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2024-04-12

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共9篇)

篇1: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福州金桥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严肃学校纪律,使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预防和减少违纪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努力培养品德高尚、胸襟宽广、身心健康、知识渊博、明理守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违纪学生的处分,必须慎重且严格,坚持以教育为主,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破坏公共财产等,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四条: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及造成的后果,属偶犯还是屡犯,本人对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学校将给予下列七种处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第五条:学生违纪须写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学校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在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检查、旁证材料等汇总至年段和德育处。经德育处研究确定处分决定后,由班主任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做好受处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处分决定向全校公布。

第六条:学生处分须经主管副校长会同德育处、年段集体讨论通过,然后由主管副校长或校长审批。

第七条:学生所犯错误给集体和个人带来经济、物质损失的,除给予纪律处分外,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违反学校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轻或免于处分:

(一)情节轻微,不是主谋者;(二)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者;(三)主动赔偿损失者;(四)检举揭发有功者。

第九条:违反学校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者;(二)认错态度不好者;(三)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者;(四)屡教不改(包括受处分后,又犯其它方面错误的)者;(五)手段恶劣,情节严重者;(六)胁迫,诱骗和教唆他人违犯处分条例行为者;(七)嫁祸于他人者或制造假象掩盖违纪事实的;

(八)勾结校外人员违法违纪,败坏学校声誉的;

(九)威胁、侮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十)一人有两种以上违犯处分条例行为者。

第二章

处分细则

第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1)学期内累计旷课10节以内者(迟到3次按旷课1节计算,包括早晚自习);(2)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和校园绿化,后果尚不严重者;(3)不遵守学校集会纪律,扰乱学校公共秩序,不听劝阻者;(4)在校图书馆、阅览室损坏图书或偷书者;(5)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老师劝阻者;

(6)在校期间进入营业性网吧、游戏厅、酒吧、歌舞厅者;

(7)在校园内打牌、下棋、听音乐、高声唱歌、谈笑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经教育劝阻不改者;在教学楼和宿舍楼内打球、踢球,造成不良影响者;

(8)在餐厅、浴室等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中故意加塞、拥挤、起哄、制造混乱者;(9)在校内违规使用手机、ipad等通讯、游戏工具者,除处分外,工具由学校保管或家长来校领取;

(10)在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

(11)未经批准,在学校规定时间外叫外卖或违规违纪物品者。

第十一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在生活区,严重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如串寝、串楼、大声喧哗、使用违纪物品、不整理内务、不按时就寝以及不服从生管老师教育管理等),给生活区安全和谐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屡教不改者,除纪律处分外,可以取消住宿资格。

(1)学期内累计旷课10节以上者;(2)严重破坏课堂纪律,干扰教学者;

(3)严重影响生活区和谐秩序,屡教不改,影响恶劣者;(4)在校内有偷窃行为,情节较轻者;

(5)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参与打群架,能主动认错,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6)不服从教育管理,与教师或学校其它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7)在寝室内使用学校明令禁止的大功率电器或其它违纪物品,给校园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者;

(8)在校园内偷看不健康书籍或影像视频、发布不健康信息者;(9)在校内赌博者;

(10)抽烟、饮酒经批评教育不改者;

(11)威胁他人安全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学习者;(12)破坏学校花草树木、教学设施后果严重者;(13)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经教育不改者;(14)在校园内谈情说爱,动作行为不符合学生身份,有损学校形象者;(15)攀爬围墙栅栏,触犯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16)违纪且不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处理,态度恶劣者;(17)已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但再犯的。

第十二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1)学期内累计旷课30节以上者;

(2)在校内外屡次偷盗,或偷盗情节严重,手段恶劣者;(3)辱骂教职工或者有其它侮辱教职工行为者;(4)未经批准带校外人员进校者;(5)在校内私拉、私接电线者;

(6)聚众闹事,情形恶劣,打架斗殴,致人受伤尚不严重者;(7)带宠物或其他与学习生活无关物品进校者;

(8)有其它记过处分行为或已受过处分尚未撤销又重犯者。第十三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1)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学校声誉者;

(2)在校期间多次进入营业性网吧者、游戏厅、酒吧、歌舞厅屡教不改者;(3)破坏学校安全设施,造成后果特别严重者;

(4)聚众群殴或找校外人员报复、殴打他人,造成恶劣影响者;(5)未经学校批准离校者;

(6)违反国家法律并受到国家法律追究者;(7)留校察看期间,又有违纪者。

第三章

处分程序

第十四条

处分材料包括:

(一)学生违纪事实的记载材料;

(二)违纪者本人的检讨﹑保证书及所犯错误的交待材料;

(三)其它人员或组织的证明材料;

(四)班级、生管老师对违纪者的处理意见;

(五)其它与违纪事实有关的材料。

第十五条

警告及以上处分审批程序:

(一)班主任、生管老师如实填写学生违纪处分申报表,提供学生违规违纪的事实﹑危害或影响,附送第十四条所列违纪材料。

(二)班主任、生管老师将申报表和违纪附属材料送交德育处,德育处联合年段全面调查核实违纪事实。

(三)德育处、年段、班主任、生管老师联合提出处分建议。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提交主管副校长审批,记过及以上处分提交常务校长审批。处分文件由德育处拟定。

(四)通过班主任通报受处分学生和家长;由班主任、生管老师、年段和德育处联合作好受处分学生的善后工作。

(五)学生或家长如认为给予的处分有误,可向主管副校长或校长申诉,但不得无理纠缠﹑取闹;学校对学生的申诉应及时复查并作出终决结论。

(六)主管副校长或德育处主任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宣布处分决定并以布告形式在全校发布。

第四章

处分记载和撤销处分

第十六条

对学生处分的结果或撤销处分结果均须记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十七条

学生受处分后,确能痛改前非,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均有较大进步,三个月后可以撤销处分。

第十八条

撤销处分的程序为:学生本人提出撤销处分申请,领取并填写《学生申请撤销处分表》;班级讨论认可、班主任认可后将申请表交德育处,德育处联合年段审核,初步作出是否撤销处分意见;严重警告及以下处分撤销报主管副校长审核批准;记过及以上处分撤销由校长审核批准;德育处拟定撤销处分文件并以布告形式在全校发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警告、记过处分在一学期后,留校察看在一学年后,根据学生表现可考虑是否予以撤销处分。受处分的学生(不包括自动退学)对自己的错误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以实际行动改正,经本人申请,班主任、年段长、年级部主任签署意见,报德育处,经学校领导组讨论通过,给予撤销处分。

第二十条:凡受处分的学生当不得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或其他积极分子;学生受到留校察看处分至高三毕业未能撤销者,暂缓发放毕业证书。

第二十一条:未尽事项须经校领导组研究决定,本条例解释权在校长办公室、德育处。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福州金桥学校

2013年元月

篇2: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肃学校纪律,预防和减少违纪行为,增强法制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此条例.

