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2024-05-22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通用15篇)

篇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组长职责:1熟悉医疗管理体系中本科室的职责。

2随时进行医疗管理和开展质量控制。

3不断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工作并对质量进行跟踪。4做好本科室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衔接。5对科室人员进行岗位能力培训。

6参加全院每月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做好医疗管理工作

成员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全面工作。

2起草科室医疗计划、总结,负责组织落实医疗管理方案,实施日常自查、自控和持续改进。

3传达全院医疗管理计划措施并组织实施。

4维持科室正常的医疗秩序,严防医疗差错发生。5根据科室工作需要,完善健全科室医疗管理提高相关规定。

6组织全科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强化医疗意识、服务意识。

7树立良好科室风气,强化科室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医疗管理氛围。

篇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科室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制定明确的科室管理计划、目标、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

(3)结合本科室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

(4)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标准化建设文件,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5)不定期进行科室内业务质量监控,并进行记录、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做好落实。

篇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 健全质量管理组织, 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1) 解放军第一医院自2008年成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定期对医院医疗、医技、护理质量进行研究, 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根据医院业务开展情况, 组织领导医院的医疗、医技、护理管理宣教和检查评比工作;对重大医技、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 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 并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要求及改进措施, 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2) 组织成立了病历质量检查督导组, 主要检查全院出院病历和运行病历, 梳理出本院在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并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安排检查组中人员授课, 就病历书写的基本知识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督导全院病历书写, 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3) 组织专家成立病历质询专家组, 成员共6人, 继续到临床一线开展病历质询, 检查全院临床科室的所有在位医生对死亡病历、出院病历存在的问题, 进行专家、科主任、主管医生专项质询;

4) 质量管理科每日不定时地抽查在院网上运行病历, 每月中旬至月底全科人员对全院终末病历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进行改正, 并将检查结果每月汇总反馈到科室;

5) 充分发挥临床科室质控小组的一线作用,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强化各级质控小组职责, 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及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保障医疗安全

1)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3,4]。为规范工作流程, 量化考核标准, 规范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借鉴兄弟医院经验, 制定了《解放军第一医院医疗质量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和《解放军第一医院科技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2) 落实医疗规章制度是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重要保障[5]。近一年, 通过对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发现尽管有会诊制度作为规范,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会诊申请单的眉栏及申请时间填写不全或时间未具体到时分, 另外, 病程中会诊记录未单独书写。所以, 质量管理科规范了会诊的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 规定急会诊必须在10min内到达会诊地点, 普通会诊必须在48h内完成;申请会诊记录单书写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 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 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科别、会诊时间及签名。病程中会诊记录有主管医师在病程中单另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3) 完善健全了输血病程记录的书写, 其中包括输血指征、输注血液成分种类和数量、血型、输注过程的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 且有输血疗效评价, 严格要求输血病历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输血前必须有丙肝、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检验, 另外, 首页输血信息也要填写完整, 包括血型、输注成分及分量;

4) 为符合三甲医院评审要求, 2012年6月营养评估在本院普遍开展, 质量管理科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 对营养风险筛查表和营养风险评估表进行了专项检查监管, 规范了营养评估的筛查评估、填写、排序等, 并做了持续性改进;

5) 为确保医疗安全, 根据各科的专科特色, 征求各科意见, 并根据各专科意见, 重新制定了知情同意书模板, 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知情同意书;

6) 结合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了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要求各科室患者死亡24h内上报质量管理科, 本科组织病历讲评专家、药剂科、营养科专业人员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 并严格按照死亡病历落实情况奖惩规定, 狠抓落实, 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提高了死亡病历书写质量。

3 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夯实医疗质量管理基础

1) 针对病历中常出现的问题, 质量管理科邀请院内病历质量专家定期进行学术活动, 就病历书写的基本知识进行专项培训。就关于如何提升医疗质量及病历书写方面, 特邀请外院专家进行授课辅导;

2) 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打好病历书写基础, 举办病历展评, 各科室组织筛选所展病历, 主任要严格把关将本专业、有水平、有质量的病历进行参展,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观看参展病历、专家评语, 互相交流经验, 热烈讨论, 达到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进一步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 优秀病历进行奖励并将展评结果在《医疗工作动态》中进行通报。

4 不断强化科室内涵建设, 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每季度将近期医疗质量动态及病历中检查出现的问题整理、反映在本院院刊《医疗工作动态》中, 全院科室每科下发一册, 让科室及时了解自己做的好的方面及出现的问题, 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持续改进。

