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

2024-04-21

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精选6篇)

篇1: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一、组织指挥

长:江** 余*

副组长:李* 杨**

二、演练内容

1、物资准备

准备演练所需要的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

2、时间:2013年11月12日上午9:00

3、地点:血透室治疗区

4、演练过程

① 演练人员准时到位,听候总指挥指令。演练开始。② 血透室5例患者均在上机后20—30分钟出现寒战、高热,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血液透析,电话报告院感控科。

③ 感控科到达医生办公室,向科主任详细了解情况。④ 感控科立即电话向分管院长汇报,院长指示: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先收治病人、专人护理,暂停透析液B液本批次产品的使用。

⑤院专家组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1、查找感染源:5例病人均停止血液透析。采取患者导管和外周血样进行血培养

2、危险因素调查: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性感染引起,首先我们考虑: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透析液污染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对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帽子,口罩,手套;血透室病房空气、透析A液、B液,透析用水,使用中的器械,物表进行监测采样,以明确感染途径。采样完毕,即送检验科。

⑥ 经讨论,专家们达成共识,基本考虑是一起医院感染暴发,感控科立即将讨论结果向院长汇报,院长指示:结果出来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病控制中心。

一天后,5位患者症状好转,两天后,检测采样结果出来 ⑦ 调查结果:

1、透析用水符合标准,透析B液细菌菌落无法计算;

2、空气培养符合标准,环境物表及医务人员手部菌落均在正常范围; 3、5位患者血培养均为阴性。

透析液B液本批次产品菌落数超过标准范围,停止此批次产品的使用,并上报卫生局和卫生疾控部门。

通过此次演练,体现我院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强化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这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熟悉和掌握,对进一步提高我院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篇2: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

11111年1月21111日,我科联合了B超室、心电图室、脑彩超、脑电图共同开展了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演练。此项活动特邀请到急诊室副主任苏效领同志指导培训,地点:急诊抢救室内。

111时1111分许,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正式开始。急诊科主任111111111同志向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操作的原则与基本要求,随后苏效领同志做了现场演示,向大家细述标准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4.松解衣领及裤带。

5.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6.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7.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8.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9.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0.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急诊室主任111111111同志讲解演示完毕后,由内镜室梁主任组织大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操作,1111111111同志则在一旁进行指导。在场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做了认真观摩并实践演练,并表示以后注意按压部位、按压幅度、频率。

培训后,于03月27日下午,内镜室111111111111主任在科室内对科室全体人员又现场一一指导培训,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

篇3: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

资料与方法

选择血液科全体护士共10人, 均为女性, 年龄23~49岁, 平均 (31.1±1.9) 岁, 职称包括副主任护师2名, 主管护师6名, 护师10名, 护士2名, 血液科工作年限2~9年, 平均 (4.3±0.6) 年。

演练方法:⑴方案制定:护理部根据卫生部184号文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4], 对输血规范操作关键环节流程标准、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急救流程、各种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等进行制定, 交由血液科护士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改, 最终确定为血液科输血操作及急救规范。⑵演练步骤及方法:主要分为3个阶段: (1) 训练学习阶段:要求所有血液科护士参与到输血知识和输血相关急救知识的学习当中, 能够熟练掌握输血规范操作的各项流程标准, 然后分为4个小组进行分批演练, 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学习和演练中, 了解演练目的, 在演练中进到自身的义务, 强调团队协调性, 以抢救患者、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第一目的。之后根据各队伍的演练情况安排参加护理部的演练考核, 作为该小组的最终演练成绩。 (2) 演练考核内容及过程:考核分为必考项目和抽考项目, 必考项目包括输血规范操作关键环节, 如执行输血医嘱、采血流程、取血流程、输血流程等, 抽考项目则安排在必考项目之后, 护士随机抽签考核输血反应应急措施中的1~2项, 如输血发热反应、输血溶血反应、输血过敏反应以及空气栓塞反应等, 演练由护士长主持。为了确保过程真实, 由护理部安排人员扮演患者, 将软包装液体外面用红色不干胶纸包装作为演练用血制品, 在扮演者上肢上模拟进行静脉穿刺和液体收集的袋子, 以体现输血滴速的调整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 鼓励部分医生参与其中, 可作为场边指导或配合演练, 体现团队协作性, 也考验护士的口头医嘱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要求整个演练过程要真实、贴合临床实际情况。 (3) 分析总结:每个小组在演练考核结束后组织全体小组成员展开讨论, 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 找出每个人的不足所在, 在下个阶段中加强该方面的学习和联系。对于演练未达标的小组, 要求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 对同样的案例再次进行演练, 并上交自我评议书, 直至演练达标。

