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饮食论文

2024-04-08

关于健康饮食论文(精选8篇)

篇1:关于健康饮食论文

一、海员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效率和成败。航海作为一种特殊行为尤其如此。在航海理论知识、实职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三者中,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健康的心理能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正确的发挥,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不足,同时又可以感染周围的航海人员,尤其是职务较高者,如果一个指挥者的心理素质不过硬,遇事就会惊慌失措情绪急躁,正常的水平都无法发挥。而且他的不良情绪还会影响下属,使大家感到应对这种局面的信心不足,局面陷入混乱。

伦敦保赔协会希望海事界对船员中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其最新发布的信息中.保赔协会特别强调对海员心里紊乱的认识与关注,并对目前数量众多的海员的心理隐患表示担忧。并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心理隐疾的形成因素比想象的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船员的心理隐疾对船舶安全有极大影响。因此.伦敦保赔协会呼吁必须更加注意保护可能具有心理隐疾的船员的相关利益.给船长和船员提供更多帮助和建议来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心理疾病。

二、船员的心理特点及原因

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人群要差,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海员长期生活在大海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船舶这个特殊的人造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环境与陆地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此,海员的心理特点与其它行业也有很大的不同,有它自己的特点。

①模式化。单调、寂寞的船员生活及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由于船上的等级、职务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岗位确定后,工作性质和范围也随之确定。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海员是24小时都生活在船上,因此,海员在船工作期间,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业余时间都无法忘记各自的职务和职能,扮演的是近乎同样的角色。而在陆地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单位是领导或是员工,履行着各自职务所要求的职责,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社交活动,并且在不同的社交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庭里又是儿子、丈夫、父亲,角色经常发生转换。海员在相当长时间内角色相对固定,与心理学理论中倡导的角色变化要求相左。这就造成了海员心理活动模式化的趋势,并且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②紧张综合症与精神疲劳。随着船舶向大型化、现代化、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船上定员逐步减少,海员平时工作量大,工作上的压力也大,又要随时应对各种严格的安全检查,有时还会遇到海盗、机械故障、紧张局面、发生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海上特殊风险使他们产生了不安全感以及事故后心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这些都使海员在较长时间内始终处于心理紧张的状态。油轮船员还有长期与有毒有害物质打交道的特点,因而他们又增加了一层对生理健康的担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海员做出很大的努力去适应,有时甚至会超出他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从而出现反应迟缓、无所适从、惊慌失措等心理障碍。很多海员在上船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失眠、掉头发、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长期得不到缓解,而下船公休后卸去了心理负担,这些症状都会不治而愈。

③ 情绪波动大,并且随着在船工作时间的延续表现得越发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初期的三个月内比较稳定,三个月以后,由于生物钟节律经常被破坏,有些船员就会产生情绪不稳定、生理活动指标下降、易急躁、睡眠障碍、能力下降、对家庭思念加重、职业倦怠感明显等现象。个别船员甚至会表现得缺乏理智,乃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拔刀相向、大打出手,事后又追悔莫及。还有些船员则表现为沉默寡言、心事重重。船员将这些情况戏称为“远洋综合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随机抽取的235名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Ⅰ、中国海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达到或超过中等严重程度者约占8.9%。Ⅱ、中国海员的年龄、工种和职务等因素对SCL—90的少数因子有显著影响,对大多数因子无显著影响。Ⅲ、中国海员的社会支持因子与SCL—90的大多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分显著高于客观支持分。Ⅳ、中国海员的消极情绪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因子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Ⅴ、由愤怒、疲劳、慌乱及支持利用度等预测变量建立的标准化回归方程对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良好的预测力。

三、对保持海员健康心理的建议和思考

为了保证船舶安全和人员健康,保持海员的健康心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按照“以人为本、严管善待”的科学管理总体要求,把调节海员心理、帮助海员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心理作为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和船舶管理的重要任务。

①人机关系的和谐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机器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

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机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视觉主要获得形状、空间关系、色彩等方面的信息。

人与机器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机器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就要让人在使用机器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② 模式化的改变