第二条 违纪处分不是目的,而是作为教育管理的手段,对违纪学生的处分必须慎重.学校对违纪学生,坚持教育为主和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对受处分的学生,不应歧视,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缺点,错误,及时撤消处分.

第三条 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破坏公共财产、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构成犯罪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章 处分种类、权限、程序

第四条 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造成的后果,偶犯还是屡犯,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和态度,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劝退或开除学籍等处分.

第五条 处分由违纪学生写出书面检查,班主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连同学生的检查、旁证材料等报学校教导处.处分决定后,应做好受处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通知家长和学生本人。处分决定应张榜公布.

第六条 处分材料包括:

(一)学生违纪事实的记载材料;

(二)违纪者本人的检讨或保证书或所犯错误的交待材料;

(三)其它与违纪事实有关的材料;

(四)其它人员或组织的证明材料.处分材料由违纪学生本人、学生监护人、班主任、教导处主任签字.处分决定记入学生本人档案,教导处备案.

第七条 凡所犯错误给集体和个人带来经济、物质损失的,除给予纪律处分外,依法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 处分细则

第八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警告处分

1.无故旷课累计5节者;迟到或早退累计15次者; 2.扰乱课堂纪律或考场纪律者;

3.去网吧、歌厅、迪厅等不宜学生进入的娱乐场所者;

4.吸烟、喝酒、看不健康的书刊、录像,听不健康的音乐者; 5.不按时就寝,晚上不回寝室或未经允许进入他人寝室者; 6.破坏公物或扰乱学校公共秩序,情节较轻者;

7.男女学生之间交往过密,造成一定影响且情节较轻者; 8.无理顶撞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者; 第九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1.违反第八条的规定,情节严重者;

2.已受到警告处分,又违反以上其他条款者;

3.唆使他人去网吧、歌厅、迪厅等不宜学生进入的娱乐场所者;

4.唆使他人吸烟、喝酒、看不健康的书刊、录像,听不健康的音乐者;第十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记过处分 1.违反第九条的规定,情节严重者;

2.已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违反以上其他条款者; 3.无故旷课累计10节者;迟到或早退累计25次者;

4.偷窃他人钱物或勒索他人钱物,数额较小且承认态度较好者; 5.纠集人员打架斗殴,造成一定影响者;

第十一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1.违反第十条的规定,情节特别严重者;

2.已受到记大过处分,又违反以上其他条款者; 3.无故旷课达15节者;迟到或早退累计35次者; 4.打架斗殴,情节严重者,视情节可酌情处分双方;(5.有偷窃或勒索行为且不接受教育或数额较大者; 6.容留异性同学住在寝室者;

7.恐吓师生、勾结校外人员(含家长)干扰学校秩序者; 第十二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劝退或开除学籍处分 1.违反第十七条的情节严重者; 2.无故旷课累计20节者;

3.已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又违反以上其他条款者; 4.参与赌博或为赌博提供条件者(不分数额大小); 5.吸毒或为吸毒提供条件者;

6.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者; 7.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受到治安处罚或拘留者;第十三条 凡有下列行为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1.违反以上条款的规定,情节严重者; 2.打击报复,后果严重者;

3.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刑事拘留或判刑者; 4.无故旷课累计30节者;

第十四条 其它违纪参照以上有关条款,根据情节酌情处理; 第十五条 下列行为可考虑从轻处罚 1.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2.主动揭发检举他人的违纪行为的; 3.由于他人胁迫或诱骗的.

第十六条 下列行为可考虑从重处罚

1.拒不承认违纪事实,承认错误态度不好的; 2.包庇他人或为他人作伪证的; 3.屡犯不改的;教唆他人违纪的; 4.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第四章 撤销处分和归档

第十七条 为鼓励违纪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继续进步,对确有改正错误实际行动的学生可考虑撤销处分

1.受处分学生半学期内对错误有所认识,并已彻底改正,可考虑予以撤销处分;

2.距毕业不足半学期,根据表现情况,在毕业前可考虑予以撤销处分; 3.撤销处分需本人申请,家长签署意见后,由班主任向教导处提出撤销意见,由教导处讨论批准方可解除处分;

4.撤销处分需在班级公布,其材料由教导处备案. 第十八条 归档

1.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其处分决定装入本人档案;在撤销处分后,其材料从档案中取出,不作记载;

2.受到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的学生,其处分决定装入档案;在撤销处分后,其撤销处分决定也装入学生档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即日起施行;

篇3: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1 法律保留原则的内涵

法律保留原则是民主宪政体制对行政权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我国行政法上依法行政原则的重要子原则。具体来说, 所谓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活动时, 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方可作出合法的行政行为。这一原则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 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授权, 据此, 行政主体可以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其二, 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职权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职责是统一的, 行政职权不是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是私权利, 而行政职权是国家权力。行政主体不仅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 同时还必须履行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职责。

2 高校校规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

从引子中的案例来看, 笔者认为高校校规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释高校校规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法理学依据与法律依据。

(1) 从高校职能与法律性质来看, 高校校规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明文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第三十九条又规定:高校校长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 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 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从这两个法律条文我们知道, 高校除了进行日常教学外, 还要承担法律法规授权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任务, 同时要行使法律授权的教育管理职能。比如《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学校有招生权、学籍管理及奖励与处分权等, 这些权利的行使无论从行为的单方性、强制性来看, 还是从对相对人的约束来看, 都具有行政职权性质。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讲, 高校与学生并非完全平等民事法律关系, 在执行教育管理职能时,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绝大多数时候表现为内部行政管理关系, 比如警告、记过等。但在学位授予权以及开除等涉及学生受教育权等的管理时, 其影响的是《宪法》中规定的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 是最高层次的权利。因此, 近年来国内学生起诉高校的案件均按照《行政诉讼法》来处理。据此可以认为, 在司法实践中, 高校可以被认定为行政主体。