评价方法:护理部在应急演练前后组织所有血液科护士进行输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理论考试采用试卷形式进行, 理论考核成绩占最终成绩的20%;操作技能考核则由主任护师、科护士长和护理质控成员进行共同评估, 要求血液科主任担任技术指导, 要从关键环节执行情况、场景文稿、人员履职、个人防护措施、急救意识、应变能力、物资准备、组织协调以及问题上报9个方面进行评价, 分别赋予不同分值, 其中关键流程步骤包括核对医嘱、床边采血、取血流程、输血流程4个步骤, 总分值45分, 人员履职、急救意识、应变能力分值均10分, 场景文稿、个人防护措施、物资准备、组织协调以及问题上报分值均5分[5]。演练考核时间限定在60 min内, 演练成绩占最终成绩的80%。以最终成绩评价血液科护士的急救能力, 96~100分视为优秀, 91~95分视为良好, 80~90分视为合格, 以优秀+良好+合格统计总体达标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 考核前后对比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对比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组间对比用χ2检验, P<0.05视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理论知识成绩:在演练前, 血液科护士的平均理论知识成绩 (69.4±6.9) 分, 在演练后血液科护士的平均理论知识成绩 (92.7±3.1) 分, 演练后显著高于演练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操作技能成绩:演练后血液科护士在关键环节执行情况、场景文稿、人员履职、个人防护措施、急救意识、应变能力、物资准备、组织协调以及问题上报方面的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演练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考核达标率:在实施应急演练前, 20名血液科护士的总体考核达标率仅55.0%;实施应急演练后, 总体考核达标率上升9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应急演练规范了输血操作, 强化了护士的输血知识。有文献调查指出[6], 临床护士在执行医嘱时, 护理操作随意性强、盲目性大的问题普遍存在, 是影响整体医疗质量和患者住院安全的重要因素。从临床工作中来看, 血液科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本次演练也反映出了护士的输血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的问题, 而且对输血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不够准确, 在流程中的三查八对、采血流程、取血流程等不熟练, 个人防护意识差, 组织协调能力差,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低下。因此本次演练要求全员参与是考虑到资深护师在培训中的带动作用[7], 通过整体演练来提高血液科护士规范操作、补足自身的意识, 通过应急演练来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从本文数据来看, 在演练后护士的各项工作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也明显高于演练前, 肯定了应急演练在血液科中的应用价值。

应急演练增强了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演练前, 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和技能的不熟练, 护士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手足无措, 大大降低了抢救效率[8]。应急演练具有实用性、重复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开展应急演练能够使护士找准自身的薄弱之处,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直至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输血流程,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做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应急演练提高了血液科护士的整体工作能力。从本次考核总体成绩来看, 演练前总体达标率仅55.0%, 在实施演练后总体达标率上升为95.0%, 充分说明了应急演练在血液科护士急救能力提高中的应用价值。在演练计划制定中, 我们考虑到各个护士能力的不同和不足之处的不同, 拟定了全面化和个体化同时进行的方针, 在整体演练的同时, 安排护士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评议, 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最终实现全面提高。

注:*表示与演练前相比, P<0.05。

注:*表示与演练前相比, P<0.05。

综上所述, 将应急演练应用于血液科护士的能力培养, 能够帮助护士树立操作规范化的意识, 全面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应急演练用于血液科护士急救能力提高的价值。方法:组织血液科护士10名进行应急演练, 对比演练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结果:演练后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总体达标率均显著高于演练前 (P<0.05) 。结论:将应急演练应用于血液科护士的能力培养, 能够帮助护士树立操作规范化的意识, 全面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关键词:血液科,应急演练,护理管理,急救

参考文献

[1]向东, 刘曦, 王建莲, 等.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18 (12) :132-133.

[2]沈静慧, 朱霞明, 苗正英, 等.零缺陷管理在血液科输血过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3) :1173-1174.

