进行滚动优化, 然后再计算当前时刻应加于系统的控制动作, 完成整个控制循环。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模型算法控制原理图如图6所示。

预测控制的目的是使系统的输出y沿着参考轨迹yr到达设定值ω。通常预测控制的参考轨迹都是事先给定的。而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的参考轨迹是母船未来时刻的升沉运动。根据母船升沉运动的历史数据, 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可以实现对未来极短时间内母船升沉运动的预报[9], 预报结果可作为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的参考轨迹。

将液压收放绞车模型传递函数G (s) 表示如下:

G (s) =y (s) u (s) =ΚΤvs+1 (8)

式中, y (s) 为液压绞车的输出速度;Tv为电液比例阀的响应时间, 即系统的时间常数。

由于液压绞车的非线性, 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v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把绞车模型转换成差分方程的形式可得:

y (k) = (1-Τ0Τv) y (k-1) +ΚΤ0Τvu (k-1) =ay (k-1) +bu (k-1) (9)

式中, a、b为系统的模型系数。

根据u和y值, 用渐消记忆的最小二乘法来辨识得到a、b的值。将辨识得到的参数模型转换为非参数模型, 即

y (k) =i=1Νgiu (k-i) +ξ (k) (10)

式中, ξ (k) 为k时刻系统的不可测干扰或噪声;g1, g2, …, gN为系统的真实脉冲响应序列值。

则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模型为

ym (k+1) =i=0Ν-1g^iu (k-i) (11)

式中, ym (k+1) 为k+1时刻预测模型的输出;g^1, g^2, …, g^N为系统实测或估计脉冲响应序列值。

考虑到实际对象中存在着时变或非线性等因素, 故或多或少会存在模型误差, 加上系统中的各种随机干扰, 使得预测模型不可能与实际对象的输出完全一致, 因此需要对上述开环模型进行修正, 得到的输出预测yp (k+1) 可表示为

yp (k+1) =ym (k+1) +h1 (y (k) -ym (k) ) =g^ (z-1) u (k) +h1e (k) (12)

式中, e (k) 为k时刻预测模型的输出误差, e (k) =y (k) -ym (k) ;h1为误差修正系数;z为离散控制复变量。

最优控制律由输出预测误差和控制量加权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确定, 其表示式如下:

Jp=q (yp (k+1) -yr (k+1) ) 2+λ u2 (k) (13)

式中, q、λ分别为输出预测误差和控制量的加权系数;yr (k+1) 为参考输入值。

令∂Jp/∂u (k) =0, 可得控制输入为

u (k) =1g^ (z-1) +λqg^1 (yr (k+1) -h1e (k) ) (14)

3.2 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仿真分析

将液压系统的时间常数和系统增益按照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实验的结果进行设定, 其设定值及其渐消记忆的最小二乘法辨识结果如图7所示。基于参数辨识的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

1.仿真设定参数 2.参数辨识结果

根据图7、图8可知, 利用渐消记忆的最小二乘法来辨识液压系统的参数, 辨识结果与液压系统的实际参数基本一致。根据参数辨识得到的液压绞车模型进行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精度, 此时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效率约为97%, 明显高于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效率。

4 结束语

真实的液压系统存在参数时变等非线性特性, 对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前馈控制的补偿效率存在较大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液压系统参数辨识的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液压绞车主动升沉补偿预测控制可以得到较高的主动升沉补偿效率。

参考文献

[1]Adamson J E.Efficient Heave Motion CompensationCable-suspended Systems[J].Underwater Inter-vention, 2003 (1) :1-7.

[2]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Driscoll F R, Lueck R G, Nahom M.Developmentand Validation of a Lumped-mass Dynamics Modelof a Deep Sea ROV System[J].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02, 1 (22) :169-182.

[4]肖体兵, 吴白海.深海采矿升沉补偿系统非线性仿真模型的建立和实验[J].中国机械工程, 2004, 15 (9) :792-795.

[5]王志勇, 郑德忠.基于预报误差补偿的液压弯辊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16) :1904-1907.

[6]恽源世, 唐国兴, 徐鸣谦, 等.液压电梯的速度预测控制[J].控制工程, 2005, 9 (3) :58-61.