如前述, 法律保留原则规范的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既然高校具有公共管理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政主体性质, 那么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职能与制定校纪校规时适用法律保留原则就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

(2) 从高校校规的性质来看, 高校校规是高校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校规具有高校实施管理的“法律依据”的性质, 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我国高校有权自主制定规范性文件, 也就是校规, 校规是高校内部行之有效的“法律”, 依据这些规范性文件, 高校可以进行自主管理。对全校学生乃至教职员工都具有拘束力, 其效力大致相当于村规民约、住宅小区业主公约等文件的效力。但高校在依据校规实施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管理措施时, 涉及的是公民受教育权。如前述, 受教育权是公民最高层次的权利, 按照“重要性理论”1以及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学生的上述管理理应实施法律保留原则。

据此, 高校校规中的规定和高校管理都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校规中的所有规范都必须依据法律授权, 更不能与法律相冲突。否则, 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将时时处于被动地位。

3 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之效力举证

法律保留原则所涉及的事项通常而言是重要事项, 依据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基本权利的这一法律属性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 高校校规中涉及剥夺学生高等教育权的内容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因此, 在学生违纪处分中, 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 高校不能自行制定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条款。

在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法律中并没有明文规定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事项时, 除受到刑事处罚外,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退学6项事项即为关于学生退学的最高效力之法。高校应当在此6项范围内制定细则, 如高校可以依据其规定休学学生提出复学申请的期限或最长修业年限等。

详审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几乎每条涉及或可能涉及开除学籍或退学处分事项。这里笔者举证若干需要研究和探讨之条款, 供学校及有关部门参考。

(1) 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十六条关于违反道德规范者, 每项都可能对学生处以开除学籍, 笔者认为有违法律保留原则, 故此条需细酌。 (2) 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考试作弊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笔者认为有违法律保留原则, 故此条需细酌。 (3) 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租房居住, 经教育不改者, 最高可以开除学籍。笔者认为有违法律保留原则, 故此条需细酌。 (4) 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私自下江、下河、下塘游泳者, 最高可处以开除学籍。笔者认为有违法律保留原则, 故此条需细酌。

笔者认为, 在泸州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有部分条款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鉴于篇幅, 仅举证四项, 供参考。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尤其是高校, 除应依法管理外, 还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学校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法治的教育与熏陶。作为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应自觉贯彻法治精神和法律要求,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胡锦光.以案说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夹石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关键词:法律视野;违纪;处分;条例;应用

当前在学校制定并运用《违纪处分条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校在处分违纪学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质;应用《违纪处分条例》是否具有严格的程序;高校在制定《违纪处分条例》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合法性等等。而高校以《违纪处分条例》为依据开除学生更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本文将在此基础下,简要分析论述法律视野中的违纪处分条例应用。

一、当前在高校中《违纪处分条例》的现存问题

(一)制定过程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的《违纪处分条例》都是由学校内部管理人员为解决某些问题而统一制定而成,不仅没有参考和征求任何学生的意见,同时也并没有真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甚至当前某些学校制定的《违纪处分条例》只是对网络或其他院校的违纪处分条例内容的简单复制粘贴。另外,在制定高校《违纪处分条例》的过程中很少能够邀请专业法律人士参与其中,因此最后制定的条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有法律缺陷[1]。

(二)条例内容不规范

翻看当前高校的《违纪处分条例》不难发现,大部分条例内容表述模糊,缺少细节规定,空泛的理论性内容居多。比如说在很多条例内容中经常会看到“严重后果”、“情节严重”等字眼,但是对于具体判定后果与情节严重程度的标准却没有明确规定;再比如在部分高校的《违纪处分条例》中还有“无故旷课”的字样,旷课本身已经包含无理由的情况,再添加无故一词不免有些多余。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违纪处分条例》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例如在旷课处分的规定上各高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当学生的违纪行为已经明显触犯法律时,仍有一部分学校选择使用《违纪处分条例》对其进行惩处,这也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逃脱法律制裁。

(三)执行过程不规范

在执行《违纪处分条例》过程中并没有严谨完善的执行流程,学校的违纪处理行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比如说学校在给予学生违纪处分之后,会有学生向系领导甚至校领导求情,更有部分心理脆弱的学生会走上极端,因此学校可能最后会放弃处分学生;而对于相同的违纪行为,教师和校管理人员更偏重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此类学生的违纪处分比较轻,而同样的违纪行为发生在普通学生身上则通常会受到较重的处分[2]。

二、法律视野中的违纪处分条例应用

(一)以法律为依据

高校在制定《违纪处分条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所有的违纪处分条例必须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在制定《违纪处分条例》前需要深入了解研究我国法律法规,并且积极邀请专业法律人士作为法律顾问,为违纪处分条例内容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准确的专业法律意见[3]。另外针对当前《违纪处分条例》中开除学籍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学校在制定《违纪处分条例》上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法》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留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将重点放置在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提前预防违纪行为发生。

(二)建立专门机构

为保障违纪处分条例能够被合理使用,学校设立专门的违纪处分机构,通过积极借鉴国家的正规司法体系,学校内也可效仿建立学生纪律管理委员会,并将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方代表以及专业法律人士纳入委员会成员,兼顾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三方利益。并且加强申诉处理委员会建设,当学生对违纪处分存有质疑或不服时,可以通过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申诉;通过成立专职机构完成学生违纪处分工作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大大强化工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妥善解决学校与学生在违纪处理方面产生的各类纠纷。

(三)坚持正当程序

在应用《违纪处分条例》高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法律精神,切实保护学生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各项正当权益。因此学校需要尽快建立听证制度,尤其是在宣布对学生的具体处分前需要召开校内听证会,听取学生的陈词和质疑,最后给出的处分决定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严重程度,避免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4]。另外,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申诉流程与制度,尽可能地体现出《违纪处分条例》的公平性,切实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四)司法审查介入

我国法律规定当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表示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因此司法部分在必要时刻需要介入学校的违纪处分工作当中。首先司法部分需要对学校给予处分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违纪处分条例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另外,学校在执行和使用《违纪处分条例》过程的合法性同样也属于司法部门的审核范畴,例如学校是否保障了学生的申诉权利、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相关流程等等,特别是对于学生违纪行为进行严格审核,一旦发现学生已经触犯国家法律,需要对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司法部门进行审查也是对学校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学校违纪处分的公平公正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制定高校《违纪处分条例》需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应用过程当中也需要严格遵照正当的执行程序。针对当前高校在应用《违纪处分条例》中屡屡出现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导致学生及其家属与学校发生各类纠纷,因此在执行违纪处分条例时司法部门也应加入进来,通过正规合理的审查工作帮助学校完成学生违纪处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明杰.简要分析法律视野中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D].山东大学,2015.