[3]王亚宁, 邓丽花, 刘贞, 等.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4) :308-310.

[4]谢晓梅, 孔悦.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4) :53-54.

[5]王梁平, 周春兰.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J].护理学报, 2009, 16 (10B) :24-26.

[6]王宏坤, 孙婷婷, 郑春雨, 等.美国医院紧急事件管理系统HICS特点及对我国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启示[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 7 (7) :604-607.

[7]陆一鸣, 盛慧球.我国急性中毒的现状分析及其专业发展特点[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 (4) :341-343.

篇4:血液透析室护士自我防护

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特殊工作環境,随着尿毒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已成为患者集中治疗的特殊场所,透析室护理也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很强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其周围存在大量危害健康问题,潜在很多职业风险,要想使其降到最低,通过风险管理,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

①针刺伤是常见职业暴露:血透室护士每天必须进行动静脉穿刺、拔针(锐器处理)、输血、留取血标本等工作,进行血液透析中有肝炎病人,在操作过程中都有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可能,患者一般均用16G内瘘针,护士一旦被刺伤,伤口较大,感染概率高。要求护士强化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防护用品使用,操作每一位病人用一副手套,不仅保护病人也更好保护自己,锐器放入锐器盒中,用过的注射器严禁双手回套针帽,主张单手操作回套针帽,防止针刺伤,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阴性1个月-3个月再次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②空气及消毒液对机体危害要防护:血液透析室中环境相对封闭,病人密集度高,空气流动性较差,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呼出气体有很浓氨臭味,护士接触使用的化学消毒剂种类多,使用频率高,具有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使用中难免外漏或挥发于空气中,长期接触可引起护士眼粘膜及呼吸道粘膜损伤,导致过敏。配制透析液时,AB透析液粉,A粉由氯化钠、氯化镁及水醋酸等组成,B粉由碳酸氢钠、属纯碱等组成,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大,损伤手部皮肤。护士在接触及使用中戴好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取放消毒剂后要及时加盖,避免挥发。

③噪声防护:噪声主要来源于透析机、水处理,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等。护士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高噪音环境中,对护士听觉系统、神经、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均可造成身心伤害,容易使护士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容易出现焦虑、失眠、头痛、体力下降等症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透析室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水处理间进行密封隔音处理,做好机器保养维修,工作中加强巡视,降低机器报警率。

④透析室护士工作中需要搬运大量透析液桶,如用力不慎极易发生肌肉拉伤,长时间造成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搬运重物配置车,护士用力和节力技巧,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避免不必要损伤。

⑤血透室护士在上下机操作中都有被血液喷溅的危险,除了接触血液污染后,还会不小心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这些气味污浊对呼吸道、嗅觉都有影响。

⑥血透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患者并发症多、医疗风险大的治疗工作,实施体外循环,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异常情况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病情危重急需抢救,长期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促其生理、心理的疲劳。工作中影响质量,科室应合理安排休息,一定限度上要缓解工作人员心理压力,调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热情度。

篇5:血液透析室应急演练

一、总则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临猗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为提高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后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血透室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组织本次感染应急演练。

二、目的

1、检查医院感染后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通过演练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后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加强协作,并完善应急机制。

三、演练前准备

1、制定演练方案

感染管理科、医务科负责拟定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血透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2、明确职责分工

院感科:负责开展现场病原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指导医务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提出进一步的感染防控建议;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评估报告。

医务科: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并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护理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检验科微生物室:负责现场标本的检测,及时准确地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查工作。

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保障工作。

3、人员培训

感染办、医务科组织演练人员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无菌操作、个人防护、标本采集等,明确演练程序和注意事项,掌握应急处置知识。

4、物资准备

准备演练所需要的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

四、演练过程

1、时间:2013年5月15日

2、地点:血透室

3、处置程序: ﹙1﹚、事件报告

(院感科)下午15:00,院感科电话铃响了 柳伟明:“你好,院感科”

血透室:“我是血透室,我科于5月15日发生1例丙肝感染病例,疑似医院感染发生”