5 狠抓重点部门关键环节, 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1) 组织好危重病员的抢救, 督促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抢救器材和人员训练、抢救方案。各科室应根据情况设抢救室, 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 指定专人管理, 定期清点、定期检查。抢救药品要及时补充、按期更换, 急救器材性能良好, 保证可以随时使用。检查人员训练的情况, 进行定期考核, 检查抢救方案的合理性;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包括: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管、院内转运过程中管路滑脱、以及意识不清病人意外的防护;有明确的患者安全目标, 组织实施包括身份识别、用药安全、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危急值的报告、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监督科室及门、急诊抢救的组织实施。遇有重大抢救, 由医务处组织实施;检查抢救中与病员亲属的沟通和告知工作及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情况。必要时与病员单位取得联系, 以便得到配合支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技术的专业训练, 熟练掌握抢救技术, 并制定常见危重伤病的抢救预案;

2) 围手术期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制度, 其内容可因医院的功能、任务、科室设置、专业水准而各异, 除了要得到切实与认真的实施外, 质量管理部门建立必要的督察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3) 检查临床科室输血指征、输血前肝炎系列、艾滋病、梅毒等检查完善不完善, 输血单填写全面与否。检查输血时医护人员床旁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项目,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检查取回的血是否尽快输用,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检查输血前后是否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及出现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处理。出现输血反应, 是否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对出现输血反应,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是否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医护人员是否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病员输血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输血科保存。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是否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4) 对患者进行创伤性检查、治疗, 必须遵守《有创诊疗操作的管理制度》。有创诊疗前, 重点告知诊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抽查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否按手术诊疗管理要求。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否全面按要求。

6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保障医疗安全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在保证维持和改善医疗质量, 进行医疗质量的正确评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科室的决策提供依据[6]。为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 减轻患者负担, 质量管理科探索建立适合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协助8个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 质量管理科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监管评价。

7 完善质量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进一步细化科室绩效考核, 重视内部流程管理, 在兼顾效益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监管内容, 细化质量考核指标, 将日常监管纳入科室季度考核, 促进全院各科室和广大医务人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增进内涵建设, 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7]。

参考文献

[1]胡建理, 周瑜, 周斌, 等.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对策探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7 (7) :664-665.

[2]胡月静, 刘轶宁.某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 (12) :1174-1175.

[3]王瑞, 刘建平, 任梁.强化质量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 (1) :42-44.

[4]沈莲, 丁玉琴, 张英霞.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4) :5986-5987.

[5]黄海涛.规范管理促医疗质量持续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5) :433, 436.

[6]潘学田.开展医院评审, 不断提升医院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0, 17 (6) :2.

篇4: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院质控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每份终末病历由科主任和质控员负责质控达标。

2、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护理等),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3、对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4、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改进意见。

6、定期分析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协助科主任督促落实。

7、定期向院质控科反馈本科室质控工作进行情况,对违犯医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造成后果的事件,写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质量管理员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评判和分析。相关科室质控员应负责本科室计量、仪器的使用,并保存其检验证复印件以备查。

2、临床质控重点内容是:科室各种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协助科主任、护士长督促和落实医院质量控制方案,督促做好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操作及各种诊疗方案的实施,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科室质量管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应注意各种操作的规范性,报告单填写规范,各种仪器的标准校正,维护是否及时,性能是否正常。各科质控员对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建立规范登记,每季度进行一次质控小结,每年有一次总结。

4、质控员每季度向科室公布一次科室质量检查情况,向全科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整改建议。督促检查医院关于提高医疗质量的整改意见及科室质控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5、向院质管科汇报科室质量管理运行情况及质控工作改进建议。

三、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制度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每年召开2-3次会议,全面贯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研究总结工作。

2.会议由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3.会议讨论分析科室医疗质量现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疗质量问题,防范、处理医疗事故方面的重大事项。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四、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1、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本专业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本科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情况每月进行考核。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定期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检查时严肃认真,按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逐条逐项评价。

2、院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交叉质量检查,负责对全院各科室各专业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出现问题对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议,在下一期检查中督察整改是否落实。若科室对整改意见提出异议,则由医务科协调解决。

3、每月科主任查房对全科各专业医疗质量进行不定期监控。

4、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出现有争议医疗问题进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惩罚意见交科主任安排解决。

五、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制度

1、保证医疗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工作。

2、科主任、护师长负责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工作。

3、通过定期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强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并通过检查、监督医疗规章制度、医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并通报,以强化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4、科主任、护士长利用科室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科室等形式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及医院下发的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规定并要求大家遵照执行,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六、麻醉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1、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广大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3、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科室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本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对科室医、护监督考核,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小组、药品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输血管理小组、医疗事故预防及管理小组,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工作。