[2]李娟.关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构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15.

[3]张存如,周威.基于法律视角下的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研究——基于A大学的案例解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03:69-73+27.

篇5:XX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为加强学校学风、校风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行政处分,以达到教育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的目的。

第一条处分形式: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品德不合格者,不予毕业。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的,报司法机关依法论处。

第二条违纪学生处分程序

处分一般由班主任或年级组提出,政教处对拟处分学生进行教育,端正其态度,根据错误的情节轻重、认识的态度给予相应的处分。由政教处提出具体意见,并填好“学生违纪登记表”,书面报送校长室、校行政会议。

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由年级组讨论决定,政教处备案。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由政教处讨论,校长室审批、备案。

政教处编制统一的处分布告,宣布对学生的处分结果,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处分结果,需记入学生档案;处分如撤消则不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条处分撤消

学生受到处分,能真正认识错误并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取得明显进步者,在受处分六个月后可申请降等或撤消处分。警告处分撤消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严重警告处分撤消期限一般为8个月,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处分撤消期限一般为一年。申请人写出书面总结和申请,由班委组织同学进行评议,班主任、德育助理、年级组签署意见交政教处备案,政教处审查受处分学生表现后交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是否降等或撤消处分。对于毕业时未撤消处分的学生不准毕业。

第四条学生违纪的相应处分

一、对课堂违纪学生的处分

1.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经常抄袭他人作业,或不交作业累计达五次以上者予以通报批评;

2.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课堂纪律者予以通报批评;

3.不听从学校教职工的批评教育,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

4.课堂上顶撞教师、扰乱课堂秩序情节较严重者予以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5.严重扰乱课堂纪律、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和教育秩序者予以记过及以上处分。

二、对旷课学生的处分

1.无故不参加早读、升旗仪式、跑操、集体活动、课外活动、自习课等,一律按旷课计算。一次按旷课一节处理。

2.无故旷课一节由班主作找学生谈话,无故旷课三节以上由班主任提出申请,年级组、政教处找学生谈话。

3.(1)学生无故旷课全学期累计满5节,予以通报批评;

(2)学生无故旷课全学期累计满10节,予以警告处分;

(3)无故旷课全学期累计满20节,予以严重警告处分;

(4)无故旷课全学期累计满40节,予以记过处分;

(5)无故旷课全学期累计满50节,予以留校察看;

(6)迟到、早退、旷操累计10次,予以通报批评。迟到、早退每三次按旷课一节处理,予以警告及以上处分。

未经请假又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报到时间后两周内未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的新生和不注册报到上课的老生;未经批准连续两周(累计四周)不按时到学校上课者、休学两次(不含)以上者,无法完成学业者、离家或离校出走者、自愿要求退学者,学校可令其转学或准其退学。

三、对故意破坏公物学生的处分

故意破坏公共财物(教学设备、实验用品、体育器材、书报、杂志、床、桌及其他一切学校的财物、设施),除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按价或加倍赔偿外,还将视其情节轻重,比照第六条的金额幅度给予处分。

四、对抽烟、喝酒学生的处分

1.经证实,带烟进学校,在校内或校外抽烟,给予警告处分。

2.不但自己抽烟还引诱、招待他人抽烟,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受到警告处分后又发现有抽烟行为,给予记过处分。

4.多次教育不改,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5.对违反纪律喝酒的学生的处分,可比照上述各条执行。

五、对在学校期中、期末及竞赛中作弊学生的处分

1.考试中夹带、偷看、翻书、抄袭,给予警告处分。

2.考试中参与传接、交换答卷、互相讨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考试中将自己的答卷提供给他人抄袭,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4.盗窃试卷、答案,评分标准,以考试作弊和偷盗两项错误,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凡是考试违纪违规的学生,其他处理方式见校园网《XX中学考试纪律》。

六、对打架学生的处分

1.故意挑起事端,引起打架斗殴,视情节轻重(在教室内打或拉出来在校内打、在校外打)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2.以劝架为名,偏袒一方,使事态发展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策划或煽动他人打架,视情节轻重(未遂,造成打架,造成打群架;未造成伤害,造成伤害,造成重伤;无校外人员参加,有校外人员参加;干扰学校教学秩序,严重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对个别性质和影响特别恶劣者,移交派出所处理。

4.动手打人,视情节轻重(打一人或多人;未动用器械或运用器械,未造成伤害;运用器械造成轻微伤害或重伤等)分别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对个别性质和影响特别恶劣者,移交派出所处理。

5.为他人提供凶器(指在斗殴中一切可以伤害人体的物品),视情节轻重,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

6.争吵中亮出凶器,威胁他人,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7.提供伪证影响调查工作,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七、对偷盗、勒索实物或现金学生的处分

1.对有偷盗行为的学生视其情节轻重(小偷小摸、开箱撬锁、偷盗、结伙偷盗、为外盗提供情况,引外人入校偷盗)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2.对有勒索行为的学生视其情节轻重(一般勒索、结伙勒索、伙同外校学生勒索,伙同外面犯罪分子勒索,以武力运用凶器进行勒索,通过绑架人质向家长勒索),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对后果特别严重者送交公安局追究其刑事责任。

3.有偷盗勒索企图,经劝告而未实施或中途自动停止并主动认错,退赔,可以给予较轻处分或不处分。

4.对偷盗、勒索行为折合金额如下者,给予以下处分:

(1)偷盗、勒索未遂,给予通报批评;

(2)价值在50元以内给予警告处分;

(3)价值在50元以上(含50元,以下同)500元以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4)价值在500元以上给予留校察看,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

八、对赌博学生的处分

1.参与赌博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2.为他人提供赌博工具、场所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组织他人赌博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4.对经常进电子游戏机室、台球室或利用电脑、电子游戏机、打台球进行赌博都比照以上条款给予处分。