由于船上的等级、职务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岗位确定后,工作性质和范围也随之确定。海员在相当长时间内角色的相对固定,与心理学理论中倡导的角色变化要求相左。这就造成了海员心理活动模式化的趋势,并且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拓宽信息渠道,丰富船员的业余生活,尽可能使船员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转换不同角色,改善船舶的小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

③ 船舶政委应当成为船员的心理指导师。

应当创造条件加强对船舶政委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船舶政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建议分步骤组织船舶政委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证,并逐步把掌握心理学知识作为船舶政委的任职条件之一,把对海员进行心理指导作为船舶政委的工作职责之一。

④ 建立每个船员心理健康档案

从事航海职业的船员几乎都没有经过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包括个性特征、神经类型、能力倾向、职业与性格等,所以不免在生理上、心理上存在不适合船员这一职业的特征,因此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偏差。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采取个别的心理辅导;对于大量的共性问题采取团体咨询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心理基本健康但又希望心理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其提供专题的心理训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不同个体的不同气质在心理学中归属于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气质的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方面各有特色,他们的思维或敏锐或迟钝、情感或外露易变或深沉稳定、意志或坚强或脆弱。如果掌握了船员的气质特征,便可针对不同情况帮助船员克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以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问题,使他们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

⑤学习心理学的有关专业知识

心理知识比较缺乏。这主要是由于受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普遍缺乏,当遇到挫折时,不会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要把帮助船员逐步形成健康的心智模式作为船员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纳入建设一流船员队伍的规划,加强对海员的心理训练,使海员具备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船员都是一个思想库,如果言语阻塞,远洋船员心理上就会有压抑的感觉,或者牢骚满腹随意宣泄,或者憋在心里不说,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心理状态恶化,影响工作积极性。建设世界航运大国,航运强国。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船员队伍,高素质中也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船舶创建一个安全、经济、高效的工作环境,为船员及其家属营造一个工作中,情绪高涨、责任感极佳,生活中,能尽享天伦之乐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有权.航海心理学[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9.[2] 严飞,范中州.关于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若干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3(3):72 ~ 73.[3] 顾永健.航海心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4] 王有权.航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篇2:关于健康饮食论文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从战略的高度,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既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帮助企业的领导者知彼、知己,进行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保持并不断创新其长期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地向前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新型管理会计,其主要内容有:

1.战略管理会计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战略目标。无论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着目标发展和进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共有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

2.实施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坏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

3.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和知识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将成为重要的产权要素,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知识生产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

4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并成为战略管理会计长期研究的课题,企业将主动追求自身利益与环境效益的融合。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战略管理会计与一般的会计有着多个方面的不同点,同时,战略管理会计更适应于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相关领域必须要对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企业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进而充分的发挥出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笔者在此对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成长中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可以有利于战略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以及作用的有效发挥。

1.注重长远目标,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强调长期性,当企业间的竞争巳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把握机遇,实行循环往复、不间断的动态管理。

2.加强非财务信息的利用,实现企业超越性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的高度,强调对外部因素的重视,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建立外向型信息系统,将企业内部条件同外部环境密切结合,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战略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与非财务信息密切结合,将信息的提供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等。

3、加强企业综合性评价,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要发挥整体的控制和评价功能,它更着眼于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进行企业现在和未来总资源的最佳规划,所以它更具有趋于中长期的特点。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实行综合业绩评价制度。综合业绩评价制度是一种超越会计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业绩评价制度,它有助于衡量、培植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4、积极采用先进方法,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在对企业的管理犮展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方法。比如价值链分析法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有力工具,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探索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可能性;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减少浪费;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和成本测算,并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强势和劣势。在扩大企业规模时,一些企业抛弃传统的筹集资金、计算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报酬率等习惯性决策思维。