4、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植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执业范围。

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质量关。

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

5、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6、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

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医疗业务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7、建立缺陷管理制度

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是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医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各医技科室应严格标准,规范操作,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七、麻醉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各级各类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核心制度13条的落实和贯彻执行,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2)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3)医疗文书应符合规范要求:加强“三基”训练,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生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及时修改和签名。

4)上级医师查房应有分析指导意见,能体现指导水平。上级医师应在查房病程记录后签字确认。

5)

一、二线医师值班运行体制可靠,抢救治疗记录完整及时,谈话记录及时,内容完整,必要时谈话记录应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危重病抢救成功率≥80%,医疗事故为零。

6)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抢救工作流程图,全科成员应熟悉掌握预案并按其执行。

7)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定期检查清理及增补,确保随时使用。8)严格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治疗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记录中应有治疗用药观察内容,分析意见。

9)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记录及签字齐全,有创检查及治疗有知情同意书,有患方意见及签字,要求操作规范,记录详实。10)严格按医保和新农合疗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告知患者并重复同意和签字。

篇5: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 长:

翁秀清(副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成 员:

钟 琼(主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周海燕(主管护师、病房护士长)卢孝英(主管护师、产房及手术室护士长)孙 瑶(主治医师、住院诊疗专业组长)马世弟(主治医师、住院诊疗专业组长)科室院感质控医师:马世弟 科室病历及单病种质控医师:钟琼

二、分工及职责:

1、翁秀清:为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每月召开工作会议,确定质控计划和会议议题,分析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按期总结汇报给院部管理科室。

2、钟 琼:负责科室病历书写规范及完善各种登记的管理工作,监督医护人员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及完善各种登记工作,保证病历如期归档,负责病历检查及质量控制工作,负责科室的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工作。负责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孙瑶: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报表及上报工作。

4、马世弟: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负责组织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监督和指导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5、周海燕:负责妇产科住院部病房及沐浴室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负责所管专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负责各类仪器、设备、药品的请领、保管、使用、核销等;严格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工作,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篇6: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科主任、护士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负责小组工作。其主要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问提出整改措施,并有记录。

3、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等,以明确诊断,按时上报,并积极治疗

4、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按医院《医院感染聚集、暴发流行的监测制度》要求执行。

5、监控护士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6、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等。

7、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8、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篇7: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一、医疗科室成本核算指标

医疗保险的第三方付费方式与医院控制措施是紧密相连的, 在“总额预算、结构调整”下, 医院的绩效控制主要体现在鼓励提供成本低、效率好的卫生服务。

(1) 药品收入比例控制:药品费用在医院的收入比例中占较大份额, 控制药品收入比例成为控制医疗总费用的关键。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药物经济学培训, 帮助他们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佳药物筛选。

(2) 单病种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总量控制必然导致单病种的费用控制和住院床日的控制。在科室成本核算中, 由于科室性质和科室病种相对集中, 对费用测算的结果将直接对处方中药品种类和数量起决定作用。同时医院应加强对按病种付费的考核工作, 引导医生合理检查、应病施治。

(3) 收入、支出预算控制:来自医疗保险的“总额”成为科室收入命脉。有限的“总额”资源预算分配成为科室收入和资源分配的监视器。对项目科室而言, 非项目科室的成本为不可控成本, 而且非项目科室的消耗高, 按受益原则分摊到项目科室的数量大, 不易被项目科室接受, 这就必须加强对非项目科室的支出预算与管理工作, 制定成本消耗控制措施。

二、医疗质量控制核心

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主体之一, 面临着医疗市场和保险机构的压力, 特别是随着医院评审、保险控制以及信息公示制度的逐步开展, 患者和保险份额将逐渐走向“优值低价”的绩效取向, 医院必须出台各种优质低价的政策吸引患者和保险机构, 这样医院绩效成为政府、保险机构、患者和医院四者利益的结合点, 从而形成医院之间围绕竞争绩效的压力, 所以包括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在内的医院改革目标都应围绕提高以“优值低价”为核心的绩效。

医院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绩效, 如果科室只满足于眼前的经济节余水平, 而不以新服务、高质量、低成本迎接新的挑战, 就会随时有落伍甚至被淘汰的危险。1992年, Kaplan和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平衡计分法 (balanced scorecard, BSC) 的概念, 平衡记分法主要从财务指标、顾客、内部业务和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测评组织的业务活动, 以弥补单一的财务指标的缺陷, 而这些业务指标正是组织实现远景目标的驱动器。BSC在美国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著名的是美国Duke儿童医院在1996年就应用BSC进行绩效管理后, 短期内使成本下降了12%, 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12%, 患者满意度上升了8%。