九、其它处分

1.带手机进学校,一经发现予以没收暂时保管,到学期结束时归还。经教育无效的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2.凡在仪容仪表上有下列情形者:穿奇装异服、佩戴首饰的;烫发染发、男同学剔光头或留长发、女同学留过短的头发的;在公共场所男同学穿背心女同学穿太露

太透的衣服的;穿拖鞋到宿舍区以外区域活动的,上述情形出现一次,批评教育的同时给予全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后通知家长共同教育同时给予警告处分;

3.对学校安全管理造成影响,经教育无效的,如不服从门卫管理、翻爬建筑物、攀爬树木、未经班主任同意夜不归宿、未经班主任同意擅自外出、假冒老师签名、未经允许动用他人财物等,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及以上处分。

4.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不服从教育,不尊重教师,辱骂或殴打教师的学生,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及以上处分。

5.对有超过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行为的学生,有碍校风校纪或给他人学习生活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者,经教育无效者,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及以上处分。

6.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进入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的录像厅、卡拉OK厅、营业性舞厅、游戏房、网吧等,参与不该学生参与的一些活动,致使道德品质变坏的学生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7.对在校内、教室内传看黄色出版物、非法录音录像制品,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备注:

1.本条例适用于我校所有在读学生,在学生读书期间均有效。

2.通报批评或警告及以上处分指的是从警告开始,直至学生退学。被处分学生可以对处分向政教处提出申诉。

3.凡同时犯有上列两次以上错误,按处分最重的一项再加一至二个处分等级实施。受过处分,再次违纪要加重处分。对妨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不思悔改者,将劝其离校转学。

4.学生严重违纪违规,屡教不改,操行等级为不及格,取消其一切荣誉称号。受处分的学生,在处分未撤销前不得参加各类先进的评比,原则上不得享受奖学金和学校一切困难补助等。

5.受通报批评处分的学生须写出书面检查,检查书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学生留存,一份班主任留存,一份年级组备案。公开点名批评处分不进学生个人档案,也不予撤消。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除须写出书面检查(一式三份)外,还须填写《问题学生跟踪管理手册》。学生本人须每1个月在《手册》上填写思想认识和表现情况汇报,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德育助理安排的学校公益劳动,由德育助理别签具意见存档。政教处德育助理每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谈话。高三年级学生受警告及以上处分未经撤消的,记入本人档案,不予毕业,并建议高一级学校取消正常录取资格。6.对本条例以外的违纪行为,比照以上各相似条款进行处理。

XX中学

篇6:违纪学生处分条例

违 纪 学 生 处 分 条 例

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纪律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实现学校根本任务的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要坚持正面疏导为主,同时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学生,视其情节也要给予适当的处分,以达到教育本人及其他学生的目的。为此,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上级教育部门对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一般性违犯《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班规,情节校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责成其检讨,或点名通报等。此项处理由保卫科,班主任决定和执行。

第二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1、全其迟到,早退累计达到20次,或无故旷课15节者。

2、抽烟,喝酒,不佩戴学生证或佩戴不规范、涂改、转借学生证三次以上者。

3、卫生习惯差,有乱丢果皮、纸屑、食品盒袋,乱倒饭菜等影响环境卫生行为三次以上者。

4、穿拖鞋进入教室,或在教室内单穿背心,内裤,或穿戴打扮不适合学生身份,经教育不改者。

5、损坏公私财物或公共设施,或私翻墙、翻门,翻窗者。

6、动手打人,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或邀约校内外人员结伙打架、肇事未造成事故的。

7、进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等不允许中学生进入的场所者。

8、攀摘花草树木、践踏绿地花园者。

9、不尊重师长及他人,或接受教育态度不端正,无理顶撞老师,或者有影响、干扰课堂秩序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10、在学校统一举行的考试中违犯考纪,有作弊行为的。

11、在校内外有小偷小摸行为的。

12、参与赌博,情节轻微的。

13、乱写乱画、乱擦学校墙报、通知的。

14、带头起哄、或出风头、干扰班级或学校正常秩序,违成不良影响的。

第 1 页

15、在社会上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违背社会公德,影响校群关系,损害校誉的。

16、冒领、隐匿或撕毁他人信件的。

17、违反《寝室公约》、《安全规则》等其它校规,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三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1、受到警告或重警告处分,仍不吸取教训,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校纪校规的。

2、私自下河、堰洗澡的。

3、携带危险品或管制刀具进入学校的。

4、打架斗殴,或邀请校内处人员结伙在校内肇事,造成伤害事故的。

5、传抄,传阅黄色淫秽书画、小报。观看黄色影视、光盘,访问黄色网站,影响较坏的。

6、翻门,翻窗,撬锁,砸门进入他人室内偷盗的。(同进赔偿经济损失)

7、损坏公私财物,公共设施,行为恶劣的(同时赔偿经济损失)

8、参与赌博,情节严重的。

9、夜间外出上网,或夜不归宿者。

10、盗窃他人钱财,物品,情节严重的(同时赔偿经济损失)

11、诈取他人钱财者。

12、道德品质恶劣,屡教不改的。

第四条:凡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经教育确有明显进步,学生要求撤销处分的一般应从处分宣布之日起,一学期后,由本人提出撤销处分的书面申请,经所在班级学生讨论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意,报政教处审查批准后,方可撤销其所受处分。

第五条: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撤销后可不记入档案,记过以上处分记入学生档案,撤销后将其处分的决定同时装入档案。受记过以上处分,到毕业时仍未撤销处分的学生,不发给毕业证书。

篇7: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违反《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破坏课堂纪律,考试舞弊,打架斗殴,侵犯同学的人身权利,损害公私财物,不尊敬师长,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卫生,无视体育锻炼等,依照本条例应当受批评或处分的行为,是违纪行为。

第三条 学生的违纪行为,依照本条例处分。

第四条 违纪处分分六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劝退、勒令退学。第五条 坚持“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的方针,对违纪学生处分前先批评教育,并责令具结悔过,可不处分的仅限批评,必要时给予处分,但目的还是为教育和挽救。

第六条 一人同时有两种以上违纪行为分别确定处分,合并裁决。

第七条 一种违纪行为发生两种以上结果的,应以最重的一种结果处分,连续出现同一种违纪行为的,应从重处分。

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行违纪行为的,分别处分,主事者从严处分。第九条 教唆或强迫他人违纪的,按照所教唆强迫实施的行为处分。