[7]张智焕, 王树青, 王宁.液压机器人的预测函数控制[J].控制与决策, 2002, 17 (1) :120-122.

[8]舒迪前.预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篇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解题要点】

这道题属于情景类微写作题。

在这里,卷首语应该是对这本小册子内容的概括性介绍,其功用是让读者很快明白小册子的主题,并产生阅读兴趣,有导读的作用。

因此卷首语的内容要符合“寻找城市记忆”的主题,同时与册子的内容——老照片、老故事相联系。

既然是概括,那就要短小精悍、以小见大。题中要求不少于50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篇大论、不加节制,实际上精练、有见地的卷首语要远远好过洋洋洒洒、啰啰唆唆的介绍。

最后,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示例1] 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

篇5: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更多精品源自 3 e d u 计划

201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厉请求本人,分离本班学生的实践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办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布置都做了细致的记载,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沛的准备,并制造各种利于吸收学生留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二,加强上课技艺,进步教学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充沛表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高兴,留意肉体,培育学生多动口入手动脑的才能.三,认真修改作业

篇6: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根据开学初的教学计划,现已如期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教学中,有很多收获和感触,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上课、改作、辅导与听课。

结合学校的教学五认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备好每一堂课,课前有准备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认真上课:课堂上精讲多练,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每堂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认真改作:学生的作业每次都及时批改,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地集体分析或个别辅导,也通过学生的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辅导:为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先辅导他们的学习思想,在教学中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同学们的赞赏目光下,爱上学习。认真听课:课堂之余,不忘记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及时写学习体会、教学体会来提高自己。

二、取得的一些小小成绩。

二年级一共61位小朋友,每个同学在本学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体成绩有点进步,一年级在三校月考中总是五六名,这学期进到三四名。口算过关,整体成绩也还不错,大部分同学都能在5分钟内完成120道口算题。本册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段属于比较简单的一册,所以小孩子在学习中还是蛮轻松,蛮乐于学习的。蹭着学生热爱学习的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学期下来,他们的学习习惯也逐步养成,在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个别学生的进步特别明显,如201班的王佩语,202班的陈浩浩等同学。王佩语同学在最后期末复习阶段基本上次次90分以上,之前总是不及格,这都源于她现在喜欢学习,而且在学习中还养成了认真思考,认真做题,不懂就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陈浩浩同学在课堂上有明显的进步,学会了认真听讲,还学会了积极举手发言,也说明了他的学习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也能考个70多分了。

三、不足之处。

第一,在自己学习方面,个人觉得比较偷懒,在教育教学的学习上,没有很好的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出现的各个问题,没有好好钻研,一学期下来所写文章几乎没有,只有寥寥几笔的简单体会,更谈不上是探究了。课外之余,其他学习的知识也很少。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只是想想,很多想法都还没有落实到点。

第二,在辅导学生上面,还缺少耐心和恒心。两个班级的后进生有10来个,只辅导了五六个,课余时间一方面不想占用孩子休息的时间,一方面也自己偷懒,很少叫孩子到办公室辅导,只有课堂上对孩子们予以鼓励和指导。有一两个辅导了几次就不想继续辅导了,因为接受能力真的太差了,我也没有恒心,可惜啊!

篇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石泉县职教中心—陈家禄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校的办学效益。教研组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研组活动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本组全体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为把本教研组建设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配合综合教学部搞好教学工作,并结合本组的实际,本学期教研组做了如下的工作。

1、搞好教研组活动,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素质。做到每次教研组活动有安排,有具体内容,有落实,有记录,如: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情况、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时俱进,积极稳妥推进教学改革。

2、积极组织本组成员 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即制定教学进度计划;集体备课,编写教案;优化教学;反思教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严把教学质量关,使每位教师都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

3、组织组内教师上好公开课,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每月对各教师的备课、听课情况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组内成员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本组的公开课、示范课一律参加。听课后及时给予评议,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一定的收获。听课评课活动后及时地评选出一节优质课。

5、召开教研组会议,传达综合教学部的教学工作安排,学习、讨论、制定各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每位教师制定编写教学计划。确定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时间、地点。安排组内听课活动并落实讲课人,积极做好授课准备。安排听课评课活动,评选一节优质课。

6、组织组内教师讨论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组内教学常规自查。

7、组织本组成员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组织组内优质课教师参加校内优质课活动。组内总结优质课的得失。

8、反馈常规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方案。

篇8: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记者:张主任, 您好, 咱们山西以煤闻名, 能不能具体谈一下晋煤的具体情况呢?