三、医疗科室成本核算的问题

(1) 诱导需求。临床科室除直接收入外, 还有从医技、药品和其他相关临床科室按贡献大小分得的间接收入。间接收入的大小也直接关系到临床科室利益, 这就导致了潜在诱导需求的恶化。

(2) 设备购置矛盾。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时, 往往只考虑到设备折旧, 甚至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但这仅仅是成本的回收, 并没有计算资本回报。这就使科室之间存在医院资金利用的矛盾, 而科室一旦拥有设备后, 往往因为设备成本高, 不愿进行设备更新, 并带来延期淘汰设备的隐患。

(3) 科研投入减少。科研投入资金往往数量大、时间长, 并且短期内不能得到回报, 甚至还有较大的风险。所以科室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愿意投入资金, 通过减少科研投入来增加短期节余。

(4) 偷工减料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对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费等可控成本的控制是科室核算的核心环节之一, 往往导致科室行为可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由不计成本的过度浪费到核算成本的偷工减料, 从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

(5) 人员配置不足。从人均产出效益和节余分配的角度, 可能导致科室人员配置从以前超标到不足。

四、对策建议

(1) 医疗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根本保障。与此相对应的是与质量保障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人员配置、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方案的建立, 针对医院和科室性质的不同, 设立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对医院病死率、感染率、治愈率、生存率等予以评价。

(2) 科研投入控制。不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科研, 最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竞争力, 特别是在一些三级医院或教学医院, 其品牌的创立往往都与科研密切相关。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后, 由于基础科研需要长期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并有较大的风险因素, 科室考虑短期利益, 可能不愿增加投入。对此, 在绩效控制时, 必须通过科室预算或从收支节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科研, 对科室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均获得成果数的指标考核, 也是考核科研投入成果的有效办法。

篇8: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制度、职责

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一)各科室主任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

(三)把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控制作为质量管理重点,杜绝安全隐患。

(四)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尤其是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五)各科室根据各委员会要求及院级检查组的考核标准,制定本科室质控标准,临床各科室做好医疗、护理、院感、病历、服务等方面的质量自查工作;医技科室要做好对各种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工作环节、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自查。

(六)每次自查均有记录,有评价、有整改措施,且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七)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讨论会并做好记录。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本月检查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上月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价,体现科室质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2、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自我查找医疗隐患,制定改进方案。

3、外系科室对手术质量进行评价,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的重点内容。

(八)组织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教育,有记录。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 3-5 人组成。负责本科室工作质量的日常检查、评价和分析。并有实施记录。

(二)确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监控项目。

(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按照国家诊疗规范,完善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四)依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制定本科室的培训计划并实施,定期培训相关内容,要求掌握并执行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

(五)临床质控重点内容是:质理与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科室各种医疗文件书写质量、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药物使用规范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从各个环节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整改评价。

(六)医技科室应规范各种操作,定期校正各种仪器,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

(七)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与安全管理讨论会(科室质控会),针对自查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记录。

(八)参加医院质量管理会议,反映问题。

为加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 ,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临床医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考核工作进行调整,具体办法如下:

一、考核方法

(一)科室质量自查

1、建章立制,每月自查

根据医院《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职责》、《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办法(临床医技)》等,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制定自查方案,每月至少一次,对医疗、护理、院感自查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对科室其他方面的综合质量进行自查,收集质量相关数据与指标。

2、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讨论会,对各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对自查问题及科室相关数据与指标进行分析,做好会议记录,以体现持续改进。

3、建立科室质控记录本,记录自查内容与会议记录,于每月 20 日前完成,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

(二)院级质量考核

1、质量考核分组

根据各职能部门分工,院级质量检查分为 16 个考核组:

(1)质控组:主要考核科室质控、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培训,占全面质量考核10分(包括科室质控 5 分),质管科负责;

(2)医疗组:主要考核医疗、病历、输血、三基培训等内容,占全面质量考核 15 分,医务科负责;

(3)护理组:主要考核病房质量、护理文件、危重病人护理及重点部门相关内容,占全面质量考核 15 分,护理部负责;

(4)院感组:主要考核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手卫生及医疗废物等内容,占全面质量考核 15 分,院感科负责;

(5)药学组:主要检查临床科室备用药品,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药学部负责;