第十条 对屡教不改的或违纪情节后果严重的或嫁祸于人的或搞欺骗的应加重处分。

第十一条 对初犯的或认识态度较好的可从轻减轻处分或免予处分。第十二条 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而违纪的不予处分。

第十三条 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由有关机关制裁,学校应做出相应的处分。第十四条 在校期间,受处分未撤销的,又违纪,累加处理。

第十五条 受记过以下处分的学生在半个学期后,确已改正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出具意见,教育处审核同意,给予撤销处分。撤销处分后又受处分的,加重处分。第十六条 对违纪行为的批评教育,所有教职工都有权适时执行;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的由教育处裁决;留校察看以上的由校长办公会裁决。

第十八条 执行处分的程序

1、教职工或同学对违纪者的行为事实如实向班主任反映;

2、班主任对教职工或学生的反映情况作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3、对确有违反纪律管理的学生,班主任将该生的违纪事实书面上报年级组,年级组对上报情况调查核实后有权做出上报处分的决定。

4、年级组认为应处分的,将该生的违纪事实以书面形式上报教育处。

5、教育处对上报情况调查核实后有权做出裁决范围内的裁决或有权作出免予处分的决定。

6、教育处认为该生的违纪行为应受的处分超出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应以书面材料上报主管校长,由校长办公会裁决。

7、校长办公会对违纪学生以班主任或政教处上报的材料为依据,必要时作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

8、对违纪情节严重的,教职工或学生可直接书面上报教育处处理。

第十九条 处分决定一律公布,并记入学生成长手册;处记过以上的记入学生档案;撤

方式。

则 第二十条 破坏课堂纪律应受到的处分。

1、高声说话,随便走动,互相谈笑,做怪动作等足以使任课老师不能正常进行教学的,经批评教育后仍不改的,处警告一次。

2、在课堂上互相打架谩骂的,各处警告及以上处分。

3、上课故意与任课老师顶嘴,漫骂老师或打老师的,处警告以上直到勒令退学。

4、未下课时擅自离开教室、操场从事别的活动的,处批评教育,并作无故早退一次处理。

第二十一条 考试舞弊应受到的处分: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考试舞弊:

1、夹带并偷看有关书籍,资料。

2、传递示意试题内容和答案。

3、代他人答题。

4、抄袭答案,交换试卷。

5、利用通讯工具传递考试信息的

二、舞弊情况作如下处理:

1、监考人员应立即以书面形式报教育处。

2、期中、期末、毕业考试、会考有一次舞弊的,期末总评最高的为及格,并处警告以上处分。

3、偷窃考试卷者,处严重警告一次;偷窃考试卷并失密者,处记过;无意中得到考试卷且失密者,处警告一次。

第二十二条 侵犯同学人身权利应该受到的处分。

1、不论在何地或何种情况下互相斗殴的,处警告以上处分。致伤的,各自负担医药费用,也可酌情由对方负担。理亏的一方从重处分,附加赔偿损失,斗殴所用器具没收。

2、单方打人的予以警告以上处分,负担医药费用,附加赔偿损失,斗殴所用器具没收。

3、打架屡教不改的或伙同社会上人进校或在校外殴打同学的,处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4、以各种形式侮辱同学人格尊严(包括姓名、肖像、生理、荣辱等)的,处批评以上记过以下。

5、辱骂同学、公然诽谤的,处批评或警告。

6、故意污秽同学身体、衣物的,处批评或警告。第二十三条 损害公私财物应该受到的处分

1、故意损坏课桌凳子、教学用品、实验用具、体育用具、卫生设置、门窗玻璃、广播电灯、图书杂志等学校财产的,处批评以上记过以下,附加赔偿损失。

2、故意损坏同学的书籍簿册、学习用品、衣着装饰的,处批评以上记过以下,附加赔偿损失。

3、故意破坏师生自行车零件的,处批评或警告,附加赔偿损失。

4、故意损害学校花卉树木的,处批评以上记过以下,附加赔偿损失。

5、私自向同学提出有关钱物的要求,或借借钱之名拒不还钱的视作敲诈勒索,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6、以上各款因过失所造成的,视情节结果可从轻处分或免予处分,但需赔偿损失。

第二十四条 不尊敬师长、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卫生的处分。第一款:不尊敬师长应该受到的处分

1、当面无理顶撞教职工,甚至谩骂或殴打的处警告以上处分。

2、当面或背后以各种形式侮辱或诽谤教职工人格尊严的处严重警告或记过。

3、无理顶撞家长或长辈的,谩骂或殴打家长、长辈的处警告以上。第二款:扰乱公共秩序应该受到的处分

1、开会、集队、看电影、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故意大声喧哗,足以影响正常活动的处批评或警告。

2、擅自不参加集体活动、参观访问的按该次活动的时间折合课时数作无故旷课处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处警告以上处分。

3、偷窃同学的学习用品、少量钱物或其它财物的处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并没收非法所得归还原主;非法所得转为它用,则折价赔偿。骗取或偷窃其它公私财物的,比照执行,情节严重将给予退学。

4、传阅经取缔的反动、淫秽、荒涎的书刊、画册、图片、电视录像等的处严重警告或记过,附加没收。

5、赌博或变相赌博的处警告以上直至勒令退学,附加没收赌具和非法所得。

6、在校吸烟、喝酒的,处警告以上直至勒令退学。

7、无正当理由翻越校园围墙的,处警告以上。第三款:妨碍公共卫生应该受到的处分

1、无故逃避值日工作的,视情节处批评或警告。

2、任意涂写刻画课桌凳或墙壁的,处警告以上,并赔偿损失。

3、乱倒垃圾脏物,在教室、校内随地抛丢纸屑、果壳、随地吐痰,处责令负责该区域的卫生,对屡教不改的,由政教处强制参加公益劳动,并处警告。

4、在校内外随地大小便的,处批评至严重警告。第二十五条 无视体育锻炼、破坏校园安全应受的处分。

1、无故不做广播体操或眼保健操的经批评教育,无改悔者处警告。

2、做两操时不认真或故意妨碍他人做操情节严重的,处警告。

3、上体育课时未经教师允许在教室看书、闲聊、吃零食、外出等的处批评或警告。

4、携带易爆易燃有毒物品到校的,处严重警告以上,附加没收。

5、在校内进行危险性的活动或动作,处严重警告以上。

6、未经班主任或家长允许,擅自外出,参加其他不安全活动的,处严重警告。第二十六条 无故迟到、早退、旷课应受到的处分。

1、无故迟到、早退3次,折抵旷课1节。全学期旷课累计达10节,处警告。

2、在考勤处分后,仍然旷课,每超出10节,逐级累加处分直到退学。

3、全学期旷课累计达40节及以上,处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4、缺课占总课时三分之一的作自动退学论处。