篇3:关于青少年饮食行为与健康的思考

1 我国青少年饮食行为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中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相关调查显示[1], 糖尿病、高血压、超重、肥胖以及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 成为当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青少年存在着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 比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甜食以及烟熏食品, 致使青少年摄入的营养极不均衡, 从而导致了肥胖、贫血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出现。此外, 青少年群体中还普遍存在不进食早餐、挑食的现象。若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加强饮食方面的引导, 可促使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2];而如果偏食, 饮食过量, 喜食零食、腌制食品以及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和碳酸饮料等, 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3]。

2 影响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因素

2.1 家庭因素

在青少年饮食习惯养成过程中, 父母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家庭都对饮食健康不了解或不关心, 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青少年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一些家长在平时孩子食用零食时不能进行有效劝导, 致使其养成常食零食、饮食不规律的习惯, 会对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饮食行为有重要作用。

2.2 个人因素

青少年中挑食、偏食等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越来越常见, 导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 可能会意识不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若再缺乏相应的饮食健康教育, 很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4]。

2.3 环境因素

当前很多青少年都是中午自己就餐, 一些学生会选择学校周边的小餐馆或小摊进食午餐, 这些就餐地点不仅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 同时提供的食物也是投青少年之所好, 多为油炸、高热高脂食品,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重大的危害。

3 促进青少年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措施

3.1 重视家庭教育, 平衡膳食结构

青少年处于一个养成良好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 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健康饮食的教育,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三餐膳食计划, 注重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 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青少年戒除食用零食、油炸食品、高能高脂食品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摒弃以往的“给的钱越多, 吃的就越好”的错误观念, 提供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的膳食, 降低不良的饮食行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影响。

3.2 加强青少年的健康饮食教育

青少年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 可能无法意识到不良的饮食行为及其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因此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 加强对于青少年健康饮食的教育, 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饮食观念, 并最终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学校可通过一些健康教育课程、饮食健康讲座或黑板报来宣传不良的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青少年意识到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合理膳食的教育, 让青少年获取科学的营养知识, 进而有助于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3.3 加强对于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干预

通过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干预, 不仅可以帮助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对促进身体健康发育、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学校餐厅要注重各种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 尤其是对于一些寄宿制学校来说, 应注重三餐之间的合理搭配且要着重改善早餐的质量;对于家庭来讲亦是如此, 要注重膳食之间的合理搭配, 并且对青少年喜食零食、偏食挑食、爱吃油炸食品、高热高脂食品及烟熏食品等进行积极干预,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而促进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4 结束语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的一个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家庭以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青少年成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其健康饮食的宣传教育, 并进行积极的干预, 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进而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致使该群体中肥胖比例不断增加, 这不仅会对其近期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还对青少年远期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因此, 加强青少年饮食行为的研究, 对不良饮食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可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对其身体健康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青少年饮食行为进行相关介绍, 并对如何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饮食行为,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李菲菲.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与健康[J].科技信息, 2013 (23) :207-207.

[2]常桂秋, 胥占忠, 葛小伍.江苏省城市青少年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8) :730-731.

[3]熊敏, 朱莉琪.儿童青少年饮食自我效能感及健康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 (9) :1276-1278.

篇4:健康教育论文

遗憾的是,挫折教育始终没有得到家长与老师的重视。一些老师走的是一个极端,那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学生,本意是想激起学生的进取心,但往往变成了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相对提高的今天,挫折教育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心理卫生存在的普遍性以及问题的严重性以便引起广大教育同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让他们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体受批评,产生不想学习的消极情绪;有的学生在某些课程中由于自身条件较弱,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如在体育课上有些同学体形较胖素质较差,没有自信,产生厌学心理,上课时不愿和大家一起做运动,这时需要老师多关心她,引导她,和同学们一起找她的优点,鼓励她,使她振作起来,帮助他树立信心,避免“破罐子破摔”。告诉他挫折并不可怕,要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经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他终于有了进步。