张复明:“黑色石头出太行”, 山西与煤炭的渊源可谓久矣。在北魏时期, 大同一带就开始采掘煤炭, 至清代时, 山西煤炭已远销周边地区。1907年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的创办, 揭开了近代民族资本机器采煤业的序幕。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煤炭成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支柱。可以说, 近代山西建构和孕育了煤炭能源基地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 基于资源禀赋优势, 山西被确立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走上了一条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的道路, 资源型经济体系雏形初具。“六五”时期, 为缓解能源瓶颈, 在“尽快把山西建成国家强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目标号召下, 受国家“有水快流”政策的强力驱动, 开发规模急剧攀升, 山西煤炭的群体化开发格局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产量达到1×108 t,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量超过2×108 t。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山西累计生产原煤超过百亿吨, 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支柱产业, 煤炭工业提供的税收约占全省可用财力的1/2以上,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记者:诚如您所言, 煤在山西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与利用, 日复一日地向外输送能源的同时, 咱们山西产业单一、环境恶化、后续发展能力匮乏等资源型经济痼疾也日益显现。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张复明:“成也煤炭、败也煤炭”的表象背后, 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发展观。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煤炭资源, 既是诱人的“资源馅饼”, 也是可怕的“资源陷阱”。众多的资源丰裕地区, 之所以前后相继、不约而同地落入资源型经济的怪圈, 其原因在于资源观和发展观的扭曲、资源制度的缺失与开发方式的失当。如何科学地认识资源优势、恰当地把握资源优势、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滚滚而来的资源财富, 是能否走出资源型经济怪圈的决定变量。

记者:煤炭产业, 从被誉为“黑色金子”的能源产业主宰者, 到被石油、天然气所取代, 而今又面临着“能源多极化”时代的严峻挑战。您认为当代晋煤人该如何走出一条崭新的晋煤之路呢?

张复明:科学地认识资源优势, 是解开资源型经济死结的前提和要害。煤炭资源优势并不完全意味着经济发展的福音, 相反有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放任煤炭资源优势的单一集中性发展, 会妨碍或抑制其他优势的正常发挥, 阻断工业化的正常推进。

树立现代发展理念, 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首要前提。如果抱守“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 沉湎于资源优势之中, 必然会锁定于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 沦落到“坐吃山空”的境地, 最终走向“矿竭城衰”的历史宿命。而今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鲜明地表现为创新、开放、可持续发展、绿色集约发展、合作竞争、质量与效能优先。摒弃传统的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是引导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

观念正确与否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发展的命运。对于转型中的山西来说, 革故鼎新, 扬弃传统, 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走向发展文化财富、知识财富、技术财富, 必将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崛起和辉煌。

记者:现今, 煤炭产业被有些观点认为是“夕阳产业”。您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张复明:这一点我并不完全认同。放眼世界, 煤炭产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滞, 衰退和没落的只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部分。在能源结构不断调整的今天, 变革、升级和技术进步成为煤炭产业保持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绿色、集约、安全、高效生产成为煤炭开发的必然要求。

记者:那如何才能做到更科学的开发煤炭资源呢?

张复明:汲取历史教训, 适应世界煤炭产业发展潮流, 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提升矿井开采规模和产业集中度, 是科学开发煤炭资源的必然选择和本质要求。

重拳出击, 铁腕治煤, 煤炭集约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山西规划到2010年将境内2 598座矿井整合至1 000座左右, 煤炭生产主体压减到130个左右, 煤矿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90×104 t, 煤炭生产企业规模不低于300×104 t, 所有煤炭企业全部实行机械化开采。形成4个108 t级和3个5 000×104 t级煤炭集团, 煤炭总产能达到12×108 t, 建成国内最为先进的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和最为重要的煤炭能源生产基地。

记者:如此大力的整治, 是否会损害到一些中小型煤矿私营业主的利益?