(6)纠纷协调组:对科室各类投诉、医疗缺陷、协议纠纷等进行考核,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医患办负责;

(7)门诊管理组,主要考核门诊医疗护理、劳动纪律、环境卫生等内容,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门诊部负责;

(8)优质服务组:主要考核遵纪守法、劳动纪律、患者回访及满意度调查工作,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优服办负责;

(9)环境组:主要考核各科环境卫生情况,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院办室负责;

(10)防保组:主要考核传染病上报及防护措施,占全面质量考核 2 分,防保科负责;

(11)安保组:主要考核防火、治安等安全工作,占全面质量考核 2 分,保卫科负责;

(12)住院管理组:主要考核医保、新农合及欠费、退费项目,占全面质量考核 4 分,住院处负责;

(13)科教组 : 主要考核科室教学、继续教育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占全面质

量考核 3 分 , 科教科负责;

(14)设备组:主要考核科室设备管理及培训情况,占全面质量考核2分,器械科负责;

(15)宣教组 : 考核科室通讯上报、标识规范及文化建设情况,占全面质量考核 1 分,宣教科负责;

(16)信息组 : 主要考核临床科室出院卡片、医技科室工作量的报表及临时根据需求

填报的数据报表,占全面质量考核 1 分,信息科负责。院级质量考核于每月 30 日前完成,相关职能科室的主任(科长)为质量检查考核组 的第一责任人。

2、质量考核标准

各负责科室按照各自分组,制定质量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以百分计算,考核内容与 《三

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相符或涵盖其内容。

3、质量考核形式

按照各自考核标准,各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院范围的质量考核,并将考核及扣分

情况于每月底前报质管科。质管科审核后汇总数据,按照质量考核分值予以换算,并于

每月 10 日前报财务科,与各临床医技科室奖金挂钩。

(三)督导组质量考核

由质管科组织督导组成员,每月至少组织1次督导组质量考核,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每月 10 日前完成,占全面质量考核 5 分。

质量考核督导组组长:信栓力 副组长:申子路、张晓林

成 员:李艳芳、刘晋宁、商淑梅、张玉英、黄亚文、丁杰、宋启良等。

秘 书:祝春燕

二、质量考核说明与要求

(1)临床医技科室质控小组自查每月一次,自查必须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为:

检查时间、参加人员、检查项目、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落实评价;

(2)相关职能科室要根据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认真制定好本部门

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并按标准认真进行质量考核,不能只是走过场走形式。考核结果及

时反馈相关科室,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相关科室落实。签字后的考核表一式 YZ-ZGK-GZZD:邯郸市第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制定日期:2013 年 9 月 修订日期: 第一版-40-两份,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各留存一份。(3)质管科每季度对质量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并召开质控预

备会,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形成质量报告,上报主管院长,由主管院长提交

院长办公会,同意后,在质控例会上进行反馈,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4)扣分原因与扣分情况解释权归各检查组。

三、质量考核与奖金核算

篇9: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一、病房管理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病房管理质量监控。

2、参与制定本科室病房管理相关制度,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病房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内容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二、护理文书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监控。

2、参与规范本科室护理文书书写,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文书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三、危重、一级护理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危重、一级护理质量监控。

2、参与制定本科室危重病人管理相关制度,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危重、一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四、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及医院感染防控。

2、参与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及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制度,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五、基础护理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2、参与制定本专科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工作规范等,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六、健康宣教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健康宣教质量监控。

2、参与制定本专科护理常规、健康宣教等,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健康宣教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七、急救物品药品管理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急救物品药品管理质量监控。

2、参与本科室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并组织培训。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急救物品、药品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复查,追踪整改效果。

4、采取定期每周检查及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质控工作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6、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八、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考核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监控。

2、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考核标准,组织培训及考核,考核资料保存备查。

3、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资料保存备查。

4、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5、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

九、护理安全管理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病房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监控。

2、按照《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进行检查。

3、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培训。

4、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重点、难点及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5、每月召开1-2次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提出整改措施。各质量监控人员名单

安顺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篇10: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2、负责制定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服务规范,并组织科内定期进行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

3、负责制定科室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计划及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指标,根据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护理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内容。

4、根据工作计划组织具体落实措施,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制定科室奖惩、考核办法,督促护理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5、根据科室护理运行情况,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体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护士长是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科室护理质控组成员

篇1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 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科室,每个医疗组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针对病人的医疗责任,还有针对医疗组内住院医师的培训责任。医疗组层面的培训管理存在不足势必影响培训的具体落实,影响培训的规范性,最终影响整个培训的质量。笔者以为目前的医疗组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1.1 医疗组组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不足