其次有意识给学生创设挫折情境。前几年,孙云晓的《夏令营的较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有必要对学生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作为磨练他们,增益其所不能的方法。我们现在的孩子太娇气,稍微有点挫折就不能忍受。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方法值得借鉴。有一定挫折情境,学生总会受到锻炼。日本人提倡“吃苦教育”不正如此吗?让孩子们冬天穿短裤行走,这就是一种锻炼。当然,并不是让我们的同学也这样,只是这不愧为一种锻炼的方式,不愧为一种手段。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做为班主任我班上有个女生高宁,特别可爱。平时做事總是娇滴滴的,我让他参加劳动,她累得叫苦连天,后来,我又让她坚持锻炼,慢慢地,她变得泼辣了。有个男生王宏,很聪明,但很马虎,作业书写潦草,有一次考试,我扣了他的分,他伤心了几天,终于明白自己的错误原因。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给学生一点挫折,让他们吃点苦头,使他们受益终身。

最后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让学生明白,在前进的过程总会遇到挫折。教育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顽强努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将挫折作为动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我的一个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上重点中学。为此,他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可是,升学成绩却不理想。从此,他一蹶不振,情绪十分低落。看到他这一切,我找他谈心,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必须勇敢地战胜挫折,站起来。我给他讲张海迪的故事,讲保尔的故事,经过多次谈心,他开始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振作起来。上中学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班上有个学生好胜心强,凡事想争第一,这样的学生最容易受挫折。

做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挫折教育,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减少受挫因素。虽然轻度的、较少的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有磨练作用,但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有伤害,是消极的,应想方设法避免。创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减少挫折的首要条件,要求教育者做到:(1)对学生的期望符合实际,要求不能过高过严;(2)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予温暖,不讽刺挖苦,不谩骂体罚;(3)教师要有一份公心,对各类学生,一律公平对待。2.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对待挫折。因此,要在教学中渗透理想是美好的,实现理想却是漫长的、曲折的、艰巨的教育,鼓励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怕吃苦,不畏挫折。例如,讲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利用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后,就有许多人责备他违背了人类的真理,是胆大妄为。伽俐略处在重重包围之中,可谓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他却振作精神,用自己刻苦勤奋、不具权威的精神,通过多次实验,取得了胜利。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集体辅导。(1)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培养自信心。活动中由其他同学找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尽可能的把优点炸开,让其释放光芒。培养自信心。(2)开展优秀人物伴我行活动,进行榜样示范。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一旦有了榜样,他们会模仿榜样的行为去做,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利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在挫折中成才的事例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振作精神,变压力为动力。选取的榜样,要有远有近,才有说服力。遭受失聪挫折而努力奋起终于成为世界著名大音乐家贝多芬,半身瘫痪、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精通多门外语,掌握许多医学知识,出版多部著作,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张海迪,这是远的榜样,令人心灵震撼。同时,我们生活中间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下岗工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4.加强心理辅导,重视个别教育。(1)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教师要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2)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甲方面的成绩转为乙方面的信心,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创设挫折环境,磨练坚强意志。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要专门设计一些军训、越野、远足等,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练意志,增其所不能。学科教学亦然,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时,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一次失败,让其在挫折环境中磨练意志。

我们每个同学都会遇到挫折,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以后妥善加以引导。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认定方向,坚韧不拔地走下去,就会成功。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大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想,这句话永远鞭策着我们前进。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发展,才会使我们的教育越办越有特色。

篇5: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人们,尤其家长开始意识到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关注其生理方面,其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但是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心理咨询辅导等都只是针对存在的、或者比较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个体而进行的一种构建。这就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的形式,还是其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或是开展的方法、途径,抑或是被教育的对象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开展。

曾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积极构建以积极心理学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整合积极心理学。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同时对校内、校外相关的问题、学科都统一起来,渗透互补,实现最优化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社会公民,这一目的也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无论从其价值取向,还是从整体评价机制考虑,二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一面,关注个体同群体的成长和经历,同时也不忽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最好的发挥,不会以心理鉴别或者心理疾病为方式进行评估,主要是关注内在的成长动力和主观情绪体验。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发掘出每个个体和群体的良好的品质和潜能,创设积极有利的环境来使得个体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其次,整合教学资源,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出发构建积极心理学。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取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因为实在的生活体验会在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中形成一个主观的情绪体验,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社会的普遍性。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和群体主观体验的积极乐观的情绪,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完成。通过课堂组织、通过目标和结构的练习,同时让家长、教师挖掘资源,意识到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性,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帮助学生发展。无论每个个体的家庭有多不同,每个个体的差异有多大,他们都同样具有构建健康的心理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出一个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资源的人文环境,以学校教育为主,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依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积极发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构建积极心理学教育关系。无疑,学校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营。教师和学生,不再单纯的是教育―被教育的关系,所谓教学相长,教师也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积极心理学体系。学校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形成一种交叉多维的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和指导学生们构建自己的积极心理学,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干预学生们主观体验,感受积极、乐观的情绪,感受满足感和幸福感,感受快乐和希望,感受自豪和自尊等一切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