张复明:煤炭资源整合和重组, 是经济利益的重大调整, 也是各种力量的战略博弈。让被社会多有诟病的“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 是煤炭集约开发的历史必然。资源整合, 可以根本改变长期形成的煤炭经济格局, 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增强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可以斩断各方与煤矿的利益联系, 净化科学发展的土壤与环境。同时, 有助于提升“晋煤”的议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有助于维护山西煤炭产业的整体利益, 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记者:在山西, 不同规模煤矿之间的安全生产水平差距极大。据相关资料显示, 生产等量的煤炭, 小煤矿往往要付出10倍于大矿的生命代价, 大约90%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煤矿的安全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民众的一个重大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复明:挖煤不是赌命, 煤炭产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毋庸置疑, 实行煤炭资源整合, 推广先进开采工艺, 普及机械化开采, 强化员工培训和安全监管, 是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的关键路径。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以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为前提, 推进煤炭产业发展, 是山西发展的理性选择。结合煤炭行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趋势, 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 完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打造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是山西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题中之意。

记者:得益于煤炭能源的供给和价格优势, 炼焦、冶金、电力等煤系家族企业快速崛起, 形成了山西以煤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经济体系。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经济体系带给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张复明:20世纪80年代经历的两个增长波, 一个是由煤炭产业自身的繁荣带来的, 另一个是焦化、冶金、电力等煤系资源型产业的繁荣带来的, 这两个增长波使得经济要素的配置方式、结构和效率, 乃至于整个产业生态都发生了彻底变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吸纳和挤出两种效应。

记者:能为我们具体说明一下何谓吸纳、挤出效应么?

张复明:改革开放以来, 在短缺经济的胁迫下, 在增长至上目标的催生下, 在资源红利的诱导下, 资金、技术、人才、装备等各种经济要素汇聚到了煤炭及其相关产业领域。以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为代价, 以煤焦产业的快速繁荣为代表, 这就是吸纳效应。挤出效应, 也即资源繁荣对管理、技术、人力资本的挤出作用。一方面表现为, 资源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强, 沉淀成本高, 前后向关联效应和正外部性效应低, 导致所在区域的其他产业发育不良以及教育、人力资本、研究与发展投资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 资源繁荣带来大量溢价收入, 使得经济活动更加依赖于资源开发, 抑制了技术创新活动。由此, 形成了“资源挤压技术、挤压资本、挤压管理”的特殊发展路径, 妨碍了工业化的正常推进, 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内市场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山西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暴露无遗。重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资源型产业畸形发展, 富有创新活力和较高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发展步伐缓慢。由此, 山西产业生态严重失衡, 整体经济的抗风险程度降低, 进而导致资源递减、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孱弱。

记者: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种不利于晋煤发展的局面呢?

张复明:资产专用性、沉淀成本、功能锁定是资源型经济的重要特征, 也是转型发展的主要难题, 除吸纳效应与挤出效应、打破功能锁定和路径依赖、改变结构惯性和超稳态特征, 是走出资源优势陷阱的必然选择和实现资源型经济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进入21世纪以来, 山西大力实施“调整产业结构”战略, 资源型产业的内部结构和产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延伸拓展产业链, 上下游产业一体化, 支柱产业多元化, 是煤炭产业转型的常规路径。摆脱资源环境与技术经济的双重约束, 发挥煤炭能源优势, 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和产业链延伸原则, 做精做强煤焦、煤电、煤钢、煤化工、煤建材及煤机制造产业, 提升产业层次, 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产业素质, 构建现代多元支柱产业体系, 是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难题的正解。

另外, 将我们固有的传统优势不失时机地上升到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竞争优势的层面。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对接, 重新整合煤炭产业链, 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打造煤炭交易中心、煤炭期货市场、煤炭金融中心、煤炭技术研发中心、煤炭产业标准制订中心等, 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使煤炭升华为一种与资源有关的元素、符号或品牌, 实现产业的高级化和质态跃迁, 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脱胎换骨、走向新生。

记者:咱们山西是典型的“煤炭经济”, 煤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经济的整体波动, 过于剧烈的周期波动会对区域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您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区域经济的大起大落?