即便是在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临床科室的一些医疗组组长对规范化培训在培养合格临床医师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也有不足。他们认为通过攻读学位而不用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照样当临床医师,甚至能更快当主任医师、成为教授。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攻读学位、发表文章才是年轻医师的成才之道。这些认识加上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与研究生培养和进修生教育工作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使得一些临床医疗组组长看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对培训的监督、指导、落实不到位。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业后教育部,610041成都市外南国学巷37号

1.2 医疗组组长在统筹安排医疗工作和规范化培训工作方面做得不足

医疗组组长对组内的住院医师存在着“重临床人力使用、轻临床技能培训”的情况,更多地是考虑把住院医师作为临床基本人力来使用,没有把对他们的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表现为不明确规范化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因而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和方法;不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因而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清楚受训人员的需求,因而不能合理安排一些教学活动;不了解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特点是在指导下的“实践中学习”,因而没有把医疗活动与培训内容进行统筹考虑。

医疗组内分工不合理会影响医疗工作和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医疗组组长可能会忙于全组的医疗事务性工作,并抱怨医疗任务太重。但同时住院医师却没有机会实践,得不到应有的培训。例如,有些医疗组组长从手术开始到结束一个人主刀完成,以病人要求为由,不给住院医师一定的操作机会;有些医院规定临床上采取医疗组组长负责制,连病历的修改都必须是全部由医疗组组长亲自完成。而组内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享受”免责的同时,也失去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医疗组组长只是布置医嘱,对住院医师完成医嘱的过程不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这在医疗上是很危险的,在培训上是不规范的。

还有一些科室,认为病房“人多力量大”,以科室内业务量出现的峰值来进行医师的配置,造成病房业务量减少时资料组内住院医师过多,工作负荷不够,培训资源不足。

1.3 医疗组组长掌握的培训方式方法不足,运用欠灵活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医院的医疗组的管理更多是“家长制”的管理,医疗组内的病人得服从医师安排的,组内的年轻医师就得听组长的,只负责严格执行医疗组组长的医嘱。这种“命令式”的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医疗组医疗功能的发挥,但不利于培训的开展。

规范化培训是一种医院型医学教育活动,其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注重系统性、连续性。规范化培训这种医院型医学教育,是以对病人的诊治过程为主线来开展,强调对知识的运用,尤其是知识的横向联系。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查房,医疗组内就会成为“一言堂”,不能调动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会使整个医疗组内学术气氛不浓,住院医师之间也丧失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1.4 医院对医疗组的考核尚不够全面

医院对医疗组的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医疗量指标和医疗效率指标,包括:门诊量、收治病人数、平均住院日、单病种费用、药品费用比例、手术台次、医疗纠纷情况等等;这种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在总体上忽略了教育、培训的工作,还忽略了医疗组的人力投入与医疗服务业绩的成本效益问题。无助于有效激励医疗组充分调动组内的资源,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内容。这种考核体系,会造成一些医疗组片面追求医疗服务的量,造成人力配置不合理。其实质是一种资源浪费。

2 对策

2.1 开展临床医学教育知识讲座,加强医疗组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医院医疗组组长的情况,可以看到目前担任医疗组组长的人员绝大多数只经历了学位培养途径,很少有经历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此他们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可能不到位,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医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不以为然。

临床医师的培养应当是学院型医学教育结合医院型医学教育才能完成。前者着重知识的传授而后者着重临床技能的培训。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2],当今世界,美国医学教育的成功有目共睹。其成功之处就是借鉴了欧洲医学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了“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的临床医师培养模式和以终身继续医学教育为特点的临床医师知识更新模式。在美国,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在校教育需要自行负责学费,招收规模由各学院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ollege AAMC)提供的市场信息,和美国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 LCME)的认证要求进行宏观控制,录取名单确定在医学院层面。而在毕业后教育阶段,所有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是由联邦政府支出,每一培训项目招收的人数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确定的,招收的具体人员则是由全国住院医师匹配计划(National Residency Matching Program NRMP)确定,其录取名单的确定在国家层面。由此可见美国联邦对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重视。也正因为这个差别,导致我国经医学院培养的具有相当于国际水平的医学生,由于没有机会接受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使得他们在5~6年后在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等方面远远低于美国的专科医师水平[3],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遗憾。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患方也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导致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服务内容随之改变,对临床医师的能力要求更高。21世纪合格的临床医师除了具备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以及开展公众健康教育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单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在真正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在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边实践、边学习。因此,对于每一个准备成为临床专科医师的住院医师来讲,必须要接受严格的培训。由于这些能力的培训是在实实在在的临床环境中开展的,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培训质量,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在场。所以,住院医师的成长离不开科室的高年资医师,医疗组组长必须清楚这一点。