5、以欺骗形式缺课的作旷课论,并加重处分。已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尚未构成警告条件的,予以 严厉批评。

第二十七条 因不正确的审美、娱乐、恋爱观而违纪应受的处分。

1、穿奇装异服,到校进教室,处批评或警告处分。

2、佩戴饰品及其它饰物进校的,艳装浓沫的,处批评或警告。

3、参加营业性舞会,进酒吧,进营业性网吧等,处警告以上处分。累教不改者处勒令退学处分。

4、男女同学间组织不健康的活动,处警告以上处分。

5、学校禁止中学生谈恋爱,对造成不良影响的,处警告以上直至勒令退学。第二十八条 凡有以下情形者均做勒令退学处理

1、有吸毒现象的。

2、有敲诈行为的。

3、伙同或指使社会上的人进校,或在校处殴打同学、老师的。

4、参加赌博的。

5、参加邪教组织并不知悔改的。

6、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情节严重的。

7、公然侮辱老师、同学情节严重的。

8、其他触犯刑律,被公安司法机关收审收容的。

第二十九条 一人受多次处分的进行累加,三次警告处分为严重警告一次。如此类推。直至开除学籍。

第三十条 初中毕业前没有撤消处分的学生视为德育考核不及格,学校不发毕业证书。

第三十一条 高中毕业前没有撤消处分的学生视为德育考核不及格,记入个人档案。带入上一级学校。

第三十二条 被公安司法机关收审收容处理,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极不负责,不进行教育,不和学校合作,学校无法履行教育职能的学生给予劝退或除名处理。

第三十三条 受处分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改正,经本人申请班主任签意见,报教育处和校长办公会批准,准予撤销处分。撤销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三个月后提出申请。撤销记过以上处分,应在一学期以后提出申请。

篇8: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教育法》规定, 学校有权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处分。《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 赋予高校校长对学生进行处分的权利。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 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 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高校对于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制定正是源于国家有关教育法律规范对高校的授权,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利, 对有违纪 (也包括违法、违规) 行为的学生进行处罚 (包括五种形式: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 。

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是高校基于维护正常的管理需要, 对违反学校纪律性管理规定的学生处以相应惩罚的管理权力。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性质上属于行政权力。原因有三: (1) 高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 是在《教育法》等法律规范的明确授权下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的; (2) 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时是代表国家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能, 处分目的是希望最终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 (3) 在处分学生时, 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等的法律地位, 处分具有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以上均符合行政权力的特点, 因此此权力应属于行政权力。

二、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现状

目前, 各高校现有的违纪处分制度问题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越权制定、以下犯上、责惩失当、救济不畅。

(一) 越权制定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 惟有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才有权对基本权利加以限制。违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其中, 开除学籍显而易见是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 属于基本权利范畴。对于开除学籍的处分应由立法机关立法, 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内容和精神, 进行详细规定。目前, 对于开除学籍这类处分的依据从立法层面来说是缺失的。

(二) 以下犯上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低位阶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高位阶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抵触。作为高校内部规则,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明显属于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相比, 明显加重了处分程度, 甚至有少数高校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内容以外, 巧立名目处分学生。

(三) 责惩失当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与学生违纪行为的程度相适应。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按照上位法合理行使其在受权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 学生因违纪行为承担的责任与处分应该相适应。但现存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仅以《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第17条中规定为例, “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 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根据此规定, 对于同样的旷课学时数, 各高校的规定却是五花八门, 最为轻微的是不处分, 只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最严重的则是开除学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 救济不畅

关于权利救济, 《教育法》提及了申诉和诉讼,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申诉。尽管申诉和诉讼是出现在明文里面的, 但诉讼属于何种诉讼, 则不得知。实践中, 因为高校法律主体地位的不明确, 在受案范围方面还存在着争议, 各司法机关或者不予受理, 或者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间来回踢皮球。这就意味着, 目前明确的对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仅仅只有一种形式, 即申诉, 包括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前者是向高校提出, 后者是向高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行政法的传统理论是, 对于行政行为不服, 有三种救济途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学生对学校的违纪处分行政行为不服, 也可以寻求以上三个途径进行权利救济。显然, 目前的救济渠道是单一的、不畅通的。

三、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

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 应该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位阶原则、比例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凡属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 只能由法律规定”①“凡属于国家的重要事项, 特别是涉及人民基本利的实现与行使的事项, 必须由法律规定”。②对于高校来说, 开除学籍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 对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只能由法律做出规定。我们应在《高等教育法》中对开除学籍的法定情形、实施程序、监督机制、救济渠道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根据其内容和精神进行细化, 但绝对不可创设。

位阶原则是指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应遵循层级效力, 低位阶的不得与高位阶的内容和精神相矛盾或抵触。应努力逐步完善教育立法, 依据《立法法》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予以整理, 将违反上位法内容和精神的下位法修改或废除, 尽可能地避免冲突, 进一步形成一个层级分明、逻辑严谨、科学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 高校所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不应该与比它位阶高的法律规范相冲突, 更不能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利。高校在制定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时应严格依据宪法、各部门法、教育法、教育部门规章制度以及高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 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 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 使目标与手段之间处于适度的比例之中”。③行政主体在所有能够实现合法的行政目的的方式中应该选择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最小、损害最轻的方法。高校对学生行使违纪处分权时, 应该坚定地牢记育人的初衷, 充分考虑育人目的与处分方式之间的合适比例, 不能因小过而重罚, 应实事求是, 责惩相称。另外, 对于一些可量化的处分, 比如旷课时数等, 应该由《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比例原则作出统一规定, 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严格落实, 避免出现以前不同的高校之间学生错误相同而处分结果却大不同的现象。

四、扩展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

学者林莉红认为:“对行政行为实施的救济, 应形成一个系统。对不同的行为应相应设置不同的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反之, 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亦应与被救济的行为相适应, 应根据被救济行为的不同特性设置具有与被救济行为相适应的程序和制度。”④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目前,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校内申诉就是行政申诉, 是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 依法向高校提出重新处理的制度。