张复明:钟情于自然资产, 热衷于资源开发, 依赖于资源收益, 是资源型地区发展的通病。骤然的资源繁荣掩盖了经济增长内动力缺乏的问题, 抑制了创新活动, 恶化了创新环境。“资源诅咒”不是耸人听闻的谶语, 而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资源贫乏经济体。环顾国内, 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排在国内的下游;而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却占据国内前列。国内有学者把山西称作“资源诅咒的样本”。20世纪最后20年, 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逐年攀升, 山西成为全国能源的“顶梁柱”和“保障器”。但区域经济地位却一路滑落, 从第十六位降到第二十六位, 平均两年下滑一位。不仅如此, 高度依附煤炭资源的发展模式还产生了诸如资本外流、制度弱化、资源浪费、贫富差距扩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和创新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严重制约了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资源诅咒”这个问题, 那是不是说“资源诅咒”是资源型经济的天生“宿命”呢?

张复明:事实并非如此。国际工业化发展的经验证明:最能保持持久发展的地区, 正是那些拥有创新企业、最具创新能力的地区。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难点和要点在于塑造区域创新环境,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型企业, 推进包括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技术转型、金融及经济制度转型在内的综合变革。

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规避或转型, 最为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坚持不懈地推进制度创新, 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力, 必然会化“诅咒”为“福音”。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制度创新, 建立工业化资本的积累与转化机制, 是根治资源依赖症的良药, 是驱逐“资源诅咒”幽灵的法宝。强调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发展经济, 实现绿色、持续、稳健的经济发展。

记者:煤炭开发是山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山西的城市体系具有鲜明的资源型经济特征。在22个设市城市中, 有1/2以上属于资源型城市。煤炭城市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单一性。一旦遇到市场风险,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煤炭企业的剧烈波动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避免给城市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呢?

张复明:咱们山西特定资源赋存条件所决定的区位布局指向、强烈的产业功能锁定和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能源政策背景, 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煤炭城市景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职能不完善、人居环境不良等, 阻挡着资源城市的转型发展。只有推进城市化才能完成资源型城市转型。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要点是:健全城市综合职能体系, 改造城市地域景观, 推进城市与所在区域的融合发展, 强化城市创新能力, 完善科教文化功能, 重塑城市文化之根, 实行城市生态再造。唯此, 才能走上创新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记者:煤炭开发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造成地表沉陷, 损害地表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煤炭利用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污染大气环境, 危及矿区生态。应当怎么做才能做到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实现共赢呢?

张复明:考虑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力, 无论从污染现状和趋势、公众健康需求看, 还是从发展成本和国际社会约束来分析, 山西都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只能走“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矿业发展之路。

发展生态矿业、实施绿色开采有着广阔的前景。实施保水开采与绿色开采, 推行矿区土地复垦、尾矿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 山西已有成功的先例。作为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中煤平朔煤业公司开创了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的先河, 形成了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生产作业方式, 建立了草、灌、乔、木复垦种植的立体模式, 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 水土流失逐年减轻, 土壤肥力和植被状况明显改善。许多产煤地区在“以煤补绿”机制和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左云县开发地下“黑色宝库”建设地上“绿色银行”, 柳林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水”等, 昔日的荒山荒坡和矿山迹地正变得绿意盎然。“右玉精神”和“太行精神”更是彪炳华夏, 成为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

记者:有没有针对此局面现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呢?

张复明:“事前防范重于事后补偿”, 根治采煤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关键在于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偿”三位一体的矿产开发行为规范制度与服务付费制度。包括科学地预期矿业开采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和后果;通过立法, 强制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禁止可能导致生态功能不可恢复性破坏的各类矿业开发行为;改革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将“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并计入企业生产成本, 激励开采者更多地采取防范性措施;严格审议开采者的开发申请报告, 对预期损害、防范措施以及开采后的恢复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和有效监督;及时出台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与补偿制度、矿产开发前的行为规范与服务付费制度、矿产开发中的即时修复与补偿制度、矿产开发后的矿区生态恢复制度、矿区转型支持制度, 构建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制度体系。

借助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历史机遇, 煤炭资源整合、“2+10”生态环境整治等重大工程已经启动, 环境补偿、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正在成为工作的主流方向。