柳伟明:“好,我们马上到。” ﹙2﹚、初步调查→启动预案

15:10分医院感染管理科赶赴血透室,柳伟明负责询问医师具体发生情况和查看病人,孙秀爱、王明亮负责查阅病历,填写调查表。经初步核实,此例病人属院感病例,且为丙肝病例,根据病原学判断属医院感染,15:25上报分管院长,院长指示:启动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王明亮马上联系化验室准备东西采样。﹙3﹚、现场处置,血透室

15:30 血透室人员立即对血透室设备及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并送样品到微生物室检验。

采完样后立即指导护士和保洁人员加强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处理,通知设备科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网,增加空气消毒次数,现场指导手卫生,查看手消毒剂、各消毒液的使用情况。并且隔离病人、专人护理,并暂停收治新病人。

15:35诊断救治小组:杨麟组长立即组织诊断救治小组的成员进行会诊明确

诊断并研究救治方案,积极救治病人。最后1例丙肝感染病例诊断确立,积极救治。

15:40院感管理人员:

1、查找感染源,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性感染引起,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透析机进水口有污染,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等是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使用中的机器设备、透析液、环境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查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5月17日监测采样结果:

﹙1﹚ 无复用透析器。不存在透析器交叉感染引起。

﹙2﹚空气培养符合标准,且丙肝为血液传播疾病,排除由空气传播引起的感染;

﹙3﹚仪器表面监测符合标准。

﹙4﹚透析机进水口检测数值在正常范围。

﹙5﹚对污染的手套进行采样发现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

2、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检测结果证实感染源来自于污染的手套。由于急诊透析患者透析前感染标志物检查未回报,护士对其进行透析后污染后的手套在接触下一个透析病人时未进行更换,导致操作时对其它病人形成交叉感染。

3、结论

本次为丙肝病毒引起的医院感染,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

5月17日 15:00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6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

(2)、对血液透析机严格消毒,每月对透析液、透析用水等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季度对透析用水进行内毒素监测。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口、反渗水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及时查找原因,杜绝隐患。(3)、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前需要常规检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相关感染标志物,对阳性者转上级医院透析,我院不接受传染病人透析。每半年对血透病

人检测一次血源五项,对阳性病人要进行原因分析。急诊患者无感染标志物结果时,首次血液净化在专用固定机器进行透析。5月17日 15:30 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调查资料,王明亮将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16:10 演练点评:

经过演练方案的制定和反复修改,演练前和各演练组的协调沟通,并经过开院感暴发演练协调会明确各自职责,和演练前各项准备,定于2013年5月15日的院感暴发演练得以如期举行。现将演练中的收获总结如下。

(1)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各小组人员的职责,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协作。在院感科接到科室院感暴发的报告后及时去科室调查核实,并及时报告分管院长,由院长启动预案。然后进行调查、诊断救治和消毒隔离指导同时进行。最后总结调查和报告

(2)规范血透室的各项消毒工作,加强消毒,确保环境质量。室内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清洁,必要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遇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去污,然后再进行清洁与消毒。特别是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手卫生知识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

(3)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事件重要性的认识,让其知道即使发生1例医院感染时也要及时报告,并积极救治病人和做好消毒隔离。

篇6:透析中停水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

演练地点: 演练内容:透析中停水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 透析室工作人员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责任护士发现透析机突然出现低水压报警,立即组织护士监护病人,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同时报告工程师(维修人员)、医生、护士长!

演练记录:

1、责任护士发现患者透析中出现低水压报警,立即组织其他护理人员等各组责任护士监护病人,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并安抚患者。2、责任护士迅速报告工程师(维修人员),医生,护士长。

3、工程师立即查找原因,检查水源、水路及反渗机,排除故障。

4、故障解除,恢复正常透析,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演 练 效 果 评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

履职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小组分工□合理、高效■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部门配合协作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

□报告不及时

□联系不上 配合部门 ■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 □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

处理结果

■处理到位 □部分处理不到位

□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强

□急救意识薄弱 □急救意识差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结:整体演练效果较好,人员到位及时,职责明确,物品准备充分,医护配合协调,护士处理到位,执行医嘱准确,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存在问题:

1、报警音消除不够迅速,现场嘈杂。

2、对患者的安抚,解释工作不够及时准确。

改进措施: 现场总结,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每个人,吸取经验。

记录人员: 组织者签名:

评价人签名: 组织部门:

上一篇:厉行节约——重要的是去做下一篇:2018年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博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