“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 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⑤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 依法向高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起审查请求,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该违纪处分进行审查, 并做出相应处理, 这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却被称为向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诉。对照行政复议的定义, 此申诉很明显实质上就是行政复议。可见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没有名文规定行政复议制度, 却实际实施了行政复议制度。为了让该行政行为名副其实, 再加上我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款早已明确将保护受教育权和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一样纳入到了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于理于法都应该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这类申诉修改为“行政复议”。

司法是救济的最后环节。在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程序问题上, 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四种处分因对学生影响较小, 考虑到诉讼经济成本、精力成本和社会影响, 不必进入司法程序, 可以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顺序逐级进行。凡是因开除学籍而引起的纠纷, 因剥夺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即学生认为高校开除其学籍严重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高校的处分行为进行审理和裁决。开除学籍可以按照“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最后进入司法程序, 即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顺序逐级进行。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性质上属于行政权力, 介绍了目前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提出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位阶原则、比例原则来完善制度内容,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行政申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不同的权利救济方式。

关键词:处分,申诉,复议,诉讼

注释

1 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8:47.

2 马怀德.行政法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49.

3 尹晓敏.高校处分权的行使与比例原则的适用[J].高教探索, 2005 (3) :45-47.

4 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 1999 (1) :41-49.

篇9: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键词: 处分;申诉;复议;诉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43

一、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概念及性质

《教育法》规定,学校有权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处分。《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赋予高校校长对学生进行处分的权利。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高校对于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制定正是源于国家有关教育法律规范对高校的授权,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利,对有违纪(也包括违法、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处罚(包括五种形式: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是高校基于维护正常的管理需要,对违反学校纪律性管理规定的学生处以相应惩罚的管理权力。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性质上属于行政权力。原因有三:(1)高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是在《教育法》等法律规范的明确授权下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的;(2)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时是代表国家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能,处分目的是希望最终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3)在处分学生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等的法律地位,处分具有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以上均符合行政权力的特点,因此此权力应属于行政权力。

二、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现状

目前,各高校现有的违纪处分制度问题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越权制定、以下犯上、责惩失当、救济不畅。

(一)越权制定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惟有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才有权对基本权利加以限制。违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其中,开除学籍显而易见是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属于基本权利范畴。对于开除学籍的处分应由立法机关立法,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内容和精神,进行详细规定。目前,对于开除学籍这类处分的依据从立法层面来说是缺失的。

(二)以下犯上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低位阶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高位阶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抵触。作为高校内部规则,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明显属于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相比,明显加重了处分程度,甚至有少数高校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内容以外,巧立名目处分学生。

(三)责惩失当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与学生违纪行为的程度相适应。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按照上位法合理行使其在受权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学生因违纪行为承担的责任与处分应该相适应。但现存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仅以《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第17条中规定为例,“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根据此规定,对于同样的旷课学时数,各高校的规定却是五花八门,最为轻微的是不处分,只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最严重的则是开除学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救济不畅

关于权利救济,《教育法》提及了申诉和诉讼,《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申诉。尽管申诉和诉讼是出现在明文里面的,但诉讼属于何种诉讼,则不得知。实践中,因为高校法律主体地位的不明确,在受案范围方面还存在着争议,各司法机关或者不予受理,或者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间来回踢皮球。这就意味着,目前明确的对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仅仅只有一种形式,即申诉,包括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前者是向高校提出,后者是向高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行政法的传统理论是,对于行政行为不服,有三种救济途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学生对学校的违纪处分行政行为不服,也可以寻求以上三个途径进行权利救济。显然,目前的救济渠道是单一的、不畅通的。

三、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

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应该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位阶原则、比例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凡属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①“凡属于国家的重要事项,特别是涉及人民基本利的实现与行使的事项,必须由法律规定”。②对于高校来说,开除学籍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只能由法律做出规定。我们应在《高等教育法》中对开除学籍的法定情形、实施程序、监督机制、救济渠道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根据其内容和精神进行细化,但绝对不可创设。

位阶原则是指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应遵循层级效力,低位阶的不得与高位阶的内容和精神相矛盾或抵触。应努力逐步完善教育立法,依据《立法法》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予以整理,将违反上位法内容和精神的下位法修改或废除,尽可能地避免冲突,进一步形成一个层级分明、逻辑严谨、科学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校所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不应该与比它位阶高的法律规范相冲突,更不能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利。高校在制定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时应严格依据宪法、各部门法、教育法、教育部门规章制度以及高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使目标与手段之间处于适度的比例之中”。③行政主体在所有能够实现合法的行政目的的方式中应该选择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最小、损害最轻的方法。高校对学生行使违纪处分权时,应该坚定地牢记育人的初衷,充分考虑育人目的与处分方式之间的合适比例,不能因小过而重罚,应实事求是,责惩相称。另外,对于一些可量化的处分,比如旷课时数等,应该由《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比例原则作出统一规定,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严格落实,避免出现以前不同的高校之间学生错误相同而处分结果却大不同的现象。

四、扩展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

学者林莉红认为:“对行政行为实施的救济,应形成一个系统。对不同的行为应相应设置不同的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反之,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亦应与被救济的行为相适应,应根据被救济行为的不同特性设置具有与被救济行为相适应的程序和制度。”④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校内申诉就是行政申诉,是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向高校提出重新处理的制度。

“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⑤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向高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起审查请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该违纪处分进行审查,并做出相应处理,这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却被称为向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诉。对照行政复议的定义,此申诉很明显实质上就是行政复议。可见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没有名文规定行政复议制度,却实际实施了行政复议制度。为了让该行政行为名副其实,再加上我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款早已明确将保护受教育权和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一样纳入到了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于理于法都应该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这类申诉修改为“行政复议”。

司法是救济的最后环节。在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程序问题上,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四种处分因对学生影响较小,考虑到诉讼经济成本、精力成本和社会影响,不必进入司法程序,可以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顺序逐级进行。凡是因开除学籍而引起的纠纷,因剥夺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即学生认为高校开除其学籍严重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高校的处分行为进行审理和裁决。开除学籍可以按照“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最后进入司法程序,即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顺序逐级进行。

注释:

① 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47.

② 马怀德.行政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49.

③ 尹晓敏.高校处分权的行使与比例原则的适用[J].高教探索,2005(3):45-47.

④ 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41-49.

⑤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79.

上一篇:设计完整的公司内部流程下一篇:选学校与专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