记者: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山西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 深厚的文化积淀, 丰富的物质基础, 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山西古文化辉煌灿烂、博大精深。近畿重地的区位、民族交融的历史, 彰显出兼容并蓄、开拓进取的三晋文化精神。而“煤文化”又是咱山西独有的文化, 这对咱们省的经济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张复明: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国家能源基地的定格, 异化了三晋文化特质, 形成山西特有的“煤文化”。“煤文化”集中反映了山西人因循守旧、创新不足的一面。资源“横财”和“红利”, 蒙蔽了伤们的眼睛, 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阻碍了发展的步伐, 压制了发展的创造力。这是众多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悲哀, 也是山西持续发展的致命隐患。山西的产业结构锁定、发展路径依赖莫不由此而来。一些地方政府想到最多的是煤, 调产要靠煤, 转型要靠煤。他们只看到挖煤带来的眼前利益, 沉溺于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暂时繁荣之中, 而对煤炭带来的种种负效应缺乏关注或应对不力。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 山西经济相对落后的根源是文化的相对衰落。山西并不缺乏矿产、资金、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 所缺乏的是对要素的拓展和创新能力, 而这些需要创新文化环境的强有力支撑。明智的选择是走文化创新之路, 用文化创新来重组各类资源。创新文化环境是一种非正式的约束引导机制,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创新价值观和企业创新行为, 最终决定着要素组合状况与区域发展水平。

记者:应当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煤文化”的关系呢?

张复明:尽管受到“煤文化”的冲击和变异, 但三晋文化的根基尚存。山西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是一个“富矿”, 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如今的山西人正致力于发掘三晋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跟踪现代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 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与互动, 提升文化产业层次, 建设大型文化产业基地, 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倾力打造文化旅游强省。

在山西, 构建创新型文化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和发展文化产业, 更重要的是转变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文化特质, 倡导敢于创新的精神风尚, 营造乐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形成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文化创新是起点, 而创新文化则是方向, 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引擎。

从“文化迷失”到“文化觉醒”。聚焦三晋, 文化复兴昭示着山西发展的未来, “华丽转身”不再是预期和梦想。

记者:煤炭与山西, 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也是一个正在求解的课题。

张复明:是的。从历练中走来, 从教训中成长。资源整合掀开了山西煤炭开发的新篇章, 集约、安全、高效已经成为煤炭开发的主旋律。

篇9: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李  琪: 在城市的一隅,许多人艰难地生活着,但仍坚持用双手建设未来的道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条。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给予回报。

点  评: 这位同学从“收废品的女人”这个角度出发立意,出发点正确,但没有抓住材料的核心,把重点放在了回报他人的好心给予上。实际上材料主要谈的不是“回报”“感恩”,而是“做人的尊严”。

此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说付出才有收获,“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给予回报”是说懂得感恩,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立意,不知这位同学到底选哪一个?

林慧敏: 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困境虽折磨我们的肉体,却能磨砺我们的灵魂。在生活的窘境中,仍能坚守原则,方为真英雄。生活在底层不可怕,只要还有一颗正直坚毅的心。倘若因为这纷繁的诱惑而抛弃底线,那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一定要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守住自己的一身“傲骨”。

点  评: 这位同学也从“收废品的安徽女人”这一角度出发,立意为“坚守原则、坚守底线、守住傲骨”,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对立意的表述含糊不明,“原则和底线”是什么也没有点明。从材料中女人不愿意接受“我”的施舍可以看出,此处的“原则和底线”应该是指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另外,把女人维护自己尊严的言行上升到“傲骨”,有点过了,没有把握好立意的“度”。至于谈及“磨砺灵魂”“正直坚毅”“充满诱惑的世界”,就更与材料无关了。“磨砺灵魂”是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但女人身处困境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言行中也没有显现出“正直坚毅”,“我”的施舍更谈不上“诱惑”。

老师来审题

面对故事性材料,审题时要抓整个材料的中心和重心。综观材料,第二段中有三句话非常重要——“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分析这几句,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做生意的”,是告诉对方自己虽然挣得不多,但收废品也是一份职业,哪怕再卑微,也有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我”为什么脸会发烫?为什么那么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肯定是那女人的话触动了“我”。“我”为自己高高在上的施舍感到脸红,“我”只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善意,却忘了别人也有自尊。而那女人看到“我”收下了那两元钱,高兴地转身离开,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虽然生活艰难但依旧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围绕这些重点,我们既可以从收废品的女人一家的角度立意,如“哪怕活得再卑微,也该有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也可以从“我”的角度立意,如“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等。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 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哪怕他地位再卑微。