篇6: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三、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假如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幼儿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对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做为教师要善于和幼儿打成一片,要多通过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让幼儿熟悉你、喜欢你、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觉得你是他们的一份子,是知心的朋友。

2、对事不对人。在工作中教师常对那些顽皮、调皮的幼儿批评得多,关心得少。久而久之,很轻易对这类幼儿产生偏见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顺眼。以至于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横加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正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因此,克服凭主观主观臆断不能容人的作法,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不翻旧帐。本来这个幼儿只做错了一件事,假如我们将以往的问题一五一十地抖出,就轻易被幼儿认为你不喜欢他,从而对你产生烦感,这样会使本来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

四、教学活动中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

3.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4.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5.心理健康教育压力论文

6.浅谈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7.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8.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推荐

9.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7: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一篇

摘要: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关键词:环境污染;化学元素;人体健康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

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疾病。如电视病、空调病、风扇病。电脑病、以及电磁干扰、核辐射、化学污染等等。仅就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含磷洗涤废水对人体的影响来看,其副作用十分明显。由于高磷洗衣粉的直接、间接刺激,手掌灼烧、疼痛、脱皮、起泡、发痒、裂口,成为皮肤科的多发病,并成为接触性皮炎、婴儿尿布疹、掌跖角皮症等常见病的刺激源。

篇8:关于日本健康建筑的争论

从1970年代开始, 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推动下, 后现代主义的新奇建筑逐渐繁荣起来。其中有许多直接而粗狂的建筑作品, 让当时的民众感到惊讶。尤其一批30岁左右年轻建筑家的作品更加引人瞩目。如1972年毛纲毅旷的反住器、相田武文的积木之家系列、石山修武的幻庵。这一时期从菊竹清训事务所独立出来的头牌内井昭蔵迅速崛起, 并指出这批后现代主义建筑缺乏“健康性”。在内井看来,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就像噩梦一样使他无法保持沉默。内井认为健康建筑有三要素:土地、建设者、技能, 他从脱离土地、脱离建设者、脱离技能三方面来阐述那些建筑的地域性或个性的丧失, 也就是潜在的健康丧失问题。他指出当时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与大自然的联系, 失去了土地的固有属性, 忽视业主的想法, 并且建筑技术也在这批后现代主义建筑当中慢慢消失, 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建筑的不健康性, 所以他觉得要在追求材料和细节上下功夫来恢复建筑的健康。

二、健康建筑的争论

1980年的9月和12月内井昭藏在《新建筑》杂志上分别发表关于健康建筑的文章, 并对健康建筑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他认为健康建筑即以健康作为价值基准来衡量建筑, 通过刻画现代建筑的问题点来阐述建筑应有的姿态, 并把建筑的健康分为实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两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健康是指实体和精神共同的健全……比如说, 不只是牢固, 满足功能就叫健康建筑了, 如果没有精神健康就不能称为健康的建筑”[1]。由此可见, 他认为要从比功能更高的层面看到建筑的精神价值。他之所以认为那时的建筑在生病, 是因为缺少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空间, 即缺少精神;另一方面, 建筑实体的不健康主要指结构脆弱, 没有耐久性材料, 无视物理原则等细节, 这些缺陷源于设计优先, 经济优先的思想而忽视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缩短工期, 不管空间的质量, 也不管创意和工匠的技能, 还有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淡薄, 导致人与自然的分离, 从而出现很多超过人类尺度的建筑。有感于建筑远离人类的漠然感, 为了恢复建筑的健康性, 内井列举了以下几种方法:

a要慎重面对求快不求好的做法。

b要节省, 避免做无用功。

c明确与自然的关系。

d追求舒适的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不是来自于生产效率或者标准化的原则, 而是基于人性和自由性, 是能表现出空间概念的尺度, “对人体尺度的追求, 是恢复健康建筑的突破口。”[2]