2.2 要提高医疗组组长协调培训和医疗工作的能力

医疗组组长必须要明确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目标、年度目标、轮转目标,了解住院医师目前的知识、技能水平,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据住院医师的实际能力,合理分配医疗任务,让他们在患者利益得到足够保护情况下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医疗组要提出合理的人员需求,并积极争取科室给予配置。临床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要让团队合作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的人力配置模式,不同性质科室的人力配置模式存在不同[4]。以内科为例,每个内科性质的医疗组可以考虑管理16~20个病人,并考虑建立1名医疗组组长、2名高年资住院医师(亚专科培训阶段)和4名低年资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培训阶段和转科住院医师)组成的三级医师结构,其中每一个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分管4~5个病人,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掌握病人的全部第一手资料,完成基本的病历及检查,并将病人情况及时、详细地向高年资住院医师汇报。其直接指导老师是高年资住院医师,但同时也接受医疗组组长的指导;高年资的住院医师则每人需通过低年资住院医师负责8~10个病人,负责指导、监督低年资住院医师完成相应的医疗工作,及时向医疗组组长汇报病人的诊治进展;医疗组组长则需要负责整个小组所管病人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效率,要求住院医师根据临床指南治疗病人,根据不同资质住院医师的实际能力,制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在病人需要或要求时,能及时代替住院医师接管该病人。确保住院医师得到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判断能力等各方面的训练,定期召集住院医师参与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内容的讨论。医疗组组长还应该负责组织、安排组内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学查房、组内讨论,督促组内住院医师完成培训内容等。

2.3 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医疗组组长“重医疗,轻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培训住院医师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应当加强医疗组层面创新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住院医师培训是一种医院型的医学教育,是把医院看作“课堂”,在这个课堂上,科室层面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感染、熏陶在训的住院医师[5,6,7]。在医疗组组长层面则是要落实培训工作,医疗组组长首先需要与住院医师进行交流,相互熟悉,统一对培训目标的认识,就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进行沟通。其次医疗组组长要改革传统的查房方式,避免“一言堂”。作为医疗组组长,不宜过早发言、表态、下结论,要善于鼓励住院医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展开讨论。这样可调动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医疗组组长还可以积极授权,鼓励高年资的住院医师带低年资,低年资住院医师带医学生。医疗组组长还要善于发现住院医师的优点,及时表扬,保护他们培训的热情。医疗组组组长还应该明确,住院医师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更多是身教而不是言传。因此作为医疗组组长,要求住院医师做到的,一定是自己先做到。在接触病人过程中,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要做好示范。

对住院医师的培训不仅仅是在病房、在床旁、在手术室才能开展,在门诊诊断室、在其他科室会诊时、在和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过程中,对受训住院医师来讲也是一种培训。

2.4 要制定配套的医疗组组长考核制度

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好与坏,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考虑,目前针对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基本上只是考核住院医师[8,9],对医疗组组长的考核还做得不够。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临床科室要安排专人来分管本科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要在规范化培训学员中展开调查,了解他们对医疗组组长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可重点调查了解医疗组组长在查房、组内疑难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组织、学术讲座等环节上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哪些改进。由于住院医师在每个医疗组的轮转时间不长,一般会在1~3个月,因此对医疗组组长的考核,应该注意调查的频度以保证结果的时效性。

2009年将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国家已经下决心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医师队伍素质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有一百余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的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医院在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在培训及其相关的各个环节作了不懈的探索,为完善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所涉及的医疗组层面的管理是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不断完善,方能保证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摘要: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除了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的管理到位外,还应抓好住院医师所在具体医疗组的管理。笔者分析了目前医疗组管理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刘战培,黎峥.临床科室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17-19.

[2]王卫平,曾勇.试论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医学教育,2004,24(3):32-35.

[3]刘进.呼吁尽快完善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J].中国卫生人才,2003,(10):8-9.

[4]赵强元,陈永鹏,黄泽平,等.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医师编配方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56-658.

[5]孔垂泽.科室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2004,2(1):19-20.

[6]李彬,郭扬.试论卫生体制改革中学习型医院的建立[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8):56-57.

[7]刘晓渭,李冬梅.对创建学习型临床科室的思考[J].西南国防医学,2005,15(6):668-670.

[8]毕晓明,刘振洪,周胜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3):15-16.