第一部分: 由“尊严”引入,生活中我们只注意了伟人、名人或者说我们自己的尊严,却往往忽视了卑微者的尊严,而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哪怕他地位再卑微。

第二部分: 从正反两方面,分层次论证论点。

(1) 分论点一: 从正面论证,我们应从平视的角度,呵护卑微者脆弱的尊严,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善意。

(2) 分论点二: 从反面论证,轻视卑微者的尊严的人,也会被人轻视。

(3) 分论点三: 维护卑微者的尊严,不仅成就了别人,更成就了自我。

第三部分: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适度拓展,探讨如何维护“卑微者的尊严”。

篇10: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开学初到学期结束,担任了10微机2个班级的工具软件课程的科任老师10毕业后带11级计算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尽职尽责,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思考,多参考其他老师的想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教好学生。

工具软件课程的教学,对于这门课程,学生面临毕业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很多软件都用过。而且在课程的实训过程中机房里的电脑和课程要求的设置不同,很多软件不能安装,学生上机时只能听,不能干,有时教师机都没有权限。特别在讲网络组建时他们更没有动手的可能了,很多时候他们当时认真听了,但一个星期过后就什么都忘记了。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途接课的,学生们连他们以前上到哪里都说不出来,上课听讲的人也少。

以上是本人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的想法和建议。有不对的地方,还望见谅。

陈飞

篇1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天马小学语文组工作总结

带着2013的收获,走进了充满期待的2014。回顾这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虽然显得有些忙忙碌碌,但总体感觉,是充实而愉快的。一学期以来,我们语文教研组本着“务本 求实 特色”的理念,紧紧抓住教学主干线,以提升师资队伍的品位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与成绩:

(一)以规范为抓手,夯实各项管理工作。

1、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按年级组为单位,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借助备课组的优质资源,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才能,备出了许多令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求备课做到八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准备、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资源、备作业。要求每位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期末我们根据老师们的反馈,对复习备课进行了修改,要求每个老师备一个单元的课,并附带一个单元的课件。此举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2、本学期配合学校教务处对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2次较全面的检查,并在教研组内对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3次检查(第一次查《课堂作业本》,第二次抽查(每班8人),第三次全查),检查中特别注重课堂作业本及大小作文的检查力度。从检查的情况看,总体效果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年轻教师批改不够规范的情况,隔壁教师甚至漏了好几课的作业,检查后都进行了及时反馈,老师们能根据检查结果,查漏补缺,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期末阶段,对每位老师的期末复习计划和复习教案进行检查反馈。

3、立足课堂,抓好常规。本学期,我们提倡语文本位的理念:练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得到所有老师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落到

实处。通过随堂听课等方式,促使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4、强化了听课活动。听课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年轻教师尤其重要。本学期中,外出听课逐渐增多,本校开课也在增加,听课的机会相对也比较多,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做到了听15节以上,部分教师甚至达到了三十节。听课活动大大地浓郁了教研活动。

(二)强化研究,努力提升师生素养。

1、教师方面:

(1)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好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学期,我们共开展了两轮青年教师的展示课活动,有4位年轻老师展示了他们的风采。第一轮:赵可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文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轮:张华《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陈慧《比一比》。从四位教师的开课情况来看,由于准备充分,教学质量较高。但教学内容创新性不够,两位老师局限在古诗教学。所以这项活动在来年要提早做准备。另外我们还有几位老师在继续教育中也代表学校上了几次公开课。

(2)组织了两次网上漂流学习活动。本学期,为提高老师们的业务素养,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组织了两次网上漂流学习活动,第一次《然语文安静下来》,第二次《曹文轩在浙派名师与经典观摩活动的讲话》,因为选择的文章好,组织及时,老师们参与率很高,两次均达90%以上。更得到学校领导的夸奖。