但是不久, 石山修武突然发表言论说“健康论简直是无稽之谈”[3], 对内井施以强有力的反击。在石山修武等人围绕内井昭藏的“健康建筑”提出的一系列批评之后, “健康建筑”中包含的一些问题慢慢浮出了水面。伊东丰雄在《新建筑》杂志1983年7月刊上发表文章, 委婉的对石山修武和内井昭藏之间的争论做出了判断, 他认为虽然“健康建筑”本身是正确的言论, 但是内井所说的健康建筑与建筑观念的创新思想是相互对立的, 并且“将自身内涵狭隘化、扭曲化”[4]。伊东还指出, 对于当时的消费型社会来说, 建筑怎样才能保持“健康” ? 内井昭藏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局限在关心细节和素材方面。同时全面肯定了当时日本城市生活的居住意象, 这样强行将人们的居住意象定义为时尚生活是不理性的。在精神衰退的现实消费型社会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建筑并不想受建筑家的左右, 只希望建筑家能用自己独特的灵感与品味将消费社会特有的形象具体表现出来。建筑作为消费品会产生特定的意象。否定这个现实会被严厉的批判为傲慢以及没有自我意识的过度乐观。从以上伊东丰雄的判断中, 很明显是石山赢了。

《健康的建筑》自1980年发表以来, 虽然内井反复阐述, 其语言的含糊, 还是招来很多批判。内井内心对这些滥用薄弱观念的年轻建筑家充满了敌意, 他认为追求健康建筑并没有错。1983年7月, 内井昭藏在《新建筑》杂志上发表文章“围绕健康的建筑”, 作为对以石山修武和伊东丰雄为首的反对健康建筑的回应, 内井仍然坚持追求健康建筑。他在文中说到, 健康论就是实践论, 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健康”立足于人们熟知的“常识”。“常识”分两种, 一种敏感地反应了时代的变化并不断被修正;一种基于人们的生活哲学中很难被改变的事物。与前者相比, 建筑家强行超越后者更有困难。其次, 后者大多是指没有创造性的“通俗建筑”, “常识”中如果没有个性就不“健康”, 为了“健康”有必要恢复建筑的个性。“为了让建筑融合有‘常识’的生活, 尺度、安全感以及质感很重要, 建筑家必须要重视场地属性”[5]。根据“常识”的差异, 他认为建筑应分为“健康”与“病态”两个极端, 他依然主张继续追求“健康建筑”。

1985年, 内井昭藏出版著作《健康建筑-寻求理想的生活空间》, 以“建筑实践论”的方式归纳自己的建筑思想和方法论等。

1986年7月, 内井昭藏再次在《新建筑》杂志上发表文章“健康的建筑的起源是理想主义”以完善这套理论体系。“建筑必须是人意识形态的表现……无论是哪个时代, 建筑家都可以被称之为理想主义者”[6]。内井的观点就是从这些略显牵强的语句开始的。内井认为, 现代建筑家除了美国的赖特以外, 都重视建筑的功能, 却脱离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从而失去了建筑原本的理想。内井将人道的理想看成民主主义的追求, 将生活和建筑融为一体的赖特风格看作是民主主义的建筑表现, 他把“建筑生活的空间化”和“建筑的开放化”作为自己的基本设计理念。建筑构思的开放化可以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建筑, 可以赋予建筑个性化的形态。在这样的理念下, 他指出公共建筑具有封闭性, 提倡“世田谷美术馆”开放化的必要性并对其设计展开解说。 (图1)