篇12:科室感染管理委员会小组及职责

组长:

组员:

职责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科室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研究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并制定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六)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七)根据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篇1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律、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意识。

2、督促和协助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积极主动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互动关系。

3、制定科室医疗事故(纠纷)预防和处理措施。

4、负责科室医疗投诉的接待、调查和处理工作。发生重大医疗事件时负责及时向职能部门汇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取证。

篇14: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及其岗位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

1.防治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长直接领导下,由副院长、医务组长直接牵头并开展工作。

2.成员:由临床科室负责人及医技科室等负责人组成。

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其主要任务(职责):负责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及后勤部门等的质量控制管理。

3.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全院医疗质量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4.负责草拟、制定和修改医院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制定和修改各种质量考核标准。

5.在科室检查中,按规定表格,现场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笔录,并提出改正和切实可行的意见,以便下次复查和改进工作。

6.对执行差及违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室或人提出处理建议,对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好的科室或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建议。

7.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好医疗质量分析,发现医疗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加以纠正,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工作形式:

8.科室组长主动领导本组职工,在开展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配合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不能消极地等待,不能让事情成堆。

篇15:科室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2、定期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订科室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开展培训及考核。

3、负责对相关专业新指南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工作。

4、做好培训的相关信息的登记。对相关资料妥善保管。

5、对培训进行年终总结分析。

6、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2、监管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

3、监管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监管本科室抗菌素使用患者标本送检率。

5、每月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点评。

6、与相关部门协调了解细菌耐药率及耐药预警指导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

7、做好对抗菌素使用情况及标本送检率数据进行登统,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8、对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进行监督,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9、对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使用抗菌素的医师给予通报、批评、教育。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积极协助调查和落实各项控制制度。(如留取标本,病原学检查和消毒隔离等工作。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培训。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7、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传达和解释、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8、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

9、每季度召开一次科室医院感染会议,有记录,重点内容为针对科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措施的讨论、制定和实施。

10、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输血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血日常管理。

2、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监督、检查临床医生负责开具输血前的各项检查;制订输血治疗方案。监督、检查临床医生严格执行用血分级管理制度和大量用血审核报批。监督、检查临床医生负责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输血的风险和利弊、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监督、检查临床医生负责开具输血申请单。监督、检查输血病历,临床医护严密监测患者输血过程,能够识别输血不良反应并做相应处理。监督、检查临床医生输血后用血过程的记录及输血的疗效做出评价

9、做好输血相关数据的登统工作。

10、定期对科室输血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单病种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的实施。

3、明确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估。

6、做好临床路径、单病种相关数据的收集及登统工作。

7、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8、应用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实施整改。

病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医院病历书写和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病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等相关制度,2、保证病历书写的质量,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以及归档的及时性。

3、负责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重点在内涵质量,每月分别抽检在院病人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检查已归档病历的数量应达到或接近出院人数的 20 % ,按医院的病案质量评分要求对所检病历进行评分,并把发现的问题书面反馈到科室,对病历检查中发现的严重错误如用药错误、记录失实、自相矛盾等,作为质量缺陷分析学习的资料,并对病历质量进行评价。、定期针对科室病历所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整改。

6、向病案管理部门提交1份该月的病历质量检查情况报告,对乙级和丙级病历要详细记录住院号、病人姓名、出院日期、病历书写医师姓名、质控医师姓名、病历主要缺陷等。

投诉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预防投诉:指导全科工作人员做好医患沟通,努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和减少投诉;2处理投诉:患者对本科工作人员的投诉,尽量协调处理;无法协调解决的,应主动引导投诉人到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进行投诉;

3、预警报告:对于本科室不能妥善处理或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投诉应及时向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和医务部上报;

4、协助处理:负责协助投诉管理力、公室调查核实和处理发生在科范围内的投诉;

5、参与接待:按投诉管理办公室的要求,组织本科室相关人员参与投诉接待,对投诉人提出的具体问题做好解释和说明。

手术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手术质量安全与管理、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管理等相关制度。

2、监督手术患者病情评估的执行

3、保障手术患者合法权益。

4、对科室手术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5、监督为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6、监督术前讨论制度的执行。

7、监督重大手术审批制度的执行。

8、监督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的执行。

9、监督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执行。

10、监督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的执行。

11、监督手术患者病案书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12、负责手术患者相关数据的登统工作,每月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整改。

设备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及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管理制度。

2、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每日对科室所有设备进行检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上报装备科。

4、做好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5、做好设备运行的情况登记。

6、对科室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上一篇:母亲情作文350字下一篇:加油站介绍信范文