(3)组织了教师外出学习活动。这个学期,外出实践比较多,到海亮学校参加阅读教研2次,听课人数达30多人;参加了诸暨市师生共读活动2次,达15人次。其中黄培容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牌头的新书导读活动,获得听课老师的好评。

(4)组织了全体教师的易错字书写比赛活动。根据市阅读节的安排,我们临时组织了一次“100个易错字过关活动”。此项活动全

体老师都予以参加,大家积极地坐了准备,在第一次考查中,我们的老师都全部过关,其中有祝琦儿、寿玮等10位老师获得满分。

(5)重视了科研的研究。本学期在教科室的带领下,我们语文组有4个课题结题,3个课题在市级立项,创造了很好的科研氛围。组织参加了诸暨市的论文评比活动。在每年一度的市级论文评比中,我们共有32位老师上交了论文,并择优4篇上送市教研室。老师们写论文的热情较之往年有了显著的提高。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迅速站稳讲台,我们除了平时的关心教育外,积极让师傅手把手带好徒弟。在期初我们进行了新教师了解性听课,期末进行了汇报性听课。4位一年教龄的年轻老师都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从听课的情况看,孙艳梅、章薇等青年教师成长非常快。

(7)开设了组内常规课。按照期初的部署,我们在各个备课组内组内研究课,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

(1)推行了好书导读工作,营造书香校园。今年共举行好书推荐活动秋冬2季,每次各有侧重推荐的书目。既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爱书、爱读书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开设了中低段的读书会,二年级的何凯萍老师开出《亲爱的笨笨猪》,五年级吕又芳老师开出了《狼王梦》,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我们特地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老师来校做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大作家走进了校园,把文学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里。

(2)进行了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根据推荐的诗歌目录表进行自行印制古新诗给学生,在晨读课进行朗诵,培养了学生对诗词的热爱。期末阶段,对每位学生进行过关活动,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的背诵要求,不能过关的,则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过关。

(3)进一步深化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我们预备创设的一项特色。本学期,我们在四五年级继续深化回宫格的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

(4)组织了月月赛和作文竞赛活动。月月赛重在培养尖子生,这学期我们在2——6年,共进行了2次活动。由于准备充分,组织合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每次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出奖级,发给喜报和奖品。在期末我们还组织了高段的作文和低段的看图写话竞赛。

(5)发展了一批小作家会员。在上半年作文比赛成绩斐然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学校的布置,发展了115名浙江省小作家会员,至今共有11位会员在《小作家》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三)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1、何楼、任建洪、戴仰炎三位老师的课题完成结题工作。

2、殷艺滔获得诸暨市第三届阅读卷十佳学生之星提名奖。

3、全校共计殷佳怡等12位同学在小作家专刊发表了习作。

4、蔡华英老师指导的赵梓杉、唐逸等3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在《小作家选刊》上发表。

5、章琪、李文琴老师的论文获得诸暨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三、不足之处及;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课题研究的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氛围没有完全形成。今年参加市立项的几个课题仅仅局限了几个老师,大部分老师没有参与进来。

2、好书导读工作缺乏系统性。开展的两次活动,总的效果还是好的,有好书推荐表,但在班级里还有开出好书推荐课,学生购书比较盲目;学生买书比较凌乱,不能在班级形成共读一本书的氛围,造成了“热闹购,冷清读”的局面。

3、青年教师上课还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虽然在学期初的会议上,有所布置,但在后边的实际操作中,还是有所放松,教师只选择了

自己喜欢的内容来上,没有一定的目标,属于杂乱课。

4、组内课还是要加强。组内课刚开始的几周老师比较乐意,但到后边就不了了之了。因此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

5、青年教师乐于上进的,不是特别多。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大多属于完成任务型,所以要加强观念的转变。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强化教研活动。提高教研组的科研质量,真正让老师从事小课题的研究,从课题中搞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水平。

2、认真开展好书导读工作。在校园内继续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把阅读放在首要的位置,让天马的孩子都爱读书,一学期至少读三本以上的200页以上的书籍。

3、继续强化备课组的研究活动。力争人人能得到锻炼机会,班班有教学特色

4、进一步研究月月赛的制度及考查办法。为培养天马精英做好长远的打算。

上一篇:花灯谣教案下一篇:我赢了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