1丨内井昭藏设计的东京世田谷美术馆

三、争论的结果及影响

基于前面的争论带来的影响, 1989年日本业界展开了关于健康建筑的大讨论, 《建筑杂志》于3月份集中刊登了一系列关于健康建筑的讨论和文章:建築家内井昭蔵、医学教授高野健人、建筑学会名誉会員堀江悟郎以及日建設計的牧英二四人分别从建筑历史学、医学、建筑评论以及建筑设计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健康建筑进行讨论;另外, 本間日臣和清家清也一起讨论了关于建築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佐藤方彦也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7]。可见健康建筑的争论的影响开始扩大, 已经不局限于建筑学领域, 还延伸到医学、城市规划等领域。

1999年5月内井昭藏再次在《新建筑》上发表“健康的建筑”一文, 继续捍卫他的理论。2003年, 内井昭藏出版《再论健康建筑-寻求生活空间的伦理》, 这是一丝不苟的建筑学家内井昭藏逝世后, 将他写过的随笔和论述编辑整合出来的一本书。虽然内井并不是用始终如一的主题撰写, 但却是用他一贯的逻辑理念来工作。他营造空间的意识并不模糊, 想通过写书把应该传达出来的种种思想讲出来, 这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意识形态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特定的事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会具有特定的表现。石山修武和伊东丰雄二者理念的本质是二战后的后现代主义先锋思想的表现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思想是必然会出现的, 他们的思想是对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自我否定, 他们在追求某种根源性的东西。因此, 无论石山修武和伊东丰雄的建筑风格在当时看来多么的与众不同, 他们在空间的有机性方面不再自我满足, 他们认为健康的东西表面看起来非常舒服, 却是不自由的。他们的建筑作品好比他们与自己的假想敌作战的主战场。由此可见, 他们与内井的健康论是来自不同的视角。

当时的日本建筑界大多认为这样的争论除了给个人带来伤害, 没有其他的意义从而逐渐被人们忘却, 也有少部分人不这么认为, 如中川武, 他认为在这场争论中, “内井昭藏的观点是日本现代建筑家的传统观点, 石山修武和伊东丰雄一派却是追求建筑家梦想中根源性的东西, 从而折现出了历史的伤痕, 特别是反映出了日本战败过程以及大学学派斗争的历史瞬间, 但是却没有展现出历史全景层面上的意义。”[8]

无论输赢, 内井仍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大家。这种争论是日本不同年代建筑师之间的争论, 也是日本建筑界首次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交锋。无论健康建筑的争论有没有意义, 它在日本建筑师看来是难忘的, 在笔者看来, 内井在日本较早地意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弊端, 并开始反省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 这对于日本现代建筑的成长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摘要:日本1980年代初“健康建筑”的争论是日本建筑师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弊端的萌芽并自发反叛的典型案例。其过程十分尖锐, 成果亦显著, 清晰地展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新兴事物在斗争中发展的一段曲折历程。此外, 建筑的“健康性”对于眼下我国高速发展的新奇特建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健康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的“健康性”,内井昭蔵

参考文献

[1][日]内井昭蔵.健康な建築をめざして.新建築, 55 (10) :186-188

[2][日]内井昭蔵.再び<健康な建築>について.新建築, 55 (13) :187-188

[3][日]石山修武.健康な建築批判.都市住宅, 1982 (10)

[4][日]伊東豊雄.近代の衰弱とオプティミズム--建築の<健康さ>と<気持ちの良さ>をめぐって (状況への直言) .新建築, 58 (3) , 1983 (2) :145-148

[5][日]内井昭蔵.健康の建築をめぐって (状況への直言) .新建築, 58 (8) , 1983 (7) :133-136

[6][日]内井昭蔵.建築の理想主義--「健康な建築」の源泉は理想主義である.新建築, 61 (7) , 1986 (7) :141-144

[7][日]内井昭蔵, 高野健人, 堀江悟郎等, 「健康な建築」を考える (<特集>建築と健康) .建築雑誌104 (1283) , 1989 (3) :22-29

上一篇:浅论高校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兼谈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下一篇:供电公司二四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